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瘫及四肢瘫康复评定共59页

合集下载

最新偏瘫患者常用康复评定

最新偏瘫患者常用康复评定

偏瘫患者常用康复评定1.肌张力1)定义:简单地说就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

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

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

如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性肌张力。

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

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称为运动性肌张力,是保证肌肉运动连续、平滑(无颤抖、抽搐、痉挛)的重要因素。

2)评定:改良Ashworth分级法0级正常肌张力.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2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4级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2.Brunnstrom技术1)是由70年代的瑞典物理治疗师Signe Brunnstrom 创立的一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针对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

主要依据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各个不同阶段,提出了“恢复六阶段”理论:即肌张力由低逐渐增高,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痉挛状态逐渐显著,随着共同运动的完成,出现分离运动、精细运动等,直至完全恢复正常。

此疗法利用各种运动模式诱发运动反应,再从异常运动模式中引导、分离出正常运动的成分,达到恢复患者运动功能的目的。

2) 技术包括:Brunnstrom技术主要包括:体位摆放及床上训练,坐位训练,引导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引导分离运动,行走训练,日常生活练习。

3)对它的理解:评定作用比它的技术更常用;既可以做评定标准,也可以是治疗方法。

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六级分期评定表Brunnstrom 运动恢复阶段的特点阶段上肢手下肢Ⅰ弛缓,无任何运动弛缓,无任何运动弛缓,无任何运动Ⅱ开始出现痉挛及共同运动模式仅有细微的手指屈曲出现极少的随意运动Ⅲ屈肌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高峰可做勾状抓握,但不能伸指伸肌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高峰Ⅳ异常运动开始减弱,可做以下活动:1. 肩0°,肘屈曲90°时,前臂旋前、旋后;2.肘伸直时,肩前屈90°;3.手背可触及腰后部;能侧方抓握及松开拇指,手指可随意做小范围伸展1. 坐位时可屈膝90°以上,使脚向后滑动2. 坐位时膝关节伸展3. 仰卧位髋伸展上肢手下肢Ⅴ出现分离运动:1. 肘伸直,肩外展90°;2. 肘伸直,肩屈曲30°-90°,前臂旋前、旋后;3. 肘伸直,前臂中立位,臂可上举过头能抓握圆柱状或球状物体,手指可一起伸开,但不能做单个手指伸开1.坐位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背屈2.坐位,髋内旋3.立位,踝背屈Ⅵ运动协调正常或接近正常能进行各种抓握动作,但速度和准确性稍差运动速度和协调性接近正常3.脊髓损伤的评定1)损伤类型:①脊髓震荡:脊髓损伤后出现短暂性功能抑制状态。

第17章第2节截瘫及四肢瘫的康复评定详解

第17章第2节截瘫及四肢瘫的康复评定详解

▪ 4.社会功能评定 一般包括社会生活活动
能力评定、就业能力评定、独立能力评定 等。从社会角度看,其障碍主要表现在: ①医疗费用及康复用具费用为患者及家人 增加负担;②患者在受伤或康复期间未必 能重返工作岗位,若是家庭经济支柱,影 响更甚;③歧视或社区轮椅通道设施不足 亦令患者重返劳动力市场困难;④由于生 活模式改变,社会生活发生变化;⑤交通 或通道不便亦影响患者的社会参与;⑥部 分患者未能完全接受自己或适应脊髓受损 的后遗症。
▪ 脊髓功能部分保留区:完全性脊髓损伤患 者在脊髓损伤水平以下大约1~3个脊髓节段 中仍有可能保留部分感觉或运动功能,脊 髓损伤水平与脊髓功能完全消失的水平之 间的脊髓节段,称为脊髓功能部分保留区 。注意: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不存在这个概 念。
(二)临床特征
▪ 脊髓损伤的主要临床特征是脊髓休 克、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控制障 碍、痉挛、大小便功能障碍、性功 能障碍等。脊髓损伤分为完全性损 伤和不完全性损伤,若为不完全性 损伤则具有特殊的表现。
成四肢运动、感觉功能障碍,称为四肢瘫。残存 的能力强弱取决于损伤平面。
造成脊髓损伤的原因:
外伤性
交通事故 工业事故 运动损伤 高处坠落 暴力砸伤 刀伤/枪伤
非外伤性
出血引起脊 髓局部缺血
肿瘤和血管 意外
横贯性脊髓 炎
脊髓前动脉 的血栓
35%
45%
Domestic and work- Road traffic
短的脊髓固有束
后索
分部 侧索
前索
1 6
1.主要长的上行纤维束
(1)薄束 (2)楔束
如图
(3)脊髓丘脑侧束 如图
(4)脊髓丘脑前束
(5)脊髓小脑前束 如图
(6)脊髓小脑后束

截瘫评估和康复训练

截瘫评估和康复训练

感觉检查—必查项目一、T12 (胸椎12)检查锁骨中线腹股沟韧带中点二、肛门深部压觉(DAP):DAP检查方法是检查者用食指插入患者肛门后对肛门直肠壁轻轻施压(该处由阴部神经S4-5的躯体感觉部分支配)。

还可以使用拇指配合食指对肛门施加压力.感知的结果可以为存在或缺失(在记录表上填是或否)。

该部分检查如发现肛门处任何可以重复感知的压觉即意味着患者为感觉不完全损伤。

三、在S4-5有轻触觉或针刺觉者,DAP评估不是必须检查的项目,因患者已经可以判定为感觉不完全损伤.即便如此,仍应建议完成检查表中该部分项目的检查。

肛门指诊必查的另一个原因是判定运动功能的保留(即肛门括约肌自主收缩)。

评分0分(缺失):说明患者无法正确报告关节大幅运动时的关节运动情况。

1分(受损):说明患者10次中有8次能够正确报告关节大幅度运动情况,无法正确报告关节小幅度运动情况。

2分(正常):说明患者10次中有8次能够正确报告关节运动情况,这其中包括关节大幅度运动和关节小幅度运动(运动大约为10°)。

可检查的关节包括拇指指间关节、小指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足大拇趾趾间关节、踝关节和膝关节。

肌肉的肌力分为6级(MMT):0=完全瘫痪1=可触及或可见肌收缩2=去重力状态下全关节活动范围(ROM)的主动活动3=对抗重力下全ROM的主动活动4=肌肉特殊体位的中等阻力情况下进行全ROM的主动活动5=(正常)肌肉特殊体位的最大阻力情况下全ROM的主动活动。

最大阻力根据患者功能假定为正常的情况进行估计。

5※=(正常),假定抑制因素(即疼痛、废用)不存在情况下,对抗重力和足够阻力情况下全ROM 的主动活动,即认为正常NT = 无法检查(即由于制动、导致无法分级的严重疼痛、截肢或关节活动度受限大于50%的关节挛缩等因素导致)第七-十二胸受伤:受伤初期,丧失个人卫生,行走,位置转换,穿衣和开车功能;经训练后,大小便功能可重新建立低级反射,并可以轮椅代步,能够独立完成位置转换,穿衣,用长下肢支具治疗性步行。

截肢患者的康复评定.pptx

截肢患者的康复评定.pptx
截肢患者的康复评定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一、截肢患者全身状况的评定
截肢的原因、是否患有其他系统的疾病和 其他肢体的状况评定
目的:为了判断患者能否装配假肢,能否 承受装配假肢后的康复功能训练,有无今后 终生利用假肢活动的使用能力
2
二、残肢的评定
(一)残肢外形 (二)残肢畸形 (三)皮肤情况 (四)残肢的长度、
2.部分康复 生活能自理,重返社会后不能恢复原工 作,需改换工种和环境;患肢仍有轻微功能障碍。
3.完全自理 生活能完全自理,但不能参加正常工作。 4.部分自理 生活仅能部分自理,相当部分要依赖他
人。 5.功能无好转,仅形态改善。
12
假肢长度 接受腔的评定 步态评定 行走能力评定 3.假肢部件及质量的评定
5
6
9
10
四、使用假肢能力的评定
(一)全身状态的能力评定 (二)其他肢体能力的评定 (三)非理想残肢的能力评定
11
五、装配假肢后整体功能的评定
1.完全康复 生活可完全自理,重返社会后能正常参 加社会活动并恢复原工作;患者稍有不适感。
围度测量 (五)关节活动度检查 (六)肌力检查 (七)残肢痛 (八)幻肢痛
3
三、假肢的评定
(一)临时假肢的评定 1.手术后即装临时假肢 2.普通临时假肢
接受腔的评定 悬吊能力的评定 假肢的对线 穿戴假肢后残肢情况 步态 上假肢的评定 1.上肢假肢 2.下肢假肢的评定

截瘫及四肢瘫的康复评定课件

截瘫及四肢瘫的康复评定课件
四肢瘫的症状包括上肢和下肢的感觉 、运动功能丧失,言语、吞咽、呼吸 等功能障碍等。
02
截瘫及四肢瘫康复评定的重要性
康复评定定义
康复评定是对残疾人或患者的功能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参与能力等进 行的客观、定性和/或定量描述,并对其结果进行解释的过程。
它为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依据,是康复治疗的基础。
评定结果
根据患者的得分情况,制定相应的 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提高独立生活 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评估截瘫及四肢瘫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如做饭、洗衣、 购物等。
评定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实际表现,评估其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并给 予相应的评分。
评定结果
根据患者的得分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提高日常生 活活动能力。
能力等方面的评定。 • 评定结果:患者左侧肢体肌力为0级,右侧肢体肌力为3级;感觉功能受
损;认知功能基本正常;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 康复建议: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
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康复工程等手段,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注意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干预和 训练,以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康复建议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 治疗、作业治疗、康复工程等手段,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 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案例二:四肢瘫患者的康复评定
患者基本信息
评定内容
评定结果
康复建议
患者男性,28岁,因颈椎病导 致四肢瘫痪。
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感觉功 能、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 能力等方面的评定。
四肢瘫

截瘫的康复评定

截瘫的康复评定

05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康复评定的总结与分析
康复评定的重要性
对于截瘫患者,康复评定是评估其身体状况、功能恢复和 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为后续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评定的多维度
康复评定应涵盖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
定量与定性评估结合
除了客观的定量评估,如肌力测试、关节活动度测量等, 还应关注患者的主观感受,结合定性评估方法,如疼痛评 分、生活质量问卷等。
协调功能评定
通过观察患者执行一些协 调性动作的情况,如手指 对指、手足协调运动等, 来评估患者的协调功能。
03
截瘫患者的功能评定
Chapter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01
床上活动能力
评定患者在床上的翻 身、起坐等动作完成 情况。
02
洗漱自理能力
评定患者独立完成洗 脸、刷牙、梳头等日 常洗漱活动的能力。
03
截瘫的康复评定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概述 • 截瘫患者的身体状况评定 • 截瘫患者的功能评定 • 康复评定方法和工具 • 总结与展望
01
概述
Chapter
截瘫的定义和原因
定义
截瘫是指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的部分或全部 身体部位出现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自主神经功能 障碍的一种病理状态。
原因
截瘫的主要原因包括外伤(如车祸、坠落、暴力等 )、疾病(如脊髓炎、脊柱肿瘤等)和先天性因素 (如脊柱裂、脊髓发育不良等)。
关注患者长期生活质量
在关注患者短期康复效果的同时,更加重视患者 的长期生活质量,通过持续的康复评定与干预, 促进患者全面、持久地回归社会和生活。

瘫痪康复评定手册..

瘫痪康复评定手册..

康复病案范例公费劳保自费医疗保险望江县人民医院计算机磁盘号住院病案首页标识输入号病案号18401姓名xxx 性别男出生1925年6月12日年龄71岁籍贯河北民族回族国籍中国婚姻丧偶职业医生致残原因1(1.疾病 2.先天 3.工伤 4.交通事故 5.产伤 6.医疗事故7.战伤8.中毒9.其他)重点检查 2 (1.MRI 2.CT 3.肌电图 4.脑电图 5.骨密度 6.X线7.心电图8.超声1996-1-5 短下肢支具好障碍情况:入院2 (1.生活自理 2.大部分自理ADL分数:入院82出院2 3.大部分依赖 4.完全依赖)出院86.5社会康复评价与建议无职业康复评价与建议无康复效果2(1.显著 2.有效 3.无效)康复评定时间 1.1995-10-132.1995-10-243.1996-1-5科主任周XX 2038 主治医王X 2330 住院医实习医病案质量:甲乙丙签首页时间:1996年2月7日签首页主治医:王X 整理李XX 等级李XX 编目周XX 随诊周XX 归档李XX望江县医院第一次出院总结姓名:XXX 病案号18491入院日期1995年10月5日出院日期1996年2月7日住院共125天入院病情摘要及初步诊断:患者1995年4月8日下午突感左侧肢体无力、头晕,当时神志清楚,无头痛、呕吐,血压为200/120㎜Hg。

头部CT示:右基底节脑出血。

经对症治疗一个月,病情逐渐稳定,但遗留有左侧肢体偏瘫。

为进一步康复而于今日来我院。

有高血压病史20年,未曾规律服药。

诊疗经过及效果:(含主要化验、检查结果)入院后血、尿、答辩常规正常。

ALT31.8U/L,ESR30mm/h,HBsAg(-)。

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心电轴左偏,顺钟向转位,不正常心电图。

肢体功能检查:左上下肢田敏分级8级,手指功能8级,手的实用性为辅助手B。

步行功能3级,左半身深浅感觉差,左肩关节半脱位,左足下垂、内翻,ADL为82,5分。

截瘫的康复评定

截瘫的康复评定

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
通过将健康的基因导入病变的细胞,修复或替代缺陷基因, 改善截瘫患者的神经功能。
细胞治疗
利用干细胞、免疫细胞等,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促进截瘫 患者的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神经调控技术
经颅磁刺激
通过产生磁场刺激大脑皮层,调节皮层兴奋性,改善截瘫患者的运动和感觉 功能。
脊髓电刺激
截瘫的病因
• 截瘫的病因多样,主要包括外伤(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 重物砸伤等)、疾病(如脊柱结核、肿瘤、骨髓炎等)以及 先天性发育异常等。
02
截瘫患者的初步评估
患者的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截瘫的病因、病程及演变情况,了解患者的 起病时间、病情严重程度、是否接受过治疗以及治疗效果 等。
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疼痛、肌肉萎缩、大小 便功能障碍等,以便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了解。
05
截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
截瘫患者由于行动不便,皮肤容易受到摩擦和压力,因此保持皮 肤清洁可以预防皮肤感染和炎症。
定期更换体位
截瘫患者需要定期更换体位以减轻局部压力,避免压疮等皮肤损 伤。
按摩和理疗
适当的按摩和理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营养状况,提高 皮肤抵抗力。
预防并发症
《截瘫的康复评定》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截瘫概述 • 截瘫患者的初步评估 • 截瘫患者的康复评定 • 截瘫患者的康复治疗 • 截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 截瘫患者的康复展望
01
截瘫概述
截瘫的定义
截瘫是指由于外伤、疾病等导致脊髓受损,造成双下肢运动 、感觉及反射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日常生活的一种临床综合 征。
截瘫患者通常需要长期康复治疗和护理,以恢复肢体功能、 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截瘫的康复评定ppt

截瘫的康复评定ppt
截瘫的康复评定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截瘫概述 • 康复评定方法 • 康复治疗原则 • 康复治疗技术 • 康复护理 • 截瘫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01
截瘫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截瘫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损伤,导致神经功能损害 ,从而导致瘫痪。
分类
根据脊髓损伤部位,截瘫可以分为完全性截瘫和不完全性截 瘫;根据病程,截瘫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截瘫。
THANKS
06
截瘫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生活质量评估方法
要点一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HRQL)
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精神健 康等方面,是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的重 要指标。
要点二
功能独立性
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自 我照顾、行走、认知和社交等。
要点三
疼痛评估
截瘫患者常伴有疼痛,疼痛程度也是 生活质量评估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患者的需求,对家居环境进行 改造,创造一个适合截瘫患者生活 的无障碍环境。
言语疗法
发音训练
言语理解能力训练
针对发音不清的患者,进行发音器官的锻炼 和正确姿势的指导,提高患者的发音清晰度 和可理解度。
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提高患者 对言语的理解能力,促进交流沟通。
言语表达训练
心理疏导
指导患者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提高 患者的言语表达能力。
相互促进
截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与临床治 疗应相互促进,以实现更好的
治疗效果。
与医生密切合作
截瘫患者应与医生密切合作,医 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 应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应积极 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
长期康复
截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 过程,需要患者具备足够的耐心和 毅力,同时需要家庭、社会等各方 面的支持和帮助。

《截瘫及四肢瘫评定》课件

《截瘫及四肢瘫评定》课件

康复工程
辅助器具和矫形器的使用,如 轮椅、矫形鞋等,帮助患者进 行日常活动。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 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
康复信心。
04
康复护理与心理支持
康复护理措施
预防并发症
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炎等并发症。
物理治疗
利用物理因子如电刺激、温热疗法等促进神 经再生和肌肉恢复。
分类
截瘫主要分为高位截瘫和低位截 瘫,四肢瘫则根据损伤部位和程 度的不同可分为完全性四肢瘫和 不完全性四肢瘫。
病因与病理
病因
截瘫和四肢瘫的病因多样,包括外伤、疾病、遗传因素等。其中,外伤是最常 见的病因,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事故导致脊柱骨折、脊髓损伤。
病理
截瘫和四肢瘫的病理机制主要是神经细胞的死亡和轴突的断裂,导致神经信号 无法传递,肌肉无法收缩。此外,炎症反应、水肿、出血等也会加重神经损伤 。
《截瘫及四肢瘫评定》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截瘫及四肢瘫概述 • 截瘫评定 • 四肢瘫评定 • 康复护理与心理支持 • 截瘫及四肢瘫评定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截瘫及四肢瘫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截瘫和四肢瘫是指由于各种原因 引起的脊髓损伤或四肢神经损伤 ,导致患者运动和感觉功能部分 或完全丧失。
肌力评估
通过观察肌肉收缩和松弛时的 表现,评估肌肉的力量和功能

关节活动度评估
测量关节在各个方向上的活动 范围,以评估四肢的灵活性和
运动能力。
感觉功能评估
通过检查皮肤对温度、触觉、 痛觉等刺激的反应,评估神经
感觉功能。
平衡与协调评估
观察患者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 的平衡能力,以及四肢协同工

瘫痪康复评定手册

瘫痪康复评定手册

瘫痪康复评定手册摘要:1.瘫痪康复评定手册概述2.瘫痪康复评定的目的和意义3.瘫痪康复评定的具体方法和流程4.瘫痪康复评定手册的应用和推广正文:一、瘫痪康复评定手册概述瘫痪康复评定手册是一本针对瘫痪患者康复过程进行评估和指导的专业工具书。

它系统地介绍了瘫痪康复评定的方法、流程和标准,以帮助康复医生、治疗师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康复进展,为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二、瘫痪康复评定的目的和意义瘫痪康复评定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康复状况,评估康复治疗效果,并为患者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

通过评定,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提高康复效果。

瘫痪康复评定的意义在于:1.及时了解患者康复进展,调整康复治疗方案;2.增强患者和家属的信心,提高康复积极性;3.为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治疗效果;4.有助于预防并发症,降低康复治疗风险。

三、瘫痪康复评定的具体方法和流程瘫痪康复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病史、发病原因、病情演变等,为康复评定提供基本信息。

2.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评估瘫痪程度、肌力、关节活动度等。

3.功能评定: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认知功能等,了解患者在不同方面的康复水平。

4.心理评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评估康复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5.电生理检查:通过电生理检查,了解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状态,为康复评定提供客观依据。

四、瘫痪康复评定手册的应用和推广瘫痪康复评定手册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通过评定,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提高康复效果。

同时,手册还可以作为康复医生、治疗师的专业培训教材,提高康复队伍的整体水平。

为了推广瘫痪康复评定手册,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手册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康复工作者和患者对评定的认识;2.定期举办培训班,提高康复医生、治疗师对瘫痪康复评定的掌握程度;3.开展科研活动,不断完善和更新瘫痪康复评定手册,提高其科学性和实用性;4.鼓励康复医疗机构采用瘫痪康复评定手册,将其纳入日常康复工作。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内容及标准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内容及标准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表一、身体结构与功能(一)填写部分视觉:正常有视野缺损偏盲全盲语言:正常 Broca失语 Wernick失语混合性失语构音障碍全哑听觉:正常减退耳聋患侧忽略:有无病前的自理能力:完全自理大部分自理完全不能自理病前的移动能力:可走动:无辅助使用拐杖、助行器等不可走动:坐轮椅卧床(二)表格部分1.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改良Ashworth评定法: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

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共5个级别。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级别痉挛程度0 无肌张力的增加I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持续被动运动(ROM)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I+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或呈现最小的阻力II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在>50%ROM范围,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动III 肌张力严重增高:全ROM被动运动困难IV 僵硬;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硬状态而不能动2.感觉功能评定(1)浅感觉①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棉花或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患者有无感觉,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

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

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

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

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确定刺激的强弱。

对痛觉减退的患者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要从正常的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这样容易确定异常感觉范围的大小。

③温度觉:包括冷觉与温觉。

冷觉用装有5—10 c的冷水试管,温觉用40一45C的温水试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