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教案教学设计七年级美术《竹子的画法》(《梅兰竹菊“四君子”》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第一篇:《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传统花鸟画题材的学习,初步了解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
学习中国传统四君子的画法并尝试运用笔墨表现梅兰竹菊。
2、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中国画,培养审美能力和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优秀传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重点、难点】重点: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欣赏历代花鸟画作品,了解中国画的审美、艺术特色,了解梅兰竹菊等的画法及其文化内涵;体验笔墨情趣,学习竹子、梅花的画法。
难点:掌握一定的中国画笔墨技法,体验笔墨情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收集的有关竹子的诗词、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国画颜料。
教师准备:课件、范画。
1、了解竹子的特点。
出示有关竹子的录像或图片,介绍竹子的生长特点、生长习性及竹子的造型特点。
2、引导欣赏有关竹子的绘画和诗词。
(1)展示、欣赏美术史上优秀的画竹的作品,请学生谈谈感受并介绍有关竹子的诗词。
(2)教师介绍郑板桥与竹子的逸闻趣事以及诗、画作品,指出竹子的象征意义。
(3)出示有关画竹的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了解中国古代画竹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学习竹子虚心有节的品质。
3、了解中国画中表现竹子的方法。
4、分组讨论竹子的画法。
学生分组讨论画竹子(竹干、竹叶)的过程。
5、尝试画竹。
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材料尝试画竹。
6、展示评价。
学生互评作品。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国画颜料、收集的有关咏梅的诗词。
教师准备:课件、范画。
七年级美术上册《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本章节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绘画技法和审美特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
难点: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如何将四君子的生长特点、线条、墨色、构图等技法灵活运用,创作出富有表现力的作品。
1.知识目标:学生能了解梅、兰、竹、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掌握其绘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墨色、构图等,并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2.技能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审美能力,提高绘画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具有梅、兰、竹、菊元素的美术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于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美术创作水平。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在本章节的导入环节,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介绍梅、兰、竹、菊四君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教学过程:
(1)教师讲述梅、兰、竹、菊四君子背后的历史典故,让学生了解其象征的高洁、坚韧、谦逊等品质。
(2)展示梅、兰、竹、菊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四君子的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1.过程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图片,了解梅、兰、竹、菊的生长特点,分析其绘画技法,进行创作实践。
2.方法目标: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等方法,掌握绘画技巧,提高创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绘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浙美七上 8梅兰竹菊“四君子” 教案设计
《梅兰竹菊“四君子”——傲雪梅花》教学设计授课年级:七年级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分三课完成。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梅、兰、竹、菊有着很高的地位,被称为花中“四君子”。
它们象征着高洁、虚心、坚韧等品格,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无数文人墨客更是争相诵咏,留下大量诗词歌赋。
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赞颂梅花不畏严寒、不畏孤独与寂寞,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的高尚品质;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充分表达了中国人的爱竹情趣和爱竹心态;诗人屈原以“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惜美人”这样的诗句来咏兰,赞美其幽芳高洁的情操。
第三课时的教材选取岭南派代表画家关山月和其他名家的梅花作品,通过咏梅诗句和梅花写意技法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体验中国画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从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梅花的生长习性与造型特点,领会传统文化中托物言志的思想内涵。
2.学习梅花的写意画法,了解中国画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提高鉴赏能力。
3.根据对咏梅诗句的理解,临摹或创作一幅梅花。
要求浓淡得体, 层次分明,疏密有序。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在识梅、赏梅、诵梅、画梅的过程中了解中国画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中国画,使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优秀传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培养审美能力和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欣赏历代梅花优秀作品,了解中国画的审美、艺术特色,了解梅花画法及其文化内涵;体验笔墨情趣,学习梅花的画法。
难点:掌握一定的中国画笔墨技法,体验笔墨情趣。
四、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收集的有关梅花的诗词、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国画颜料。
美术教案-《写意画——竹子》教学设计
美术教案-《写意画——竹子》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简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写意画的基本技法。
2. 培养学生对竹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 引导学生发挥创意,独立完成一幅写意竹子作品。
教学内容:1. 写意画的定义和特点2. 竹子的形态特征和画法3. 写意竹子的创作步骤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意画的定义、特点和竹子的画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画竹子的步骤和技巧。
3. 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绘制写意竹子。
教学准备:1. 毛笔、墨汁、水彩纸等绘画材料。
2. 竹子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写意画的定义和特点。
2. 新课:讲解竹子的形态特征和画法,展示竹子的图片或实物。
3. 示范:教师示范画竹子的步骤和技巧。
4.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绘制写意竹子。
第二章:写意画的定义和特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意画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写意画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内容:1. 写意画的定义2. 写意画的特点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意画的定义和特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写意画与其它画种的区别。
教学准备:1. 写意画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写意画的定义和特点。
2. 新课:讲解写意画的定义和特点,展示写意画的图片或实物。
3.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写意画与其它画种的区别。
第三章:竹子的形态特征和画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竹子的形态特征。
2. 培养学生掌握画竹子的基本技巧。
教学内容:1. 竹子的形态特征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竹子的形态特征和画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画竹子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准备:1. 竹子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竹子的形态特征。
2. 新课:讲解竹子的形态特征和画法,展示竹子的图片或实物。
3. 示范:教师示范画竹子的步骤和技巧。
4.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练习画竹子。
第四章:写意竹子的创作步骤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意竹子的创作步骤。
初中梅兰竹菊国画教案
初中梅兰竹菊国画教案年级学科:初中美术教材内容:了解梅兰竹菊的国画绘画技巧,掌握基本的中国画笔墨技法,创作一幅梅兰竹菊的国画作品。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掌握梅兰竹菊的国画绘画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梅兰竹菊的国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中国画笔墨技法,提高绘画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对国画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掌握梅兰竹菊的国画绘画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梅兰竹菊的国画作品。
教学难点:掌握基本的中国画笔墨技法,正确表现梅兰竹菊的线条和色彩。
教学准备:教材、画纸、画笔、墨水、水桶、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了解梅兰竹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二、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教师讲解梅兰竹菊的国画绘画技巧,包括线条的运用、墨色的调配、笔法的变化等。
2. 教师现场示范梅兰竹菊的国画绘画过程,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技巧。
三、实践与讨论(10分钟)1. 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技巧,独立进行梅兰竹菊的国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学生的错误。
3. 学生相互交流创作心得,讨论绘画技巧。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分享创作成果。
2.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和中国画笔墨技法的重要性。
2. 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梅兰竹菊的国画创作,提高绘画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讨论等方式,学生掌握了梅兰竹菊的国画绘画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梅兰竹菊的国画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学生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初中美术教案 画竹子
初中美术教案画竹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竹子的生长特点和绘画技巧,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2. 通过对竹子的观察和描绘,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态度,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竹子的生长特点:竹子的种类、生长环境、结构特点等。
2. 绘画技巧:线条、墨色、构图等。
3. 创作实践:绘制一幅竹子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竹子的生长特点,掌握绘画技巧。
2. 难点:如何将竹子的生长特点和绘画技巧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竹子图片、绘画教材、画具等。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墨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竹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竹子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对竹子的兴趣。
2. 讲解(10分钟):(1)介绍竹子的生长特点:竹子的种类、生长环境、结构特点等。
(2)讲解绘画技巧:线条、墨色、构图等。
3. 示范(10分钟):教师现场绘制一幅竹子画,边绘边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过程和技巧。
4. 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开始绘制竹子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6.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竹子的生长特点和绘画技巧。
7. 拓展(5分钟):鼓励学生关注自然,观察身边的植物,进行绘画创作。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情趣。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了解竹子的生长特点,掌握绘画技巧,并能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培养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态度。
初中美术_2《梅竹言志》之竹子的画法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梅竹言志》教学设计定的计划,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
正好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画竹子。
我们先来欣赏不同竹子的图片,思考以下问题:1、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描绘了竹子的哪几部分?(竹竿、竹枝、竹叶)各有什么特点?2、你知道那些有关竹子的诗句、格言......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竹竿、竹枝和竹叶的画法。
(板书课题)二、夯实基础:学生看、听、想、回答、练习。
1、蘸墨方法:毛笔尖蘸墨,切记“喝饱墨”。
2、用笔方法:A、中锋用笔:B、侧锋用笔:3、观察竹子作品的每一部分各自运用了哪种用笔方法?4、教师示范画法,边讲解,学生边练习:媒体课件一步步演示A 、竹竿:竹竿是一节一节的,认真观察图中同一竹竿的竹节长短变化有什么规律?(生:越往上越长)因此,绘画时应一节一节的从下往上画,并且越往上的竹节越长,如果画成上短下长就不符合竹子的生长规律了。
绘画时节与节之间留出小的空隙,竹节画完以后用浓墨勾画竹节之间的连接处,我们可以把连接处的形状看成一对单引号,这样画起来就容易了,但不要把空隙填死,中锋用笔。
画多根竹竿时避免平行。
不能在画面的中心相交。
学生讨论提出问题B、竹枝:小竹枝生于节与节之间的连接处,上下竹节的竹枝左右交错生长,发枝处可生一枝也可生多枝,根据画面的需要而定,不要画的太乱,要交代清楚生长规律,中锋用笔。
学生讨论提出问题C、竹叶:竹叶是竹子的画龙点睛之笔,竹竿能表现竹的质感,而竹叶则体现竹的动感。
我们可以把竹叶看成一组一组的。
这四组竹叶可以用“人、个、介”三字来概括,也就是把这三个字的每一媒体课件媒体课件媒体课件《梅竹言志》学情分析通过平时的观察,学生美术功底不是很强,美术专业性弱,国画更是接触的不多。
知识与技能不强,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应该很好的调动,因为学生很感兴趣,对笔墨的兴趣很是浓厚。
学生喜欢工具性强的课程,教师要合理启发、引导。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另外,选择竹子画法中笔墨运用、线条组织、画竹竿、竹节和竹枝、竹叶的基本要领,作为技能学习的内容,学习使用国画用具,尝试国画的表现技法,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国画中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梅、兰、菊等其他题材的欣赏与学习。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1]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1]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梅兰竹菊“四君子”》教学设计及预设2014年10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梅兰竹菊所代表的优秀品质。
2、通过学习四君子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树立向四君子学习的意识。
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3、通过自己动手收集资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梅兰竹菊所代表的优秀品质,欣赏诗词歌曲作品,了解梅兰竹菊的文化内涵;难点:理解四君子代表的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分小组收集有关梅花、兰花、竹子、菊花的诗词、歌曲。
教师准备:课件、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花中四君子”都指的是谁吗?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被称为“四君子”吗?它们分别代表着一种优秀的品质,历来为名人墨客所称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花中四君子”。
二、分组展示每个小组的收集成果(一)请“梅”小组代表上台发言1、介绍梅花的知识2、介绍它所代表的优秀的品质。
3、展示收集到的赞美梅花的经典诗句。
全班齐声诵读,在品悟中体会梅花的“傲”4、学生演唱收集的梅花的歌曲。
预设:《一剪梅》5、小组长发言:预设: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二)、请“兰”小组上台发言步骤同梅小组预设:歌曲《兰花草》:诗句:李白《孤兰》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三)请“竹”小组上台发言步骤同梅小组预设:歌曲《竹子开花了》预设:诗词: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清.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小组长发言:预设:学习竹子虚心有节的品质。
(四)请“菊”小组上台发言步骤同梅小组预设:歌曲:周杰伦《菊花台》唐磊《菊花香》三、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打算像梅兰竹菊四君子学习什么?预设: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附势四、板书设计:四君子梅兰竹菊傲幽坚淡。
《竹》美术教案
《竹》美术教案教案:《竹》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11课《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竹子的基本结构、竹子的绘画技巧以及如何通过绘画表现竹子的神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竹子的基本结构和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段,生动描绘竹子的神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竹子的基本结构和绘画技巧。
难点:如何表现竹子的神韵和个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毛笔、墨、纸、砚、竹子图片、相关视频资料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画具(毛笔、墨、纸、砚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竹子图片和相关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竹子的美,激发学生对竹子绘画的兴趣。
2. 基本结构讲解:教师讲解竹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竹叶、竹节、竹枝等,并演示绘画技巧。
3. 绘画实践: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竹子绘画实践,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注意表现竹子的神韵和个性。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和进步。
六、板书设计1. 竹子的基本结构2. 竹子的绘画技巧3. 表现竹子的神韵和个性七、作业设计1. 题目:绘制一幅竹子作品。
2. 要求:掌握竹子的基本结构,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段,生动描绘竹子的神韵,体现个性。
3. 答案:学生作业作品中,能够正确表现竹子的基本结构,运用绘画技巧,生动描绘竹子的神韵,具备一定的个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2.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竹子绘画练习,收集更多关于竹子的图片和资料,了解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和地位,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和文化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11课《竹》。
美术梅兰竹菊教案
美术梅兰竹菊教案教案标题:美术梅兰竹菊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君子花卉——梅、兰、竹、菊,并理解它们的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表达能力。
3. 通过绘画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梅、兰、竹、菊的特点和形态。
2. 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 相关美术作品的图片或书籍。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梅、兰、竹、菊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和形态。
2. 介绍梅、兰、竹、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梅代表坚韧,兰代表高雅,竹代表正直,菊代表坚贞。
主体:1. 学习梅花:a. 展示梅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形态和特点,如花瓣形状、花蕊等。
b. 教授绘画梅花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轻描淡写、运用水墨等。
c. 让学生进行梅花的绘画实践,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变化和创新。
2. 学习兰花:a. 展示兰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形态和特点,如花瓣形状、叶子等。
b. 教授绘画兰花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运用色彩层次、注意兰花的轻盈感等。
c. 让学生进行兰花的绘画实践,鼓励他们在绘画中表达兰花的高雅和纯洁。
3. 学习竹子:a. 展示竹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形态和特点,如竹节、叶子等。
b. 教授绘画竹子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运用线条表现竹子的笔直和柔韧。
c. 让学生进行竹子的绘画实践,鼓励他们在绘画中表达竹子的坚韧和纯净。
4. 学习菊花:a. 展示菊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形态和特点,如花瓣形状、花蕊等。
b. 教授绘画菊花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运用色彩层次、注意菊花的细节等。
c. 让学生进行菊花的绘画实践,鼓励他们在绘画中表达菊花的坚贞和美丽。
总结:1.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2. 引导学生思考梅、兰、竹、菊所代表的品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并鼓励他们运用这些品质去面对挑战和困难。
浙美七上 8梅兰竹菊“四君子” 教案设计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梅花画法教材分析: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中国花鸟画表现技法。
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设置的阶段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梅花的表现技法,让学生近距离地熟悉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有意识地运用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教材运用大量图片和优秀中国画作品欣赏,介绍梅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又从认识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表现的特点,体会笔墨的韵味,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并能感受中国画托物言志的特点。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另外,选择梅花画法中笔墨运用、线条组织、画枝干和花瓣的基本要领,作为技能学习的内容,学习使用国画用具,尝试国画的表现技法,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国画中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兰、竹、菊等其他题材的欣赏与学习。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用美术、音乐、生物、历史、地理、文学等知识进行探究性地学习,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体会民族艺术的伟大。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梅花挺直坚硬、生机勃勃的造型特点,让学生感受梅花顽强、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进一步了解艺术作品与自然的关系,感受主观情感和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艺术境界。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知识技能目标1 .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体会笔墨的韵味。
2 .学习传统的画梅技法,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
3 .运用所学,尝试表现其他题材,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互动的学习方式,参与到对梅花的学习活动中,尝试中国画工具和材料,体验作画的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中国画学习的持久兴趣。
教学思路:整个教学过程以欣赏感受、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由赏梅——咏梅——画梅展开,体会梅花顽强、挺拔向上的精神,体会笔墨的韵味;第二课时,学生大胆尝试水墨技法,亲自感受中国传统画法的艺术魅力。
梅兰竹菊四君子
梅兰竹菊四君子篇一:《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1]梅、兰、竹、菊“四君子”教学设计与预设2021年10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梅兰竹菊所代表的优秀品质。
2.通过学习四君子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树立向四君子学习的意识。
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3、通过自己动手收集资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梅兰竹菊所代表的优秀品质,欣赏诗词歌曲作品,了解梅兰竹菊的文化内涵;难点:理解四位先生所代表的美丽品质。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分小组收集有关梅花、兰花、竹子、菊花的诗词、歌曲。
教师准备:课件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花中四君子”指的是谁吗?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叫“四位先生”吗?它们代表着一种优秀的品质,一直受到名人作家的赞扬。
今天,让我们走近“花中四君子”。
二、分组展示每个小组的收集成果(一)请请“美”集团代表发言1、介绍梅花的知识2.介绍它所代表的卓越品质。
3、展示收集到的赞美梅花的经典诗句。
全班齐声诵读,在品悟中体会梅花的“傲”4.学生们唱《梅花集》。
易梅:预设5、小组长发言:预设: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受到努力工作的决心的激励。
在严寒中,梅花先于百花,在春天称霸世界。
因此,梅花在民间常被用作春报的吉祥象征。
(二)、请“兰”小组上台发言步通美集团预设:歌曲《兰花草》:诗歌:李白的《孤独的兰花》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霜降得很早,绿色不敢休息。
如果没有微风,芬芳是为谁而来?(三)请“竹”小组上台发言步通美集团预设:歌曲《竹子开花了》预设:诗歌:竹石(清.郑燮)紧紧抓住青山,扎根在破碎的岩石上。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朱(清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小组长发言:预设:学习竹子虚心有节的品质。
(四)请“菊花”小组发言步骤同梅小组预设:歌曲:周杰伦的菊花舞台和唐磊的菊花香三、教师小结: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你将学习到什么样的梅花、兰花、竹子和菊花四君子?预设:梅:剪掉冰雪,感到自豪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子:潇洒的生活菊:凌霜自行不趋炎附势四、黑板设计:四君子梅兰竹菊傲幽坚淡第二章:梅、兰、竹、菊四君子的象征意义梅花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之首,也是“岁寒三友”之一,因其所处环境恶劣,却仍在凌厉寒风中傲然绽放于枝头,是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花,是民族魂代表。
七上美术教学设计:梅兰竹菊“四君子”
梅兰竹菊“四君子”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竹子的生长结构与造型特点,领会传统文化中托物言志的思想内涵。
2.学习写意画墨竹,了解笔墨技法与造型关系,尝试用写意技法画竹子。
3.通过学习写意画墨竹,感受写意墨竹形式美感与蕴含的“君子”品格,体会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自己的“君子”品味。
二、学情分析竹常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
因此墨竹成了书、画、道的综合体,成了人格、人品的直接写照,寓意兴寄愈益丰厚,成为中国画史千载不衰的画种。
初一学生对于竹子的这种精神是有所理解的,结合课内外知识对描写竹子的诗词歌赋也能说出几句来。
但是大部分同学没有用过毛笔,讲解怎么用笔用墨是个关键。
还有国画材料,乡镇学生也很难购置全面。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写意画墨竹,尝试用写意技法画墨竹。
教学难点:写意墨竹的笔墨技法与造型关系。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问题导入“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君子是什么意思?2、你知道植物界中的四君子吗?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一)借物抒情,托物言志1.竹之品格竹,非草非木,实在是天地间一大造化。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争相诵咏,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和画更是数以万计。
学生探究一:你知道文人墨客为什么喜欢竹子吗?学生讨论回答:虚心、有节、坚韧、挺拔……教师归纳:竹子虚心、有节、坚韧、挺拔、不畏霜雪的自然属性,特别适合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文人将自身情感融入竹子,将竹子作为君子的象征。
(板书:一、品格)文人画家们以竹为君子,描写竹子,实为描写自己,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2.画竹名家历代文人画士之中,爱竹的人很多,竹诗竹画也多得不可胜数。
学生探究二:你们知道有哪些画竹子的画家吗?学生讨论回答:……画竹无论是数量之多,还是格调之高,都莫过与一个人。
他早年家贫,努力好学,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他曾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为官清正,关心人民疾苦。
最佳教案教学设计七年级美术《竹子的画法》(《梅兰竹菊“四君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本课是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八课,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与六、七课合为中国画学习单元。本节课在了解了“梅、兰、竹、菊”四君子作为中国文人画家常见题材的缘由及欣赏了大量经典作品之后重点通过对郑板桥等名家墨竹的欣赏,使学生了解到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从竹子的图例、墨竹的画法示意图中了解竹子的生长结构、与表现技法,进而掌握竹的形态、结构要点、疏密关系和人文内涵。更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继承。
提问:你能说说跟竹子有关的成语吗?
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并回答。
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
考察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强化美术学习与其他学科的练系。
品诗感画,体会寓意。
引导学生观察每幅作品中的竹子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不同?墨色变化有哪些变化?
观察、讨论、分析、回答
针对学情进行知识补充,快速进入教学。让学生从章法布局角度理解中国画同类题材的艺术创作不拘一格的特点,理解画面构图要讲究主次、呼应、虚实、动静等关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主要采用教师讲述、示范与学生欣赏、练习的方法,组织学生探讨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情趣,意境表现。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竹子的象征意义及写意形式的表现手法。
难点:理解作品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物象写意的表达方式。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导出课题。
播放一段竹子的视频,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竹子的画法》教学设计
课题:《竹子的画法》(《梅兰竹菊“四君子”》第二课时)
科 目
美 术
教学对象
七年级学生
课时
一
提供者
8梅兰竹菊“四君子”水墨兰花第2课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试卷
• 兰花为“美好”、“高洁”、“纯朴”、 “贤德”、“贤贞”、“俊雅”之类的象 征,因为兰花品质高洁,又有“花中君子”之 美称
4~6 9~10
花 长茎叶草
。 而一片兰
枚 , 一 茎 多
粗 , 叶 片
花 ; 蕙 兰 叶
枚 , 一
叶 短 而 细 ,
草兰兰种期兰 兰。、。的因 和传建常不叶 蕙统兰见同形 兰写、有,、 为意寒春分花 主兰兰兰很形 。,、、多、
◆
花 的 画 法
:
画 兰 草 的
三 种 禁 忌
:
◆说一说:作品的笔墨特点和精神内涵
有 粗 细 变 化 。
的 提 、 按 、 转
微 虚 一 点 , 运
注 意 : 画 的 过
折笔程
,过中
这程,
样注起
才意笔
会笔稍
— ,
——
“这以画烈这此下种人“对是曰书板 三样供石的种他无收 天人他真;桥 真的下,感“画农获 下民内意三有
了非、强达因天耕
了真气曰
”,
兰 竹 花 卉 的 一 代 宗 师 。
郑板桥 兰竹石图
山 顶 妙 香 图
兰 竹 荆 棘 图
兰兰 竹竹 菊菊 图图
◆ 学生作业:
按本课所给方法做练习,熟悉水﹑墨﹑色的用法
要求:
1.参考画兰草的方法和步骤完成一幅作品 2.也可以自己找资料参考画册,照片中的内容完成
一幅写意兰花。
叶形狭长、呈线形或带形;叶 色呈墨绿色;叶梢尖锐或钝圆, 叶质有柔滑、坚韧之感;叶态 有直立、半直立、弯曲、弯垂 等;叶片在3~10枚不等(根据 种类判断)
三 笔
一 笔
画 兰
破 凤 眼 。
长 , 二 笔ຫໍສະໝຸດ 口 诀 :短,
《写意——竹子》美术教案设计
《写意——竹子》美术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写意,竹子》美术课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竹子的独特审美价值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事物的能力,通过描绘竹子,提高学生的绘画技法和表现力。
3.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了解竹子的特点和中国文化中竹子的象征意义。
2.掌握绘画竹子的基本技法,如线条的运用、明暗的表现等。
3.通过绘画作品表达对竹子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教学准备:1.书籍、图片和视频资料介绍竹子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准备素描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创设情境,介绍竹子的特点和中国文化中竹子的象征意义。
通过图文资料展示竹子的形态、颜色、姿态等特点,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猜测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2.学习绘画竹子的基本线条,如竹子的笔直线条、分支线条等。
通过示范和学生跟随练习,掌握基本线条的绘制方法和运用。
第二课时:1.复习前一节课学习的竹子线条。
引导学生观察竹子的光影变化,学习绘画竹子明暗的表现方法,如线条的描绘和用水彩颜料进行涂抹、晕染等。
2.给学生展示一些著名画家的竹子画作品,如黄宾虹的竹画等。
引导学生欣赏画作,并讨论画家在作品中是如何运用线条和明暗表现竹子的。
3.学生进行绘画实践,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绘制竹子的线条和明暗变化。
第三课时:1.引导学生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进行互动评论和欣赏。
2.给学生介绍中国画中的写意画。
通过展示一些写意画家的竹子作品,如吴昌硕的竹画等,引导学生观察写意画中竹子形态的变化和不同表现手法。
3.学生进行自由创作,通过写意的方式绘制竹子。
可以使用绘画工具,也可以利用线条和色彩的表现方法。
第四课时:1.学生展示他们的写意竹子作品,并进行互动评论和欣赏。
2.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并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创作。
关于四君子的美术教案
04
教改立项预期成果常见问 题
预期成果不切实际
总结词
预期成果应符合实际,避免过于理想化或夸大其词。
详细描述
在撰写教改立项预期成果时,应充分考虑学校、学院及专业的实际情况,以及 教师团队的能力和资源。预期成果应具有可行性,避免提出不切实际、难以达 成的目标。
预期成果表述不清
总结词
预期成果的表述应清晰明确,避免含 糊不清。
研究方法实施不规范
总结词
研究方法实施不规范是教改立项申报书中的另一个常 见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方法的操作过程缺乏科学性 和规范性,导致数据和结果不可靠。
详细描述
在教改立项申报书中,除了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外,还 需要注意方法的实施过程。如果实施过程不规范,即使 方法本身是科学的,也难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和结果 。例如,在实验设计中,如果实验操作不规范,可能会 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在问卷调查中,如果调查过程 不规范,可能会导致数据失真或遗漏。因此,在实施研 究方法时,应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教改立项申报书常见 问题课件
目录
• 教改立项申报书的基本要求 • 教改立项选题常见问题 • 教改立项研究方法常见问题 • 教改立项预期成果常见问题
目录
• 教改立项经费预算常见问题 • 教改立项项目组成员常见问题
01
教改立项申报书的基本要 求
申报书的格式Biblioteka 求格式规范图表和插图
申报书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排版, 包括标题、摘要、目录、正文等部分 ,确保整体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研究方法缺乏可行性
总结词
研究方法缺乏可行性是教改立项申报书中的另一个常 见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困难 或无法实现,导致研究无法顺利进行。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
1、情境导入。
出示关于梅花的录像或摄影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引导欣赏梅花诗词与绘画作品。
(1)请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梅花的诗词并加以解释。
(2)展示优秀的梅花绘画作品,如王冕的《墨梅图》,并请学生谈谈感受。
(3)展示关山月的作品《俏不争春》,让学生比较与古人作品的区别。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工作
撰写报纸广告、杂志广告、海报;撰写企业样本、品牌样本、产品目录;撰写日常宣传文案白领一族
文案白领一族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国传统花鸟画题材的学习,初步了解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学习中国传统四君子的画法并尝试运用笔墨表现梅兰竹菊。
2、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中国画,培养审美能力和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优秀传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旧时衙门里草拟文牍、掌管档案的幕僚,其地位比一般属吏高。《老残游记》第四回:"像你老这样抚台央出文案老爷来请进去谈谈,这面子有多大!"夏衍《秋瑾传》序幕:"将这阮财富带回衙门去,要文案给他补一份状子。"
文案音译
文案英文:copywriter、copy、copywriting
文案拼音:wénàn
现代文案的概念:
【重点、难点】
重点: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欣赏历代花鸟画作品,了解中国画的审美、艺术特色,了解梅兰竹菊等的画法及其文化内涵;体验笔墨情趣,学习竹子、梅花的画法。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梅、兰、竹、菊的生长习性与造型特点,领会传统文化中托物言志的思想内涵。
2.学习竹子和梅花的写意画法,了解中国画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提高鉴赏能力。
3.感受“四君子”的自然美,培养学生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梅、兰、竹、菊的象征寓意及写意形式的表现手法。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品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物象写意的表达方式。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梅、兰、竹、菊的诗句或图片资料(师)教学课件、图片资料教学过程:1.问题导入:(1)“君子”是什么意思?(2)你知道植物世界中的“四君子”吗?为什么人们赋予它们“君子”的美誉呢?(3)教师归纳:合而观之,四者有一共同点,都是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
(4)揭题:《梅兰竹菊“四君子”》2.审美引导:(1)出示王冕的《墨梅图》,思考:画家为什么要把梅花画成了墨梅呢?(2)简要介绍元超低时代背景和画家经历。
(3)展示郑思肖的作品及其诗作。
(4)从苏东坡《绿竹筠》中的诗句引发思考。
问题:中国古代文人为什么喜欢画竹子?(5)赏析历代以竹为主题的名作。
对文同、郑板桥、吴昌硕的竹子作品进行观察和比较。
竹子诗词和竹子绘画的繁多不仅因为竹子独特的自然美特征,更重要的是竹子虚心有节、不畏霜雪的特性,吻合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融合了他们的精神追求,进而使竹子成为中国传统美德的物质载体。
(6)赏菊咏菊3.升华主题“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是中国画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特点,画家“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了融化物我,创造意境,从而达到“以形写神”的目的。
4.知识拓展冬季是万木皆凋零的时节,而松、竹、梅在严寒中仍能保持其生机,年年月月仍旧不变,因此被人们称为“岁寒三友”,比喻友情长存。
初中美术《梅竹言志(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1、竹子的结构特征。2、竹子的绘画步骤。
教学
难点
1、竹子的生长规律及形态变化。2、竹叶的浓淡变化。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中国画笔墨纸砚,学生作品,挂图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由主备教师撰写)
批 注
(由使用教师补充)
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媒体运用
一、导入:
二、精讲点拨:
今天在讲课之前,老师先考考大家有谁知道成语“胸有成竹”讲的是什么?(学生回答)
3、竹叶:
竹叶是竹子的画龙点睛之笔,竹竿能表现竹的质感,而竹叶则体现竹的质感。我们可以把竹叶看成一组一组的。这四组竹叶可以用“一、八、个、介”四字来概括,也就是把这四个字的每一笔都当成一片竹叶,并给予它一定的动态,将书写与绘画融为一体来表现竹叶的结构及动态。表现茂密的竹叶时,开始要一组一组的话尽可能多画几组叶子片数多的而后在一片一片的加。用墨时要注意浓——淡、密——稀的变化,这样能体绘画片段。
学生讨论提出问题
媒体课件演示
三、小试牛刀:
四、作业展评:
2、竹枝:
小竹枝竹枝生于节与节之间的连接处,上下竹节的竹枝左右交错生长,发枝处可生一枝也可生多枝,根据画面的需要而定,不要画的太乱,要交代清楚生长规律。如何更好的画好竹枝请大家仔细观看下面的绘画片段。
学生讨论提出问题
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竹竿、竹枝和竹叶的特征及画法。
1、竹竿:
竹竿是一节一节的,认真观察图中同一竹竿的竹节长短变化有什么规律?(生:越往上越长) 因此,绘画时应一节一节的从下往上画,并且越往上的竹节越长,如果画成上短下长就不符合竹子的生长规律了。
绘画时节与节之间留出小的空隙,竹节画完以后用浓墨勾画竹节之间的连接处,我们可以把连接处的形状看成一对单引号,这样画起来就容易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子的画法
竹竿:自下而上,中锋用笔,挺拔有力。
竹叶:自左向右,自上而下。
注意聚散、大小、浓淡。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八课,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与六、七课合为中国画学习单元。本节课在了解了“梅、兰、竹、菊”四君子作为中国文人画家常见题材的缘由及欣赏了大量经典作品之后重点通过对郑板桥等名家墨竹的欣赏,使学生了解到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从竹子的图例、墨竹的画法示意图中了解竹子的生长结构、与表现技法,进而掌握竹的形态、结构要点、疏密关系和人文内涵。更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继承。
《竹子的画法》教学设计
课题:《竹子的画法》(《梅兰竹菊“四君子”》第二课时)
科目
美术
教学对象
七年级学生
课时
一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竹子的生长习性与造型特点,领会传统文化中托物言志的思想内涵。
2.学习竹子的写意画法,了解中国画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提高鉴赏能力。
3.理解竹子虚心有节,坚韧挺拔的精神气质,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
了解结构,亲近自然。
技法揭秘,提供方法。教师演示竹子ຫໍສະໝຸດ 写意作画步骤,指出用笔、用墨注意之处。
1.竹叶画法:由左向右,由上向下行笔,中锋为主,落笔要稳,提笔要快。
2.竹竿画法:一般自下而上行笔,竹节之间顿挫有力,并要留空以便浓墨画节。
3.播放视频,学画整幅竹子。
学生逐步练习,由简入深,先分后合。
激发学生动笔作画欲望,克服畏难情绪。
三、学情分析
通过第六课《出水芙蓉》与第七课《鸟语花香》的学习,学生对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及表现技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进行了技法的体会练习,在第一课时通过吴昌硕等古今名家作品的欣赏,了解了梅兰竹菊是中国文人画家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重要表现题材,感受到中国画家重人品、重修养,讲究作品的内涵美与意境美,体会到了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艺术特色。但由于整体造型能力的缺憾,技法的学习仍侧重于笔墨情趣的体验。
牛刀小试,巩固新知。
布置练习要求:临摹竹子写意作品,可以全临,亦可节临。
教师巡回辅导,启发学生思维,发现优秀创意。
学生积极练习。
尝试体验,学以致用。
自评互评,促进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代表展示自己作品并谈感受。
通过学生自由的评价,使学生得到满足感。
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有兴趣的学生可在课后深化练习。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主要采用教师讲述、示范与学生欣赏、练习的方法,组织学生探讨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情趣,意境表现。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竹子的象征意义及写意形式的表现手法。
难点:理解作品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物象写意的表达方式。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导出课题。
播放一段竹子的视频,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较分析,探寻规律。
课件展示竹子图片。
引导学生归纳竹子的特点:
竹叶由叶柄和叶片两部分组成。有一柄三叶至五叶的,形成簇状。叶片修长、轻薄而挺健。竹竿出地面五节以上发枝。竹子因其挺拔清秀、枝叶婆娑、虚心有节、风韵独具,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争相咏诵,并一直作为中国花鸟画的传统题材。
学生欣赏,讨论并发表自己见解。
提问:你能说说跟竹子有关的成语吗?
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并回答。
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
考察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强化美术学习与其他学科的练系。
品诗感画,体会寓意。
引导学生观察每幅作品中的竹子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不同?墨色变化有哪些变化?
观察、讨论、分析、回答
针对学情进行知识补充,快速进入教学。让学生从章法布局角度理解中国画同类题材的艺术创作不拘一格的特点,理解画面构图要讲究主次、呼应、虚实、动静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