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沉淀类试验——免疫比浊
免疫比浊法反应曲线
免疫比浊法反应曲线免疫比浊法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化学分析技术,用于测定生物样品中的特定分子的含量。
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抗体与目标分子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进而使溶液的浊度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溶液的光密度或浊度的变化,可以间接地确定目标分子的浓度。
本文将介绍免疫比浊法的基本原理、反应曲线的构成和解读,并对该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讨论。
免疫比浊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待测样品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为了便于检测和测量,通常会在抗体上标记一种可以产生浊度变化的物质,例如胶体金或聚合物颗粒。
这种标记物的加入使得免疫复合物具有一定的粒径,在溶液中悬浮形成胶体溶液。
当抗原与抗体结合时,免疫复合物的粒径会发生变化,溶液的浊度发生变化。
免疫比浊法的反应曲线是通过测量不同抗原浓度下溶液的浊度变化来构建的。
一般来说,会选择一种特定的抗原浓度(通常为0),将其与抗体结合并测量浊度,作为实验的背景浊度。
接下来,将其他抗原浓度的样品与相同的抗体结合,并测量其浊度。
通过比较实验样品与背景浊度之间的差异,我们可以得到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浊度变化。
通常,随着抗原浓度的增加,浊度的变化也会增加。
根据反应曲线的形状,我们可以推断出抗原浓度与浊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在解读反应曲线时,一般会根据曲线的斜率、线性范围和最大响应值等因素进行分析。
斜率表示了抗原浓度与浊度变化之间的敏感性,斜率较大的曲线说明免疫比浊法对抗原的测量较为敏感。
线性范围则表示了抗原浓度与浊度变化之间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较宽的曲线通常具有更高的测量范围。
最大响应值表示了溶液浊度的最大变化幅度,从而可以评估免疫比浊法的灵敏度。
免疫比浊法作为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分析技术具有多种优点。
首先,相比于其他分析方法,免疫比浊法操作简单、快速,采集样品的成本较低。
其次,免疫比浊法具有较高的专一性和选择性,可以准确识别目标分子并排除其他干扰物质的影响。
此外,免疫比浊法还可以进行高通量分析,适用于大规模样品测定。
免疫比浊法反应曲线
免疫比浊法反应曲线免疫比浊法反应曲线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免疫反应和测定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该方法的原理基于抗原与抗体结合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对光的散射或吸收现象。
通过测量吸光度或比浊度的变化,可以确定免疫反应的程度以及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免疫比浊法反应曲线通常由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构成,这些标准溶液中含有已知浓度的抗原或抗体。
反应曲线上的吸光度或比浊度值与标准溶液中抗原或抗体的浓度成正比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用来推断未知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免疫比浊法实验的步骤如下:1.准备标准溶液:根据需要的浓度范围,制备一系列标准溶液。
通常选择具有已知浓度的抗原或抗体来制备标准溶液。
2.反应体系构建:将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分别与适当的抗原或抗体混合。
将混合物孵育(一般为室温或37°C)一段时间,以便允许免疫反应发生并形成免疫复合物。
3.吸光度或比浊度测量:在反应体系孵育完成后,使用比色计或比浊计测量吸光度或比浊度。
比色计测量所用波长通常为450 nm,而比浊计则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波长。
4.绘制反应曲线:将吸光度或比浊度值绘制成反应曲线。
横坐标表示标准溶液中抗原或抗体的浓度,纵坐标表示对应的吸光度或比浊度值。
5.浓度计算:根据反应曲线上待测样品的吸光度或比浊度值,通过插值计算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根据实验需要,可以采用线性拟合、对数拟合或其他曲线拟合方法。
免疫比浊法反应曲线具有以下特点和应用:1.灵敏度:免疫比浊法可以检测低浓度的抗原或抗体,提供灵敏的浓度测量。
2.特异性:免疫比浊法能够区分目标抗原或抗体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帮助鉴定和定量目标物质。
3.定量性: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可以将吸光度或比浊度值与抗原或抗体的浓度进行定量关联,从而对未知样品进行浓度测定。
4.应用广泛:免疫比浊法可以用于检测体液中的疾病标志物、药物浓度监测、生物样品的鉴定等多个应用领域。
总结起来,免疫比浊法反应曲线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可以测定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免疫沉淀类试验——双扩、免疫比浊1解析
3 免疫胶乳比浊法
原理
选择一种大小适中,均匀一致的胶乳颗 粒,吸附抗体后,当遇到相应抗原时,则 发生凝集,单个胶乳颗粒在入射光波长之 内,光线可透过,当两个胶乳凝集时,则 使透过光减少。这种减少的程度与胶乳凝 集成正比,与抗原量成正比。
(a)带抗体的胶乳在波长之内可透过光线; (b)结合后,则形成光线衰减
③不宜用于药物等半抗 原的测定;
④灵敏度较散射比浊法 低。
2 散射免疫比浊法
原理:
散射光系指一定波长的光沿水平轴照射,碰到 小颗粒的免疫复合物,光线被折射,发生偏转, 这种偏转的角度可因光线波长和颗粒大小不同 而有所区别。散射浊度法是在入射光的一定角 度检测粒子发出的散射光,散射光的强度与复 合物的含量呈正比,即待测抗原越多,形成复 合物越多,散射光强度越强。又可分为速率散 射比浊法(rate nephelometry)和终点散射比 浊法(endpoint nephelometry)。
沉淀反应
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是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 适当条件下发生特异性结合所出 现的沉淀现象。
分类
絮状沉淀试验 液体内沉淀试验 环状沉淀试验
沉
免疫浊度测定
淀
反 应
单向免疫扩散试验 免疫扩散
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凝胶内沉淀试验
免疫电泳
火箭免疫电泳 对流免疫电泳
沉淀反应的特点
• 抗原为可溶性物质,如蛋白质、多糖 • 沉淀反应分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 第二阶段、形成可见的免疫复合物
免疫浊度测定
经典的沉淀试验有4个缺点无法克服: ① 操作繁琐 ② 敏感度低(10~100μg/ml) ③ 时间长 ④ 难以自动化
免疫比浊法原理
免疫比浊法原理
免疫比浊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测定物质的浓度。
其原理基于免疫学中的抗原-抗体反应。
在免疫比浊法中,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已知抗原浓度的溶液作为标准溶液。
然后,将待测抗原溶液与相应的抗体溶液混合,使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接着,加入一种适当的染色剂,使得结合后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可见的沉淀。
测定过程中,通过测量混合液的比浊度,即溶液中悬浮颗粒的密度与大小,可以确定抗原的浓度。
比浊度与溶液中悬浮颗粒的聚集程度成正比,浓度越高,颗粒越多,聚集程度越大。
因此,比浊度的增加反映了抗原浓度的增加。
为了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通常需要进行空白对照实验。
空白样品中不添加抗原,但同样进行抗体结合和染色剂反应,以消除其他非特异性反应的干扰。
免疫比浊法在生物医学领域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药物监测和研究等方面。
由于其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成为了免疫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
免疫球蛋白MIgM测定免疫比浊法-检验科免疫室作业指导书
免疫球蛋白MIgM测定免疫比浊法1.原理分析原理是液相免疫沉淀散射比浊终点测定法。
抗血清用缓冲液稀释后加到一份病人血清中,经过孵育后可以测定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的散射光。
散射光结果和血清中的IgM浓度成正比。
标本采集: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受检者空腹标本种类:血清或血浆标本要求:取被检者静脉血2ml,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分离血清备用。
标本储存:待测标本在2-8℃存放不超过24小时,-20℃不超过三个月,-70℃长期保存。
避免反复冻融。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脂血不能作测定。
试剂6.1试剂名称:免疫球蛋白M检测试剂盒6.2试剂生产厂家:芬兰Orion诊断试剂公司6.3包装规格:60Test/kit6.4试剂盒组成:缓冲液30ml空白缓冲液30ml抗血清试剂0.5ml定标液0.5ml磁卡1张仪器设备:仪器名称:OrionTurboxRplus特定蛋白分析仪仪器厂家:芬兰Orion集团公司仪器型号:Turboxplus8.操作步骤:8.1试剂配制:8.1.1抗血清应用液准备:吸取500ul抗血清加到反应缓冲液中,轻轻混匀,应用液2-8℃可保存12个星期。
8.1.2空白缓冲液:液体待用。
8.1.3定标液:用0.9%NaCL进行1:51稀释。
定标液根据IFCC提供的材料CRM470进行标定。
8.2收集与处理样品:样品用0.9%Nacl进行1:51稀释。
8.3为每一份样本测定准备一份样品空白,同样,为定标液另外准备一份定标液空白。
8.4准备两份定标液测定(定标完成后,标准曲线数据存储在磁卡内。
下次检测如使用同批试剂,可以不必做定标而直接使用磁卡上的定标信息)。
8.6轻轻摇动混匀,室温18-25℃放置30±5分钟。
8.7仪器测试步骤:参见TurboxR特定蛋白分析仪作业指导书。
9.结果计算:仪器直接计算并打印结果。
临床意义: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高效能抗体、能固定补体,具有溶菌、抑菌、中和病毒作用。
免疫胶乳比浊法与分光光度法
免疫胶乳比浊法与分光光度法第一部分:引言免疫胶乳比浊法与分光光度法是生物化学领域中常用的两种实验方法,用于测定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反应。
本文将通过深度和广度的方式,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全面评估,探讨它们的原理、优缺点及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免疫胶乳比浊法的原理与应用1. 免疫胶乳比浊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利用抗体特异性结合抗原后形成胶乳凝集沉淀,通过光学测定凝集度来确定抗原或抗体的含量。
2.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的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生物制药等领域。
3. 但是,免疫胶乳比浊法也存在着检测范围窄、灵敏度不高等缺点,需要在实际应用中慎重选择。
第三部分:分光光度法的原理与应用1. 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或透过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适用于测定浓度较低的样品。
2.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分辨率高的优点,广泛应用于生化实验、药物检测等领域。
3. 但是,分光光度法在样品处理、稀释等方面需要严格控制,且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操作技能。
第四部分:免疫胶乳比浊法与分光光度法的比较1. 免疫胶乳比浊法和分光光度法各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优势,需要根据具体实验要求进行选择。
2. 在实验设计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样品性质、检测目的、操作条件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3. 两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弥补彼此的不足,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部分:个人观点与总结对我来说,免疫胶乳比浊法和分光光度法是两种非常重要的生化实验方法,它们在科研和临床诊断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深入理解了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也体会到了它们的优势和局限性。
在未来的实验中,我将更加灵活地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语:通过对免疫胶乳比浊法和分光光度法的全面评估和比较,相信读者们对这两种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研究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希望本文能为大家在科研和实验中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c-反应蛋白_免疫比浊法_的正常值_解释说明
c-反应蛋白免疫比浊法的正常值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c-反应蛋白免疫比浊法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检测人体内是否存在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血液蛋白,它在机体免疫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测量血液中c-反应蛋白的含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某些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的程度和发展情况。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c-反应蛋白的定义与特点,包括其化学结构、合成来源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
然后详细阐述免疫比浊法的原理与方法,以及该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领域和优缺点及改进措施。
接着,我们将解释正常值的定义与参考值来源,并探讨年龄、性别等因素对正常值的影响。
最后,我们将说明如何解读异常结果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主要内容和发现,并给出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关于c-反应蛋白免疫比浊法正常值的详细解释和说明。
深入了解c-反应蛋白的定义、免疫比浊法原理与方法,以及正常值解释等内容,将有助于提高对该检测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理解,并为临床医生准确判断疾病情况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2. c-反应蛋白:2.1 定义与特点: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简称CRP)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血液蛋白,在炎症和感染过程中显著增加。
它是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标志物,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和评估疾病状态。
CRP属于固定相应性蛋白,其名称来源于最初发现它与C型链球菌溶血素结合形成沉淀的反应。
CRP是非免疫球蛋白,其产生不需要经历T细胞介导的抗原刺激过程,而是通过促进因子如细菌多聚酸和某些肿瘤坏死因子等刺激合成。
2.2 生物学功能:CRP在体内可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一方面,它可以通过凝集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来增强免疫系统对这些致病体的清除能力。
另一方面,CRP还能够激活补体系统,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CRP还具有负调控其自身合成的功能,可以限制炎症反应的过度发生。
免疫比浊法
免疫比浊法的特点:
.
实验原理
缺点
当抗体或抗原大量过剩时,出现可溶性的复合物,造成误差。
应维持反应管中的抗体蛋白量始终过剩,此值要预先测定。
受血脂浓度影响。脂蛋白的小颗粒可形成浊度,造成假性升高。
少量小抗原抗体复合物极难形成浊度,除非放置较长时间 。
如要形成较大的的复合物,抗原抗体量应较大。
.
实验材料
实验 免疫比浊法检 测免疫球蛋白
.
免疫系
.
1
实验原理
2
材料和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3实验结果.
实验原理
免疫球蛋白(Ig)是指一类具有抗体样结构或具有抗体活性 的球蛋白,能与诱导其产生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是体液免 疫应答的主要效应分子。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常见于各种慢性 细菌感染,如慢性骨髓炎、慢性肺脓肿等。在多种自身免疫病、 肝脏疾病患者中可有IgG、IgA、IgM升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者中以IgG、IgA或IgG 、IgM升高较多见;在类风湿关节炎 中则以IgM升高为主。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多见于先天性体液 免疫缺乏病、肾病综合症、吸收不良综合症、淋巴瘤、放射损 伤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等情况。
.
实验原理
聚乙二醇即PEG是中性、无毒且具有独特理化性质和良 好的生物相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聚乙二醇具有高度的亲水 性,在水溶液中有较大的水动力学体积,并且没有免疫原性。
在免疫反应中,为增强抗原抗体反应常使用增聚剂,如34%的聚乙二醇等,利用其破坏抗原抗体的水化层,促进其靠 近反应,但如浓度不适合,高了会影响其它溶质或产生非特 异性聚集影响结果。
1.免疫球蛋白A,M,G(IgA, IgM, IgG)测定试剂 2.免疫球蛋白A,M,G (IgA, IgM, IgG)校准品,蒸馏水, 血清样本 3.微量加样枪、试管 4.分光光度仪、水浴箱
免疫球蛋白GIgG测定免疫比浊法-检验科免疫室作业指导书
免疫球蛋白GIgG测定免疫比浊法原理分析原理是液相免疫沉淀散射比浊终点测定法。
抗血清用缓冲液稀释后加到一份病人血清中,经过孵育后可以测定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的散射光。
散射光结果和血清中的IgG浓度成正比。
2.标本采集: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受检者空腹。
标本种类:血清或血浆。
标本要求:取被检者静脉血2ml,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分离血清备用。
3.标本储存:待测标本在2-8℃存放不超过24小时,-20℃不超过三个月,-70℃长期保存。
避免反复冻融。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脂血不能作测定。
试剂6.1试剂名称:免疫球蛋白G检测试剂盒6.2试剂生产厂家:芬兰Orion诊断试剂公司6.3包装规格:60Test/kit6.4试剂盒组成:缓冲液30ml空白缓冲液30ml抗血清试剂0.5ml定标液0.5ml磁卡1张仪器设备:7.1仪器名称:OrionTurboxRplus特定蛋白分析仪7.2仪器厂家:芬兰Orion集团公司7.3仪器型号:Turboxplus操作步骤:试剂配制:8.1.1抗血清应用液准备:吸取500ul抗血清加到反应缓冲液中,轻轻混匀,应用液2-8℃可保存12个星期。
8.1.2空白缓冲液:液体待用。
8.1.3定标液:用0.9%NaCL进行1:51稀释。
定标液根据IFCC提供的材料CRM470进行标定。
收集与处理样品:样品用0.9%Nacl进行1:51稀释。
为每一份样本测定准备一份样品空白,同样,为定标液另外准备一份定标液空白。
准备两份定标液测定(定标完成后,标准曲线数据存储在磁卡内。
下次检测如使用同批试剂,可以不必做定标而直接使用磁卡上的定标信息)。
如下准备各比色管:轻轻摇动混匀,室温18-25℃放置30±5分钟。
仪器测试步骤:参见TurboxR特定蛋白分析仪作业指导书。
结果计算:仪器直接计算并打印结果。
临床意义:IgG是血清中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的主要抗体。
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表面具有IgGFc受体,可增强对细菌等物质的吞噬能力。
医学免疫学沉淀反应
医学免疫学沉淀反应在医学免疫学的领域中,沉淀反应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实验技术。
它不仅有助于我们对疾病的诊断和监测,还在科研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沉淀反应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简单来说,就是当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特定条件下结合时,会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
这一过程基于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只有当两者的结构和电荷相互匹配时,才能发生有效的反应。
沉淀反应的类型多种多样。
其中,环状沉淀反应是比较经典的一种。
在这种反应中,将抗原溶液小心地叠加在抗体溶液之上,在两者的界面处,如果存在对应的抗原抗体,就会形成白色的沉淀环。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直观,但灵敏度相对较低,如今在实际应用中已经不那么常见。
另一种常见的沉淀反应是絮状沉淀反应。
在这个实验中,抗原和抗体溶液混合后,会出现肉眼可见的絮状沉淀物。
然而,这种反应的结果判断往往比较主观,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溶液的浓度、温度以及混合的方式等。
相较于上述两种方法,免疫比浊法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它通过测量溶液中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后导致的浊度变化,来定量分析抗原或抗体的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准确、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临床实验室对大量样本的检测。
在实际应用中,沉淀反应有着广泛的用途。
比如在疾病诊断方面,当我们怀疑一个人感染了某种病原体时,可以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针对该病原体的特异性抗体来辅助诊断。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存在相应的沉淀反应,就提示患者可能已经感染了该病原体。
再比如,在血液制品的质量检测中,沉淀反应可以帮助检测其中是否存在杂质或异常蛋白。
这对于保障血液制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不仅如此,沉淀反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常常会产生针对自身组织或细胞的抗体,通过沉淀反应检测这些抗体的存在,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然而,沉淀反应也并非完美无缺。
它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
比如,标本的采集和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抗原或抗体的活性,从而导致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免疫比浊分析
(三)技术要求
• 待测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子量足够大。
• 抗原抗体复合物数量足够多。 • 具有充分的反应时间,只能测定抗原抗 体反应的第二阶段。 • 高亲和力的抗体,并保证抗体过量。
(四)方法评价
优点: 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不足: ①抗体用量较大; ②溶液中存在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子应足够大 ③透射比浊测定在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检 测需在抗原抗体反应达到平衡后进行,耗时较长。
1.抗原抗体比例 抗原抗体比例要适当。 诊断试剂应尽可能 溶液中免
颗粒上的抗体与抗原特异结合,引起胶乳颗粒凝
聚 ,使透射光和散射光即出现显著变化。
三、免疫胶乳比浊法
(一)原理:
第二节 自动化免疫比浊分析
一、主流免疫比浊设备概况
(一)BN特种蛋白分析测定系统 1.测定原理 该系统的测定方法是透射免疫比浊法的 一种改良。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检测前
向角13~24度的散射光,然后利用硅化光电
二、免疫散射比浊法
(一) 原理 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是溶液中的微粒子受到 光线照射后,微粒子对光线产生反射和折射而形成 散射光。 悬浮微粒对光散射形成的散射光强度与微粒的 大小、数量、入射光的波长和强度、测量角度等因 素密切相关。
不同大小的微粒形成的散射光分布不同。
当微粒直径小于入射光的波长的十分之一时,
(二) 技术要求 应选择适当的光源强度、反应时间、测量角 度及光源的波长。 另外,要注意保证抗原浓度合适。 此外,还要选择适宜的离子强度、pH值等。
(三)速率散射比浊法(rate nephelometry) 速率散射比浊法是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一种动 态测定方法。
所谓速率是指抗原抗体反应在单位时间内形成免
ISO15189S免疫球蛋白G(IgG)测定(免疫比浊法)
定标液
空白
定标液
测定
样品
空白
样品
测定
样品
定标液
空白缓冲液
抗血清应用液
—
20ul
500ul
—
—
20ul
—
500ul
20ul
—
500ul
—
20ul
—
—
500ul
8.6轻轻摇动混匀,室温18-25℃放置30±5分钟。
8.7仪器测试步骤:参见TurboxR特定蛋白分析仪作业指导书。
9.结果计算:仪器直接计算并打印结果。
1.原理
分析原理是液相免疫沉淀散射比浊终点测定法。抗血清用缓冲液稀释后加到一份病人血清中,经过孵育后可以测定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的散射光。散射光结果和血清中的IgG浓度成正比。
2.标本采集:
2.1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受检者空腹。
2.2标本种类:血清或血浆。
2.3标本要求:取被检者静脉血2ml,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分离血清备用。
10.临床意义:IgG是血清中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的主要抗体。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表面具有IgGFc受体,可增强对细菌等物质的吞噬能力。K细胞也含有IgGFc受体,可引起K细胞的ADCC作用。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出生数周内的抗感染起重要作用。
11.参考范围:7-15g/L
12.质量控制:建议使用厂家或临检中心提供的免疫球蛋白G质控液和临床标本同时检测,结果必须在控制范围内。
15.2当要丢弃包括所有的实验材料和试剂时,须经121℃一个小时的高压灭菌。
15.3定标液中的含有来源于人血清的材料,已经测定HCV、HBsAg和HIV抗体阴性,应仍然视为传染源。
免疫浊度实验报告处理
免疫浊度实验报告处理引言免疫浊度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免疫学实验方法,它通过测定样品的浊度来评估免疫反应的程度。
免疫反应的浊度与抗原-抗体反应的强度成正相关,因此测定免疫浊度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重要的实验数据。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免疫浊度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原理免疫浊度实验的原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抗原-抗体反应和浊度测定。
1. 抗原-抗体反应:在实验中,我们通常将抗原与抗体进行反应。
当抗原与抗体结合时,会产生可见的免疫沉淀,导致溶液变浑浊。
抗原-抗体结合的强度与免疫沉淀的量成正相关。
2. 浊度测定:浑浊溶液的浊度可以通过光学密度测定来评估。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光谱分析仪器或光度计来测定样品的光学密度。
光学密度越高,说明溶液越浑浊。
实验步骤1. 制备样品:首先,准备需要检测浊度的样品。
根据实验设计的不同,可以是生物组织、细胞培养物、血清或其他含抗原的溶液。
2. 免疫反应:将样品与相应的抗体进行免疫反应。
反应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实验要求来确定。
3. 溶解和混匀:通过溶解、混匀等操作,使免疫沉淀均匀分布在溶液中。
4. 测定浊度:使用光学密度测定仪器对样品进行测定。
按照实验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波长进行测量。
5. 实验重复: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应该重复实验,并计算平均浊度值。
数据处理在免疫浊度实验中,我们通常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来得出有意义的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1. 平均浊度值计算:根据进行的多次实验测定值,计算平均浊度值。
这样可以减小误差,并提高结果的可信度。
2. 统计学分析: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测定值进行分析,比如方差分析、t检验等。
这可以帮助确定结果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3. 曲线拟合:如果实验中存在多个浓度的样品,可以通过对浊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曲线拟合,得出相关的方程式。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进一步推断样品的浓度。
4. 图表展示:将测定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示出来,有助于直观理解实验结果。
医学免疫学沉淀反应
医学免疫学沉淀反应在医学免疫学的广袤领域中,沉淀反应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它在疾病的诊断、免疫机制的研究以及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沉淀反应。
简单来说,沉淀反应是指在溶液中,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的现象。
这种反应基于抗原与抗体的结合特性,当它们相遇并结合达到一定比例时,就会形成不溶性的复合物,从而沉淀下来。
沉淀反应有着多种类型,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环状沉淀反应、絮状沉淀反应以及免疫比浊法等。
环状沉淀反应是一种较为古老但直观的方法。
在这种反应中,将抗原溶液小心地叠加在抗体溶液上,在两液的交界处,如果存在对应的抗原抗体反应,就会形成白色的沉淀环。
这个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相对来说灵敏度不高,如今在实际应用中已经较少单独使用。
絮状沉淀反应则是将抗原与抗体在试管中混合,通过观察溶液中出现的絮状沉淀来判断反应的结果。
这种方法比环状沉淀反应的灵敏度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免疫比浊法则是一种更为精确和灵敏的定量检测方法。
它利用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会导致溶液浊度的变化,通过仪器测量浊度的变化来确定抗原或抗体的含量。
这种方法在临床检测中应用广泛,比如对血清中免疫球蛋白、补体等成分的定量测定。
那么,沉淀反应在医学领域中具体有哪些应用呢?首先,在疾病诊断方面,沉淀反应具有重要的价值。
例如,对于某些传染病的诊断,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定病原体的抗体,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曾经感染过该病原体。
比如,梅毒的诊断就可以利用沉淀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
其次,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中,沉淀反应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等,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沉淀反应还用于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例如,在肿瘤治疗中,通过定期检测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免疫比浊法试剂
免疫比浊法试剂
免疫比浊法试剂是一种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的试剂,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抗原和抗体在特殊稀释系统中反应,形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使反应液出现浊度,再通过测定反应液的浊度与一系列标准品对照,即可计算出检样中抗原的含量。
具体来说,免疫比浊法试剂包括以下成分:
1. 抗体:与可溶性抗原反应,形成一定结构的免疫复合物。
2. 聚乙二醇等促聚剂:在稀释系统中的作用下,使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液相中析出,形成微粒,从而增加反应液的浊度。
3. 稀释系统:是特殊稀释系统,其中抗原与抗体反应的比例要合适(一般规定抗体过量),以保证反应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4. 光线:当光线通过反应液时,可被免疫复合物吸收,导致透射光或折射光强度发生变化,进而测定反应液的浊度。
使用免疫比浊法试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证试剂的储存环境符合要求,避免试剂受到污染或者失效。
2. 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操作步骤正确,避免误差。
3. 在使用前对试剂进行质量检查,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
4. 对于不同的检样应该使用不同的标准品,以保证测定的准确性。
5. 在测定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反应过程和结果,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总之,免疫比浊法试剂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工程和化学等领域。
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确保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免疫沉淀类试验——免疫比浊共25页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Βιβλιοθήκη 免疫沉淀类试验——免疫比浊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实验测试方法免疫比浊法原理
实验测试方法免疫比浊法原理
实验测试方法——免疫比浊法原理
免疫比浊法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方法,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和浓度。
其原理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使得溶液中的颗粒物质增多,从而导致溶液的浊度增加。
通过比较不同样品的浊度,可以判断其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免疫比浊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准备样品:将待检测的样品加入试管中。
2. 加入抗体:将已知浓度的抗体加入样品中,使其与抗原结合。
3. 搅拌混合:将样品和抗体充分混合,使其充分反应。
4. 离心沉淀:将混合后的样品离心,使得复合物沉淀到底部。
5. 比较浊度:将不同样品的上清液取出,比较其浊度,从而判断其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免疫比浊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可以用于大规模的样品检测。
但是其缺点是受到干扰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样品中存在其他物质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需要进行样品前处理和对照实验。
总之,免疫比浊法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使得溶液中的颗粒物质增多,从而导致溶液的浊度增加。
通过比较不同样品的浊度,可以判断其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但需要注意干扰因素的影响。
医学免疫学实验一 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
检测血清等体液标本中免疫球蛋白的方法:
★免疫扩散 ★免疫电泳 ★免疫比浊 ★酶联免疫测定
免疫比浊:
合适比例的抗原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 PEG(聚乙二醇)作用下形成微粒,使样品浊度发 生变化。当一定波长光线通过浊度发生变化的 反应混合物时,由于被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吸收 而减弱,故在一定范围内吸光度与免疫复合物 量呈正相关。当抗体浓度固定,样品的浊度与 其中所含抗原量成正比。
反应。参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和湿疹等 发病机制调节的主要抗体
正常参考值: IgG 8.0~16.0g/L lgA 0.7~3.3g/L IgM 0.5~2.2g/L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异常,主要可分为三类:
(1)几种不同的Ig水平增加:主要见于感染、肿瘤、自身 免疫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及淋巴瘤等。
两种方法检测原理:
透射比浊法(Transmission tubidimetry)
当一定波长光线通过浊度发生变化的反应混合物 时,由于被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吸收而减弱,在一定范 围内吸光度与免疫复合物量成正比。
Ab足量,与Ag成正比
散射比浊法(Nephelometry)
光线通过检测溶液时,被其中所含的抗原抗体复 合物折射而部分偏转,产生散射光,其强度与复合物 的数量和散射夹角成正比,与光的波长成反比。
实验步骤
IgG试剂1 (250ul)
IgA试剂1 (150ul)
蒸馏水 2ul 37
校准品 2ul ℃
样本 2ul 水
蒸馏水 3ul 校准品 3ul 样本 3ul
浴 5 分 钟
IgG试剂2 (85ul)
IgA试剂2 (50ul)
混
匀 OD
37 700nm
℃
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 当条件下发生特异性结合所出现 的沉淀现象。
分类
絮状沉淀试验 液体内沉淀试验 环状沉淀试验
沉
免疫浊度测定
淀
反 应
单向免疫扩散试验 免疫扩散验
免疫电泳
火箭免疫电泳 对流免疫电泳
免疫浊度测定
1 抗原抗体比例
1. 高剂量钩状效应(high dose hook effect )
2. 海德堡(heidelberger)曲线理 论
2 抗体的质量
(1)特异性高 (2)效价高 (3)亲和力高 (4)抗血清来源
3 抗原抗体反应的溶液
• pH 6.5~8.5
• 电解质 离子强度、种类(磷酸盐缓冲液)
(二)类型
1. 透射免疫比浊法
通过检测光被吸收、衍射、反射和折射后光 线减弱的变化来衡量抗原抗体的复合物。
2、散射免疫比浊法
通过检测光折射和衍射而形成的散射光强度 来定量抗原抗体的复合物。
3、免疫胶乳比浊法
以胶乳作为载体对小分子免疫复合物进行微 量测定,进一步提高了免疫浊度测定的灵敏 度。
1 透射免疫比浊法
概念:将现代光学测量仪器与自动化分析 检测系统相结合应用于沉淀反应,可以 对各种液体介质中的微量抗原、抗体和 药物及其他小分子半抗原物质进行定量 测定。
(一)免疫浊度分析的基本原理:
• 抗原、抗体在特定的电解质溶液中反应,形成 小分子免疫复合物(<19S),在增浊剂(如聚乙 二醇( PEG)、NaF等)的作用下,迅速形成免 疫复合物微粒(>19S),使反应液出现浊度。 在抗体稍微过量且固定的情况下,形成的免疫 复合物量随抗原量增加而增加,反应液的浊度 亦随之增大,即待测抗原量与反应溶液的浊度 呈正相关。用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抗原标准品同 时进行试验,制备剂量反应曲线,即可计算出 标本中抗原的含量
• 由于免疫复合物颗粒大小再35100nm,对近紫外的光线可见最大 吸收峰,故选择290-410nm波长测 定最佳,目前多用340nm
方法评价:
优点:
① 灵敏度比单扩法高5— 10倍;
② 操作简便快速,1h可报 告结果;
③结果准确,且能用全自动 化或半全自动化仪器进 行分析,尤其随着胶乳 粒子增强浊度测定法的 出现,使敏感度提高, 其应用更加广泛。
4 增浊剂的使用
• PEG、tween-20等非离子型亲水 剂
• 作用:消除蛋白质分子周围的电子 云和水化层,促进抗原、抗体分子 靠近,结合形成大分子复合物。
本次实验内容
• 免疫浊度测定 ——免疫球蛋白检测
具体步骤见说明书
思考题
• 免疫浊度测定的原理、方法与分类? • 影响免疫浊度测定的因素有哪些?
原理:
可溶性抗原抗体在一定缓冲液中发生反应
后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使介质浊度发生改变, 光线通过抗原抗体反应的溶液时,被其中的免 疫复合物微粒吸收,在保持抗体过量的情况下, 免疫复合物量越多,透射光越少,光线被吸收 越多,用吸光度来表示。即吸光度与免疫复合 物量呈正相关。可用抗原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 测出待检抗原含量。
(a)带抗体的胶乳在波长之内可透过光线; (b)结合后,则形成光线衰减
方法评价
1、敏感度高,可达到ng/L水平
2、操作简单,容易自动化
3、结果稳定、可靠,特异性好;不需 特殊仪器设备,一般分光光度计、自 动化生化分析仪或散射比浊仪均可使 用。
(三)、主要影响因素
1.抗原抗体比例 2.抗体的质量 3.抗原抗体反应的溶液 4.增浊剂的使用
3 免疫胶乳比浊法
原理
是一种带载体的免疫比浊法,用抗体致敏的大小 适中,均匀一致的胶乳颗粒(一般是0.2μm), 在遇到相应抗原时,胶乳颗粒上抗体与抗原特异 性结合,引起胶乳颗粒凝集。分散的单个胶乳颗 粒直径位于入射光波长之内,光线可透过,当2个 或2个以上胶乳凝集时,则使透过光减弱或散射光 增强。这种减少或增强的程度与胶乳凝集成正比, 与抗原浓度呈正相关。
缺点:
①抗体用量较大;
②检测需抗原抗体反应 达到平衡,耗时较长;
③溶液中存在的抗原抗 体复合物分子应足够 大。
④灵敏度较散射比浊法 低。
2 散射免疫比浊法
原理:
散射光系指一定波长的光沿水平轴照射,碰到 溶液中的免疫复合物,对光线产生反射和折射 而形成的。散射浊度法是在入射光的一定角度 检测粒子发出的散射光,散射光的强度与复合 物的含量呈正比,即待测抗原越多,形成复合 物越多,散射光强度越强。又可分为速率散射 比浊法(rate nephelometry)和终点散射比浊 法(endpoint nephelome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