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策略与技巧
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指导教学策略与经验总结
![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指导教学策略与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0dec84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e.png)
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指导教学策略与经验总结语文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
有效的语文阅读指导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本文将就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指导教学策略与经验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进行有效语文阅读指导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精心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本,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开展主题阅读活动等。
此外,引导学生分享阅读体验、推荐好书等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提高语文阅读水平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实现:1. 主动阅读策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解释词句、分析阅读结构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2. 阅读技巧指导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如预测、推理、归纳、概括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和准确理解。
3. 多元化阅读材料教师应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包括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历史资料等,拓宽学生的阅读广度,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深度阅读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1. 分层次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层次阅读,即从整体了解到细节理解,逐渐深入探究文本内涵。
2. 比较研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文学作品、文章,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3. 创设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四、注重阅读策略的培养阅读策略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预测、定位、略读、细读、总结等。
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效率和准确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开展互动性的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互动性的阅读教学活动是进行有效语文阅读指导的重要手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技巧与策略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技巧与策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79cdbc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6.png)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技巧与策略总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总结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技巧和策略,旨在提供一些指导和借鉴。
一、提前预习在进行课文阅读之前,学生可以通过浏览标题、图片和重点句子等方式进行提前预习。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课文的整体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的阅读打下基础。
二、注重词汇积累词汇是阅读的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积累课文中的关键词汇。
教师可以组织词汇卡片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记忆和巩固词汇,提高词汇的掌握程度。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词汇拓展活动,让学生在课外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词汇拓展。
三、理解概括技巧学生在阅读时,需要能够理解和概括每个段落的主题和内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后进行思维导图或者总结概括,帮助学生提炼出每个段落的核心信息,增强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能力。
四、推理推断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分析上下文的暗示、推理人物的动机和行为等方式进行推理推断。
推理推断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五、多元素理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不仅仅局限于文字,还包括对图片、插图和配乐等多种元素的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图片和插图,与文字进行对照理解,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六、阅读策略的灵活运用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题型和要求,灵活使用各种阅读策略。
例如,对于选择题,可以通过排除法找到正确答案;对于填空题,可以通过前后推断填入合适的内容。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题型进行详细的技巧指导和练习。
七、阅读乐趣的培养阅读应该是一种乐趣,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态度和价值观。
可以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分享读书心得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和收获。
总结通过以上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运用各种阅读技巧和策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e7aa70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d.png)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策略和方法:1.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充分利用教室的角角落落,搭建阅读角、阅读室等阅读环境,让学生在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进行阅读。
2.引导学生的主动思考: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独立解读,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主动探究的习惯。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阅读材料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并引导学生通过查询书籍或网络获取信息。
3.合理选择阅读材料: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杜绝过难过简的教材,尽量选择既符合学生年级的要求,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阅读材料。
4.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朗读、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
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语速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情感和角色的内心世界;小组合作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5.注重阅读技巧的训练: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如快速浏览、精读等。
快速浏览是培养学生阅读速度和整体把握能力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选择篇幅适当的短文,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进行快速浏览,提高阅读速度;精读是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的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后指导学生进行精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要点和细节。
7.鼓励学生写读后感:在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写读后感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写作来总结和思考阅读的过程和体会。
学生写读后感可以帮助学生将阅读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应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思维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合理选择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并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情感体验能力。
语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语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def0bc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b.png)
语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语文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下面给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供参考。
1.阅读前的准备
2.阅读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细节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理解每一个单词和句子的意义,注意词义的多义性和句子的复杂结构。
可以通过反复阅读和多次思考来加深理解。
3.理解段落结构
文章通常由若干段落组成,理解段落结构有助于整体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和主题思想。
在阅读过程中,要把握每个段落的中心句和主要论点,了解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关系。
4.利用上下文推测词义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懂的词汇可以通过上下文中的其他词语和句子来推测词义。
要注意上下文信息的暗示和线索,灵活运用推理和联想,加深对词义的理解。
5.关注语言修辞手法
6.关注人物与情节
7.掌握文体特点和写作风格
8.多做阅读理解练习
阅读理解是需要大量训练的,多做一些阅读理解的练习题可以提高理
解能力和应试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或难度适当的阅读材料进行练习,
做好题后及时检查错误并复习相关知识。
9.增加阅读量和广度
增加阅读量和广度有助于提高语文阅读的能力。
要广泛阅读各类文章,包括小说、散文、报刊、杂志等,涉及不同领域和题材。
通过多样的阅读,扩大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掌握以上的方法和技巧,相信可以提高语文阅读的能力和水平。
但需要注意的是,方法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关键还是要培养对语文的兴趣
和热爱,坚持不懈地进行阅读训练,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语文阅读教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解题技巧与策略
![语文阅读教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解题技巧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e3d670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1.png)
语文阅读教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解题技巧与策略一、引言语文阅读教案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工具,通过教学指导和策略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阅读材料。
本文将从解题技巧和策略两方面介绍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解题技巧1. 预读材料在阅读之前,学生可以先快速浏览文章,并关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等关键信息,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从而在阅读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地寻找答案。
2. 注意细节在阅读文章时,学生应该注意细节,并将其与问题联系起来。
细节包括文章中的具体数字、人物、地点等,学生可以通过标记关键词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3. 理解上下文理解上下文对于解题至关重要。
学生需要注意上下文信息的衔接关系,包括词语的对应、逻辑关系等,通过推理和理解来找到答案。
4. 运用推理推理是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内容和情节,从而推断出作者的意图、事件的发展等,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含义。
5. 善用排除法当学生遇到难题时,可以使用排除法来寻找正确答案。
通过排除明显错误和不相关的选项,逐步缩小选项范围,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三、策略运用1. 多样化阅读材料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包括新闻、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文章,从而培养他们对不同领域的理解能力。
2. 练习题量适度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提供练习题对学生进行巩固和检测。
题量不宜过多,以免学生产生厌倦和焦虑情绪,同时也要保证练习的质量,关注学生解题过程中的思考和策略运用。
3. 引导思考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方面,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阅读材料。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4.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将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例如,将学生置身于一个特定的场景中,让他们通过阅读材料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情景理解能力和解题技巧。
五、总结通过解题技巧和策略的运用,语文阅读教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647c5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4.png)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与方法语文阅读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综合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
为了有效提升中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语文教师需要采用适当的策略和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一、热身活动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进行一些热身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欲望。
比如,可以播放一段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者给学生展示一些精彩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这样可以为学生打开阅读的思维,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
二、导读讲解在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可以进行一次简短的导读讲解。
导读讲解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作者和题材,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了解;其次,重点解释一些生词和短语,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持;最后,提出一些问题或引发一些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预测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通过导读讲解,可以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状态,增加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多种阅读方式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式。
例如,可以采用逐段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分段理解文章的内容;或者采用快速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还可以采用细读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细节和要点。
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帮助学生全面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四、提供阅读材料为了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
除了课本中的文章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名著、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等。
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领域,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五、阅读技巧训练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阅读难点,进行相应的技巧训练。
比如,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运用上下文推断词义,如何通过排除法找出正确答案,如何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
通过系统的阅读技巧训练,学生可以提高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阅读的能力。
如何提高语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如何提高语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7327d08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1.png)
如何提高语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进阶语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策略与方法语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体现,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如何有效地提升这两项能力,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最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教育专家的角度,探讨提升语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一、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1. 培养阅读习惯,积累阅读量:阅读是理解和写作的基础。
帮助和鼓励学生从阅读中获得乐趣,重视培养阅读的习惯,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文本,积累丰富的知识储备,掌握必要的背景知识,为理解文本内容奠定基础。
2. 注重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精读是指对选定的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思考,需要重点关注文本结构、语言表达、写作技巧等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泛读是指广泛的阅读,目的是增加阅读速度和阅读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阅读兴趣。
3. 掌握阅读技巧:不同的文本类型需要不同的阅读策略。
学生必须学习并掌握不同的阅读技巧,例如扫读、寻读、精读等,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4. 增强阅读理解训练:通过练习阅读理解题,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分析作者意图,把握文章主旨,提高理解能力。
练习要注重多样性,涵盖不同文本类型和不同考查内容角度,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阅读理解技巧。
5. 运用联想和推理,形成完整文本理解:阅读理解不仅是对字面意思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文本深层含义的解读。
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推理,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文本内容进行思考和判断,形成完整的文本理解。
二、进阶写作能力的策略1. 积累素材,丰富语言表达:写作需要练习。
鼓励学生阅读、思考,学习积累丰富的素材,包括词语、句子、段落、故事、人物、事件等,为写作提供充足的素材。
2. 练习写作,进阶写作技巧:多写多练,才能增强写作水平。
帮助和鼓励学生进行各种类型的写作练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并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语文阅读策略与技巧
![语文阅读策略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721fd7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9.png)
语文阅读策略与技巧语文阅读是中小学学生们必备的一项能力,而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与技巧对于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预习阅读、速读技巧、理解技巧等方面介绍一些有效的语文阅读策略与技巧。
一、预习阅读预习阅读是在正式阅读之前,对文章进行预先阅读和了解的过程。
通过预习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前对文章主题、结构和关键词汇有所了解,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1.1 阅读标题与副标题我们可以先读文章的标题和副标题,从中获取一些关键信息,帮助我们明确文章的主题和重点内容。
这样有助于我们在正式阅读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1.2 浏览文章结构在预习阅读时,可以快速浏览文章的开头、结尾和各个段落的首句,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
同时,关注文章中的重难点或者突出的论点,这样在后续阅读中会更加有针对性。
1.3 阅读题目预习阅读时,可以先查看相关的阅读题目或者问题,这有助于我们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并在阅读时有针对性地寻找答案。
同时,这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图和作者的观点。
二、速读技巧速读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而有效地阅读大量的文章,提高阅读效率和准确度。
2.1 扫读与略读扫读是一种快速浏览的技巧,通过迅速阅读标题、段落开头和结尾,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和结构。
而略读则是在扫读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关键词、句子和段落的主旨,以及重要细节。
这两种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获取文章的信息。
2.2 掌握识别重点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有时候我们需要迅速找到文章的重点或者关键信息。
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标记关键词、划线重点句子或段落等方式,将文章中的重要信息标记出来。
这样在复习和整理笔记时会更加方便查找。
三、理解技巧理解技巧是我们在阅读中能够准确理解作者意图和文章内涵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理解技巧。
3.1 上下文推测当我们遇到陌生的词语或者短语时,可以通过上下文的暗示来推测其意思。
我们可以参考前后文的逻辑关系、词语的反义词、同义词、近义词等线索来进行推断。
怎样学好语文阅读理解
![怎样学好语文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7cb1bb8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f.png)
怎样学好语文阅读理解
学好语文阅读理解,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理解能力和
加强实践训练。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
1. 广泛阅读:多读书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
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新闻报道等,可以增加词汇量,了解不
同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
2. 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精读是指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
意图和文本结构;泛读则是快速浏览,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
两者结合,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和深度。
3. 培养批判性思维: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提出问题,分析作者的观
点和论据,形成自己的见解。
这有助于提高理解力和判断力。
4. 做笔记和总结:阅读时做笔记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
可以记录下关
键词、重要观点和个人感想,阅读结束后进行总结,加深理解。
5. 练习阅读理解题:通过做阅读理解练习题,可以检验自己的理解能力,并学习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答案。
6. 学习词汇和语法:词汇和语法是阅读理解的基础。
通过学习新词汇
和语法规则,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7. 参与讨论和交流:与他人讨论阅读材料,可以听到不同的观点和理解,有助于拓宽思维和提高理解力。
8. 定期复习:定期回顾已阅读的内容,可以帮助巩固记忆,加深理解。
9. 利用辅助工具:使用词典、参考书和其他学习资源,可以帮助理解难懂的词汇和概念。
10. 保持耐心和持续性: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和学习。
通过上述方法的持续实践,可以有效提高语文阅读理解的能力。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与技巧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261506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4.png)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与技巧掌握一些的解题步骤,会让学生答题更加的顺利。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大家喜欢!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与技巧一第一、巧用信息整体把握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
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
如果是小说,则要主语其人物、情节等,如果是议论文,则要着重把握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
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
第二、确定区域圈点勾画阅读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
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
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
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第三、注意摘取原文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
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
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
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
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在阅读中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少同学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较强,但迁移能力比较弱,特别是对有关字、词、句的语境义以及作用之类的题目感到为难。
这里,提供十六字诀的解题方法供你参考。
1、字不离词。
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
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
如:道听途说,道,指道路;志同道合,道,指道理。
2、词不离句。
语文阅读技巧方法
![语文阅读技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e2f919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a.png)
语文阅读技巧方法
语文阅读是中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
化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介绍一些语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供
学生参考。
一、正确理解题意
1.仔细审题。
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要求的考点和解题思路。
不
要过于匆忙,避免因为理解错误而浪费时间和精力。
二、全面阅读材料
1.整体把握。
在开始阅读之前,先浏览全文,了解材料的主题、结构
和内容,掌握材料的大致脉络。
2.细致阅读。
有选择地、有目的地阅读细节部分,关注重要的观点、
事实和论证方法。
三、善于分析材料
1.分析观点。
在阅读理解中,会涉及到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学生需
要将这些观点与自己的知识背景相结合,分析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四、提炼主题
1.抓住主题词。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文中找出重要的关键词,
如人物、事件、地点等,将它们归为一个主题。
2.找出核心信息。
在细致阅读时,将注意力集中在材料的核心内容上,例如主旨句或主旨段,这些通常会提到核心观点或论证的关键部分。
五、扩展思维
六、多练习
1.做题时有目的性。
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目时,可以先了解题目的类型和答题要求,有目的性地看待材料,准确找到关键信息。
2.注意错因分析。
在做完题目后,仔细分析错误的原因,思考是否是在审题、分析、解题上出现了问题,着重纠正自己的不足。
以上是语文阅读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对学生有所帮助。
语文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语文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b3ce312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0.png)
语文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语文阅读策略,帮助读者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一、预读法预读法是一种通过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主旨和结构,找出重点信息的阅读策略。
在阅读之前,可以先读题目,扫描文章的标题、首句和每个段落的首句,获取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以便后续阅读时更加有针对性地掌握信息。
二、标注法标注法是一种将关键信息用符号或者简短的注释写在文章上的阅读策略。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或者直接用铅笔圈出重要的词语、句子或者段落,以及自己的理解或者疑问。
通过标注,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归纳文章内容。
三、划分段落法划分段落法是一种将长文章按照段落划分为小的阅读单元,并分别理解和归纳每个段落的阅读策略。
在阅读长文章时,可以将其分成几个段落,分别阅读和理解每个段落的主题和要点,再通过整体理解将这些段落联系起来,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四、主题句法主题句法是一种通过找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的阅读策略。
在阅读段落时,可以寻找段落的主题句,即该段落最能概括段落内容的句子,从而更好地理解段落的重点和概念。
主题句法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逻辑结构。
五、同义转换法同义转换法是一种通过将文章中的词语或句子转换成自己熟悉的语言或者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阅读策略。
在阅读时,可以将不熟悉的词语或者句子改写成自己熟悉的表达方式,以增加理解的准确性和速度。
六、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法是一种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将文章的主题、重点和细节联系起来的阅读策略。
在阅读完整篇文章后,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文章的关键信息整理出来,形成一张图,通过这个图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语文阅读策略,通过运用这些策略,读者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当然,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复的阅读,相信阅读理解能力会不断提高。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与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f6b575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c.png)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与技巧语文阅读是初中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有一些策略与技巧来辅助教学。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与技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成功的教学的关键。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方面,教师可以设计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如适合学生年龄的故事、趣味读物等,从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多种媒体形式,如音频、视频等,使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感知和理解文本,提高阅读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对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指导学生培养阅读策略。
首先,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如预测、推理、总结等。
通过这些技巧的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义和结构,提高阅读的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提问。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自觉地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文本来解答问题。
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字词解码技巧。
对于生词或难词,学生应该学会通过上下文来推测词义,或者使用词典来查找词义。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的流畅性和理解力。
三、注重阅读材料的选择和设计阅读材料的选择和设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效果。
教师在选择和设计阅读材料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学科知识和兴趣爱好等因素,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材料,从而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
其次,教师在设计阅读材料时应该注意材料的层次性。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阅读材料的难度应该适中,既能够挑战学生的能力,又不至于过于困难,使学生产生挫败感。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渐增加阅读材料的难度,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d7f428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e.png)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高中语文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还考察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
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理解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和提升阅读效率。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1. 预读策略:在正式阅读之前,先快速浏览文章,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包括标题、小标题、首尾段落等,这样可以为深入阅读打下基础。
2. 关键词定位: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和短语,它们往往是理解文章主旨和细节的关键。
通过关键词可以快速定位到文章的重要部分。
3. 理解作者意图:尝试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意图。
这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4. 分析文章结构:注意文章的开头、发展和结尾,分析作者是如何组织材料、如何展开论述的。
这有助于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和论证过程。
5. 注意修辞手法:识别并理解文章中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它们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6. 批判性思维:在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作者的观点,还要学会批判性思考,分析作者的观点是否合理,是否有充分的论据支持。
7. 做笔记和标记:在阅读时,可以做一些简要的笔记或在文章旁边做标记,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疑问,这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和深度。
8. 练习总结: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尝试用自己的话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这不仅可以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还能加深记忆。
9. 多读多练: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可以提高对不同文体和题材的理解能力。
10. 反思与调整:在每次阅读练习后,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找出不足之处,并在下一次阅读时进行调整,这样可以不断优化自己的阅读策略。
通过上述方法的不断练习和应用,可以逐步提高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能力,从而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语文教案: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
![小学语文教案: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c69e0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1.png)
小学语文教案: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既考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下面将分享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实用的学习方法。
一、教学策略1.培养阅读兴趣阅读理解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展示优秀的阅读材料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例: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这张图片在讲什么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你读读这篇文章,看看和你的猜想是否一致。
”2.预测和推理在阅读理解中,学生需要能够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预测和推理。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预测和推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例:老师出示一段课文:“小明每天都要骑自行车上学,但有一天他却选择了走路。
这是为什么呢?”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可能的原因并给出解释。
3.上下文推测在阅读理解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十分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解释生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推测,或使用词汇谜语等活动来帮助学生提高词汇运用的能力。
例:读完一段课文后,老师提问:“文中出现的‘飘’是什么意思?你是如何推测出来的?你能找出句中的线索吗?”4.情景感知阅读理解中遇到的大部分文章都具有明确的情景,学生可以通过对情景进行感知来理解文章。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音频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章中的情景,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例:老师播放一段声音,让学生根据声音推测出发声者的情感状态,并结合课文进行讨论。
二、学习方法1.精读与泛读结合在学习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学生既要进行精读,理解每个细节,又要进行泛读,把握文章的大意。
教师可以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先进行泛读,整体了解文章的内容,然后再进行精读,深入理解细节。
例:教师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快速阅读一篇短文,完成相关问题,然后再仔细阅读,查漏补缺。
语文阅读中的技巧和方法
![语文阅读中的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4ca5a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1.png)
语文阅读中的技巧和方法语文阅读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必修课程,然而,不少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困难,这与他们缺乏正确的技巧和方法有关。
以下是我总结的语文阅读中常用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快速浏览全文在开始阅读之前,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文章的主题、结构和重点内容。
可以先仔细阅读文章的标题和首尾段,以此来把握文章的大意。
另外,在浏览全文时,也可以将文章中的关键词标记出来,以便在之后的阅读中更好地理解文章。
二、注重关键句在阅读文章时,一些关键句子往往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文章主旨的线索。
这些关键句包括论点、论据、结论等等,需要我们关注和理解。
一般来说,这些关键句句意比较简洁明了,包含关键的信息,读者只需要仔细阅读这些句子就可以掌握文章的主旨和重点内容。
三、注意段落结构一个好的文章都会把内容安排在合理的段落中,每个段落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
因此,在阅读时我们需要注意段落结构,理解每个段落讲了什么,以及这个段落和上下文的关系。
另外,段落结构也能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的论点和论据,从而快速捕捉文章的重点。
四、理解词语搭配、固定句型在阅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词语搭配、固定句型等一些固定的语言组合。
这些语言组合往往有着特定的意义,而且产生的词义也是独特的,因此我们需要注意这些固定搭配,并能够正确理解它们的含义。
只有在理解了这些固定的语言组合后,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整个文章。
五、加强阅读实践最后,要想掌握好语文阅读技巧和方法,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
阅读越多,我们对语言和词汇的理解和掌握也就越深刻。
在实践中,还可以多做题、多看范文等,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在进行阅读实践时,不断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才能学会更加高效的阅读方法。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技巧和方法包括快速浏览全文、注重关键句、注意段落结构、理解词语搭配、固定句型等方面,以及大量的阅读实践。
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和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阅读,提高语文水平。
全面复习小学六年级阅读理解的策略与技巧
![全面复习小学六年级阅读理解的策略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4387c9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b.png)
全面复习小学六年级阅读理解的策略与技巧阅读理解是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全面复习小学六年级阅读理解的策略与技巧,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技巧一:先读题在解答阅读理解题之前,学生应该先读懂题目。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从文章中找到哪些信息,节省解题时间。
同时,读题时要注意理解题目的要求,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和信息。
二、技巧二:理清文章结构在阅读理解题中,文章往往会以一种特定的结构呈现,例如问题与解决、因果关系等。
学生需要通过读懂文章来理清这种结构,找出文章中的主题句、关键词和逻辑关系,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含义和解答题目。
三、技巧三:积累常见词汇和短语积累常见词汇和短语对于理解阅读理解文章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章和书籍来积累常见词汇和短语。
此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课文和课外阅读材料来总结和归纳常见词汇和短语,形成自己的词汇笔记本。
四、技巧四:注重细节在阅读理解中,细节问题经常出现。
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应该注重细节,尤其是与题目相关的细节信息。
可以通过划线标记、做笔记等方式来帮助自己记忆和理解文章中的关键细节。
五、技巧五:综合运用阅读理解题往往会涉及多种阅读技巧和策略,学生需要综合运用这些技巧和策略来解答问题。
例如,问题与解决类题目需要学生找出问题和解决方案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类题目需要学生找出文章中的原因和结果等。
六、技巧六:多做练习在复习阅读理解时,多做练习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做题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各种题型和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可以选择一些习题集或者借助在线学习平台来进行练习。
七、技巧七:分析解题错误在做完阅读理解题后,学生应该仔细分析解题错误。
通过分析错误可以帮助学生找出解题的问题所在,进一步改进策略和提高解题能力。
总之,全面复习小学六年级阅读理解的策略与技巧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考试成绩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技巧提升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技巧提升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0d6da6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8.png)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技巧提升策略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
它不仅影响着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还对学生获取知识、理解世界、培养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说,阅读理解并非易事,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那么,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技巧呢?以下是一些策略和方法。
一、激发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爱上阅读,首先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为他们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图文并茂、故事性强的绘本;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推荐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举办读书分享会、故事大王比赛、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同时,家长也可以以身作则,自己多读书,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1、制定阅读计划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规定每天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
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定时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的效率。
2、学会做读书笔记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读书笔记,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写下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印象,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边读边思考阅读时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比如思考文章的主题、作者的写作目的、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等。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三、掌握阅读方法1、精读法对于一些经典的、重要的文章,要采用精读法。
逐字逐句地阅读,理解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的含义,把握文章的细节和精髓。
2、略读法对于一些一般性的文章,可以采用略读法。
快速浏览文章,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主要观点,抓住关键信息。
3、跳读法在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不影响理解文章主旨的内容,可以跳过不读,以提高阅读速度。
四、提高语言感知能力1、积累词汇丰富的词汇量是理解文章的基础。
学生要通过多读多背、多写多练等方式,积累大量的词汇。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与技巧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c63553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5.png)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与技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能力培养内容。
通过学习阅读策略与技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读的文本,提高语文水平。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阅读策略与技巧,并探讨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预读法预读法是指在深入阅读文本之前,对文本进行全面浏览和初步理解。
通过快速浏览文本的标题、目录、插图等内容,可以大致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为后续的深入阅读做好准备。
预读法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知,提高阅读效率。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运用预读法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比如,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仔细观察文章的标题和插图,并根据这些信息预测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扫读法扫读法是指以较快的速度扫视全文,忽略细节,着重获取文章的主要观点和信息。
通过扫读全文,学生可以迅速获取文章的大致内容,并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据。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扫读法帮助学生掌握文本理解的技巧。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关主题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扫读文章,并找出能够回答问题的关键信息。
这样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准确度。
三、细读法细读法是指在扫读全文之后,对文本进行逐段逐句的深入阅读。
通过仔细阅读每一段落和句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细节和论证过程,准确把握作者的意图。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细读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逐段逐句地查找答案。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交流讨论法交流讨论法是指通过与他人分享和讨论阅读体会,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学生可以开阔视野,借鉴他人的观点和分析,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课堂讨论,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进行讨论,并在讨论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最应掌握的三种阅读能力语文阅读能力之——语言概括能力第一讲: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80枚果子①他跪在老母亲面前,吐露了想要出去闯一闯的心声,又向母亲道了声“春节时一定回家”的话之后,使决绝地挥挥手,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
②连番的奔波后,他在距离家乡千里之遥的山区找到了一份生计——矿下作业。
虽然工作苦、累,但还算心善的老板和不菲的工姿,以及那些善良的工友们却让他苦中有乐。
③有一天,矿上放假,独自跑到山上透透气的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些血红色的果子。
这些果子,在如此寒冷的冬季里竟也油亮亮、红火火,让他忍不住摘了一个。
一嚼,满口生津、齿颊留芳!于是,他狠狠地摘了满满两裤袋。
④回到工棚,他悄悄地数了数,有92 枚果子。
他把其中的80 枚放在了包裹中。
距离新年还有几天,他本可以亲自带着那些果子回家,但他怕时间久了果子会被风干。
为了让母亲提前感受到他的孝心,他求了老板,用快递把包裹寄往他的家里。
家乡没有电话,他在包裹里又附了一封信,嘱托家里邻旁的大姐多关照他的母亲,叫地趁新鲜把这些果子吃了。
信写毕,他感觉母亲仿佛就在面前,吃着野果,满脸荡漾着幸福。
⑤留下了的12 枚,他是打算分给同住的12 位工友的,就在他准备回家的前一晚,他拿出了留下的那些连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野果,正准备要分发给对他一直很好的工友们时,一个在这地方土生土长的工友却如临大敌般地告诉他,这果子虽漂亮,却是有毒的!还说幸亏他吃得少,要是贪了嘴,那后果可就真的不堪设想了。
⑥愣了半天的他,抓起行李,疯了一样地冲进了风雪中。
他连夜买了火车票,坐再了开往家乡的火车。
一路上,他的心很痛,一阵一阵地像刀绞。
那80枚果子会给老母亲带来怎样的灾难……⑦傍晚时到了县城,家乡也下了大雪。
更让他心急如焚的是,通往自己家里的那段路,因为风雪太大,根本通不了车。
他呆了一下,突然就发了疯似的在风雪中疾奔起来,再冷的风,再大的雷,对他来说,现在也成了无关紧要的事。
就这样,他一路地跑,鞋子掉了都没顾得上回头去捡。
⑧一直到了深夜,他终于跑到了家。
气喘吁吁地推开房门,却发现母亲正坐在桌旁,桌上,正放着一盘鲜红的果子。
听到响动,老母亲揉了揉眼,看到了眼前的他,然后翕动着有点干燥起皮的嘴唇:“儿呀,你……娘终于等到你会来了。
你的脚……”她心疼地看着儿子那双满是泥雪的脚。
⑨他顾不上解释,急忙问:“这些果子,您吃了吗?”⑩“哪能呢!这么好看的果子一定很贵吧?娘知道你孝顺,一定连自己都舍不得吃一个就全给娘了,娘得等着你,等你回来,咱娘俩一起吃啊……”(11)“娘啊!”他不等母亲把话说完,就一把抱住母亲,把头深深地埋在了母幸的怀中。
练习题:1、本文讲述了一个儿子想方设法回家救母亲,最终母子平安团聚的故事。
2.本文叙述了“80 枚果子”的故事。
请按如下要求简要概括。
(1)起因:儿子外出打工时在山上发现了好吃的果子。
(2)经过:果子寄出后才知道有毒(发展),他连夜想法设法冒着风雪赶回家(高潮)。
(3)结果:发现母亲没舍得吃,俩人被这种亲情感动。
3、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文章讲述了儿子外出打工时在山上发现了好吃的果子(起因),果子寄出后才知道有毒(发展),他连夜想法设法冒着风雪赶回家(高潮),发现母亲没舍得吃,俩人被这种亲情感动。
(结果)4、本文故事情节此起彼伏,扣人心弦,请在下面空白处中,填入相应的故事情节发展。
外出打工发现果子(起因)→给母亲寄果子(递进)→工友告诉他有毒(转折)→连夜买票往家赶→路不通车,赤脚回家→母子团聚。
小学生最应掌握的三种阅读能力语文阅读能力之——语言概括能力第一讲: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专项训练题(1)一个婴儿的拥抱①我们是餐馆里唯一带孩子就餐的顾客,我把伊瑞克放进一把高高的椅子里。
突然,伊瑞克高兴地尖叫起来,说:“嗨,嗨……”并兴奋地用手拍打着椅把。
当伊瑞克高兴地咯咯地笑着扭动着身体时,他的眼睛笑得皱起了皱纹,嘴巴咧开着,露出没牙的牙床。
我环顾四周,找到了让他快乐的根源。
那是一个穿着肥大的裤子的老头,脚趾头从鞋子里戳出来,衬衫很脏。
我们离他比较远,但我相信他身上一定很臭。
②那个老头的手挥舞着,“嗨,我看见你了,小家伙。
”我和丈夫交换了一下眼神,“我们该怎么办?”伊瑞克继续大笑着回答,“嗨,嗨。
”餐馆里的每个人都看着我们,脸色古怪。
③我们点的饭菜来了,那个老头大喊:“你们点小馅饼蛋糕了吗?你们知道躲躲猫(一种把脸一隐一现以逗小孩的游戏)吗? 嗨,瞧,他知道躲躲猫。
”没有人认为那老头是可爱的,他显然喝醉了。
我和丈夫感到很困窘,我们默默地吃着饭,伊瑞克则在为那个欣赏他的流浪汉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戏,那个老头把他大大地赞美了一番。
④我们终于吃完了饭,丈夫去结账,我抱着伊瑞克去停车场等他。
那老头就稳稳地坐在门口。
“上帝,让我在他对伊瑞克说话之前顺利地走出去吧。
”我在心里祈祷着。
当我走近那个老头的时候,我转过身,试图横跨一步躲过他,避免他呼出的空气吹到我的脸上。
但是,当我这么做的时候,伊瑞克努力把小小的身体向外斜伸出去,张着胳膊,做出“抱抱我”的姿势。
我还没来得及阻止他,伊瑞克就已经从我的怀里向那个老头扑过去了。
⑤一刹那间,一个身上带着臭味的老人和一个乳味小婴儿之间的爱达到了完美的极致。
伊瑞克表现出来的是完全的信任和爱,他温顺地把他的小脑袋靠在老人肩膀上。
老人的眼睛紧闭着,我看见泪珠在他的睫毛上闪烁着。
他用他充满污垢、痛苦和艰辛的劳作的手托着婴儿,抚摸着他的后背。
这么短的时间里他们建立起这么深厚的爱。
我站在旁边,肃然起敬。
老头抱着伊瑞克,轻轻地摇着,用一种坚定的、命令的口吻对我说;“你要好好照顾这个孩子。
”我的喉咙里像卡着一块石头,好不容易才说出:“我会的。
”他颇不情愿地将伊瑞克递给我,看起来非常伤心。
我接过伊瑞克,那老头又说:“愿上帝保佑你,太太,你已经给了我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⑥我除了低声说“谢谢”之外什么也说不出来。
我抱着伊瑞克,向汽车跑去。
丈夫看到我哭,并且把伊瑞克抱得那么紧时,他感到莫名其妙。
只有我知道为什么。
我刚刚亲眼目睹了一个看不见罪恶、不懂得评判的小婴儿表现出来的爱。
我的伊瑞克看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而我,他的妈妈,看到的则是一套衣服。
这是我的小婴儿教给我的最好的一课。
练习题:1、本文讲述了一个依瑞克对一个陌生寒酸老头表现出的幸福和爱,让“我”深受感动的故事。
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我和伊瑞克在餐厅遇到一位衣着寒酸的老头,依瑞克和老头相互间表现出一种信任和爱,让我深受感动。
3、文章中我对老头的情感先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填在空格处。
嫌弃→警惕→厌恶→尊敬→感动4、为什么老头说“你已经给了我一份最珍贵的礼物?4、抄写第六自然段“我刚刚亲眼目睹了……最好的一课”部分。
相信你会写得很棒!小学生最应掌握的三种阅读能力语文阅读能力之——语言概括能力第一讲: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专项训练题(2)旅行鸽旅行鸽和普通的鸽子非常相似。
不过,它的后背是灰色的,似乎还有些发蓝,而胸前的颜色又是鲜红的,所以看上去是那么的绚丽多彩。
旅行鸽不仅好看,而且数量繁多,曾经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当它们组成庞大的队伍,唱着高昂响亮的歌儿,飞过北美洲上空时,鸟群遮住了阳光,地面上一片昏暗。
有的旅行鸽的队伍长达十五公里,宽两公里,数量足有两亿只。
改变旅行鸽命运的,是它的肉食用起来味道鲜美。
如果用棍棒向天空挥动几下,就能打下好几只旅行鸽。
如果用猎枪,捕杀几百只甚至几千只就更不在话下了。
这就是当时的事实。
那时候,每天都有几百万只旅行鸽被火车送到城里,变成了餐桌上的佳肴。
随着人们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和狩猎活动的普遍进行,旅行鸽的数量逐渐减少。
1900年的一天,随着一声枪响,最后一只野生的旅行鸽被击伤了。
1909年,曾经有铺天盖地阵容的旅行鸽,只剩下三只了,它们生活在一家动物园里。
1919年9月1日,最后一只旅行鸽在这家动物园中死去,美国所有的报纸和电台都报道了这一消息。
旅行鸽从铺天盖地到物种灭绝,只有短短的五十年时间。
而在二十世纪,竟有数以百计的动物,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思考题:1、全文围绕什么内容展开说明的?全文围绕旅行鸽的灭绝原因展开说明的。
2、用“—”画出文中表示“绚丽多彩”意思的句子;用“—”画出文中表示“铺天盖地”意思的句子。
3、你认为旅行鸽灭绝的原因是:人们大量的狩猎活动和对森林大面积的砍伐。
4、本文主要介绍了旅行鸽哪些方面的特点?旅行鸽外形的绚丽和肉质的味道鲜美。
开心读书吧:(请记住这几句名言吧)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小学生最应掌握的三种阅读能力语文阅读能力之——语言概括能力第二讲:如何概括段落大意有一个非常简单,非常有用的段落大意概括方法,即:本段中凡是“介绍、背景、引入、铺垫、具体解释(说明)、补充(强调)性内容,全部删掉,把余下的内容和在一起,就是这段话的段落大意。
也可结合平时的方法,如:提取主干法、归并法、舍次留主法、摘句法、分类法等。
方法训练:请概括下面文字的段落大意:1、旅行鸽不仅好看,而且数量繁多,曾经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当它们组成庞大的队伍,唱着高昂响亮的歌儿,飞过北美洲上空时,鸟群遮住了阳光,地面上一片昏暗。
有的旅行鸽的队伍长达十五公里,宽两公里,数量足有两一只。
答:本段的段意是旅行鸽数量繁多。
2、有一天,矿上放假,独自跑到山上透透气的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些血红色的果子。
这些果子,在如此寒冷的冬季里竟也油亮亮、红火火,让他忍不住摘了一个。
一嚼,满口生津、齿颊留芳!于是,他狠狠地摘了满满两裤袋。
答:本段段意是他在山上发现了果子。
3、回到工棚,他悄悄地数了数,有92 枚果子。
他把其中的80 枚放在了包裹中。
距离新年还有几天,他本可以亲自带着那些果子回家,但他怕时间久了果子会被风干。
为了让母亲提前感受到他的孝心,他求了老板,用快递把包裹寄往他的家里。
家乡没有电话,他在包裹里又附了一封信,嘱托家里邻旁的大姐多关照他的母亲,叫地趁新鲜把这些果子吃了。
信写毕,他感觉母亲仿佛就在面前,吃着野果,满脸荡漾着幸福。
本段的段意是他把果子寄给了母亲,并且附信嘱托邻家的大姐关照母亲。
4、旅行鸽和普通的鸽子非常相似。
不过,他的后背是灰色的,似乎还有些发蓝,而胸前的颜色又是鲜红的,所以看上去是那么的绚丽多彩。
本段的段意是旅行鸽的颜色非常好看。
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学生最应掌握的三种阅读能力语文阅读能力之——语言概括能力第二讲:如何概括段落大意训练(1)请简要概括以下内容的大意。
1、日报刊载了一则新闻,令镇上兴奋、热闹了一整天,最后终于传遍全世界。
颗榛子核般大小、名气响亮、价值连城的红宝石失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