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图加特美术馆解析
历届普利兹克奖
![历届普利兹克奖](https://img.taocdn.com/s3/m/c8402b4e3c1ec5da50e27067.png)
普利兹克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
1979年由普利兹克家族的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蒂发起,凯悦基金会所赞助的针对建筑师个人颁布的奖项。
每年约有五百多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被提名,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师及学者组成评审团评出一个个人或组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洞察力和献身精神,以及其通过建筑艺术为人类及人工环境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被誉为建筑学届的诺贝尔奖。
第一届菲利普·约翰逊,美国作品:谢尔顿艺术纪念馆(1960-1963)、纽约林肯中心的纽约州剧院(1964)明尼阿波利斯IDS中心(1973)、休斯顿的潘索尔大厦(1976)、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芙的“水晶教堂”作品简析:水晶大教堂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南面的橙县境内,一个叫“庭院树丛”的地方。
1968年开始兴建,1980年竣工,历时12年,耗资2000多万美元。
这座建筑由美国著名的建筑师、金牌优胜者菲利普・约翰逊与他的伙伴约翰·布尔吉设计。
教堂长122m,宽61m,高36m,体量超过著名的巴黎圣母院。
外壳全部为银色玻璃,晶莹透亮,由此得名。
设计理念:约翰逊相当注意自然和人造光线之间的搭配,同时也意识到水对所处位置的重大作用以及光线等方面的作用。
因此,在设计中,他加入了几个单独的却又有一定关联的喷泉。
他还用雕刻结等方式创造更大的空间,他说道:“一方面,我对排列的建筑空间相当感兴趣,并将它当作一种思路来进行思考,将之付诸实际中以领会、理解”。
尽管约翰逊还是一直追随着密斯的步伐,但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摩天大楼的主要设计师。
第二届路易斯·巴拉甘,墨西哥作品:巴拉干公寓、吉拉弟公寓、圣.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作品简析:巴拉干是墨西哥二十世纪有关庭园景观设计的著名建筑师,他于1902年出生在墨西哥瓜达拉哈纳(Guadalajara)附近的一处牧场,那里是一片红色泥土的大地,有很多起伏的小山丘,可以看日初日落的美景。
15-后现代主义建筑
![15-后现代主义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f4cb56f33169a4517623a368.png)
15-后现代主义建筑D②主张通过运用建筑语言、建筑形象,将建筑拟人化、拟物化,使之产生特有的组合气氛,唤起人们对不同建筑及其片段的种种观感,产生比喻效果。
③它可以丰富建筑,使其易于亲近和熟悉,使其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隐喻主义不拘泥于后现代主义,将后现代主义向前推进了一步。
代表人物:詹姆斯·斯特林、矶崎新代表作品:斯图加特美术馆、日本筑波中心2)文脉主义:①后现代主义建筑师,重新关注历史文脉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在设计中引入了许多古典建筑元素,试图以新的方式使用历史元素。
无论是邻里空间,还是建筑风格,都试图建立与城市历史的关联性。
②建筑形式看上去古典,但每一个片段常被鲜亮的色彩和夸张的形式等非常规的要素所削弱,将传统元素从“原本文脉关系中撕拉出来”,再以既冲突又和谐的方式组合。
历史元素也因此转入了一种新创造的文脉关系之中。
③认为历史建筑的形式原理和方法事实在产生现代建筑作品的整体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表现出强烈的手法主义倾向。
3)装饰主义:①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十分喜爱在建筑立面上附加各种装饰,所谓的装饰主义,正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②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并不在意装饰本身与建筑的功能结合,而是注重装饰的构图效果。
将建筑立面上的各类构件分为有实际功能的“功能构件”与同建筑功能分离的“非功能构件”。
③非功能构件的使用,大大丰富了当代西方建筑的形式语言,表达了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对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净化装饰的一种反叛,也是当代西方建筑走向复杂的一个标志。
√作手法:1)双重译码:①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创作方法,强调建筑艺术应具有既能与大众沟通又能与建筑师对话的标识特征。
②除了强调技术与功能,还认为现代建筑的形式应是可以联想的。
③它是一种有职业根基同时又是大众化的建筑艺术,以新技术与老样式为基础。
双重译码是对现代主义的继续和超越,推动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
代表人物:文丘里、C·詹克斯代表作品:文丘里母亲住宅、美国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喷泉广场2)“戏弄之”手法:借鉴传统建筑构件元素,夸大其某些部分,以完成“戏弄之”的手法,这种处理传统建筑构件的方式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们对待传统建筑的一种常见模式,即强调戏谑性、折中性和装饰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连续性空间组合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连续性空间组合](https://img.taocdn.com/s3/m/3f96fe34680203d8cf2f242b.png)
精选ppt
68
皇家利物浦大厦 邱娜德大厦 利物浦港务大厦
精选ppt
69
精选ppt
70
精选ppt
71
通过对连续性的探索,发现在空 间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连续性空间, 有待继续... ...
谢谢观赏!
精选ppt
72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精选ppt
53
精选ppt
二层平面 平面
三层平面
一层
54
精选ppt
55
探索性研究
精选ppt
56
连续性空间组合
物质上的连续性 连 续 性
精神上的连续性
城市设计 城市肌理 群体建筑 单体建筑 室内空间
建筑文化 建筑历史 空间氛围
精选ppt
57
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是一项赋予城市机能与造型的规则与信条,其作用在求城市或邻里内各 结构物间的和谐与风格一致。为满足城市没学的要求,不同的城市领域在城市天际线,街 道立面,城市空间的开合所表现出的某种关联
14 高黎贡山手工造纸博物馆 云南腾冲
精选ppt
15 高黎贡山手工造纸博物馆 云南腾冲
精选ppt
高黎贡山手工造纸博物馆 云南腾冲 16
放射性空间组合形式
精选ppt
17
放射的空间组合形式
布局特点:将陈列空间围绕放射状的交通枢纽进行组合,交 通枢纽空间形成了联系各展厅的中心。空间形式仍呈现出一定的 联系性。
Loading………
连续性空间组合
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
连 续
放射的空间组合形式
性
空
串联兼通道的组合形式
间
组
合
第九节课——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综合分析(一)剖析
![第九节课——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综合分析(一)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84e89da5e9856a57126073.png)
② “U”形
上海鲁迅美术馆
三面围合而成的共 享庭院。
③ “口”形
北京木材综合展览室
④ “口口”形
江苏省展览中心
⑤ 其他形式
通过展厅与展厅门位置 的相错,以及展柜的布 置,使得原本单一的流 线变得曲折复杂。
重庆市技术革命技术革新展览馆
高黎贡山手工造纸博物馆 云南腾冲
高黎贡山手工造纸博物馆 云南腾冲
中国国家美术馆新馆
五层平面
使用上显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具有空间组 合紧凑、适应性强,兼备串联、放射与通
道相联系的优点
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
以陈列大厅所形成的枢纽 空间为组合特点的布局
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大温室
以门厅枢纽空间为中心,联系展览空间 为组合特点的布局
但也要注意,如处理不当,不仅易使枢纽空间的采光通风产生 不良的后果,而且也易造成参观路线不够明确和人流量大时出 现拥堵与混乱现象。
复廊式
办公建筑
• 平面布置要点:
• 开间和进深 • 大空间(会议厅)的安排 • 辅助用房的安排 • 出入口的布置
• 开间和进深
2020/11/11
大 空 间 的 安 排
2020/11/11
• 辅助用房的安排
2020/11/11
出 入 口 的 布 置
2020/11/11
二 连续性空间组合
1 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
缺点:枢纽空间中的参 观路线不够明确,容易 造成迂回交叉的问题, 各陈列厅所形成的袋状 路线,易产生停滞不畅 的现象。
3 串联兼通道的空间组合形式
串联兼通道的空间组合形式
布局方式的特点: 各陈列空间即可直接贯穿连 通,又可经过通道联系各个 陈列空间。
第3届普利兹克奖:詹姆斯·斯特林
![第3届普利兹克奖:詹姆斯·斯特林](https://img.taocdn.com/s3/m/0127d8c76529647d2728527c.png)
普利兹克奖作品_斯图加特美术馆
➢结构:覆面石 ➢时间:1977—1983 ➢风格:后现代(实 际斯特林先生极力反 对) ➢手法:采用简单的 立体主义外形,低矮 的整体,使新建筑在 视觉上超越旧建筑, 在细节上在门口以标 准的古典主义的轮廓 开口,造成一个负形 的古典三角门楣。是 利用古典符号达到后 现代主义形式主张的 典型例子。
詹姆斯·斯特林
1981年第三届普利兹克奖得主
一、年代背景以及社会家庭环境 二、设计主张及特色 三、主要作品及分析
一、年代背景及家庭社会环境
中文名 : 詹姆斯·斯特林 国籍 : 英国 出生地 : 格拉斯哥 出生日期: 1926年 逝世日期: 1992年
获得荣誉 : 阿尔瓦·阿尔托奖、英国皇家建 筑师学会金奖、普利茨克奖、 托马斯·杰弗逊金奖
2、20世纪50年代,随着现代建筑在全球迅猛发展, 现代建筑的弊端逐渐显现,规矩的柱网,将不同功能的 房间硬塞进方形的平面,简洁的形体让世界各地的城市 毫无特色可言,1959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宣告解散—— 构成主义。
3、20世纪60年代以后,现代建筑的权威地位受到 越来越多的质疑 ,各种建筑思潮纷纷涌现,与现代建筑 全球化相反,新的建筑思潮中城市与环境,建筑与历史 等受到重视。
三、重要作品简介
Poultry路1号,伦 敦莱斯特大学
所在国家:英国 所在地区:伦敦
剑桥大学图书馆学
术厅 所在国家:英国 所在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伦敦
书店
➢ 双年展园 地是位于阿森 纳附近的一个 大的公共花园. 在这里 ,代表 各国建筑风格 的亭台楼阁随 意分散在树林 里 ,其中最大 的建筑就是这 座意大利风格 的书店.
总结
他大多的作品都以石头等坚硬的材质为建 筑表面的修饰而且作品大都是棱角分明,十分 硬朗。把古典的石器和自己的个性完美契合在 了一起,既有古典风格,又不乏现代建筑的新 颖。
德国斯图加特新国立美术馆
![德国斯图加特新国立美术馆](https://img.taocdn.com/s3/m/05e002180975f46526d3e16f.png)
名师名作作品分析报告题目:德国斯图加特新国立美术馆分析报告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专业:建筑学姓名:学号:2014 年 11 月 18 日德国斯图加特新国立美术馆——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erling)简述:英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詹姆斯·斯特林将建筑带向了一个新的风格——既让人辨认其历史根源,又能与其周围建筑产生密切关系。
70年代后期,斯特林的建筑风格已发展为高技派,更加注重建筑大环境与地方文化的融合与协调,运用古典构图元素的建筑语言表现新的建筑概念。
于是德国斯图加特新州立美术馆应运而生。
1.场所精神、空间精神:第一眼看到斯图加特新国立美术馆就被它的鲜艳无比的色彩所吸引了,建筑的弧线就像彩带一样流畅明快。
过去的美术馆多为更加庄重、宁静的建筑。
美术本身的特点就是对美、对文化、对精神品质高度追求的产物。
因此美术馆的建筑便成为这一产物很为重要的文化形象表征与依托之一。
同时它自身也可以是一件静止下来的雕塑品,承载着我们所有对于城市和历史的记忆与理解。
而斯特林不想把美术馆做的太具有纪念性取悦德意志当权者,反而运用了更加大众化、更具娱乐性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美术馆建筑的理解。
①重视建筑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新馆是u形老馆的扩建,为解决场地两侧巨大的城市高差,斯特林把场地的斜坡融合成为建筑的室外休步行区,把城市两侧的人群吸引到美术馆,让人们自然地参与到其中,重视市民的参与性。
(玻璃幕墙边的条形座椅也是)②对纪念性的追求——运用古典构图元素的建筑语言表现新的建筑理念(几乎对称的布局,明显的中轴线,古罗马风的庭。
)。
多种元素糅合起来(多种古代建筑元素同现代构成主义的雨篷,高技派的玻璃幕墙和管道、大众商业化的室顶棚等现代元素融为一体,各种元素的碰撞制造了一种富有魅力的“杂乱无章”的感觉)③注重建筑环境与地方文化(对文脉很重视)——用和相邻建筑类似的布局方式,是新的建筑从属于旧的建筑,甚至将建筑融入旧的环境中。
斯图加特州美术馆新馆
![斯图加特州美术馆新馆](https://img.taocdn.com/s3/m/264597f99e31433239689341.png)
德国斯图加特新国立美术馆的设计实践是在后现代主义在 美国甚嚣尘上的90年代之前,詹姆斯· 斯特林通过不断建筑 实践探索和个人审美取向的选择,使后现代主义的痕迹已 经在他的观念和手法中突显无疑。 德国斯图加特美术馆新馆的落成,使得该建筑成为后现代 建筑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斯图加特州美术馆新 馆由詹姆斯· 斯特林 (James Stirling, 1926年 - 1992年) 著名英国建筑师设计。 斯特林是1981年第 三届普利兹克奖得主。 生于格拉斯哥,毕业 于利物浦大学(一所 拥有世界上最悠久建 筑学办学历史的学 校),开业于伦敦。 他死后英国皇家建筑 学会设立了以他命名 的斯特林奖。术馆新馆(Neue Staatsgalerie)于1984年落成, 是对建于“U”形布局的老美术 馆的扩建,新馆包括报告厅,咖 啡厅剧场音乐学院等内容。为解 决场地两侧巨大的城市高差,斯 特林(Stirling)的设计巧妙地把 场地的斜坡融合成为建筑的室外 休步行区,这条动人的步行道贯 穿了新旧美术馆,把城市两侧的 人群吸引到美术馆内,让人们自 然地参与到其中,也把古典艺术 的老馆与现代艺术的新馆通过建 筑间回应无缝衔接起来。
虽然斯特林为我们留下的建筑作品并不算多, 而且我们也只能从他现存 的作品中去探究他在设计中构思和灵感的蛛丝马迹,但他在设计中对空 间、形体客体以及感知,反馈主体之间的把握是十分恰当得体的,不少 参观过斯图加特美术馆的人都会由衷的感叹,在其中参观漫步,就像是 是欣赏由建筑师为你撰写的建筑诗篇,而这样的诗篇所叙述的每一页轻 重缓急正是我们想要听到的一样。这,也许就是对“建筑师凝固的音乐” 最好的解释吧
总的来说斯特林 (Stirling)的斯图加特 州美术馆新馆(Neue Staatsgalerie)尊重了 历史环境,把抽象的建 筑布局原则与形象的传 统建筑的历史片段相结 合,将纪念性与非纪念 性,严肃与活泼,传统 与高科技等一些列矛盾 统一在一起,将城市与 建筑融合到一起,开辟 了德国博物馆建筑史上 的一片新天地。
詹姆斯·斯特林及其作品分析
![詹姆斯·斯特林及其作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e4df1c680203d8ce2f249d.png)
a
15
a
16
一层平面图
1入口平台 2主门厅 3临时展室 4圆形庭院 5报告厅 6餐厅 7剧场门厅 12图书馆 15音乐教室
a
17
二层平面图
8常设展室 9连通旧馆 10陈列平台 11公共步道 13剧场 14彩排厅 15音乐教室
a
18
剖面图
a
19
入 口 平 台
a
20
门厅
a
21
地下车库入口
• 细部处理
35
• 建筑采用勒花岗石和大理石 为建筑材料,局部采用古典 主义的细节,如拱券,天井。 但整体上的古典主义又戏谑 的局部处理,如扭曲的玻璃 幕墙,粉红色的巨大扶手, 莫名其妙的结构细节等。现 代主义,波谱风格和古典主 义被塞在一起,造成古怪的 效果,戏谑,冷嘲热讽的手 段处处可见。
a
36
总结
• 注重保持城市的历史风貌 • 非功能的城市分区及对人情化的追求 • 自然主义的倾向 • 强调建筑的高质量与高技术
斯图加特 国立美术馆
后现代主义建筑 大师詹姆斯·斯特林 (James Sterling)
a
1
James Stirling 生平简介
• (1926年 - 1992年)
• 著名英国建筑师。1981年第三届普利兹克奖得主。 生于格拉斯哥,毕业于利物浦大学,开业于伦敦。
斯特林本人是这样描述1945年所发生的变化的:
a
22
a
23
圆形雕塑庭院
a
24
a
25
• 下沉式中庭使德国政府设置一条公 共走廊的设想得以实现
• 沿中庭可直达美术馆主入口
• 新馆在空间组织上的枢纽
a
26
斯图加特美术馆分析实用PPT
![斯图加特美术馆分析实用PPT](https://img.taocdn.com/s3/m/3ff229bc804d2b160a4ec0bb.png)
从背面沿着一个环形的中庭下山,可以直接到达美术馆的主入口。由于二战后整个斯 图加特几乎全被炸平,战后城市重建又进一步破坏了原有的环境,所以怎样将新建的建 筑物融入残留的建筑环境里,成为了德国政府非常看重的方面。当时政府的要求是在建 筑所在的地段设置一条公共走廊,后来这个条件成就了斯特林圆形下沉式中庭的构思。 其实我认为这个顺应地形所设置的中庭才是设计的最精彩之处。但写建筑史的嘛,总是 一开口就喜欢讲风格和流派,单单强调这个作品所体现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却忽略了最 根本的建筑的场所精神。就像法兰克福的工艺美术馆,大多数人只关注理查德.迈耶悦目 素雅且有韵律感的立面,却忽略了建筑和城市环境建立的关系。从这个方向出发,我们 可以看到和以往理所当然的封闭式的做法相反,现在一些新的房地产项目的规划设计上 也有了这种和城市设计相结合的尝试,比如将城市的道路引入小区内部。这样不仅能使 居住区融入城市肌理,更能大大提升区内的商业价值,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做法。 从风格上来说,斯特林把象征古典主义而且比例优美的罗马柱变成了又矮又胖的柱墩, 似乎是对传统的嘲弄更甚于对传统的尊重。
主观感受:
斯图加特州新美术馆。人们在窜行和逗留时,可体验到这种空间的戏剧性。
陈列庭院中的石墙随意开洞的做法,既打破了一成不变的墙面的平淡,又会
虽由然于他 二在战整后体整上个仍斯然图大加面特积几地乎使全用被了炸使和平相,人邻战传后联统城想建市筑重到相建同又古的进外一代墙步露,破以坏天谋了求原圆和有形周的边环剧环境境,场的所。协以调怎古。样将希新腊建的和建筑埃物融及入的残留柱的建式筑,环境立里,面成上为了的德国拱政石府非,常看以重的及方面。
进入室内是以绿色为主色调的门厅。 这里的设计很人性化,在门厅旁边设 置了弧形的条形座椅,游客也很喜欢 坐在上面闲聊。和惯用的传统正规的 光滑石材不同,斯特林在这里使用了 原色的绿色橡胶地面。以明快和鲜艳 的色彩为主导的室内设计,让人觉得 逛美术馆不再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反而有一种类似在商店购物的轻松心 情。根据他本人的解释,这是在提醒 新的美术馆已经成为了一个大众娱乐 的场所,而且艺术和展览还有其商业 性的一面。在二十年后,F.盖里在毕尔 巴鄂的古根海姆现代艺术博物馆中更 将这种倾向发挥到极至。
经典重温:30年后回头看——斯图加特新美术馆
![经典重温:30年后回头看——斯图加特新美术馆](https://img.taocdn.com/s3/m/e78a4668a417866fb84a8ec1.png)
经典重温:30年后回头看——斯图加特新美术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后现代主义思潮风起云涌的年代,1981年获普利兹克奖的英国建筑大师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erling)正是其中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德国斯图加特新美术馆也正是斯特林建筑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新美术馆坐落于1838-1843年间建成的老馆旁边,包括美术展厅、图书馆、音乐楼、剧场、服务设施等,1977年开始设计,1984年建成开放。
谷歌地球中的斯图加特新美术馆三维模型,南侧(右下角)为国立斯图加特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同样由斯特林事务所设计。
除了遵循现代建筑的功能、空间等设计精神外,建筑吸取了古典建筑的典型特征并加以抽象、变形等夸张的处理,具有象征性、隐喻性、反讽性等,同时又与周边的古典建筑产生了对话。
整个建筑设计元素多样,色彩鲜艳的换气管、管状扶手、高技派构成式入口钢结构雨蓬、粗大明显的排水口、转折的曲面玻璃幕墙、弧线檐口……,从中可以看到古典主义、构成主义、高技派、粗野派等多种手法的痕迹,也能感受到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的碰撞,这些看似冲突的元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即使时隔30多年的今天去看仍然能感受到建筑的经典、诙谐,这与那个时代其它大部分哗众取宠、昙花一现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形成显著的区别。
新馆、老馆之间的连接色彩鲜艳的钢结构构架形成了建筑入口的显著引导平台上的主要入口——构成式钢结构雨棚、橙色旋转门、绿色玻璃幕墙金属型材、蓝色、紫色钢管扶手、暖黄色系石板幕墙,看似复杂、矛盾,但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从入口处向南看建筑的中心——有古罗马斗兽场风格的古典下沉广场成为人们休憩的、舒适的室外场所明显带有古典美特征的圆形内庭院、拱形窗、券心石、夸张的古典柱式与现代的设计融合在一起。
圆形广场上一个标高的室外平台从南侧剧场、报告厅一侧的拱廊看美术馆南侧的剧场、报告厅部分美术馆南侧的国立斯图加特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与新建建筑与美术馆的剧场部分相对称,围合出又一个方形广场。
【2017年整理】建筑串联式空间组合手法
![【2017年整理】建筑串联式空间组合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04182f2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5.png)
建筑空间组合手法——串联式建筑空间组合手法有着丰富的种类,然而无论哪一种手法其目的都是让空间体现自己的优点,更好的为使用者服务。
作为一名建筑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对其有着充分的了解,下面我将着分析建筑空间组合手法中的串联式组合手法。
串联式空间组合是各组合空间单元由于功能或形式等方面的要求,先后次序明确,相互串联形成一个空间序列,呈线性排列,故此和组合方式也称为“序列组合”或“线性组合”。
这些空间可以逐个直接连接,也可以由一条联系纽带将各个分支连接起来。
采用这种方式能使各空间在功能上联系紧密,具有明显的顺序和连续性,人流方向单一、简捷明确、不逆行、不交叉,但活动路线的安排不灵活,变化极少。
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National Air& Space Museum),是史密森氏学会创建的众多博物馆之一,也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有关飞行的专题博物馆。
它座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东南方,是由玻璃、大理石和钢材构成的现代化建筑。
博物馆的24个展厅共有18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
各展厅陈列飞行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类飞机、火箭、导弹、宇宙飞船、及著名飞行员、宇航员用过的器物。
除体积过于庞大的采用模型外,展品绝大多数都是珍贵的原物或备用的实物,博物馆的体量大小需要考虑到所展示的物品的大小。
下图是该博物馆的一部分,它的展厅平面采用了一字型的布局方式,以一条中轴线为主,将各个展厅串联起来,可以让游客沿一条游览线路流畅的参观博物馆。
由于博物馆较为大型,展厅首尾是轴线两边对称分布,位于中间的展厅是左右错开分布,并设置了一些可以供游览人员休息的空间。
相较而言,串联式的手法比较适合于小型的博物馆。
二、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Washington Dulles International Airport)得名于美国国务卿约翰•大众特•杜勒斯,主要服务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和巴尔的摩。
第九节课——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综合分析(一)讲述
![第九节课——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综合分析(一)讲述](https://img.taocdn.com/s3/m/f662e7e2c8d376eeaeaa3173.png)
该图为内部的陈列空间,走道尽端为联系各功能房间的交通枢纽
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场馆设计方案
本方案,采用了设计放射性的空间布 局,构思巧妙。
Okushiri Tunami memorial Hall
北海道海啸纪念馆
平面图中,以中心向四周发散。
莫斯科管理学院
优缺点
优点:参观路线简单紧 凑、使用灵活、各个陈 列空间可单独开放。
• 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办公楼等建筑 长边平行布置时,其建筑仿噪间距不小于 25m。 • 教室场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 办公楼、图书楼、实验楼、专用教室(不 包括音乐教室)等建筑之间长边布置时, 噪音间距不小于15m。 • 如教室顶棚以吸声材料装置时,教学楼与 教学楼、图书楼、实验楼、办公楼之间防 噪声间距不小于18m。
办公用房
• 办公用房如设在教学楼内可集中布置在一 段,也可混合布置。这种做法一般把行政 办公设在楼下,教学办公设在上层。 • 为保证单面采光的办公室有足够照度,进 深不宜超过5.1m,双面采光可适当加大。 • 教师课间休息室最好设在教学楼的中间或 两端。
厕所的设置位置
• 设于两排楼的中间部位自成体系,厕所与两侧的教室数量 和距离相差不多,人流均匀,路线短。管道集中缺点是厕 所的噪声及卫生对教室有影响,厕所门前人流过分集中, 如从阳台入口,较为理想。 • 设在教学楼一端。使两侧开窗,创造通风条件,对教室的 影响较少,管道集中,但人流不均匀,愈接近厕所人流密 度愈大。 • 设两组男女厕所,且分设在教学楼的两端。这种布置方法 可使人流分散,路线短捷,也不干扰教室,但管道较分散。 • 为了改善厕所的通风、卫生条件及气味溢出和减小对教室 的噪声干扰,可中间通过一段阳台、外廊或过厅。 • 教师厕所应在教师办公室附近另设。
斯图加特美术馆解析
![斯图加特美术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f1e919b7360b4c2e3f640f.png)
关于斯图加特美术馆:
New Staatsgalerie and Workshop Theatre
Stuttgart 1977-1984
•… 1
简介
•… 2
背景及构思
•… 3
关切点
•… 4
详细分析
•… 5
细部处理
•… 6
相关评论
•… 7
图片
• 竞赛规定一定要包括 一个3米高平台以作停车 场,此外还要求有一个 公共步道穿过用地。
·建筑正面的双重性是与大街的模糊性性质相一致的
(康拉德·阿德诺尔大街在使用上更接近一条高速公路的 性质)。取代立面的是正面向后退,使人们在走动、进 出、穿过这座建筑时可以看到一系列事件。
关于斯图加特美术馆:
New Staatsgalerie and Workshop Theatre
Stuttgart 1977-1984
·1989/1991 双年展园地书店,威尼斯
(Biennale Bookshop Venice)
莱斯特大学工程馆
·地段狭小,政府首次允许大
学建造高层
·一个占据了大部分用地的单
层厂房和一个高起的塔楼
·塔楼采用两种形体连接的方
式
1959/1963
剑桥大学
历史系馆 ·
1964/1967
剑桥大学
历史系馆196·8·
关于斯特林:
James Stirling
•… 1 •… 2 •… 3 •… 4 •… 5 •… 6
生平简介 主要经历
重要作品
获奖情况 创作风格 一些评论
·1958/1963 莱斯特大学工程馆 (Leicester University Engineering Building)
斯图加特国立美术馆新馆
![斯图加特国立美术馆新馆](https://img.taocdn.com/s3/m/c5091b775acfa1c7aa00cc55.png)
公共建筑分析——斯图加特国立美术馆新馆1.斯图加特美术馆基地分析1.1自然条件分析1.1.1气候斯图加特位于德国南部,四面环山,常年日照充足,气候温和。
1.1.2建筑与周边环境基地西侧是城堡花园,西北角是十字路口交叉处,基地四周都是城市主要和次要交通干道。
基地四周交无遮挡,光照充足,空气清新,景色优美。
交通便利,但由于交通需要,中间需留出行走空间,即中庭。
1.1.3地貌斯图加特四面环山,丘陵起伏,风光很好,走在山间的路上,山谷对面是依山而建的城市,是一片一片欧洲古典风格的小建筑。
中心城区在山谷里,围绕着最低的山谷沿着四周的山慢慢往上扩展,走进这个丘陵地貌城市,街上很少见高层建筑,到处干净整洁,山和城人文和自然,老房子和新建筑都融合在一起,十分和谐。
1.1.4城市规划要求二战后德国政府由于二战后整个斯图加特几乎全被炸平,战后城市重建又进一步破坏了原有的环境,所以怎样将新建的建筑物融入残留的建筑环境里,成为了德国政府非常看重的方面。
当时政府的要求是在建筑所在的地段设置一条公共走廊,后来这个条件成就了斯特林圆形下沉式中庭的构思。
1.2建筑条件分析斯图加特的古典建筑几乎在二战中消失殆尽,但很多在战后得到重建,另外还有一些战后优秀现代建筑。
哥特式教堂、文艺复兴旧王宫、巴洛克新王宫、包豪斯国际住宅展建筑群及斯图加特国立美术馆新馆,它们都是斯图加特的符号。
斯图加特是德国南部巴登符腾堡州的首府这里是德国汽车工业的摇篮,奔驰和保时捷的总部都在这里,也因此成为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斯图加特以其绿色的自然风光、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现代化的建筑以及艺术、音乐、博物馆而闻名,还是欧洲最重要的会议、展览举办地之一。
斯图加特这座德国南部激动人心的大都市有30多座美术馆和众多的博物馆,一年到头都能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演出节目和参观活动。
每年在斯图加特市内和周边都有许多传统节日举行。
1.3人文条件分析James Stirling堪称那个时代的天才人物。
参考罗伯特斯特恩的现代古典主义
![参考罗伯特斯特恩的现代古典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03da3de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9.png)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部非常朴实无华,只是将博物馆的名字装饰了一下。平滑 的白色混凝土覆盖在墙上,使它们仿佛更像一座巨大的雕塑而不是建筑物。
建筑物的外部向上、向外螺旋上升,内部的曲线和斜坡则通到6层
螺旋的中部形成一个敞开的空间,从 玻璃圆层顶采光。美术馆分成两个体 积,大的一个是陈列厅,6层;小的 是行政办公部分,4层。陈列大厅是 一个倒立的螺旋形空间,高约30米, 大厅顶部是一个花瓣形的玻璃顶,四 周是盘旋而上的层层挑台,地面以 3 %的坡度缓慢上升。参观时观众先乘 电梯到最上层,然后顺坡而下,参观 路线共长430米。美术馆的陈列品就 沿着坡道的墙壁悬挂着,观众边走边 欣赏,不知不觉之中就走完了6层高 的坡道,看完了展品,这显然比那种 常规的一间套一间的展览室要有趣和 轻松得多。
1977年,美国建筑评论家詹克斯出版了一本书,书名是《后现 代主义建筑语言》。在这本书中,詹克斯宣称“现代主义建筑死 了”。他说得有鼻子有眼:“现代建筑于1972年7月15日下午3 时32分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城死去。” 正是因为这段阴阳怪气的评述,一时之间,现代主义建筑死 亡说甚嚣尘上。而“后现代主义建筑”这一新的旗号,也从此在 历史舞台上拉开。当然,真正为后现代主义建筑打造理论的是罗 伯特·文丘里。文丘里在1980年的一次谈话里说:“就某种意义 而言,我想我们自己是现代主义的一部分,是从中发展出来的一 部分。”
参考罗伯特·斯特恩的《现代古典主义》分类简
介
1.“戏谑的古典主义”(Ironic Classicism)或译为“嘲讽的古典主 义”。也有人称为“符号性古典主义”或“语义性古典主义”。 是后现代主义中影响最大的一种类型,主要的后现代主义大师都 在这个范围内。
使用部分的古典主义建筑的形式和符号是其基本特征,而表现手 法却具有折衷的、戏谑的、嘲讽的特点。从设计的装饰动机来看, 应该说这种风格与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人文主义有密切联系。与 传统的人文主义风格不同在于嘲讽古典主义,或者狭义后现代主 义建筑设计明确地通过设计表现现代主义和装饰主义之间的无可 奈何的分离,而设计师除了冷嘲热讽地采用古典符号来传达某种 人文主义地信息之外,对于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基本是无能 为力的。因而充满了愤世嫉俗的冷嘲热讽、调侃、游戏、玩笑色 彩。
斯图加特 景点
![斯图加特 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9f91966ea45177232f60a2c7.png)
奔驰博物馆(Mercedes-Benz Museum)Mercedesstr. 137 70322 Stuttgart Bad Cannstatt / Untertürkheim 城市火车: 到 Gottlieb Daimler Stadion站下公共汽车: 56路到底Martin-Schrenk-Weg站下星期二-星期六上午9.00 -下午 5.00,节假日,12月24号和12月31号关闭这个博物馆属于世界上最古老的汽车公司,收藏了很多过去使用的和豪华的车辆,以及很多赛车和破纪录的车辆的引擎。
博物馆入口处出租德语和英语的导游机,可以边听边参观。
展览内容丰富,除了汽车,还有船舶和飞机,这样一来,对于意味着支配海陆空运输的奔驰标志您会有更深的体会。
在那里可以看到的有奔驰初创时的车,第一辆被命名为mercedes的车等等。
馆内还有咖啡茶座和购物商店。
威廉海玛动物园(Wilhelma)Wilhelma Neckartalstrasse 70376 Stuttgart-Bad Cannstatt城市火车:U14路 Wilhelma站下,或者U13路Rosensteinbrücke站下公共汽车:52,55,56 Rosensteinbrücke站下五月到八月:早上8.15 - 下午6.00,三月和十月早上8.15 - 下午5.00,四月和九月保时捷博物馆(Porsche - Museum)Porschestr. 42 70435 Stuttgart – Zuffenhausen城市火车:S6路 Neuwirtshaus站下周一到周五9:00-16:00,周六,周日和节假日9:00-17:00席勒广场介绍希勒广场初建于十六世纪,二战结束后得以照原样重修。
它是斯图加特市中心唯一的广场。
1839年,诗人席勒去世34周年之际,斯图加特人在旧广场原址树立了德国第一尊席勒纪念像。
这尊表情忧伤、沉郁的诗人塑像是用1827年在希腊那瓦雷诺海(navarno)附近翻沉了的土耳其战舰大炮浇铸而成的。
当代西方建筑思潮
![当代西方建筑思潮](https://img.taocdn.com/s3/m/fd7f2e01de80d4d8d15a4f37.png)
当代西方建筑思潮(图文笔记整理)-[图片来源于网络]2010-01-03 15:55:25一、多元论思潮上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现代建筑思潮向多元化发展,在建筑领域中指的是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这种趋向获得了建筑与环境的明显的地区性特征。
路易斯。
康和柯布西耶是探索多元论建筑的先驱人物。
1、粗野主义:保持建筑的自然本色,混凝土不加粉刷,构件直截了当、生硬。
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史密森夫妇的亨斯特顿学校马赛公寓2、典雅主义:(形式主义、新古典主义)吸取传统建筑的构图手法,比例工整、严谨、偶有装饰、不用柱式,以传神代替传统形式。
密斯的西柏林美术馆斯东的美国驻印度大使馆雅马萨齐(山崎实)的纽约世贸中心西柏林美术馆3、隐喻主义:(象征主义)强调艺术造型和象征含义,个性强烈。
具体象征,小沙里宁的肯尼迪侯机楼乌特松的悉尼歌剧院抽象象征,汉斯的柏林爱乐音乐厅林璎美国越站纪念馆肯尼迪侯机楼4、新乡土主义:建筑构思结合地方特色,适合人们的生活习惯,使人、建筑、环境较好的融为一体,继承了阿尔托的主张,是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建筑主流创作现象。
民族的样式和地方的材料,具有历史感和人情化特色。
伦佐。
皮亚诺的让-玛丽。
吉芭欧文化中心安藤忠雄的塞维利亚博览会日本馆吉芭欧文化中心5、光亮式(银色派):大片的玻璃幕墙,国际式的延伸。
SOM的纽约利华大厦 1952 第一座全玻璃幕墙建筑贝聿铭波士顿汉考克大厦汉考克大厦6、高技派:建筑造型注重高度工业技术倾向。
建筑电讯派是高技派的激进派,电报式建筑语言,设备暴露。
罗杰斯、皮亚诺的巴黎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斯特林的斯图加特美术馆新馆斯图加特美术馆新馆7、探索共享空间与新颖空间:共享空间的七点手法①既有规律又有变化②动态③水④交往空间⑤共享的空间⑥自然⑦照明、色彩、观光电梯波特曼的旧金山海亚特旅馆亚特兰大桃树街广场旅馆贝聿铭的美国国家美术东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8、新陈代谢派:插拉式建筑,立交方式,过时建筑随时可以撤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7/1984 斯图加特国立美术馆新馆,德国 (Staatsgalerie New Building and Workshop Theatre Stuttgart) 1979/1984 萨克洛博物馆,哈佛大学 (Sackler Museum,Harvard University,New York) 1980/1986 克洛美术馆,伦敦 (Clore Gallery,London)
1964/1967
女王学院
1966/1971
奥利维梯职业学校
1969/1972
1989/1991
双年展园地书店
关于斯特林:
James Stirling
•… 1 •… 2 •… 3 •… 4 •… 5 •… 6
生平简介 主要经历 重要作品
获奖情况
创作风格 一些评论
1976 荣获美国国家文学艺术研究院布鲁诺奖 1977 荣获阿尔瓦·阿尔托奖(赫尔辛基) 1980 荣获英国皇家建筑史学会金奖 1981 荣获美国普利兹克奖 1985 荣获芝加哥建筑奖 1986 荣获美国托马斯·杰弗逊金奖 1988 荣获雨果·哈林奖 1990 荣获普雷米厄姆帝国奖(日本) 1991 荣获法米意阿·巴西尔奖(墨西拿,意大利)
·1989/1991 双年展园地书店,威尼斯
(Biennale Bookshop Venice)
莱斯特大学工程馆
·地段狭小,政府首次允许大
学建造高层
·一个占据了大部分用地的单
层厂房和一个高起的塔楼
·塔楼采用两种形体连接的方
式
1959/1963
剑桥大学
历史系馆 ·
1964/1967
剑桥大学
历史系馆196·8·
关于斯特林:
James Stirling
•… 1 •… 2 •… 3 •… 4 •… 5 •… 6
生平简介 主要经历 重要作品 获奖情况
创作风格
一些评论
建筑风格
• 早期粗野主义风格住宅 • 玻璃、砖系列大学建筑 • 钢结构办公楼 • 预制装配的住宅和宿舍 • 后期美术馆博物馆
创作手法
早期 后期
关于斯图加特美术馆:
New Staatsgalerie and Workshop Theatre
Stuttgart 1977-1984
•… 1
简介
•… 2
背景及构思
•… 3
关切点
•… 4
详细分析
•… 5
细部处理
•… 6
相关评论
•… 7
图片
斯图加特国立美术馆
Stuttgart 1977-1984
在斯图加特,有一个重要的美术馆。 英国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詹姆斯·斯 特林在这里留下了可能是他一生中最 重要的作品:新国立美术馆,他也因 此获得1981年普利策奖。建筑各个细 部颇有J.Sterling五六十 年代追随高技派的痕迹。而各种相异 的成分相互碰撞,各种符号混杂并存, 体现了后现代派追求的矛盾性和混杂 性。
斯图加特国立美术馆
关于斯特林:
James Stirling
•… 1 •… 2 •… 3 •… 4 •… 5 •… 6
生平简介
主要经历 重要作品 获奖情况 创作风格 一些评论
詹姆斯·斯特林
James Stirling
(1926年 - 1992年)
著名英国建筑师。1981年第三届普利兹克奖得主。
生于格拉斯哥,毕业于利物浦大学,开业于伦敦。
Approach terrace
门 厅
Entrance hall
圆 形 雕 塑 庭 院
Circular sculpture garden
•下沉式中庭使德国政府设置 一条公共走廊的设想得以实现
•沿中庭可直达美术馆主入口
•新馆在空间组织上的枢纽
剧 场 、 展 厅 及 报 告 厅
·一些大大小小相类似的‘构成主义’的华盖集合物用
来指明各个入口的等级。
·直接搞古典主义是不再被接受的,中心大殿而不是建
筑的终点,成了虚的,——一个如同无空间的房屋:而 不是一个穹隆——敞向天空。平面是有轴线的,然而往 往是妥协性的。一套零碎的小房间与一个‘自由平面’ 相结合,公共步道蜿蜒在中轴线的两侧。结果,自然出 现的纪念性为慎重考虑的非正式处理所削弱。
• 斯图加特曾被炸平, 在战后重建中又被进一 步破坏,所以对残留建 筑环境的保护是设计竞 赛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 许多现有建筑应尽 可能地保留,以保持地 区的街道特色。
•建筑地段要融汇于街 道中,有相似的尺度, 而且材料与相邻建筑相 同。
• 希望国立美术馆具有 纪念性,还希望它是非 正式的和具有大众化 的——由此引出了这曲 折的步行道的非纪念性; 以及虚的中心和其他等 等,包括色彩处理。
关于斯图加特美术馆:
New Staatsgalerie and Workshop Theatre
Stuttgart 1977-1984
•… 1
简介
•… 2
背景及构思
•… 3
关切点
•… 4
详细分析
•… 5
细部处理
•… 6
相关评论
•… 7
图片
• 竞赛规定一定要包括 一个3米高平台以作停车 场,此外还要求有一个 公共步道穿过用地。
• 对建筑材料,功能,技术的科学合理的安排运用 • 对建筑经济的重视 • 不受“传统”羁绊,不盲 从“现代” “时髦” • 注重建筑大环境与地方文化(传统) • 运用古典构图元素的建筑语言表现新的建筑概念 • 重视建筑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于斯特林:
James Stirling
•… 1 •… 2 •… 3 •… 4 •… 5 •… 6
Theatre & Gallery & Lecture hall
•室内设计空间流畅 •色彩清新明快 •格调高雅
地 下 车 库 入 口
Underground garage entrance
细 部 处 理
Some Details
总结
·注重保持城市的历史风貌 ·非功能的城市分区及对人情化的追求 ·自然主义的倾向 ·强调建筑的高质量与高技术
·建筑正面的双重性是与大街的模糊性性质相一致的
(康拉德·阿德诺尔大街在使用上更接近一条高速公路的 性质)。取代立面的是正面向后退,使人们在走动、进 出、穿过这座建筑时可以看到一系列事件。
关于斯图加特美术馆:
New Staatsgalerie and Workshop Theatre
Stuttgart 1977-1984
•… 1
简介
•… 2
背景及构思
•… 3
关切点
•… 4
详细分析
•… 5
细部处理
•… 6
相关评论
•… 7
图片
功 能 分 区 概 述
Functional Area Overview
First Floor Plan
一 层 平 面 图
1入口平台 2主门厅 3临时展室 4圆形 庭院 5报告厅 6餐厅 7剧场门厅 8常 设展室 9连通旧馆 10陈列平台 11公 共步道 12图书馆 13剧场 14彩排厅 15音乐教室
内在地呈现出自己的外貌和细部,而不必外在地从那些对环境文化因素或多或少的 理解中去获得了。” • “在设计上调动了包括传统的、老的、新的,只要符合功能、造价和社会接受性等 要求的一切可用手段。” • “他的建筑作品具有表现力。但不是表现主义。后者有一种自我陶醉或脱离建筑主 体概念的文学或历史的符号主义。” • “在斯特林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某些领域他向一代人显示了〝怎样〞去建 造。先是用砖,即在发挥其结构优势的同时,处理好顶部,窗台,靳脚等传统功能 细部。继之,用玻璃,证明工业化玻璃可以被开发利用,以致超越其原来的使用的 意义,第三是预制混凝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细外观程度,最后是重型结构。”
1968/1961 凯伯威尔学校讲堂,南伦敦
(School Assembly Hall,Camberwell South London)
·1966/1971 女王学院,牛津,圣克里门茨 (Queen’s College St.Clements Oxford)
·1969/1972 奥利维梯职业学校,英国,萨里郡,哈斯洛莫
关于斯特林:
James Stirling
•… 1 •… 2 •… 3 •… 4 •… 5 •… 6
生平简介 主要经历
重要作品
获奖情况 创作风格 一些评论
·1958/1963 莱斯特大学工程馆 (Leicester University Engineering Building)
·1964/1967 剑桥大学历史系馆 (Cambridge University History Faculty Building)
斯特林本人是这样描述1945年所发生的变化的:
“当时,现代建筑革命才通过第二手的影 响,姗姗来迟地冲击到建筑学校。对于现代建筑的 可行性在校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气氛热烈,讨论 十分紧张。一些教师辞职了,部分同学转入其他学 校,但无论如何,我却对〝新建筑〞在道义上的正 确性深信无疑。”
关于斯特林:
James Stirling
·体积是128600立方米 ·造价8500万德国马克 ·7个月里接待了100万观众 ·周末一天就有20000人 ·从德国博物馆的第56位一
跃成为第一位。
总的来说,在当时千遍一律的方盒子充斥世界 每个角落的年代,对城市环境和传统的深刻理解, 以及各种富有灵气的想法等等,或许都是斯特林能 在国立美术馆的设计竞赛中胜出的原因。但后现代 主义这种矛盾性和混杂性也让很多人吃不消,所以 当时对采取这个方案其实是有很大的争议,斯特林 也引来了德国国内的一阵子臭骂,当然包括在竞赛 中吃了败仗的德国建筑师奥托和贝尼切等。不过事 实胜于雄辩,斯特林在美术馆新馆的设计中,立足 于对历史和环境的尊重,使它成为充分体现后现代 主义思想的典型代表。无论从参观人数还是从公众 对建筑物的使用评价上看,这还是一个非常成功的 作品,也是欧洲旅行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博物馆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