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基础1
教育改革基础知识
教育改革基础知识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那么,什么是教育改革?为什么要进行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又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教育改革的基础知识。
教育改革,简单来说,就是对教育体系、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旨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为什么要进行教育改革。
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在飞速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教育模式可能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要求。
而且,教育公平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质量上可能存在差距,教育改革有助于缩小这种差距,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教育改革涵盖了众多方面。
在教育理念上,从过去注重知识的传授,逐渐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
课程设置方面,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学科,而是增加了综合实践课程、跨学科课程等,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从单一的讲授式教学,向探究式、合作式、项目式学习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评价体系的改革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考试成绩往往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容易导致学生过度追求分数,而忽视了自身能力的培养。
现在,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努力程度和进步情况。
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
因此,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教育技术的应用也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小学教学改革知识点总结
中小学教学改革知识点总结一、教学改革理论基础1. 教育教学观念变革:传统的教学观念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教学改革则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策略。
2. 学习理论的深化:学习理论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如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情感认知理论等,这些理论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积极主体、建构者和创造者。
3. 教学技术的运用:教学改革必然离不开教学技术的应用,尤其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灵活、个性化和多样化。
二、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1. 课程的改革: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学科交叉和综合课程的开发等。
2. 教学方法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现代教学方法则强调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和实践,如探究式学习、综合素质教育、任务驱动学习等。
3. 评价体系的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主要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其目的是使评价更加科学、客观和全面,体现学生的个性和潜能。
4. 学校文化的塑造:学校文化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建设和塑造学校文化能够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5. 教育教学环境的改善:教育教学环境的改善包括教室布置、学校设施、教学资源的配置等,通过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三、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1. 政策支持:政策的支持对教学改革至关重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给予相应的经费和资源支持。
2. 师资培训: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力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观念至关重要,因此应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培养。
3. 学校管理:学校是教学改革的主要落脚点,因此学校的管理层需要积极响应教学改革政策,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
基础课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基础课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对于基础课教学的改革,需要思考以往教学的不足之处和现代教育的需求,提出合理的改革方案。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目标定位、教学模式改革、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二、需求分析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但传统的基础课教学方法存在课堂内容单一、教学方式枯燥等问题。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因此,基础课教学需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三、目标定位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资源配置,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加强学科间的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模式改革1. 引入互动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际案例分析、实验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入项目学习:将学科知识与实际项目结合,组织学生进行跨学科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倡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找寻答案,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育资源配置1. 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通过建设教育资源平台,提供多样化的教材、教辅以及在线学习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2. 加强师资培训: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引导教师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
3. 改善教学环境:加强教室设施建设,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体验。
六、实施策略1. 制定教学改革计划:编制基础课教学改革的详细计划,明确各项改革任务和时间节点,确保改革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方案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一、背景介绍中国基础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
然而,许多问题仍然困扰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学。
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制定了一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方案,旨在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
二、学科结构调整方案首先提出了对学科结构进行调整的措施,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不仅要加强传统学科的教学,还要引入一些实用的学科,如信息技术、创新创业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三、教学内容优化在教学内容方面,改革方案着眼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减少内容的冗杂和重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引入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创新方案还指出了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引入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还鼓励教师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教学,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室和互联网资源。
五、评价体系改革方案强调了评价体系的改革,从单纯注重考试成绩转变为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除了传统的笔试外,还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评价。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其全面发展。
六、教师培训提升方案还提到了对教师的培训提升。
通过组织专业培训、开展教学研讨等方式,促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提升其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了整体提高教育质量,方案还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长应加强对子女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道德观念。
同时,家庭和学校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环境。
八、学校管理的创新方案还鼓励学校管理的创新。
学校应注重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
同时,加强师生关系的沟通和互动,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为了保证基础教育的公平性,方案强调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1 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当前,面对跨越式的发展,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以及更新的教学思想的出现为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能力,加强了学术气氛,提高了学校的学术声誉,还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1 改革目标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提高教学设计和管理水平,增加课程任务,创新教学方法,强化教学督导,拓宽学习途径,使课堂课程体系更加完整,贴近实践,让学生深刻体会专业知识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实践任务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能力。
1.2 改革途径(1)以学生为中心。
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概念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2)实施評價制度。
建立評價制度,以学生計劃和提交的畢業設計或專案作為學習成果的評價標準,增加学生的鼓勵激励作用。
(3)开发资源。
建立新的课程和新的资源,向学生介绍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以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跨学科性的掌握。
(4)组织实践环节。
加大实践教学环节,联系实际,让学生融入实践中去,让学生更加接受专业知识,更有动力提高专业水平。
1.3 改革措施(1)改善教学方法。
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收获丰富的经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2)拓展学习内容。
通过教学中的游戏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的学习领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参与实际活动,增强学习的可塑性;(3)深入开展专业学习。
开展校企或校校之间的协作与交流,让学生进入实际工作场所,让他们对专业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1.4 总结总的来说,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紧扣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服务实体经济为载体,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开拓出新的发展道路,实现课程改革的旗帜更好地发挥作用。
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改革(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改革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改革的目标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改革,使基础课程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革基础课程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改革基础课程教学,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4. 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基础课程教学,优化课程设置,使课程内容更加科学、合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三、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改革的内容1. 教学观念改革: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2. 教学内容改革:更新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评价改革: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改革的方法1. 课堂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内容。
五、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改革的实施策略1. 加强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开题报告教学改革的基础
开题报告教学改革的基础
上,可以具体地分析出如下教学改革计划:
一、全面深入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开展教科书类型结构改革,大幅度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向现代教育理念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二、引进新技术,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把数字化、信息技术等新技术引入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获取丰富的知识和信息,从而提升素质教育教学水平。
三、大力发展和推广新型教学模式,强化主题教学,进行多种有效的练习活动,设计网上课程,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形成闭环式的教学过程。
四、提高老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特别加强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入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打造学科特色的精英教师。
五、激励学生学习热情。
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唤醒自我学习的潜力,享受学习的乐趣,营造浓厚的利他情感。
六、建立考核机制,强化教学监督考评,完善学校考核机制,全面考
察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及时校对和改进改革工作,以求达到改革的最终效果。
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成为了新的教育话题。
本文将探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
一、重要性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它构建了学生的知识框架,培养了他们的学科素养。
因此,基础课程教育改革至关重要。
首先,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传统的基础课程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改革,可以使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其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许多学生在基础课程中只注重得分,缺乏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改革可以通过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和沟通合作能力。
最后,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传统的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充当知识的传递者,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和需求的关注。
改革可以通过教师培训和提供适当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需要改进的地方然而,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教学内容过于繁琐和理论化,学生难以理解和应用。
其次,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此外,基础课程教学评价过于功利化,注重得分,忽略了对学生整体发展的评价。
三、面临的挑战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改革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教师培训。
另一方面,改革涉及多个教育部门和学校,需要统一管理和合作。
四、改革方案为了解决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改革方案:1. 简化教学内容。
优化课程设置,将基础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其更加实用和容易理解。
2. 创新教学方法。
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学习、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3. 多元化评价方式。
不仅注重学生的得分,还要关注他们的学科素养、创新思维和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评价,使教学评价更科学、客观。
第二讲 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
主体性教育与教育的主体性
理论基础
教育的主体性包括教育活动主体的主体性
和教育活动自身的主体性。
包括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施教育者的主体性、决 策者的主体性
见表格
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活动;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具有超越性。
教育的主体性理解
理论基础
主体性教育 VS 教育的主体性
理论基础
主体性教育是针对“非主体性教育”提出的, 其核心是强调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 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受教育者真正被视为能 动的、独立的个体,以教育促进他们主体性 的提高与发展。 教育的主体性是针对“教育的依附性”提出 的,其实质是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相对独立 的子系统在同外部社会的相互关系中所体现 出来的主体性作用。
学毕业生人数与该届一年级学生数的百分比,初中 组巩固率是指某届初中毕业生人数与该届初一学生 数的百分比。
成绩之生师比
理论基础
成绩之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
理论基础
差距之教育经费
理论基础
差距之义务教育巩固
理论基础
缺陷之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长期“假、大、空、全、高”
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目标的研制过于理想化, 标准过高,且素质结构单一,基础教育的培养目 标远离生活世界,远离现实社会发展对人的基本 要求。并且中小学教育的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 化,呈现出波动易变,愈加复杂的倾向,这些目 标具有前瞻性、超越性,但没有体现学生成长的 真实性、奠基性、生活性和持续性。
理论基础
终身教育时下是以制度化教育的补充者身 份出现的,其内涵和外延还处于不断的丰 富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学者会从不同的角 度来理解终身教育。
4. 终身教育特点 连续性 个性化 民主化 新型师生关系 开放性 全面性
教学改革基础
题, 1997 年,已结题。进行了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并将改革成果用于 教学实践。发表国家级教改论文 1 篇。
(6)主 持“卫生化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广东药学 院现代教育技术 “ 拓 新工程 ” , 2007 年。
(7)主 持“室内空气污染的监测及治理研究”,省科技 厅项目, 2004 年, 已结题。
学校有严格的监审机制,保证课题的高质量完成和经费的合理使用。 学校对各类教育科研项目管理的相关文件: 广药 [2005]59 号《广东药学院教育科研工作量考核计算办法》 广药 [2005]76 号《广东药学院科技工作管理办法》(修订) 广药教 [2006]33 号《广东药学院教学改革课题管理规定》(试行)
估之后,对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更加重视,学校制定了各项提高教学质量 的长效机制,如成立质量工程领导小组、建立质量工程激励机制、制定质量工 程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校级质量工程建设。最近根据《广东药学院本科教 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广药〔 2007 〕 162 号)等文件精神, 又启动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
(15)黄丽玫, “卫检专业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初探”,广东 药学院教改课 题, 1999 年(负责人)。
(16)陈红红, “仪器分析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的研制”,广东 药学院教 改课题, 2005 年(负责人)。
(17)苏政权 ,“基于“挑战杯”平台的大责人)。
(12)杨冰仪 ,“空气理化检验”优质课程,广 东药学院教学质量工程项 目, 2008 年(课程负责人)
(13)黄丽玫, “卫生化学试题库的建立”,广 东药学院教改课题, 2006 年(负责人)。
(14)黄丽玫,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绿色化学”理念的方法研究”, 广 东药学院教改课题, 2003 年(负责人)。
中小学教学改革知识点
中小学教学改革知识点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石,而教学则是教育实践中最核心的环节。
为了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改革成为当前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相关知识点,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创新、评价方式的改进以及师生关系的转变等。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小学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学改革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传统教育中,教学目标往往偏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培养。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同时,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能够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过程。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注重讲授和灌输。
而现代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参与和探究精神。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和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采用小组活动、讨论课、项目研究等方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评价方式的改进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和分数为核心,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检测。
然而,这种评价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潜能,导致评价结果的片面性和不准确性。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观察记录、课堂表现、作业评价等。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评价过程和评价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四、师生关系的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以教师的权威和学生的服从为基础,教师往往起着主导和指导的角色。
而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应该转变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倾听学生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
同时,学生也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合作关系。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任务。
教学改革方案(1)
教学改革方案1. 引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改革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需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学改革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改革方案,旨在提供一种改进教育环境和提高学生成绩的方法。
2. 教学改革的必要性2.1 学生需求的变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现今的学生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教学改革成为了必然。
2.2 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在国际教育领域,已经有多个国家先行实施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教学改革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教育部门的要求教育部门也意识到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要求。
教学改革已被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各级学校也被要求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3. 教学改革方案3.1 倡导探究式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而探究式学习则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
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展实际操作和实践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2 引入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学改革提供了较好的支持。
学校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过程。
通过使用电子书、网络资源和视频课程等,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知识,并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学习交流。
这无疑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3 个性化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视同仁,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需求。
在教学改革中,应该引入个性化教育的概念。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评价方式。
同时,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和资源,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并尽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学校基础教学改革方案
学校基础教学改革方案近年来,教育领域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实施基础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和师资培养等方面展开,为学校基础教学改革方案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考。
一、课程设置基础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优化课程设置。
我们应该设计一套科学合理、务实可行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获得充分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培养。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要注重学科间的整合。
传统的学科界限过于严格,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全局观。
我们可以将相关学科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跨学科的课程模块,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学生的兴趣是激发学习动力的关键。
我们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一些选修课程,供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
同时,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社会需求,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确保教学与实际需求相符合。
最后,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
理论学习与实践应该相辅相成。
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基础教学改革的核心。
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们可以引入启发式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法,通过让学生自主发现和思考问题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们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实践等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内外的综合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实习实训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三、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量化评价为辅助,将重点放在发展性评价上,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学改革基础
(2)主 持“新办卫生检验专业的结构、布局和培养方案探讨”,广东 药学院教改课题, 2006 年,已结题。对新办卫生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起草和论证。
(14)黄丽玫,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绿色化学”理念的方法研究”, 广东药学院教改课题, 2003 年(负责人)。
(15)黄丽玫, “卫检专业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初探”,广东 药学院教改课题, 1999 年(负责人)。
(16)陈红红, “仪器分析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的研制”,广东 药学院教改课题, 2005 年(负责人)。
2.学校对项目的支持情况
学校一贯重视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工作条例和规章制度,对规范教学工作,保障教学改革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制度保证。尤其是经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之后,对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更加重视,学校制定了各项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如成立质量工程领导小组、建立质量工程激励机制、制定质量工程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校级质量工程建设。最近根据《广东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广药〔 2007 〕 162 号)等文件精神,又启动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
(2)李东月 ,“以创新教育加快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2006 年(参与)。
(3)李东月, “医药高等院校个性化人才培养研究”,广 东药学院教育研究项目, 2008 年(负责人)。
(4)李东月 ,“构建与广东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广东药学院第 八次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2007 年(主要参加者)。
基础学科教学改革方案
基础学科教学改革方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基础学科教学改革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氛围维持讨论基础学科教学改革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施这些改革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养。
第一部分:改革的背景和意义过去的教育模式注重记忆和应试,但面对信息爆炸和多元化的社会需求,这种教学方式显得过时和不足。
因此,改革基础学科教学成为当务之急。
基础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等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根基,改革这些学科的教学能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二部分:目标和原则基础学科教学改革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
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应遵循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原则,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方法上,应推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倡导思维导向的教学方式。
老师应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思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使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技术也是改革的重要方向。
第四部分:课程设置的改革课程设置应与时俱进,关注基础学科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例如,数学课程可以增加实际问题的探究和解决环节,语文课程可以引入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和批判思考,英语课程可以注重口语交流和国际文化的理解。
第五部分:评价方式的改革传统的考试评价模式过于强调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差距。
应该逐渐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项目制评价、实践能力评价、群体评价等,来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六部分:教师培训的改革为了实施基础学科教学改革,教师的培训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应该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为其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同时,还应鼓励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形成良好的教师群体。
第七部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庭对于学生成长的影响不可忽视。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让家庭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支持力量。
家庭应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环境和资源,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校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改后的新型教育改革的基础
新型教育改革的基础:知识和教学李。
舒尔曼创立教学改革的基础,是依赖于一种强调理解,推理,改革,反思的教学理念。
他写到“过去的研究和政策都严重地忽视了这些教学方面,他们又证明了这些重要性”。
为了整合和证明这些观念,舒尔曼回答了以下四个问题:教学知识基础的来源是什么?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些源头材料可以概念化?教学推理和行动的步骤是怎样进行的呢?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的含义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哲学基础,心理学知识和诸多年轻一代有经验的实践者,是目前的改革假设和改革创始者还不能做到的。
这些研究结果对教育开业者,学者,政策制定者来说,在如何理解教学和如何培养评价老师方面将会有重大改变。
本篇文章被1986年11月的“教师,教学和教师教育”选中专刊发行,在此发表是因为出版的紧急需求。
序言:专业描述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描述是极为罕见的。
尽管有许多的教师有生力量的描述文献,但是大多数都是详细描述教师管理课堂的。
我们很难收集到这样的资料——他们描述和分析的不仅是特别关注课堂学生的管理情况而且还关注课堂讲演过程中驾驭概念的能力。
如果我们把描述好的优秀案例来作为优质教育纲要的有效指南,那么以上两个重点都是必须考虑的。
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一则简要说明。
一位25岁经验丰富的英语老师,Nancy,是我们进行富有经验教师的继续学习研究的研究对象。
这个班的课是接近Moby Dick这个单元的倒数第二周。
Nancy对小说的理解和教学技巧给观察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观察者还记录了她怎样帮助California高中学生抓住名著的诸多信息。
Nancy是一个极为有激情的老师,她的课堂风格具有大量与学生的交互活动,具有叙述和开放式的讨论。
她像是交响乐的指挥者,提出问题,决定选择性的观点,一边鼓励羞怯的学生一边调解喧闹的学生。
教室里没有发生Nancy不能通过的事情,她的课堂步调和调整,建构和外延控制着课堂活动的节奏。
根据她拥有的综合理论基础,Nancy 刻画了她理解文学作品的特色。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方案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方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人才培养,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成为当下许多国家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案。
一、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
因此,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案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通过分级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和能力不同,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和任务,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二、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教育教学应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注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积极实践的态度,并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三、推进跨学科教学跨学科教学可以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
通过将多个学科进行整合和联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跨学科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促进他们的跨学科思维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是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方案要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通过开展教师培训、教育展示和教育研讨会等活动,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技巧,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
五、加强课程内容的更新和创新教学内容是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课程内容应及时更新并注重创新。
引入新的学科及跨学科的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六、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药学类计算机基础课程典型实验项目建设研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项目,2009立项,董鸿晔担任项目第一负责人
2、高等医药院校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项目,2007立项,董鸿晔担任项目第一负责人
6、董鸿晔参加的“药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建立与实施“,2005,9,2获国家级教学成果2等奖(署名:吴春福,罗向红,毕开顺,金杰,程卯生),2004,12,4获辽宁省教学成果1等奖(署名同上)
7、董鸿晔主持的“沈阳药科大学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2005,12,10获辽宁省“十五”首批持的“计算机课程网络化教学体系建设”,2008,12,3获沈阳药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1等奖(署名:董鸿晔、梁建坤,郑小松、于净、修长虹)
4、董鸿晔2008,5,9获沈阳药科大学教学名师奖
5、董鸿晔主持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2007,04,07获沈阳药科大学精品课程奖(署名:董鸿晔等15人)
进入2009年,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版)“也已经正式出版了。该书及其配套教材都是编者多年教学改革工作的积累,也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立项课题“药学类计算机基础课程典型实验项目建设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2)获奖情况
1、董鸿晔参与主持的“构建医学特色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体系”,2009,5,20获辽宁省教学成果3等奖(署名:王世伟,董鸿晔,刘建平,王延红,张筠莉)
2、董鸿晔主编的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2009,1,20获沈阳药科大学精品教材奖(署名:董鸿晔,周怡,海滨,毕占举,梁建坤,郑小松,王海慧等)
11、董鸿晔主持完成的“计算机文化基础CAI课件“,1999.7获辽宁省计算机辅助教学成果3等奖(署名:董鸿晔等6人)
12、董鸿晔主持完成的“计算机图形学CAI课件”“,1999.7获辽宁省计算机辅助教学成果3等奖(署名:董鸿晔)
2.学校已具备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学校对项目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及其使用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8、董鸿晔主编的教材“QBasic程序设计“,2001,4,10获沈阳药科大学优秀教材2等奖
9、董鸿晔主持的“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实践计算机教学改革“,2000,12,1获沈阳药科大学教学成果2等奖(署名:董鸿晔等)
10、董鸿晔参与的“计算机应用系列教材“,2000.11获辽宁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3等奖(署名:李淑华,董鸿晔等)
3、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辽宁省教育厅“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06立项,董鸿晔担任项目第一负责人
4、构建医学特色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体系,辽宁省教育厅“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06立项,董鸿晔担任项目第二负责人
5、沈阳药科大学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研究,辽宁省教育厅“十五”中期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04立项,董鸿晔担任项目第一负责人
四、教学改革基础(限2000字,可加页)
1.与本项目有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
(1)有关工作
长期以来,项目组成员一直在第一线从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不断与兄弟院校广泛深入地交流教学经验与研究心得。承担了国家和省、校多项课题,开展了多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研究工作,深入研究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建构原理与方法,主编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等多套教材及实验报告册,深入研究了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和网络化教学平台,进行了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等试验,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6、沈阳药科大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辽宁省教育厅“十五”初期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02立项,董鸿晔担任项目第一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