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显微镜检查
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操作方法
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操作方法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是一种常用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手段,用于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感染以及其他疾病的存在与程度。
本篇回答将详细介绍脑脊液白细胞计数的操作方法。
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是通过显微镜检查脑脊液中的白细胞数量来评估炎症状况的重要指标。
操作方法如下:1. 准备工作- 确保操作环境洁净、无尘,并消毒操作台面、显微镜等工作区域。
- 准备所需的实验耗材,包括脑脊液收集容器、干净的玻璃划线板和显微镜盖玻片。
- 核对所使用的显微镜是否调整正常,并准备适当倍率的放大镜头。
2. 脑脊液采集- 选择合适的采集位置:通常在腰椎下方的腰1-2椎间隙处进行穿刺,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穿刺位置。
- 术前准备:患者取侧卧位,将盆骨前下缘与脊椎棘突连线作为腰1-2椎间隙穿刺点的参考线。
用酒精和碘酒交替擦拭穿刺部位,等待干燥。
- 行穿刺:穿刺者佩戴无菌手套和口罩,选择合适的针头(一般为20-22号),进行药棉球或无菌纱布的局部麻醉。
然后用无菌手套进行穿刺,抽取约3-5毫升的脑脊液,放入无菌容器中。
3.标本处理- 获得脑脊液标本后,立即封闭容器并进行标注,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标本采集时间和采集部位等相关信息。
然后在实验室内尽快处理标本。
- 注意避免脑脊液样本暴露在阳光下,以免影响细胞的形态。
4. 细胞计数- 使用管式计数室一侧缓慢填充脑脊液,直至计数室充满。
注意尽量避免产生空气泡。
- 待计数室填满后,在计数室充满部分的较高平台位置上观察显微镜视野,在适当放大倍数下(如400倍),选择一个标准的小网格视野进行计数。
- 细胞计数方法:在视野中,细胞主要分为白细胞和红细胞两类。
在标准小网格的每个大方格内计数白细胞的个数,并将其乘以一个特定因子来获得白细胞计数(通常为10)。
- 统计学数据处理:通常将细胞统计数据转换为每立方毫升脑脊液中的细胞数。
这可以通过将计数值与补偿因子相乘来计算。
补偿因子取决于所用计数室的特定类型。
体液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
3. CSF的组成
• 正常CSF的化学成分基本上与血液相似。 • 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脉络丛上皮对血浆中 各种物质的透过具有选择性。 • 钠、镁、氯离子最易通过,其次为白蛋白, 葡萄糖,乳酸,氨基酸,尿素和肌酐,大分子 如纤维蛋白原,补体,抗体及胆红素胆固醇等 极难通过。
4. CSF的生理功能
• 提供浮力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力震荡损伤; • 调节颅内压力; • 参与神经组织的物质代谢; • 维持pH值,pH:7.31~7.34; • 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
外观 凝固 细胞 蛋白 糖 病菌 化脑 混 凝 多核 增 低 化脓菌 结脑 透明 薄膜 淋巴 增 低 结核菌 毒脑 透明 无 淋巴 轻 正常 无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特点
疾病
外观
蛋白 G
Cl
定性
细胞总数 及分类
致病菌
化脓性脑 浑浊凝块 ++以上 重度 轻度下 显著增加,
膜炎
下降
降
可发现
脑肿瘤 清晰
+
正常或 正常 增加,淋巴为主 无
轻
度
下
降
思考
• 脑脊液理学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 脑脊液细胞计数在不同的疾病中有何
特征性改变?
细胞反应 • 修复期:淋巴细胞反应
• 红细胞增多:见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 出血、脑血栓、硬膜下血肿等。
•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炎、霉 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麻痹性痴 呆、乙型脑炎后期、脊髓灰质炎、脑肿 瘤、脑溢血、多发性神经炎。
• 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 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炎、脑出血、脑脓肿、 结核性脑膜炎恶化期。
新鲜出血
穿刺不顺利,压力正常
脑脊液检验 (2)
• 正常脑脊液无红细胞,白细胞极少。
潘氏蛋白定性试验
取饱和苯酚溶液2ml放入透明的小试管内, 滴入脑脊液1-2滴,在黑色背景下立即观察。 我们根据出现的浑浊情况来判断阴性和阳 性结果。
Pandy结果判断
在黑色背景下
• 阴性(-)
无反应
• 极弱阳性(±) 微呈白雾状
15-30摄氏度,标本久置会影响检验结果, 比如细胞破坏或沉淀,纤维蛋白原凝集成 块,导致细胞分布不均匀使计数不准确, 细胞离体后迅速变形乃至消失,影响分类 计数等
• 标本接收:脑脊液标本视为珍惜标本,接 收后做好登记。
• 脑脊液的检验包括红细胞总数、白细胞总 数、蛋白质、细胞分类计数,其中细胞分 类计数主要区分多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脑脊液检验
• 【实验目的】掌握脑脊液的一般性状和显 微镜检查的内容和方法,掌握脑脊液蛋白 质定性检查的方法。
• 标本采集 • 脑脊液一般收集于3个无菌试管中,每管收
集1-2毫升。第一管作细菌学检查,第二管 作细胞计数,第三管作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 标本送检: • 标本采集后送检不得超过1小时,温度在
• (3)病毒性脑膜炎:以淋巴细胞为主。
• (4)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脊液细胞数可正常或稍高, 以淋巴细胞为主。
• (5)脑寄生虫病:脑脊液细胞数可增高,并伴嗜酸性粒 细胞增多(约占白细胞的60%或更高)常伴浆细胞增多
• 操作注意事项:脑脊液标本必须立即送验 及时检查,放置过久将影响检验结果。
报告结果
• 弱阳性(+) 灰白色云雾状
• 阳性(2+)
白色浑浊
• 强阳性(3+) 白色絮状沉淀
脑脊液检验操作规程
脑脊液常规检验操作程序1.检验目的保证脑脊液常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及时。
2.检测原理2.1一般性状检查采用目测法2.2蛋白定性试验采用Pandy试验蛋白质与石碳酸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下沉,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
2.3细胞学检查采用显微镜检查法3.标本3..1脑脊液标本由临床医护人员采集检验人员向临床提供脑脊液标本量、保存条件、注意事项、生物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等。
3.2脑脊液标本的运送由临床卫生员运送。
3.3收集与处理检验后脑脊液标本由检验卫生员统一送到医院垃圾处理站按相关程序进行处理。
4.设备和试剂4.1 仪器:显微镜。
4.2 试剂:5-7%石碳酸溶液。
4.3 设备:牛鲍氏计数板、毛细滴管。
5. 操作步骤5.1脑脊液理学检验:5.1.1颜色正常脑脊液为无色液体。
当有病变时可出现红色、黄色、绿色、乳白色、黑色等颜色。
5.1.2透明度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当脑脊液中有形物增加时,透明度降低,透明度可按清晰透明,微浑、浑浊三级报告。
5.1.3凝固或薄膜正常脑脊液没有凝块,化脓性脑膜炎时可出现,脑膜炎时可出现薄膜,可用无凝块、胶冻样、有薄膜形成、有凝块等方式报告。
5.2脑脊液化学检验:(一)潘氏(pandy)定性试验5.2.1方法取试剂2-3毫升置于小试管内,用毛细滴管滴入脑脊液1-2滴,衬以黑色背景下观察结果,出现白色浑浊为阳性。
5.2.2结果判断透明无变化(一)阴性微呈白雾状(±)极弱阳性灰白色云雾状(+)弱阳性白色浑浊(++)阳性白色浓絮状沉淀(+++)强阳性白色凝块(++++)最强阳性5.4参考值正常人多为阴性,偶有极弱阳性反应。
6、脑脊液显微镜检验:6.1细胞总数计数6.1.1直接计数法:如细胞数很少,可用此法,用滴管吸取少量充分混匀的脑脊液于血细胞计数池内,等待2~3分钟后,用低倍镜计数四角及中央共五个大方格中的细胞数,将其总数乘以2×106,即为每升脑脊液中的细胞总数。
6.1.2稀释计数法:如脑脊液中的细胞数很多,可用此法。
脑脊液检测
第一管:生化
三、氯化物 原理:离子选择电极法 参考范围 成人:120-130mmol/L;儿童:111-123mmol/L 临床意义 脑脊液低蛋白含量较少,为了维持脑脊液和血浆渗透压平
衡,氯化物含量为血浆的1.2-1.3倍 (1)减低:细菌性或真菌性脑膜炎早期、细菌性脑膜炎的后期、血氯减 低;病毒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脑肿瘤时,氯化物稍减低或不减低 (2)增高:主要见于浆液性脑膜炎。
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查
目录 /CONTENTS
01 脑脊液标本应如何采集与处理 02 如何对一份脑脊液标本进行检验 03 血性脑脊液检查的质量控制 04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脊液如何改变
01 脑脊液标本应如何
采集与处理
一、脑脊液采集 腰椎穿刺 小脑延髓池穿刺 侧脑室穿刺
成人脑脊液总量约120180ml,新生儿为10-60ml, 健康儿童脑脊液总量100150ml
= -112.785 ×106/L ???
二、脑脊液显微镜检查
问题: 用校正公式进行脑脊液白细胞计数的校正,结果为什么会 出现负值?
校正后脑脊液白细胞=校正前白细胞 -
脑脊液红细胞数 ×血液白细胞数
血液红细胞数
实际来源于血液的白细 胞和脑脊液本身白细胞
理论上来源于血液的白 细胞
三、脑脊液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
2.形态:如发现较多的红细 胞有皱缩现象,应予以描 述报告,以协助临床鉴别 陈旧或新鲜性出血。
三、脑脊液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
3.辨别:注意红细胞和淋巴细胞与新型 隐球菌相区别 (1)新型隐球菌具有“出芽”现象,不 溶于乙酸,滴加0.35mol/L的乙酸后, 显微镜下保持原型,淋巴细胞则细胞核 和细胞质更为明显 (2)加印度墨汁一滴,加盖玻片,高 倍镜下新型隐球菌有后荚膜,不着色
最全脑脊液检验相关知识!
最全脑脊液检验相关知识!(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医院610041)脑脊液是存在于脑部的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以脑室与蛛网膜下腔为主要存在区域。
通常来说脑脊液总量维持在130或150毫升,每日生产量为500毫升,处在生产与吸收的动态平衡之中。
当脑部或神经出现症状时,脑脊液的检验必不可少,对脑部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一、脑脊液与血脑屏障脑脊液基本上属于血浆的超滤液配合侧脑室脉络丛主动分泌的复杂成分,这种复杂的液体在人体血液与大脑之间建立起一层复杂的渗透性屏障,被称为血脑屏障与脑脊液——脑屏障。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人体有许多的保护措施是专门为了大脑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所设计,脑脊液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造物。
脑脊液由大脑内特殊的血管产生,同时由特殊的静脉吸收。
由脑脊液以及全身免疫系统为主导的血脑屏障,能够建立起一套选择性的通过系统,将中枢神经所在的环境与身体其它器官系统所处的环境选择性的隔离开来,将血液、体液、淋巴液之中的有害成分经过筛选剔除,通过维持脑脊液本身的成分稳定,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进行保护作用。
但是血脑屏障并非一成不变,身体出现全面感染、器质损伤、颅内肿瘤、脑部缺血缺氧等等原因,都会对血脑屏障造成影响,片面的增大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而脑脊液作为缓冲物质会第一时间发生变化,通过对脑脊液进行成分检查,就能够帮助医生对现有神经中枢可能的病症进行诊断与治疗。
二、脑脊液检验的适应症与采集方法(一)适应症穿刺检验分为诊断性与治疗性两种,对于诊断性的穿刺来说,主要怀疑为颅内疾病,如脑膜炎等颅内炎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等颅内出血、颅内肿瘤、不明原因的头痛、癫痫等疾病。
脊髓疾病虽然较为少见,但是中枢神经纤维瘤等也能够通过脊髓穿刺从而获取脑脊液的样本。
治疗性穿刺通常为鞘内注药的需求,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多数药物无法直接作用在中枢神经上,于是鞘内注药成为了直接治疗的方法与选择。
(二)标本采集首先,当前的标本采集主要使用脊髓穿刺的方法,即使用一个穿刺针从第三第四腰椎棘突间隙刺入,通过打开穿刺针后的开关直接让脑脊液流出,从而获得样本。
脑脊液鉴别的简单三种方法
脑脊液鉴别的简单三种方法
中文:
脑脊液鉴别是医生诊断病患脑脊液液体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
它通过检查脑脊液中的蛋白质、细胞和细菌,可判断病人患有什么疾病。
脑脊液鉴别有两种方法:显微镜检查和实验室分析。
显微镜检查是脑脊液鉴别的第一步。
医生会根据上次针灸前抽取的脑脊液的外观特征来做出鉴别。
如果液体呈浅褐色,清洁,显微镜下显示细胞密度正常,则表明患者血液循环正常,没有患上炎性病。
实验室分析是脑脊液鉴别的第二步。
它主要是通过检测脑脊液中比如乳酸脱氢酶(LDH)、蛋白质(P)、免疫球蛋白(IgG)等来做出最终鉴别。
检测出脑脊液中P值较高,LDH值较低,表明患者存在蛋白质流失,淋巴液被过度滤过,通常表明患者有病毒感染的可能。
除此之外,常见的脑脊液鉴别还有化学鉴别法、血清鉴别法、细胞鉴别法等。
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病人患有什么疾病,以获得最佳医疗效果。
总之,脑脊液鉴别是许多病患诊断的重要手段,有三个常见的鉴别方法:显微镜检查、实验室分析、鉴别法。
它们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患者患病类型,为患病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效果。
试验-脑脊液检验-PPT课件
实验一
脑脊液理学检查
(目的) 掌握脑脊液理学检查的内容, 方法。 (标本) 新鲜脑脊液。 (操作) 1.观察颜色 肉眼观察脑脊液颜色变化, 分别以无色,乳白色,红色,棕色,或 黑色,绿色等文字如实描述报告。
2.观察透明度 肉眼观察脑脊液透明度 变化。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病理情况 下可出现不同程度浑浊,可分别以“清 晰透明”。“微浑”,“浑浊”等如实 报告。3.观察凝块或薄膜 轻轻倾斜试 管,肉眼仔细观察有无凝块或薄膜。正 常脑脊液无凝块或薄膜,脑膜炎时可形 成凝块或薄膜,分别以“无凝块”, “有凝块”,“有薄膜”等如实报告。
(操作)
细胞总数计数 直接计数法(适用于清晰透明或微浑脑 脊液) 充池:微量吸管吸取混匀的脑脊液,充 入血细胞计数板的上下2个计数池。 计数:静置2~3min,低倍镜下计数2个 计数池内四角和中央大方格共10个大方 格内的细胞数。 计算:10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总数即为每 微升脑脊液细胞总数,再换算
涂片染色分类法
若直接分类不易区别 细胞时,可将脑脊液以1000r/min离心5min, 取沉淀物,制成均匀薄片,置于室温或37℃ 恒温箱内尽快干燥,瑞氏或瑞—吉染色后, 油镜下进行分类计数,结果报告与血液细 胞分类计数报告方式相同。若见激活型单核 细胞(比普通单核细胞大,胞质边缘趁、呈 花边状,胞质内有空泡),转化型淋巴细胞 (形态似异型淋巴细胞)及室管膜细胞(形 态似大淋巴细胞)应计入分类的百分比中
(注意事项)
直接白细胞计数时,也可用微量吸管吸取冰 乙酸后尽可能全部吹出,仅使吸管内壁粘附 少许冰乙酸,再吸取少量混匀的脑脊液于吸 管中,数分钟后吸管内红细胞溶解,然后再 充池计数。 细胞计数时,如发现较多红细胞有皱缩或肿 胀等异常现象,应如实报告,以协助临床医 生鉴别是陈旧性出血或新鲜出血。 血性脑脊液中的白细胞必须校正后才有价值 白细胞校正数=脑脊液白细胞未校正数—脑脊 液红细胞数×血液白细胞数/血液内红细胞数
临床基础检验学 脑脊液检查
CSF蛋白质定量方法:
磺基水杨酸-硫酸钠比浊法、 邻苯三酚红(钼)比色法
CSF蛋白质增高的临床意义:
1. 脑室、蛛网膜下腔出血 2. 中枢神经系统合成免疫球蛋白增多 3. 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 4. 蛛网膜下腔梗阻,CSF循环障碍
2.葡萄糖检测: 方法:葡萄糖氧化酶或己糖激酶法 临床意义:细菌或细胞消耗减低
细胞计数的方法学评价: 血液分析仪法?
细胞计数的质量控制:
① 标本采集后,一小时内完成检测 ② 穿刺损伤出血,有核细胞数应进行校正
有核细胞CSF - (WBC血/RBC血)× RBCCSF (RBCCSF=CSF细胞总数-有核细胞CSF)
③ 注意鉴别新型隐球菌与细胞
3. 有核细胞分类计数方法: ① 直接分类法 ② 染色分类法
(二)化学检查(血、CSF同测)
1.蛋白质检测 定性:
分类 定量:总蛋白
常用定性试验
Pandy test 硫酸铵试验 Lee-Vinson试验
蛋白质定性试验的评价
① Pandy test:敏感、特异性差、受苯 酚浓度、试剂与CSF用量的影响; ② Ross-Jone:特异(G)、不敏感; ③ Nonne-Apelt:特异(A、G)、复杂
二、标本采集和处理★
1.容器:无菌、封闭(带盖) 2.第一管:细菌学检查;第二管:化学和免
疫学检查;第三管:一般性状检查和细胞 计数。(原因?) 3.存放于4℃冰箱 4.记录采集时间,及时送检,4h内检测完毕
三、脑脊液检查的内容
常规检查★ 特殊化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 血液学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查
理学检查(颜色、浊度、凝固情况) 化学检查(葡萄糖、蛋白、氯化物) 显微镜检查(细胞计数、分类计数)
临检--脑脊液病原生物学检查、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
脑脊液病原生物学检查、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
病原生物学检查
(一)细菌学检查
1.显微镜检查
脑脊液涂片革兰染色或碱性亚甲蓝染色检查致病菌。
革兰染色用于检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碱性亚甲蓝染色用于检查脑膜炎球菌。
显微镜检查对化脓性脑膜炎诊断的阳性率为60%~90%。
如果怀疑为结核性脑膜炎,可采用抗酸染色,油镜下寻找抗酸杆菌。
新生隐球菌检查常采用印度墨汁染色法,若呈假阳性,可采用苯胺墨染色法。
2.细菌培养
主要适用于脑膜炎奈瑟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同时,也要注意厌氧菌、真菌的培养。
3.ELISA法
检测结核杆菌抗体:结核杆菌感染时,可产生特异性的抗结核抗体,可采用最简便、灵敏度高的ELISA法检测此抗体。
如果脑脊液中抗结核抗体水平高于血清,这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特殊价值。
(二)寄生虫检查
1.脑脊液涂片检查
2.脑囊虫检查
脑囊虫补体结合试验诊断脑囊虫的阳性率可达88%;致敏乳胶颗粒玻片凝集试验诊断脑囊虫的符合率为90%;ELISA法对诊断脑囊虫病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神经梅毒的诊断首选灵敏度、特异性均很高的螺旋体荧光抗体吸收试验(FTA-ABS);其次选用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其灵敏度为50%~60%,特异性为90%。
现多使用快速血清反应素试验(RPR)为筛检,梅毒螺旋体微粒凝集试验(TPPA)为梅毒确诊试验。
3.梅毒螺旋体检查
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
2021临床医学 脑脊液显微镜检查
4
【临床意义】
(1)感染: ①化脑:>500×106/L,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 ②结脑:< 5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以 淋巴细 胞增高为主;N、L、浆细胞同时存在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③病脑:(10~50)×106/L ,一般不超过200×106/L , 以淋 巴细胞为主。 (2)肿瘤: 脑膜白血病:白血病细胞(幼稚细胞); (3)脑寄生虫、原虫感染: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 4珠网膜下腔出血:可有大量RBC和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 准确细胞分类有赖于细胞学检查。
脑脊液显微镜检查
1 细胞计数 包括细胞总数及WBC计数 【正常参考值】 正常脑脊液中无RBC,仅有少量WBC。 成人:(0~8)×106/L 儿童:(0~15)×106/L
2
2、WBC分类计数
1直接分类法:WBC计数后,直接以高倍镜观察,分成: 单个核细胞:多为淋巴、单核细胞、间皮细胞; 多个核细胞: 一般为中性粒细胞,两叶或更多分叶。
5
(四)病原体检查
Gram染色:G或G-菌,如大肠杆菌、 1细菌:离心涂片 球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碱性亚甲蓝染色:脑膜炎球菌(注意细胞 内或外) 静置24h,取薄膜,抗酸染色:找TB菌。 2新型隐球菌: 墨汁染色,可报பைடு நூலகம்“隐球菌属”,进一步做 真菌培养。见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3寄生虫:离心沉淀物,低倍镜检查:血吸虫卵、肺吸虫卵 弓形虫、阿米巴等。
6
(五)细胞学检查
可采用脑脊液离心沉淀器或自然沉淀法将细胞 浓集,染色检查。可发现肿瘤细胞、白血病细 胞等特殊细胞。
7
THE END
8
计算:单个核细胞/多个核细胞 2染色分类法:离心取沉淀涂片 (也可用脑脊液离心沉淀器), 干后瑞氏染色、油镜分类。
临床脑脊液产生、循环作用、脑脊液常规颜色透明度、脑脊液生化测定及显微镜检查等常规生化检查注意事项
临床脑脊液产生、循环作用、脑脊液常规颜色透明度、脑脊液生化测定及显微镜检查等常规生化检查注意事项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液体,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
脑脊液由脑室中脉络丛产生,与血浆和淋巴液性质相似,略带粘性。
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正常脑脊液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压力,对维持颅内压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产生脑脊液产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脑脊液产生速率为0.3ml/min,日分泌量为432ml。
侧脑室内脉络丛组织是产生脑脊液主要结构,脉络丛主要分布在侧脑室的底部和第三、第四脑室的顶部,结构是一簇毛细血管网,其上覆盖一层室管膜上皮,形似微绒毛,此微绒毛只向脑室腔和蛛网膜下腔分泌脑脊液。
当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时,脑脊液检测是重要辅助诊断手段之一。
循环及作用脑脊液流动具有方向性,两个侧脑室脉络丛最丰富,产生脑脊液最多,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再经中脑导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各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都汇至第四脑室并经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腔,最后经矢状窦旁的蛛网膜颗粒将脑脊液回渗到上矢状窦,使脑脊液回流至静脉系统。
脑脊液回流主要取决于颅内静脉压和脑脊液压力差以及血脑屏障间有效胶体渗透压,脑和脊髓的血管、神经周围间隙和室管膜也参与脑脊液的吸收。
脑脊液不断产生又不断被吸收回流至静脉,在中枢神经系统起着淋巴液作用,供应脑细胞一定营养,运走脑组织代谢产物,调节着中枢神经系统酸碱平衡并缓冲脑和脊髓压力,对脑和脊髓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脑脊液常规1、颜色: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液体。
(1)红色:因出血引起,主要见于穿刺损伤、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
(2)黄色:因脑脊液中含有变性血红蛋白、胆红素或蛋白量异常增高引起,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清中胆红素超过256μmol/L 或脑脊液中胆红素超过8.6μmol/L时可使脑脊液黄染;椎管阻塞、多神经炎和脑膜炎时,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升高呈黄变症。
(3)乳白色:白细胞增多所致,见于各种化脓菌引起化脓性脑膜炎。
实验诊断--脑脊液检查【范本模板】
Ⅰ、脑脊液检查cerebrospinalfluid1、脑脊液(CSF)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内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正常脑脊液容量成人约为120~180ml。
70%由脑室脉络丛分泌,通过蛛网膜绒毛回吸收入静脉.2、功能: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界震荡损伤;调节颅内压力变化;供给脑、脊髓的营养物质,并运走代谢产物;调节神经系统碱储量,维持正常pH等.3、标本采集一般通过腰椎穿刺术获得标本。
脑脊液可行常规、生化、细菌学和免疫学检查。
腰椎穿刺术常用于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对诊断脑膜炎、脑炎、脑血管病变、肿瘤以及其他全身疾病的中枢受累有重要意义。
可行鞘内注射药物。
4、适应证及禁忌证⑴、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如下:①有脑膜刺激症状,如脑膜感染、脑膜白血病.②疑有颅内出血,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破人脑室.③中性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④脱(神经)髓鞘疾病。
⑤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而疑为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需椎管内给药治疗者.⑵、禁忌证:对疑有颅内压升高者须先作眼底检查,如有明显乳头水肿,忌作腰椎穿刺,以避免诱发脑疝。
病人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者亦不宜作腰椎穿刺。
⑶、注意①疑有脑脊液压力升高时先脱水后穿刺②标本留取时第一管:细菌学检查第二管:生化和免疫学检查第三管:细胞计数和分类第四管:脱落细胞⑷、送检要求立刻送检以免细胞破坏、形成凝块⑸、检验项目一、一般性状检查1、颜色红色:常见于穿刺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出血。
黄色:蛛网膜下腔出血;血中胆红素>256umol/L;椎管阻塞或脑膜炎。
乳白色:化脓性脑膜炎,csf白细胞增多。
微绿色:绿脓杆菌脑膜炎。
褐色或黑色:脑膜黑色素瘤。
2、透明度含有较多细胞,真菌,细菌,蛋白等,脑脊液变得混浊或云雾状.白细胞计数超过200X106/L,或红细胞超过400X106/L病脑、乙脑、中枢梅毒—-—--清晰透明或微混结核性脑膜炎—-——-毛玻璃样混浊;化脓性脑膜炎-—--—呈乳白色混浊。
脑脊液检查步骤
3.生化检查:检测氯120-130mol/L和糖2.5-4.5mol/L
4.蛋白定性:使用试管加入2-3ml饱和碳酸钠,滴加脑脊液2-3滴,结果见下:
阴性:清晰透明,不显雾状
极弱阳性±:微呈白雾状,在黑色背景下才能看到
弱阳性+:灰白色云雾状
阳性+:白色浑浊
强阳性3+:白色浓絮状沉淀
最强阳性4+:白色凝块
氯检测意义:1减少:患结核性脑膜炎时,氯化物含量显著减少但也有少数含量正常者;患化脓性脑膜炎者也可减少;
2增多:患肾炎、尿毒症时,脑脊液中氯化物可见增多;
3正常:除正常人外,患病毒性脑炎、脑脓肿、脊髓灰质炎、脑肿瘤、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时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也可正常;
糖检测的意义:1增多:多见于尿毒症、脑肿瘤,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水肿、糖尿病等; 2减少:多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脓肿、低血糖等;
脑脊液检查步骤:
1.观察外观:颜色分为正明、微浑、浑浊
2.显微镜计数正常WBC0-8×106/L并分类中性和淋巴细胞所占比列
1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或慢性感染急性发作时;还可见于脊髓灰质炎早期结核性脑膜炎早期;
脑脊液化验检查结果分析
脑脊液化验检查结果分析有脑脊膜刺激症状者,怀疑有颅内出血者,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等症状和体征而原因不明者,怀疑有脑膜白血病患者。
二、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1.颜色正常脑脊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在病理情况下,脑脊液可呈不同颜色改变。
(1)红色:常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造成,如穿刺损伤出血、蛛网膜下隙或脑室出血引起。
穿刺损伤出血在留取3管标本时,第1管为血性,后2管颜色逐渐变淡,红细胞计数结果也依次减少,经离心后上清液呈无色透明。
蛛网膜下隙或脑室出血时,三管均早红色,离心后上清液显淡红色或黄色。
(2)黄色:可因出血、梗阻、淤滞、黄疸等引起。
陈旧性蛛网膜下隙或脑室出血,由于红细胞破坏、溶解,出血4~8h即可出现黄色。
停止出血后,这种黄色仍可持续3周左右。
血清胆红素>256μmol/L,或脑脊液中胆红素>8.6μmol/L,可使脑脊液黄染。
椎管梗阻(如髓外肿瘤),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当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超过1.5 g/L时,颜色变黄,其黄色程度与蛋白质含量呈正比。
化脓性脑膜炎、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时,因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而呈淡黄色或黄色。
(3)白色或灰白色:多因白细胞增加所致,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4)褐色或黑色:常见于脑膜黑色素瘤。
2.透明度正常脑脊液应清晰透明。
病毒性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神经梅毒等疾病的脑脊液也可呈透明外观。
结核性脑膜炎常呈毛玻璃样浑浊;而化脓性脑膜炎常呈乳白色浑浊。
3.凝块或薄膜收集脑脊液于试管内,静置12~24h,正常脑脊液不形成薄膜、凝块和沉淀物。
若脑脊液内蛋白质包括纤维蛋白质多于10g/L即可出现凝块或沉淀物。
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静置1~2h即可形成凝块或沉淀物。
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静置12~24h后,可见表面有纤维的网膜形成,取此膜涂片检查结核杆菌,阳性率较高。
蛛网膜下隙阻塞时,远端的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常高达15 g/L,此时脑脊液呈黄色胶冻状。
三、脑脊液显微镜检查【参考值】成年人脑脊液内无红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陈旧性标本不宜应用血液分析仪计数法。病理性、陈旧性 标本中的组织和细胞碎片以及细胞变形等可影响细胞分类,结 果重复性、可靠性欠佳;蛋白质含量高,尤其有凝块的脑脊液 标本容易使仪器堵孔,故不宜应用。
2.充池 充池时须充分混匀标本。避免断续充液 在计数板中产生气泡、充液不足、液体外溢、充 液后移动盖玻片等,均会使细胞分布不均匀,影 响结果准确性。 3.白细胞的校正 血性脑脊液中的白细胞必须校 正后才有价值,校正方法是分别计数血液红细胞、 白细胞数和脑脊液细胞总数、白细胞数,扣除因 出血而带进脑脊液的白细胞数。 4.涂片染色分类 细胞涂片时,为了使细胞容易 粘在玻片上,可取沉淀的细胞悬液2滴,加血清1 滴,混匀后涂片。
【注意事项】
1. 标本
(1)应避免标本凝固,遇高球蛋白标本时,可用EDTA盐抗凝。
(2)标本采集后应在l h内进行细胞计数,若放置太久,细胞可 能凝聚成团或破坏,病原微生物死亡,影响检查的结果。
(3)脑脊液检查脑膜炎奈瑟菌时,因该菌对外界环境和理化因 素的抵抗力弱,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或37℃预温送检,或者 床边接种标本。
(二)涂片染色分类 若直接分类不易区别细胞时,
可将脑脊液以1 000r/min离心5min,取沉淀物制 成均匀薄片,置于室温下或37℃恒温箱内尽快干 燥,瑞氏或瑞—吉染色后,油镜下进行分类计数,
结果报告与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报告方式相同。 激活型单核细胞(比普通单核细胞大;胞质边缘 呈花边状,胞质内有空泡) 、转化型淋巴细胞(形 态似异型淋巴细胞)及室管膜细胞(形态似大淋巴 细胞)应计入分类的百分比中。
(3)新型隐球菌与白细胞、红细胞的区别:红细胞加乙酸 后即溶解,白细胞和新型隐球菌均不溶解,新型隐球菌加 优质墨汁染色后可见不着色的荚膜。
实验二 脑脊液显微镜检查
【目的】 掌握脑脊液显微镜检查,包括细
胞总数计数、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 数的方法。
【操作】
一、细胞总数计数
(一)直接计数法
1. 充池 2. 计数 3. 计算 (二)稀释细胞计数
(一)直接计数法 1.除去红细胞 2.充池 3.计数 4.计算 (二)稀释计数法 1.稀释破坏红细胞 2.充池 3.计数 4.计算
三、白细胞分类计数
(一)直接分类法 白细胞计数后,将低倍镜转 换为高倍镜,根据细胞形态和细胞核形态进行 直接分类。分别计数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和多个核细胞(粒细胞 系),共计100个 (包括内皮细胞),并以百分率 表示。如白细胞不足100个,应直接写出单个 核细胞和多个核细胞的具体个数。
5.结果报告
(1)当肉眼能看到混浊的标本时,细胞数至少300×106/L 以上;但脑脊液存在大量细菌、真菌等时,也可出现混浊。
(2)细胞分类计数时,如发现较多的皱缩或肿胀等异常红 细胞,应如实报告,以协助鉴别陈旧性出血或新鲜出血; 如发现内皮细胞或异常细胞,必须用巴氏染色或HE染色 查找肿瘤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