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日积月累汇总(注音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日积月累汇总
(注音版)
本文档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日积月累汇总的注音版。
以下是该教材的内容总结:
1. 第一单元:认识数的中心思想是数的大小比较,通过比较多个数的大小来研究数的排序。
本单元的重点是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物品数量进行大小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对数的直观认识。
2. 第二单元:认识加法。
通过各种具体的活动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重点训练学生加法口算的技巧和能力。
3. 第三单元:认识减法。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学生初步认识减法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培养学生减法口算的技巧和能力。
4. 第四单元:这个单元探索了数的读法。
学生将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大于100的数读法,帮助学生提高对数的认知和理解。
5. 第五单元:这个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数的重要组成部分——零。
学生了解零的特殊性质,并通过实际操作研究数中的零的作用。
6. 第六单元:这个单元介绍了数的运算法则。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数的运算过程,并掌握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法则。
总之,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通过日积月累的研究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对数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
以上是本文档对教材内容的简要汇总。
参考资料: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重点知识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重点知识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计算题。
1. 工厂加工7200个零件,甲车间单独加工需要48天完成,乙车间单独加工每天能加工210个,现在如果两个车间同时加工,只要多少天就能完成任务?2. 东莞市到湛江市高速公路距离大约是465千米。
一辆汽车按照85千米/时的速度行驶,从东莞市到湛江市后再原路返回东莞市,11小时够吗?3. 一支修路队前7天修路644米,后来平均每天修路103米,这支修路队五月份共修路多少米?4. 百果乐园在平安夜前批发了500千克苹果,批发价是每千克10元。
售出327千克后,开始降价销售,原价是每千克18元,降价后是每千克8元。
如果苹果全部售出,百果乐园是赚钱了还是亏钱了?赚了或亏了多少元?5. 一个文具盒x元,书包的价格比文具盒的3倍还贵5元。
(1)买一个书包需要多少元?(2)当x=8时,买一个书包和一个文具盒共需要多少元?6. 一种笔记本原价每本9.6元,降价后每本便宜了0.6元。
原来买60本的钱,现在可以买多少本?7. 冬季的葡萄,单价是40元/千克。
夏季葡萄盛产,原本买2千克葡萄的钱可以多买6千克。
夏季的葡萄是多少元/千克?8. 甲、乙两地相距720千米,一辆汽车早上7:40从甲地出发,3时行了240千米。
照这样的速度,汽车什么时间能到达乙地?9. 《故事大王》上下2本为1套,学校阅览室买了54套,共付出2322元。
每套《故事大王》要多少元?10. 学校买来一批篮球和足球。
买来篮球12只,共用a元,买来足球b只,每只25元。
(1)篮球的单价比足球贵多少元?(2)当a=576时,篮球的单价比足球贵多少元?(3)买这批篮球和足球共用了多少元?(4)当a=1200,b=80时篮球和足球共用了多少元?11. 工程队铺一段管道,前3天一共铺了900米。
照这样计算,再铺5天可以完工。
这段管道全长多少米?12. 天等至南宁的公路长180千米,一辆大巴车早上8:30从天等出发,以平均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开往南宁,大巴车什么时候可以到达南宁?13. 今年植树节,阳光小学140名少先队员参加了植树活动。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总结1.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十万:10个一万;一百万:10个十万;一千万:10个一百万;一亿:10个一千万;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
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
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
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
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
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古诗文及日积月累汇总(含拼音)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古诗文及日积月累汇总(含拼音)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古诗文及日积月累汇总(含拼音)---一、古诗文的重要性古诗文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教育意义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四年级数学上册中,引入古诗文的内容,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诗文的欣赏能力,更是为了在数学研究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的研究积极性。
通过研究古诗文,学生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对美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古诗文与数学的结合在四年级数学上册,我们将古诗文融入到数学研究中,通过诗词朗诵、诗歌赏析等方式,让学生对数学有更深入的体验,使得数学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美感与乐趣。
下面是我们详细总结的古诗文及日积月累积累的汇总:(一)古诗文的汇总1. 《张衡题西林壁》《张衡题西林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拼音注解:bái rì yī shān jìn, huáng hé rù hǎi liú. yù qióng qiān lǐ mù, 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这是唐代张衡创作的经典诗篇,诗意深远。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感悟山水之美,进而将山水中的数学元素联系起来,如高低起伏的山峰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图形的高度变化。
2. 《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拼音注解:lí lí yuán shàng cǎo, yī suì yī kū róng. yě huǒ shāo bùjǐn, 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这是唐代白居易的脍炙人口的作品,诗中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1-9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1~8单元知识点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2.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亿以上数的认识1.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例:2080¦0780¦6003 读作:二千零八十亿¦零七百八十万¦六千零三2.亿以上数的写法:(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找到亿位,去掉末尾的8个0,再加上一个“亿〞字。
例:982¦0000¦0000=982亿“亿〞作单位的数:要将“千万位〞上的数四舍五人,然后再加上“亿〞字。
例:5¦3220¦7500≈5亿 7¦5329¦3850≈8亿计算工具的认识和应用二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筹计算。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又创造了算盘。
17世纪初,英国人创造了计算尺。
17世纪中期,欧洲人创造了机械计算器。
20世纪,出现了电子计算器。
20世纪40年代,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算盘各局部的名称】算盘的主要作用是计算和计数。
算盘的每一个档代表一个数位,计数前要先选定一个档作为个位,然后向左依次是十位、百位……。
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拨数时,要把珠子拨到靠梁时,才表示算盘上有数,如上图:算盘计数表示的是960。
根据计算的需要,有的算盘没有顶珠和底珠,如下列图:3.计算器的认识:【活动课】?1亿有多大??活动:实验1亿粒米大约有多少?(2000千克) 1亿张纸大约有多厚?(10000米)▲实验过程中,适宜方法的采用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
【数位表】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一(个)★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具体内容重点知识公顷和平方千米1.公顷: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ha)作单位。
部编数学四年级上册各课重点考点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整理
部编数学四年级上册各课重点考点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整理第一课:数到一百- 数的读法和书写- 数的比较和排序- 数的顺序- 数的进位和退位第二课:加法口诀和加法- 加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两位数的加法计算- 进位的加法计算-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第三课:减法口诀和减法- 减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两位数的减法计算- 退位的减法计算- 减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第四课:数的认识- 数的分类和性质- 数的顺序比较- 数的进位和退位- 数的应用问题第五课:两位数的认识- 两位数的读法和书写- 两位数的拆分和组合- 两位数的大小比较- 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六课: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两位数的加法计算- 进位的加法计算- 两位数的减法计算- 退位的减法计算第七课: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混合计算- 进位和退位的运算- 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结合律- 混合运算的应用问题第八课:三位数的认识- 三位数的读法和书写- 三位数的拆分和组合- 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九课: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三位数的加法计算- 进位的加法计算- 三位数的减法计算- 退位的减法计算第十课: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混合计算- 进位和退位的运算- 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结合律- 混合运算的应用问题第十一课:乘法口诀和乘法- 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乘法的概念和性质- 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第十二课:两位数的乘法- 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 退位的乘法计算- 两位数的乘法表- 乘法的应用问题以上为部编数学四年级上册各课的重点考点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整理。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月度精讲课)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基础知识汇总一、字词1.生字翻劈缓浊丈撑竭累血液奔茂滋帝少曰溺返悲惨兽佩坚违抗环锁既狠著愤获2.多音字还huán hái长zhǎnɡchánɡ恶èwùěwū血xuèxǐe少shǎo shào倒dǎo dào混:hún hùn3.易读错的字劈(pī)浊(zhuó)竭(jié)躯(qū)曰(yuē)溺(nì)堙(yīn)惩(chéng)佩(pèi)锁(suǒ)恶(è)链(liàn)娲(wā)塌(tā)冶(yě)4.形近字【返饭板】返回吃饭木板【竭喝渴】竭力喝水口渴【坑炕抗】挖坑火炕抵抗【杯坏环】水杯坏事环绕【恨银狠】仇恨银色凶狠5.词语(1)必须掌握的词混沌黑乎乎咔嚓巍峨合拢精疲力竭隆隆奔流不息血液创造悲惨气急败坏惩罚吩咐敬佩饶恕屈服凶恶鹫鹰愤愤不平锁链忽然黑黝黝惊慌失措混乱恐怖粘稠坍塌怀念传颂功绩(2)近义词混沌——浑浊黑乎乎——黑漆漆缓缓——慢慢精疲力竭——筋疲力尽照耀——照射敬佩——佩服辽阔——宽阔茂盛——茂密埋——填衔——叼悲惨——惨烈喷射——喷发零零星星——零零散散驱赶——驱使气急败坏——暴跳如雷吩咐——嘱咐饶恕——宽恕违抗——违背遭受——遭遇凶恶——凶狠创造——制造立即——立刻欢歌笑语——欢声笑语急忙——连忙难过——伤心(3)反义词混沌——清晰缓缓——飞快浊——轻巍峨——低矮合拢——张开巨大——微小辽阔——狭窄茂盛——稀疏少——老东——西安全——危险气急败坏——心平气和惩罚——奖励敬佩——憎恨坚定——动摇承认——否认错误——正确痛苦——快乐愤愤不平——心悦诚服快乐——悲伤燃烧——熄灭难过——开心零零星星——密密麻麻(4)词语归类①AABC式词语:熊熊大火愤愤不平类似的词语:彬彬有礼蒸蒸日上井井有条②AABB式词语:零零星星类似的词语:舒舒服服蹦蹦跳跳高高兴兴③ABAB式词语:很久很久类似的词语:很长很长研究研究整理整理④与神话故事有关的词语: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类似的词语: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八仙过海嫦娥奔月开天辟地⑤量词:一条缝一丝微光一把斧头一声巨响一根柱子一颗火星一只鹫鹰一个窟窿一道深沟一场雨一种青石一眼泉水一个大盆⑥动词:创造宇宙忍受痛苦承认错误归还火种违抗命令⑦修饰词:巨大的变化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美丽的宇宙严厉的惩罚坚定地回答凶恶的鹫鹰可怕的悬崖6.成语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神机妙算各显神通三头六臂神通广大二、重点句段1.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全套)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全套)
目录
1. 第一单元:整数与小数
- 数数和测量
- 给整数分类
- 比较和排序
- 小数的概念
-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 第二单元:数与图
- 数的表达
- 找规律
- 数据统计
- 折线图的绘制
3. 第三单元:加法与减法
- 加法的口诀
- 减法的口诀
- 认识运算符号
- 运算的顺序
4. 第四单元:数字之间的关系- 数字之间的位置关系
- 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关系
- 百位数和十位数的关系
- 千位数和百位数的关系
5. 第五单元:数形关系
- 形状的相同和不同
- 形状的位置关系
- 形状的拼凑
- 形状的分割和组合
6. 第六单元:组织数据
- 数据的整理
- 数据的分类
- 数据的统计
- 数据的图表表示
7. 第七单元:长和面积
- 长的估算
- 长的比较与排序
- 长的换算
- 面积的认识和估算
8. 第八单元:简单的容量和质量
- 容量的认识和估算
- 容量的比较与排序
- 容量的换算
- 质量的认识和估算
结论
本复习提纲按照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课程内容进
行整理,涵盖了整数与小数、数与图、加法与减法、数字之间的关系、数形关系、组织数据、长和面积以及简单的容量和质量等八个
单元。
通过按照提纲进行复习,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近义词、反义词汇总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近义词、反义词汇总本文目的是为四年级学生提供有关数学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详细列表。
这些词汇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并扩展他们的词汇量。
以下是数学近义词和反义词的汇总:一、数的运算1. 加法:- 近义词:相加、求和、相加运算- 反义词:减法、减去2. 减法:- 近义词:相减、找差、减去- 反义词:加法、加上3. 乘法:- 近义词:相乘、乘以、乘法运算- 反义词:除法、除以4. 除法:- 近义词:相除、除以、除法运算- 反义词:乘法、乘以二、数的大小比较1. 大于:- 近义词:超过、大于等于、比- 反义词:小于、小于等于、不如2. 小于:- 近义词:少于、小于等于- 反义词:大于、大于等于、超过三、数的属性1. 偶数:- 近义词:能被2整除的数、被2整除的数- 反义词:奇数2. 奇数:- 近义词:不能被2整除的数、不被2整除的数- 反义词:偶数四、形状和空间1. 圆形:- 近义词:圆、圆形的、球状的、圆心- 反义词:方形、正方形、长方形2. 方形:- 近义词:正方形、长方形- 反义词:圆形、圆3. 三角形:- 近义词:三角、三个角的形状- 反义词:圆形、方形五、时间和日期1. 早上:- 近义词:清晨、晨间- 反义词:下午、晚上2. 下午:- 近义词:傍晚、黄昏- 反义词:早上、晚上3. 昨天:- 近义词:前一天、上一天- 反义词:明天、后天4. 明天:- 近义词:次日、明日- 反义词:昨天、今天以上是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近义词和反义词的汇总,这些词汇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可以扩展他们的中文词汇量。
希望本文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小学1到6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小学1到6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汇总一、数与代数1、自然数包括正整数和0,所以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计数单位是指: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等。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0也是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5、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如2、3、5、7、11、13等等;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6、8、9、10都是合数。
6、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7、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如·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12.543 亿。
8、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1302490015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 亿。
9、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
10、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11、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1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13、比、比例、比例尺、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
二、运算法则1、同级运算,从左往右。
(加和减是第一级运算,乘和除是第二级运算)2、两级运算,乘除优先,加减在后。
3、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三、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四、运算性质1、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2、除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除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除去所有除数的积,商不变,即a÷b÷c=a÷(b×c)3、被减数-减数=差,被除数÷除数=商。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认识数位顺序表1、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例如:个级、万级、亿级。
)2、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都是计数单位。
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
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
亿级的计数单位有:亿、十亿、百亿、千亿。
3、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个级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万级的数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亿级的数位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5、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6、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7、从右边数起,第5位是万位;第9位是亿位。
二、读数的方法1、读数时,先分级。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例如:(2496¦0000)2、读数时,要从高位起,一级一级的往下读。
(要写大写数字。
)(一)、亿以内数的读法(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二、)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读亿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读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写数的方法(一)、亿以内数的写法(注意:一定要保证个级是四位数。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二)、亿以上数的写法(注意:一定要保证个级、万级都是四位数。
)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部编人教版小学阶段各年级数学公式定理定义大全
部编人教版小学阶段各年级数学公式定理定义大全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公式定理定义大全第一部分:概念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7、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 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8、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9、什么叫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在十进制计数法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例如,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需要注意的是,计数单位和数位是不同的概念。
在用数字表示数时,计数单位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称为数位。
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
例如,是一个六位数。
按照中国的计数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亿以上的数读法如下: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亿以上的数写法如下: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如果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比较数的大小有两种情况: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求近似数可以采用四舍五入法。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尾数;如果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表示物体个数的自然数是1,2,3,4,5,6,7,8,9,10,……,甚至一个物体也没有,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平方米。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也就是xxxxxxx平方米或100公顷。
当从大单位变到小单位时,需要乘以进率;当从小单位变到大单位时,需要除以进率。
国土面积(如中国、省、市、区等)和海洋面积等特别大的面积适合用平方千米来表示。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为1100平方公里。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一、数的认识
1. 数的概念
2. 数的分类
3. 数的读法和写法
4. 数的大小比较
二、数的拼读
1. 零到十的读法和写法
2. 重读规则
3. 辅音字母c、g、s的发音规则
4. 读大数
三、加法
1. 加法的概念
2. 加法的基本性质
3. 加法的运算法则
四、减法
1. 减法的概念
2. 减法的基本性质
3. 退位减法
4. 借位减法
五、形状和图案
1. 点、线、面的认识
2. 常见的二维平面图形
3. 图案及图形的分类
六、数字排列
1. 升序排列和降序排列
2. 大小比较
3. 排列数字应用题
七、时间和读表
1. 时间的基本概念
2. 读钟表
3. 制作日程表
八、小数
1. 小数的概念
2. 小数点及读法
3. 小数和分数的关系
4. 小数的大小比较
九、长度和重量
1. 标准长度单位(m、cm)的认识
2. 标准重量单位(kg、g)的认识
3. 长度和重量的单位换算
十、三角形
1. 三角形的认识
2. 三角形的分类
3. 三角形的性质
此文档汇总了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点,包括数的认识、加法、减法、形状和图案、数字排列、时间和读表、小数、长
度和重量、三角形等。
希望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些数学知识。
部编版(统编)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小结
部编版(统编)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
元知识点小结
本文档总结了部编版(统编)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知识点。
1. 数的认识
- 数的认识从0开始,一直到100以内的数。
- 了解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会用算盘读数、写数。
- 掌握0-9之间各个数的大小关系,能用大小符号表示。
- 加深理解百十个位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2. 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
加法
- 通过实际物品模型和图形,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 初步掌握计算机制解决算式的能力。
- 进一步理解加法的交换律,能够变换算式求和。
减法
- 通过实际物品模型和图形,了解减法的概念。
- 学会使用减法算式求差。
- 理解减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3. 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
- 研究用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4. 数学思维的培养
-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
- 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部编版(统编)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知识点小结。
参考资料:部编版(统编)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
2024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二、笔算除法 1、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即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按照“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 商。 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1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 位数。 2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 3 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4、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不同点是:除数是一位数时,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除数是两位数时先看被前两位。 5、商的变化规律 1 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 2 被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反而除以几。
二、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1/6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三、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高的数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 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四、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五、数的产生 1、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的)。 2、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 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自然数都是整数。 3、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六、亿以上数的认识 1、亿以上的数的读法 1)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 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 3)还要注意什么位置上的0不读,什么位置上的0要读,读几个0。 2、亿以上的数的写法 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位写起。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1亿有多大 要知道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可以测量100张纸的厚度,计算得到1亿张纸摞起来有1万多 米高,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七、计算工具 1、计算工具 算筹(中国)、算盘(中国)、计算尺(英国)、机械计算器(欧洲)、电子计算机(台 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子计算器 2、算盘:算盘的1颗上珠代表5,一颗下珠代表1。 3、计算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PPT教学课件
160 × 60
9600
580 × 12
116 58 6 96 0
课堂小结
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160 × 30
4800
10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30
3180
拓展训练
390×13
390×13= 5070
390 ×13 117
39 5070
拓展训练
240×22= 5280
240 ×22
48 48 5280
拓展训练
305×50=15250
305
×
50
15250
拓展训练
208×30=6240
208
×
30
6240
拓展训练
290×20= 5280
290
×
20
58
5 8 00
拓展训练
180×50
190×50= 9000
180
×
50
90
9000
拓展训练
460×70
460×70= 32200
460
×
70
322
32200
拓展训练
206×40
206×40= 8240
206
×
40
824
8240
课堂作业
1.认真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 从“练习题”中选择相关题目进行练习; 2.完成“长江作业”练习册一课时的内容。
学习体会 1、这一节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念是什么? 2、这一节课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是什么? 3、这一节课的基本策略和基本规律是什么?
160 × 30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
点归纳
本文档将为您归纳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的知识点。
1. 两位数的比较大小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如何比较两位数的大小。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大小来确定哪个数更大或更小。
例如,对于两个两位数85和76,我们可以比较它们的十位数8和7,由此可以得出85比76更大。
2. 两位数的加法与减法
我们还研究了如何进行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在进行这些运算时,我们需要将两个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对齐,然后逐位相加或相减。
例如,对于两个两位数37和28的加法运算,我们将十位数3和2对齐,个位数7和8对齐,然后逐位相加得到65。
3. 两位数的数码展开与合并
数码展开与合并是指将两位数拆分为它们的十位数和个位数,
或将十位数和个位数合并为一个两位数。
这对于我们理解和运算两
位数非常重要。
例如,将数码9和5合并为一个两位数时,我们得
到95。
4. 两位数与个位数的加法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还研究了两位数与个位数的加法运算。
我
们将个位数加到十位数上,如果个位数与原十位数相加后超过了9,则需要进位。
例如,对于两位数27和个位数5的加法运算,我们
将个位数5加到27的十位数上得到32,并写下结果2,然后将个
位数5写下来,因此答案为32+5=37。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希望对您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温馨提示: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结束,你记住咱们本学期学习的东西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我们这学期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吧!最后,祝各位同学们在期末的考试里取得好成绩。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一、亿以内数的认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个数级。
包括个级、万级、亿级等。
4、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数级 …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
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计数单位 … 千亿
百
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一) 数位顺序
(右数)
…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
二、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三、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高的数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四、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五、数的产生
1、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的)。
2、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
3、
4、
5、
6、
7、
8、
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自然数都是整数。
3、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六、亿以上数的认识
1、亿以上的数的读法
1)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
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
3)还要注意什么位置上的0不读,什么位置上的0要读,读几个0。
2、亿以上的数的写法
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位写起。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1亿有多大
要知道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可以测量100张纸的厚度,计算得到1亿张纸摞起来有1万多米高,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七、计算工具
1、计算工具
算筹(中国)、算盘(中国)、计算尺(英国)、机械计算器(欧洲)、电子计算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子计算器
2、算盘:算盘的1颗上珠代表5,一颗下珠代表1。
3、计算器:
1)计算器各部分名称
2)计算器各键的功能
M+存数据,MR提取,MC清除,MRC代表按第一下提取、按第二下清除数据。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一、公顷
1、测量土地面积,可用公顷作单位。
2、1公顷=10000平方米=15亩(1亩等于667平方米)
3、1公顷就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00米×100米=10000米2)。
二、平方千米
1、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km2)作单位。
2、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3、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000米×1000米=100,0000米2)。
第三课角的度量
一、线段、直线、射线
1、定义
线段: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
直线: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没有端点,是无限长的;
射线: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也是无限长的。
2、区别:
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二、角
1、定义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叫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的符号:∠
三、角的度量
1、角的单位
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2、量角器
量角器是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制成的。
量角器的中心和0°刻度线。
3、量角的步骤
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四、角的分类
1、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
置所成的图形。
2、直角、平角、周角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1/4周,形成的角叫做直角,1直角=90°;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1平角=180°;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1周角=360°。
3、锐角、钝角
锐角:小于90°的角叫锐角。
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叫钝角。
4、角的大小关系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五、画角的步骤
1、画一条射线;
2、使量角器的中心与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与射线重合;
3、在量角器上找到要画的角度数的刻度线,点一个点;
4、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比较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