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PPT
合集下载
药理学(药学导论)PPT课件
程的调节。
药理学实验数据分析
01
02
03
04
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实 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估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药效学分析
分析药物对生物体生理功能的 影响,评估药物的疗效和作用
机制。
药代动力学分析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
浓度的动态变化。
毒理学分析
药物政策与管理
药理学为药物政策制定和药品 监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药品
质量和安全。
02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药物与受体结合
药物通过与靶点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这种结合通常是高度特异 性的。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类型
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包括激动剂、拮抗剂和调节剂。
药物亲和性与效应的关系
药物的亲和性与效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亲和性越高,效应越 强。
药动学相互作用
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中发生的相互作用,影 响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 作用时间。
化学相互作用
指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发 生的化学反应,导致药 物结构变化或产生新的 化合物,从而影响药物 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的合理用药原则
个体化给药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 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
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 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抗生素的分类
抗生素种类繁多,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生素;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β-内 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糖肽类等。
药理学实验数据分析
01
02
03
04
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实 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估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药效学分析
分析药物对生物体生理功能的 影响,评估药物的疗效和作用
机制。
药代动力学分析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
浓度的动态变化。
毒理学分析
药物政策与管理
药理学为药物政策制定和药品 监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药品
质量和安全。
02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药物与受体结合
药物通过与靶点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这种结合通常是高度特异 性的。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类型
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包括激动剂、拮抗剂和调节剂。
药物亲和性与效应的关系
药物的亲和性与效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亲和性越高,效应越 强。
药动学相互作用
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中发生的相互作用,影 响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 作用时间。
化学相互作用
指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发 生的化学反应,导致药 物结构变化或产生新的 化合物,从而影响药物 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的合理用药原则
个体化给药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 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
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 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抗生素的分类
抗生素种类繁多,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生素;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β-内 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糖肽类等。
药理学课件ppt(全)
药理学发展历史及现状
发展历史
经历了从经验药理学、实验药理学到现代药理学的演变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和医学发展,药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和 拓展。
现状
现代药理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在新药研发、 临床用药指导、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发展,药理 学正向着更精准、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靶向药物
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靶点 设计,具有高选择性和低 毒性等特点。
心血管系统药物
抗心绞痛药物
通过增加心肌供氧、减少心肌耗 氧或扩张冠状动脉等方式,缓解
心绞痛症状。
抗高血压药物
通过不同机制降低血压,包括利尿、 扩血管、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等。
抗心律失常药物
通过影响心脏电生理过程,减少或 消除心律失常的发生。
药理学课件ppt全
目录
• 药理学概述 • 药物效应动力学 • 药物代谢动力学 • 常见药物类型及其作用特点
目录
• 临床合理用药原则与实践 • 药物不良反应与防治策略 • 新药研究与开发进展
01
药理学概述
药理学定义与任务
药理学定义
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 规律的学科,为临床合理用药提 供理论依据。
害成分。
07
新药研究与开发进展
新药研究方法和策略
1 2
基于靶点的新药研究
利用生物信息学、化学信息学等方法预测药物与 靶点的相互作用,指导新药设计和合成。
基于表型的新药研究
通过观察生物体在特定条件下的表型变化,寻找 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进而发现新药。
3
基于细胞的新药研究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研究药物对细胞生长、分化 和凋亡的影响,筛选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候选药 物。
《药理学》全套课件 PPT
第三节 药物的作用机制
一.药物作用机制分类 (一)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1.改变细胞周围的理化条件而发挥作用 如:吸附,络合作用,酸碱中和,改变渗透压 (二)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1.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抗代谢和促代谢药 2.影响生理物质转运:干扰离子激素等转运 3.对酶的影响:酶促或酶抑制剂 4.作用于细胞膜的离子通道 5.影响免疫机制:免疫增强或抑制药
强心苷
毛果 芸香碱
三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1.治疗作用:符合用药目的,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①对因治疗:治本:消除致病因素(抗菌药) ②对症治疗:治标:改善疾病症状(发热的治疗)
2.不良反应:不符合用药目的,导致患者痛苦的反应 ①副作用:治疗剂量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②毒性反应: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积蓄过多(三致)
药物的作用机制
二.药物作用的受体理论
1.受体的概念 ①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大分子物质, 能特异性与药物或体内生物物质暂时结合 识别、传递信息、产生生物效应 ②配体与药物 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内源性和外源性) 受点:受体上能准确识别并特异性与配体结合的 特定部位 ,也即配体结合位点。
药理学
三.药理学的概念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间相互 作用规律及其原理,并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 提供基本理论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医学与药学的 桥梁。
LOGO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LOGO
第一章 绪论
药理学的任务与内容
第二节 药物的量效关系
一.剂量与效应(量效关系)
1.量反应:药理效应或强度的高低或多少,可用数 字或量的分级表示:血压,血糖等
无效量 治疗量最小有效量
药理学ppt课件全部
的药物。
1
哺乳期妇女用药
避免药物通过乳汁进入婴儿 体内,选择不影响哺乳的药
物。
儿童用药
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药物剂 量,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剂 型。
老年人用药
注意药物代谢和排泄的改变 ,适当调整药物剂量,注意 药物相互作用。
04
药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药理学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诊断感染性疾病
药理学研究能够协助诊断感染性疾病,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药敏试验,为医生提供敏感药物的选择依据,提高治疗效 果。
现代药理学
现代药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学科,涉及药物研发、临 床试验、药物治疗等多个领域。
药理学的学科特点
综合性
药理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医学、生物学、化学、免疫学等 。药理学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实验性
药理学的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包括体内和体外实验,以揭示 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已成为一种重要的 治疗方式,可以激活患者自 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疾病。 未来药理学将进一步探索免 疫疗法的机制和应用,开发 更有效的免疫药物。
人工智能与机器 学习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 药理学领域的应用将为药物 的研发、预测和优化提供更 多可能性。通过大数据分析 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可以加 速药物的发现和开发进程, 提高成功率并降低成本。
药物相互作用概念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使用,药物之间产生协同或拮抗 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类型
包括药效学相互作用、药动学相互作用、化学相互作用等。
合理用药原则
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选择最佳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
1
哺乳期妇女用药
避免药物通过乳汁进入婴儿 体内,选择不影响哺乳的药
物。
儿童用药
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药物剂 量,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剂 型。
老年人用药
注意药物代谢和排泄的改变 ,适当调整药物剂量,注意 药物相互作用。
04
药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药理学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诊断感染性疾病
药理学研究能够协助诊断感染性疾病,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药敏试验,为医生提供敏感药物的选择依据,提高治疗效 果。
现代药理学
现代药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学科,涉及药物研发、临 床试验、药物治疗等多个领域。
药理学的学科特点
综合性
药理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医学、生物学、化学、免疫学等 。药理学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实验性
药理学的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包括体内和体外实验,以揭示 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已成为一种重要的 治疗方式,可以激活患者自 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疾病。 未来药理学将进一步探索免 疫疗法的机制和应用,开发 更有效的免疫药物。
人工智能与机器 学习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 药理学领域的应用将为药物 的研发、预测和优化提供更 多可能性。通过大数据分析 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可以加 速药物的发现和开发进程, 提高成功率并降低成本。
药物相互作用概念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使用,药物之间产生协同或拮抗 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类型
包括药效学相互作用、药动学相互作用、化学相互作用等。
合理用药原则
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选择最佳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
药理学课件ppt
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 的过程。
分布
药物在体内各器官组织的分布 。
生物转化
药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变 化的过程。
排泄
药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
药物代谢动力学
01
速率过程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 转化和排泄速率过程。
03
药物相互作用
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发生的 相互作用。
02
动力学参数
表征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生 物转化和排泄快慢的动力学参数
,如半衰期、清除率等。
04
临床应用
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制定 合理的给药方案,以达到最佳治
疗效果。
03
CATALOGUE
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受体理论
药物的作用机制
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或组织相互 作用的过程,包括药物的跨膜转 运、体内分布、活化与代谢等。
受体理论
受体是药物发挥药效的靶点,分 为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 药物通过与受体结合而产生药理 效应。
药理学的任务
药理学的主要任务包括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效 应动力学、药物不良反应与毒性反应、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效学和药动学等方 面的内容。
药理学的发展历程
01
古代药理学
古代药理学起源于人类对药物的初步认识和使用经验。人们通过长期实
践,总结出一些药物的功效和用法,形成了早期的药理学知识。
综合研究
01
药理学将更加注重多学科综合研究,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生物信息学等。
精准医疗
02
药理学将更加注重个体化精准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生理特
征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转化医学
分布
药物在体内各器官组织的分布 。
生物转化
药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变 化的过程。
排泄
药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
药物代谢动力学
01
速率过程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 转化和排泄速率过程。
03
药物相互作用
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发生的 相互作用。
02
动力学参数
表征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生 物转化和排泄快慢的动力学参数
,如半衰期、清除率等。
04
临床应用
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制定 合理的给药方案,以达到最佳治
疗效果。
03
CATALOGUE
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受体理论
药物的作用机制
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或组织相互 作用的过程,包括药物的跨膜转 运、体内分布、活化与代谢等。
受体理论
受体是药物发挥药效的靶点,分 为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 药物通过与受体结合而产生药理 效应。
药理学的任务
药理学的主要任务包括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效 应动力学、药物不良反应与毒性反应、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效学和药动学等方 面的内容。
药理学的发展历程
01
古代药理学
古代药理学起源于人类对药物的初步认识和使用经验。人们通过长期实
践,总结出一些药物的功效和用法,形成了早期的药理学知识。
综合研究
01
药理学将更加注重多学科综合研究,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生物信息学等。
精准医疗
02
药理学将更加注重个体化精准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生理特
征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转化医学
药理学ppt课件全部
抗肿瘤药物
要点一
总结词
抗肿瘤药物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抗肿瘤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化疗药物、生物反应调节 剂和分子靶向药物等。化疗药物主要通过干扰DNA合成、 阻止细胞分裂等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生物反应调节剂 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分子靶向药 物则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或酶发挥抑制作用。常 见的抗肿瘤药物有顺铂、紫杉醇、曲妥珠单抗等。
06
药理学研究进展与新药 开发
药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进展
药理学研究方法
药理学研究主要采用动物实验、体外实验和临床试验等方法,以探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和 效果。
技术进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药理学研究在技术手段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如高通量药物筛选 技术、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药理学研究的效率
药理学的重要性
药理学是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的 重要学科,对于疾病的预防、诊 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是现代 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目的
研究内容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药物的作用机 制、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 不良反应等方面,旨在揭示药物的作 用原理和使用规律。
研究目的
药理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临床合理用药 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药物的研发和应 用,提高疾病的防治效果和人类健康 水平。
药物的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
药物相互作用
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由于相 互影响而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的现象。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涉及药效学和药代动 力学方面的变化,如竞争代谢、影响排 泄等。
VS
配伍禁忌
指在药物配制或混合时,由于物理或化学 性质的不相容性而产生沉淀、变色、气体 产生等现象,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安全 性。配伍禁忌可能导致药物疗效降低、不 良反应增加或治疗失败。
药理学课件(全)
一.几个基本概念
1.药物,指对机体原有的生理功能或生化代谢过 程产生影响的化学物质,用于诊断、预防和治疗 疾病以及用于计划生育。 2.毒物,是指在较小剂量即可对机体产生毒害作 用,损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
化学物质
7
药品 (符合应用、 便于使用、 贮运安全)
精选可编辑ppt
药理学的任务与内容
二.药理学的基本任务
药物从血循环系统到达细胞间液及细胞内液的 过程。影响包括 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药物 血浆蛋白
结合物
①结合型药物无药理活性 ②饱和性 ③竞争性 ④可逆性
35
精选可编辑ppt
药物的体内过程
2.局部器官的血流量,先向血流量大的器官分布 3.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碘 甲状腺,钙 骨骼 4.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液的pH
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易受药物的 诱导和抑制。 ②专一性酶:对特定基团。例胆碱酯酶 4 酶的诱导和抑制(重点)
37
精选可编辑ppt
药物的体内过程
四.排泄
1.药物的原形或代谢 产物通过排泄器官 或分泌器官从体内 排出体外的过程。 2.肾,主要排泄器官 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的分泌 肾小管的重吸收
9
精选可编辑ppt
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传统本草阶段
《神农本草经》 《新修本草》《本草纲目》
二.近代药理学阶段
德国R.Buchheim(1820-1879) 建立了第一个药理实验室, 写出了第一本药理教科书, 是世界上第一位药理学教授
三.现代药理学阶段
10
精选可编辑ppt
药理学与新药研发
The Long Road to a New Medicine
推测药物分布范围。(3则)推V测d 药物X剂/C量
1.药物,指对机体原有的生理功能或生化代谢过 程产生影响的化学物质,用于诊断、预防和治疗 疾病以及用于计划生育。 2.毒物,是指在较小剂量即可对机体产生毒害作 用,损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
化学物质
7
药品 (符合应用、 便于使用、 贮运安全)
精选可编辑ppt
药理学的任务与内容
二.药理学的基本任务
药物从血循环系统到达细胞间液及细胞内液的 过程。影响包括 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药物 血浆蛋白
结合物
①结合型药物无药理活性 ②饱和性 ③竞争性 ④可逆性
35
精选可编辑ppt
药物的体内过程
2.局部器官的血流量,先向血流量大的器官分布 3.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碘 甲状腺,钙 骨骼 4.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液的pH
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易受药物的 诱导和抑制。 ②专一性酶:对特定基团。例胆碱酯酶 4 酶的诱导和抑制(重点)
37
精选可编辑ppt
药物的体内过程
四.排泄
1.药物的原形或代谢 产物通过排泄器官 或分泌器官从体内 排出体外的过程。 2.肾,主要排泄器官 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的分泌 肾小管的重吸收
9
精选可编辑ppt
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传统本草阶段
《神农本草经》 《新修本草》《本草纲目》
二.近代药理学阶段
德国R.Buchheim(1820-1879) 建立了第一个药理实验室, 写出了第一本药理教科书, 是世界上第一位药理学教授
三.现代药理学阶段
10
精选可编辑ppt
药理学与新药研发
The Long Road to a New Medicine
推测药物分布范围。(3则)推V测d 药物X剂/C量
药理学详细PPT课件
3有.熟很悉大药影代响动。力药物消除类型、房室模型的基本概念、药峰时
间和药峰浓度)及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时量曲线下
面积、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半衰期、清除率、
多次给药的时-浓曲线和稳态浓度)。
2021/3/7
CHENLI
8
第一节 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
一、定义: 1、跨膜转运:药物吸收、分布、转化及排泄的过程, 必须先跨过多层生物膜进行多次转运。 2、生物膜: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总称。
5、吸收环境:胃排空的速度、肠蠕动的快慢、胃肠道 的血容量、胃内容物的多少和性质等。
2021/3/7
CHENLI
14
二、直肠给药
大部分直肠给药避免不了首过消除, 唯一优点是防止药物对上消化道的刺激性。
三、舌下给药
由舌下静脉,不经肝脏而直接进入体 循环,无首过消除,适合经胃肠道吸收时 易被破坏或有明显首过消除的药物。如硝 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
2021/3/7
CHENLI
4
三、药理学的主要任务
1、阐明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和原理, 包括生理、生化、病理过程。 2、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开发新药。 4、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研究方法。
2021/3/7
CHENLI
5
第二节 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二、药物的转运方式
(一)被动转运(下山转运) 特点:(1)药物顺浓度差转运 (2)不耗能 (3)不需要载体参与 (4)无饱和现象及竞争性抑制
被动转运分为简单扩散和滤过扩散两种。
1、简单扩散(脂溶扩散):大多数药物是通过该方式转运 影响因素:a、药物的理化性质:脂溶性、分子量、解离度
b、膜面积和膜两侧的浓度差 c、药物的pKa与体液的pH值 对弱酸性药物:[解离型药物]/[非解离型药物]=10pH-pKa ① 对弱碱性药物:[解离型药物]/[非解离型药物]=10pKa-pH ②
药理学药理学总论 ppt课件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一节 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 滤过 简单扩散 载体转运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第三节 房室模型 第四节 药物消除动力学
一级消除动力学 零级消除动力学 第五节 体内药物的药量-时间关系
一次给药的药-时曲线下面积 多次给药的稳态血浆浓度 第六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参数
[H +] [B ] [B H +]
lo g K a= lo g [H +] + lo g
[B ] [B H +]
_ lo g K a = _ lo g [H +] _ lo g [B ] [B H +]
即 : p K a = p H + lo g [B H +] [B ]
色甘酸钠 :强酸性药,pKa为2
药理学--药理学总论 PPT课件
10
三、新药开发与研究
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 药品。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 途径、增加新适应证亦属新药范围。
新药研究过程:
临床前研究 临床研究 上市后药物监测
药理学--药理学总论 PPT课件
11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药理学(Pharmacology)
药理学--药理学总论 PPT课件
1
主编:杨宝峰
药理学--药理学总论 PPT课件
2
第一讲 药理学总论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药理学--药理学总论 PPT课件
3
第一章 绪言
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二、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 三、新药开发与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成员
田文倩 102251002037 洪彬瑚 102251002045 常高飞 102251002046 马千里 102251002054
LOGO
硝酸甘油—人类的生命之药
硝酸甘油的由来
何谓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又称硝酸甘油酯、三硝酸甘油酯、 三硝酸丙三酯,是甘油的三硝酸酯,是一种爆炸能力极强的炸 药。1847年由都灵大学的化学家索布雷洛(Ascanio Sobrero) 发明。常有人误解“硝酸甘油”是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 诺 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发明的,事实上诺贝尔只是当 时最大的硝酸甘油制造商,让他致富的是在1866年利用硝酸 甘油发展出的硝酸甘油炸药(Dynamite)。
1.1扩张静脉
?
药理作用
2.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区供血供氧。 (1) 扩张心外膜血管、狭窄的冠状血管及侧支血 管,使血液流向缺血区。
(2) 增加心内膜下血液供应。
心肌局部缺血时 主动脉
给硝酸甘油后
输送血管
阻力血管 B 非缺血区 A 缺血区 B A
血液从阻力较大的非缺血区流向阻力较小的缺血区
心绞痛时: 左室壁张力↑→心外膜与心内膜的压力差减小→心内膜下缺血更加严重 治疗后: 左室壁张力↓→心外膜与心内膜的压力差增大→心内膜下缺血得到改善
增高眼内压: 舒张眼内血管,增高眼内压,故青光眼患者慎 用。大剂量还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硝酸甘油
的新用途
硝酸甘油为临床主治心绞痛的灵丹
妙药,近年来,随着药剂学和药效 学的不断深入研究,硝酸甘油制剂 的临床应用,已远远超出了 疗 小儿肺炎合并心 力衰竭
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采用硝酸甘油气雾剂作口腔喷雾,能有效的防
治支气管哮喘发作,一般用药10分钟即可缓解
治疗雷诺氏症:硝酸甘油具有舒张小血管,改善肢端血液循环的作用
,所以对雷诺氏症具有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胆道蛔虫:当腹痛发作时,即给硝酸甘油片0.5mg舌下含服,3~5
分钟,腹痛即能缓解。
治疗肾绞痛:肾绞痛发作时,即用硝酸甘油片0.5mg舌下含服,5~30分
硝酸甘油 临床应用
各型心绞痛 可用于缓解各型心绞痛急性发作,也可 作为预防用药。 如胸前区出现压迫、紧张、烧灼感、情 绪激动等,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可 防止心绞痛发作。
硝酸甘油 临床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者早期应用,能降低心肌耗 氧量,增加缺血区的供血,缩小梗死范围。 血压过低者不宜应用,因冠脉灌注压过低 ,冠脉流量减少,加重心肌缺血。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
心绞痛的概念:
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导致
局部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短暂急剧缺 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
临床表现特征:
突发性胸骨后缩榨性疼痛,常伴
有心前区或左上肢放射性疼痛。
手捂胸口
钟,肾绞痛既能缓解。
LOGO
治疗雷诺氏症
6
硝酸甘油
3
治疗支气管哮喘
治疗胆道蛔虫
5
4
治疗肾绞痛
硝酸甘油的新用途
治疗高血压:对用利尿剂和R一受体阻滞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无效者
,加用硝酸甘油贴剂治疗,可有效地降低收缩压
治疗小儿合并心力衰竭:用2%硝酸甘油软膏,以皮肤贴敷法,多数病
人用药半小时后起效,一般用药1~3天即能缓解心衰
硝酸甘油 临床应用
心功能不全
见抗心功能不全药物。
注意:选择合适的剂量,以免血压过度降低
。对心绞痛发作患者,宜采用坐位含服,因
立位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卧位回心血量增
多可减弱疗效。
硝酸甘油 Nitroglycerin
不良反应
扩张血管反应:
如面部红、反射性心率加快,搏动性头痛,体 位性低血压及晕厥。
药理作用 3.保护缺血心肌 硝酸甘油释放NO→ 保护缺血心肌, 改善心室重构等
硝酸甘油 体内过程
★口服:生物利用度很低,“首关消除”强。 ★舌下含服:药后1~2分钟起效,持续20~ 30分钟。t 1/2为2~4分钟。 ★经皮给药:用2%硝酸甘油软膏或贴膜剂 涂抹。 ★在肝内生成二硝酸代谢物具有弱的舒张血 管作用。代谢物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由肾排出。
手捂胸口
硝酸甘油 Nitroglycerin
特点: 起效较快、疗效确实
经济实惠、使用方便 硝酸甘油的基本作用
松弛平滑肌,对血管平滑肌最敏感。
松弛平滑肌机制如下:
硝酸甘油药理作用
1.改变血流动力学,降低心肌耗氧量
降低心肌耗氧量 降低心脏前负荷 减少回心血量 降低心脏后负荷
1.2扩张动脉 降压 心率加快
田文倩 102251002037 洪彬瑚 102251002045 常高飞 102251002046 马千里 102251002054
LOGO
硝酸甘油—人类的生命之药
硝酸甘油的由来
何谓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又称硝酸甘油酯、三硝酸甘油酯、 三硝酸丙三酯,是甘油的三硝酸酯,是一种爆炸能力极强的炸 药。1847年由都灵大学的化学家索布雷洛(Ascanio Sobrero) 发明。常有人误解“硝酸甘油”是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 诺 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发明的,事实上诺贝尔只是当 时最大的硝酸甘油制造商,让他致富的是在1866年利用硝酸 甘油发展出的硝酸甘油炸药(Dynamite)。
1.1扩张静脉
?
药理作用
2.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区供血供氧。 (1) 扩张心外膜血管、狭窄的冠状血管及侧支血 管,使血液流向缺血区。
(2) 增加心内膜下血液供应。
心肌局部缺血时 主动脉
给硝酸甘油后
输送血管
阻力血管 B 非缺血区 A 缺血区 B A
血液从阻力较大的非缺血区流向阻力较小的缺血区
心绞痛时: 左室壁张力↑→心外膜与心内膜的压力差减小→心内膜下缺血更加严重 治疗后: 左室壁张力↓→心外膜与心内膜的压力差增大→心内膜下缺血得到改善
增高眼内压: 舒张眼内血管,增高眼内压,故青光眼患者慎 用。大剂量还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硝酸甘油
的新用途
硝酸甘油为临床主治心绞痛的灵丹
妙药,近年来,随着药剂学和药效 学的不断深入研究,硝酸甘油制剂 的临床应用,已远远超出了 疗 小儿肺炎合并心 力衰竭
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采用硝酸甘油气雾剂作口腔喷雾,能有效的防
治支气管哮喘发作,一般用药10分钟即可缓解
治疗雷诺氏症:硝酸甘油具有舒张小血管,改善肢端血液循环的作用
,所以对雷诺氏症具有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胆道蛔虫:当腹痛发作时,即给硝酸甘油片0.5mg舌下含服,3~5
分钟,腹痛即能缓解。
治疗肾绞痛:肾绞痛发作时,即用硝酸甘油片0.5mg舌下含服,5~30分
硝酸甘油 临床应用
各型心绞痛 可用于缓解各型心绞痛急性发作,也可 作为预防用药。 如胸前区出现压迫、紧张、烧灼感、情 绪激动等,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可 防止心绞痛发作。
硝酸甘油 临床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者早期应用,能降低心肌耗 氧量,增加缺血区的供血,缩小梗死范围。 血压过低者不宜应用,因冠脉灌注压过低 ,冠脉流量减少,加重心肌缺血。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
心绞痛的概念:
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导致
局部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短暂急剧缺 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
临床表现特征:
突发性胸骨后缩榨性疼痛,常伴
有心前区或左上肢放射性疼痛。
手捂胸口
钟,肾绞痛既能缓解。
LOGO
治疗雷诺氏症
6
硝酸甘油
3
治疗支气管哮喘
治疗胆道蛔虫
5
4
治疗肾绞痛
硝酸甘油的新用途
治疗高血压:对用利尿剂和R一受体阻滞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无效者
,加用硝酸甘油贴剂治疗,可有效地降低收缩压
治疗小儿合并心力衰竭:用2%硝酸甘油软膏,以皮肤贴敷法,多数病
人用药半小时后起效,一般用药1~3天即能缓解心衰
硝酸甘油 临床应用
心功能不全
见抗心功能不全药物。
注意:选择合适的剂量,以免血压过度降低
。对心绞痛发作患者,宜采用坐位含服,因
立位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卧位回心血量增
多可减弱疗效。
硝酸甘油 Nitroglycerin
不良反应
扩张血管反应:
如面部红、反射性心率加快,搏动性头痛,体 位性低血压及晕厥。
药理作用 3.保护缺血心肌 硝酸甘油释放NO→ 保护缺血心肌, 改善心室重构等
硝酸甘油 体内过程
★口服:生物利用度很低,“首关消除”强。 ★舌下含服:药后1~2分钟起效,持续20~ 30分钟。t 1/2为2~4分钟。 ★经皮给药:用2%硝酸甘油软膏或贴膜剂 涂抹。 ★在肝内生成二硝酸代谢物具有弱的舒张血 管作用。代谢物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由肾排出。
手捂胸口
硝酸甘油 Nitroglycerin
特点: 起效较快、疗效确实
经济实惠、使用方便 硝酸甘油的基本作用
松弛平滑肌,对血管平滑肌最敏感。
松弛平滑肌机制如下:
硝酸甘油药理作用
1.改变血流动力学,降低心肌耗氧量
降低心肌耗氧量 降低心脏前负荷 减少回心血量 降低心脏后负荷
1.2扩张动脉 降压 心率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