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的国民性格
浅析日本民族性格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因素
( 装备学 院 , 北京 民族 性 格 是 指 各 民 族 在 形 成 和 发 展 过 程 中凝 结 起 来 的 表 现 民族 文 化 特 点 的 心 理 状 态 .对 一 个 民族 来 说 ,它 具 有 整 体 性 、 统一性 、 稳 定性 的 特 点 , 是 一 个 民族 的 共 同 特 征 。民族 心 态 和性 格 特 征 .既 是 民 族 文 化 的 重 要 表 现 。又 是 一 个 民 族 的 象
日本耻文化对日本民族性格的影响深远很多学者认为耻人即使自己持有明确意见也会避免我是这样想的我的文化就是日本文化的根源它时刻影响每一个普通日本人的意见是这样的等直接的表达方法而采用恐怕是这样吧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13本独特的耻文化造就了日本独特的我想这么考虑你看如何呢等婉转的措词认为这种表达方民族性格
浅 析 日本 民 族 性 格 的 主 要 特 点 及 影 响 因 素
境界 , 是 播音 艺术 的 最 高境 界 。 ” 张教 授 淋 漓 尽 致 描 述 的其 实 就 是 播 音 员 在 节 目播 音 中呈 现 的意 境 。 广 播 电视 节 目 内容 的传 播 、播 音 员 和 主持 人 在 节 目 中流 露 出来 的 自然 的 情 感 , 是 节 目 中的 “ 意象” 。 节 目的 有 声语 言 和 意象 , 会 拓 宽受 众 的 联 想 空 间 . 加深 审美感受 和体验 。 这 一 过 程 就 是 节 目中的 “ 意境 ” 。 “ 意象 ” 是“ 意境”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一 个 好 的广 播 电 视 节 目都 是 由语 言 艺 术 的表 达 , 再加上意象 、 意 境 组 成 的 。其 中 , 语 言 艺术 是 让 节 目产 生 意 象 的 基 础 . 意境 由 意象产生 。 播音艺术是靠语言工作的 , 如 果 没 有 语 言 的艺 术 表 达, 就 不 能 营造 出节 目意 象 , 无 所 谓 节 目的 意 境 。 有时 。 播 音 员 及其主播的节 目, 只有 不 拘 泥 于 具 体 的 形 态 . 才 能 用 个 性 风 格 创 造 奇 妙 的 意 境 美 感 。通 过 收 听 、 收看节 目. 受 众 就 会 在 播 音 员 的引 导 下 进 入 一 个 由语 言 艺 术 所 带 来 的意 识 层 面 .这 种 意 识 层 面 其 实 是 受 众 的某 种 心 理 体 验 的层 面 .也 就 是 上 面 所 说 的意 境 。 受众在 收听 、 收 看 节 目的 过 程 中 , 其 感知 、 想象 、 联想 、 理 解、 情 感 等诸 多 心 理 功 能被 调 动 , 如此 , 通 过播 出 的 节 目 , 受 众 不仅获得 了信息和认知 , 而 且 得 到 了愉 悦 的 、 美 的享受 . 节目 的“ 意境美 ” 体 现 了 出来 , 播 音 主 持 艺 术 创 作 获 得 了 完 整 的 成 功。因此 , 播 音 意 境 美 是 播 音 艺 术 的 最 高境 界 。 播 音 艺 术 是 人 类 语 言 艺 术 和 表 演 艺 术 中 的一 朵 奇 葩 . 充 满 了 诱 人 的 魅 力 。 这 门 艺 术 呈 现 的 过 程 .始 终 是 其 主 创 者— — 播 音 员 或 主 持 人 持 续 不 断 地 展 现 思 想 和智 慧 的 过 程 。 欣 赏 播 音 艺 术 的 过 程 是 受 众 的 高 级 思 维 与 播 音 员 或 主 持 人 的 高 级 思 维 持 续 互 动 的过 程 ,播 音 艺 术 更 独 特 的 地 方 在 于 : 它 的 首 要 功 能 是 传 播 信 息 .美 学 感 受 既 是 它 的 目的 之 一 . 更 是 为 了清 晰 准 确 地 表 情 达 意 而 必 需 的 手 段 。 这 种 特 殊 性 决 定 了播音 艺术 的审美过 程更依 赖于 “ 意境 ” 这 种 纯 意 识 范 畴 的
浅析日本民族性格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因素
浅析日本民族性格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因素民族性格是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民族文化特点的心理状态,对一个民族来说,它具有整体性、统一性、稳定性的特点,是一个民族的共同特征。
民族心态和性格特征,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又是一个民族的象征。
民族性格的形成是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受历史、文化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影响日本民族性格的主要表现的因素进行探讨。
一、日本民族性格的主要特点日本民族构成比较简单,大和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98%,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琉球人和阿伊努族。
由于日本政府长期实行同化政策,现在的琉球人和阿伊努族人与大和族人已没有太大区别,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
民族的单一决定日本国民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最终造就日本统一、稳定的民族性格。
在以下方面,日本国民表现出显著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性格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烙印。
1.集团意识“集团意识”即集体主义,是日本最具代表的国民性格。
日本人的集体意识特别强,他们认为集体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个人只是集体内部的一个元素。
在集体内部,他们能体会到人生意义,找到安全感,脱离集体将会让他们感觉无所适从,因此,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日本人特别注重顺从集体意识、维护集体利益。
这种对“集体”的认同,有时甚至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盲从地步。
从二战时的“一亿玉碎”到今天企业内部重视集体的氛围,都是“集团意识”的体现。
在日本,和集体唱反调、做出背离集体的行为的人会被其他人孤立,甚至受到“断绝来往”的惩罚,这种“惩罚”反过来又会使日本社会的“集团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使日本人更依附于集体,不敢越雷池半步。
2.看重别人态度的思维方式日本人说话做事非常看重别人的态度,当他们决定做某件事时,首先会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自己这么做别人会怎么看待自己,日本人一般不会做出和“大家”相背离的行为。
日本人即使自己持有明确意见,也会避免“我是这样想的”、“我的意见是这样的”等直接的表达方法,而采用“恐怕是这样吧”、“我想这么考虑,你看如何呢”等婉转的措词,认为这种表达方式是适当而有礼貌的。
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解读日本的国民性
浅谈日本的国民性日本处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四周海洋环绕,是一个岛国,东临太平洋,西北隔着日本海同俄罗斯、朝鲜和韩国相望。
西南隔东海与中国相望。
作为同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与中国不管是在地理位置还是在经济文化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的从经济文化各方面影响着日本,而日本的国民性格却反过来对中日关系产生了极大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地理角度剖析日本复杂国民性的形成及其产生的影响。
一、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解读1、日本国民性格中的侵略意识作为群岛国家的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周围几千个岛屿构成,面积不过万平方公里,与周围的中俄相比,它的生存空间相形见绌。
而且,由于日本坐落在环太平洋的断裂地震带上,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平均每天发生有感地震4次,境内有100多处随时可爆发的活火山,还受到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除此之外,日本资源匮乏,可耕地面积少。
这样的地理环境给日本民族带来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压力,使日本人总感到生存的困难,造就了日本人民敏感和捎带自卑的心理特征以及危机和生存意识。
而更具悲剧色彩的是日本本身国土面积狭小,与之相邻的确是一个国土广袤、人口众多、政权统一的大国。
与同处孤岛的英国相比,英国相邻的是一个民族主权国家纷争不已的欧洲大陆,与日本相邻的则是一个地大物博的统一国家,而且这个国家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文明都是领先于日本的。
这点区别意味深长。
前者使英国有优越感,后者是使日本民族始终有深层自卑感、压迫感,这种自卑感表现到极致就会使日本民族产生强烈的侵略意识,这种意识是对现状的不满和自卑导致的强烈嫉妒心里。
2、日本国民性格中的开放探索精神日本是一个太平洋岛国,四面环海,虽然陆地资源狭小,但是海洋资源极其丰富。
狭长的海岸线、丰富的渔业资源、优良的港湾,陆地资源的紧迫和岛国环境带来的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及便利的交通,迫使急于寻找出路的日本人民开始了探寻世界的脚步。
与中国的闭关锁国不同,日本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探寻世界的脚步。
从日本人的主要文化心理来看
四、结论
了解日本人的语言心理及其文化特征对于更好地理解日本次演示化、促进中 日友好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在理解和尊重彼此文化的基础上,努力加强 中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两国关系的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谢谢观看
一、日语表达方式
在日语表达中,敬语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它可以表达出对对方的尊重程度。 例如,日本人经常使用“です”、“ます”等敬语,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此外, 日语中的委婉表达也是其语言的一大特点,说话者常常使用间接、不明确的语言 来避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情感。
二、汉语表达方式
二、汉语表达方式
三、现实意义
为了传承和发扬日本传统家庭文化,社会应该采取措施鼓励人们更多地家庭 生活,以及倡导尊重长辈和家庭和谐的重要性。此外,年轻一代也应该主动学习 和传承这些价值观,并将其运用到现代生活中。
四、结论
四、结论
从以上谚语可以看出,日本人的传统家庭文化强调家庭和谐、尊敬长辈和互 相关爱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对日本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 启示。为了传承和发扬这种传统文化,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促进跨文化交流 和理解,同时鼓励人们更加重视家庭生活和家庭价值观的培养。只有这样,我们 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日本人的传统家庭文化,为其在现代社会的发扬光大做出 贡献。
3、敬老爱幼:尊敬老人和关爱幼儿是日本次演示化中的重要传统
2、团队协作:日本次演示化中的团队协作精神,源于日本传统社会的农耕文 化。在农田作业中,人们需要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劳动任务。这种精神在现 代化的日本社会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使得日本在团队合作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3、敬老爱幼:尊敬老人和关爱幼儿是日本次演示化中的重要传统
三、比较分析
三、比较分析
人类学中关于国民性的研究——从《菊与刀》看日本的国民性问题
·心理人类学期末论文·人类学中关于国民性的研究——从《菊与刀》看日本的国民性问题[摘要]从古到今,历史上很多人类学家都思考过国民性这一问题,也产生了一系列巨著。
其中最著名的是二战后,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对日本国民性的研究作品《菊与刀》,它成为二战后期美国统治日本的重要的理论依据。
书中作者分析了日本国民性的双重性,即有温柔善良的一面,又有凶狠残暴的一面,所以美国就对日本采取了一种“统而不治”的间接统治措施。
可见,人类学家研究国民性问题是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方法和高效成果的。
日本是中国的邻邦,历史上两国既有友好的交往,又有黑暗的复杂关系。
它现在是世界经济强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对中国有深刻影响,所以研究日本国民性是有意义的。
所以,我以历史上成功的研究日本国民性的案例为切入点,学习经典之作,才能更好的有自己的认识。
[关键字]国民性耻感文化人格“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菊与刀”正好象征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菊与刀》中给我们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日本、矛盾的日本、美丑善恶并存的日本、一言难尽的日本。
国民性格是渗透在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中的精神或意义,是某种在民族中内部“一以贯之”的文化精神,具体地表现为民族心理和由民族心理构成的特有的民族性格、民族风采、民族风调。
国民性又称民族性。
人们认为,国民性是以国家民族为单位构建的一种社会性格。
国民性是一个国家民族大多数成员共有的、反复出现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的总和,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深层意识。
日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岛国,公元4世纪中叶,日本出现统一的国家──大和国。
岛内民族为大和族,北海道地区约有2.5万阿伊努族人。
日本神道和佛道较盛行。
所以,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
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清酒、神道教构成了传统日本的两个方面--菊与刀。
“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日本的民族性
日本的民族性:其一,日本民族是一个冷漠和热情的结合体。
其二,日本民族是优雅与残忍的结合体。
其三,日本民族是服从于反叛的结合体。
其四,日本民族的群体性非常鲜明。
这带来了日本民族极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日本非常强调个人对团体的绝对服从。
其五,日本民族非常热衷于学习和改造。
其六,遵守纪律、追求完美日本这种民主性形成的原因:资源贫乏,地域狭窄的地理特点决定了日本的文化特征。
美国人的性格:热情大方、坦承与直率、独立进取、竞争的意识强、时间的观念强、遵纪守法、有礼貌讲公德、讲求实际、看重成功的价值。
评析:日本式管理的超越与被超越-------------------------------------------------------------------------------- 2002年09月09日08:55 经济观察报本报记者方军/文现在,西方管理大师们争相为“不具竞争力的”日本工业提供建议,他们的潜台词是“日本需要学习西方的管理方式”。
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在《日本还有竞争力吗?》中说,日本公司需要通过定位于利润、制定明确的战略和加强雇员激励来创造竞争优势,也就是接受西方的“战略性思维方式”。
在美国《商业周刊》眼中,法国人卡洛斯·戈恩因拯救日产汽车公司 Nissan 而成为“日本民族英雄”,他的成功源于抛弃日本的传统做法——放弃按资历支付薪酬和升迁的日本方式、为员工提供股票期权和奖金、划分明确的责任并赋予经理直接管理权。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讨论日本企业管理的语气与现在完全不同。
当时,日本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工业强国,它的工厂以惊人的高效率生产着高质量的产品,大量的美国经理人飞越太平洋去丰田和索尼“朝圣”。
1981年出版的《日本企业管理艺术》是当时最畅销的商业书之一(其他几本也都是关于如何面对日本的挑战),当时最热门的管理时尚是精益生产、全面质量管理、连续改进和适时制造——也就是西方人眼中的日本企业管理方式。
日本的国民性格
变态的两个极端:谦虚乐学、模仿会学、勤奋好学和唯利是图(集体主义,教会徒弟杀死师父,为了获得帮助,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为天皇而战和剖腹自杀(为天皇而死);谦虚谨慎和推卸责任(企业里的不作为,没有道德良知,二战不认罪,我的日立硬盘);天真浪漫而又残忍暴力(热爱自然爱护环境,被右翼军国主义洗脑后嗜杀成性,犹如恐怖分子);坚贞隐忍而又仇恨满腹(努力工作,精益求精,圣战天皇,积累力量报仇雪恨,伺机一雪前耻)。
虽然不能沉浸在过去的悲伤记忆中,但是绝不能忘记过去曾经犯下的错误,不是要给心理负担牢记历史,绝不能回到过去的老路。
变态的两个极端,彬彬有礼九十度鞠躬和剖腹自杀;谦虚谨慎和奸淫掳掠;中日应该摒弃前嫌,学法德和解。
我想亚洲几强也要化解敌意,牢记历史,虽然不能沉浸在过去的悲伤记忆中,但是绝不能忘记,才能走向未来。
九十度鞠躬的礼仪生性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固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意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背叛;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重视教育已是日本的优良传统。
十年种树,百年育人,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国民。
日本的教育到底如何呢?看看其国民的素质就可见一斑。
日本人之所以技术精湛、团体意识浓厚,都与日本一而贯之的缜密教育分不开;同样,日本傲视东亚,拒不承认和反省过去的侵略战争,甚至继续与邻国对峙为敌,也与日本延续至今的教育分不开。
后一种教育是本次百草止水阐述的重点,因为它与中国息息相关。
以天皇为中心的神道教和武士道精神是日本文化的核心。
杀身成仁、为国捐躯是世界各国都有的传统教育,但这种教育一到日本就走了味道。
通常所说的“杀身成仁、为国捐躯”,指的都是反抗侵略压迫的正义之举,在日本却是指对天皇无条件效忠和为大日本帝国利益不惜一切代价。
基于此,历史上的丰臣秀吉数度侵朝觑中,明朝时期自发聚集的倭寇在中国疯狂肆虐,顶着“大东亚圣战”之名发动的侵华战争,富于冒险的敢于以弱击强的偷袭珍珠港,以及近来频频染指我国东海、台海的嚣张之举,无一不是日本一脉相承的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从日本人的生活看日本的民族性
从日本人的生活看日本的民族性国民的统一性国民性就是一个民族为了与环境相适应而演化培养出来的心理习惯。
日本人提倡共同进步、协调一致,讲究团队精神。
所以,日本人大都人云亦云。
这也是日本人长期遗留的心理习惯。
美国学者发表了著名的《菊与刀》一书。
日本学者将这部作品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发行,并受到广泛好评。
在书中,日本人提出了与美国学者相对应的“羞耻文化”,并指出,日本文化是“羞耻文化”。
由此可见,日本人很注重羞耻,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因此,自身言行总是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左右,甚至迷失自我。
与日本人相处,发现他们事事小心谨慎、顾虑重重。
其实,这都源于日本人自我意识薄弱、随波逐流、讲究步调一致的统一性。
因此,日本人一直都是不善于表现自我,大都随声附和,保持一团和气的状态。
A型民族日本,可以说是A型血统治的国家。
为什么这么说呢?据日本官方统计,日本上层社会大都由A型血人全面占领。
其中,日本国议员人数,A型血人占56%;历代总理人数,A型血人多达15人;国内医生人数,A型血人占46%;国内学者人数,A型血人占70%。
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是由A型血人主导的国家。
A 型血的人,非常有特点。
他们一般会严格遵守规则和制定规则,做事认真,一丝不苟。
对什么事情都是严格要求,绝不容许有一丝懈怠。
他们的说话方式婉转且留有余地,从不直接拒绝别人。
他们做事总是三思而后行,十分小心谨慎。
A型血的人会有些极端,表面上温文尔雅,内心世界极度复杂。
这正符合日本国民的整体素质。
严格恪守规章制度,做事认真严谨,是日本人给人的第一印象。
他们做事循规蹈矩、一板一眼,凡事都严格按照规矩办事,不容许出现任何差错。
日本也因为此种特点,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日本同样是礼仪之邦,总给人以谦恭有礼的外在形象。
但是,就日本的犯罪现象和自杀情况来看,在这谦恭有礼的背后,日本人的心理也是非常纠结极端的。
日本生活压力非常大,他们的负面情绪日积月累,而且没有可观的宣泄渠道。
日本的国民性
3
参考意义
·什么是国民性?
国民性,是由一个国家的全体社会成员 在共同创造民族文化中形成的一种群体人格。 其成因非常复杂,一般多表现为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普遍具有并重 复出现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行为方式等。
一、日本国民性内容各Βιβλιοθήκη 其所集体主义忠义勇武
神道
危机意识
耻
实用主义
等级制度
双重性格
集团主义
日本人喜欢合群、重视集团的共同行 动,反对内部个人竞争,坚持集体利益 大于个人利益, 因此很难产生足以改朝换代的阶级对 抗。 在侵略战争中,因为是集团行为,既有 “上级命令”,又“大家都一样”,这 就形成一种“无责任集团”,干坏事的 时候没有犯罪感,干完之后也没有责任 感。
·中国文化的影响
二、日本国民性的形成
2-1
岛屿环境 农耕型社会 自然灾害频繁 资源极度匮乏 生存条件恶劣
地理环境
危机意识强烈 集体主义至上 从容冷静 享乐主义
忍从精神
2-2
历史因素
镰仓和室 町时代武 士道精神
德川幕府统
治的影响
中国文化 的影响
近代明治维 新的影响
·镰仓和室町时代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精神是日本 国民性形成的非常 重要的原因。武士 道精神武士道的精 髓即“忠义勇武”, 要求武士对于主君 的绝对效忠。讲求 对大名和将军的绝 对忠诚和彻底的服 从
日本的国民性
日本人的性格既好勇斗狠 而又待人态度温和;黩武而又 爱美;尊大自傲而又彬彬有礼; 冥顽不化而又柔弱善变;表面 服从而又心存怨恨,不甘受人 摆布;忠诚而又诡诈;勇敢而 又怯懦;保守而又易于接受新 的方式......
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日本的国民性
日本人的国民性格
日本人的一般国民性格关于中日两国的国民性,最流行的说法有三,一是说日本人天性团结,中国人天性好内斗。
二是说日本是个擅长学习的民族,他们学习中国,却不学缠足和宦官,很有‚取其菁华,去其糟粕‛的风范。
三是说日本人有个特性,他们一旦被别人打败,不象中国人那样恨人家,而是学习人家。
这三种说法,当然没有完全认识中国人与日本人的国民性格差异,一般认为日本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亲近自然崇尚和谐日本人尊崇自然,主张人和自然的协调、和谐。
这与其他国家和民族有着很大的不同。
美国的女性社会学家富劳莱丝〃克拉克霍恩认为:‚美国人和苏联人认为自然应该由人来征服的东西,墨西哥的农民认为人应屈服于自然,而日本人则认为人应与自然保持调和。
‛另外,日本人的自然观与中国人也有较大不同。
中国人一方面对自然的威力表现出坚强的忍耐精神,另一方面又主张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来‚参赞天地、化育万物‛,甚至发展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这也与日本有着相当的不同。
西方人的自然观来自于自然环境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基督教。
基督教认为,人和自然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但人是上帝按自己的样子创造的,因而人优越于自然,人应该支配自然。
在中国,则与自然环境和有关天的信仰相关。
中国的自然环境并不太优越,中原一带经常处于干旱和洪涝的交替影响之下,从而养成了中国人顽强、忍耐的精神;但是,这种灾害在某种程度上有是可以预防的,可以经过人们的努力减少损害,人们的努力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可以发挥作用的从而又产生了征服自然的思想。
在信仰方面也是这样,在中国人的信仰里,天一方面有着绝对、普遍的创造者、主宰者的支配性格,另一方面又有着是‚理‛(道德)的最高体现者的教化性格。
人们对天而言,一方面对其支配要忍耐、服从,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努力和修养成为圣人,协助和参赞天的化育。
日本人的自然观与日本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族的固有神道信仰有密切的联系。
在神道信仰中,日本列岛及自然万物都是神所创造的,其运动变化是神的自我展现,在自然中蕴藏着一种内在而不可见的、神秘的力量。
日本真实人性揭秘——隐忍的放纵,分裂的极端!
日本真实人性揭秘——隐忍的放纵,分裂的极端!很多中国人刚去日本,都会被整洁干净的环境感到震惊,好像所有日本人都遵守秩序,说话彬彬有礼。
那为什么这么有礼貌的日本人,战争中就成了野蛮恶魔呢?今天,我就说说,日本人背后的人性真相!1、外部成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美日交战期间,美国曾派人研究日本人,最后得出结论---在美国的所有对手中,日本人的性格最古怪最难琢磨。
生性好斗又非常温顺;自负桀骜又文雅守礼;顽固不化又狡黠善变;性情温顺又不甘于受人摆布;忠贞不二又容易叛变;勇敢又怯懦;保守又渴望新潮;外表谦逊腼腆又暴虐残忍;那么,为什么日本人性格如此古怪分裂呢?1、地域环境日本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国,面积狭小资源匮乏,岛上多是山地丘陵,居住面积就更少之又少。
日本处于太平洋和亚欧火山地震带上的交汇点,海啸台风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频发。
而且日本每年发生地震上千次,平均每3年就要发生1次大地震,世界上特大地震日本占了20%。
每天都遭受着死亡威胁,造成了日本人极度不安全感和强烈的危机感。
他们见惯了死亡,见惯了灾难,在恶劣环境下,不会有闲情逸致去研究仁德规范,所以日本的思想家很少。
为了减少内耗共同抗击外来灾难活下去,日本人都会无条件去遵守并维护既定的社会秩序并遵守,内部十分团结。
这也是日本人轻视生命看淡生命,不怕死爱自杀,在压抑中矛盾行走的原因。
2、相扑相扑是日本国粹,最高等级的横纲在是国宝级的存在。
运动看似简单,反映出很多日本深层东西。
在有限地域上圈一块地,让自己拼命吃成为虚胖的巨无霸,用蛮力把别人赶出去。
这表明了日本的深刻的危机意识,所以日本民族小集团主义思想为主,缺乏一种深刻的宏观思维,更缺乏一种以柔克刚的政治智慧。
只知道进不知道退,只知道赢利,不知道人和,缺乏一个整体的大局观。
这也造就了日本现在在全球尴尬的政治地位。
3、种族优越感日本人种族优越感极强,认为日本由太阳神创造,日本为日出之国,天皇是太阳神之子,日本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浅析日本民族性格
浅析日本民族性格1000字日本民族性格是指在日本人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习惯等方面的共同特征。
以下从礼貌、集体主义、勤奋、自我控制与表达、社会性、保守性等方面浅析日本民族性格。
首先要提到的是礼貌,这是日本民族性格最为突出的体现之一。
日本人非常注重礼貌,从礼仪、面子到关系互动,都体现出极其严谨的礼貌。
日本人视之为一种美德,为了避免冒犯他人、尊重对方背景和立场,他们会很注重言行的举止和外在的形象表现。
其次是集体主义,即日本人在利益、观念和价值等方面更倾向于整体而不是个体。
家族、团队、国家都是重要的整体,个人则要将自己的利益放在整体利益的背后或者以整体利益为前提。
所以,在日本,团队合作意识很强,更注重的是团队目标而非个人能力。
勤奋是日本民族性格的另一个标志。
日本人勤学苦练,严谨认真是日本人培育出软硬实力的重要基础。
除了学生时期的勤奋学习,日本人在职场中也非常勤奋,对工作视为一份责任和荣誉,并且习惯于通过工作成就来证明自身价值。
日本人同时也是具有很强的自我控制和表达能力的民族。
他们往往控制情绪,减少表达情感,因为过于激昂显得不稳健也不文艺,他们追求冷静与理性的表达方式。
同时,日本人更习惯性的通过默示、比喻、暗示等方式对意思进行传达。
这种表达方式既可以通向他人理解,也能够保护自己不被“伤感”。
社会性是指日本社会非常注重社交,人际交往是社会的基础。
在职场、学校甚至私事中,日本人习惯以借口、礼物搞好关系,面子和人情关系在这个社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从而构成了人际以感性和缓对待的气氛,这也是日本人在世界上以非暴力、和平形象表现出来最可信的特质之一。
最后是保守性。
日本民族观念在基于传统文化所设定的稳定性上而形成着浓厚的保守气质。
日本人在许多方面都会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与传统相符,包括礼仪、衣着、饮食等等。
它使得日本社会温和而稳定,相应地,这也意味着日本社会在某些方面的跨越式发展受到了限制。
浅析日本民族性
浅析日本民族性第一篇:浅析日本民族性浅析日本民族性——以《菊与刀》为例直到今天,一提起“日本”这个词,大多数中国人的感受不是百感交集就是恨得咬牙切齿,始终难以从日本侵华的阴霾中走出。
电影电视从来没断过抗日主题,历史课本也永远写着“勿忘国耻”四个大字,作为一个正宗的90后,我既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也很难领会爷爷辈们声嘶力竭的控诉。
我有的更多的是疑问:“为什么这样一个弹丸之国能够跻身资本主义列强;资源匮乏,却曾一度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小国寡民,却敢叫嚣美国;以中国为导师,却把中国拍倒在沙滩上。
”我们总说日本这指日本那,可是我们又真正有多了解它。
我们扬言只要每一个中国人吐一口唾沫就能淹死它,我们也老是抗议日本政府参拜靖国神社,甚至集结起来抵制日货,可是我们对它仍旧一无所知。
我们能看到很多日本学者、文人等对中国历史、社会做的种种探讨。
更有意思的是对于中国的纪录片,日本人、西方人拍得比我们深刻、细致、详尽得多。
好多我们不在意甚至摈弃的的元素却被他们完好地保留和继承下来,特别在考古界,日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堪称世界典范。
放眼中国各界,却少有研究日本的人才和著作,即使有,也多以大国的姿态俯视日本,除了骂还是骂,实在不堪入目。
美国作家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却能够以相对客观和冷静的态度,引用丰富的事例、访谈以及日本本国的相关著作,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民族性,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日本的大门,使我感悟颇多。
下面我就文中提到的几点谈谈自己的想法:一、精神优于物质、环境。
灵魂是可以训练的,人可以通过特殊的修行可使精神变成至高无上、压倒一切的东西。
一方面,作为一个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家,物质的匮乏使人们转向对精神的探索,在无力改变现实的情况下,人们只能靠强大精神、强大内心来战胜肉体对物质的诉求。
而实践证明,强大的精神支柱往往能够支撑人战胜现实现在的困难和危难,创造生的奇迹。
正如当年中国红军十万里长征一样,因为有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中国共产党以小米加步枪的绝对弱势战胜了国民党的飞机大炮,来了个奇迹般的逆转,最终赢得中国的江山。
日本人的人格分析
姓名:xx学号:29xx人的人格分析报告日本,是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太平洋岛国。
日本人,主要由大和族组成,通用日语,汉字亦是日本流行文字。
日本人在古代隋唐时期深受我国汉唐文化的熏陶,不管在朝廷制度、礼仪,还是服饰、茶道等各方面都有着浓厚的华夏元素。
日本自己亦以“小中华”为荣,视其他各国(如荷兰、西班牙等)为蛮邦。
同时,日本人自古深受武士道精神的影响,有着对外侵略的本性,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菲律宾等国的战争。
日本民族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民族。
在谈到日本民族时,我们既会说他们是一个十分讲究礼仪的民族,常以彬彬有礼的姿态出现;我们也会说他们是一个蛮横、顽固的民族,决不会轻易服从于别人的控制,这种性格在战争中的日本人身上是尤为明显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一个人所处的大文化背景与他的成长经历会对其性格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文化背景是主要因素。
与西方的欧美“罪感文化”及东方的中国儒家“仁道”文化相对比,日本文化可以被总结为一种独特的“耻感文化”。
“罪”是要靠内心来主动反省的,而“耻”则是因外力而被动感受的,前者隶属于个人,而后者依附于群体,和“罪”相联系的是“赎罪”,是良心的自责和忏悔;和“耻”相联系的是“雪耻”,是人前的报复和炫耀,二者有着天壤之别。
对于日本人来说,“耻感”却是高于一切的,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判断,行为选择和义务认可。
虽然是一衣带水的紧邻,但很明显中日两个民族在文化和心理上的巨大差异。
一方面,日本的神道教让它自足,尊大,偏执和佞狂;另一方面日本又是个岛国,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中华文化的边缘,这又构成了日本文化人格中的那种脆弱,敏感,悲苦和孤绝的色彩;这两方面使日本这个民族显得极其特别。
日本人性格有其矛盾的一面,在很大的程度上,日本人即好斗又和善,即尚武又崇美,即蛮狠又有礼,即刻板又善变,即温驯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即忠心耿耿又容易背叛,即勇敢又怯弱,即保守又易接受新的方式。
他们极为关心别人对他们行为的看法,但他人对其过错一无所知时,他们又会为负疚感所困囿。
日本人性格
日本人性格
1、恃强凌弱,呈现两面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日本人所处的海岛地域,资源非常少,自然灾害非常多,不偷不抢(侵略别国)就难以为继。
而且从战国时代开始,就形成相互抢掠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恃强凌弱的性格就逐步形成了。
2、格局太小,心胸狭隘。
日本人不管是从画作、还是书法、音乐等都很难找到我国那种大气磅礴的感觉。
他的作品往往会在细节上揣摩、描述的比较到位,但所反映的场面、格局都不大。
3、礼貌的外表,虚伪的心
日本人的有礼貌似乎是全世界都公认的,但如果你和日本人打过交道后就发现:他们这种礼貌或者叫礼节,是流于形式上的,骨子里的虚伪和狡滑是掩盖不住的。
比如出现一个问题或纠纷,日本人一般都是先于你道歉,然后再去非常认真的找出一大堆可以证明你有错的证据,再出其不意地与你对簿公堂。
4、善于学习,但却排外
日本人自从“黑船事件”逼日本打开国门以来,对外来的事物、思想都是持开放的态度,也非常善于学习和运用。
但是,对外来人却是持排斥的态度。
5、非常重视羞耻,而不重视罪恶
日本人有着明显的轻伦理、重羞耻却不重视罪恶的现象,自尊
甚高。
它
6、心理脆弱,容易走极端
在日本人文化中,可没有“卧薪尝胆”也没有“留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更没有“韩信胯下之辱”的说法,一旦失去信心,不管是现代日本人还是古代的日本人,大都会采取自杀这种极端手段来结束生命。
浅谈日本人的素质
日本人的素质
好的方面:很有自信心,勤劳肯干,做事严谨,责任心很强
坏的方面:做事认死理,有点二杆子性格~自信心太强(也算缺点,自信心太强就有点自恋了)不喜欢听别人说他们坏话~至于楼上的说的那些,我只能说那是你对日本的看法,只代表着极少数人就像有的人说的,日本人不一定都是坏人,中国人不一定都是好人只有摒除了偏见,才能看到一个民族真正的本质
1.办事讲效率;
2.做事认真严谨;
3.为人谦虚有礼面貌;
4.爱国、民族自尊心很强;
5.团结、凝聚力强。
告诉你们!!日本人的素质非常高!!完全是靠自觉性的!!
中国大学生那么多,名牌大学的也是数不胜数!!素质也是差的要命!
日本从小给孩子灌输的教育就和中国不一样。
如果你去过日本一个星期左右,你就会感受到.日本人有礼貌,对客热情,服务态度极好,你到商店去即使什么都没买,人家照样会向你深深鞠躬欢迎下次光临,而在中国,大家也都心里有数!日本人也讲文明,他们的街上,毫不夸张的讲:没有一丝灰尘!几乎找不到一点痰迹和垃圾,马路比中国人的一些桌子干净,这点跟新加坡人很像,区别在于新加坡人是惩罚力度狠,日本人则完全靠自觉!在中国,大家心里也有数!就算是上海也差的太远了~工作态度上,日本人可以说有时候是废寝忘食,说简单一点,绝不混日子,如果工作8小时,那这8小时里除了上厕所,其他时间都在工作,而在中国,大家上过班的人也都有数!在跟你说一些事情,曾经在日本有一个餐厅的老板有一次看见某客人桌上的一道菜一点都没有动过就离开了,于是便投机取巧的收回该菜加热给下一批顾客食用,结果此事遭到暴光后各大媒体大肆宣传,受到全社会谴责,该老板受到了严惩并勒令关闭该饭店,几乎等于破产!而在中国,大家也有数...
中国素质真的很多不能和日本人比~中国的教育制度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是强烈灌输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永远都是祖国第一,发达国家的给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是“诚实守信,礼貌待人”。中国真的很多地方不能和日本比~
论日本的民族性格
论日本的民族性格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论日本的民族性格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今天,这个面积只有37万平方公里的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
日本是个岛国,四面环海,内部又分为主要四岛,国内资源极度匮乏,除由于火山频发带来少了硫磺等矿产资源,少量山地森林资源外,确实没有别的更多可开发的资源。
在日本走向对外掠夺之前,小型精耕农业和渔业是其民族主要生活来源。
自然生活地域的恶劣条件使得日本人和其他民族相比较更加具有危机感和掠夺性。
经过连年争战统一后的日本民族,看到的依然是国土空间狭窄、地震火山频繁。
使得日本民族与生俱来的充满了对占有辽阔大陆的那种安全感的渴望。
这种渴望在早期表现为大量派遣“遣唐使”来大陆学习,在崛起的后期表象为对大陆的野蛮侵略残酷掠夺。
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成为日本民族的思想主旨。
表现在当今日本社会的那种欺软怕硬、趋炎附势、恃强凌弱的劣根性不能说不是深受日本民族生活地域特征的历史影响所致。
1853年7月8日,刚刚跻身于强国之列的美国,派出东印度舰队司令佩理率领四艘全副武装的黑色大船,闯入了横须贺港。
为了开辟太平洋航线和抢占东方市场,佩理代表美国总统提出了开港通商的要求。
这位不久前在美国和墨西哥的海战中大获全胜的将军十分自负,他对前来交涉的日本使者说,你们最好不要抵抗,因为一旦开战,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必胜。
面对冒着黑烟的蒸汽战舰和盛气凌人的美国将军,日本人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此时的日本,已经度过了两百多年闭关锁国的时光,但是,它对外面的世界并非一无所知。
在唯一的窗口长崎,当时世界上两个最富强的国家,中国与荷兰被允许往来通商。
浅析日本人的国民性中的极端性格
民性格 , 在特定时期特定的阶段 , 都可以取得意想不 到 的效果。 在二战中, 极端的国民性格使得 1 3本法西 斯可以将整个国家与国民捆绑在一起, 发动罪恶的战 争。 而在战后 , 极端的国民性格又可以使得整个国家 和国民在精神与思想上高度一致 , 全 民致力于经济建 设与发展 ,从而取得了极大的成果。 极端性在国民性中是一种 比较特殊的性格 , 起到 补充国民性的作用 。 但是极端性的危害性也是非常大
的, 而正是这种态度 , 才会使得 日 本在战后迅速恢复 和发展 , 进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所以,极端的国
在《 菊花与刀》 中, 本尼迪克特提到 “ 除了少数 顽固分子, E t 本人不认为有必要对美国占领军展开抵 抗运动和组织地下反击 。( 中略 ) 从最初几个月起 , 美 国人就可单独一人安然无恙地在拥挤不堪 的列车 上旅行到这个 国家的偏僻角落里去 , ……当我们的吉 普车驶进村庄时 ,孩子们夹道高呼 ‘ H e l l o( 哈罗 ) ’ 和 ‘ G o o d — b y( 再见 ) ’ ,还不会招手的婴) L N由母亲 拿着他的手向美国士兵挥手致意 。 ” 真是令人难以置 信, 于是作者感慨道 : “ 日 本人对战胜国竟如此友好 , 几乎战争一结束 , 情况就 十分明朗:日 本人以非常善 意的态度接受了战败及其一切后果。 ”回
社, 1 9 8 7 , (日 本, 在政治、经济、文
中国学习中可以证 明。 倒不如说是极端的国民性格
日本人的民族性格
日本人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既有其美好的一面,也有其丑陋的一面,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有时甚至是绝对对立的。
日本人的性格特征之一是调和,中庸及儒雅,但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下,其性格又会偏离这一美德。
我不准备全面论述日本人的性格,只是着重谈谈来自传统文化的国民性格。
日本人判断失误一般都采取相对主义,调和折中的态度。
这种态度是以和作为基础的。
早在七世纪,圣德太子指定日本第一部律法《十七条宪法》,开首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以和为贵,成为立国之本。
日本人将日本精神称为和魂,《日本书纪》称赞和魂是奇魂,幸魂。
和是日本人最初表现出来的性格。
在生活中,日本人从来不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总是把自己的内心深处隐藏起来,给人一种压抑束缚之美。
和服的外观和结构也呈现给人一种束缚之美,恐怕也是日本人性格的反映。
日本的性格特点与日本的文化形态密不可分,日本的文化是一种并存型,全面摄取型的文化。
日本文化是多层次的,兼有原始本土文化,神道文化,中国儒道佛文化,西方基督教文化,人文主义,马克思主义,自身没有形成牢固的文化思想体系,与外来文化的交融是在冲突,并存,交融的文化模式中调和完成的。
6世纪中叶佛教传入日本,在圣德太子大力弘扬下,达至极盛,成为日本的国教。
日本人尊奉圣德太子为日本佛教的始祖。
奈良佛教主要引进中国的华严宗、法相宗、俱舍宗、三论宗、成实宗和律宗,也称“南都六宗”,基本遵照中国佛教的原貌;平安佛教逐渐显现出日本佛教的民族本色,将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净土宗导入日本,并加以现世化、世俗化改造,形成独具日本特色的净土真宗,日益彰显出日本佛教特立独行的文化景观。
镰仓时代以后,禅宗东渐,将军武士扶植新佛教禅宗,禅逐渐成为日本文化的支柱。
净土宗与禅宗对日本文化影响最大。
东大寺,禅宗庭院。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大量吸收西方文化,一度出现全盘西化的激进运动。
贵族和西方人参加各种活动,如晚会,交谊舞会,化装舞会,妇女慈善会,借以传播西方文化和风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日本的国民性格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2009级历史一班梁建波2009515671 【内容提要】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一直较为错综复杂,而近来钓鱼岛问题、东海油气田开发、教科书事件、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宪法和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等一系列动作引起了世人的警惕,而在中国的统一问题上,台湾与台独等与日本的右翼势力遥相呼应,美日联合钳制中国等也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
眼下国内的民族主义反日呼声明显高涨,是历史与现实诸多因素交错累积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中日关系团队、坚韧和顽强拼搏精神追求完美的精神奋斗、积累和节俭意识擅长学习和模仿中国人向来以一种复杂而矛盾的心态来面对隔海相望的东邻日本。
这个和我们一衣带水却又似远隔重洋的国家与我们有着太深的渊源。
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岁月不曾抹去中国人往昔屈辱的回忆。
二十世纪伴随着贪婪残酷、掠夺成性的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的强大和崛起的,是无情地蹂躏过中国的大江南北的日军铁蹄。
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无人区、细菌战……一个个连绵的噩梦,是中国人民永世难忘的血泪家国的沦陷史和奋斗史。
当久经坎坷磨难的中国人民终于实现了独立自由的梦想,走上了中华民族民主富强的复兴之路时候,日本也在美国的支持下从二战惨败的废墟中迅速崛起,并借助有利的国际局势实现了经济上的腾飞。
七十年代,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以宽阔的世界眼光,用博大的历史胸襟,立足于长远的民族发展,打开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大门。
此后尽管也出现了许多波波折折的不和谐的杂音,但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双方秉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原则,共同发展,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往来频繁,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然而事物的发展总不会是那么一帆风顺。
中日之间的深刻的矛盾和冲突一直存在,只不过是被经贸的快速发展暂时遮掩,一旦时机成熟,总要显现出来。
这不仅仅是历史遗留问题的延续,也不仅仅是两国在国际竞争中国家利益的博弈,还在于中日两国不同的国民性格所导致。
也就是说,尽管从甲午战争中日本就开始真正纳入中国人的视野,尽管我们了解西洋的很多书籍都从日本转译,尽管日本曾留下孙中山、鲁迅、周恩来、蒋介石、郭沫若等一代名人奋斗的足迹,尽管连篇累牍的报刊书籍新闻杂志,都在时刻给予着我们各种各样的信息,尽管日本很多企业的名字和产品大家都熟悉,但对于我们的这位东邻的国民性格,大多数人并不是那么透彻的了解。
我们只是从日本上世纪大东亚共荣圈的军国迷梦里,从70年代经济文化的腾飞中,从屡屡参拜靖国神社的人员身上,从世界第二大经济富国的繁荣富裕之路去推测这一切。
在我们熟悉的电视剧中〈聪明的一休〉、〈排球女将〉和〈血疑〉,以及熟悉的品牌如松下、索尼、富士通、三菱、丰田之类,不很熟悉文学家作家如三岛由纪夫、村上春树,东方魁夷,到我们有些面熟的政治家如田中角荣、中曾根康弘、村山富士、小泉纯一郎和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等,我们看着我们的邻居强大和富裕,但我们并不完全明白为什么会如此。
就像改革开放到了今天我们也惊讶于自己的成就与问题一样突出一般。
因为缺少明晰的表达,因为处在一个迅疾发展、风云变幻的年代里,历史和现实往往让人难以看清它的全貌。
况且日本人与我们中国人本来就有很大的差异,尽管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但大多数中国人始终并不真正了解这个民族。
何况像国民性格这样有些玄虚的问题,本来就不会有确切的定论。
然而没有定论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它的作用和影响就可以被低估。
国民性格是一国国魂所系,是铸造国民精神和国家凝聚力的深层力量,值得人们去探讨和研究。
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曾长期研究研究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并写了一本《菊花与刀》专门来论述这个问题。
里面有段评论非常精辟:这是一个精神分裂的民族。
它们一手捧到一手持花,既注重礼仪又野蛮残暴;既笃信佛教又崇尚杀伐;既狂妄自大又卑躬屈膝;既欺凌弱者又顺从强者,在对最强势着屈服时,从来不落后于任何一个民族......。
日本人这种分裂的双重性格决定了:它隐藏在花的美丽温馨外表下的是武士刀带血的利刃!善意宽容感化不了日本人,它们只向更强者屈从。
对日本的任何妥协退让都无异于与虎谋皮!话语有些刻薄,不过想来不无道理。
在中国人心中的日本的确有很多人如此。
不管富士山的白雪如何晶莹,上野樱花的盛开如何绚烂,白鹿原寺的钟声如何悠扬,《蝴蝶夫人》的歌声怎样动人,中日经济文化的交流如何源远流长,两国政治家如何睿智和深明大义,历经劫波的中日关系,终究不能够做到相逢一笑泯恩仇的从容与洒脱,这与日本人的国民个性也不无干系。
镌藏于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日本印象,是透过看似优雅与精致的以“忍”为精髓的茶道背后的日本武士道的刀光剑影,这个表面谦和自抑的民族,以其骨子里的自傲深深刺激着中华的神经,无论它是欣欣向荣还是百业凋零,无论它是飞扬跋扈还是屈恭卑膝,日本,都不曾成为中国人肝胆相照的朋友,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是中国人不容轻视的竞争对手。
客观的说,站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评判日本,无疑是不会很公正的。
因为在早已五味杂陈的两国关系中,我们观念中大致的轮廓早已经形成。
然而我们应该不会忘记鲁迅先生的教导:“即使那老师是我们的仇敌吧,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
日本,就是的老师。
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日本都有很多的地方比我们先进发达,都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这不是盲目的崇洋媚外,而是任何清醒的国人应该注意的地方。
“不畏浮云遮望眼”,是任何一位想透过历史曲折发展来寻找源头和朝向的专家学者首先应该下工夫的地方。
首先,是日本的团队精神。
日本企业的组织管理虽然有着排资论辈、体制僵化的弊端,但日本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是勿庸置疑的。
结成团队的日本企业组织加上政府的支持,在国际竞争中常常让人生畏。
而日本人对于组织、集体的忠诚观念和家族观念也是让注重个人主义的西方既不屑却又羡慕的。
中国有句古话:“两人齐心,其利断金”。
一个知道团结并且能够有效团结的民族本身就让人尊敬,而集团作战的力量本身也胜过游兵散勇,“一个日本人是一条虫,三个日本人是一条龙”,尽管日本从来就不是铁板一块,但相较于喜欢互相挖墙角,屡屡爆发不计成本的价格大战,以至于在国际国内竞争中陷于恶性循环的中国企业,日本人的团队精神是值得中国人认真学习的。
而且如果喜欢读书的话,无论从洋溢着日本人爱国热情与激情的〈〈我们风云激荡的百年史〉〉,还是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的文章,都可以读到团体精神这一点。
日本民族历史上对于别国人民的不负责,和它对于天皇和国家民族社会的负责是形成对比的,这是发人深省也是值得中国人研究的地方。
同时,日本对内的团体精神与对外的排斥互为表里,自视甚高把大和民族当成优秀民族的的日本人瞧不起比日本落后的人们。
甚至连日本人较为尊重的欧美人在日本都感觉受歧视,更不用说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亚非其它国家的移民。
这是日本人在国际上尤其是亚洲国家中落落寡和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日本人的坚韧精神和顽强拼搏精神。
让中国人记忆犹新的是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中那个小鹿纯子。
八十年代我们中国女排当年的五连冠也是在那个时期取得的。
这是让中国人民深以为豪的事情。
一个民族仅靠别国的施舍是站不起来的,坚韧顽强的拼搏精神是激励日本走过二战惨败,走向繁荣发达的精神武器。
日本不论从天皇还是到大多数平民,都十分注重坚韧品格的培养。
他们像风雪弥漫中飘摇的杨柳,不会因为自身的坚挺而折断,待到时机来临,便会发芽吐绿,春意盎然。
这好象与代表日本国民性格的樱花的绚烂与短促形成对比,与我们所了解的大和魂不同,但两者互为表里。
日本的武士道是体悟死亡的文化,正是感悟生命的无常,日本国民才会更追求生命的辉煌。
假如抛弃战争正义与否的观念,单纯从战术观点上看,日军在侵华战场及随后的亚洲战场上的表现是可以用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和奋斗的字眼来评价的。
当然作为正义之师的中国军队也是毫不逊色的。
就这点而言,日本的确是一个优秀的民族。
第三,日本人追求完美的精神。
日本人从小的时候就受到很严格的教育,认为把自己的弱点表现出来会被认为是一种耻辱。
这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枷锁。
所以日本人很怕被排斥在团体之外。
因为日本是岛国,一旦遭受社会谴责,便无立锥之地,除非你去跳海。
所以日本人自杀案件很多耻,就是不可做出丟脸的事。
在日本建立在“村八分”基础上的这种日本“耻文化” 比法律更有力。
这种无形的枷锁存在,使得日本人很难摆脱群体观念的影响而特立独行。
在遭遇天灾导致社会大混乱时,很少有日本人会乘隙为非作歹,正是这个“耻文化”的作用。
日本人相互间的彬彬有礼和在公众场合的井然有序与公共环境的整洁美观,在垃圾分类等现代化进程中体现出来的协调一致的高素质也源自于此。
也许是物极必反,一些日本人在国外的堕落也是十分彻底的,可能也与日本社会这种强大的公众压力导致的心理和性格上的压抑有关。
日本不是一个中庸的国家,他们被称为经济动物,他们产品和服务上的高质量和高标准,与日本人的追求完美的心理是不开的。
同样原因,要日本人承认祖先在上个世纪在侵略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恶,也是很难完全做到的。
这并不是因为日本人没有反省的精神,而在于日本作为一个群体从来就不是一个完全阳光下的民族,他们的民族性格像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冰山上的明朗与纯净挡不住海平面下巨大的阴影,那就是日本民族源于土地狭小和资源缺乏而带来的生存压力和紧张,多地震和台风更加加重了这一点。
在我们国人带有轻蔑意味的“小日本”的称呼中,也涵盖着对他们国土狭小和性格偏狭的岛民理解和认识。
第四,日本人生于忧患的奋斗意识、积累意识和节俭意识。
日本人一直面临着来自自然环境和社会竞争的严峻挑战,资源的匮乏与地震、台风的时常侵袭使得这个国家时刻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
正是日本国民的强烈的节俭和积累意识,是的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债权国,这同奢侈浪费、寅吃卯粮的世界最大债务国美国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且富裕起来的日本人依然保持可贵的清醒头脑,对子女依然进行节俭朴素、独立自强、苦其心志的磨难教育,注意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和刚强的意志,不让他们成为被富贵腐蚀的一代,他们崇尚的依然是艰难困苦中的强者模式。
现在有些日本年轻人的观念尽管有所更新,但作为整体,他们的依然保持着传统居安思危的心理。
与周边国家的发生的各种冲突,其心理基石也在于因资源的匮乏而激发的占有和积累的欲望。
第五,日本是一个擅长学习和模仿但同时又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民族。
谁都不能否认日本民族是一个擅长学习和模仿的民族。
无论是早期日本的大化革新还是明治维新,一直到七十年代日本的近现代化进程,日本不停的学习、模仿和创造,在世界民族的竞争中遥遥领先于许多的国家。
但世事的变迁没有改变日本太多。
不管全球化的风雨带走了多少的历史陈迹,日本人的社会文化生活中依然保持着许多传统的特色。
像他们的政治生活中依然保留着天皇制度,日本妇女的角色也依然以相夫教子为己任,日本的茶道、和服、榻榻米、甚至许多传统文化的风俗节日都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