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心理学笔记整理
高考经济学备考重点知识点整理与解析
高考经济学备考重点知识点整理与解析经济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于高考考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科目。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经济学,本文整理了一些高考经济学的重点知识点,并提供了相应的解析,希望对考生提供一些帮助。
1. 经济学的定义和分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有限资源下,如何生产、交换和分配物质财富的科学。
经济学可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层面。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运行规律,而微观经济学则关注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上的供求关系。
2. 供给与需求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的基本概念。
供给指的是生产者为满足市场需求而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需求指的是消费者愿意并有能力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决定了商品价格的形成。
3. 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边际效用是指再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后,总的满足感的增加量。
根据边际效用理论,人们在消费时会根据每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和价格做出购买决策。
4. 生产与成本生产是指通过组织和运用资源,将生产要素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和土地。
成本是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支出和投入,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5. 市场结构与市场失灵市场结构指的是市场中各个厂商之间的竞争关系。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等。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如存在垄断、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问题。
6.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工具,用于统计和分析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
国民经济核算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和不变价格的计算等。
7. 货币与银行货币是经济交换的媒介和价值尺度,具有流通性、稳定性和普遍性等特点。
银行是负责货币的存储、支付和信贷等功能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
8. 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含义。
经济发展是指国民经济结构和质量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经济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经济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经济心理学是研究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
它探讨了个体与群体的态度、意见、偏好以及决策和选择等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经济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分为以下步骤进行阐述:第一步:介绍经济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解释经济心理学的概念和背景,指出它是经济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 强调经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体和群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第二步:讲述经济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介绍偏好和效用的概念,解释个体在经济活动中如何通过偏好来进行决策和选择。
- 阐述心理账户理论,指出个体如何在心理账户中对待不同类型的经济收益或损失。
- 解释风险态度理论,指出个体在面临风险时如何做出决策,并介绍风险厌恶和风险追求的概念。
第三步:探讨经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 概述经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包括实验、问卷调查和观察等。
- 举例说明经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在市场行为、消费决策和投资行为等方面的应用。
第四步:分析经济心理学在经济活动中的影响- 强调经济心理学在市场行为中的作用,解释为什么个体在面对相同情境时会做出不同的经济选择。
- 探讨经济心理学在消费行为中的影响,分析个体如何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购买决策。
- 分析经济心理学在投资行为中的作用,指出个体如何受到情绪和认知偏差的影响而做出投资决策。
第五步:总结经济心理学的价值和意义- 概括经济心理学在经济学领域的作用和贡献,指出它可以帮助解释人们的经济行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强调经济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促进经济学和心理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理解经济活动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在本文中,我们详细介绍了经济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按照定义和研究对象、基本概念和理论、实证研究、影响分析以及价值和意义等步骤进行了阐述。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对经济心理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对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和意义有所认识。
普通心理学课堂笔记及重点内容整理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心理学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
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及行为、意识及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3.心理及行为、意识及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心理及行为(1)心理及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
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及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的意识表现为人能够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行为的结果及目的进行对照,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
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
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
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
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
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经济心理学第三讲-决策心理概述知识分享
是指人们倾向于 根据样本是否代 表或类似总体来 判断其出现的概 率,代表性越高 的样本其判断的 概率也越高。
大多数判断是由 情感或者情绪评 价引发的,虽然 情感评价无需意 识参与,但它会 成为决策的基础。
启发式及其偏差总结
易得性启发式 代表性启发式
情感启发式
(1)易于回忆 (1)对基率不敏感
(基于生动性和 (2)对样本大小的
说服工作的人有更大的价值。
房地产到底有多真实
Gregory Northcraft & Margaret,1987 在此研究中,一些房地产商有机会参观位于亚
利桑那州的两个房地产项目,其中一个评估的 价格是74900美元,另一个为135000美元。 参观过程中,这些经纪人可以得到一个10页纸 的资料,其中包含了所有通常能够决定一个房 产价格的因素(除了官方评估的价格):标准 的多重上市服务表,周边区域正在出售的房产 的信息等。
A组:锐步国际公司(Reebok International)、 希尔顿酒店(Hilton Hotels)、星巴克 (Starbucks)、瑞赛电器(RadioShack)、好 时食品(Hershey Foods)
B组:可可诺飞利浦(CoconoPhillips)、 美 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麦克森(McKesson)、美国人伯根 (Amerisource Bergen)、阿尔特里亚集团 (The Altria Group)
那一组公司的总销售收入较大?
一、易得性启发式
availability heuristic,人们根据记忆中易 于“获得的”事件的事例或者出现的程度来评 估其频率、可能性或者事件可能的原因。
经济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一讲经济心理学概述经济心理学发展史的需要知道的大神1.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法)1902年,出版《经济心理学》*经济现象的主观价值论,价格的心理预期论2.乔治·卡托纳(匈牙利—美国)制定了“消费者情感指数”CSI被称为美国经济心理学之父卡托纳的主要研究兴趣是消费行为1、消费者的情感因素对于经济波动的影响大大超过了他们的收入变化对于经济波动的冲击。
2、对消费者的情绪、意向、预期、欲望、态度和动机的测量预先指明了他们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变化,尤其是对耐用品消费的变化。
卡托纳于1952-1954年间制定了“消费者情感指数”(Consumer Sentiment Index 简称CSI)又称消费者信心指数,用来测量社会中消费者的消费态度、期望以及乐观或悲观情绪。
该指标已逐步发展成为预测经济波动、指导投资行为的重要指标。
消费者行为在他1975年出版的《经济心理学》一书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3.Daniel Kahneman(1934- )200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长于巴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心理学博士学位经济心理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理论假设的差异⏹关注变化⏹关注他人⏹关注现在差异的归纳⏹完全理性 vs 有限理性⏹卓越的自制力 vs 自我约束问题⏹完全自私 vs 有限自私理论模式的差异⏹规范性 vs 描述性联系:行为经济学并不否认传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假设,只是对传统经济学的假设做了再思考和有益的补充。
第二讲经济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效用理论及其应用●效用(Utility)是指商品或劳务满足人们需要的能力。
它表示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效用是指人们从消费某种物品中得到的满足感➢效用是一个主观心理感受➢效用与使用价值不同●效用的特点➢主观性: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偏好)✧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偏好决定了人们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相对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商品市场由人们的偏好决定,所以,企业和商人应该主动去开发、发现消费者的一些偏好。
(完整版)经济学记忆口诀
(完整版)经济学记忆口诀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的配置和人们作出选择的学科。
为了帮
助大家更好地记忆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和原理,下面是一份经济学记
忆口诀的完整版。
1. 供给与需求
供给增加、价格减,需求上升、价格涨。
供需平衡,价格稳定。
2.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高,选择那行快。
3.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低于边际收益,才做那事划算。
4. 生产要素
土地、劳动、资本、技术是生产的要素。
5. 消费者剩余
买得便宜,享受多;买贵了,损失多。
6. 盈余与亏损
盈余增加,经济发达;亏损增加,经济衰退。
7. 价格弹性
价格弹性大,需求不灵敏;价格弹性小,需求强烈。
8. 生产可能性前提
资源充分利用,生产可能性最大化。
9. 市场失灵
外部性、公共物品,市场失灵。
垄断、不完全竞争,要调控。
10. 经济增长
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这些经济学记忆口诀涵盖了一些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希望能帮助大家更轻松地记忆和理解经济学的知识。
通过牢记这些口诀,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经济学原理全部重点笔记
经济学原理全部重点笔记经济学原理是研究资源如何被分配和利用的学科。
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原理,以下是一些重点笔记:1. 市场供需:供需关系决定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当供大于需时,价格通常下降;当需大于供时,价格通常上升。
2. 机会成本:做出某种选择时,必须放弃的最高价值的选择。
这个概念强调了资源有限的事实,因此我们必须在不同选择之间做出权衡。
3. 激励:人们会根据激励来行动。
正向激励增加人们的动力,负向激励减少人们的动力。
了解激励机制有助于理解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4. 效率与公平:经济活动的效率是指实现最大福利的程度。
公平指的是资源的合理分配。
经济学家通常关注效率问题,因为资源的最佳利用可以提高整体福利。
5. 外部性:当经济活动的行为者或受益者无法捕捉到全部成本或收益时,就会出现外部性。
负面外部性可能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来解决。
6. 弹性:弹性衡量市场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供应弹性表示供应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7. 垄断与竞争: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卖家。
与之相对的是竞争市场,其中有许多卖家。
竞争市场有助于促进效率和消费者福利。
8. 政府干预:政府在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税收、补贴、监管等手段来干预市场。
这些干预旨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保护消费者权益并提高整体福利。
9. 经济增长与循环波动:经济增长指的是长期生产能力的增加,而循环波动是经济活动的短期波动。
经济学原理旨在理解产生经济增长和循环波动的原因及其影响。
10.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原理和影响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贸易可以带来更大的市场规模和经济效益,但也可能引发争议和不平等。
这些是经济学原理的一些重点内容,它们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济现象、作出明智决策并评估政策的有效性。
如何做心理学笔记
如何做心理学笔记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做好笔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份优质的心理学笔记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还能为日后的复习和研究提供便利。
那么,如何才能做出一份实用又高效的心理学笔记呢?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准备工作在开始做笔记之前,我们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笔记本。
可以是传统的纸质笔记本,也可以是电子笔记本,如平板电脑上的笔记应用程序。
纸质笔记本的优点是书写自由,能够随时翻阅和标记;电子笔记本则便于整理和搜索,还能节省纸张。
其次,准备好书写工具。
一支流畅的笔能够提高书写的效率和舒适度。
如果使用电子笔记,要确保设备电量充足,并且熟悉相关的操作方法。
另外,在做笔记之前,要对即将学习的心理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可以通过预习教材、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听老师的课前介绍,这样在做笔记时能够更有针对性。
二、记录内容1、概念和定义心理学中有很多重要的概念和定义,这是我们必须要准确记录的部分。
在记录时,要尽可能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概念的核心要点概括出来。
例如,“认知失调”这个概念,可以记录为“当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时,所产生的心理紧张和不适感,个体往往会通过改变态度或行为来减轻这种失调”。
2、理论和模型心理学的各种理论和模型是学习的重点。
在记录时,要把理论的提出者、主要观点、支持的证据以及应用范围等都记录清楚。
比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可以这样记录:“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由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三个部分组成,其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
该理论常用于解释心理障碍的成因和治疗方法。
”3、实验和研究对于心理学中的实验和研究,要记录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心理学知识是如何通过科学方法得出的。
比如,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可以记录为“实验目的是研究在权威压力下个体的服从行为。
实验方法是让参与者扮演教师,对答错问题的‘学生’施加电击。
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1.经济学基本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分配方式的学科,其基本概念包括资源、稀缺性、机会成本、边际分析、供求关系等。
2.需求与供给需求与供给是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销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就是市场均衡点,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3.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的是市场中存在的各种竞争形式,包括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纯粹垄断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结果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4.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等,生产函数则是描述生产要素如何转化为产出的数学模型,通常用来衡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
5.成本与收益成本是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需的货币和资源,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收益是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能获得的货币和资源,包括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6.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和分配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外部性、公共品、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等。
政府通常需要通过政策手段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7.货币和金融市场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有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的功能,金融市场是货币和资本的交易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等。
8.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国际金融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资金流动和汇率变动。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对于全球经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9.经济增长和发展经济增长是指国民总收入和生产能力的持续增长,经济发展则是指国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全面提高。
经济增长和发展是每个国家都追求的重要目标。
10.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包括繁荣期、衰退期、滞胀期和复苏期等。
经济政策是政府用来调控经济周期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手段。
以上就是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更好地复习和准备考试。
经济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经济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描述了市场中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通过供求关系可以分析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导致价格和数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市场的结构和状况。
2.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和市场的组织形式。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寡占市场。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对市场价格、产量和效率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3.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无法达到最优状态的现象。
市场失灵常出现在存在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垄断等情况下,这时政府就需要介入,执行一些政策来纠正市场的失灵。
4.成本与收益成本与收益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企业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收益则来自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所获得的利润。
企业需要在成本与收益之间进行平衡,以求得最大化的利润。
5.弹性弹性是对商品价格或需求量变化的反应程度的度量。
常见的弹性包括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弹性的大小会对市场供求关系、市场结构和市场均衡产生一定影响。
6.货币与金融货币与金融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它涉及货币供应、货币政策、利率、银行体系以及货币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
货币与金融的发展水平会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7.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各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国际贸易的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国际要素流动理论。
国际贸易也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8.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它描述了国民经济总量在一定时期内的不断增加。
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来自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通过经济增长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发展水平。
9.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重要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金融心理学(重要知识总结)
金融心理学补充理性经济人的假设理性经济人具有不受限制的理性,具有无限的认知能力,能够进行无所不包的概率运算,其行为的根本动机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追求最大化利益的行为在客观上可以增进社会利益, 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一致。
全知全能假设、自利性假设、一致性假设、最大化假设分钱博弈一位商场清洁员捡到了100元,她想据为自有,但是另一个清洁员看到了,于是威胁如果不分她一部分,她就要向上级报告,意味着钱要上缴,谁也得不到。
最后通牒博弈一方向另一方提出不容商量的或者没有任何先决条件的建议。
最后通牒博弈实验结果汇总:提议者平均把23%-45%的份额分给响应者;响应者以12%-35%的比率拒绝。
极少出现把50%以上或只把极少份额分给响应者的出价。
提议者很少按理性指示的策略出价,而回应者对于不公平的出价也表现出了以选择拒绝(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对提议者的不公平行为进行惩罚(使提议者失去更多利益)。
人的经济行为并非都那么“自利”和“理性”。
最后通牒博弈中人们是以来公平观念而不是利益最大化来决定其行为。
要达到不受限制的理性,理性经济人必须满足的条件:对于决策所面临的状况和决策问题具有完全的信息;有能力找出实现目标的所有可能的备选方案;能够有效地排除各种不确定因素从而实现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总是能够按照理性和逻辑来评价决策方案的各个方面;具有始终不渝的通过选择最佳方案来获取最佳结果的愿望或决心布里丹毛驴效应:在决策过程中的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
有限理性的要点第一,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对其决策状况的信息掌握不完备。
第二,由于受到时间、计算能力的限制,决策者以“快速而节省”的方法,或者依靠“粗浅的经验”作出近似优化而非优化的决策第三,满意原则与努力水平。
在决策过程中,经济活动的主体通常不是对所有可能的替代方案进行考虑,每次考虑一个方案,当发现一个可以让他们感到满意的方案后,便停止搜索其他的可能方案(满意原则:实际决策时,人们并不会为了得到一个最好的方案而一直苦苦追求下去,决策者在获得一个符合某些最低或最起码标准的方案之后,往往就会停下来而不再进一步去寻找更好的方案。
经济学原理全部重点笔记(内部范围)
经济学原理全部重点笔记(内部范围)1。
如何理解稀缺性这个概念?提示:(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符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盲,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3)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2。
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提示:(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第二,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第三,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民收人决定理论。
第四,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3。
简要说明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提示:(1)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第二,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实证方法要解决“是什么”的问压,规范方法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第三,实证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也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没有客观性。
第四,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尽管有上述三点差异,但它们也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
规范方法要以实证方法为基础,而实证方法也离不开规范方法的指导。
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有规范性。
4。
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它包括那些内客?理论的表述方式有些?提示:(1)一个完整的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
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 绪论一、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描述 解释 预测 控制1。
描述:对心理现象进行客观和精确的观察和了解。
注:描述要客观,必须忠实于可观察到的信息2。
解释:寻求心理和行为的原因,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理或行为。
注:解释要合理,谨慎地超越被观察到的现象.3.预测:是对某种特定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或某种特定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4.控制:控制意味着使行为发生或不发生,或者影响它的形式、强度、发生率等.二、心理学简史:1。
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适应环境科学和技术寻求生存的意义哲学和宗教2。
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3。
当代心理学流派:❖ 结构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精神分析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实践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因果性原则●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 心理学的科学性要求其结论必须建立在依靠科学方法收集和处理的证据基础之上。
❖ 科学的方法包括一整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用客观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得出结论的事实基础。
1、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被试的行为、语言、表情、动作等进行观察和描述,从中发现行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2、实验法❖ 实验法是有目的、有方向地严格控制一定条件,引起被试某种特定心理现象和行为的出现,从而研究心理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3、测验法⑴作业型测验法:要求被试完成一定难度的任务,研究者根据其完成的质量对其特质做出量化评定的方法. 能力测验 学绩测验⑵自陈型测验法:要求被试完成一些自我评估的题目,研究者根据其完成的情况对其特质做出量化评定的方法 人格测验 心理健康测验4、调查法调查法是以提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既可以向被研究者本人作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研究者的人作调查.四、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既研究人,也研究动物,但主要研究人。
(完整版)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一、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资源的学科。
它包含以下基础知识点:1. 供求关系: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会影响价格和数量。
2.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主要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市场价格和供应量。
3.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做出经济决策时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机会。
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经济活动的成本和效益。
4. 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资源时带来的额外收益或成本。
在决策中,我们通常会比较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以做出最优选择。
二、宏观经济学知识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政府的干预。
以下是宏观经济学的知识点:1. 国内生产总值(GDP):GDP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它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它是经济中的常见现象,对消费和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3. 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愿意工作并正在找工作的人的比例。
失业率的高低可以反映经济的运行状况。
4. 货币供应:货币供应是指在市场上可供流通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的增加或减少会影响物价和经济活动。
三、微观经济学知识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与决策。
以下是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1. 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在消费决策中会比较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以追求个人最大化效用。
2.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当价格变动时,需求或供给的相对变化的程度。
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价格变化对市场的影响。
3. 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等。
供给和需求决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分配。
4. 波动及不确定性:市场经济中存在周期性波动和结构性不确定性。
了解波动和不确定性对经济决策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四、国际经济学知识国际经济学涉及国际贸易、外汇市场和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知识。
经济学常识知识点总汇
经济学常识知识点总汇经济学是一门关于资源分配和利益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被经济的规律所影响和牵动,因此对经济学常识有一定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一些经济学常识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的原理。
1. 供需关系:在市场经济中,供需决定了产品和服务的价格。
当供应增加或需求减少时,价格会下降;反之,当供应减少或需求增加时,价格会上涨。
2. 机会成本:在做出决策时,我们所放弃的最佳选择的成本被称为机会成本。
例如,如果你选择去看电影而不是利用这段时间去工作,那么你失去的工资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3. margin效应:边际效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项活动对总体中的最后一个单位的影响。
例如,当你的公司决定是否增加生产,你需要考虑到每个额外生产单位的成本及利润。
4.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指的是消费者愿意为某个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生产者剩余则是指生产者愿意出售商品的最低价格与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
这两者的存在可以提高社会福利。
5.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活动对除了直接参与者外的其他人造成的影响。
它可以是正面的,如教育的外部性(受教育的人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影响),也可以是负面的,如环境污染。
6. 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效用递减是指每多消耗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效用会递减。
这意味着来自于一件商品较高数量的效用不会持续增加,而是递减。
7.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可能会导致购买力下降,债务增加,并影响经济增长。
8. 劳动分工:劳动分工是指将生产过程分割成不同的环节,由不同的人来完成。
通过劳动分工,经济体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9. 投资和消费:投资是指用于生产资本货物的支出,以期望未来能得到回报。
消费则是指用于满足当前需求的支出。
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决策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10.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段时间内的波动。
金融心理学(重要知识总结)
金融心理学补充理性经济人的假设理性经济人具有不受限制的理性,具有无限的认知能力,能够进行无所不包的概率运算,其行为的根本动机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追求最大化利益的行为在客观上可以增进社会利益, 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一致。
全知全能假设、自利性假设、一致性假设、最大化假设分钱博弈一位商场清洁员捡到了100元,她想据为自有,但是另一个清洁员看到了,于是威胁如果不分她一部分,她就要向上级报告,意味着钱要上缴,谁也得不到。
最后通牒博弈一方向另一方提出不容商量的或者没有任何先决条件的建议。
最后通牒博弈实验结果汇总:提议者平均把23%-45%的份额分给响应者;响应者以12%-35%的比率拒绝。
极少出现把50%以上或只把极少份额分给响应者的出价。
提议者很少按理性指示的策略出价,而回应者对于不公平的出价也表现出了以选择拒绝(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对提议者的不公平行为进行惩罚(使提议者失去更多利益)。
人的经济行为并非都那么“自利”和“理性”。
最后通牒博弈中人们是以来公平观念而不是利益最大化来决定其行为。
要达到不受限制的理性,理性经济人必须满足的条件:对于决策所面临的状况和决策问题具有完全的信息;有能力找出实现目标的所有可能的备选方案;能够有效地排除各种不确定因素从而实现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总是能够按照理性和逻辑来评价决策方案的各个方面;具有始终不渝的通过选择最佳方案来获取最佳结果的愿望或决心布里丹毛驴效应:在决策过程中的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
有限理性的要点第一,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对其决策状况的信息掌握不完备。
第二,由于受到时间、计算能力的限制,决策者以“快速而节省”的方法,或者依靠“粗浅的经验”作出近似优化而非优化的决策第三,满意原则与努力水平。
在决策过程中,经济活动的主体通常不是对所有可能的替代方案进行考虑,每次考虑一个方案,当发现一个可以让他们感到满意的方案后,便停止搜索其他的可能方案(满意原则:实际决策时,人们并不会为了得到一个最好的方案而一直苦苦追求下去,决策者在获得一个符合某些最低或最起码标准的方案之后,往往就会停下来而不再进一步去寻找更好的方案。
考研西方经济学核心笔记
考研西方经济学核心笔记一、导言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分配和利用的学科,旨在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概念、原理和模型的掌握,同时也要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
本篇笔记整理将涵盖西方经济学的重点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二、微观经济学1、需求与供给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均衡价格:指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价格。
2、弹性理论弹性:衡量市场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指需求量相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供给弹性:指供给量相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3、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单位效用逐渐减少。
无差异曲线: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组合。
预算线:表示在收入和价格一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购买的商品组合的轨迹。
4、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指随着投入量的增加,单位收益逐渐减少。
成本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的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三、宏观经济学1、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民收入: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获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GDP或人均GDP的增加。
经济发展:指一个国家在长期内,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整体升级和变迁。
3、通货膨胀与失业通货膨胀:指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普遍上升。
失业:指有劳动能力的人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关系。
4、货币供应与货币政策货币供应: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总量。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措施。
心理学笔记整理
心理学笔记整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领域。
它探究了人类心理过程、认知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以下是对心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的整理和总结。
一、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考和解决问题等。
认知心理学家关注知觉的构建,理解人类如何对信息进行选择、处理和分类。
认知心理学提出了许多重要理论,如信息处理模型、认知负荷理论和跨领域知识的转移。
1. 信息处理模型:这个模型将人的思维过程类比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
人们接收信息,经过注意、记忆、思考和输出等步骤来解决问题。
这个模型强调了人类对信息进行处理和组织的能力。
2. 认知负荷理论:认知负荷理论指出人们在进行认知任务时会面临认知负荷,即思维资源的有限性。
当任务复杂度超过个体的认知资源时,效果会受到影响。
这个理论对于设计教育和界面上的任务非常有启发。
3. 跨领域知识的转移:这个理论探讨了人们将自己在一个领域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另一个领域的能力。
研究发现,与传统的单一学科教学相比,跨领域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和知识转移。
二、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婴儿到成年的发展过程。
它关注人类在各个阶段的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性方面的变化。
发展心理学提供了理解个体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线索。
1. 爱婴期:从出生到大约2岁,爱婴期是个体发展中最关键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婴儿经历了运动能力的发展、感知能力的增强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在这个时期,亲子关系对婴儿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2. 儿童期:从2岁到11岁,儿童期是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儿童在这个时期经历了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社交技能的习得。
他们开始与同伴互动,并形成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3. 青少年期:从12岁到18岁,青少年期是身份探索和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青少年在这个时期经历了身体和性别的变化,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和决策,但同时也面临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
三、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经济心理名词解释
经济心理名词解释嘿,咱今儿就来说说这经济心理名词!你知道啥叫沉没成本不?这就好比你买了张电影票,进去看了半小时发现这电影烂得要命,可你想着这票钱都花了,就硬着头皮继续看下去。
这花出去的票钱就是沉没成本呀!咱可不能被它拖住,该止损就得止损,不然多不划算呐!再来说说棘轮效应。
这就像你涨工资了,生活水平也跟着提高了,买的东西也越来越好。
可等工资降回去的时候,你发现自己很难再回到以前那种简朴的生活状态了。
是不是有点像那上了发条的棘轮,只能往一个方向转呀?还有羊群效应呢!你看那一群羊,头羊往哪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走,也不管对不对。
在经济生活中也是这样,大家都跟风去做一件事,也不考虑适不适合自己。
咱可不能盲目跟着别人跑,得有自己的判断力呀!那边际效应又是啥呢?就好比你特别饿的时候,吃第一个馒头觉得那叫一个香,可吃到第三个、第四个的时候,就没那么香了,甚至有点腻了。
这就是边际效应递减呀!机会成本也很重要呢!你选择了做一件事,就意味着放弃了做其他事的机会,那些被放弃的机会能带来的好处就是机会成本。
比如说你周末选择在家睡觉,那就放弃了出去逛街或者学习新知识的机会,这些就是你睡觉的机会成本呐!心理账户也挺有意思。
你会把钱分成不同的账户,比如买衣服的钱、吃饭的钱、旅游的钱。
有时候你会为了买一件心仪的衣服,从买衣服的账户里拿出很多钱,却不舍得在吃饭上多花一点。
这就是心理账户在作祟呀!咱在生活中可处处都能碰到这些经济心理名词呢!你想想,你是不是有时候也会因为沉没成本而犹豫不决?是不是也会被羊群效应影响而跟风做事?那可不行哦!咱得学会理性看待这些,不能让它们牵着咱的鼻子走。
咱得明白,经济心理可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它就在咱的日常生活中。
咱得学会利用这些知识,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比如说,咱可以避免棘轮效应,保持理性消费;不盲目跟风,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重视机会成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总之,这些经济心理名词就像一面镜子,能让咱更好地看清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经济心理学概述经济心理学发展史的需要知道的大神1.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法)1902年,出版《经济心理学》*经济现象的主观价值论,价格的心理预期论2.乔治·卡托纳(匈牙利—美国)制定了“消费者情感指数”CSI被称为美国经济心理学之父卡托纳的主要研究兴趣是消费行为1、消费者的情感因素对于经济波动的影响大大超过了他们的收入变化对于经济波动的冲击。
2、对消费者的情绪、意向、预期、欲望、态度和动机的测量预先指明了他们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变化,尤其是对耐用品消费的变化。
卡托纳于1952-1954年间制定了“消费者情感指数”(Consumer Sentiment Index 简称CSI)又称消费者信心指数,用来测量社会中消费者的消费态度、期望以及乐观或悲观情绪。
该指标已逐步发展成为预测经济波动、指导投资行为的重要指标。
消费者行为在他1975年出版的《经济心理学》一书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3.Daniel Kahneman(1934- )200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长于巴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心理学博士学位经济心理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理论假设的差异⏹关注变化⏹关注他人⏹关注现在差异的归纳⏹完全理性 vs 有限理性⏹卓越的自制力 vs 自我约束问题⏹完全自私 vs 有限自私理论模式的差异⏹规范性 vs 描述性联系:行为经济学并不否认传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假设,只是对传统经济学的假设做了再思考和有益的补充。
第二讲经济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效用理论及其应用●效用(Utility)是指商品或劳务满足人们需要的能力。
它表示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效用是指人们从消费某种物品中得到的满足感➢效用是一个主观心理感受➢效用与使用价值不同●效用的特点➢主观性: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偏好)✧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偏好决定了人们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相对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商品市场由人们的偏好决定,所以,企业和商人应该主动去开发、发现消费者的一些偏好。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概念✧总效用(TU):消费一定量物品中得到的总满足程度✧边际效用(MU):消费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价值论随着所消费的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西方经济学认为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边际效用大于0时,总效用增加2)边际效用等于0时,总效用最大3)边际效用小于0时,总效用减少4)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边际效用由谁决定?边际效用量取决于需要和供应之间的关系。
要求满足的需要越多和越强烈,可以满足这些需要的物品量越少,那么得不到满足的需要就越重要,因而物品的边际效用就越高,反之,边际效用和价值就越低。
(物以稀为贵)➢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特点①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欲望的强弱成正比。
②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消费数量的多少反向变动。
③边际效用是特定时间内的效用。
④边际效用实际上永远是正值。
⑤边际效用是决定产品价值的主观标准。
➢造成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了解)①人的生理或心理对某种连续刺激的反应。
即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越多,人的心理和生理上对这种连续反复刺激的反应就会减少,从而使满足程度递减,最后甚至会出现反感或抵制。
②物品本身所具有的多种用途,一般地说消费者总是先把它用在最基本层次的需要上,因而第一单位的消费就会有最大的边际效用,当第一层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消费者就会把它用到第二、第三……等等层次的需要,从而使其用途越来越次要,边际效用也就递减了。
➢边际效用与心理物理定律✧韦伯-费希纳定律:S=a lg I(S为感觉量,I为刺激量,a为常数。
)✧刺激量呈对数变化时,感觉量才会发生变化。
✧对照总效用函数和对数函数,不难发现这两者所揭示的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是较为一致的◆心理物理定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关系a)二者的目的一致,都试图揭示物理和心理量之间的关系;b)假设基础一致:1.感觉单位相等2.总感觉可分为较小感觉单位的总和c)揭示的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一致●生活中的“效用理论”“多买少算”——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最生动的体现理性消费者购买的是满足程度,而不是绝对量,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而非单纯的高消费。
A、社会总福利的提高(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例:1元钱对于穷人和富人的差别B、企业的激励问题(如何利用人的偏好、物质奖励的有限性问题等)薪酬激励的三种含义:一是工资水平必须随着工作量的增加而递增。
二是收入越高激励成本也就越高。
三是确定的收入和不确定的风险收入不是等价的,承担风险越大的人需要得到的补偿越多。
人们收入水平低于预期时的痛苦指数大大高于收入水平高于预期时的快乐指数。
第三讲决策心理概述(大题)判断启发式偏差及其总结易得性启发式代表性启发式人们根据记忆中易于“获得的”事件的事例或者出现的程度来评估其频率、可能性或者事件可能的原因。
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代表性越高的样本其判断的概率也越高。
(1)易于回忆(基于生动性和时间接近)(2)易于提取(基于记忆结构)(3)假定的联系(1)对基率不敏感(2)对样本大小的不敏感(3)对偶然性的误解(4)向平均数回归(5)联合谬误知识祸因●人们在估计别人知识的时候,不能忽视自己拥有而别人没有的知识。
●营销专家在预测其他消费者的信念、价值和品位时通常不及非专家做得好。
●“戴维”的私人信息●以己度人第四讲锚定与过度自信锚定效应在判断过程中,人们对于一个不确定数值的估计往往是以初始值为依据,然后进行并不充分的上下调整。
*(看看就行)“价格黏性”:只要过去的价格被用作对新价格提供建议,新价格就趋于接近旧价格。
过度自信●概念:大部分人会高估自己的评估能力,不能认识到真实的偏差。
●产生原因⏹过度自信的产生部分是由于人们不能准确评估自己判断的准确程度。
⏹也有可能是由于不能对问题的难度做出合适的解释,当人们回答中等难度到极难的问题时更加倾向于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的两个表现1)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公司管理者在考虑购并时,首先他们选定一个收购目标。
然后对收购目标的真正价值进行评估。
如果自己的估值高于收购对象的市值,就会发起收购。
*如果并购不能通过协同效益或者其它方式创造财富, 为什么公司还要进行收购?2)投资决策中的过度自信a)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现象b)爱冒险和分散化不足c)赌场资金效应d)网上交易投资者由电话委托转到网上交易后,周转率上升,收益率下降。
*一月效应?第五讲偏好与框架效应期望效用模型●四条原则(对它的质疑要熟悉)a)占优性b)相消性(阿莱悖论)c)传递性d)恒定性前景理论前景理论是描述性范式的一个决策模型,它假设风险决策过程分为编辑和评价两个过程。
(由卡尼曼和沃特斯基提出)价值函数是经验型的,它有三个特征⏹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二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三是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禀赋效应●概念也称做拥有效用,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
●具体表现●WTP-WTA缺口人们为了买入一件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willingness to pay)和放弃该商品而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willingness to accept)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偏好反转●概念:决策者在两个相同评价条件但不同的引导模式下,对方案的偏好有所差异,甚至出现逆转的现象.●具体事例成对赌博选择时由赌博获胜的概率决定单独出价则是由输赢的金额决定框架效应●概念由于参考点的不同,使决策者的参考框架不同,因而采取了不同的选择。
由于描述方式的改变而导致选择偏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之为框架效应。
●框架依赖偏差当人们从特定的框架中看问题时,决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所用的特殊的框架,由此产生的偏差称为框架依赖偏差。
即尽管问题的本质相同,但因形式的不同也会导致人们做出不同的决策。
●框架依赖对恒定性的违背⏹恒定性是指各个期望的优先顺序不依赖于他们的描述方式,改变各个结果的描述方式(框架)不会改变优先顺序。
e.g.在两阶段博弈中第一阶段中有75%的概率结束游戏同时没有任何收益,有25%的概率进入第二阶段。
如果进入第二阶段可以在3000和4000(0.80)之间选择。
(N=141),要求被试必须在做出博弈之前做出选择。
A(3000)78%B(4000,0.80)22%计算概率:得3000美元,0.25×1=0.25得4000美元,0.25×0.8=0.20当问题以(3000,0.25)和(4000,0.20)出现时选择结果为(N=95)C(3000,0.25) 35%D (4000,0.20) 65%●框架依赖对占优性的违背e.g.在以下AB中进行选择(N=86)A、25%的概率盈240美元,75%的概率亏760美元;B、25%的概率盈250美元,75%的概率亏750美元;实验结果:A[0]; B[100%]当你面对下面的决策时,请分别指出在决策1和决策2中你更喜欢的选项。
决策1:C、确定的收益240美元;D、25%的概率盈余1000美元,75%的概率盈余为0;实验结果:N=150;C[84%];D[16%]决策2:E、确定的损失750美元;F、75%的概率损失1000美元,25%的概率不损失;实验结果:N=150;E[13%];F[87%]同时决策结果:C+F(73%); C+E(11%);D+E(3%); D+F(13%)第六讲非理性决策后悔理论●决策者不只是注重可能的结果以及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一旦人们知道自己决策的结果,人们将把它与如若选择其它决策可能产生的结果加以比较,这一比较可能会引起某种感觉,如后悔或满意。
●决策者的决策受两个因素影响: ①选择备择对象所能获得的结果;②后悔和欣喜的预期●这个理论的关键是结果间的差距越大产生的后悔程度也越大。
●基于反事实思维表现出的后悔:奥运会上银牌得主没有铜牌得主开心●个体面临相对最坏结果的可能性为选择项不获益概率与对比选项获益概率的乘积。
E.g.要对下列两种情况作出决策:一是有100%的机会获得$8;二是只有67%的机会获得$12.选择前者不获益概率为0,对比选项获益概率为0.67,面临最坏结果的可能性为0;选择后者不获益概率为0.33,对比选项获益概率为1,面临最坏结果的可能性为0.33。
结合概率,选择后者后悔的可能性更大。
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