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十四化学综合应用

合集下载

备战2021化学真题专项训练——专题十四:金刚石、石墨和C60

备战2021化学真题专项训练——专题十四:金刚石、石墨和C60

备战2021化学真题专项训练——专题十四:金刚石、石墨和C60【知识点回顾】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的物质,可用于制等。

2.石墨(C)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

可用于制等;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3.C60:由个碳原子构成的象足球一样的分子,又名。

主要应用于领域。

4.无定形碳:由石墨的构成.主要有: 、、、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性,焦炭用于,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1.常温下的强2. 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3.还原性:(反应)应用:工业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色,石灰水变。

化学方程式:【真题演练】1.(2020呼和浩特)石墨烯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制得。

它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如图),图中每一个小球代表一个碳原子。

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

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

关于石墨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墨烯和金刚石都由碳元素组成B.石墨烯的导电性比银强C.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为三个六元环共用D.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2.(2020无锡)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B.木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燃料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D.钨的熔点高,可用于制作灯丝3.(2020盐城)对下列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A. 活性炭净水一一降低水中Ca2+、Mg2+的含量B. 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存在明显差异一一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 CO能燃烧,CO2不能燃烧——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D. 6000LO2在加压的情况下装入容积为40L钢瓶中一一氧分子变小4.(2020泰州)下列物质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钨制作灯丝B.用铝制作导线C.石墨制铅笔芯D.用焦炭冶炼铁5.(2020海南)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墨”的主要成分是()A.碳B.硅C.磷D.碘6.(2020本溪)下列关于金刚石与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能导电B.都是黑色固体C.硬度都很小D.都由碳元素组成7.(2020宁夏)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

专题十四有机化学基础+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

专题十四有机化学基础+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

专题十四有机化学基础1.(2011年高考四川卷)已知:(可表示为)其中,R、R′表示原子或原子团。

A、B、C、D、E、F分别代表一种有机物,F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8,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他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

(2)A反应生成B需要的无机试剂是________。

上图所示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共有________个。

(3)B与O2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5)写出含有HC≡C—、氧原子不与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直接相连、呈链状结构的C物质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1年高考山东卷)[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美国化学家R.F.Heck因发现如下Heck反应而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X为卤原子,R为取代基)经由Heck反应合成M(一种防晒剂)的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M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a.取代反应b.酯化反应c.缩聚反应d.加成反应(2)C与浓H2SO4共热生成F,F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D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G,G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3)在A → B的反应中,检验A是否反应完全的试剂是________。

(4)E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K 符合下列条件: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与FeCl 3溶液作用显紫色。

K 与过量NaOH 溶液共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1年高考北京卷)常用作风信子等香精的定香剂D 以及可用作安全玻璃夹层的高分子化合物PVB 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Ⅰ.RCHO +R ′CH 2CHO ――→稀NaOH △+H 2O(R 、R ′表示烃基或氢) Ⅱ.醛与二元醇(如:乙二醇)可生成环状缩醛:(1)A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种峰。

化学专题-专题14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综合二-高考化学母题题源系列 Word版含解析

化学专题-专题14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综合二-高考化学母题题源系列 Word版含解析

【母题来源】2018年高考新课标2卷【母题题文】CH4-CO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1)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

已知:C(s)+2H2(g)=CH4(g) ΔH=-75kJ·mol−1C(s)+O2(g)=CO2(g) ΔH=-394kJ·mol−1C(s)+1/2O2(g)=CO(g) ΔH=-111kJ·mol−1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______ kJ·mol−1。

有利于提高CH4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填标号)。

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D.低温低压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容器中加入2molCH4、1molCO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是50%,其平衡常数为_______mol2·L−2。

(2)反应中催化剂话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

相关数据如下表:75①由上表判断,催化剂X____Y(填“优于”或“劣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在反应进料气组成、压强及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某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升高温度时,下列关于积碳反应、消碳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速率(v)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K积、K消均增加B.v积减小,v消增加C.K积减小,K消增加D.v消增加的倍数比v积增加的倍数大②在一定温度下,测得某催化剂上沉积碳的生成速率方程为v=k·p(CH4)·[p(CO2)]-0.5(k为速率常数)。

在p(CH4)一定时,不同p(CO2)下积碳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p a(CO2)、p b(CO2)、p c(CO2)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状元之路】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热点专题训练14:化学实验综合应用

【状元之路】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热点专题训练14:化学实验综合应用

专题训练(十四) 化学实验综合应用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2014·天津卷)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 .制氧气时,用Na 2O 2或H 2O 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B .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 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C .制乙烯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 .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 溶液吸收尾气解析 Na 2O 2、H 2O 2制取O 2的反应分别为2Na 2O 2+2H 2O===4NaOH +O 2↑、2H 2O 2=====MnO 22H 2O +O 2↑,均可选取固体与液体在不加热条件下制取气体的装置,A 项正确。

Cl 2通过饱和NaHCO 3溶液时产生CO 2气体,应先用饱和NaCl 溶液除去HCl ,再用浓硫酸进行干燥,B 项错误。

乙烯难溶于水,其密度小于空气,故可采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乙烯,但由于乙烯与空气的密度相差不大,故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到的乙烯不纯净,C 项错误。

用水吸收NO 2尾气时,发生的反应为3NO 2+H 2O===2HNO 3+NO ,同时产生污染性气体NO ,常用NaOH 溶液吸收NO 2,D 项错误。

答案 A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物质的反应,根据相关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A项Na2S与稀硫酸发生反应:Na2S+H2SO4===Na2SO4+H2S↑,H2S气体通过导管进入③,产生Ag2S黑色沉淀,可能是H2S与AgNO3反应的结果,不能得出K sp(AgCl)>K sp(Ag2S)。

B项浓硫酸使蔗糖发生脱水炭化,并与生成的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SO2和H2O,混合气体通过导管进入③,其中SO2与溴水发生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该过程中浓硫酸体现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高中化学专题14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2020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学生版)

高中化学专题14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2020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学生版)

专题14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1.(2020年新课标Ⅰ)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接触法制硫酸生产中的关键工序是SO2的催化氧化:SO2(g)+12O2(g)钒催化剂−−−−→SO3(g) ΔH=−98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1)钒催化剂参与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V2O5(s)与SO2(g)反应生成VOSO4(s)和V2O4(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当SO2(g)、O2(g)和N2(g)起始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7.5%、10.5%和82%时,在0.5MPa、2.5MPa和5.0MPa 压强下,SO2平衡转化率α 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反应在5.0MPa、550℃时的α=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影响α的因素有__________。

(3)将组成(物质的量分数)为2m% SO2(g)、m% O2(g)和q% N2(g)的气体通入反应器,在温度t、压强p条件下进行反应。

平衡时,若SO2转化率为α,则SO3压强为___________,平衡常数K p=___________(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研究表明,SO2催化氧化的反应速率方程为:v=k(′αα−1)0.8(1−nα')。

式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t 升高而增大;α为SO2平衡转化率,α'为某时刻SO2转化率,n为常数。

在α'=0.90时,将一系列温度下的k、α值代入上述速率方程,得到v~t曲线,如图所示。

曲线上v 最大值所对应温度称为该α'下反应的最适宜温度t m 。

t<t m 时,v 逐渐提高;t>t m 后,v 逐渐下降。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0年新课标Ⅱ)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 4,一般还含有C 2H 6等烃类,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十四)【含解析】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十四)【含解析】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十四)1.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均可验证酸与碱能发生反应:(1)根据实验一回答:①加稀盐酸前,一定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②该实验通过稀盐酸与______反应的现象,验证了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2)实验二通过两只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判断稀盐酸与Ca(OH)2能发生反应,该实验除需控制所加水和稀盐酸的温度、体积相同外,还需控制___ ____相同。

(3)实验三中,加入X可验证稀硫酸与碱能发生反应,符合此条件的X是下列物质中的。

A.酚酞 B.CuO C.Na2CO3D.Ba(NO3)22.碘化钾(KI)是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单质碘(I2)而泛黄变质。

化学小组查得以下资料:Ⅰ.对于碘化钾变质的原理,有两种不同的反应:甲:4KI+O2+2CO2 === 2K2CO3+2I2乙:4KI+O2+2H2O === 4KOH+2I2Ⅱ.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

为探究碘化钾变质原理的合理性,开展以下实验。

【实验过程】【实验1】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到固体泛黄。

往泛黄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碘化钾变质的原因”的结论。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

(3)据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实验3】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

查阅文献获知,常温下某些气体和固体反应须在潮湿环境中进行。

化学小组据此改进实验,很快观察到固体泛黄的现象。

(4)简述化学小组改进实验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十四 化学实验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十四 化学实验综合应用.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专题十四化学实验综合应用1.(2012·重庆理综,27)氯离子插层镁铝水滑石[Mg2Al(OH)6Cl·x H2O]是一种新型离子交换材料,其在高温下完全分解为MgO、Al2O3、HCl和水蒸气,现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确定其化学式(固定装置略去)。

(1)Mg2Al(OH)6Cl·x H2O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只通过测定装置C、D的增重来确定x,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接口字母表示),其中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装置连接后,首先要进行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前先通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称取C、D的初始质量后,再持续通入N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完全分解后测得C增重3.65 g、D增重9.90 g,则x=________。

若取消冷却玻管B后进行实验,测定的x值将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5)上述水滑石在空气中放置时易发生反应生成[Mg2Al(OH)6Cl1-2y (CO 3)y ·z H 2O],该生成物能发生类似的热分解反应,现以此物为样品,用(2)中连接的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测定z ,除测定D 的增重外,至少还需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该分解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题中已给出产物,只要根据质量守恒即可写出反应方程式。

(2)装置C(NaOH)用来吸收HCl 气体,而装置D(浓H 2SO 4)用来吸收H 2O ,故分解产生的气体应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要注意长管进、短管出。

(3)加热前先通入N 2的目的是将装置中的CO 2、水蒸气等吹出,以防止对实验造成干扰;加热后持续通入N 2,是为了将产生的气体全部吹到C 、D 装置中,使实验数据准确,同时,也可防止因HCl 极易溶于水而引起的倒吸。

2024年中考化学专项复习——综合应用题

2024年中考化学专项复习——综合应用题

2024年中考化学专项复习——综合应用题1.“宏微符结合”是化学学科的思维特征之一。

(1)用化学符号或化学用语填空:①已知醋酸钠的化学式为CH3COONa,则醋酸钙的化学式为。

①如图为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写出氯化锶的化学式:。

①如图为CO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示意图。

图1为松开橡皮塞前的状态,图2为松开橡皮塞一段时间后的状态。

请画出图2试管中A区和B区的主要微观粒子组成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水分子不用画出)。

(2)下图为铁元素的化合价价-物质类别图。

①X的物质类别是。

①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含铁化合物属于上图中的(填序号)。

①某同学想用物质a制取物质b,设计了以下实验:物质X在通入氧气和加热的条件下,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溶液乙中的溶质一定有(填化学式)。

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用如图装置检验其酸性时的现象是,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

(2)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如图装置,观察到试纸①不变色而试纸①变红,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玻璃管中的现象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若试管中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但饱和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

(3)乙小组的同学利用甲小组组装的发生装置制得了二氧化碳气体。

并将气体从图a端通入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其中1、4为湿润的石蕊棉球,2、3为干燥的石蕊棉球。

同学们观察到2、3棉球不变色,1、4棉球变红,且4棉球先变红,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4)实验二,A烧杯中蜡烛一段时间后熄灭,灭火的原理是。

实验三,A和B的软塑料瓶体积相同且充满CO2,将A瓶盖打开,加入体积约为塑料瓶容积1/3的蒸馏水,旋紧瓶盖后充分振荡;向B中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充分振荡,观察到A 瓶的实验现象是,B瓶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3.某学习小组参观了某博物馆展示的黄金面具、青铜人形鼎、铁制三足鼎等文物(如下图)。

2014化学高考密码押题卷: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df

2014化学高考密码押题卷: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df

2014化学高考密码押题卷 化学实验综合应用 一、低档题 1. (15分)某小组的同学对放置已久的过氧化钠的成分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Na2O2+2H2O===4NaOH+O2↑的还原剂是________(写化学式);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中,每生成1 mol O2转移________mol电子。

(2)进行探究: ①提出假设。

假设1:全部是Na2O2 假设2:全部是Na2CO3 假设3: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可不填满)。

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蒸馏水、1 mol·L-1 H2SO4溶液、澄清石灰水、淀粉-KI溶液、酚酞溶液、火柴、试管、小烧杯、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1 mol·L-1 H2SO4溶液,然后将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于试管口若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则假设1成立;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2:步骤3: 解析 (1)Na2O2与H2O反应时,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Na2O2与CO2反应时,每生成1 mol O2转移2 mol电子。

(2)Na2O2在空气中与CO2和H2O反应分别生成Na2CO3、NaOH,NaOH在空气中与CO2反应最终也生成Na2CO3,所以不可能有NaOH,故有三种假设情况。

答案 (1)Na2O2 2 (2)①Na2O2与Na2CO3的混合物 ②假设2或假设3成立 步骤2:另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蒸馏水,将带火星的火柴放在试管口 若带火星的火柴复燃,则假设3成立;若带火星的火柴不复燃,则假设2成立 2. (15分)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气体,加热温度不同,气体成分也不同。

气体成分可能含SO2、SO3和O2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

高中化学化学有机合成的综合应用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化学有机合成的综合应用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化学有机合成的综合应用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一、高中化学有机合成的综合应用1.1,4-环己二醇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某些反应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未列出):(1)写出反应④、⑦的化学方程式: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七个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有____________(填反应序号),A中所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

(3)反应⑤中可能产生一定量的副产物,其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玻璃(PMMA)是一种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耐腐蚀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合成路线之一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检验A中官能团所需试剂及现象__、__。

(2)用系统命名法给B命名__。

(3)写出C与足量的NaOH乙醇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4)写出E生成PMM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a.B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峰面积比为6∶1∶1b.B→C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c.D中存在顺反异构d.1molPMMA发生水解反应时消耗1molNaOH3.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名称是______。

(2)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物质G可做香料,其结构简式为,工业合成路线如下:已知:−−−−−−→ RCH=CHR'Ⅰ. NaOH/乙醇Δ−−→RCH2OH+NaXⅡ.RCH2X+NaOH水Δ(R、R'为烃基或H原子,X为卤素原子)回答下列问题:(1)A为芳香烃,相对分子质量为78。

下列关于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密度比水大b.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c.一氯代物只有一种(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反应。

2020年化学大二轮复习专题讲练课件:专题14化学实验综合应用a

2020年化学大二轮复习专题讲练课件:专题14化学实验综合应用a

解析 (1)由题给信息“维持瓶内温度在 70 ℃ 左右”可知,该反应中应采用
热水浴加热。(2)①中涉及过滤操作,需要用到题给玻璃仪器中的烧杯、漏斗,不
需要使用题给玻璃仪器中的分液漏斗和容量瓶。(3)乙酰水杨酸在低温下溶解度较
小,使用冷水有利于充分析出乙酰水杨酸固体。(4)加入的饱和碳酸氢钠与乙酰水
(3)根据沉淀F的存在,推测SO24-的产生有两个途径: 途径1:实验一中,SO2在AgNO3溶液中被氧化生成Ag2SO4,随沉淀 B进入D。
真空干燥6小时得产品Mn3O4。
解析 (1)由仪器构造可知仪器R的名称是三颈烧瓶。(2)装置A中亚硫酸钠固 体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SO2,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 +SO2↑+H2O。(3)由于需要控制温度在90~100 ℃,所以适宜的加热方式是用 90~100 ℃的水浴加热。4装置C中盛有NaOH溶液,用来吸收未反应的SO2,防 止污染环境。(5)除杂过程中加入纯净MnO2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用 MnCO3调节溶液pH时,使Fe3+、Al3+沉淀完全,而Mn2+不沉淀,需调节溶液pH 的范围为4.9≤pH<7.56。 6由 图象可知,应选择的反应条件是温度为60~80 ℃,溶液pH为8~9;实验方案设计为将滤液加热并保温在60~80 ℃,用氨水调 节溶液pH并维持8~9。在不断搅拌下,边通空气边滴加氨水,直至有大量黑色 沉淀,静置,在上层清液中再滴加氨水至无沉淀。过滤,洗涤沉淀直至过滤液中 检测不出SO24-。
(3)步骤③中选用足量的H2O2,理由是 _将__F_e_2_+_全__部__氧__化__为__F_e_3_+_;__不__引__入__杂__质__。分批加入H2O2,同时为了 ___防__止__F__e3_+_水__解_________,溶液要保持pH小于0.5。

初中化学综合应用训练

初中化学综合应用训练

初中化学综合应用训练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化学的学习不仅关系到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理解,还影响到学生对后续学科的学习。

本文将详细探讨如何学好初中化学,包括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注意事项、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中考备考技巧以及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

主要学习内容初中化学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反应、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实验技能等。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以及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

学习注意事项在学习初中化学时,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记忆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2.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通过实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3.注重知识点的整合和应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1.主动学习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分散学习法:化学知识繁杂,学生可以将学习内容进行分散,每天学习一定量的知识,长期坚持,提高学习效果。

3.归纳总结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归纳总结,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4.实验操作法: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学生应积极参与实验操作,通过实验现象来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

5.习题训练法:通过做题来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习题进行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6.合作学习法:学生可以结伴学习,相互讨论和解答问题,共同进步。

中考备考技巧1.熟悉考试大纲:学生应对中考化学的考试大纲有清晰的认识,了解考查的知识点和题型。

2.强化习题训练:学生应多做中考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解题思路。

3.查漏补缺:学生应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4.合理安排时间:学生应合理安排备考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和复习时间。

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1.制定学习计划:学生应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任务。

初中化学综合应用训练范文

初中化学综合应用训练范文

初中化学综合应用训练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综合应用训练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化学综合应用训练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训练目标1.理解化学基本概念,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

2.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训练内容1.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变化规律等。

2.实验技能: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实验报告撰写等。

3.实际问题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

4.科学探究: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实验实施、结果分析等。

四、训练方法1.课堂讲授:讲解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

2.实验操作:动手进行化学实验,掌握实验技能。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项目研究:开展化学项目研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五、训练安排1.学期计划: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学期化学综合应用训练计划。

2.课堂实践: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化学实验和实际问题分析。

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阶段评价:定期进行化学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价,及时反馈、调整训练方案。

六、评价与反馈1.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化学综合应用训练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2.同伴评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共同提高。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化学知识运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4.反馈与调整: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训练内容和方法,提高训练效果。

初中化学综合应用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丰富多样的训练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化学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师和学生需共同努力,不断优化训练过程,提高训练效果。

初中化学综合应用训练

初中化学综合应用训练

初中化学综合应用训练第一篇范文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正面临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挑战,我们特制定了一套旨在提高学生化学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方案。

本文将详细阐述该方案的实施策略、实践过程及评价方法。

实施策略1.情境创设:通过生活实例、实验现象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识整合:将化学基础知识与实验技能、科学探究、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难易适度的训练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化学素养。

4.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评价反馈: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时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

实践过程1.教学准备:教师根据训练目标,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和实验器材。

2.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问题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知识讲解: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系统讲解,注重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4.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5.讨论交流:学生就实验现象和结果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形成系统认识。

7.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评价方法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等,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2.成果评价:对学生提交的作业、实验报告等进行认真批改,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4.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给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共同进步。

通过以上实施策略、实践过程和评价方法,我们期望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高三化学选择题专题训练十四——反应历程、机理图的分析应用

高三化学选择题专题训练十四——反应历程、机理图的分析应用

高三化学选择题专题训练十四——反应历程、机理图的分析应用1.(2022·山东省烟台市、德州市高三一模)H2在石墨烯负载型Pd单原子催化剂(Pd/SVG)上还原NO生成N2和NH3的路径机理及活化能(kJ·mol-1)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2还原NO生成N2的决速步为反应⑥B.Pd/SVG上H2还原NO,更容易生成NH3C.根据如图数据可计算NO+5H===NH3+H2O的ΔHD.由图可知,相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可能存在多种反应历程答案C解析活化能最大的基元反应为决速步,则H2还原NO生成N2的决速步为反应⑥,A正确;由图知,Pd/SVG上H2还原NO,经过①到⑤步即可生成氨气,经过①到⑧步才能生成氮气,而决速步反应⑥的活化能最大,发生最困难,则更容易生成NH3,B正确;根据如图数据可计算NO+5H===NH3+H2O的正反应的活化能,不知道逆反应的活化能,故不能计算ΔH,C不正确;由图可知,相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可能存在多种反应历程,可能得到不同产物,D正确。

2.工业上用CO2合成乙酸的反应路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始终不变B .第4步反应的氧化剂是CH 3COORh*IC .HI 、LiOH 、CH 3I 、CH 3Rh*I 、CH 3COORh*I 为反应的中间产物D .催化循环的总反应为CH 3OH +CO 2+H 2=======LiI 、Rh*CH 3COOH +H 2O答案 A解析 碳元素在CH 3OH 中显-2价,在CH 3COOH 中显0价,故A 错误;第4步反应为CH 3COORh*I +H 2===CH 3COOH + Rh*+HI ,氧化剂是CH 3COORh*I ,故B 正确;根据每一步的反应可知,中间产物有HI 、LiOH 、CH 3I 、CH 3Rh*I 、CH 3COORh*I ,都是先生成后反应的物质,故C 正确;根据图示,循环的总反应为CH 3OH +CO 2+H 2=======LiI 、Rh*CH 3COOH +H 2O ,故D 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训练(十四)化学实验综合应用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2013·青岛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氮氧化物气体与烧碱溶液的反应。

实验过程中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若碱液可快速、充分吸收产生的氮氧化物气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将A与B连接,打开止水夹,则广口瓶中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B.若将A与C连接,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中C.无论A连接B还是C,打开止水夹,均无明显现象D.若将NaOH溶液换为水,可以用这套装置验证氨气易溶于水解析A与B连接,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中,若将A与C连接,打开止水夹,则广口瓶中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A、B、C 错误;氨气溶解于水也可以形成负压,应用该装置可以验证,D正确。

答案 D2.(2013·青岛模拟)“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

观察下列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时,a上部聚集了固体NH4Cl,说明NH4Cl的热稳性比较好B.加热时,发现b中I2变为紫色蒸气,在上部又聚集为紫黑色的固体C.加热时,c中溶液红色变深,冷却后又变浅D.水浴时,d内气体颜色变浅,e内气体颜色加深解析NH4Cl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为NH3和HCl,但遇冷马上化合为NH4Cl,A项错;碘受热升华,B项正确;含氨气的酚酞溶液为红色,加热氨气逸出,颜色变浅,冷却NH3又溶解,红色变深,C项错;NO2生成N2O4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NO2的百分含量越大,颜色越深,D项错。

答案 B3.(2013·海淀期末)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或结论不正确的是()A.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饱和Na2CO3溶液的pHB.通过观察右图中导管水柱的变化,验证铁钉生锈的原因主要是吸氧腐蚀C.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说明溶解度:Fe(OH)3<Mg(OH)2D.向同pH、同体积的醋酸和盐酸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粒,通过完全反应后收集到的H2体积比较两种酸的电离程度:醋酸<盐酸解析A项,测量溶液pH时,pH试纸不能先用蒸馏水润湿;B项,小试管中液面上升,证明大试管中消耗了氧气,发生了吸氧腐蚀;C项为难溶电解质的转化,溶解度较大的难溶电解质可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难溶电解质;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二者等体积分别与足量Zn粒反应时,前者放出氢气多,可比较两种酸的电离程度。

答案 A4.(2013·北京卷)用如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解析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乙烯中含有乙醇等杂质气体,乙醇也可以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故不除杂不能检验乙烯的生成,A项错误;乙醇不与Br2反应,B项正确;乙醇与浓硫酸加热至170 ℃生成乙烯,同时部分浓硫酸被还原,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够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故不除杂不能检验乙烯的生成,C项错误;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与溴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HBr,故不除杂不能检验乙烯的生成,D项错误。

答案 B5.(2013·大纲卷)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解析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00 mL,所以A项错误;因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较大,而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很小,所以可以使用结晶法除去KNO3中的少量NaCl,B项正确;H2O2具有还原性,可还原MnO-4且不引入杂质离子,所以C项正确;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所以D项正确。

答案 A二、填空题(共70分)6.(20分)(2013·北京卷)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是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

推测现象ⅰ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现象ⅱ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l-发生反应。

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

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ⅲ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由pH试纸先变蓝后褪色可知,漂粉精溶液具有碱性和漂白性。

(3)向水中通入过量SO2不能形成白雾,说明二氧化硫不能形成白雾;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说明白雾中不含氯气;根据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因为白雾中混有SO2时也能满足实验a、b的现象,最终生成硫酸银白色沉淀。

(4)现象ⅱ中溶液变为黄绿色,说明有氯气生成,即发生反应:Cl-+ClO-+2H+===Cl2↑+H2O,为确认这种可能性,可向漂粉精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观察溶液是否变为黄绿色。

(5)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

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上层清液中含有SO2-4,则沉淀X中含有CaSO4。

答案(1)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2)碱性、漂白性(3)①检验白雾中是否含有Cl2,排除Cl2干扰②白雾中混有SO2,SO2可与酸性的AgN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4)向漂粉精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观察溶液是否变为黄绿色(5)①CaSO4②SO2+Cl2+2H2O===SO2-4+2Cl-+4H+7.(25分)(2013·天津卷)FeCl3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流程制备无水FeCl3,再用副产品FeCl3溶液吸收有毒的H2S。

Ⅰ.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

他们设计了制备无水FeCl3的实验方案,装置示意图(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及操作步骤如下: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通入干燥的Cl2,赶尽装置中的空气;③用酒精灯在铁屑下方加热至反应完成;④……⑤体系冷却后,停止通入Cl2,并用干燥的N2赶尽Cl2,将收集器密封。

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步加热后,生成的烟状FeCl3大部分进入收集器,少量沉积在反应管A右端。

要使沉积的FeCl3进入收集器,第④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步骤中,为防止FeCl3潮解所采取的措施有(填步骤序号)________。

(4)装置B中冷水浴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名称为________;装置D中FeCl2全部反应后,因失去吸收Cl2的作用而失效,写出检验FeCl2是否失效的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在虚线框中画出尾气吸收装置E并注明试剂。

Ⅱ.该组同学用装置D中的副产品FeCl3溶液吸收H2S,得到单质硫;过滤后,再以石墨为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滤液。

(6)FeCl3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7)电解池中H+在阴极放电产生H2,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8)综合分析实验Ⅱ的两个反应,可知该实验有两个显著优点:①H2S的原子利用率为100%;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FeCl3受热易升华,因此在沉积的FeCl3固体下方加热即可。

(3)防止FeCl3潮解主要是防止其与水接触,步骤②中通入的是干燥的Cl2,并把空气赶出装置;步骤⑤中用的是干燥的N2,并把收集器密封。

(4)装置B中的冷水浴显然是为了使升华的氯化铁冷却为固体,便于收集;检验FeCl2是否失效,就是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可使用K3[Fe(CN)6]溶液,若生成蓝色沉淀则说明含有Fe2+,即未失效。

(5)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并将导管插入液面下。

(6)FeCl3具有氧化性,H2S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7)电解池中含有HCl和FeCl2。

由于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且还原性:Fe2+>Cl-,所以是Fe2+在阳极放电,生成Fe3+。

(8)实验Ⅱ中,FeCl3吸收H2S变为FeCl2,再经过电解重新得到FeCl3,FeCl3可以循环使用。

答案(1)2Fe+3Cl2===2FeCl3(2)在沉积的FeCl3固体下方加热(3)②⑤(4)冷却,使FeCl3沉积,便于收集产品干燥管K3[Fe(CN)6]溶液(5)(6)2Fe3++H2S===2Fe2++S↓+2H+(7)Fe2+-e-===Fe3+(8)FeCl3得到循环利用8.(25分)(2013·江苏卷)柠檬酸亚铁(FeC6H6O7)是一种易吸收的高效铁制剂,可由绿矾(FeSO4·7H2O)通过下列反应制备:FeSO4+Na2CO3===FeCO3↓+Na2SO4FeCO3+C6H8O7===FeC6H6O7+CO2↑+H2O下表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 mol·L-1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