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清时期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对比 精品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明代建筑时期的对比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明代建筑时期的对比放眼世界建筑史,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七个主要建筑体系,这些体系所使用的主体材料不外石、木、土三大类。
其中,古埃及建筑、古代欧洲建筑、古印度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以石为主;而使用木材作为主体结构材料的,是以中国为核心的古代东亚建筑。
如今,东亚建筑和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三大建筑体系。
他们当中,又以东亚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的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成就也最为辉煌。
东亚建筑体系以古代中国为中心,影响遍及亚洲东部众多国家,如今日本、朝鲜、韩国、越南、蒙古等,做个体系的建筑既有统一风格,又表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
东、西方建筑特色鲜明、各有不同且时间延续都很长,下面我就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明代建筑时期为出发点,通过时代背景,宗教与代表建筑,建筑技术、结构与施工,建筑类型与服务对象,建筑装饰,建筑师及著作,园林,建筑体量、空间与造型,感性、理性与理论传承,建筑与环境关系等多方面的阐述与对比,总结两者的特点,让我们以小见大,了解东西方建筑史的不同。
1时代背景“文艺复兴”一词来源于意大利语Rinascimento,本意为再新或复兴。
13——14世纪,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资本主义关系逐渐形成,资产阶级悄然崛起。
在文化艺术领域,代表新兴政治力量的知识分子开始认为,中世纪文化是一种倒退,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才是文明发达的典范。
于是,他们掀起了一场气势磅礴的文艺复兴运动。
这场运动发端于14世纪的意大利,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鼎盛。
在这期间,人们力争通过“复兴”古典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来发扬新的时代精神;以人性的复苏来反对中世纪的教会禁锢一切的统治。
提倡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世界观,是文艺复兴的鲜明宗旨。
这场运动实际上就是一次对人类知识和精神的空前解放和再生创造。
中国明代1368~1644年,明朝是在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基础上建立的汉族地主阶级政权。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比较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艺术创作也产生了区别。
中国画和西洋画作为两种不同的绘画艺术,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本文将探讨中国画和西洋画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以及它们的发展史和影响。
一、审美观念的差异中国画与西洋画起源于不同的地理文化背景,这导致了两种绘画艺术的审美观念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画长期以来强调神韵,注重意境和内在情感表达,在绘画技法上主张亦虚亦实的表现手法,追求表意与意境的融合。
而西洋画则更注重真实的外在描绘和细节的刻画,更跟随着视觉经验的规则,通过线条、色彩、透视等方式来表达画家想要传达的感觉和理念。
二、表现方式的差异中国画及其表现手法源于中国画家们的观察、感受和思考,通过笔、墨、纸、丹、硃等自然材料来表达他们所追求的审美理念。
中国画注重灵动,笔墨流畅,勾勒出事物的轮廓和形态,并通过笔墨艺术的特殊韵味表现出事物的气概和神情。
西洋画极力追求现实的写实性表现,更随着视觉实际,运用点线面积和光影等绘画技法,通过画面的透视和比例之类去表现出真实的感觉表达。
三、发展历程的差异中国画起源于古代,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已有几千年。
它经历了各个年代的变革和进步,汇集了中华文化艺术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西洋画相对较新,源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受到了文化和科技的创新的推动,使西洋画能够更加迅速地发展壮大。
四、影响的差异由于两种不同的绘画艺术在艺术表现、审美观念和发展历程方面存在差异,它们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中国画的影响主要在东方文化中,强调艺术的意境和个性,具有强烈的文学气息,通常被视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西洋画的影响则相对广泛,其艺术价值被更多的世界各地的人们所认同,被普遍视为西方文化的代表之一。
总的来说,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差异不仅体现在不同的绘画技法和艺术观念上,而且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虽然每种绘画艺术都带着独特的传统和审美特点,以及随社会环境变化而不断发展,但它们的本质是艺术的表现和个性化表达,旨在达到美的境界。
中国画色彩与西方绘画色彩比较分析
中国画色彩与西方绘画色彩比较分析摘要:中国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突出的民族风格,与西方绘画共同组成了全球两大绘画体系。
两者具有较大差异,也存在一定相同点,通过两者交互融合,可以进一步丰富绘画艺术体系。
因此,本文以中国画色彩与西方绘画色彩差異为入手点,阐述了中国画色彩发展及演变,分析了中国画色彩与西方绘画色彩差异。
并对中国画色彩与西方绘画色彩融合发展路径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画;色彩;西方绘画前言西方绘画艺术主要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其提倡从人的视角观察世界。
传达了人的思想情感,是典型的写实视觉艺术;而中国绘画艺术主要起源于魏晋时期,其提倡立足造物平等高度,进行不同类型姿态的演变,具有感应艺术特色。
中西方绘画在绘画思维、绘画理念等方面的差异,也导致其在色彩方法具有较大的差别。
据此,本文对中西方绘画色彩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具体如下:一、中国画色彩发展与演变在长时间发展进程中,中国哲学思想“五行说”、“阴阳说”等学说,对中国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特别是庄子“纯白素朴,不染纤尘”的色彩观,导致黑、白成为中国画色彩固有色。
同时在魏晋南北朝向唐代发展进程中,中国画色彩也体现了随类赋彩的特点。
即通过绘画者心灵的感悟,促使物我与情境有机交融,最大程度激发主体积极主动性,最终实现生动画面的表达目的。
随后中国画色彩经过了重色轻墨的魏晋时期、重色重墨的唐宋时期、重墨轻色的元明清时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色彩体系[1]。
二、中国画色彩与西方绘画色彩差别对比1、中国画与西方绘画色彩理念差异中国画色彩具有突出的历史性、民族性,根据不同民族的差异,其在随类赋彩、墨分五色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差异。
特别是在清末至近现代时期,由于西方宗教文化及哲学思想、绘画理念的融入,导致中国绘画色彩理念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我国画家也由以往过分注重水墨绘画的理念转化为视觉美与形式美色彩语言并重的局面,整体绘画色彩理念逐步丰富。
从历史文化层面进行分析,西方绘画色彩主要源于古埃及时期,其主要以色彩明暗对比的方式,进行形体构造[2]。
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绘画审美心理比较研究
理大全》三部书典的编成问世。《 五经大全》 、 《 四书大全》 为
“ 圣贤精义要 道” ,《 性理 大全》 为 程朱等人 注释六 经的著 作 。
装饰 风格 浓郁 。 如“ 巴洛克 ” “ 洛可 可” 绘 画等 . 并 且 他们 的绘
画 更加 贴近 生活 . 如伦 勃 朗的 作 品就 “ 不 回避丑 恶 。 也 不 因
一
扬, 重 品德 , 重 风骨 , 在 绘 画 审美 上对 含 蓄婉 转 和强 调精 神 意识 的作品有 特殊感 情 , 相对 的 , 对作 品 的“ 形” 也 就不作严
格 要求 。就绘 画审美动力 系统方 面来 分析 。 1 7 —1 8 世纪 中国
股新 鲜 的血 液 。 在 中华大地 上与本 土美 学相互 交融 , 各 用
历史时期 。明末清初 中 国的政治体制 、 经济 文化通过继 承和
规范 ,发 展程度达 到 了至高点 ;而欧洲 相继发 生 的宗教 改
革、 资产阶级革 命 , 也将其 社会发 展推 向高潮 。西方 的殖 民
一
思 想对美 感 的更 高追 求 。 而 中国绘 画的 “ 美感 ” , 亦是 占主导 地 位的文人 画所追求 的“ 神妙逸 能 ” 。 欧洲社会 经过文 艺 复兴 、 思想启 蒙运 动之 后 。 进入 1 7 — 1 8 世 纪 的变 革 阶段 , 随着 自然科 学 的发 展 。 以及 一些 先进人
物 的探索 .近代 的科学 思维方 式 已开始影 响 到人们 的 日常 生活, 人们 的思想意识 也逐 渐摆 脱宗 教神 学的束 缚 。 从而 转
扩 张 ,第 一次 大范围地 向中 国输 入 了他 们早期 较为 成熟 的
思想 文化 , 大批 基督会 传教 士的来华 , 也 带来 了社会 审美 思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与中国绘画的比较
作品欣赏
《最后的晚餐》 (意大利) 达 ·芬奇画 壁画484 × 880厘米 1495 - 1497年 米兰圣玛利亚· 格拉契修道院藏
作品欣赏
77 《 53 蒙 厘娜 米丽 莎 15 》 03 意 大 15 利 05 年达 巴 黎芬 卢奇 浮画 尔 宫木 博板 物油 馆画 藏 ·
×
-
自画像
作品欣赏
《西斯廷教堂天顶画》 米开朗琪罗 (意大利) 壁画(36.54×13.14米) 约480平方米 1508.5-1512.10 梵蒂风西斯廷教堂藏
作品欣赏
最初,米开朗琪罗对这一壁画的设计是比 较简单的,只是在屋顶四周画些基督教的先知 和圣徒,中央则以图案作装饰。后来经过反复 考虑。才决定以这一教堂宏伟的建筑结构作框 边,把整个长方形大厅的屋顶划成中央和周围 两个部分,并以中央为主,全部绘以基督教的 宗教故事和人物形象。其中宗教故事取材于基 督教的“创世纪”,即所谓上帝创造世界的故 事。故西斯廷教堂天顶画也称为《创世纪》壁 画。按照基督教“创世纪”的传说,上帝创造 世界是在六天完成的;第一天是分开宇宙中的 光暗;第二是把水分成了天上的水和地下的水; 第三天创造了陆地和各种植物;第四天创造了 日、月和星辰;第五天创造鸟类与鱼类;第六 天创造各种兽类以及男人和女人。米开朗琪罗 创作的天顶画则在这基础上增加了“亚当、夏 娃被逐出乐园”、“洪水”等情节,根据整个 屋顶的平面划分,分别绘制了名为《神分光 暗》、《创造日月草木》、《神分水陆》、 《创造亚当》、《创造夏娃》、《诱惑与逐出 乐园》、《挪 亚献祭》、《洪水》、《挪亚 醉酒》等九。
《椅中圣母》 拉斐尔(意大利) 木板油画 直径71厘米 1515年作 佛罗伦萨比蒂美术馆藏
作品欣赏
拉斐尔(1483-1520)和达·芬奇、米开 朗琪罗一样,是文艺复兴时期盛期意大利的 艺术巨匠,人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他比达·芬奇小30岁,比米开朗琪罗年轻8岁。 他虽然只活了短短的37岁,但他善于吸收包 括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在内的艺术前辈之 长,融汇贯通,创造了被后来的古典主义者 尊奉为典范欣赏的《椅中圣母》外,还有 《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等。 《椅中圣母》是拉斐尔一系列圣母像中最 精致的一幅作品。在这一作品中,一位善良、 和蔼的母亲取代了神圣、庄严的圣母。她像 普通的母亲一样,把自己的孩子耶稣抱在膝 盖上,静静地用脸颊亲着孩子,从中可以体 会到母亲的一片温情。据说这一画中的圣母 的形象,是拉斐尔根据自己的恋人弗尔娜丝 创作的。拉斐尔通过对恋人的描绘,创造了 理想美的典型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这 红与蓝两大鲜明的色块之间,恰好是小耶稣 的位置所在。小耶稣的衣服是黄色的,
中西方绘画色彩在不同时期的差异
中西方绘画色彩在不同历史阶段表现形式的差异
2016.11.25
目录 CONTEXTS
01 原始时期 02 夏商周秦汉时期 03 魏晋南北朝时期
04 唐宋元明清时期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这些壁画已经三 千年了,发掘出 来依然色彩鲜艳, 颜料都是从植物 和矿物中提炼出 来的, 壁画的墙 壁泥浆尚未干时 作画,以使
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与灭亡,中世纪的西方绘画色彩呈现出平面化、图案化得趋势。此时色 彩同绘画的本身功能一样,成为为宗教服务的工具,为了表现上帝的光环、天国的绚丽,各 种单纯而华丽的色彩组合一起,满足装饰和代指功能彩色的需要,许多教堂镶嵌画、玻璃画 以及一些福音书的插画都反映了这一特点。
此画不仅创造了一种荒寒旷远的绘画意境,而且也将 元代的山水画的用笔技巧推向极致。将简笔淡墨运用 得出神入化他运用它创造出的空寂、荒寒的境界在画 史上再无来者。倪瓒笔下的树木往往并非佳木石也非 奇石远处的山坡更是平淡无奇然而在这些平平常常的 事物之中竟有几分缥缥缈缈的仙气后来的画家仰慕倪 瓒也争相操练倪家的简笔淡墨无奈笔墨好学仙气难得 后世的画家学习倪瓒成功者寥寥无几。
彩陶上的动物形象往往张口露齿,告诉人们它们在呼吸。彩绘的一些图像 或反映当时的渔猎、农业、驯养动物的生产活动,或表现图腾崇拜、祈求 神灵等宗教活动。这些图像象征含义丰富而神秘,艺术表现耐人寻味,引 人探微。它们的背后闪耀着我们祖先的迷人智慧。中国古代岩画遗迹极为 丰富,属于史前时期的岩画,基本上都是敲凿而成的岩刻画。例如阴山岩 画,刻划着狩猎、舞蹈、部落战争及及天文图像等,以其题材丰富,形象 古朴生动冠世。位于黄海之滨的岩画,敲凿出人面、太阳等图像,反映了 古代古夷族的宗教观念。这些大都色彩简练,主要铺以大面积的红黑黄。
中国明清文人画与西方现代派绘画之比较
中国明清文人画与西方现代派绘画之比较尹文,刘凡(东南大学艺术学系,江苏南京210096)[关键词]中国;西方;文人画;现代派绘画[摘要]中国明清文人绘画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欧洲现代派绘画则表现为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科学的进步与光学、色彩学研究的成果影响了绘画的发展。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东西方绘画走了不同的发展之路。
西方艺术用的是色彩,中国文人用的则是笔墨。
东西方绘画在色彩上取之两极色阶与色立体;在造型上取之线、面、书法与几何体积。
东西方绘画在冲突和差异中,在碰撞与交融中,突出了各自的艺术面貌,产生了新的艺术观念,促进了艺术运动的发展。
在世界绘画史上,以中国文人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与西方现代派绘画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两大绘画体系。
明清中国文人绘画将中国绘画推向了一个更加文学性、生活性和世俗性的艺术高度,在绘画上往往以真、草、隶、篆的诗文题跋和写意绘画来表达他们的才情,侧重于画家内心的感怀世界与绘画传统的传承和积淀,开启了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大门。
而西方现代派绘画大师们则以光学的色彩学为绘画艺术语言革命的突破口,使西方绘画远离了圣经故事和文学性的描述,从而在视觉上更为纯粹,更加有冲击力。
由于东西方艺术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中国以文人画为代表的艺术潮流和西方以现代派为代表的现代派绘画,在艺术表现方面各有特点,往往在相同问题上持有不同的观点,进一步拉开了东西方绘画艺术的距离。
一、绘画的文学性中国文人绘画发展到明清时期,诗文题跋在画面上占据了相当位置,这种情况是唐宋绘画中所罕见的,也构成了中国明清文人画的文学性特征。
画之不足,发之以诗。
无论是在诗风文脉的传承上,还是在艺术手法的借鉴方面,由书法、诗词、绘画和印章四个部分组成的中国文人绘画艺术都具有相当的文学性色彩。
画家石涛在写给弟子高翔的隶书轴中说:/书画印章本一体,老丑精雄贵传神0,提出了书画印章一体论。
石涛的观点来源于苏东坡论画/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0的诗画一律论。
中国明朝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版画语言对比
Vol 42/No 02/Westleather-137㊀-中国明朝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版画语言对比李笑影作者简介:李笑影(1994-)ꎬ女ꎬ汉族ꎬ黑龙江哈尔滨人ꎬ研究生在读ꎬ云南师范大学ꎬ研究方向:美术学版画ꎮ(云南师范大学ꎬ云南昆明650000)摘㊀要:版画是造型艺术中重要的艺术门类ꎬ版画的门类决定着版画的形态特征ꎬ版画所存在的文化环境也影响着版画的形式ꎮ西方所处的人文和地理环境决定了其绘画语言表现形式ꎬ同时也决定了西方的版画语言形式ꎮ中国古代版画的形式也同样受中国所处的人文环境和绘画表现形式影响ꎮ而中国印刷术与版画的发展更是密不可分的ꎮ本文以同时期中西版画艺术语言进行对比分析ꎮ关键词:版画ꎻ文艺复兴ꎻ明朝中图分类号:J127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1-1602(2020)02-0137-01㊀㊀纵观历史长河ꎬ中西艺术发展是连续的㊁并置的㊁有序的㊁融合的ꎮ当欧洲开始文艺复兴时ꎬ中国进入了明朝ꎬ这是历史上另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帝国ꎮ随着14世纪西方文艺复兴的兴起㊁15世纪的全面发展和16世纪的繁荣ꎬ它们经历了相似的时代变迁ꎮ明朝统治后ꎬ为了迅速恢复元朝的经济ꎬ经过100多年的经营ꎬ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快速提高ꎮ版画㊁年画等作为艺术产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ꎮ明代统治者为了使宫廷艺术与民间艺术相互渗透和交流修复了元代废弃的皇家艺术机构ꎬ还从民间搜集了专业的艺术家们ꎮ在美术领域ꎬ它直接带动了与城市文学同步发展的木版年画和民间工艺美术的蓬勃发展ꎮ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西方文明史上最完美的古典创作时期ꎮ文艺复兴文化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ꎬ具有反封建㊁反宗教的特点ꎮ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主要思潮ꎮ它以人为本ꎬ反对中世纪的精神导向ꎬ所以又称为人文主义ꎮ随着意大利工商业的繁荣发展ꎬ极速膨胀和崛起的市民阶层希望看到的艺术品更符合自己的审美标准ꎬ对艺术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ꎮ人们希望看到具有新的生命个性和创造的艺术ꎮ版画是造型艺术中最重要的一个门类ꎮ中国是发明印刷术的国家ꎬ同时也是发明木刻画的国家ꎮ也是世界版画的起源地ꎮ英国人查理德 卡莱茵曾说: 欧洲版画艺术的发展ꎬ应当归功于中国发明木板印刷 [1]ꎮ中国第一个现存的木刻年画是金刚经的头版(见右图)ꎮ明代初期ꎬ版画表现形式多数以宗教题材为主ꎬ随着印刷业的发展ꎬ版画的应用也得到发展ꎮ印刷插图多数起到辅助更全面的介绍和帮助理解相应知识的作用ꎮ由此木版年画与木版漫画也逐渐的形成ꎬ版画在大众中也越来越广泛的流行开来ꎮ随着出版量的增加ꎬ以苏州为主的宿松派㊁南京为主的金陵派㊁福建建阳为核心的建安派的版画派系们逐渐形成ꎮ到了晚明时期是中国版画的鼎盛时期ꎬ也被称为古代版画的黄金时期ꎮ文艺复兴是西方版画艺术主要的诞生时期ꎮ版画和其他艺术相同ꎬ拥有着同样独特色彩:神权政治低于人权ꎬ民主高于军事力量ꎬ科学高于无知ꎮ一部分来自民间艺人的作品就更侧重于乡土气息的表现ꎬ缺少一定的品味ꎬ其宗教题材的作品也缺少对宗教的理解和认知ꎬ宗教观念不够完善ꎮ木刻版画形成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ꎬ铜版画形成于15世纪中期ꎮ从艺术风格上看ꎬ意大利版画更侧重绘画的特点ꎬ重视透视ꎬ着重呈现光影造型ꎬ更注重色彩的表现ꎮ由于东西方版画创作理念侧重不同ꎬ所以即使同是运用线的方式表现ꎬ最终创作出的艺术作品风格也大不相同ꎮ早期的西方版画多用于宗教的宣传ꎬ例如德国的部分感恩画ꎬ还有一些因民间需要而制作用来装饰的卡片㊁日历㊁书籍等ꎮ中国版画主要由画家开始ꎬ由雕刻家雕刻ꎮ许多著名画家都亲自为这幅版画绘制了样本ꎬ如«西厢记»中的唐寅和«烈士传»中的邱英ꎮ明代时期ꎬ由于印刷术越发提高ꎬ版画技术也取得了很大成就ꎬ彩色套印由此诞生ꎮ明朝时期彩色套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ꎮ而对国内外印刷业都具有深远影响的金陵版画派系中的一些水印木刻技法ꎬ在当时也是中国独有的ꎮ它们确实是印刷史上的伟大创举ꎮ版画艺术是人类社会文明艺术重要的一部分ꎮ任何国家㊁民族都有属于自己审美属性和表现手法ꎬ所创作出的版画艺术作品也是其国家㊁民族独特宝贵的版画艺术遗产ꎮ由于其艺术发展所属的社会㊁地域㊁环境以及文化属性的不同ꎬ所以中西方版画艺术所面对的受众对象㊁风格取向㊁发展模式㊁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ꎬ这正是中西版画艺术的差异ꎮ通过比较ꎬ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㊁研究和融合ꎬ为往后艺术创作的提高提供帮助ꎮ参考文献:[1]㊀李春.西方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ꎬ2002:87.。
中西方绘画作品比较赏析
中西方绘画作品比较赏析——绘画的两大体系赏析内容摘要:中西方艺术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断演变的同时,既继承先辈留下来的风格,也加入每个时代赋予的新元素。
这篇文章中将中西方艺术中两大体系的主要代表绘画作品进行各个角度的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共性和各自特色为今后的艺术学习研究创作夯实基础。
中西方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既强调感性;而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既强调理性。
这就决定了中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不同。
中国画不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野的局限,而是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的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即运用了散点透视法。
西方画家则是理智地进行构图,采用科学的透视学和色彩学来表示近大远小焦点透视和色彩的空间变化,形象的立体感很强,逼真肖似,具有典型性。
所以中西方传统绘画让人感觉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给人的感觉不同。
关键词:绘画的两大体系赏析;中国画;壁画;水彩、水粉画;版画;素描;新画种。
绘画的两大体系:欧洲油画和中国水墨画。
油画艺术可以说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
油画是以油为调和剂调和颜料在经过制作的不吸油的平面上描绘而成的绘画。
其特点是颜料色彩丰富鲜艳,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量感,能够传达物象所处空间的光线、色调和气氛,使描绘对象显得逼真可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统称。
从广义上说,中国画包括中国传统绘画的各种类别,但我们所说的中国画通常是指以水为调和剂,以墨为主要颜料的一类,又称“水墨画”、“彩墨画”。
中国画表现出变化无穷的线条情趣,以墨代色则表现了中国画独具特色的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油画逐渐成为西方绘画史中的主体绘画方式,现在存世的西方绘画作品主要是油画作品。
随着时间的发展油画逐渐生活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蒙娜丽莎》表现的一个普通妇女并广为流传。
《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
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浅谈明清时期中西绘画的交流与融合
浅谈明清时期中西绘画的交流与融合明清时期是中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西绘画交流与融合的时期。
自明朝洪武年间起,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而文艺复兴的欧洲也正在经历着繁荣的黄金时期,这种历史背景促使中西绘画交流与融合的出现。
首先,中西绘画交流与融合在技法方面开始显现。
明代初期,欧洲从意大利开始普及油画技法,油画的中心体现了色彩的重要性,与中国绘画的传统比较相似。
而西方油畫的方式也一度获得广泛的应用,且表现力逐渐被人所广泛接受。
在明末清初时期,明确的油画传入中国,随后出现了一批中国油画绘制家,他们所绘制的油画,尤其是描绘人物肖像的作品,被认为是在进行西洋艺术和中国艺术的对话。
这也为中国美术史上奠定了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和工具。
其次,中西绘画交流与融合在美学理念方面开始发挥影响。
明朝时期,在绘画方面,文人画正处于繁荣时期,他们追求虚实、写意、墨法,对于象征和抒情手法十分敏感。
在这种理念下,他们虽然在技法上和西洋绘画差异很大,但在审美上却十分契合。
而十六世纪初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出现的人性主义,在中西绘画交流中也产生了影响,中国文人开始注重绘制和人物相似,于是人物画就成了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
在名家谱那些描绘了一家族历史和成就的作品中,往往能看到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的对话,这些作品也被称为留洋派的代表作。
最后,在主题和题材上,中西绘画交流与融合也得到了发展。
随着西方教育和西方艺术思想的推广,中国学习了西方的绘画和视觉艺术思想,同时在绘画题材上也有了更多想象和创造力。
在《西厢记》和《牡丹亭》等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中国人在绘画中开始描绘众多的爱情场景,这些绘画中加入了更多表现节日、人物情绪和传统节日的元素,也借鉴了西方传统绘画对于表现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
这样一来,中西绘画的交流和融合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中西绘画的交流和融合是历史趋势,也是绘画发展的重要方向。
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会带给绘画不同的技法、美学和主题,中国美术史上完成了多次这种跨文化交流。
文艺复兴与中国的明清时代:文化复兴的对比
文艺复兴与中国的明清时代:文化复兴的对比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标志着欧洲文化的复兴与繁荣。
与之相对应的,中国的明清时代也是一个充满着文化活力的时期。
本文将对文艺复兴和明清时代进行对比,探讨两个时期文化复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
一、社会背景及历史环境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正处于中世纪晚期,封建制度逐渐衰落,商业和城市的兴起带来了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
宗教改革的影响使得人们开始对自由思想和个人表达的重视,这也为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相较之下,明清时代的中国被称为封建社会的巅峰之时,由于儒家思想的统治和封建专制的加强,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然而,明清时期的中国也面临着层层官僚机构的压迫和社会固化的问题。
二、艺术与文化在艺术和文化领域,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以自由、人文主义和艺术创新为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追求自由的艺术表达,研究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艺术和文化,重视个体的艺术才能,强调人的价值。
艺术形式上,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和建筑注重逼真表现,追求人体、空间和透视的完美再现。
在明清时代,中国的文化着重注重传统、稳定和秩序。
明代的儒家思想尤盛,崇尚礼教和伦理道德。
画家以李时中、仇英、唐寅等为代表,强调传统绘画技法,注重规矩,讲究押韵与行气。
明代文人更加注重诗文的创作,注重修身斋戒,为三绝(绝机、绝情、绝尘)之想。
而到了清代,文化氛围更加趋于保守。
清代宫廷画坛兴起了“徽派”和“扬州八怪”,强调绘画的透视效果和写意风格。
诗文创作上,清代文人着重写意、咏史、田园等题材,强调修身养性。
三、科学与知识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欧洲学者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化和哲学进行了研究。
这一时期也见证了科学革命的兴起,从传统的宗教和哲学观念中解放出来,开始探索自然界和人类世界的规律。
与此不同,明清时代的中国知识界主要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科学和哲学发展相对滞后。
尽管少数学者如李时中、郭守敬等倡导西方的科学知识,但他们的学术成果没有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中国明代建筑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对比
文艺复兴
佛罗伦萨的潘道菲尼宫—墙面作抹 灰处理,大门和墙角却用粗琢的条 石处理;立面没有柱式,但窗框两 侧贴着薄壁柱;窗上三角形与弧形 山花交替出现,以增强肌理效果和 韵律感。
塔尔努夫市政厅——波兰
意大利城鸟瞰
中国明代
紫禁城建筑采用金黄色的琉璃瓦屋 顶,屋顶下是绿色调的彩画装饰, 屋檐以下是成排的红色立柱和红色 门窗,整座宫殿坐落在白色的石料 台基之上,台下是深灰色的铺砖地 面。在色彩上,紫禁城的总体色彩 效果就是鲜明和强烈。
(三)“天人合一”与“人本主义”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古代皇帝即为“天子”,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利。广泛意义 上讲,“天”就是自然,“天人合一”说明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此人要顺应自然的规律,达 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而欧洲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本主义则是将人作为万物的尺度,人造物应 该以人为本人的需求才是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受这两种观念的影响,中国艺术注重“气”和“神”,西方艺术重视“形”和“色”。
中国明代
按照天圆地方、天三地四及三和四 倍数的8和9的数字运用体现建筑的 规格及主人的等级,如:故宫是皇 帝居住的地方,门钉为九九八十一 个,王爷家门钉最多使用八九七十 二个。
中国明代
民居建筑的木构架艺术、技术,建 筑形象较为严谨稳重,其装修、彩 画、装饰日趋定型化;装修陈设 上也留下许多砖石、琉璃、硬木 等不同材质的作品,砖已普遍用于 民居砌墙.
第三部分
总结与思考
总结与思考
明代是我国设计思想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初期与末也有很大的不同。文艺复兴是欧洲艺术 史上的一次重大思想变革,从迷信“神权”到追求“人性”,开启了人性解放的大门。通过对特定 时期典型建筑的对比,我们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中西方设计思想的差异性,中国设计师应该认清差 异,去粗取精,吸收西方设计思维的精华,使本国设计在创新性和人性化方面得到突破,使其在国际舞 台上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浅析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明朝的美术作品差异
浅析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明朝的美术作品差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明朝在历史时间上属于同一时期,它们在中西艺术史上都具有代表性,且对后世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朝在美术题材、表现形式、造型、色彩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与不同之处,这种中西对碰的异同主要是由中西不同的社会背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习俗、审美及艺术家自身思想情怀所致。
本文通过浅析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朝在美术作品上的差异,希望能给现代艺术家、教育者以启示,给现代的艺术创作、艺术研究带来新思路。
标签:文艺复兴;明朝美术;中西美术差异1.文艺复兴与明朝历史背景的对比文艺复兴发生在14-16世纪,兴起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浪潮瓦解了长达千年控制的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艺术家在这场浪潮中开始怀疑和推翻中世纪神学,提倡尊重人权、解放人的思想,主张人文主义精神,肯定人的价值,提倡个性解放。
中国明朝是1368-1644年,在经济发展方面: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立国,明朝时,商业和手工业也开始发展,经济较繁盛,社会风气逐渐从俭朴到开始出现奢侈情形;文化方面:由于明朝经济繁荣,政局稳定,再加上朝廷对文化的重视,明朝出现了大量的名家名作,大量的民间书院也涌现,用来研究学术、培养人才、传播文化。
在美术绘画代表人物方面,它们分别出现了各自代表的画家。
文艺复兴有“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明朝有“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
2. 美术题材的对比意大利从中世纪一直到17世纪,几乎所有的美术题材都是以宗教为主,到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文主义的倡导,美术题材方面明显具有了世俗化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一、美术作品中的圣母形象更加人性化。
圣母玛利亚形象是最为被画家喜欢和用来描绘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作品与中世纪圣母作品相比,明显的具有了凡间的人性、母性的特点。
如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圣母与圣婴》,达·芬奇的《圣母、圣婴与圣安妮》;二、选取世俗的人物形象为绘画对象。
跨文化交际---中西方绘画比较
中西方绘画的特点及差异
▪ 总之,我们应该认识到,由于哲学观和人生理 想的差异,西方绘画与中国画本是两种不同形态 的视觉艺术。中国画讲究空、无,表现为“虚”, 西方绘画讲究确、有,表现为“实”;中国画重 表现,西方绘画重再现;中国画写意,追求神似, 本方绘画写寮,追求形似;中国画以线条作为主 要造型手段,西方绘画主要是由光和色来表现物 象;中国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西方绘画则 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中国画不讲究叙事, 党把背景和细节省略掉,西方绘画则注重情节描 述,更注重环境的细致刻画。
以西造活诗 了还体以
作洋型现人 为画是的歌 绘完其那德
非是积线 常人来存 丰物。形
一 、
画全手种称 的排段本美 主斥之领术
富衣中, 的服国通 线的画过
形 体
要用一。有 型褶无线
语线。说用 。皱论勾
言,但明光
,是出
来而这西表
纹山轮
表是并洋现
线水廓
、
李 公 麟 《 白 描 人 物 手 卷 》
物象之形、神、光、色、积质感等均以线条表现,难度很 大。因白描作品取舍力求单纯,对虚实、疏密关系刻意对比, 故而白描有朴素简洁、概括明确的特点。
所谓“散点透视”也叫“移动视点”, 是指画家的观察点并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 也不受规定时空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 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是在各个不同 立足点所看到的东西,都可以组织到画面 中来。中国山水画能以咫尺表现千里的辽 阔境界,正是运用这种透视方法的结果。
西方绘画则不然,其他实际上就是对景写生,要求对象、光源、环境、视点四固定。 这就意味着画家在创作时,对客观景物的位置和自己的视点一旦做出选择,就不能 随便移动。画家要严格地按照物理和光学的透视原理来构图,精心地把各类表现对 象组织在画面中。因为只有这样,三维空间中的客观世界才能被科学、准确地再现 出来。出于同样道理,西方绘画还把医学中的人体解剖原理运用到人物画中,以准 确表现人体骨骼肌肉的开关和运动状态。所以我们在经典西画中看到的人体,都是 比例恰当,描绘得如同真人一样。总之,对于西方绘画来说,能否准确地运用透视、 解剖和光学原理来描绘表现对象,是衡量一同画作艺术质量的重要尺度。
中国明代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家具的对比研究
中国明代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家具的对比研究作者:苏子杰彭嵘来源:《工业设计》2022年第12期关键词:明代家具;文艺复兴家具;比较分析家具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物之一,它的设计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发展,反映了各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力水平。
同时,它也与该地区同时期的雕塑、建筑、绘画艺术相互影响、彼此融合,是人类文化艺术的主要构成部分。
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性质、历史背景、人文环境促成了两者在艺术与设计领域各具特色的表现形式。
中国明代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大致属于同一历史阶段,两种不同风格的家具形式更是中西方家具文化中的典型代表。
文章以时间为线索,主要对比分析中国明代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设计形式、造型、选材、装饰纹样与审美趣味。
1 中国明代与欧洲文艺复兴家具的缘起与发展1.1 明代家具的缘起与发展明式家具是在宋元两代家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工艺、造型、结构、材料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被誉为中国古代家具史上的高峰[1]。
明朝社会安定,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手工业较为发达。
江南私家园林兴起,部分明代文人也热衷于家具的设计与研究,赋予了家具淳厚的文人气质和艺术品味[2]。
同时《天工开物》《髹饰录》《长物志》《鲁班经匠家镜》《遵生八笺》等理论书籍相继出版,指导了明代家具的设计与制造。
此外,明代商贸发达,大批从南洋输入的优质硬木,为明代家具的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明代家具产业的繁荣与兴盛。
明代家具产业兴起于洪武,发展到嘉靖至万历年间,社会经济繁荣,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家具产业规模及生产技艺也达到了顶峰。
这一时期的明代家具,用料精良,制作精美,不论是美学价值还是工艺水平,都可以被视为明代家具的代表。
1.2 文艺复兴家具的缘起与发展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兴起了学习古典文化的热潮,大量的古典元素也被融入当时的家具设计之中。
这一时期西方市场经济繁荣,高贵奢华的艺术风格影响着当时欧洲的家具设计领域。
浅析中西方古代人物画的艺术表现差异
浅析中西方古代人物画的艺术表现差异【摘要】古代人物画在中西方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反映了不同文化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传统。
中西方古代人物画的发展历史各具特色,表现手法、影响因素、题材和风格、色彩运用、审美观念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这些差异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传统之间的不同,为人们提供了比较不同文化艺术的视角。
中西方古代人物画的差异性也反映了两者在历史文化进程中的不同发展轨迹,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风格特点。
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古代人物画的艺术表现差异,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拓展视野和审美领域。
【关键词】关键词:古代人物画、中西方文化、艺术表现差异、表现手法、影响因素、题材、风格、色彩运用、审美观念、文化背景、艺术传统、发展历史、欣赏比较、发展轨迹。
1. 引言1.1 古代人物画在中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性古代人物画在中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性在于其承载了人类文明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人物画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表现,展现了古代社会、宗教、政治、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在中西方文化中,人物画作为传统绘画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人们了解当时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起着重要的作用。
1.2 中西方古代人物画的发展历史中西方古代人物画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古希腊,人物画被用于描绘神话故事中的英雄和神祗,展示人物的英勇和神秘。
古希腊雕塑家以人体比例和结构的完美表现闻名,对后世古代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罗马时期的人物画则更加注重表现人物的生活场景和情感,展示出一种更加真实和写实的风格。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对中西方古代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西方,基督教题材成为人物画的主题之一,同时以圣经和宗教故事为题材的人物画也得到了发展。
而在中国,佛教的传入也为古代人物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题材和表现方式。
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为中西方古代人物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与中国明清文人画之比较
作者: 魏东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美术系研究生
出版物刊名: 美与时代:创意(上)
页码: 112-114页
主题词: 文艺复兴时期 明清之际 中国画 西方 文人画 中国山水画 绘画 艺术家
摘要:中国明清之际相当于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但中国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又不能简单地等而同之。
明清之际中国画的主要题材是山水,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采用的题材主要是人。
中国山水画这种对人生理想的诗意写照,实际反映的是对封建自然经济的农村田园化、牧歌化,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创造的人物,都世俗化、感性化了。
它们是生命的赞美,力的讴歌,表明追求人间的幸福取代了对天国的幻想。
这是新兴势力对自己力量充满信心的表现。
中西方封建社会时期的美术对比研究
中西方封建社会时期的美术对比研究摘要:中国的封建社会有两千余年历史,而西方的封建社会只一千余年历史。
中国封建社会的美术体现出多文化、多民族融合的特点,它构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主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脉络和不竭源泉。
中世纪美术对西方建筑美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一种融合多种文化源流的宗教艺术,它为近代欧洲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影响了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发展。
关键词:封建社会;中世纪;美术中国的封建社会有两千余年历史,一般被认为是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战国群雄割据开始到1940年鸦片战争爆发结束。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美术受到中庸之道的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和与人为善的佛教思想影响,一方面表现了统治者教化人伦的主旨思想,另一方面表现了文人清高脱俗的气质。
中国封建社会美术异彩纷呈,而山水画是其主要的成就。
相比之下,西方的封建社会只一千余年历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学者认为5世纪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结束到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之间的一千年是欧洲文明被中断的黑暗时期,故被称作“中世纪”,后来西方的学者基本延续了这一称谓。
中世纪美术受基督教禁欲主义思想的影响,一般不表现世俗的题材,这种美术排斥古希腊古罗马美术中逼真写实的传统,强调表现氛围和精神世界,采用夸张、变形的象征手法,对表现的对象往往概念化和符号化。
中世纪西方美术有着强烈的表现力和装饰的风尚,宗教美术无疑是其主要的成就。
1中西方封建社会较早时期的美术比较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较早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后经过400余年的刘汉政权统治,逐渐形成了纯朴的民族美术风格。
秦朝大规模兴建宫殿和陵墓,秦始皇陵兵马俑以其恢弘壮观的场面再现了一个地下的封建王朝。
汉朝的封建统治者重视美术的政治宣传和道德说教功能,大量保存至今的地下陵墓充分说明了墓葬文化的兴盛,墓室壁画、雕刻,特别是画像石、画像砖更是突出了美术的服务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时期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分析指导老师:潘茹姓名:吕华雄 201043194目录摘要 (3)一.明清时期的绘画 (3)<一>.明清绘画特点 (3)<二>.代表作品 (4)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5)<一>.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特点 (5)<二>.代表作品 (5)三.明清和文艺复兴两个时期绘画对比 (6)四.结论 (7)五.参考文献 (7)六.致谢 (7)中国明清时期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指导老师:潘茹老师姓名:吕华雄201043194摘要明清时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文人画体在艺术思想,创作态度,艺术风格上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也与当时的政治思想变化相随。
在这个时期,宫廷绘画开始复兴,文人画的暗转和绘画商品化的兴起,西洋绘画开始传入中国,形成了各个画派和画家们对画科题材的全能。
外国的绘画,论艺术成就和影响,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绘画艺术最突出。
它独树一帜,自成体系。
它的成熟和繁荣始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这时期一般是指15、16世纪。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的意大利,则可上溯到14世纪。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an important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literati paintings at the art ideas, creative attitude, change a new artistic style, which along with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the time change. During this period, imperial court painting began to Renaissance, the blackout of literati paintings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painting, western painting began to spread to China, formed the school division of the subject of painting and painters of the almighty. Theory of foreign painting, artistic achievement and influence in Europe as the center of the western painting art is the most prominent. Its unique, sui generis. It's mature and boom began in Europe during the Renaissance. This period is usually referred to 15, 16 century. In the birthplace of the Renaissance and the center of Italy,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14th century.一.明清时期的绘画明清时期(1368-1840)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文化虽然趋于保守,但是在绘画领域却涌现出许多富有特色的流派和个性鲜明的画家,各领风骚,树织画坛。
明初崇尚宋代画风的画家遍于宫廷、民间,明代中期文人画重新复兴于苏州,后期士大夫文人画更是向独抒性灵发展,以画为乐、以画为寄。
明清变革,并没有割裂绘画的传统,清代仍然画派林立,摹古、创新各行其道;文人画、西洋画也对宫廷绘画产生了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人还以画为生、以画泄愤,金石书法的刚健之风也溶入了绘画。
民间绘画更加世俗化、商品化;作中国古代绘画的最后辉煌。
<一>.明清时期的绘画特点明代明代中期以前宫廷绘画继承了两宋院体而重新昌盛,出现了像边景昭、林良、吕纪、谢环等院体大家。
而其画风所及,又形成了地区的流派特色,产生了以戴进、吴伟为首的"浙派"。
明中、后期,宋元以来的文人水墨画风才得以重新复兴,发展为以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徐媜卿等为代表的"吴门画派"。
以及由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派"。
在花鸟画方面,技法不时有所创新,陈淳、徐渭所开拓出的大写意花鸟,笔墨豪迈,对清季花鸟画坛影响很大。
明清时期的绘画思潮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其一是宫廷绘画的复兴,明代有锦衣卫所附设的画家制度,清代对于供奉画家有如意馆的设置。
其二,是文人画的暗转和绘画商品化的兴起。
其三,是西洋绘画的传入。
其四,是绘画画派的蜂起和画家们对画科题材的全能。
针对此点,从明代中、后期到清代,这段画史不再按照人物、花鸟、山水分科目介绍,而是按照画家的画派归属来作介绍。
清初的画坛,出现若干富有地方特色的绘画流派。
以摹古为主的"四王"一系山水占据着统治地位。
此外"四僧"、"金陵八家",注重体察自然,各有独特创造。
"常州画派"的恽寿平变徐崇嗣的"没骨法",开写生花卉新境界。
"扬州画派"标新立异,个性强烈。
<二>.代表作品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文化思想保守,但是在绘画方面涌现除了许多的杰出的绘画大师,董其昌,唐寅,沈周,文徵明等就是当时典型的杰出代表。
他们的作品在明清的绘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以致影响后世。
董其昌(1555-1636),子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他的代表作品《秋兴八景图》,《山水图》《林和靖诗意图》....都享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属他的传世之作。
《秋兴八景图》为董其昌的精品之作,共八开,所写为作者泛舟吴门、京口途中所见景色。
图中峻拔的山头,沉重的石块,深邃的溪谷,弥漫的烟雾,各尽其态。
既有草木葱茂、风雨迷蒙的江南丘陵特点,又有沙汀芦荻、远岫横亘的水乡情调,亦有江天楼阁、彩舟竞发的江上景色。
每幅皆构图精巧,意境高远,韵味充足。
笔墨则集宋元诸家之长,形成苍秀雅逸的画风。
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外国的绘画艺术,论艺术成就和影响,以欧洲为中心的绘画艺术最为突出,它的突出和繁荣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是中欧和西欧国家在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力求摆脱教会对生活和思想的束缚,他们不是以神而是以人为中心来考虑一切。
文艺复兴时期的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重视人的价值,提倡个性与人权,主张个性自由反对天主教的神权,主张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文化,反对封建迷信。
<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特点文艺复兴时期是由“神”转化为“人”的一个时代。
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艺术界群星荟萃,流派纷呈的时代。
在这三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变革中,先后涌现出佛罗伦萨萨画派,罗马画派,威尼斯画派,热那亚画派和那不勒斯画派等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摒弃作为神学和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这就是人文主义的思想。
<二>.代表作品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日臻成熟,其代表主要与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他们的出现标志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达到了辉煌的鼎盛时期。
达芬奇一生的动力是研究自然,他把这种动力绘成了数千页的笔记本,他探索之广令人震撼,其中包括绘画,建筑,数学,音乐,解剖,雕塑,物理等,而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典范。
达芬奇最为世人所熟悉的就是他的绘画艺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圣安娜与圣母子》等。
《最后的晚餐》此画是达·芬奇毕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
在众多同类题材的绘画作品里,此画被公认为空前之作,尤其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
构图时,他将画面展现于饭厅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的透视构图与饭厅建筑结构相联结,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明清和欧洲文艺复兴两个时期绘画对比就明清时期和欧洲文艺复兴两个时期的绘画作比较,首先是在文化背景,社会因素,艺术形式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明清时期崛起的文人画派,传承于唐宋精神,是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的典型代表。
他与同时期的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绘画公共体现了鲜明的人文内涵,隶属世界美术领域中的两大支柱。
中国哲学的宇宙观是追求天人合一的感悟哲学观,追求精神世界的升华与完美。
而中国绘画擅长通过艺术来实现社会理想的人格的塑造和人与大自然的沟通。
中国的绘画一直以人物画为主,民间画工为其创建主题,至宋元时期,文人士大夫逐渐主宰画坛,山水,花鸟逐步从人物画中独立出来,日渐成熟,慢慢的成为画坛的主流。
明清的水墨写意花鸟画得到空前的发展,这与前面的发展十分不开的。
人类艺术启蒙之初,东西方的表现形式十分相似,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其本质特征是人文主义。
追求个性的无限解放,提出人乃万物之本。
通过两大文化的比较,我们很容易得到两大文化的利弊,西方艺术较之人文画,文化内涵和精神境界明显不足,缺乏独立的审美价值,而文人画过于西方,过于追求笔墨趣味,而忽略了造型和色彩。
四.结论在当今世界的形式下,各种文化争香斗艳,百花齐放,只有文化多样化,才能满足人类多样化的精神追求,中西方文化的结合已成不可阻挡之势,我们应立足于自己的文化基础之上,不断吸取西方的优秀文化,兼收并蓄,才能创造出不失中华名族特色的文化本质,具有特色的文化艺术。
五.参考文献(1).<法>丹纳.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46页(2).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62页(3).中国美术简史.谢丽君.李倍雷.安徽美术出版社六.致谢以前从没接触过美术史这门课,感谢潘茹老师为我们细心的讲解,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让我知道并了解到了我国从原始社会到现在社会的美术的发展,而且还了解到一些关于西方美术的东西,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是如何发展而成,乃至形成辉煌的艺术成就,初步的了解到一些大师和他们的杰出代表作品,在我们的文化知识上又曾添了一丝艺术上的气息。
我的大学爱情观目录:二.大学概念三.分析爱情健康观四.爱情观要三思五.大学需要对爱情要认识和理解六.总结1、什么是大学爱情: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时间自由,自己支配的环境,也正因为这样,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