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治疗分析
不稳定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分析
选取 2 0 0 7年 3月 一 2 0 1 2年 9月 在本 院接受 治 疗 的不 稳定 查 ,具有光滑的低侧 面,安全可靠 , 结构简单 , 置入方便 、 迅速 、 型胸腰 段爆裂性骨折患者 3 4例 ,其 中男 1 8 例 ,女 1 6例 ;年龄 1 8 5 5岁 ,平均 ( 3 3 . 1 0± 3 . 0 ) 岁 ;骨折 椎体为 r r 1 , 的患者有 7例 ,
本 院接受 治疗 的不稳定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 3 4 例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 ,每组 1 7 例。对前路组患者行前路手术治疗 ,对后路 组 患者行后路手术 治疗 。比较两组术后后 凸角度与 围术期参数 。结果:与术前相 比,术后两组患者 的后凸角度均有明显下降 < O . 0 5 ) ;与术前相 比, 前路组患者末次 随访结果有明显下降 ( P < O . 0 5 ) ,但前路组患者变化不明显 ( | p > 0 . 0 5 ) 。结论:本组资料显示 ,对于不稳定性胸腰段爆 裂性骨折患者 ,采
等一般 资料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 O 5 ) ,具有可 比性 。
1 . 2 治疗 方法
对于前 路组患者 ,采用 前路植骨集合 内固定融合 术进行治 疗 。该手术方式需要遵照下面 的一些原则 :低结构侧 面需光滑 , 整体结构 比较简单 ,置入也要方便 ,且稳 固的钉板或钉棒结构 。 光滑 的低 结构侧面 能够 防止患者 的相 邻的 内脏 和血管之间过度 摩擦 而损坏 ;而简单 的结构 ,确保方 面置人 ,能够 减少手术 的
完 成 ,可给结构性 植骨块或植 骨融合器加 压处理 ,有利 于提高
骨折椎体为 T . 的患者有 1 1 例 ,骨折椎体 为 L 的患者有 1 1 例, 植 骨融合率 。对 于后路组患 者 ,采用段 阶段椎 弓根螺钉 内 固定 骨折椎 体为 的患者有 2 例 ,骨折椎体为 的患者有 3例 。全 进行治疗 ,螺钉和 连接 棒的规格均为 6 . 0 mm。固定连 接为受累
GSS-IV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
骨 折特 点 为椎 体高 度 丢失 , 单纯 压 缩性 骨 折是 椎体 前 高 度 丢 失 . 裂 骨 折 是椎 体 前后 高度 均 丢 失 , 折脱 位 可 合 并 爆 骨 前 后 或侧 高 的丢失 。胸 腰 段脊 柱 骨折 的 治疗 原则 : 除对 脊 解 髓 的压迫 , 复椎 管 的 内径 , 恢 重建 脊 柱 的稳 定性 。本 组 3 2例 均 为 不 稳 定 性 骨 折 ,0例 有 脊 髓 压 迫 , 椎 管 减 压 , 位 固 l 行 复 定 及融 合 ; 2 余 2例单 纯 复位 固定 般 资 料 .
3 2例 中 , l 男 8例 , 1 女 4例 ; 龄 3 ~ 7岁 , 年 25 平均 4 .岁 。 56 致伤 原 因 : 祸伤 6例 , 处坠 落伤 1 车 高 6例 , 重物 压砸 伤 1 0例 。 损伤 部 位 : ll T2 0例 ,。 0例 , 2例 。按 D ns】 论骨 折 分 L2 e i [ 理
型脊 柱 内 固定系 统 固定加 关 节 突关节 间 及横 突 间植 骨融 合 治疗 不稳 定胸 腰椎 骨折 具 有操 作简 单 、 于 安置 、 易 固定 可 靠 、 合率 高 的优点 , 脊柱 的 结构 重 建 和 功 能恢 复 提 供 了一 个 坚 强 而稳 定 的基 础 。 融 为
『 键 词 1 腰 椎 ; 稳 定 骨 折 ; 弓根 螺 钉 关 胸 不 椎
【 要 】目 的 : 结 G S I 通 用 型 脊 柱 内 固 定 系 统 在 治 疗 不 稳 定 胸 腰 椎 骨 折 中 的 治 疗 体 会 。 法 : 3 摘 总 S —V 方 对 2例 行 G S I S —V
通用 型脊 柱 内 固定 系统 固定 的不 稳定 胸 腰椎 骨折 病 例术 前 、 后 的伤椎 高度 变 化及 功能 恢 复情 况进 行 观察 和分 析 。 术 结果 :2例 获得 8 2 3 ~ 8个 月 的随访 , 后 伤椎 高 度及 功 能 均有 较满 意 的恢 复 , 良率 为 8 . %。 结论 : S —V通 用 术 优 75 0 G SI
不稳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前路手术治疗
摘 要 :目的 观察 单纯前路 与单 纯后路固定治疗不稳定胸腰椎爆 裂性 骨折对 矢状对线 的影 响。方法 回顾性分
例 。冲 洗 后 放 置 负 压 引 流 , 合 伤 口 , 后 4 ~ 缝 术 8
7 拔 除引 流管 。术后 4周 在背 心支 架保 护 下 坐起 2h
活动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 般 资 料 .
后 路 手术 : 身麻 醉 后 , 卧 于 外 科脊 柱 架 上 , 全 俯 以患椎 棘 突为 中心 , 露 伤椎 及 上下 各 一 正 常椎 之 显 棘 突及椎 板 , 弓根 定 位 钻 孑 , 椎 L C臂 X线 透 视 后 植
文 章编 号 :10 -2 9(080 -08 一o 00 2420)6 02 3
许多 外 科 医生 应 用 单 纯 后 路 间 接 减 压 内 固定 术 , 作 者主 张采用 单纯 前路 直接减 压 内固定 术 , 但 较 好地 矫正 成角 畸形 和 维 持 矢状 对 线 , 直接 前 路 神 经 减 压有利 于神 经功 能恢 复 。作者 对 2 0 0 3年 1 2月 ~ 20 0 6年 1 2月 收治 的不稳定 胸 腰 椎爆 裂 性 骨 折进 行 了 回顾性 分 析 , 与单纯 后路 治疗 对 比 , 分析 单纯 前路 手术治疗 对矫 正 与 维持 脊 柱 矢 状对 线 效 果 , 告 如 报
下。
及上 下椎 体 。行 伤 椎 及 相邻 椎 间盘 大 部 次全 切 除 、
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疗效分析
平均为 4 , 。受伤椎体与上下椎 体后柱 已骨性 融合 , 4例术后 当时
椎体高度 恢 复 良好 , 半 年 后 复 查 见 椎 体 高 度 丢 失 约 8 一 但 %
7h 2 。所有患者手术前常规行胸 腰椎 正侧位 x线摄 片及 以伤椎为
中心上下各一正常椎体 作 C T扫描 。
1 % ,o b角 加大 4~5 , 受伤 椎体 与 上下 椎 体后 柱 已骨 性 0 Cb 。但
根 。( ) 中先上好 A 4术 F内固定 系统后 行椎 管减压 , 可减少 术 中 出血 , 还有 利于椎管 内占位碎骨块 的处理 。( ) 中复 位注意用 5术 C臂机透视监测复位情况 , 防止过分撑开 , 加重神经损伤。( ) 6 对 胸腰椎不稳定 性骨折 , 何坚 强 的内 固定 都 只能起 临时 固定作 任 用, 时间一长易发生疲 劳断裂 , 因而对不 稳定性骨 折应在 固定节 段行植骨融合 。
融合 。
4 讨论
12 手术适应证 .
() 1 合并 完全或不完全 性截瘫 ;2 椎体前缘 ()
压缩大于 4 %或 C b 0 ob氏角大于 2 。 ( ) T显示 骨折块椎 管 占 5 ;3 C
A F内固定系统以正反螺纹 角度螺 栓 、 反螺 纹套筒及 自锁 正 螺丝钉 的结构 , 取代 了万 向关节 , 从而在 理论 与实 际上真正 做到 了一般认为只有万 向关节才能达到的三维 空间可调整性 , 其复位 效果优于 R F系统 , 术时 间较 R 手 F系统 至少缩短 13到 12 平 / /, 均为 15 … , 组 资料 表 明, F的 复位效 果 显著 , 术时 间较 .h 本 A 手 短 , 血量少 , 失 基本上不需输 血 , 植入 操作十 分简单 , 调整非 常方 便 , 定后 稳 周、 靠 。但 操作 中应 注 意如 下 事项 : 1 年 龄较 锁 可 ()
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禁饮 食 与灌 药 的矛 盾 , 即在 不影 响药 物 吸 收的 同 时 , 保 总有效率 比较
两组 患者 临 床疗 效 比较 如表 1 。
综 上 所述 ,笔 者认 为 中西 医结合 治 疗 轻 度胰 腺 炎具 有 良好 临床 疗 效 , 值 得 进一 步 推广 。
9 6 . 2 % ) 明 显 高 于 对 照 组 总 有 效 率 1 . 3统计 学方 法 : 统计 学 软件 为 S P S S 1 5 . 0 , 计量 资料采 用 t 检验, 计 示 ,治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 数 资料采 用 x z 检验, 检验水 准为 a - 0 . 0 5 , P < 0 . 0 5 为有显著性 差异 。 ( 8 8 . 7 %) , 差 异具 有显 著 性 ( P < 0 . 0 5 ) 。治 疗 本病 的关 键是 解 决 好
的通 畅 及 严格 禁 饮 食, 纠 正水 、 电解 质及 酸 碱平 衡紊 乱 为 治疗 的 生, 2 0 0 9 , ( 2 4 ) : 3 7 0 — 3 7 1 .
胸腰 椎 不稳 定性 骨折 中西 医结合治 疗 的 临床价 值 分析
李远 青
摘 要: 本文 旨在考查胸腰椎 不稳定性骨折 的中西医结合疗 法病 例的基 础之上 , 探 讨和分析 该疗法的临床价 值。文章 选取 了2 0 0 9 年5 月1 日  ̄ ] 2 0 1 2 年5 月3 0 日 在 我 院就 医的胸腰 椎不稳定性 骨折 中老年 男女 患者共5 0 4  ̄ , j , 并均分为对照组和 治疗组各2 5 人。 对照组 以单一 的西 医S A R F 疗法或 中医练功及 中成 药疗法进行诊 治; 治疗组 则采 用前述二者结合 下的 中西 医疗法加 以诊 治 。 统计观察 结果显示 : 单纯 的S P , R F 西 医疗法
无神经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N u l y2 0 ,8 5 : 8 8 6 ero , 76 () 2— 3. og 0 8
( 收稿 1 :0 2 0 — 9 3 2 1— 2 0 ) 期
无神 经症 状 的不 稳定 胸 腰段 爆 裂 性 骨 折 手术 治 疗 分析
孟 丽娟 吴永磊 ( 漯河市 Nhomakorabea中医院 , 河南 漯河 4 2 0 ) 6 0 0
知功能损害 。
参考文献
【】 O ee eO , a gJ 1 k rk IK n H,C o R,e a Tp i e smej sad okN t1 y e2da t ut n . b e u
c g iie d c i ei a g o o t f o o n tv e ln t l r e c h rso mmu i wel g od r d ls n wo c n t d l n l e u t y i a
【] B air ,Jn sN,Kn . et gtev ii fteE rqlad 5 rz oe eJ idP T s n h a dt o uo o n i l y h
尿病轻 度认知功能 障碍患者生 活质量被 引入糖 尿病 日常管理
体 系中 , 长期进行这方面 的观察和研究 。一方 面生活质量 可作 为 临床 医师选择治疗 方案 的重要参 考 ; 另一方 面 , 2型糖尿 对 病 轻度 认知功能 障碍 患者应更 加关注其 主观感受 与客观指标 相结合 , 提高心理适 应力 , 有利于糖尿病 的康 复 , 减轻患者 的认
2 0 ,44 : 1—3 8 0 3 4 ( )3 2 1 . 【] D v adDP Pah b LuX,t . ip a a d etria 9 ea n , rd aa G,i e a Hp o mp l nohn l n n 1 c n a
胸腰椎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胸腰椎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摘要】目的总结胸腰椎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 2004~2010年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12例,男9例,女3例。
所有患者经详细体格检查及X线片、CT、MRI扫描等获得确诊。
结果依据影像学诊断确诊并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结论胸腰椎骨折多伴有椎神经损伤,且造成的神经功能缺失极其严重,所以对其治疗时要十分重视。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神经损伤诊断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创伤,占所有脊柱外伤的10%~20%[1],其中20%~50%合并有神经损伤。
由于胸腰椎解剖位置极其重要,骨折同时多伴有椎神经损伤,且所造成的神经功能缺失极其严重,所以要十分重视。
本院2004~2010年诊治胸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12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3例,年龄23~57岁,平均37岁。
致伤原因:高空坠落、车祸、重物撞击等。
合并脊髓损伤: A组5例,其中不全瘫4例,全瘫1例;B组7例,其中不全瘫5例,全瘫2例。
1.2诊治方法 7例保守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脊柱牵引、高压氧等;5例手术治疗(其中Ⅱ型1例,Ⅲ型4例),手术均经脊椎椎板切开减压、神经根探查松解,2例患者同时进行了内固定。
2 结果12例患者经6个月~3年随访,2例Ⅰ型骨折、6例Ⅱ型骨折脊柱神经损伤症状均部分恢复,小腿后外侧麻木,踝关节跖屈受限,2例Ⅱ型未恢复,半瘫,2例Ⅲ型骨折患者中未恢复,全瘫。
3 诊断胸腰椎骨折诊断有临床和影像学两种,由于篇幅所限,只讲解影像学诊断:(1)X线检查:一般采用以骨折为中心的正、侧位X线平片,它可显示椎体密度改变、椎体总体形状、椎间隙情况。
正位片示椎体呈扁平状,椎体密度增高,椎弓根间距增大, 但椎体骨折片显示不清。
侧位片示椎体被压缩呈楔形改变,相邻椎间隙增宽。
正常椎体的后缘线在侧位片上可见清楚完整的弧形。
(2)CT扫差:在发现椎体内低密度裂隙缝影、附件骨折、小关节脱位、骨折片突入椎管、椎管狭窄等征象具有优越性; 可多方向行三维重建,因此可在急诊使用。
应用经椎弓根固定器械(C—D)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
关节 突 , 神经 钩拉 开脊 神经 , 除椎 管前方 突 向椎 用 清 管 的骨折 块 、 损 的椎 间盘 和终板 软 骨等 , 椎 管前 破 使 减压 , 时使椎 间盘 切 除后 的 空 间 。 成 上 、 都 暴 同 形 下 露松 质骨 的植 骨床 。在压 缩严 重 的椎体 可从 一侧椎
稳定性 胸 、 腰椎 骨折 8 2例 , C D器 械 短节 段 固定 行 —
加选 择性 椎 间或 椎 体 内植 骨 , 留 未损 伤 运 动节 段 保 的功 能 , 到有 限植 骨稳定 脊柱 的 目的 , 达 取得 满 意疗
效 1 材 料 与方法
离 伤椎 椎 板 , 免损 伤 脊髓 , 定伤 椎 上 、 相邻 的 避 固 下 椎 体 , 椎 弓根 标 志点 , 棘 突 咬骨 钳 咬 开 骨皮 质 , 在 用
突畸形 Cb 角> 0 , ob 3 度 侧突>5度者。 1 ④伤后 C T扫
描显示 椎 管狭 窄 , 有椎 间盘 或骨 折块 突入椎 管 者 。 并
13手 术方 法 患 者俯 卧位 , . 硬膜外 麻 醉或 局麻 。 以
伤 椎 棘 突 为 中 心 , 正 中切 口 , 约 1 c 以暴 露 后 长 2m, 上、 下各 2个棘 突为 度 。先 从 伤椎两 端剥 离 , 最后剥
1 ~ 0岁 。受 伤原 因 : 压 伤 2 86 砸 3例 , 处 坠 落伤 3 高 9
例, 通伤 2 交 0例 。骨 折类 型 : 缩 性 骨折 1 压 6例 , 爆 裂骨折 6 0例 , 折 脱 位 5例 , 带 骨 折 (et et 骨 座 sa b l
应使 C D钉 尽 可能 深入 椎体 ,以取 得 牢靠 固定 , — 同 时不 易 断钉 。将 C D棒 弯成 脊 柱后 突形 成 的弧度 , —
GSS-IV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
GSS-IV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目的:总结GSS-IV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在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中的治疗体会。
方法:对32例行GSS-IV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固定的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病例术前、术后的伤椎高度变化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32例获得8~28个月的随访,术后伤椎高度及功能均有较满意的恢复,优良率为87.50%。
结论: GSS-IV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固定加关节突关节间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易于安置、固定可靠、融合率高的优点,为脊柱的结构重建和功能恢复提供了一个坚强而稳定的基础。
标签: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椎弓根螺钉胸腰椎骨折在创伤骨折中占3%~5%,是临床常见的脊柱损伤。
2005年6月~2008年2月,收治胸腰椎骨折56例,对32例不稳定胸腰椎骨折采用国产GSS-IV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固定加关节突关节间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2例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2~57岁,平均45.6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6例,高处坠落伤16例,重物压砸伤10例。
损伤部位:T12 10例,L1 20例,L2 2例。
按Denis[1]理论骨折分型:前中柱损伤19例,三柱损伤13例。
椎管内有占位者21例,其中10例伴不全性瘫痪。
受伤至手术时间3~8 d,平均4.6 d。
32例术前均行X线正侧位及CT扫描检查。
1.2材料内固定材料采用GSS-IV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属钉棒系列,椎弓根钉直径5.5~6.5 mm,长度45~65 mm,横连接为钩板结构,有配套的安装工具系统。
植骨材料选用自体骨或同种人工异体骨。
1.3手术方法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俯卧位以伤椎为中心后正中切口,常规显露伤椎及其上下各1个节段。
使用自动牵开器,保持良好的手术视野。
用电刀切除伤椎上下各二个小关节突关节囊,再用薄窄的骨刀或咬骨钳将软骨面去除,最好能去除皮质层,露出松质骨,参照Weinstein[2]定位法,按椎弓根螺钉进钉角度及要求分别在伤椎上下各一椎体的椎弓根处定位钻孔,用三刃锥钻透皮质后,徒手用开路锥沿椎弓根直达椎体内,在进锥过程中明显感知穿过松质骨的感觉,直至进锥受阻,表明深度已达椎体前缘皮质下,记下开路锥上标记的刻度即为所用螺钉长度。
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46例分析
至 E级 , l例 A 除 F固定 出现断钉 , l例螺钉经椎 弓根 向外偏 出, 2例取 出内固定 后 出现病 椎高度 丢失。均恢
维普资讯
・
41 ・ 0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 0 8年 8月第 1 1卷第 4期
C i JCi eh c A g s20 , o.1 N . hn l H a h , uut 0 8 V 11 , O 4 n
・
临床 研 究 ・
椎 弓根 螺 钉 系统 治疗 胸 腰 椎 骨 折 4 例 分 析 6
12 2 手术步 骤 采用 连 续 硬膜 外 麻 醉 或全 身 麻 ..
月 。术 后 椎 体 前 缘 高 度 恢 复 平 均 8 % 。 术 后 5 Fakl rn e神经 分 级 : B级 1例恢 复 到 D级 , c级 2例
伤, 占所有脊 柱损 伤 的 1% 一2 %… , 往 合 并 不 0 0 往 同程度 的脊髓 损伤 , 治疗 以手术 治疗 为主 , 争恢 复 力 椎体 正常序 列和恢 复 椎 管 有效 容 积 , 而重 建 到最大恢复。我院 20 03年 1月 2 0 0 7年 1 应用椎 弓根螺 钉 系统 ( F 治疗 4 月 A ) 6
复 良 。结论 好
椎 弓根螺钉 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具有操 作相对简单 , 创伤小 , 复位效果好 固定 可靠
等特 点, 是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 的较好方法。 [ 关键词 ] 脊柱 骨折 ; 骨折 固定 术, 骨钉 内; [ 中图分类号 ]R 8 . 63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 9 (0 8 0 4 1 - 6 26 0 20 )4 3 00 7 4 2
胸腰椎不稳定骨折Ⅰ期前后路手术效果观察论文
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Ⅰ期前后路手术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i期前后路手术的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5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前后路i期手术,先用luque棒将脊柱复位;再进行侧前方的减压,以方便脊椎间的植骨;最后用钢板进行内固定[1]。
结果:5例患者在手术前呈现的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分别是a、a、b、b、b,他们在进行了i期前后路手术之后,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分别是d、d、d、e、e。
结论:对于胸腰椎三柱都骨折或损伤的患者,尽快在前期进行前后路联合手术可尽最大量使患者恢复脊柱的排列,增强脊柱的稳定,消除了变形的脊柱对神经带来的压迫,使神经得以恢复。
关键词:胸腰椎;不稳定骨折;前后路手术;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168-011983年denis提出了三柱分类概念,提出脊柱的稳定性有赖于中柱的完整,而并非决定于后方韧带复合结构。
三主分类将脊柱分为前、中、后三柱。
凡是中柱损伤的患者都属于不稳定性骨折[2]。
自此脊椎骨折的手术技术和治疗方法有了大幅的改善,我国在近几年的医学发展中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我院在2010年7月到2012年5月一共接治了5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患者,对他们进行了i期前后路手术,通过对术后疗效的观察,5名患者均恢复良好。
1方法5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是高空坠伤、交通事故等原因导致的。
5例患者在手术前呈现的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分别是a、a、b、b、b级。
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先从患者的脊椎后路切开,使用luque棒将脊椎固定和复位,然后进行侧前方的减压,将已经断裂的椎骨及软骨取出,露出骨面。
选取同侧的髂骨,将其处理成骨块,注入髂骨使之融合。
手术中根据患者脊椎骨的损伤情况,分别使用普通的“l”形钢板和“z-plate”钢板进行固定。
在手术结束后要放入引流管,检查患者是否感染,对有常规性感染的进行治疗。
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 l re 】Obe t e T x l e tea p ctn ad ci clefay o n r rsri tosi h ra e to oaou br A mta t jei oepo h p l ao n l ia fcc fat o ug a me d n te t t n t rclm a v r i i n i e i c l h em f h
20 年 1 月第 4 08 0 6卷第 3 期 0
・
Hale Waihona Puke 论 著 ・ 前路手术 治疗胸 腰段不 性骨折的 分析 稳定 临床
罗学邦 ( 四川省德 阳市 中西医结合医院 , 四川德 阳 6 80 ) 10 0 [ 要】目的 探讨前路手术方法在治疗胸腰段不稳定性骨折 的应用及 临床疗效 。方 法 对 3 摘 2例胸腰段不稳定性 骨折患者行 前路手术治疗 , 观察其局部脊 柱的稳定性和脊髓神经功能 的恢复情况 。结果 3 例 患者全部获得随访 , 2 平均 随访 6个 月 ~ 1
缘 。无 须特地结扎节段血 管 , 撬板将前纵韧带撬 开后 。 用 即可达
1 材 料 与方法
早期康复 。我院于 20 0 2年 1 ~ 0 8年 1 月 20 月共 收治胸腰椎骨折 伴脊髓损伤 患者 3 , 2例 采用经 前路 手术治疗 , 取得较好 的疗 效 , 现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
末 条肋骨 的尖端 即可 。切开皮肤 及皮下 组织 , 暴露浅 、 深筋膜 ,
不稳定爆裂型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
2 治 疗方 法
患者俯 卧位 , 腹部悬 空 , 管插管全 身麻醉 , 气 常规 C型臂
x线 机 监 测 下手 术 , We s i 法定 位 ( 置 钉 椎 上 关 节 突外 按 itn ne 即
缘垂 线与横突中轴 线交点 紧靠 骨嵴 的外 上方 ) 伤椎上下 相 于 邻椎 打入 椎 弓根 钉共 4枚 , 采用 A F或 U S内固定 系统 , C S 在 型臂 x线 机监 测下撑 开复位压缩 的伤椎 , 不要造成过牵 , 否则 会加重脊髓损伤 。利用撑开器械和完整的后 纵韧带使后 突入 椎管 的骨片复位 , 通过 良好 的撑 开复位达到 间接减压的效果。 伴有截瘫患者行切开椎 板减压 , 去除 压在硬膜 上 的碎 骨片等 压迫组织 , 底减压 , 彻 并取切除的棘突 、 椎板等去软组织 , 制成
生理弧度 , 可预防塌 陷和后 凸畸形 及其 可能引起 的继 发性神 经损伤和遗 留腰背疼痛等【 。前方和侧前方减 压可 有效预 防 2 】
3 治 疗结 果
本组4 例, J 平均手术时间 15 . 6 . ~35小时 , 平均 出血量 30 0
~
60m , 0 l 术前 1 小时及术后常规应 用抗 生素预防感染 。受 伤
维普资讯
中医正骨 20 6月第 2 08年 0卷第 6期
( 43 总 5 )・5 ・ 3
不稳 定爆 裂 型胸腰 椎 骨折 的手术 治疗
河南省 西峡 县人 民 医院(7 50 440) 葛 生浩
主题 词 胸 腰 椎 骨 折/ 疗 治 骨折固定术 临床 研 究
袁显群
刘
闯
断裂 , 柱可以因为 压缩 、 后 侧方 屈 曲或旋转 力量 而造成破 坏。 因为不稳定 , 以有创伤后 脊柱后 凸和 引起进行 性神 经损伤 所
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
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效果。
方法随机将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患者分成两组,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
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常规治疗用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和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100%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12±1.17)d、(19.74±2.63)d,均显著好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度,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骨质疏松是出现在老年人中的常见疾病,而胸腰椎骨折是一种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非常普遍的并发症。
它的临床表现是脊柱后凸畸形、腰背部疼痛等,以前的治疗方法是卧床休息、使用药物和支具等,但治疗效果不显著,还会出现并发症。
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胸腰椎骨折,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对此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某院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和40例观察组。
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段65-78岁,平均年龄(70.8±3.2)岁。
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段65-79岁,平均年龄(70.5±3.6)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对比。
1.3治疗方法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是:常规手术配合药物治疗。
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是:(1)手术前准备:患者手术前要做好常规检查,使用X射线和CT观察患者的腰椎情况,评价患者椎体后壁完整度、病椎塌陷程度和神经根压迫程度;(2)手术治疗方法:手术中,让患者处于俯卧姿势,进行消毒铺巾,通过C臂机确定患者的病椎部位,然后借助C臂机进行穿刺。
AF系统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
1 2 影 像学检 查 .
缩、 椎管变 形 、 脊柱 畸 形 和不 同程 度 的脊 髓 、 经 损 神
伤 。近 1 0余 年 来 , 内、 国 外学 者 对 此种 损 伤首 选 前 路 或 者 后 路 手 术 的治 疗 意 见 仍 未 一 致 。2 0 0 2年 4 月 ~2 0 0 6年 3月开展 A F系统 内固定 手术 治疗胸 腰 椎 不稳 定性 骨折 4 2例 , 现分 析 报告如 下。 I 材料 与方 法
出 版 社 。9 7 2 3 5 . 18 :4 ~2 5
[] 周 良辅 .显微外科在神经外 科的应用与展望 [ ] 3 J .中华显微外 科杂志。9 8 2 ( )1 1 19 , 1 3 :6 . [] 陈明振 .脑肿 瘤 显微 手术 的 进展 [ ] 4 J .中华显 微外 科 杂志,
于 可逆 状态 , 随后会 逐渐 加重 , 最终成 为不 可逆 性损 害[ 因此 尽量选 择 早 期手 术 , 采 取积 极 的态 度 , , 并 不 应过分 强调 血肿 量 及 患者 的神 志情 况 , 其 是 对 尤 局灶性症 状 明显或 进 行 性发 展 的 病 例, 以达 到 拯 救 生命 和改善 生活 质量 的 目的 。
[ 稿 日期 】0 6 收 20 一儿 一1 3 [ 者 简 介 ] 王 晓 东 ( 9 9~) 男 ,内 蒙 古 赤 峰 市 人 。 作 16 , 医学 学士 . 主 任 医 师 。 副
AF系统 内固定 治疗 不稳 定性 胸腰 椎 骨折
任 前贵 , 肖宇 龙 , 志新 , 马 王俊杰 ( 内蒙古 医学院 第二 附属 医院 急诊科 , 内蒙古 呼和 浩特 【 关键词 ] 内固定 ; 骨折 ; 脊柱畸 形
胸腰段不稳定骨折融合手术的疗效分析
胸腰段不稳定骨折融合手术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椎间融合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胸腰段不稳定骨折的手术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5月-2010年3月收治62例胸腰段不稳定性骨折行后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给予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b组予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
观察伤椎椎体高度矫正情况、cobb角的矫正及丢失情况、融合情况、(asis)分级及采用joa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两组术后椎体高度恢复及cobb角的矫正率方面及joa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者术后1年融合率94.1%;b组术后1年融合率60.7%,3例术后6个月发生断钉(p0.05)。
1.2 手术方法所有手术按照两种标准手术操作方法进行。
取俯卧位,腹部悬空。
以骨折椎体为中心,行后正中切口,显露伤椎及上下椎体依次植入椎弓根钉,充分减压,适度撑开椎间隙。
a组患者切除椎间盘组织及终板软骨,行椎间值骨融合。
b组患者行横突间值骨及小关节突融合。
术后两组患者均抗感染3~5 d,伤口引流24~48 h拔除,术后7~10 d开始行腰背肌功能锻炼,3周后腰围保护下下地行走。
1.3 观察指标随访时间12~18个月,总结椎体高度及脊柱后凸cobb角的矫正情况和随访时丢失情况、融合率。
按joa标准评分,比较治疗前后评分改善率。
通过改善指数反映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的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ps 11.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但术后1年随访joa评分改善率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3.1 经伤椎短节段固定优点一些研究表明,短节段内固定较长节段固定有着相似的生物力学强度,最大限度保留脊柱的运动功能,更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减少相邻节段应力集中和椎间盘内的压力[1-2]。
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108例疗效分析
昆 明 医 学 院 学 报
第3 2卷
l ,E级 7例 ;术 前 D级 l 5例 7例 ,恢 复 到 E级
2 结果
本 组 术后 随访 6月 ~5a 平 均 1 月 . 骨 , 8个 折 复 位 情 况 :C B O B角 由术 前 平 均 3 。 ,恢 复 到 0
1 ,仅 A级 中 6例无 恢 复 .并发 症 :半 年 内未 7例 发 现 断钉 现 象 ,半 年 后 出现 断钉 3例 ,未 出现 脊 柱 畸形及 脊髓 神经 受 压表 现 ,1 后 予 以手 术取 出 a 内固定.
由上 所 知 ,后 路 钉 一棒 系 统手 术 治 疗 胸腰 椎
6 . 椎 体 前 缘 高 度 由术 前 的平 均 4%恢 复 到 术 。 8
后 的 9 %,椎 僻 久状 径 占位 由术前 平 均 5 %恢 复 2 0
到 2%.神 经功 能 评 定 :本组 合 并 脊 髓 神 经损 伤 0 8 2例 ,术 前 A级 1 8例 ,恢 复 到 B级 8例 ,c级 4例 ;术 前 B级 2 5例 ,恢 复 到 C级 9例 ,D级 1 2例 ,E级 4例 ;术 前 c级 2 2例 ,恢 复 到 D级
张世华 ,等.后路钉 一棒系统治疗胸腰椎 不稳定性骨折 1 8 0 例疗效分析
17 4
减 压为 宜 .
及 后 凸 畸形 . 本 组半 年 后 发 现 断钉 3例 ,未 出现 脊 柱 畸形 及 脊 髓 神经 受 压 表 现 ,考 虑 为术 后 卧床 时 间不 够 ,1 a后予 以手 术取 出 内固定 .笔 者认 为
() 可 同 时行 椎 板 减 压 和经 椎 管 侧前 方行 椎 体 后 5
方 减 压 ; () 操 作 方 便 , 显 露 充 分 , 安 全 性 6 高 。对 于 L 以下 的骨折 , 因椎 管 内为 马尾 神经 , 对 牵 拉 有 一 定 的 耐 受 , 后 路 减 压 比较 简 单 、安 全 , 虽不 易直 接 彻底 去除 前方 致压 物 , 但 能通 过 椎 弓 根 侧 前 方 减 压 , 仍 能 收 到 满 意 效 果 . 对 于 T L及 其 以上 节 段骨 折 , 因椎 管 内 为脊 髓 圆锥 , 。。 功 能重 要 , 对牵 拉敏感 , 应 严格 掌握 后 路 减压 手
无神经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手术效果分析
无神经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手术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无神经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本院诊治的35例无神经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针对患者的骨折特点,分别给予前路减压(6例)、后路减压(29例)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6例前路减压术治疗患者均融合成功, 29例后路减压术治疗患者中,有1例植骨未融合,术后都没有出现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结论无神经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依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无神经症状;不稳定;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手术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也是逐年频发,胸腰段脊柱损伤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而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是最常见的胸腰段脊柱损伤类型。
对于存在神经症状的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治疗,目前统一采用减压+内固定治疗,但对于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治疗,还没有明确的手术方法[1]。
本研究中, 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35例无神经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针对患者的骨折特点,采用相应的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5例无神经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21.0~62.0岁,平均年龄(38.0±6.0)岁,根据denis分型标准, a型6例、b型15例、c型2例、d型6例、e型6例。
1. 2 治疗方法术前进行患椎正侧位x线摄片、ct、mri检查,了解椎管占位性损伤情况。
采用全身麻醉。
对于椎管占位<50%的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椎管后路手术,对于椎管占位≥50%的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或者椎管内存在游离翻转骨块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椎弓根椎体内植骨,难以复位的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椎管前路手术,常规植骨,根据创伤程度,决定是否进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或椎板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
AF系统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能加强护患沟通 , 更好地促进患者的遵 医行为。
参 考 文献 :
[ ] 杨 水仙 , 子. 3 叶 2型糖 尿 病 患者 的社 会 干 预 模 式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0 , ( )5 — 4 J. 2 72 1 : 5. 0 3 3 [ ] 吴汉青 , 4 吴建 能. 尿 病教 育在 2型 糖尿 病 治疗 糖
l mb r f cu s u a a t r .M e h d:T e t r e to w n y—n n a in s o n tb e t o a ou a a t r s w r r ae i i e p t t fu s l h r c lmb rf cu e e e t t d w t AF e a r e h
[ ] 谢娟. 2 糖尿病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康教育对提高 患者 自我管理 能
文章 编号 :06-6 (o s I 10  ̄ 2 o 1 I一19 —0 21 3
AF 系 统 治 疗 不 稳 定 型 胸 腰 椎 骨 折 的 疗 效 分 析
陈 东
( 苏 省 滨 海县 人 民 医院 , 江 苏 滨 海 江 240 ) 2 50
i tume tto nsr n i n.1h e id o l wig u o l p t ns wa a g n r m a 1e p ro ff l n p fral ai t sr n i g fo 1 oo e 2—36 mo t s-wi n a ea e nh t a v rg h
中囝分类号 : R 8 . 63 I 文献标识码 : B
Tr a m e t o e o e t ntOu c m fUnsa l o a ou b r t b e Th r c l m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治疗分析
关键词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经椎弓根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脱位在国内已广泛开展。
我院先后使用过Disk、及Rf系统,自2001年8月~2007年2月应用AF钉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脱位,合并或不合并神经系统损伤47例,取得满意效果,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47例中男33例,女14例,年龄16~54岁,平均34岁。
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3例,交通事故33例,重物压砸伤11例。
受伤部位:T 111例,T 1221例,L 123例,L 2 2例。
骨折按Macff-Yoan分型,单节段胸腰
椎暴烈骨折29例,Chance骨折6例,胸腰段压缩骨折50%12例。
术前脊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12例,C级19例,D级8例,E级3例。
受伤到手术时间6H~6D。
1.2 治疗方法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或局麻,四点支持体位架,以伤椎为中心后路正中切口。
显露上下各一椎体的椎板,上下关节突及横突中点处。
腰椎以此点为进钉点,胸椎稍偏外侧。
以X线片测量深度为基础,借助12肋为参考确定节段。
成功植入螺钉后,将安装并调整到适合长度的正反螺纹角度螺栓及套筒从表面放入椎弓根螺钉尾部。
对不同类型损伤行不同操作。
必要时行X线检查和椎板减压。
术后负压引流,卧床4周。
术后即可练习直腿抬高,防止神经根粘连,2周后可进行腰背肌锻炼。
肌力恢复至3级以上,可带支具夹双拐练习行走。
2 结果
本组经过6~24月随访,术后3个月骨折愈合,椎体高度恢复达90%以上,椎管狭窄及脱位得到矫正,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
3 讨论
对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脱位合并或不合并神经系统损伤患者,原则上应尽早手术,应视为急诊手术。
当多种复合作用力成为瞬间暴力时、即会导致脊椎结构的破坏,产生不同类型的骨折脱位。
而在各种不同类型的骨折中均有一共同特点,即椎体高度的丢失,压缩骨折椎体前高度丢失,暴烈骨折前后高度均丢失,骨折脱位则合并前后或侧高的丢失。
治疗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对抗轴向载负荷、恢复椎体高度,并使受伤的节段与上下相邻节段重新排列整齐,并恢复其生理弯曲,从而达到承重的平衡状态。
脊髓损伤引起的继发性压迫或机械性压迫如不能尽早解除,脊髓因压迫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缺血坏死,最终成为永久性瘫痪。
生理弯曲度的恢复,可以恢复椎管原有的结构,解除对脊髓的压迫。
早期手术复位,坚强内固定是术后神经恢复、脊柱稳定性重建的重要条件。
暴烈骨折:旋紧螺钉尾部,螺钉即自动按角度螺栓规定的角度重新排列,同时前纵韧带及前半部分的纤维环紧张,可牵动前方被压缩的椎体高度而复位。
按提供撑开力的方向转动正反螺纹套筒,对损伤节段进行均匀的撑开。
由于角度螺栓的作用,此撑开力不是对脊柱实施垂直撑开力,而是沿生理弯曲弧度的轴向撑开力,因此可使前后韧带、纤维环、棘间及棘上韧带在生理弯曲状态下均匀的伸展。
各种骨连接装置牵动损伤椎体,最后达到解剖复位。
应双侧交替撑开,防止过度撑开。
Chance骨折:正确植入螺钉后,根据伤情选择大于该节段生理弯曲的角度螺栓。
完成前柱复位后,应进行后固定。
向撑开力的反方向旋转正反螺纹套筒。
骨折脱位:这类骨折最基本的问题是轴向载荷过大的剪力造成椎间关节及小关节脱位。
治疗的关键在于使上述关节复位。
完全显露损伤部位后,借助脊突,牵拉、上提、下拉等步骤,使后方脱位或交锁的小关节分开并重新结合使椎间关节复位。
之后植入螺钉,适当加压并进行原位固定。
术中尤其要注意保护脊髓,复位过程中有可能因用力不当而加重脊髓损伤。
改良后入路部分椎板减压,有效有限减压,最大限度保留后柱结构的相对完整。
根据椎体骨折类型和脊髓受压部位及程度,选择不同的减压方式及范围。
合并椎板骨折并硬膜受压时在部分或全椎板切除后行环椎板减压。
椎板结构完整,椎管内骨折块较小者,经黄韧带开窗后,通过椎倒器将骨折块直接砸入椎体内。
对于椎管内骨块巨大,椎管明显狭窄,则行切除一侧或两侧椎弓根内侧半皮质及部分小关节节突,达到椎管前方再行彻底减压。
对于椎管内小碎骨块和损伤的椎间盘组织用小刮匙或髓核钳取出。
椎体横突做粗糙面,取髂骨条或椎板碎骨块椎旁植骨。
对已纠正病理畸形,恢复伤椎的高度,使因高度丢失而突入椎管的骨块回位,重建生理弯曲,使受伤的节段解剖复位,从而解除脊髓前方的压迫并最大限度地维持已获得的解剖复位,为脊髓功能的恢复创造尽可能好的内环境。
对脊柱椎体损伤如已解剖复位,椎管内获得间接减压,不再行椎板切除。
参考文献
[1]叶启彬,李世英,邱贵兴,主编.脊柱外科新手术.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252-253.
[2]邹德威,海涌,马华松.AF三维椎弓根螺钉系统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中华外科杂志,1995,33:219-221.
[3]张光铂.胸腰椎骨折的分类与治疗.中国脊椎脊髓杂志,1997,7: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