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中学写作教学的困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走出中学写作教学的困境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石雕师。青少年时期,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有一次,他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的雕刻师?”他父亲说:“就以这只石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只狮子,我只是在唤醒它。”“唤醒?”“是的。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我一直深信,每个学生的灵魂里都沉睡着一个最好的自己,正如石块里会沉睡着一头最美的狮子。因此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做到的。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变革,作文教学也逐渐在教师的不断思索中改进,但无论怎样变有一点永远不会改变,那就是学生永远是作文的主人,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也不会改变。下面就谈几个方面的体会。

1教师在语文探究式教学中的心理协调

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教师的心理观念,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全面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设计等。

1.1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教师要有更新自己知识结构的紧迫感,主动探讨适合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设想,构建全新的教育理念。摒弃过去对学生的看法,针对学生思辨能力差,缺少独立思考的依赖心理,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探究式教学课堂结

构,可以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学生自主阅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心理沟通最重要,因此教师要适时进行心理指导。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交流者”。课堂上,有了交流才能沟通分享。所以学生还在扮演“交流”的角色,交流的对象应该有同学、学习材料、教师等。不止是表现欲强的“演员”有交流的欲望,如果教师创设一个很好的交流形式,如小组交流、大组交流、对组交流、学生执教、情景表演等,”观众”也会身受其染。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合作者”。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合作学习是一种古老的教育教学观念和实践,它基于“俩人智慧胜一人”这一哲学思想。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对于今天的学生,从小就应该开始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所以,课堂上,学生还应该扮演“合作者”的角色,在活动中与同学与教师合作,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分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事实上,没有哪个学生愿意孤立在新课程标准下,小组合作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它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内竞争的格局。不仅可以督促学生主动并全力的参与,更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

真理的欲望。”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教育要真正实现不同学生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只有我们教师不断的增强师生角色定位意识,不断增强“观众”参与“演出”的意识,给他们搭建多彩的展示平台,才能不断提高他们对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和信心,实现学习情感方面的真正转化,才能使课堂真正焕发新课程的魅力与气息。

1.2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讨论当然尤为重要。要克服学生不敢发言、不敢讨论的畏惧心理弱点。引导学生敢于发言,善于发言。如发现闪光的对学生及时鼓励,让同学们评价该生的发言或自己总结发言要点等都是对学生形成语言体系的很

好锻炼。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交流意见,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由此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怎样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要求教师给学生营造适合的氛围。如朱自清的《背影》真实地表现出了父亲对儿子细致入微的关爱和父子间的深情。但很多学生学完课文之后,并没有产生要写自己亲人的创作欲望。他们困惑的眼神传达出一种信息:父母的爱,真有那么感人吗?为什么我感觉不到呢?是的,这些孩子太幸福了,生活在亲人的宠溺中而不自知。无情无感,自然就没有什么创作欲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并非易事。于是我特意上了一节写作指导课,只为告诉学生一个写作的真谛:先动情,再动笔,情动于中后,自然会产生不写不快的创作欲望。

我先讲了一个哲理故事,启发学生。当学生们若有所思的时候,又趁热打铁,补充了两篇文章。平淡的文字和强烈的情感,合构成一种巨大的张力,催人泪下。东方式的隐忍牺牲和默默付出,很多时候就像空气一样,平凡到让人几乎很难感觉到它的宝贵和重要。太多人坦然享受着,坦然忽视着,坦然到情感枯竭心灵麻木却不以为意,但当心灵在某个特定的时刻醒来,他们必定会在那些神圣的沉默前潸然泪下,并终将明白,所有那些平凡而伟大的言行原来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爱。看完文章,课堂上什么反应都有。等学生们畅所欲言之后,我不失时机地将他们引回自己的生活,唤起他们对身边亲情的感悟。“如果你愿意,请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自己此刻的所思所感。这样的感觉和感动是稍纵即逝的,请大家好好把握住啊。爱,是平凡的世界里,卑微的泥土中,开出的一朵会让人感动落泪的花。让我们记住身边每一个关爱我们的人,并学会去关爱他们吧。”此时,我都已经忘了自己是在上写作指导课,学生们也很自然地取出纸笔,记录下自己的心声。实践证明,学生的创作欲望被充分激发后,才可能写出感情真挚且表达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文章。

1.3引导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使学生发表自己的探究方法和成果,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写作方法,提高认识,克服写作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正确理解所获得的知识。让课堂活起来,让

学生动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这是课堂评价的基本准则。重视学生的表达。是真正自由的课堂。学生倾情发挥,个个主动参与,课堂气氛之活跃达到空前的程度。课堂上,学生争相发言,个性尽显,教师不断地鼓励同学们“要有创意的和个性化的表达”,每个人都力争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创作。有时候学生也向教师提问,甚至与教师争辩。课堂上充满平等自由的氛围。因为平等,学生才能够畅所欲言;因为自由,学生才能够才思敏捷。在课堂上,真真正正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4成为学生的倾听和参与者。教师要放下架子,成为学生的倾听者与参与者。要认真倾听学生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了解学生们初步的感受、分析和理解。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在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经验背景中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由教师补充哪些知识。

2学生在语文探究式教学中的心理协调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肯定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放在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上。

2.1抛弃依赖心理,养成独立意识。这一点对中学生来说,最难做到。有些学生由于授受式学习而长期养成了“等、靠、要”的依赖心理,缺少独立思考,无法主动独立去探究知识,形成自己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