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报告单医生双签名规定

合集下载

检查单检查情况

检查单检查情况

检查报告单签字检查情况质管部针对检查单子报告医生签名问题进行检查,共检查40份病历,心电图单子50张存在的问题有:单人手签字、单人兰色笔迹手签字、无医师签名;彩超单子59张存在问题全部是同一人双签字无手签字,30张放射科单子存在的问题是:双人双签字有手签字但手签字字迹潦草,签字笔迹颜色不同,一兰一黑;16张CT报告单存在问题有:单人兰色笔迹签字、双人不同颜色笔迹(一兰一黑)双签字,18张磁共振报告单存在的问题全部是单人手签字,肺功能检测单都是单人电脑签字,肌电图报告单都是单人电脑签字,8张胃镜报告单都是单人双签字无手签字,4张脑电图存在问题有:单人电脑签字无手签字、双人双签字有手签字,但电脑签字为兰色;每份病历都有检验科报告单,所有检验科报告单都是双人双签字无手签字。

住院号检查单签字情况298059 1张心电图单子单人手签字,2张彩超单子都是单人双签字(杨付云)缺手签字,放射科双人签字(常射生)(解崇)但笔迹颜色不同一黑一兰。

300657 1张放射单子双签字(韩学院)(麻刚,麻刚后面有一人签字,字迹潦草看不懂)但笔迹颜色不同一黑一兰,1张脑电图双人签字并有手签(闫XX)(张体云)。

299491 2张心电图单子全是手签字,1张胃镜单子单人双签字(张小利)缺手签字,1张彩超单子单人双签字(王勇)缺手签字,1张放射科双人签字(常射生)(解崇)但笔迹颜色不同一黑一兰。

299857 1张心电图单子是单人手签字,1张胃镜单子单人双签字(张小利)缺手签字,2张彩超单子都是同一人双签字(杨付云)缺手签字,CT单子双人签字,并有手签字(杨玉梅)(焦梅玲)。

300696 1张脑电图单人签字无手签字,1张放射科双人签字(常射生)(韩学院)但笔迹颜色不同一黑一兰。

299014 1张心电图单人手签字(曹海燕),2张彩超单子都是同一人双签字(刘娜)缺手签字,肌电图单人签字无手签字。

299294 2张心电图1人手签字,5张彩超单子都是单人双签字缺手签字,(李艳军)(冯蔚)(冯蔚)(甘少华)(魏静),放射科双人签字(冯佳俊)(杨群力)但笔迹颜色不同一黑一兰。

影像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影像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安徽省立医院影像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一、诊断报告书写常规(一)诊断报告书写规范是诊断质量的最终反映医学服务涉及人的生命与健康,其服务质量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为此,医学管理学就提出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种种规范与办法。

发达国家的医学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是由政府有关部门与医学学术团体共同实施的。

从我国近年来的实践看,也是由政府部门施加一定的行政影响,并组织有关的医学团体制定统一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规范与实施办法,并加以贯彻与推广。

诊断报告书能反映医学影像的诊断质量。

从一份规范的诊断报告书中可以看得出使用的设备是什么,检查的操作技术或程序是怎样的,诊断者观察是否全面,以及诊断的思路是否正确等等。

因此,我们认为在逐步完善医学影像学质量保证或质量控制的进程中,第一步要走的路就是诊断报告书的规范化。

(二)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的格式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格式是一种形式,它反映的内容必须要符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

纵观现在国内、国外的诊断报告书,形式各种各样,大小与繁简程度也不一致。

但是从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医学影像学的诊断报告书的格式应包括以下5项。

1、一股资料,往往是表格式的。

逐项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区、病床、门诊号、X线号、CT号、MRI 号、DSA号、X片序号、检查日期、报告日期等等。

2、检查名称与检查方法或技术。

3、医学影像学表现。

如X线、CT、MRI和DSA所见等。

4、医学影像学诊断。

5、书写报告与审核报告医师签名。

(三)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内容: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五个项目所包括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却有一定的联系,它们与报告形式是统一的。

我们将每一项目应书写的内容,建议如下。

1、一般资料:各家医院可以根据各种不同设备的医学影像学科具体情况设计各自的表格,但必须是能精简地概括识别病员的标志、检查要求、目的与简要的临床情况或诊断。

报告书写者应逐一填写。

医技各种申请单报告单书写的要求与规范

医技各种申请单报告单书写的要求与规范

第三、放射摄片及放射透视检查申请单、报 告单
(3)X线诊断(肯定性诊断、否定性诊 断、可能性诊断)以及建议。
6.报告单须认真审核无误后方可发出, 透视报告可写在透视单或门诊病历上。
第四 CT、MRI、DSA检查申请单、报告单
1. 申请单由经治医师按规定逐项填写,医师签全 名或盖印章。 2. 急诊或需急诊检查者,应在申请单右上角注明 “急诊”字,复查者应注明前次检查号。 3. 申请单应简明书写病历摘要,前次检查所见及 其他影像检查等有关资料,临床诊断,检查部位 及目的。 4. 检查报告单必须逐项正确填写,一般项目、检 查号、检查日期、报告日期必须填写清楚,检查 医师签全名或盖印章。
第一、 各种常用检查申请单、报告单书写及粘贴要求
2.报告单 (4)生命紧急值应及时通知临床医师,并在报告 单上注明通知时间及被通知人。 (5)检查者及审核者应签全名或盖印章;重要异 常报告或特殊标本的报告须经专业主管复核、签 名或盖印章;实习、进修医师必须在本院专业主 管人员的指导下操作,其检验的报告由带教者签 名或盖印章。 (6)报告单须经认真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发出。 注:输血检查申请单、报告单的书写要求及表样等 参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执行。
第二、 检验申请单、报告单
(二)检验报告单 (1)报告单填写务必字迹清楚,严禁涂改;报告 日期需填年、月、日,急诊检验报告及重要报告 应具体到时、分。 (2)检测项目应注明检测的方法,如尿化学11联 试纸法、三分类血细胞分析法、酶活性测定 (IFCC法)的速率法、化学发光法、免疫学方法、 荧光定量法等,并注明参考范围。 (3)定量检测结果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定性检测 结果采用“阴性”、“阳性”和“可疑”表示, 或者用“阴性(-)”和“阳性(+)”表示,不 得单独用符号“+”、“-”、“+/-”表示。

医学影像科工作规章制度

医学影像科工作规章制度

放射科工作制度一、实行24小时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各项X线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

急诊病人随到随检。

各种特殊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二、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

特检摄片和重要摄片,待图像显示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开。

三、重危病人、住院病人或做特殊造影的病人,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的病人应到床旁检查。

四、X线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

执行诊断报告2名医师双签字制,进修或实习医师书写的诊断报告,应经上级医师签名;疑难病例由主管医师以上职称签发。

五、坚持集体阅片制。

每日晨会在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主持下,对前日或当日的疑难病例、摄片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诊断或处理意见。

在主任技师或主管技师的主持下,分析讨论照片的质量和技术问题。

同时进行差错、废片登记,为照片的诊断正确率、优质率等统计提供依据。

六、坚持病例随访制度、病例讨论制度,加强与临床的密切联系,不断提高X线诊断水平。

七、建立设备管理档案和使用故障记录簿,指定专人保养。

一般3个月小检修,半年至一年大检修,除定期检修外,每日工作开始,技术人员应对每台运行的设备巡回检查,以了解可动部件的有无异常,对于设备的非正常耗损或破坏,应组织有关人员查找原因,对于违反操作规程所造成的损害应追究责任,视情节给予处理。

八、X线图像信息是医院工作的原始记录,对医疗、教学、科研都有重要作用。

放射影像学资料应有网络中心或放射影像资料室统一保管,重要资料可以由课题负责人管,保管手续应与病案资料相同,便于查阅,严格借还手续。

九、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患者、陪护及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

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妥善安排休假。

十、工作质量考核:包括检查项目和件数,检查的阳性率,诊断正确率,优质照片率、随访率、漏诊率、设备投入和利用率等。

诸项考核应在平时严格登记制度,累积资料的基础上,半年到一年考核评定一次。

CT室工作制度一、为确保CT室安全,非本室人员不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科室,不得在CT室吸烟和随地吐痰,不准在CT检查室、工作间会客,在岗时不准接听手机。

放射科报告书写规范

 放射科报告书写规范

放射科报告书写规范正文第一篇:放射科报告书写规范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影像诊断报告是一份重要的临床档案资料,必须认真书写。

一份规范化的诊断报告书要求文字简洁,语句通顺,表达准确。

内容包括以下部分:一. 一般项目:1.病人姓名、性别、年龄;X线号、门诊号或住院号;申请科室、病室和床位号;检查设备、检查方法、造影剂种类用法和用量、检查部位和位置、照片序号;临床诊断、检查日期和报告日期等均应逐项填写清楚。

二.叙述部分:1.应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分清主次,按顺序描述异常影像所见。

阐明有否临床所疑疾病的表现或征象,如有则应对所出现的病变部位、形态和大小进行描述,描述应简洁、形象、贴切,并对该疾病应该或可能出现而未出现者说明“未见”。

如:肺癌的毛刺征;骨、关节病变的死骨、钙化和骨膜反应、关节面及关节间隙等。

此外,还应对与疾病的定位和定性有关的表现或征象说明“见到”或“未见”如:肠梗阻有无充气扩张肠管有无液平,形态、位置如何,有无青鱼骨刺征,假肿瘤征等。

2.意外或偶然发现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的疾病征象如:外伤发现骨软骨瘤、退变、各种正常变异等应在诊断意见里体现。

3.成像伪影、外影应在描述中加以说明;难于解释和不能据此作出影像诊断的一些表现等,应在描述后建议作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这些表现的意义。

三.诊断意见:在详细描述的基础上以影像表现为依据,结合有关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以得出客观的诊断结论。

临床和影像表现典型者肯定诊断;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者,可结合临床诊断;影像表现和临床均无特征性而难于下结论时,可提出某种或某些诊断可能性以及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四.医师签署:一份完整的影像诊断报告,应有医师签名。

书写者在“书写医师”项签名,最好为住院医师或以上;另一医师在“核对医师”项签名,最好为主治医师以上。

如有技师(士)和护理人员参与检查,则亦应签署或注明。

医师签名字迹应工整,易于辨认和保存。

诊断报告书写质量控制1、诊断报告书写按报告单上的项目逐项填写,“一般资料”要齐全,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X线号/CT号/MRI号、摄片序号、摄片日期、报告日期、临床诊断。

各类检查申请单的发放

各类检查申请单的发放

各类检查、治疗申请和报告单书写规X和要求一、基本要求1、检查(含检验,下同)治疗申请单必须填写患者XX、性别、年龄(岁、月或天)、门诊科或病室、病床、病历号、临床诊断、申请医师XX(或盖章)、年、月、日(急诊需写时分)。

如为急诊、为危重患者申请医师应在申请单上注明”急”或“危”字样或盖章。

危重患者检查需临床医师陪同。

2、报告单亦应参考上述要求填写清楚。

如报告单与申请单在同一表格,除填写结果外,检查者应签全名(或盖章),并均应写清检查或治疗编号。

各种检验申请单上标本联单亦应填清无误,并紧贴写在标本容器上。

报告单不得任意涂改,如必须修改应由上级审核签字,或重新书写。

3、如患者正在应用对检查目的有直接影响的治疗或药物,申请医师应在申请单上注明或另择时间。

4、严格做好查对,防止差错。

本次诊治结果只是表示当次诊治对象当时状况或当次受检查标本的结果。

5、生化、放免与其他特殊检验项目用数字报告者,必须附加参考X围。

所以测定结果必须用阿拉伯数字报告,并用法定计量单位。

6、各医技专业可按本专业特点设计检查与治疗申请单和报告单,但必须符合本“基本要求”。

二、放射性(一)X线检查1、申请单:(1)、按“基本要求”并加填原X线(2)、扼要填写主要症状、病史(包括治疗与手术史)、体征、相关检查结果与初步诊断。

(3)、申请检查部位、方法和目的。

(4)、需用碘剂的检查应注明碘过敏试验结果。

2、报告单:(1)、、按“基本要求”填写报告单。

(2)、检查方法与序号。

(3)、重点描写所见异常的部位、X围、大小、数目、形态、密度、边缘与其对周围结构的影响。

同时又要注意发现隐蔽细小的异常、解剖变异和病变的区别与重要的阴性结果。

(4)、造影检查:描述造影检查部位、方法、造影剂种类、浓度和剂量,描述造影异常表现的部位、形态、密度、边缘等形态结构改变和功能或动态变化。

(5)、复查照片应和以前的照片对比,描述病变变化。

(6)、科学的提出诊断意见:1、肯定性诊断意见2、参考性诊断意见:如有几种诊断意见的可能,应依可能性大小按顺序排列,一般不超过3个3、建议性意见: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观察的建议。

CT科室规章制度

CT科室规章制度

CT科室规章制度一、组织管理制度1.CT科室实行主任负责制,在分管院长或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科室主任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医师或技师担任,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应由正高级职称的医师或技师担任。

科主任全面负责CT室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学科研等工作。

2.根据工作需要分设副主任、技师长、护士长或医、技、护组长,协助主任做好科室各项工作,尽职尽责完成科主任安排的工作任务。

副主任、技师长、护士长应由高年资或相应专业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担任。

3.设立医疗质量管理或质控小组,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质量管理或质控小组应由诊断医师、技师、护师以及设备维修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相关人员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4.医疗质量管理或质控小组的职责。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确保各项规章制度执行;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落实影像诊断项目相关的标准化操作规程;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落实放射安全和控制措施,保障医学影像诊断工作安全、有效地开展。

5.建立健全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制度,有计划的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学习进修和专业技术培训,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全科人员的技术水平。

6.对新上岗的专业技术人员,应依法进行执业教育和职业健康查体,经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合格,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后方可上岗。

二、质量控制和评价制度1.科主任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并根据影像质量评价标准,组织质量管理小组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影像质量和影像诊断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对检查中图像质量和诊断质量存在的问题,应认真核查成像过程各个环节,由评价结果分析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促进各项质量不断提高。

2.医疗质量管理或质控小组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建立健全CT 科室的各项操作规程、相关检查技术规范和评价标准,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目标、质量控制方案并组织实施。

CT检查报告单

CT检查报告单

CT检查报告单引言概述: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

CT检查报告单是医生根据CT图像结果所做的详细解读和分析,它提供了关于患者身体部位的结构、异常发现以及可能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本文将详细介绍CT检查报告单的内容和结构。

一、患者信息1.1 姓名和年龄1.2 性别和身高体重1.3 就诊日期和医生姓名二、扫描部位和技术参数2.1 扫描部位2.1.1 头部2.1.2 胸部2.1.3 腹部2.2 扫描方式2.2.1 螺旋CT2.2.2 多层次CT2.2.3 三维CT2.3 技术参数2.3.1 层厚和间隔2.3.2 扫描时间2.3.3 对比剂使用情况三、影像结果和结论3.1 影像所见3.1.1 结构异常3.1.2 病灶分布3.1.3 异常密度3.2 诊断和鉴别诊断3.2.1 主要诊断3.2.2 次要诊断3.2.3 鉴别诊断3.3 诊断依据和建议3.3.1 影像学特征3.3.2 临床症状和体征3.3.3 随访和治疗建议四、医生签名和报告日期4.1 医生签名4.2 报告日期4.3 报告机构和联系方式正文内容:一、患者信息1.1 姓名和年龄:CT检查报告单首先会标明患者的姓名和年龄,以确保报告单的准确性和唯一性。

1.2 性别和身高体重:性别和身高体重信息对于分析和解读CT图像结果非常重要,因为不同性别和体型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正常生理变化。

1.3 就诊日期和医生姓名:就诊日期和医生姓名是为了记录报告单的时间和负责解读和分析CT图像的医生。

二、扫描部位和技术参数2.1 扫描部位:CT检查可以针对不同的身体部位进行,常见的包括头部、胸部、腹部等。

报告单会明确指出扫描的具体部位。

2.1.1 头部:包括颅脑部位和颅面部位。

2.1.2 胸部:包括肺部、心脏、气管和食管等。

2.1.3 腹部:包括肝脏、胰腺、肾脏、脾脏、肠道等。

2.2 扫描方式:报告单会描述使用的扫描方式,常见的包括螺旋CT、多层次CT和三维CT等。

放射科管理制度

放射科管理制度

放射科管理制度Ⅰ 目的为加强放射科科室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特制定此制度。

Ⅰ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

Ⅰ 制度一、在院长、分管副院长的领导下,实行科主任对放射科各专业组(包括普通X 线诊断、CT、MRI)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科主任一般由学科带头人或高年资医师担任。

二、科主任下设副主任或专业组长协助主任工作。

三、住院医师应实行不同影像方法的轮转学习,力求全面掌握影像学各种方法,以便发挥综合诊断的优势;鼓励高年资主治医师按人体解剖系统分专业深入研究,培养成某一领域的专家;技术人员实施相对固定,定期轮转,使之能够掌握放射科各种设备的操作、使用,实现一专多能。

四、主任为科室管理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科室的财产、各项质量管理工作和优质服务;负责安排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有计划地安排各级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培养。

五、科室的管理和决策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

Ⅰ 参考依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8号)Ⅰ 附件无放射科工作制度Ⅰ 目的为加强放射科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特制定此制度。

Ⅰ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

Ⅰ 制度一、各项影像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

急诊患者随到随检。

各种特殊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二、重要检查,由医师和技术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

特检检查,待诊断医师认定检查合格后方嘱患者离开。

三、重危或做特殊造影的患者,必要时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的患者应到床旁检查。

四、影像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

进修或实习医师写的诊断报告,应经上级医师签名。

五、影像资料,对医疗、教学、科研都有重要作用。

影像资料都应由放射科存储保管。

保存时间5年以上。

六、每天集体阅片,经常研究诊断和检查方案,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

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要妥善安排休假。

八、注意用电安全,严防不良事件。

X线机应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修。

九、800mA以上X线机检查阳性率≥50%,CT检查阳性率≥60%。

CT检查申请单

CT检查申请单

CT检查申请单引言概述:CT检查申请单是医疗机构进行CT检查之前必须填写的一份重要文档,它记录了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评估和检查要求,对于确保CT检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CT检查申请单的内容和作用。

正文内容:1. 患者信息1.1 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医生进行病情评估和选择适当的检查参数非常重要。

1.2 临床诊断:记录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初步判断,这有助于医生在CT检查时关注特定的病变或者异常。

2. 检查区域和目的2.1 检查区域:明确需要进行CT检查的具体部位,如头部、胸部、腹部等。

这对于医生来说是制定检查方案的基础。

2.2 检查目的:阐述医生希翼通过CT检查获得的信息,如明确病变性质、评估病变的范围和程度等。

这有助于医生在检查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观察和分析影像结果。

3. 检查参数和技术要求3.1 检查参数:包括扫描方式(如螺旋扫描、层析扫描)、层厚、间隔、扫描平面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对于获得清晰的影像和准确的诊断结果至关重要。

3.2 对照剂使用:如需要使用对照剂,需要在申请单中明确注明,并注明使用的剂量和注射方式。

3.3 特殊要求:如需要进行动态观察、多相扫描等特殊技术,需要在申请单中详细说明。

4. 临床病史和注意事项4.1 临床病史:记录患者的既往病史、过敏史、手术史等,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判断病变的性质和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案非常重要。

4.2 注意事项:如患者是否需要空腹、是否需要特殊的准备工作等,这些事项的遵守能够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 医生签名和审核5.1 医生签名:申请单必须由医生签名,表明该检查是经过医生评估和决定的,确保检查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5.2 审核:申请单还需要经过相关医疗人员的审核,确保填写的信息准确无误。

总结:综上所述,CT检查申请单是一份重要的文档,它包含了患者信息、检查区域和目的、检查参数和技术要求、临床病史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卫生部CT检查规范

卫生部CT检查规范

卫生部CT检查规范篇一:卫生部最新护理核心制度卫生部最新护理核心制度(一)查对制度1、医嘱查对制度1)、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

2)、转抄医嘱必须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并由另外一人核对。

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须签名。

3)、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4)、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然后执行,抢救完毕,医生要补开医嘱并签名。

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5)、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和转抄。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注射、处置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

过期药品、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药物时,严格执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卫医药 [2015]438号文件)。

护士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安瓿及时交回药房;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同时,护理部要根据药物说明书,规范及健全皮试药物操作指引及药物配伍禁忌表。

5)、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6)、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药名、剂量、并留下安瓿,经另一人核对后方可使用。

7)、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核对制度。

3、手术病人查对制度1)、手术室接病人时,应查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及其标志,术前用药、输血前八项结果、药物过敏试验结果与手术通知单是否相符,手术医嘱所带的药品、物品(如cT、x线片)。

影像检查管理制度

影像检查管理制度

影像检查管理制度一、影像科工作制度1.影像科负有对所属普通放射科、CT室、磁共振室、介入放射科的管理与业务指导职能。

2.根据医院的战略规划,做好影像科的工作计划、安排,并组织实施,督导落实。

3.建立健全所属影像专业各项规章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并组织落实。

4.加强设施设备管理,组织建立大型设备专机档案,定期保养维修,每3个月保养、半年至一年维修一次,并做好记录。

5.建立大型设备使用交接班记录簿、保养维修记录簿,要做好详细记录。

6.加强质量管理,定期深入所属各科室督导设施设备操作、医师值班、会诊、诊断报告书写质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7.定期检查分析所属科室工作效率,检查的阳性率、诊断准确率、优质照片率、漏诊率、设备投入利用率等,为医院决策提供数据。

8.教育所属科室工作人员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为临床服务的理念,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与临床协助配合的团队精神。

9.每季度组织一次临床科室综合回访,征求对影像科服务态度、诊断准确率、与临床科室工作配合情况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影像服务质量。

10.每季度召开一次影像科质量分析会,对工作效率、工作效果、存在的问题、临床科室的建议和拟采取的措施进行反馈。

二、影像科安全防护管理制度1.加强影像科安全防护管理,建立健全放射防护三级责任网络,做到责任到人,各负其责。

2.影像科负责人是影像科安全防护的第一责任人,每年应对全科放射防护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向分管院长做出书面汇报。

3.医学工程专职人员负责安全防护措施的具体落实,要随时做好安全防护的检查、维修,发现问题及时与科室领导汇报,并做好记录。

4.各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的安全防护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要随时做好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保证操作人员和受检人员的安全。

5.影像科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操作规章制度,需要交接操作的设备要进行认真交接,并做好交接记录。

6.新放射设备启用前,机房面积、门窗防护、工作人员控制台防护事先有论证,设计有要求,启用前必须有环评报告,确实符合要求方能使用。

影像诊断报告要求与规范

影像诊断报告要求与规范

影像诊断报告要求与规范
1.影像诊断报告必须由具有相关资质医师完成,并符合相关影像诊断和治
疗准入条件要求。

2.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内容完整:包括检查报告单名称、受检患者相关信
息记录、影像检查名称、详细描述检查所见、诊断意见、报告医师及审核医师实名双签名制度(必要时主任或上级医师复审签名)、报告日期等。

3.诊断报告描述的检查操作技术要简要说明。

4.检查所见描述要阐明有无临床申请单诊断的疾病表现或征象,发现疾病,
则需描述病变部位、数量、形态、大小、密度或信号强度、边缘、轮廓、邻近结构改变,以及增强后病灶的强化表现等;功能影像学检查与分析,如CT值测量、ADC值测量,灌注参数分析等。

对复诊的病例,应与以往以往影像学检查表现对比并加以描述。

5.影像诊断力求作出疾病诊断,包括定位、定性及分期或定量诊断以及疾
病所带来的继发征象等。

诊断条目按不同脏器、不同疾病分别诊断;性质相同的疾病可归入一个诊断。

治疗后的疾病需进行治疗效果评价。

如既往有放射学检查,则需对照后下结论。

6.诊断报告完成时效性要求:急诊报告30分钟内完成,普通报告在2小时
内完成,特殊检查在48小时内完成(疑难病例除外)。

对出现危病例要进行危急值报告,并有详细记录。

医技科室诊疗质量检查规范标准

医技科室诊疗质量检查规范标准
工作质量500
4、技术操作符合规范
有技术操作规范,严格操作
100
无规范不得分
5、报告及时、准确、规范,有审核制度
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叙述清楚,项目齐全
100
抽查诊断报告:一份达不到要求扣5分
对疑难病例、特殊的阳性发现有上级医师的会诊、复核制度、更正报告及签字制度;对错误的诊断报告,有上级医师的更正重新报告及签字制度
100
一项做不到扣5分
6、管理制度执行,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
(1)重点病例随时请上级医师或主任讨论出报告
(2)疑难、误诊病例读片分析讨论记录,每月至少一次。
(3)应有交接班登记
100
一项做不到扣5分
7、室内质控
诊断质量
(1)机器设备有专人负责和维修保养。有记录
(2)报告书写完整、规范、主治医师或以上签名,主治医师以下双签名,结论确切,疑难病例讨论后出结果
50
1项达不到要求扣1分
8、检验报告实行归口管理
1实验室所有检验项目,报告时间应有明确规定
25
无规定不得分
2建立检验报告审核制度和检验报告签发制度,按规定时间出具报告。有专人、专门途径发出
25
1项达不到要求扣1分
9、检测方法、仪器操作
须有SOP,专业人员均知晓并执行
25
无SOP不得分
10、标本收集、确定、处理、安全转送以及销毁工作
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标本收集、确定、处理、安全转送以及销毁工作,重点做好标本查对制度落实。
50
查程序文件及记录,无文件及记录不得分,未执行程序或未记录扣1分。
11、实验室设备
①设备要常规检查、保养和校准,仪器校准、保养应有操作规程和记录

CT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审核制度及流程

CT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审核制度及流程

CT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审核制度及流程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 CT室CT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一、颅脑与五官1、颅脑:(1)颅骨骨质情况。

(2)脑沟、脑池情况。

(3)脑回、脑灰质与脑白质情况。

(4)脑室大小、形态,位置与移位情况。

(5)中线结构是否移位情况。

(6)如发现病灶则应重点描述其发生部位、外形、累及范围、境界、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等情况。

2、眼眶:(1)眶壁骨质结构:眶顶、眶底、眶内外骨壁。

(2)眶裂与视神经管。

(3)眼球:大小、形态与内部结构情况。

(4)视神经情况。

(5)眼外肌与眶内脂肪间隙情况。

(6)如有增强片应注意眼上部静脉与眼动脉情况。

(7)眶周围鼻窦与颅内情况。

3、耳与颞骨:(1)外耳道情况。

(2)中耳:包括上鼓室、中鼓室、下鼓室、鼓上隐窝、耳咽管、听骨链等情况。

(3)内耳:包括耳蜗、半规管、面神经管等结构情况。

(4)鼓窦入口、鼓窦区、天盖与乳突气房情况。

(5)颈静脉窝、颈动脉管、内耳道、乙状窦以及周围区域骨质情况。

4、鼻与副鼻窦:(1)鼻腔骨质结构,鼻中隔、鼻甲情况。

(2)各组副鼻窦大小、形态及骨壁等情况。

(3)鼻腔内与各组副鼻窦内密度或信号有无异常。

(4)鼻后孔及周围结构如眼眶、上颌齿槽骨、颞下窝、鼻隐窝部等情况。

二、颈部1、鼻咽部:(1)鼻咽腔:腭帆,鼻咽腔侧壁与顶壁、咽隐窝等情况。

(2)咽旁间隙情况,咽鼓管隆突情况。

(3)咽后间隙情况。

(4)咀嚼肌间隙、茎突前咽旁间隙与茎突后咽旁间隙情况。

(5)鼻咽部周围骨质结构情况。

2、喉部:(1)声门上区:会厌、杓会厌皱襞、假声带等情况。

(2)声门区:真声带、喉室腔等结构情况。

(3)声门下区情况。

(4)甲状腺与甲状旁腺情况。

(5)舌骨、会厌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等情况。

(6)喉旁间隙与喉周结构及颈部其它结构有无异常情况。

3、颈部:(1)脏器区情况:甲状腺、甲状旁腺、食管、喉部与气管及下咽部结构有无异常。

(2)两侧外侧区情况:有无占位灶。

放射科工作制度

放射科工作制度

放射科工作制度普通 X 线诊断、 CT、MR、介入放射均须有值班、交接班、晨会、科务会、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医疗过失登记,总结报告以及干部考核等制度,此外须有其本专业特有的管理制度:一、设备管理:放射影像科大型设备均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建立档案和运用故障记录簿,供定期修理参考。

普通3个月小检修,半年至一年大检修,除定期检修外,每日工作起先,技术人员应对每台运行的设备巡回检查,以了解可动部件的有无异样,对于设备的非正常耗损或者破坏,应组织有关人员查找原由,对于违反操作规程所造成的伤害应追究责任,视情节赐予处理。

二、人员管理:技术人员和诊断人员均应依据当地的实际状况制定可行的值班制度,以保证使病人刚好的得到检查和诊断。

定期发展劳动纪律和效劳看法以及医德医风检查。

三、会诊和评片:每日晨会在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者主治医师主持下,对前日或者当日的疑难病例、摄片发展分析探讨,提出诊断或者处理看法。

在主任技师或者主管技师的主持下,分析探讨照片的质量和技术问题。

同时发展过失、废片登记,为照片的诊断正确率、优质率等统计供给依据。

四、诊断报告和报告签发:一份 X 线诊断报告至少应有两名医师签字,以其正确的描述和结论签发给临床科室,疑难病例由主管医师以上职称签发。

五、资料保管和随访:放射影像学资料应有病案室或者放射影像资料室统一保管,重要资料可以由课题负责人管,保管手续应和病案资料一样,便于查阅,严格借还手续。

六、放射防护及保健,应严格遵照国务院签发的有关文件执行。

七、工作质量考核:包括检查工程和件数,检查的阳性率,诊断正确率,优质照片率、随访率、漏诊率、设备投入和利用率等。

诸项考核应在寻常严格登记制度,积累资料的根抵上,半年到一年考核评定一次。

一、每周工作重点:1、每周一、四早晨读片,主要是疑难病例的会诊,典型病例的教学。

2、技术组按统一规定时间评片,评比级别做好记录。

3、技术人员每天上班后对所在工作室各种设备发展巡察,觉察故障刚好解决。

医院关于放射科、CT、DR阅片报告规定

医院关于放射科、CT、DR阅片报告规定

关于放射科CT、DR阅片报告规定
为进一步提高放射科CT和DR的阅片水平,提升报告单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和漏诊发生,避免不必要的医疗争议,经医务科研究特对放射科阅片、报告作如下规定:
一、DR阅片和报告一律由彭余粮组长负责,其它投照技师必须虚心向彭老师学习,共同参加阅片,协助发报告单,无签名权,报告单只能由彭余粮组长签名把关。

二、CT阅片和报告,照片完成后应该立即将相关照片影像资料送发给赖铁强教授,由赖铁强教授阅后再发报告,报告单由赖教授签名。

但在将CT片和报告单给病人之前请彭余粮组长,负责把关,再查看相关资料和CT片一次(主要是骨折病人和泌尿系统结石病人),确认无误后再将CT
和报告单交给病人。

三、技师给病人做检查时,需要随时查看检查影像资料,要善于发现问题,对问题影像要心中有数,要及时向赖铁强教授和彭余粮组长反应提示共同把关。

不得出现误诊和漏诊情况。

四、要妥善保存好每一位CT和DR病人的影像资料便于对照复查和再次检查对比。

五、强调各科医生要会阅片和善于阅片,以便纠正CT
和DR病人漏诊和误诊情况,共同参与放射影像质量把关。

Xx医务科
2018年7月20日。

CT室工作制度

CT室工作制度

神木县医院影像科
CT室工作制度
1、CT室要保持清洁整齐和适宜的温度、湿度。

工作人员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更换拖鞋进入,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

2、CT检查由临床医师填写申请单后预约检查时间,急诊病人提前检查。

3、坚持查对制度,按医师申请检查部位进行检查,需做增强检查的患者,护士要提前做好过敏试验及一切准备工作,并详细交待增强检查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同时填写有创诊治知情同意书,患者本人或其亲属办理必要的签字手续,并准备好抢救药品。

4、每天坚持集体阅片制,经常研究诊断和扫描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工作质量,按时书写检查报告,进修医师写的检查报告要经上级医师审核签名。

5、医师应经常深入临床科、病理科、手术室随访,验证诊断结果。

积累资料统一保存,不断提高诊断水平。

6、CT片是医院工作的原始记录,对医疗、教学、科研都有重要作用。

全部CT片都进行登记、保管、归档。

CT片一式两份,一份归档,一份交患者,归档的一份一律不外借。

7、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

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妥善安排休假。

8、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CT机指定专人保养和检修,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立即切断电源,并及时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