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场地平整是将天然地面改造成设计要求的标高平面所进行的土方施工过程(图2.5)。

在场地平整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规定:①场地平整应保证人和施工机具安全。

②场地内有洼坑或暗沟时,应在平整时填埋压实。

可保留的,必须设置行人和车辆能明显看到的警示标志。

③平整后的场地应对普通施工机具的正常作业有安全保障,有特殊安全要求时,场地平整应符合其要求。

④有爆破施工的场地必须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同时必须设置庇护场所。

图2.5 场地平整1)场地平整的顺序和要求(1)场地平整顺序现场勘察→清除地面障碍物→标定整平范围→设置水准基点→设置方格网→测量标高→计算土方挖填工程量→平整土方→场地碾压→验收。

(2)平整场地的一般要求①排水:一般应向排水沟方向做成不小于0.2%的坡度。

②场地表面逐点质量检查:检查点为每100~400 m2取1点,但不少于10点;长度、宽度和边坡均为每20 m取1点,每边不少于1点。

③校核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格网法:将场地划分为边长10~40 m的正方形方格网,通常以20 m居多。

再将场地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分别标注在方格角上,场地设计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的差值即为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习惯以“ +”号表示填方,“ -”号表示挖方。

将施工高度标注于角点上,然后分别计算每一方格的填挖土方量,并算出场地边坡的土方量。

将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的土方量和边坡土方量汇总,即得场地挖方量和填方量的总土方量。

方格网法土方计算适用于地形变化比较平缓的地形情况,计算步骤如图2.6所示。

图2.6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流程图(1)划分方格网,测定角点标高将施工区域划分为边长10~40 m的正方形方格网,通过测量确定每个方格网角点的标高,并将其标注在对应角点上。

(2)计算设计标高计算设计标高主要考虑以下因素:满足工艺和运输的要求;尽量利用地形,减少挖填方量;场地内挖、填方平衡,土方运输总费用最少;有一定的泄水坡度(≥0.002),满足排水要求,并考虑最大洪水水位的影响。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方法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方法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方法
传统测量法:该方法通过在现场使用测量仪器(如测量尺、测量仪等)对地面的高度进行测量,然后计算不同地点的地面面积,并按照一定的间距把地面分割成若干个矩形或梯形区域,最后通过计算这些区域的土壤体积之和来估算土方量剖面法:该方法适用于土地表面比较复杂的情况。

它通过测量不同剖面上的地面高度,并将剖面划分为若干个小矩形或小梯形,然后通过计算每个小矩形或小梯形的土壤体积之和来估算土方量。

棱柱法:该方法适用于规则形状的土地表面,如矩形或梯形。

它通过测量地面的长度和宽度,并测量地面不同点的高度,并将土地表面近似看作由一系列水平面积相等的棱柱组成,然后通过计算每个棱柱的体积之和来计算士方量。

数字测绘法:该方法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将现场测量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并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土方量的计算。

该方法准确性较高,并能够处理大规模的土方工程。

108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

108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
D A h1 C x a O B h2



ah1 x h1 h2
1
2016/12/23
求零点的图解法
土木与建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院
第一章 土方工程
第二节 土方量计算



(3)计算方格挖填土方量 零线求出后,场地挖方区和填方区范围随之确定。 对于单个方格,可按平均高度法(“四方棱柱体法” 和“三角棱柱体法”)计算各方格的挖填土方量。 然后,再求出整个场地总挖方量、总填方量。 地形较平坦地区,多采用方格网法。基坑、基槽、 管沟、路堤、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还可采用平均 断面法的近似计算公式。



2
2016/12/23
土木与建筑学院
第一章 土方工程
第二节 土方量计算


(二)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 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一般采用方格网法。 (1)计算场地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 h H H '
n n
式中,角点施工高度hn (即挖填高度)=角点的设计标高Hn-自然地面 标高Hn′,“+”为填,“-”为挖。
n

(2)确定“零线”
平面网格中,相邻两个零点(hn =0)相连成的一条折线,就是方 格网中的挖填分界线——零线。 设 h1 为 填方角点 的填方高度, h2为挖方角点的挖方高度,O为零 点位置。则O点与A点的距离为:

断面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步骤和方法

断面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步骤和方法

断面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步骤和方法断面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步骤和方法,这个话题听起来有点儿高深莫测,但是别担心,我会用大白话来给你讲解。

我们得明白什么是断面法。

断面法就是通过把地面分成若干个小块,然后计算每个小块的面积,最后把这些面积加起来,就得到了整个场地的土方量。

那么,这个过程到底是怎么进行的呢?下面,我一步一步地给你讲解。

第一步:准备工作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和材料,比如测量仪器、钢尺、卷尺、计算器等等。

这些东西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在计算土方量的时候可是非常有用的哦!第二步:测量场地尺寸接下来,我们需要测量场地的长、宽、高。

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费时间,但是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做。

因为测量结果直接影响到后面的计算结果。

第三步:确定断面类型在测量完场地尺寸之后,我们需要确定断面类型。

常见的断面类型有矩形、梯形、圆形等等。

不同类型的断面会影响到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所以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四步:计算断面积确定了断面类型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计算断面积了。

这个过程也很简单,只需要用相应的公式就可以了。

比如矩形的断面积就是长乘以宽,梯形的断面积就是上底加下底乘以高除以2,圆形的断面积就是π乘以半径的平方。

第五步:计算总断面积把所有断面的面积加起来,就得到了整个场地的总断面积。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耐心和细心,但是只要你认真对待,一定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

第六步:计算土方量我们需要用总断面积乘以土方系数,就可以得到场地平整土方量了。

土方系数一般取1.0,表示不考虑土体的压缩性等因素。

如果实际情况比较复杂,也可以适当调整土方系数。

好了,以上就是断面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步骤和方法啦!希望我用大白话讲得够清楚明白吧!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哦!。

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计算

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计算

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计算
首先,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计算的第一步是进行现场勘测。

勘测应包
括场地的地形、地貌、土层分布、土石方性质、工程地质条件等方面的调查。

勘测工作要根据规范进行,确保获取准确的数据。

其次,根据勘测数据,进行土方计算。

土方计算主要包括填方量和挖
方量的计算。

填方量计算是指场地平整过程中需要填充的土方量。

计算方法一般有
三种:平均高度法、梯形法和逐点法。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
法进行填方量的计算。

挖方量计算是指场地平整过程中需要挖出的土方量。

计算方法一般有
两种:三角高程法和梯形法。

三角高程法是根据场地的地形进行计算,通
过勘测数据和设计要求,计算出挖方量。

梯形法是根据场地的横断面进行
计算,通过勘测数据和设计要求,计算出挖方量。

第三,进行土方变更计算。

在土方工程中,设计变更是常有的事情。

设计变更会导致土方工程量发生变化,因此需要重新计算工程量。

最后,进行土方工程量汇总。

根据实际情况,将填方和挖方的工程量
进行汇总,得出土方工程的总量。

总之,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计算对土方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场地进行详细研究和勘测,准确计算出填方和挖方的工程量,可以
为土方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保证土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断面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步骤和方法

断面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步骤和方法

断面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步骤和方法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怎么用断面法来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

这听上去有点专业,但其实用简单的语言讲解一下,还是很容易懂的。

咱们就像在搞一场大扫除,清理整顿一下地面,要知道需要搬多少土,这样才能做到心里有数。

说实话,这个过程有点像咱们在厨房准备食材,看似复杂,但按部就班就能搞定。

好了,别废话了,咱们直接上干货!1. 断面法简介首先,咱们得了解什么是断面法。

简单来说,断面法就是在场地上定几个横断面,通过这些断面来计算土方量。

就像你在切一块大蛋糕,切成一片片,然后再把这些片的体积加起来,最后就能算出整个蛋糕的体积。

断面法的核心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1.1 选择断面位置首先,你得在场地上确定断面的位置。

这些位置应该能够代表整个场地的土方变化。

想象一下,你在家里摆放家具,你不会只测量一个角落,而是会测量整个房间。

断面的位置也要有代表性,一般来说,场地的纵深方向每隔一定距离就设一个断面,横向上每隔一定宽度也设一个断面。

这样就可以把场地的变化情况覆盖得比较全面了。

1.2 断面设计断面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计算的准确性。

通常情况下,断面应该垂直于地形的主要变化方向。

打个比方,就像你在拍照时要找好角度,才能把最美的一面拍出来。

断面的间距可以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来决定。

简单的场地可以少一点断面,而复杂的场地则需要多设几个断面来确保计算准确。

2. 断面数据测量一旦断面位置和设计确定了,就进入测量阶段了。

这个过程有点像你在写一篇作文前,先得做点调研一样。

测量时需要在每个断面上记录地面的高程。

这时候最好使用一些测量仪器,比如水准仪、全站仪,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你可以在地面上打上标记,确保每次测量时都能记录到相同的点,这样测量的数据才有可比性。

2.1 高程数据记录记录高程数据的时候,要注意标记清晰,记录准确。

记得,每个断面的高程点都要测量好,不然计算出来的土方量就可能出错。

测量的时候最好有个人辅助,一人操作仪器,另一人记录数据,这样可以减少错误,提高效率。

试述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试述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试述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土方工程设计、施工方案及工程造价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一、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步骤1. 土方量的测量:按照设计图纸里的地形标高数据,通过现场勘测方法,将场地地面高程测量出来。

2. 地面分块:将地面进行分块,按照设计要求,将整个场地分成若干个小块,每个小块按照高程进行分类。

3. 土方计算:按照高程差和每个小块的面积,计算每个小块的土方量,然后将每个小块的土方量相加,算出整个场地的土方量。

4. 土方计算的校核:将计算出来的土方量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确定是否符合要求。

二、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方法1. 计算方法a. 三角测量法:利用三角形的相似性原理,通过测量和计算三角形的三边及其夹角,计算出场地的土方量。

b. 全站仪测量法:用全站仪进行现场勘测,能够准确快捷地测量出地面高差及坡度,方便精确地计算土方量。

c. 重心平均法:将场地分成若干个小块,测量每个小块的高程及面积,计算出每个小块的体积,然后通过重心平均法计算出整个场地的土方量。

2. 计算公式a. 三角测量法:土方量=Σ(AB×BC×h/2)其中,AB、BC为相邻地面高程差,h为AB与BC之间的距离。

b. 全站仪测量法:土方量=Σ(Ai×hi)其中,Ai为第i个小块的面积,hi为第i个小块的高差。

c. 重心平均法:土方量=Σ(Vi×Hi)/Σ(Hi)其中,Vi为第i个小块的体积,Hi为第i个小块的高程。

总之,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公式进行计算,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试述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试述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试述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场地平整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工作,而土方量计算是场地平整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步骤一:测量场地面积
首先需要测量场地的面积,可以使用测绘仪器进行测量,或者手工测量。

在测量场地面积时,需要注意场地的边界和不规则区域,这些区域的面积需要单独计算。

步骤二:划分场地
将场地划分成数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的地形、高度和倾斜度都需要测量。

在测量时需要采用专业的测量仪器,这样可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步骤三:计算土方量
根据每个区域的测量结果,计算出该区域的土方量。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计算体积:使用体积公式计算出每个区域的体积。

2. 计算填方量和挖方量:将每个区域的体积与场地高程进行比较,如果该区域高于场地高程则为挖方量,如果该区域低于场地高程则为填方量。

步骤四:汇总土方量
将每个区域的土方量汇总起来,得出整个场地的土方量。

在汇总时需要注意单位的一致性,通常采用立方米为单位。

总结:
以上就是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土方量计算前,需要对场地进行详细的测量和分析,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场地平整土方工程施工之前,通常要计算土方的工程量。

但土方外形往往复杂,不规则,要得到精确的计算结果很困难。

一般情况下,可以按方格网将其划为一定的几何形状,并采用具有一定精度而又和实际情况近似的方法进行计算。

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场地设计标高确定后,求出平整的场地方格网各角点的施工高度Hi
②确定“零线”的位置。

确定“零线”的位置有助于了解整个场地的挖、填区域分布状态。

③然后按每个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算出填、挖土方量,并计算场地边坡的土方量,这样即得到整个场地的填、挖土方总量。

1。

确定方格网零线及零点
零线即挖方区与填方区的交线,在该线上,施工高度为零。

零线的确定方法是:在相邻角点施工高度为一挖一填的方格边线上,用插入法求出方格边线上零点的位置(图1-4),再将各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得零线。

图1-4 零点计算
如不需计算零线的确切位置,则绘出零线的大致走向即可。

例1-4 绘出例1-1计算结果的零线位置。

解:先将各点的施工高度标在图上,然后查找相邻角点为一挖一填的方格边线。

本题共有a2-3、a6-7、a13-14、a18-19、a21-22、a5-10、a6-11、a2-7、a17-22、a18-23、a9-14这些边线。

用插入法求各方格边线零点位置
a2-3:x=8.56m
a2-7:x=9.72m
a6-7:x=0.54m
其余零点位置见例1-4图.
连接各零点得到零线.
2。

土方工程量计算
零线确定后,便可进行土方量的计算。

方格中土方量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四方棱柱体法”和“三角棱柱体法”。

a四方棱柱体法
四方棱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分两种情况:
1.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填或全部为挖(图1-5a)时:
(1-12)
式中V——挖方或填方体积,m3;
H1,H 2,H3,H4—方格四个角点的填挖高度,均取绝对值,m。

a——方格边长,m。

2.方格四个角点,部分是挖方,部分是填方(图1-5b和c)时:
(1-13)
(1-14)
式中∑H填(挖)——方格角点中填(挖)方施工高度总和,各角点施工高度取绝对值,m;
∑H——方格四角点施工高度总和,各角点施工高度取绝对值,m;
a)角点全填或全挖;b)角点二填二挖;c)角点一填(挖)三挖(填)
图1-5 四方棱柱体的体积计算
例1-5 根据例1-1及例1-2计算结果,运用四角棱柱体法计算挖填土方量。

解: <![endif]>
<![endif]>
方格
土方工程量(m3)
例1-1 例1-2
0、1、5、6所围
方格V T0 0
V W 219.18 343.48
1、2、6、7所围V T0.38 0
所围方格V W 0 0
16、17、21、22
所围方格V T93.44 60.68 V W 3.64 6.28
17、18、22、23
所围方格V T9.69 4.38 V W 114.51 127.30
18、19、23、24
所围方格V T 1.21 0.68 V W307.94 308.16
总土方量2978.46 1915.68
由此可见,采用最佳设计平面设计方法所得到的设计平面其土方工程量比仅考虑土方挖填平衡的设计方法小得多。

b三角棱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计算时先把方格网顺地形等高线,将各个方格划分成三角形(图1-6)。

图1-6 按地形将方格划分成三角形
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点的填挖施工高度,用H1,H2,H3表示。

三角棱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也分两种情况:
1.三角形三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全部为填(图1-7a)
(1-15)
式中a—方格边长,m;
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高度,m,用绝对值代入。

2.三角形三个角点有填有挖
当三角形三个角点有填有挖时,零线将三角形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底面为三角形的锥体,
一个是底面为四边形的楔体(图1-7b)。

其中锥体部分的体积为:
(1-16)
楔体部分的体积为
(1-17)
式中H1,H2,H3—一分别为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高度,m,取绝对值,
其中H3指的是锥体顶点的施工高度。

a)全填或全挖;b)锥体部分为填方图1-7 三角棱柱体的体积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