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的特点及其与人格特质、亲密友谊和孤独感的关系

合集下载

运动心理学领域同伴关系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基于2009-2010年3种运动心理学核心期刊上的文献分析

运动心理学领域同伴关系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基于2009-2010年3种运动心理学核心期刊上的文献分析
第一 , 同伴 接 受 对 自我 肯 定 有 显 著 的 正 面 影 响 , 但 同伴 接 受 对 心理健康 的直接 效果却不 显著 。 第二 , 自我 肯 定 对 心 理 健 康 有 个 整 体 来研 究 。 我 查 阅 以 上 的 论文 是 大 多 都 是 借 鉴 国外 的研 究 。 不 同 的 种 族
自尊是心理弹性 的保护性 因素之一 , 自尊是指个人对 自我价
值 和 自我 能 力 的情 感 体 验 ( 田录 梅 , 李双 , 2 0 0 5 ) , 是 个 体 基 于 自我
2 、 存在 的问题及未来的展望 根据对三 种运动心理 科学期刊 近两年 以来上面 所刊 登的论
评 价而产 生的对 自我价值 的一种 总体感受 ( 蔡建红 , 2 0 0 1 ) 。 以往 文 进 行 整 理 分 析 , 我们可 以发现一些 不足的地方 , 我 总 结 有 以 下 的研究 结果说 明同伴关系对 自尊水平 有一 定的预测作 用 ( 赖 建 几 点 。 维、 郑钢 、 2 O 0 8 ) , 同伴 间的冲突 自私行 为对 自尊 良性发 展起 阻碍
同时, 并对 其 做 了 认 真 的 研 究 与 分 析 。 1 、 结 果 与分 析 1 . 1 、 自尊 的角 度 上 来看 , 个 体 在 兴 趣 爱 好 和 身 体 发 展 上 自我 表 露程 度越 高
则孤独感 水平 也就越低 , 还有 与同性 朋友的 自我表露越 高相对应
的个 体 孤 独 感 水 平 也就 越 低 。
关键词 : 运动心里 学 青 少年儿童 同伴 关系 期刊 有大量 的研 究表 明, 青少年 儿童 之间的 同伴关 系对于其未来 的发展有着显著性 的影响。 不 同的同伴关系会表现 出不同的性格
1 . 3 、 自我 表 露

青少年同伴关系的特点与功能分析

青少年同伴关系的特点与功能分析

青少年同伴关系的特点与功能分析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生阶段。

当他们正处在这个重要的阶段时,其成长和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便是青少年同伴关系。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青少年同伴关系的特点和功能,来探讨青少年的发展是如何受到其影响的。

青少年同伴关系是指青少年之间建立的关系。

这类关系以友谊为主要特点,在互动方式上,青年之间通常都积极主动,有利于彼此发展。

这类关系也通常具有情感方面的特点,尤其是在同行之间。

他们之间有着某种特定的情感支持,彼此互相理解,彼此信任,只要贴心相处,他们之间就会建立起更强烈的感情。

在交往方式上,青少年同伴关系中的成员通常是平等且态度友善的,双方的交流也是开放的,他们互信互助,并可以在表面之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而且随着他们之间的友谊增深,对他们的青少年时期影响也会随之加深。

从功能来看,青少年同伴关系可以支持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对于青少年来说,建立正确的同伴关系对其进行自我实现和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心理角度来看,青少年同伴关系可以增强青少年自尊心,更自信地去面对一切。

它也可以帮助青少年摆脱孤独感,消除对外界的恐惧,有助于青少年进行人际沟通。

另外,它还可以为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发展。

因此,青少年同伴关系对于他们发展具有积极的功能,是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青少年同伴关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也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不仅可以丰富青少年的情感体验,而且对于青少年拓宽视野,提高心理自我概念以及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促进孩子建立正确的同伴关系,是家长和学校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也是孩子们身心发展的重要前提。

工读学校学生同伴依恋_自我概念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

工读学校学生同伴依恋_自我概念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

文章编号:100124918(2010)0120073280中图分类号:B84412 文献标识码:A工读学校学生同伴依恋、自我概念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陈福侠 张福娟(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上海 200062)摘 要:使用青少年依恋问卷、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中学生孤独感问卷,对上海市207名工读学校学生和116名普通学校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工读学校学生同伴依恋、自我概念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关系,结果发现:(1)和普通学生相比,工读学校学生对同伴更缺乏信任、情感更疏离,具有较低的自我概念,体验到的孤独情绪也较强烈;(2)工读学校二年级学生的自我概念比其他年级学生要消极、女生比男生持有更为消极的自我概念,尤其是二年级的女生更为突出,而且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体会到孤独感;(3)同伴依恋各维度在对孤独感的预测程度和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4)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自我概念的不同维度在同伴依恋与孤独感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模型是不同的。

关键词:同伴依恋;孤独感;自我概念;工读学校学生;中介变量通讯作者:陈福侠,E2mail:fxchen-124@hot m 1 引言青少年期一直被认为是人一生的转折期,也是一个高危期。

处于这一时期的工读学校学生恰恰是一群特殊的青少年,他们大多属于“行为上有偏差和心理上有缺陷的学生”(张福娟,2002)。

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消极特点,使得他们更容易遭受来自周围人的拒绝和排斥,在心理上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已有研究证明,儿童较多的攻击、破坏、抑郁、退缩等行为和社会交往能力的缺乏可能导致其同伴关系较差(T omada&Schneider,1997),而被同伴拒绝的儿童比其他儿童体会到更多的孤独感(Cassidy& A sher,1992)。

由此可见,青少年的孤独感往往和他们的同伴关系密切联系。

有研究发现,儿童同伴关系的许多维度都能够显著预测孤独感,如: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和社交自我知觉等(孙晓军,周宗奎, 2007),而且这种影响是因性别而异的(赵冬梅,周宗奎,2006)。

浅析青少年人际交往中的孤独感

浅析青少年人际交往中的孤独感

浅析青少年人际交往中的孤独感浅析青少年人际交往中的孤独感孤独,并非指单独生活或独来独往。

一个人独处,也许并不感到孤独,而置身于大庭广众之间,未必就没有孤独感产生。

真正的孤独是那种貌合神离,没有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人。

当然,每一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消除孤独感。

人本来就害怕孤独。

但无论置身于怎样的人群之中,人和人之间还是互无瓜葛。

人世就是这样的冷漠无情,所以,都市中流行随身听大概就是为了用平时听惯了的音乐来独自打发处于人群中的孤独吧。

那么,人到底能承受多少孤独呢?1954年,美国做了一项实验。

该实验以每天20美元的报酬(在当时是很高的金额)雇用了一批学生作为被测者。

实验内容是这样的。

为了制造出极端的孤独状态,实验者将学生关在有防音装置的小房间里,让他们戴上半透明的保护镜以尽量减少视觉刺激。

接着,又让他们戴上木棉手套,并在其袖口处套了一个长长的圆筒。

为了限制各种触觉刺激,又在其头部垫上了一个气泡胶枕。

除了进餐和排泄的时间以外。

实验者要求学生24小时都躺在床上。

可以说,这样就营造出了一个所有感觉都被剥夺了的状态。

结果,尽管报酬很高,却几乎没有人能在这项孤独实验中忍耐三天以上。

最初的8个小时好歹还能撑住,之后,学生就吹起了口哨或者自言自语,有点烦躁不安了。

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他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

据说,实验后得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回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实验持续数日后,人会产生一些幻觉。

例如看见大队花栗鼠行进的情景啦,或者听到有音乐传来啦,等等。

到第4天时,学生会出现双手发抖,不能笔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以及对疼痛敏感等症状。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明白了一点:人的身心要想正常工作就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

也就是说,人需要打破孤独。

但孤独感却时时向我们袭来,特别是相对于青少年这一人群,在人际交往中所出现的孤独感已经成为困扰青少年的重要因素。

孤独感是指因离群而产生的一种无依无靠、孤单烦闷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它在各个年龄阶段都会产生。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摘要:大学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快速认识自我的阶段,大学生各方面发展尚不成熟,很容易在这个阶段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

通过大学生的自我表露,分析自我表露与大学生人格特征、孤独以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正确引导学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表露孤独心理健康一、大学生自我表露的含义与意义1.1大学生自我表露的含义自我表露是1958年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提出来的,主要是指将自己的信息告诉另外一个人,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秘密想法和感受的过程。

自我表露需要两个对立面,分别是表露者和表露对象。

自我表露必须在表露者自愿的情况下,将个体的真实情感和信息表达给表露对象。

1.2大学生自我表露的意义1.2.1自我表露是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大学生常常会由于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原因,给自己带来一些压力,压力不及时释放,会对大学生的身心造成影响,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抑郁现象。

大学生自我表露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大学生通过自我表露,将自己的压力以及负面情绪告诉同学、老师或家人,可以有效缓解压力、调节自我情绪,从而减轻焦虑的症状,宣泄不良情绪。

通过自我表露还可以将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其他人,排除孤独的情绪,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2.2自我表露是大学生应对压力获得社会支持的有效方式大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表露,向他人展示自己感兴趣的事,通过彼此的交流,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得自己从前不知道的知识。

大学生的能力有限,社会经验不足,遇到困难常常不知所措,通过自我表露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他人,可以经过讨论和分析,获得他人不同的意见,并从中找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通过自我表露获得他人的帮助和支持,避免大学生因经验不足多走弯路,自我表露是有效的走捷径方式。

关于青少年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关于青少年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Ab ta t h s su y a me o x lr h d ls e t s l — s r c T i t d i d t e p o e t e a oe c r lt n h p . i o u e a d l ei s ft i t n e ai s i s c o n h u o o Ke r s y u g p o l; e - ico u e ln l e s y wo d o n e p e s l d s l s r ; o ei s f n Au h r d r s a g h n v ri f ce c t o a d e s Ch n s a U ie st o in e& T c n S y S eh - o o y 41 1 4 Ch n s a Hun n Chn lg , 0 , a g h , ’a , ia 1
孤感 { s } s ! 5 独 - 9
1研究 方法
11 研 究 对 象 及 工具 .
从湖南省 随机抽取两所 中学 ,以班为单位进行 团体 施 测 。研究发 放 问卷 30份 ,有效 问卷 3 6份 ,有效 率 为 6 5 9 . %。采用邹泓 (0 8 《 94 4 2 0 )青少年与同伴 自我表露 问卷》 、 《 c A孤独量表》 信效度均达到研究要求 。 uL ,
l4 . 9 5 4 196 6 1 0
i 性别
9 1 5 3. 1 7


33 4
4586 6. 7
8 55 2 4. 2
2 37 8 0 .8
2 8 .6 2
419 . 籼 4
0 0 .3 1
O0 1 .o
辞级 × 别 4 2 .0 性 2 76 8
关 于青少年 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关 系研 究

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是什么

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是什么

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是什么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质是两个紧密相关的重要方面。

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预防心理问题以及提供有效的教育和支持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

简单来说,这指的是青少年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良好状态。

一个心理健康的青少年通常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保持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拥有稳定的人际关系,以及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和积极的自我评价。

而人格特质则是个体在行为、思维和情感上相对稳定的特征模式。

常见的人格特质包括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等。

这些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对环境的感知和反应方式。

那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质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外向性较高的青少年往往更善于与人交往,乐于参与社交活动,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这样的人格特质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为心理健康提供积极的支持。

相反,如果一个青少年过于内向,可能在社交互动中感到困难和焦虑,增加心理压力的风险。

神经质特质较高的青少年更容易体验到焦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

他们可能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反应过度,情绪波动较大,难以有效地应对挑战,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相比之下,神经质水平较低的青少年通常能够更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保持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

具有较高开放性人格特质的青少年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思维活跃,愿意接受不同的观点和经验。

这种特质有助于他们拓展视野,丰富内心世界,增强心理的韧性和灵活性。

然而,如果开放性过度,可能导致在面对传统价值观和规范时产生冲突和困惑,影响心理的平衡。

宜人性高的青少年通常善良、体贴、富有同情心,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

这样的特质有助于营造积极的社交氛围,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对心理健康起到保护作用。

反之,宜人性低的青少年可能在人际交往中遇到更多的冲突和矛盾,影响情绪和心理状态。

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与同伴关系

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与同伴关系

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与同伴关系在青少年期,心理发展和同伴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相互影响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过渡阶段,经历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他们需要适应新的角色和社会舞台,与同伴建立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和同伴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青少年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们经历了许多身体和生理上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大脑开始发育,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他们更加独立,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和理解自己的身份。

同时,他们面临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巨大压力,需要适应新的责任和期望。

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还涉及到情感和情绪的变化。

青少年经常情绪波动,易于情绪激动和冲动行为。

这是因为他们正在努力理解自己的情感,并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应对和表达这些情感。

青少年还在探索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逐渐形成自己的个人价值观。

二、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在青少年期对于个人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青少年倾向于与同龄人建立友谊和密切关系,因为他们能够互相理解和支持。

同伴关系为他们提供了社交和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形成自我概念和身份认同。

在同伴关系中,青少年能够发展社交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学会与他人相处,理解不同观点和解决冲突的方式。

通过与同伴互动,青少年在社交中发展出自己的角色和身份,学会了解决问题和适应不同的情境。

同伴关系还对青少年的情感和情绪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与同伴互动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情感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青少年在同伴关系中经历友谊、亲密关系和恋爱经历,这些经历对他们情感和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三、心理发展与同伴关系的相互作用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和同伴关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受到同伴关系的影响,而同伴关系又能够促进他们的心理成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同伴关系可以提供情感和心理支持,帮助青少年应对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压力。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探讨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探讨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探讨青少年期是一个自我探索和身份建构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青少年同伴关系开始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对自己的认识和表露需求逐渐增强,与此他们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也在发生变化。

了解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以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对于促进青少年良好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1. 自我表露的内在需求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是指他们在同伴关系中通过言语、行为等方式向同伴展示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和意愿的需求。

在这一过程中,青少年渴望得到同伴的理解、关怀和支持,从而获得心理成长和满足感。

自我表露的需求是青少年自我认知与自我接纳的表现,也是他们与同伴建立亲密关系和获得认同感的基础。

2. 外部表现特征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外部表现特征主要体现在言语沟通、亲密举动和情感交流等方面。

在同伴关系中,青少年倾向于与同龄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愿意在真诚相待的朋友面前展现真实的自我,表达他们的需求和情感。

一方面,青少年会通过分享自己的快乐与朋友一同分享,通过表达自己的忧虑获得安慰和支持;他们也会在同伴面前坦诚自己的烦恼和困惑,寻求同伴的理解和建议。

尽管青少年渴望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但在实际的交往中,他们也会面临自我表露的受限性。

这一受限性主要来自于青少年自身的内部防御机制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在面对不同的同伴时,青少年会根据自己的评估和判断来决定是否进行自我表露,他们可能会考虑到同伴的接纳程度、自己的形象维护以及信息的保密等因素。

1. 父母依恋与自我表露的关系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最早期、最重要的依恋对象,他们的依恋关系将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自我认知与行为特征。

研究表明,父母依恋对于青少年的自我表露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亲密依恋关系会使青少年更加安全和自信,他们更愿意在同伴关系中进行自我表露,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得到同伴的理解和支持;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依恋关系受到干扰或冲突时,青少年可能会在同伴关系中表现出回避、隐瞒等行为,因为他们内心中存在对自我表露被拒绝或伤害的恐惧。

青少年生活中的友谊与人际关系

青少年生活中的友谊与人际关系

青少年生活中的友谊与人际关系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友谊与人际关系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青少年时期的友谊不仅是情感交流的载体,更是塑造个体性格、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生活中友谊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建立健康积极的友谊关系。

友谊在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性友谊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基本的社会关系,对于青少年来说,友谊更是至关重要的。

青少年时期正值个体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与同龄人建立友谊关系,青少年可以获得以下方面的帮助和支持:情感支持:在青春期这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阶段,青少年常常面临情感上的困扰和挣扎。

有良好的友谊关系可以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减轻心理压力。

社会支持:通过与朋友相处,青少年学会了解彼此之间的差异,培养了包容和尊重他人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认同感:在朋辈群体中建立友谊关系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自信心,获得认同感,增强自我价值感。

学习交流:朋友之间可以相互学习、交流知识和经验,共同成长进步。

青少年友谊关系的特点青少年时期的友谊关系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理解和促进青少年友谊关系至关重要:同侪影响:在青少年群体中,同侪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青少年更愿意接受来自同龄人的建议和看法,因此朋友对于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具有很大影响力。

亲密度:青少年时期的友谊往往更加亲密和深厚,他们倾向于寻找志同道合、能够分享内心感受和秘密的朋友。

变化性:由于青少年时期个体认知和情感发展迅速,他们对待友谊关系的态度也可能随着时间和经历而发生变化。

多样性:青少年朋友圈子中可能包含不同类型的朋友,有共同爱好的、学习优秀的、性格迥异的等等,这种多样性丰富了他们的社交经验。

影响青少年友谊关系的因素青少年友谊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促进健康积极的友谊发展: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主要的社会环境之一,家庭氛围是否融洽、父母对孩子是否支持和理解等都会影响孩子建立友谊关系的能力。

青少年同伴关系的特点与功能分析

青少年同伴关系的特点与功能分析

青少年同伴关系的特点与功能分析青少年同伴关系的特点与功能分析引言:青少年时期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同伴关系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青少年从家庭中脱离出来,同伴关系逐渐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依托。

因此,深入了解青少年同伴关系的特点与功能,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特点:1. 寻求共同体验:青少年同伴关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寻求共同体验。

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渴望融入一个同龄人群体,与他们一起分享和经历生活中的喜悦和困扰。

2. 形成“同行状态”:在青少年期,同伴间常常形成紧密的群体,他们共同分享着相似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

同行状态帮助青少年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增强自信心。

3. 代入感强:青少年的同伴之间容易形成强烈的代入感,他们渴望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可,更易被同龄人的言行所影响。

二、功能:1. 情感支持:同伴关系提供了情感支持,青少年可以通过同伴之间的互动得到情感上的安慰和鼓励。

同伴之间的情感支持可以帮助青少年缓解压力、释放情绪,增强自我认同感。

2. 社会学习:同伴关系还在社会学习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青少年通过同伴之间的交流和观察来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同伴关系对于个体的社交技能、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影响。

3. 自我发展:同伴关系有助于青少年的自我发展。

同伴之间经常进行自我比较,这可以激发个体的进取心,促使其积极探索自我、发展自我。

同伴之间的冲突和抵触也能够培养青少年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感调节能力。

4. 形成社会支持网:同伴之间的关系是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伴关系可以帮助青少年形成一种社会支持网,当他们遇到困境和挫折时,可以找到同伴的支持和鼓励,共同面对挑战。

同伴关系的支持可以弥补家庭和学校支持的不足。

结论:青少年同伴关系的特点与功能对于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家庭是青少年社交发展的基础,但同伴关系才是帮助他们建立社会认同感和支持系统的有力资源。

高中生同伴自我表露、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高中生同伴自我表露、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高中生同伴自我表露、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的相关研究在高中生活中,自我表露、接受社会支持以及解决孤独感是很重要的。

这三点是所有高中生都需要关注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会面临这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高中生自我表露、领悟社会支持和孤独感的相关研究,并且举出了具体的例子来加强这些研究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自我表露是指一个人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和想法。

在高中生活中,自我表露对于建立社交关系和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很重要。

研究表明,能够自我表露的人更容易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更容易得到他人的支持,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因此,高中生应该培养自我表达的能力,不断地训练自己表达情感和想法的能力。

例子一:在学习上,高中生可以用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其他人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例子二:高中生可以与朋友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并向他们寻求建议和支持。

例子三:当高中生的情感和压力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时,他们应该寻求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社会支持是指生活中他人对你提供的帮助、关心和照顾。

在高中生活中,社会支持起着巨大的作用。

研究表明,能够领悟到社会支持的人更容易适应不利情况,比如失去亲人、朋友或者经济困难等。

因此,高中生应该寻求社会支持,学会接受来自他人的关爱和帮助。

例子四:当高中生的学习成绩下降时,他们可以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和支持。

例子五:当高中生的心情低落时,他们可以向自己信任的朋友寻求安慰和支持。

孤独感是指一个人感到孤独、无助、被人遗弃的感觉。

在高中生活中,孤独感常常是他们遇到的问题之一。

研究表明,孤独的人容易受到压力的影响,导致各种行为问题,例如抑郁、学习成绩下降、饮食失调等。

因此,高中生需要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来缓解孤独感。

例子六:高中生可以加入各种兴趣小组,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而避免自己的孤独感。

例子七:高中生可以做一些社区或志愿服务活动,这不仅有助于消除孤独感,还能学到新的技能和经验。

例子八:当高中生感到孤独时,他们可以尝试写日记、读书、练习音乐或画画等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感。

青少年时期的人际关系与人格发展

青少年时期的人际关系与人格发展

青少年时期的人际关系与人格发展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人际关系对个体的人格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与同龄人和家庭成员的交往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特质。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时期的人际关系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积极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人格发展。

首先,青少年时期的人际关系对人格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开始与同龄人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他们渴望被同伴接纳和认可。

通过与同伴的互动,青少年逐渐了解到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并且从中获得自我肯定感。

同时,他们也会面临着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和挑战,这些经历有助于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培养积极的行为和态度。

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健全的自我形象。

其次,家庭关系对青少年人际关系和人格发展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青少年时期,家庭是他们最主要的社会环境,家庭成员对他们的人格形成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关系可以为青少年提供稳定和温暖的情感支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交往。

亲子之间的良好沟通和理解有助于建立青少年的自尊和自信,使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更加自信和开放。

相反,不良的家庭关系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压力和负面情绪,对其人格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在促进青少年积极人际关系和健康人格发展方面,教育机构和家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机构应该为青少年提供积极的社交环境,鼓励他们参与团队活动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

此外,教育机构还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社会实践活动,教授青少年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并提供解决冲突的方法与技巧。

家庭在青少年人际关系和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家长应该与青少年保持密切的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尊重他们的想法和选择,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与指导。

此外,家庭应该注重情感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价值观的传递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中学生同伴依恋的特点及其与友谊质量的关系_社会交往目标的中介作用

中学生同伴依恋的特点及其与友谊质量的关系_社会交往目标的中介作用
表4不同同伴依恋类型中学生交往目标各维度的平均数差异比较帮助与支持领导地位受欢迎性支配性亲密性回避性安全型m416721713187115631943155n205sd014311060193016001840191专注型n141m416731144123119241244109sd014211150194018001690177回避型m410621593104117431033162n131sd017901981100017201990189恐惧型m411131113161211931533185n116sd016401890190017601730180f501953331013433338158333201883335611733312158333表5不同同伴依恋类型中学生友谊质量各维度的平均数差异比较信任与支持肯定价值陪伴与娱乐亲密袒露与交流冲突与背叛安全型n205m41273196412441011196sd01660180017401960174专注型m41163197412141082101n141sd01700176016801920163回避型m31653134316131132104n131sd01740179017411010168恐惧型m31593127316831552150n116sd01840185019111110186f22160333221993332116333325119333713733331212同伴依恋与交往目标友谊质量的相关分析相关分析表明依恋焦虑与交往目标中的领导地位受欢迎性支配性亲密性和回避性显著正相关依恋回避和帮助与支持受欢迎性及亲密性均呈中等程度显著负相关与支配性显著正相关
试在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维度的均分用 K 分类快 速聚类 。将被试分为 4 类 ( p < 0100) : 安全型 , 依恋 焦虑和依恋回避水平均较低 ; 专注型 , 依恋焦虑较 高 ,依恋回避较低 ; 回避型 ,依恋焦虑较低 ,依恋回避 较高 ; 恐惧型 ,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均较高 。它们在 被试 中 的 比 例 分 别 为 3415 % 、 2318 % 、 2211 % 和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探讨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探讨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探讨青少年是一个自我认知和自我表露能力不断发展的阶段,他们面临着与父母独立和分离的挑战,同时也需要与同伴建立紧密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的自我表露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以及这种自我表露与父母依恋的关系。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青少年的自我表露具有情感性。

青少年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会逐渐表露出自己的情感、情绪和内心世界。

他们会在同伴之间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以及对事物的感受和看法。

这种情感性的自我表露有助于青少年建立亲密的同伴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青少年的自我表露具有个性化。

每个青少年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因此他们在同伴之间的自我表露也会表现出个性化的特征。

有些青少年可能比较内向,对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达得较少,而有些青少年则可能比较外向,更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

个性化的自我表露不仅反映了青少年个体差异的存在,同时也为他们的同伴关系注入了更多的丰富和多样的元素。

青少年的自我表露具有渐进性。

随着青少年不断地与同伴交往和互动,他们的自我表露也会呈现出渐进的特点。

刚开始,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保持谨慎和保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同伴关系的深入,他们会逐渐变得更加开放和坦诚,愿意与同伴分享更多真实的自己。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与父母依恋的关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它涉及到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和同伴之间的亲密关系。

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自我表露与父母依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父母在青少年的自我表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父母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依恋对象,他们对青少年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表露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

父母对青少年的支持、理解和鼓励,可以促进青少年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增强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父母与同伴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青少年的自我表露。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探讨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探讨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探讨【摘要】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是指青少年在和同龄人交往时展现自己真实内心的行为。

本文从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父母依恋对其的影响以及两者关系的探讨等方面展开讨论。

研究发现,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具有双重关系的影响因素,其中父母依恋是其中之一,父母的支持与理解会促进青少年更好地表露自己。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实际意义也在于促进同伴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有重要意义。

文章总结对青少年成长的启示,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青少年, 同伴, 自我表露, 父母依恋, 关系, 双重关系, 成长, 研究, 观察, 启示, 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父母依恋作为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青少年的自我表露产生着影响。

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会影响其与同伴间的互动方式和自我表露行为。

一方面,安全的父母依恋关系能够促进青少年的自信和独立性,从而使其更有信心进行自我表露。

不安全的父母依恋关系可能导致青少年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进而影响其与同伴的亲密关系和自我表露倾向。

研究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对于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和行为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探究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实际意义,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启示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是青少年社会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依恋则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父母依恋程度对青少年的行为、情绪和人际关系都有着直接影响。

研究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及其与父母依恋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深入了解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和自我感知。

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同伴间的自我表露行为不仅反映了他们的人际关系技能,也展现了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调节能力。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探讨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探讨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青少年的自我表露在同伴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父母依恋也被认为是影响青少年自我表露的重要因素。

过去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在同伴关系中的自我表露特点受到父母依恋的影响,父母依恋与青少年同伴关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了解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以及父母依恋与之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研究对于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和社会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青少年期是个体心理和社会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同伴关系在这一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与父母依恋的关系,是当前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父母依恋作为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对其同伴关系和社会交往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深入探讨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与父母依恋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帮助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机制,也有助于指导实际工作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与干预措施的设计。

通过研究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与父母依恋的关系,可以为未来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1. 直接性: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通常是直接的,他们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求,而不会隐瞒或掩饰。

3. 开放性: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通常是开放的,他们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包括自己的想法、疑虑、困惑等。

4. 互动性: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他们不仅会表达自己,还会倾听和理解同伴的表达,从而建立起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

5. 多样性: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形式多样,可以通过口头交流、书面文字、肢体语言等方式进行,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在同伴关系中的亲密程度、信任度和沟通能力,同时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青少年与同伴的自我表露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

青少年与同伴的自我表露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

The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Adolescent Self-disclosure with Peer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Loneliness
作者: 刘艳[1];邹泓[1];蒋索[2]
作者机构: [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2]温州医学院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心理系,温州325035
出版物刊名: 心理科学
页码: 229-231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期
主题词: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发展特点;孤独感
摘要:采用问卷法,以655名初高中生为被试,考察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

结果表明:(1)高中生与不同表露对象以及在不同主题上的自我表露都高于初中生;(2)女生在除身体发育外的6个主题上的自我表露以及与同性最要好朋友的自我表露都高于男生;(3)青少年与最要好同性朋友的自我表露以及在兴趣爱好和身体发育两个主题上的自我表露能显著负向预测其孤独感。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探讨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探讨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探讨青少年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个体性格、心理特点日益显现的时期。

青少年同伴之间的自我表露是一个重要的社交行为,它反映了青少年的社交能力、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发展水平。

青少年的父母依恋关系也对其自我表露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基本特征和父母依恋关系的角度探讨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相关内容。

一、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1. 自我表露意识的增强随着青少年的逐渐成熟,他们开始更加关注自我表露的问题,主动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和经历。

青少年在与同伴交往中愿意表露更多的个人信息,这也是他们在寻找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过程中的体现。

自我表露意识的增强,有助于青少年拓展社交关系、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2. 自我表露内容的多样性青少年同伴之间的自我表露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情感、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生活经历等。

青少年追求真实和自然的交流方式,在自我表露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内心世界。

这种多样性的自我表露有助于青少年在交往中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口头交流、书面文字、行为举止等方式进行。

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青少年还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微信、QQ等平台进行自我表露。

这种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为青少年的自我表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渠道。

1. 父母依恋对自我表露的影响父母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重要、最亲近的依恋对象。

父母依恋关系的亲密与稳定程度,对青少年自我表露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父母依恋关系良好的青少年中,他们通常具有更强的自我认知和表现欲,更愿意在同伴中进行自我表露,而在父母依恋关系不良的青少年中,他们可能因为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而难以进行真实的自我表露。

父母依恋关系和同伴自我表露并不是孤立的两个领域,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协调。

一个积极、稳定的父母依恋关系可以为青少年建立自信、自尊和情感稳定感,从而促进其在同伴交往中更加积极、自然的自我表露。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探讨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探讨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探讨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在经历着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在不断地探索自我认知和社交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同伴间的自我表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我表露是指个体向他人展示自己内心真实想法、感受和经历的行为。

而这种自我表露与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密切相关,本文将对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进行探讨。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青少年期是青少年自我认知和自我表露的重要时期,他们开始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在同伴关系中,青少年们在自我表露中表现出以下基本特征:1. 真实性:青少年的自我表露往往是真实和直接的,他们不会刻意隐藏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是勇敢地展示出自己的真实内心。

2. 多样性:青少年的自我表露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行为表达等,他们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自我表露。

3. 脆弱性:青少年的自我表露往往伴随着一定的脆弱性,他们在表露自己的内心时可能会感到害怕和不安,因为他们担心他人的反应和评价。

父母依恋与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父母依恋是指青少年与父母之间建立起的一种亲密情感联系,它对青少年的发展和成长有着深远影响。

父母依恋与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1. 父母依恋与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发现,父母依恋对青少年的自我表露有着显著的影响。

依恋安全的青少年更愿意向同伴展示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想法,他们能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

而依恋不安全的青少年往往在自我表露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可能会选择寻求避免自我表露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心理安全。

2. 父母依恋对同伴关系的影响青少年的父母依恋关系也会影响其同伴关系中的自我表露行为。

依恋安全的青少年更容易建立稳固的友谊关系,他们能够更加自信地与同伴进行真实的自我表露,从而促进友谊的深入和发展。

而依恋不安全的青少年往往在同伴关系中存在一定的障碍,他们可能会选择避免自我表露来防止自己受到伤害,导致友谊关系的疏远和不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psychometric qualities oftheQuestionnaireofAdolescent Self-Disclosure with Peers wereacceptable. The topics thatadolescentsself-disclosure with peers contained seven dimensions:tastes and interests,studies,experiences in school,attitudes and opinions,body growth,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 and intimate friendship.
5、人格的外向性维度对青少年与三类不同同伴的自我表露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青少年与最要好的同性朋友在观点态度、兴趣爱好和亲子关系上的自我表露对青少年与最要好的朋友的亲密友谊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青少年与三类不同伴的自我表露对个体孤独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青少年与最要好的同性朋友在兴趣爱好上、与最要好的异性朋友在学习情况和亲密友谊上、与普通同学在兴趣爱好、亲子关系上的自我表露对孤独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10.
Finally,the issues that need further study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adolescent self-disclosure practices had been proposed.
Key words:adolescents, self-disclosure, personality, intimate friendship, loneliness
2.
3.There exis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 self-disclosure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peers.The scores that girls self-disclosuredwithbest same-sex friend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that boys did.There were significant grad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 self-disclosure with best same-sex friends and best opposite-sex friends.However,there were only significant grade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 self-disclosure with average classmates.
8.
9.Extraversion could predict all the scoresthat adolescents self-disclosured with three kinds of peers.Adolescent self-disclosure with best same-sex friends,self-disclosure in tastes and interests,attitudes and opinions,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could positively predict friendship quality.Adolescent self-disclosure withthree kinds offriends couldsignificantlypredict loneliness.Adolescent self-disclosure with best same-sex friends intastes and interests,with best opposite-sex friends in studies and intimate friendship,with average classmate in tastes and interests,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loneliness.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的特点及其与人格特质、亲密友谊和孤独感的关系
作 者:蒋索
导 师:邹 泓教授
系别、年级:心理学院学院2003级
学科、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完成日期:2006年5月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师范大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1、自编的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主题分问卷具有心理测量学所认可的信效度。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的主题包括兴趣爱好、学习情况、学校经历、观点态度、身体发育、亲子关系和亲密友谊7个维度。
2、青少年与不同同伴(最要好的同性朋友、最要好的异性朋友和普通同学)的自我表露存在显著差异。女生与最要好的同性朋友的自我表露显著高于男生与最要好的同性朋友的自我表露。青少年与最要好的同性朋友以及最要好的异性朋友在不同主题上的自我表露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青少年与普通同学在不同主题上的自我表露只存在显著的年级效应。
6.
7.The main causes that adolescents were willing to self-disclousure with peers were communication with each other,understanding promotion,trust with each other,problem solving,and promotion of relationship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There existed grade and gender differences.The main causes that adolescents were unwilling to self-disclousure with peers were being afraid of hurting others,being misunderstood,influencing relationship,and so on.Thereweren’tanygrad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的特点及其与人格特质、亲密友谊和孤独感的关系
自我表露是个体对他人表达情感、想法与观点的窗口。自我表露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友谊的重要特征之一。自我表露有利于青少年自身的发展和社会适应。本研究以青少年群体为研究对象,借助于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探讨了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的主题,编制了信效度较为理想的我国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的测量工具,同时也对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的发展特点及其与人格特质、亲密友谊和孤独感的关系进行了考察。
3、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的方式多样化,其中选择最多的是QQ或msn,面对面的交谈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自我表露方式。在最喜爱的自我表露方式的选择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4、青少年愿意与同伴自我表露的主要原因有相互沟通,增进了解、彼此信任、解决问题、促进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青少年愿意与同伴自我表露的原因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青少年不愿意与同伴自我表露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害怕出言不慎,伤及对方、害怕被对方误会、害怕影响关系(关系破坏或中断)等。青少年不愿意与同伴自我表露的原因不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
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全文电子版同意提交后:□一年□二年在校园网上发布,供校内师生浏览。
本人签名:日期:
导师签名:日期:
摘要
自我表露是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将个人信息(包括想法、感受、个性、经历等)和对非个人信息的自身感受(包括对对方或其他人、事的评价、感受、看法等)以口头或其它形式直接表露给对方的行为过程。青少年与同伴的自我表露有利于其自身发展和社会适应。本研究主要采用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自编)、青少年孤独感、友谊质量和人格问卷,以温州市四所初高中的655名学生为被试,探讨了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的特点及其与人格特质、亲密友谊和孤独感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4.
5.Adolescents tended to use kinds of self-disclosure methods with peers.They used QQor MSN most,but theythoughtthe most effective one was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There were gender differences in favorite method chosen.
最后,提出了本研究对青少年自我表露能力培养和干预的启示,及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青少年自我表露人格亲密友谊孤独感
The concept of the self-disclosure was defined as a behavior process that the speaker revealedimformation about himself such as ideas,feelings,personality,experiences and his own feelings,comments ,ideas about other persons and things in the means of face-to-facecommunicationand other formsdirectly. Self-disclosure with peers benefited for both adolescent physical andpsychologicaldevelopment and theirsocialadaptation. By using the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of Adolescent Self-Disclosure with Peers,UCLA Loneliness Scale, Friendship Quality Questionaire and Five-Factors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olescent self-discosure with peer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ersonality trait,intimate friendship and loneliness.The formal subjects were 655 averag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Wenzhoucity.Theresults were as follow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