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公开课《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简解】:《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善良勤劳,以及通过剪纸联结着的“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
【目标预设】1.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读薄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好词佳句,领悟体会文本的表达方式。
3.学习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把课文读厚,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夸张、反衬、正面描写与反面描写等文章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1.理清课文脉络,学会概括段意。
2.领悟文本表达方式。
【设计理念】新课程理念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
同时它还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
”【设计思路】课文内容极富生活化,平实中饱含深情。
因此我想以一颗童真之心走进课堂,围绕设计理念把第一课时教学主要分为两大板块。
首先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全文,把课文读薄。
其间让学生讲述分段的理由,理清脉络。
在此基础上,学习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感受姥姥剪纸技艺高超,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板书课题)。
2.解题。
①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叫起来很亲切。
我们学着北方孩子,来叫一声——姥姥。
俗语激情:俗话说“猫恋食,狗恋家,小孩最恋姥姥家。
叫亲切一些。
齐读。
②这位姥姥还有一样拿手绝活儿呢!那就是——剪纸。
③想欣赏一下姥姥的剪纸吗?课件出示(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逢年过节或者新婚喜庆的时候,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喜庆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
所以又叫窗花。
)3.剪纸美吗?那我们就美美地读一次课题。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7(第一课时)

《姥姥的剪纸》教课方案7(第一课时)一、揭露课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日我们一同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
(板书课题)2、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叫起来特别和蔼。
我们一同来叫一声,姥姥。
(学生齐叫)加上儿化(范读),你来叫一声。
(指名)你再来叫一声。
(指名)读得真和蔼。
这位姥姥有一手绝技,那就是剪纸。
我们一同来读一遍课题。
(齐读)二、预习课文,初步感知1、由于预先没有部署预习,因此我们要在讲堂上来完成这一环节。
请大家翻开课本,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这篇课文生字新词比许多,特别还有几个多音字,要力求把它们读正确,把课文读通畅,边读边思虑:这位姥姥给你留下了如何的印象?开始读。
(媒体出示要求,学生自由念书)2、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生字新词学得如何,请看大屏幕。
(出示词语)自己先读读。
(学生自由读词语。
)请高凌来读一下。
(指读)这里有两个多音字,“左邻右舍”的“舍”是个多音字,这里读 shè。
“择菜”的“择”也是个多音字,读成 zhái 。
(媒体突出:舍、择)大家跟我读:左邻右舍、择菜。
一同读一读这些词语。
(齐读)在这些字词中,你以为同学们哪些字特别简单写错,你要给他进行一下友谊提示的。
(指名回答)3、看来,同学们词语学得不错,此刻请你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这位姥姥给你留下了如何的印象?(媒体切换,指名回答)确实,这是一位技艺高明、勤奋和善、珍爱晚辈的姥姥。
(相机板书)三、品读文字,推测语言。
1、这节课,我们第一来领会一下姥姥高明的剪纸技艺。
2、请大家自由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表现姥姥技艺高明的句子,并用横线画出来。
(学生读文)l3 、议论沟通(谁愿意将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相机出示句子)A 、“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心灵手巧的劳作。
”(出示)(1)知道什么是小屯吗?(小乡村)(2)整个小乡村,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心灵手巧的劳作就是——剪纸,这句话中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好,你找到了吗?(媒体突出“都” )幸亏哪儿?(作品很受欢迎,姥姥有求必应)(3)同学们想一想,看作者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如何的?(骄傲)请你骄傲地读一读这句话。
12《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案

12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执教:盐城市大丰区白驹小学葛吉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品读课文第1到3自然段,体会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整体感知姥姥与“我”浓浓的祖孙情。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整体感知“姥姥”与我浓浓的祖孙情。
教学难点:品读课文第1、2、3自然段,体会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
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
1、揭题。
2、解题。
3、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几幅剪纸。
4、齐读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
(2)试读,正音。
(3)理解词语。
(4)齐读。
3、同学们读得很好,老师再送几组词语给大家。
(1)第一组:心灵手巧无所不能啧啧赞叹深入人心板书:高超技艺(2)第二组: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身心入境数九隆冬三伏盛夏熟能生巧板书:展现技艺(3)第三组:拴牛驮小兔牛兔啃草各式各样板书:祖孙情浓(4)第四组:出神欢蹦期待有声有色板书:剪纸传情(5)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根据四组词语,布置思考课文分段。
2、学生讨论交流。
四、品读1-3自然段,体会高超技艺。
1、出示自读要求。
2、姥姥的剪纸受欢迎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1)学生讨论交流。
(2)指导朗读。
3、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姥姥的技艺高超呢?谁来说一说。
(1)讨论交流。
(2)仿照村里人赞一赞,填写作业纸,并交流。
(3)指导朗读。
(4)讲述:侧面描写。
4、姥姥的剪纸这么受欢迎,还有什么原因呢?学生讨论交流。
5、齐读第3节,感受姥姥的勤劳善良。
五、学生讨论学习收获。
六、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思考:姥姥剪纸的“神”还体现在什么地方?2、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姥姥的剪纸》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姥姥的剪纸》授课设计三篇篇一一、导入新课⑴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剪纸,请大家赏析。
(配乐赏析剪纸)⑶师:一张普一般通的彩纸,一把普一般通的剪刀,翻来折去,就翻出了万千天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⑿姥姥的剪纸)指导书写“姥”左窄右宽。
姥姥是我们的至亲要读得平和些齐读课习题二、检查预习⑴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看看这些生字词你能读好吗?(1)、读准字音:刁难择菜左邻右舍三伏盛夏(2)、读出节奏:啧啧赏识刷刷几下清清爽爽普一般通(3)、读懂意思:爽:清清爽爽光亮、清明率直痛快酣畅刷刷的剪纸声在小作者听来是那样的清清爽爽,爽是什么意思?“爽”在字典里有三种讲解,请看大屏幕。
搞分了然“爽”字的意思,我们还要会写这个字。
“爽”这个字注意笔顺先写一横,再写中间的四个小叉,多像抱得很紧的四个小孩,最后写人,一撇一捺,要舒张开来。
要不然,这四个小孩待在里面就不“爽”了。
(腰杆要挺直)⑵看来同学们生字词学得不错,把它们放到课文中你能读流利吗?指名读。
其他边读边想:这是一位怎样姥姥的?⑶我们读书不但要读正确还要有收获,经过读书你能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姥姥吗?(技艺高妙、勤劳和蔼、爱惜晚辈的姥姥)不简单第一次读书大家就被姥姥深深地吸引了。
其实读书就是走进课文,走进人物的心里,感觉人物质量。
三、精读课文,心得姥姥“技艺高妙”⑴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姥姥的“技艺高妙”呢?请静心默读 1--6 小节在书上圈圈画画,把你的一份理解、一份感觉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记录下来。
⑵谁愿意将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A、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读完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动物。
)读上去感觉怎样?(琅琅上口,就像顺口溜。
)师:谁再来很有韵律地、丰饶节奏地赏识一番?读书就要有自己的见解,这就是会读书。
在你的答复中我发现“神”这个字概括了姥姥的剪纸。
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人物、植物、器物等等。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领略姥姥剪纸技艺的“神”,祖孙感情的“深”。
3、学习文章第2自然段的写作方法,感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不同表现手法。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姥姥剪纸技艺的“神”,祖孙感情的“深”。
难点:品读文字,感受作者对姥姥的思念之情。
教学过程:一、欣赏剪纸,领略传统工艺之“精”1、同学们,课前大家都认真预习了《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了吗?预习的效果好不好,老师检查一个生字就知道,板:“薅”。
(文后没有出现的生字,最能检测预习的效果)2、大家预习得很不错,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就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姥姥的剪纸。
幻灯片出示:剪纸图案(设计意图: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剪刻纸作品展示,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冲击,赞美之词脱口而出。
)研读课文,体会剪纸技艺之“神”1、师: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看到的剪纸作品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2、课文中有一个字准确地表达了大家的想法,默读1-6自然段找出,并写下你的感悟和思考。
(指名说,板书:“神”)3、姥姥技艺的“神”具体表现在哪?再次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
(据生回答,相机指导)(1)出示:“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无所不能。
”(第2自然段)①抓住关键词:“普普通通,翻来折去,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指导学生朗读品味。
②指导朗读(2)出示“我从小就听人……剪只公鸡能打鸣。
”①引导学生感受民俗语言特殊的表达方式:“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②仿写练习:剪像,剪像,剪能,剪能。
(设计意图:富有特色的民俗语言拥有它独特的语言魅力,在仿写练习中,让学生感受姥姥剪纸技艺高超不仅因为她剪的动物逼真,还因为她剪的动物本身就很相像,而姥姥却能用剪纸准确呈现,更突出了技艺的精湛。
)小结:对比(1)、(2)两段文字的写法,明确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都是为了赞美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
《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技艺的高超。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
教学难点:通过让学生与文本接触,整体感知全文,为下一节课体会“祖孙情”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课件;布置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它凝聚着人们对善和美的追求,传承着吉祥文化的意蕴。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作品,请大家欣赏。
2、这几幅剪纸都出自一位老人之手。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近这位老人,走进这位老人的拿手绝活——剪纸。
(板书:12、姥姥的剪纸)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感知人物1、出示第一组生字词。
小屯薅草择菜左邻右舍准头捂着刁难数九隆冬庄稼啃食挑剔三伏盛夏喂猪岂知耍赖翻来折去①指名读,②指导字音,强调个别字读音,如:择、难、舍、剔、数、盛、折等多音字③找反义词:三伏盛夏数九隆冬④指导字形:刁2、听写第二组词语。
心灵手巧无所不能悦耳至极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清清爽爽喜鹊登枝牛驮小兔①听写词语②出示词语,指名读,校对。
③理解“爽”,把词语放入句子中理解④指导字形:爽⑤仔细观察这些词语,再联系课文内容,你有什么发现?现在请你读一读课文,选择这些词语中的一个或两个,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她和姥姥的哪些往事?3、过渡:这节课让我们先来领略下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
三、品读文字,揣摩语言。
1、出示:用“”画出课文中描写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语句,反复读一读,并在旁边写写批注。
2、交流:A、“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无所不能。
”(出示)(1)“无所不能”的意思就是——,姥姥会剪什么?还会剪什么?(2)谁来谈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指名回答)(3)总结:这段文字通过正面描写,写姥姥用普普通通的剪刀,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却能变成各种各样的栩栩如生的剪纸,姥姥真是神了。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2 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揭示课题同学们,我国的民间传统工艺有很多,有糖人、刺绣、陶瓷、风筝、剪纸等。
(课件)今天我们来深入认识一下——剪纸。
请欣赏。
(课件)生配乐出示剪纸图样欣赏。
师简介剪纸—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
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故事人物,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
剪纸的工具,一般只用一把小剪刀,有的职业艺人则用一种特制的刻刀刻制,所以,剪纸又称为“刻纸”。
看到这些剪纸,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剪纸的课文,板书课题。
板书时介绍:姥姥是北方人对外婆的称呼。
齐读课题。
(二)检查字词预习。
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和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1.课文预习过了吗?预习得怎么样?能读好这些词吗?(课件)刁难择菜薅草左邻右舍啧啧赞叹驮着岂知小屯里无可挑剔清清爽爽(1)找一小组开火车读一下。
(2)你想提醒注意读音的字有___________ 提醒出来的就领读两遍。
驮:马儿长得大才能负重,马儿长得像小狗,怎堪重负呢?刁:第二笔是“提”(3)你想提醒注意字形的字有___________ 提醒出来的就相机板书出来。
多音字:难择舍读第一声的:挑剔(4)你理解了哪些词义?(5)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4-6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
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1.自学指导2自读课文1----3小节思考: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文中的姥姥又是个怎样的人?画出相关的语句用心品一品,并在旁边写下批注。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8篇)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8篇)《姥姥的剪纸》教学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及其表现手法;2.依托语词,经历把课文读薄、把课文读厚、把课文读活的奇妙的阅读之旅;3.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读出作者的心梦之境,读出对亲人的感恩、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浓缩语词,把课文读薄一度浓缩,把课文读成几个镜头二度扩散,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师:更让作者难以忘怀的是当他忆及那悦耳至极的剪纸声,就会立刻回想起姥姥给他剪喜鹊登枝的窗花的事;当他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就会立刻回想起姥姥给他剪牛驮小兔等关于牛、兔主题的窗花的事。
当作者这样想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生:一定是甜蜜的。
生:非常温馨的。
生:我想还可能有一种依恋的感觉。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中描写这些事情的段落,把你觉得甜蜜的、温馨的、依恋的地方用波浪线画下来,反复地在心中读上几遍,让心绪随着波浪荡漾开去。
师:来,把你觉得甜蜜的、温馨的、抑或是依恋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好吗?生1:我画的是这个句子: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
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师:先说说你的感受?生1:童年的我是那么调皮,竟然捂住姥姥的双眼,姥姥不但不生气,还乐呵呵地剪起纸来。
我想,长大了作者回忆起来一定很甜蜜。
师:你能把我的调皮劲儿读出来吗?生1: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
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师:我的刁难手段就是--生: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师: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姥姥的眼睛捂得再紧点儿?生:(夸张地)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
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生2:我画的是这个句子: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师:你耍赖过吗?你能把耍赖的感觉读到这话中去吗?如果我是文中的姥姥,你冲着我耍赖。
六年级语文《姥姥的剪纸》教案(通用6篇)

六年级语文《姥姥的剪纸》教案(通用6篇)六年级语文《姥姥的剪纸》教案篇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一、学习生字疏通课文1、揭示课题,指名读一遍2、姥姥是谁?3、说说对题目的理解,并推测课文会写哪些内容?4、学生自学生字词语5、初读课文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6、交流所学,不会的在全班解决7、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疏通课文,纠正错误。
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2、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3、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
4、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三、指导写字。
1、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2、展示评议四、布置作业1、读熟课文2、搜集剪纸资料六年级语文《姥姥的剪纸》教案篇2教材简解:《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第十二篇课文。
课文为我们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
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
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人都赞不绝一。
设计理念:“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
抓住这条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
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写出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思念。
课文中的插图也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与“我”相处时浓浓的亲情。
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联系课文认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剪纸技艺的高超,感悟剪纸中饱含的浓浓“祖孙情”。
3.初步感受文章民俗语言的特点;领悟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效果。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优秀5篇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创业计划、企划方案、心得体会、法律文书、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ployee manuals, entrepreneurial plan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leg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优秀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六年级上册语文《12.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案

12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
难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与学的准备:学生:1.预习课文,掌握字词,初步探究课文内容。
2.查资料,了解剪纸。
教师:1.教学课件2.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情,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教学设计:一、欣赏剪纸,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姥姥的剪纸》,齐读课题。
姥姥的剪纸可有名了,我们来欣赏一下,细细品味。
(媒体出示,欣赏剪纸) 看着这么精美的剪纸,你能否用一个词来赞美它?(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活灵活现、鬼斧神工、出神入化……)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认识作者笑源的姥姥。
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提生朗读,集体纠正,并理解意义。
心灵手巧无所不能广结善缘有求必应数九隆冬三伏盛夏身心入境熟能生巧清清爽爽悦耳至极形象生动无可挑剔调皮蛋刁难耍赖拴在屋檐下缠着姥姥2.交流查阅的剪纸的信息。
(肯定学生的学习方法)3.提生朗读(读你感悟最深的一段),检查朗读情况。
三、初读感知(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内容。
)1.自学课文,掌握字词,疏通文意。
(1)学生自学生字词语(2)初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1)交流所学,不会的提出来在全班解决。
(2)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疏通课文,纠正错误。
四、细读感悟:细读课文,走近姥姥,认识姥姥。
1.聆听课文范读录音,了解姥姥。
2.教师质疑:你从文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姥姥?从文章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3.生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然后小组讨论。
4.汇报讨论结果:我读出了一个------------------------的姥姥。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优秀8篇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优秀8篇六年级语文《姥姥的剪纸》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体会浓浓的亲情。
【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一起读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想欣赏姥姥的剪纸吗?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一些剪纸)3、欣赏完这些剪纸,你能在横线上填一个成语来表达你内心的赞美吗?显示:姥姥的剪纸真是啊!(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合适的成语)二、学习课文16段,体会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
1、过渡:平凡的姥姥身怀绝技,姥姥的剪纸的确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板书:栩栩如生)课文是怎样表现的呢?2、现在就请你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用笔画出表现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语句。
仔细读读,想想都有哪些读书体会?出示: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用笔画出表现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语句。
仔细读读,想想都有哪些读书体会?学生读后交流:(三处)(1)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
师:这段话中,你最关注哪个词?(无所不能)怎么理解?(没有什么不能剪的?都能剪什么?用什么来剪的?(两个普普通通显红色。
)小结:这句话作者是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
(2)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姥姥剪的母鸡真的能下蛋吗?这是什么写法,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姥姥的剪纸形象逼真)你能扮演乡亲们,由衷地赞叹一下姥姥的剪纸技艺吗?学生读。
这是在夸赞姥姥剪的动物,其实姥姥是无所不能的,你能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自己想想说说。
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课前:(出示)学生欣赏图片老师介绍传统民间工艺一、复习导入,初品文本1、同学们,课文《姥姥的剪纸》的作者的名字很好听,叫做笑源。
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叫起来很亲切。
我们一起学着笑源,来叫一声,姥姥。
2、好听!挺亲切的。
同学们,笑源的姥姥还有一样拿手绝活儿呢!那就是——剪纸。
今天我们这节课走进姥姥的剪纸世界。
在作者生活的小屯子里,姥姥的剪纸可出名了。
在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剪纸。
3、齐读课题——质疑:学习这篇课文,你觉得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①作者为什么要写姥姥的剪纸?课文为什么以“姥姥的剪纸”为题?②从姥姥的剪纸中可以看出姥姥是个怎样的人?③姥姥的剪纸对我有怎样的影响?④文章表达了我和姥姥之间怎样的感情?⑤文章是怎样写姥姥的剪纸的?(学生能说出来,师要做简洁的板书标记问题)(要说不出来,教师引导)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以及作者笑源与姥姥之间的浓浓亲情。
4、通过课前的认真预习,你觉得课文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姥姥剪纸的哪些画面?学习的过程就是收获的过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汇报时,请大家按照课文的先后顺序来进行,谁先来?A、指名说。
B(出示:有求必应喜鹊登枝老牛和兔子)5、师过渡:作者回忆的一件件往事,又是一幅幅生动传神的画面,我们看到了姥姥剪窗花的画面,看到了姥姥干活儿的画面,看到了作者“刁难”姥姥的画面,还听到了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是呀,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令作者魂牵梦萦、难以忘怀。
二、研读文本,体会姥姥剪纸特点1、(出示)请你轻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找文中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姥姥的特别之处。
2、学生自读自悟,老师巡查。
(3分)3、指名回答。
A、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姥姥的剪纸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姥姥的剪纸教案设计精品第一课时文章: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姥姥的剪纸教案教学设计精品第一课时,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教材分析:课文为我们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
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
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的人都赞不绝口。
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太普通,每天洗衣、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劳作,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
“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
抓住这个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可以通过感情朗读来感受姥姥对“我”的申请以及“我”对姥姥的思念。
课文中的插图,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与“我”的融融亲情,教学时应该注意运用和联系,帮助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姥姥的剪纸教案教学设计精品第一课时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及其表现手法;2.依托语词,经历把课文读薄、把课文读厚、把课文读活的奇妙的阅读之旅;3.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读出作者的心梦之境,读出对亲人的感恩、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在字里行间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与人为善、舐犊清深,感受对姥姥的思念之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读懂“有声有色”的含意。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读题、揭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
看老师写课题。
作者的名字很好听,叫做笑源,微笑的源头。
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叫起来很亲切。
我们一起学着笑源,来叫一声,姥姥。
注意儿化。
笑源的姥姥还有一样拿手绝活儿呢!那就是——剪纸。
二、初读课文。
这篇课文生字新词比较多,特别还有几个多音字,要力争把它们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思考:/article/ 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三、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出示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右边一组: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本班学生思维反应比较迟缓,思想不太活跃,表达水平一般。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我设计了 “听”“看”“再看”“再听”“感情诵读”等活动方式,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去感受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使学生在良好、愉悦的状态中读、想、说、议,从而提高学生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培养审美情趣,感受祖国民风民俗的悠久历史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八、教学反思
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我”对姥姥刻在心灵深处的爱和思念。然后,结合作者真实的故事,让学生角色转换,倾吐思念之情。有了前面的深度阅读作铺垫,学生早已思绪万千、感慨万端。“倾吐思念”环节深化教学主题,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明白感恩是一种美德。
案例名称
《姥姥的剪纸》
科目
美术
教学对象
学生
课时
1课时
教学者
一、教材内容分析
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板块“民风民俗”中的第一篇课文,课文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她的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表现了姥姥的心灵手巧,表达了“我”对姥姥的深情思念。同时,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
六、教学准备
范品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发阅读兴趣
师:姥姥的剪纸技艺究竟怎样呢?今天,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文字再次走进大平原上的小屯里,去亲眼看一看,亲身感受一下,好吗?
二、感悟剪纸“传神”
(一)“听”:“听”出“栩栩如生”
1、师:姥姥的剪纸技艺如何呢?
《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识字学词。
把文中易读错的多音字读准;把富有节奏感的叠词读美、体会它独特的表达效果;把带有浓郁北方气息的词读懂,激发学生学习字词的兴趣。
2.通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为我们描述了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她手中栩栩如生的剪纸,承载着她对“我”的款款深情,从而理清文章脉络。
3.默读课文,让学生围绕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抓住关键字词句品读、揣摩,感悟、学习作者是如何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特点的。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齐读课题)“姥姥”就是谁?哪里的人会这样称呼呢?本文的作者笑源就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让我们也学着他亲切地喊一声——姥姥(轻声) 这位姥姥有一手绝活,那就是——剪纸。
再读一遍课题。
(齐读) 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大家进展了预习,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生字新词学得怎样,请看大屏幕。
(1)(出示第一组词语)读准字音。
刁难择菜左邻右舍三伏盛夏指读,这一组都是多音字,注意正音。
注意生字“刁”的书写,里边是一提,不是一撇。
我们一起把这个字用手指写写。
另外,“择菜”是什么意思?它和“姥姥”一样,都是北方人的叫法。
课文中还有些词也带有浓郁的北方气息,(翻开链接)先读一读,再问:你知道这些词在我们南方是怎么表达的吗?小屯啥薅草(2)(出示第二组词语)读出节奏。
啧啧赞叹刷刷几下普普通通清清爽爽提问:你发现这一组词语有什么特点?叠词富有音韵美、节奏感,各自读读试试看。
(提醒读得短促、轻快些)(翻开链接)看这一句话:“姥姥把屋子收拾得清清爽爽,就开始剪纸了。
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真是悦耳至极。
”这里有两个“清清爽爽”,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老师将这句话改变一下,注意听,哪里发生变化了。
(再换成“姥姥把屋子收拾清爽,就开始剪纸了。
那清爽的剪纸声,真是悦耳至极。
”)意思改变了吗?读一读,用上叠词和不用叠词,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体会叠词的表达效果:运用叠词,能表示强调、语义的加深,也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下面是为大家搜索的《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剪纸技艺的高超。
4、整体感知全文,感悟剪纸中饱含的浓浓“祖孙情”。
1、板贴出示剪纸作品激发学生兴趣,板书:剪纸2、简单介绍剪纸,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欣赏剪纸作品,指名说说感受3、多媒体出示“姥姥剪纸图”,提问:谁在剪纸?(姥姥),板书:姥姥4、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姥姥的剪纸,齐读课题1、请生对其质疑2、带着疑问,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①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 读好本文中的“儿化”和“轻声”。
③ 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④ 思考:课文为什么用“姥姥的剪纸”为题?3、生自由朗读课文4、检查自读效果① 出示生字词小屯择菜喂猪刁难捂着岂知庄稼驮着啃食心灵手巧广结善缘清清爽爽② 指名读,强调个别字读音,如:择(zhái)菜、刁难(nàn)、庄稼(jia),齐读③ 请生说说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师相机指导明晰:刁难:成心为难。
啃食:一点一点地咬吃。
小屯:小村子。
广结善缘:多做善事,得到众人的赞赏。
④ 指导生字书写:生自主说书写以上带有下划线的生字时,应注意的要点⑤ 师指导书写:多媒体出示“爽”,指导笔顺以及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在黑板上范写⑥ 生翻到课后生字表描红⑦ 仔细观察四行生字,你有什么发现?(最后一行的词语是形容姥姥或与姥姥有关的)⑧ 整体感知这篇课文主要说了什么?指名答1、想认识这位心灵手巧的姥姥吗?让我们一起到东北大平原上那个充满喜气的小屯子去看看2、出示农家生活图,配喜庆的“咱们屯里的人”音乐,指名说感受,读出你的感受3、走进这个小村子,你发现了什么?(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这说明了什么?相机板书:心灵手巧4、好一个祥和的小屯子,大家的生活因姥姥的剪纸而更加精彩、有活力!齐读段11、姥姥的剪纸作品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呢?指名读段2、3,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2、指名交流3、相机出示“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江苏省靖江市靖城镇虹桥小学姚亚星214500
[ 课题(学科和年级)]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
[教材简解]
本文被选入苏教版十一册第四单元,本单元的课文都带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
本文作为单元第一篇,核心语文价值有二:一是通过感受姥姥剪纸的“神”,让学生领略传统剪纸文化的巨大魅力。
二是通过剪纸这个情感载体,感悟典型的中国式姥姥对晚辈的浓浓爱意,以及我对姥姥深深的思念和感恩。
[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剪纸技艺的高超。
4、整体感知全文,感悟剪纸中饱含的浓浓“祖孙情”。
[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
教学难点:通过让学生与文本接触,整体感知全文,为下一节课体会“祖孙情”打下基础。
[ 设计理念]
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我围绕“剪纸”,把全文给统一起来。
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走进语言文字,走进姥姥的剪纸艺术世界,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
“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
在教学设计时,我始终围绕姥姥的“剪纸”开展教学活动。
在第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学习一至三小节,让学生感悟描写姥姥剪纸“神”的语句,感受姥姥剪纸的栩栩如生、出神入化。
当然整篇课文要表
达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 设计思路]
新课程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
”第一课时的设计重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课堂环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情感,为实现学生的深入探究以及与文本的深度对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流程分六大块进行,紧扣剪纸,层层深入,力求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齐读课题)
“姥姥”就是谁?哪里的人会这样称呼呢?本文的作者笑源就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让我们也学着他亲切地喊一声——姥姥(轻声)
这位姥姥有一手绝活,那就是——剪纸。
再读一遍课题。
(齐读)
二、初读
1、请生对其质疑
2、带着疑问,生自由朗读课文,(多媒体出示预习提纲)用快速阅读法阅读课
文,小组讨论并思考:
(1)读通课文,读懂词语,思考课文为什么以“姥姥的剪纸”为题?(2)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姥姥的剪纸?
(3)姥姥都剪了些什么?
3、生自由朗读课文
4、检查自读效果
①出示生字词
xx 择菜喂猪
刁难捂着岂知
庄稼驮着啃食
心灵手巧xx 清清爽爽
②指名读,强调个别字读音,如:择(zh a)i菜、刁难(n an、庄稼
(jia ),齐读
③请生说说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师相机指导明晰:
刁难:故意为难。
啃食:一点一点地咬吃。
xx:xx。
XX:多做善事,得到众人的赞赏。
④指导生字书写:生自主说书写以上带有下划线的生字时,应注意的要点⑤ 师指导书写:多媒体出示“爽”,指导笔顺以及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在黑板上范写
⑥生翻到课后生字表描红
⑦仔细观察四行生字,你有什么发现?
(最后一行的词语是形容姥姥或与姥姥有关的)
⑧整体感知这篇课文主要说了什么?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姥姥的剪纸?指名答
三、精读课文第一段
1、想认识这位心灵手巧的姥姥吗?让我们一起到东北大平原上那个充满喜气的小屯子去看看
2、出示农家生活图,配喜庆的“咱们屯里的人”音乐,指名说感受,读出你的感受
3、走进这个小村子,你发现了什么?(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这说明了什么?相机板书:心灵手巧
4、好一个祥和的小屯子,大家的生活因姥姥的剪纸而更加精彩、有活力!齐读第一段
四、精读课文二、三段
1、姥姥的剪纸作品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呢?指名读段
2、3,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2、指名交流
3、相机出示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①引导学生通过普普通通”感受材料的平常;通过翻来折去”感受姥姥剪纸方法的简单。
②反衬出“无所不能”要什么就有什么了”,对比出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
③点出这是正面描写
④别人的赞叹的话以及“从小”从侧面描写了姥姥的剪纸作品十分逼真、深入人心。
⑤姥姥的剪纸活灵活现,请生仿照赞叹的句子续说几句,指名回答
4、让学生个别读,读出姥姥技艺的高超,读出人们读姥姥的敬佩与赞叹
5、分角色读,齐读
6、过渡:一个人如果仅仅有精湛的技艺,却舍不得与他人分享成果,那他的精美的作品只能独自欣赏。
而屯子里家家户户都贴了姥姥的剪纸,仅仅是因为姥姥的技艺高超吗?
7、指名答
8、出示第三段中描写姥姥广结善缘的句子。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撩”擦“”以及语言来感受姥姥是个怎样的人。
9、可见姥姥干脆利落,剪纸针对人们的不同需求,更可见姥姥会剪得东西多,也是体现了她的心灵手巧、技艺高超。
10、姥姥不仅会剪纸,她还和其他普通的农村老人一样会干很多活——引读。
11、从这儿,你感受到姥姥的什么品质?(勤劳、善良)板书
12、她还会做什么呢?指名说一说。
13、总结,齐读段1-3
五、引入下文,为下一节课铺垫
剪纸不仅扮靓了村庄,也扮乐了“我”儿时的记忆。
姥姥喜欢剪植物、动物、人物、器物,给企盼幸福的村里人剪了很多幅“喜鹊登枝”,但姥姥最喜欢剪的还是“兔子和老牛”。
精美的剪纸承载者浓浓的祖孙情,仿佛一根丝线前拽着长大的我,即使远在他乡,也时常梦归故里。
这份浓情厚意,我们下节课再去感悟吧!下课!
六、布置作业:
①熟读课文。
②动手学剪一次剪纸
③回忆你与姥姥的故事
板书设计:
12.姥姥的剪纸
心灵手巧活灵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