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4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后习题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四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标呈现·素养导读主干知识·宏观把握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核心素养1.通过绘制、运用水循环示意图,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2.利用地理视频、相关模型等,认识现实生活中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3.通过现实实例,解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引导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水循环1.概念: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2.类型及主要环节类型环节名称海上A蒸发→B降水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特别提醒](1)陆地内循环不只发生在内流区域。
(2)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
(3)海洋同时参与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4)三种水循环类型都包括蒸发和降水环节。
3.原因(1)内因: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态变化。
(2)外因: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能量和动力。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2.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3.塑造地表形态。
一、判断题1.外流河只参与海陆间循环,不参与陆地内循环。
(×)2.水循环中参与水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
(√)3.人类活动最容易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
(√)4.江河水比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长。
(×)5.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是水循环促进海陆物质迁移的具体体现。
(√) 6.水循环可以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二、选择题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A.C环节B.G环节C.F环节D.E环节2.对陆地水资源更新作用最大的是( )A.A、B循环B.H、G循环C.A、C、G、E、F循环D.B、C、G、F循环解析:1.D 2.C 第1题,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对应图中的E 环节。
2024版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热点微专题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试题演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城市混合层是指靠近城市 下垫面的一部分大气层。夜晚,郊区 由于地面辐射冷却,在近地面形成逆 温层。当郊区空气移动到城市上空 时,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使来自郊 区的下层空气被加热,靠近地面的逆温层被破坏,从而形成城市混合 层,其上部仍维持逆温现象。右图示意城市热岛混合层的形成过程。
原地堆积而形成冰碛地貌,如东欧平原 化、冰碛地貌
等
[试题演练] (2023年辽宁沈阳名校联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河岸沙丘是发育在河谷环 境,并叠加于河流地貌之上,受风、水 交互侵蚀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地貌类型。 圈河流域位于图们江下游,地处敬信盆 地南缘,距日本海较近,平均海拔约9 米,以流动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为主。 右图示意圈河入海口处河岸沙丘分布。
(1)据图描述逆温层分布的特点。 【答案】郊区逆温层厚,城市逆温层薄;由郊区到城市中心逆温层 逐渐变薄。 (2)简述城市热岛效应对逆温层和城市混合层的作用。 【答案】城市温度越高,热岛效应越强,对来自郊区的冷空气加热 作用越显著,导致近地面的逆温层被破坏,逆温层变薄,城市混合层高 度变高。
(3)在区域静风条件下,推测一天中城市混合层高度最低的时段,并 说明理由。
[知识分析] 1.传统城镇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2.从来水、去水、需水三个方面分析城市内涝的原因
来水量大:强降水导致城市短时间内汇集大量的雨水。 排水不畅:地表水下渗弱;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系统不健全。 蓄水能力弱:城市河、湖、湿地等面积小。
3.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 完善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系统;扩大城市绿地、湿地面积;修建透水 性地面。 4.海绵城市的“渗、蓄、滞、净、用、排” (1)渗:要加强自然的渗透,通过铺设透水砖、地面绿化等把渗透放 在第一位。 (2)蓄:雨水留下来,要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使降雨得到自然循 环。现在人工建设破坏自然地形地貌后,短时间内降水汇集到一个地 方,就形成内涝现象。要采取多种措施蓄水。
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4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3)为提高集雨工程的水质,请对当地农民的传统习惯提出建议。 【答案】家禽、家畜集中圈养;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厕所应 远离集雨工程。(言之有理即可) (4)结合材料,说明水循环具有哪些意义? 【答案】更新陆地水体;促进物质迁移,能量交换;塑造地表形 态;等等。
【整合提升】 1.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
海绵城市的建设影响了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提示:下渗。
【基础清单】 一、水循环 1.概念:在自然界中,水在各 __水__体____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变 化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按发生的空间范围分)
水循环的类 型
主要环节
意义
① 水 汽 蒸 发水、汽输②送
海陆间循环
地表径流
(又称大循 环)
______下__渗__、③降水、④
新,促使地表物质迁移,是“传输带”。
[考向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021年广西南宁月考)北京市最大的“城市海绵体”——西郊砂石
坑蓄洪工程,以总计700万立方米的“胸怀”迎接夏季可能的暴雨。一
旦暴雨来临,市区西郊的洪水将被拦蓄。据此完成第4~5题。
4.该“城市海绵体”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不利 影响
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城市路面硬化:会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使地面蒸 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用水不当: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
现断流;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
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拓展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情境探究】 教材P53 探索 实验中,器皿的内壁和塑料纸底面出现大量凝结的水珠,塑料纸底 面的水珠向中部聚集,并滴落到装满沙子的水瓶中,然后下渗到小瓶的 底部。这个实验揭示了水的运动现象。在自然界中,这种现象是通过水 循环来体现的。具体过程是:海陆表面的水分因太阳辐射而蒸发进入大 气,在适当条件下凝结降水,降落到海陆表面,降落到陆地上的水有一 部分会下渗到地下形成地下水,有一部分形成径流流入海洋,然后再参 与蒸发,这样不断地循环交换,形成水循环。
高二地理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A.a为海洋b为陆地B.环节①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D.环节③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答案】BD【解析】读图,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a处有大气降水过程,为陆地,b处是海水蒸发,为海洋,A错。
环节①是水汽输送,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B对。
环节②表示海水蒸发,C 错。
环节③是地表径流,④是大气降水,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D对。
【2】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A.该大洋环流圈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B.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C.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D.④洋流沿岸地区主要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答案】AC【解析】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读图,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说明位于赤道上。
所以该大洋环流圈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A对。
①洋流为南赤道暖流,B错。
②洋流是寒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C对。
④洋流沿岸地区主要分布热带或亚热带植被,D错。
【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影响。
2.我国近年进行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学科门类最齐全、技术最先进、阵容最强大的三江源科考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三江源地区是我国主要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
三江主要是指A.长江、黄河、澜沧江 B.金沙江、澜沧江、怒江C.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D.长江、黄河、怒江【答案】A【解析】三江源地区是我国主要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
三江源的三江主要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故答案选A。
【2】科考队员途经格尔木北侧,所见到的湖泊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答案】B【解析】我国格尔木位于青藏高原上的柴达木盆地中,气候干旱,河流多为内流河,湖泊多为内流湖,图中C、D等高线高度尽在300米左右,因此可以排除,根据河流流想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以得出A选项河流流入湖泊后流出,湖泊为淡水湖,故可以排除A答案,B选项中两侧河流都汇入湖泊,没有外流,河流、湖泊为内流河、内流胡,故答案选B。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教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水平1:能够在水循环示意图中辨认水循环的环节和类型。
水平2:能够运用示意图,解释水循环的时空变化过程。
水平3:能够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与地球水体之间的联系,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平4:能够运用示意图,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人地协调观: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应遵循水循环的规律。
综合思维:分析水循环与水体转换的联系,分析河流的补给来源。
地理实践力:观察当地某水体(河流、湖泊、海洋),设计科学的水循环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
一、水循环1.定义: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植物□01蒸腾、水汽输送、凝结□02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03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2.类型及过程3.水循环内外因:内因是□11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态变化;外因是太阳辐射和□12重力作用提供了□13能量和动力。
1.判断正误。
(1)水循环的初始环节是降水。
(×)(2)海上内循环的环节主要是降水和蒸发。
(√)2.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是( )A.河流蒸发B.土壤水蒸发C.海洋水蒸发D.植物蒸腾答案 C解析地球上海面最为开阔,可供蒸发水量丰富,其蒸发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3.盛夏季节我国城市暴雨往往导致城市内涝,地表积水严重。
城市建设影响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提示城市地面硬化后,阻止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地表水的下渗;人为改造后的地表,也影响着地表径流等。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01动态平衡。
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2.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水循环参与太阳辐射能的□02重新分配过程;地表径流源源03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质和各种营养盐类。
不断地向□3.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过程中的流水以其持续不断的冲刷、侵蚀、□04搬运、堆积和溶蚀作用,不断塑造着全球□05地貌形态。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4讲水的运动教学案中图版
第4讲水的运动考纲考情核心素养思维导图[考纲展示]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情分析]1.多结合区域特点考查河流水文特征、水循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多以示意图、等温线图的形式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认知:世界洋流分布图。
2.综合思维:掌握水循环的类型与环节,利用水循环原理分析水资源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河流的补给类型。
熟记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和洋流模式图,实验观察植被破坏前后径流、下渗等环节的变化,设计合理的航海线路。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68页考点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1.三大类型及主要环节类型 环节名称特点海上内循环A 蒸发→B 降水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海陆间循环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陆地内循环⎦⎥⎥⎤I 蒸发F 蒸腾→D 降水 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2.成因⎩⎪⎨⎪⎧内因:水在常温和常压条件下的三态变化外因:太阳辐射和水的重力提供了能量和动力3.意义(1)联系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
(2)在各圈层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输送和转换。
(3)促进整个自然界的发展演化。
(4)调节水分和热量地区分布的不均,减少地区之间的干湿、冷热差异。
(5)水资源得到更新并能持续利用。
[素养盘点]1.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从水循环的角度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综合思维)提示:不对。
因为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存在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井水一般属于地下水,地下水和河水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1.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水循环主要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
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
改变地表径流人类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影响下渗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2.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问题沼泽地的形成内流河断流的成因考法一水循环原理及其地理意义命题点睛:近年来,考查水循环和水平衡的题目综合性强,难度大。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素养培优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素养培优练(二)知识点1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七百弄位于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西北部,由5 000多座峰丛深洼地的山弄组成,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
图中为七百弄峰丛洼地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峰丛洼地形成的地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深洼地两侧坡度较缓B.石笋形成于溶洞的顶部C.溶洞属于喀斯特沉积作用D.裂隙水可以增加地下河的流量【解析】1选C,2选D。
第1题,图示地貌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沿裂隙侵蚀,低洼地逐渐加深,地下暗河和溶洞规模逐渐扩大,溶洞中的石笋等逐渐形成,所以形成的过程应为③①②。
第2题,读图可知,深洼地两侧坡度较陡,石笋形成于溶洞的底部;溶洞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属于喀斯特溶蚀作用;裂隙水向地下暗河汇集,可以增加地下河的流量。
知识点2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2021·厦门高一检测)对流层顶高度与对流活动强弱密切相关。
下图示意青藏高原1980-2010年间对流层顶气压的月平均变化。
据此完成3~5题。
3.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最大的月份是( )A.2月B.5月C.7月D.12月4.导致青藏高原地区春季对流层顶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冷空气势力增强B.太阳辐射增强C.植被覆盖率提高D.大气降水增多5.近20年来,青藏高原对流层顶高度呈上升趋势。
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化石燃料使用增多B.途经航空班次增多C.地表植被密度增大D.人工降雨频率增大【解析】3选C,4选B,5选A。
第3题,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在垂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说明对流层顶的气压越低,对流层顶高度越大,根据图中曲线,7月气压值最低,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最高。
第4题,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在相同时间间隔内,对流层顶的气压值变化幅度越大,说明对流层顶的上升幅度越大,根据图中曲线,春季气压值下降,说明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上升,春季,太阳辐射增强,北半球各地气温回升,导致对流层顶高度上升;冷空气势力减弱;植被覆盖率提高和大气降水增多不是主要原因。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_《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四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一、选择题1.“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吕氏春秋》)这段文字主要涉及()A.静态水资源的更新过程B.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环节C.水循环的降水和蒸发环节D.全球水量不均衡原理【答案】B【解析】文字的前半部分涉及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环节,后半部分则涉及径流输送环节。
2.下列环节中,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有()A.塔里木河的河流径流B.亚马孙河的河流径流C.青海湖水蒸发D.未登陆的台风形成的降水【答案】B【解析】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其河流径流最终消失在沙漠中,只参与了陆地内循环。
青海湖水蒸发参与了陆地内循环。
未登陆的台风形成的降水发生于海上,台风本身形成于海上,所以属海上内循环。
亚马孙河河水汇入大西洋,参与了海陆间循环。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3~5题。
3.图中正确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组合是()A.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③→④【答案】B【解析】图中①→②→③→④发生在海洋与陆地及其上空之间,为海陆间循环,故选B。
4.图中水循环①—④环节中,目前人类施加影响最深刻的环节是( )A.①环节B.②环节C.③环节D.④环节【答案】D【解析】目前人类施加影响最深刻的环节是地表径流,在图上是④环节。
5.下列关于水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示意图中反映了三种水循环类型B.水循环联系了四大圈层C.人工降雨属于人类对①环节的影响 D. ②环节表示水汽输送【答案】C【解析】人工降雨属于人类对③环节的影响,③环节才是降水。
6.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陆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B.夏C.秋D.冬【答案】B【解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为季风气候,夏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汽,形成丰沛降水,此时海陆间循环最活跃,故选B。
下图为“地球各圈层间的水分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下渗C.降水D.径流【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①环节是由大气圈到水圈,应该是大气降水。
高一【地理(中图版)】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后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地理学科(中图版必修一)14学科地理年级高一学期第一课题水循环过程与地理意义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一册出版社:中图版出版日期:2019 年6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课后练习读图1“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3题。
1. 图中序号①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A. 降水B. 蒸发C. 下渗D. 径流2. 通过增强下渗环节,提高城市地下水资源储量的可行性措施是A. 缩减城市绿地B. 铺设地面透水砖C. 治理水体污染D. 增加地下水开采3. 地表径流不畅可能导致A. 洪涝灾害B. 海平面上升C. 暴雨灾害D. 土地荒漠化参考答案:1A 2B 3A蒸馏法是加热海水使之沸腾,再把蒸汽冷凝成淡水的方法。
最近,科学家研发出一种石墨烯薄膜,利用它能迅速将海水淡化。
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其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
结合图2,完成4题。
陆地海洋①④图1图24.蒸馏法海水淡化的过程类似于水循环示意图中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参考答案:4C“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2016年10月,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发布首都海绵城市解读,未来北京市将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据此完成5~7题。
5.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有A.增加地表径流B.减少植物蒸腾C.减少地下径流D.增加下渗6.建设“海绵城市”可以①增强城市供水能力②提高城市防洪能力③减轻城市交通压力④加剧城市热岛效应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某班同学为北京市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A.普及屋顶绿化,扩大绿地面积B.加强监督和管理,消除水体污染C.跨流域调水,减少开采地下水D.地面铺设透水砖,就地消纳雨水参考答案:5D 6A 7D8.读“水循环示意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与物质转移过程之一。
图3(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水循环环节名称: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2)下列地理现象中,具有图中环节①作用的是__(单项选择题)A.塔里木河河水蒸发B.高山冰川融化C.影响我国的夏季风D.跨流域调水工程(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在于________(双项选择题)A.使地表水体呈现三态变化B.更新陆地淡水资源C.使地球表面水资源均匀分布D.调节全球热量平衡(4)2017年我国全面推行“河长制”河湖管理模式。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四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件中图版必修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 问题探究 据德国研究机构发表的研究文章显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20 世纪90年代末以来,亚马孙河流域的水循环已经加剧,这导致更频 繁的水文极端事件。 结合材料探究: (1)亚马孙河流域的大气降水特点是什么? (2)亚马孙河主要参与哪种水循环? (3)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大面积被毁,对其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什么? 提示:(1)全年降水量大且较为均匀。 (2)海陆间循环。 (3)植物蒸腾作用减弱, 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减少等。
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一、水循环 1.概念: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 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 续不断变化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2.类型及主要环节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要点笔记外流区域既存在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以海陆 间循环为主。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解析:读图可知,①表示水汽输送,②表示海洋上大气降水,③表示海 水蒸发,④表示陆地大气降水,⑤表示地表径流,⑥表示植物蒸腾及 陆地水体蒸发,⑦表示地下径流,⑧表示地表水下渗。人类活动主 要影响⑤环节,A错误。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它 由③①④⑤⑧⑦构成,B错误。人工降水与海水蒸发(③)无关,它影 响陆地降水(④)环节的时空分布,C错误。植树种草会增加地表水 的下渗量,故D正确。 答案:D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雨水被收集到蓄水池中存储起来,使降雨时 的地表径流减少,因而该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了地表径流,并有 利于减缓城市内涝。 答案:(1)B (2)B
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1.水循环类型及地理意义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发生领域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 上空之间
海上内循环
海洋与海洋上 空之间
示意图
特点
最重要的类型, 使陆地水得到补 补给陆地水 充,水资源得以 的水量很小 再生
携带水量最大 的水循环,是 海陆间循环的 近十倍
典例 地理意义
未登陆的台
长江流域的 塔里木河流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学会绘制水循环示意图。2.运用水循环 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3.理解水循环的地 理意义。
一、水循环 1.概念: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 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 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2.类型及主要环节。
答案:(1)A↑ ←―C ― D↑ (2)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3)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4)E
4.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
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②
D.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 解析:第3题,①属于社会循环,且能为城市提供地表水, 最可能为跨流域调水。②属于自然循环,也能为城市提供 地表水,应为地表径流。③属于社会循环,可以把城市地 表水提供给用户,应为管道输水。⑦属于社会循环,可
答案:1.C 2.A
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下图为某城 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⑦分别表示( )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 B.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 D.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中图版 · 必修1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四节邛水河的水主要从哪里来的?要从哪里来的?邛水河的水主要从哪里来的?邛水河的水,水汽竟然来自于太平洋!CONTENTS 目录04 喀斯特地貌01 水循环02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04 喀斯特地貌01 水循环形态气态液态固态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数量最大分布次之仅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水体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96.53%供应人类所需的淡水,3.469%0.001%想一想:自然界中的水是怎样运动的?自然界中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等环节,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的运动,这种运动过程称为水循环。
蒸发降水海上内循环蒸发、蒸腾降水陆地内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海陆间循环陆地海洋蒸发降水海上内循环蒸发、蒸腾降水陆地内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海陆间循环水循环示意图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陆地内循环蒸发、植物蒸腾、降水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水量最少最重要的循环运动水量最大蒸发水汽输送陆地海洋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降水蒸腾蒸发地表水蒸发降水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最重要的循环,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循环水量少,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这些图分别体现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下列人类活动影响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人工降水破坏植被硬化路面修建水库南水北调工程开采地下水人工降水破坏植被硬化路面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开采地下水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用水循环的知识解释内涝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城市内涝:主要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用水循环的知识解释内涝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
导入新课:
思考:秘鲁位于太平洋沿岸地区,气候 干旱,该国地处阿塔卡马沙漠地区的 人们用特殊材质生产捕雾网,他们利 用捕雾网做什么?
捕雾网
用来采集大气中的雾气,使雾气成为饮用水; 使用捕雾网集水储水,以解决缺水的困境
捕雾网
思考:黄河为什么断流?
思考:城市地面为什么要铺设透水砖? 透水砖
导入新课:
读“水循环”示意图依次回答:(10分)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2分) ② 海洋蒸发 ③ 水汽输送 ; ④ 陆地降水 ⑥ 地表径流; ;
(2)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太阳辐射,能 图中③环节主要靠 海洋风 途径来完成。 (2分)
(3)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水循环 更新 的数量与速度,或者使水资源遭受污染, 就会造成水资源 枯竭 。(2分)
活动:2.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有很多,植被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 素。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思考:1.植被对河流流量的影响主
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无植被,河流洪水峰值高,集中程度高, 洪峰提前,结束快; ;
②有植被,河流洪峰较低,洪水期延长,
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或削减洪峰, 增大枯水径流,植被有削峰补枯的功能; 洪水与枯水流量变化小。
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气温低,蒸发量小; ③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 ④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运用水循环的原理解释黄河断流的原因
① ③蒸发旺盛 降
水
少
②来水少(地 表径流少)
⑤人类大量引水 (水库拦截.生产生活)
地面
④下渗多
运用水循环的原理解释内陆盐湖的成因
① ③蒸发旺盛 降
水
少
⑤无出水口,
②地表径流带 湖水不能外泄 来盐分)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4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中图版必修第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建议用时:45分钟)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A.C环节B.G环节C.F环节D.E环节2.对陆地水资源更新作用最大的是( )A.A、B循环B.H、G循环C.A、C、G、E、F循环D.B、C、G、F循环1.D 2.C[第1题,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对应图中的E环节。
第2题,对陆地水资源更新作用最大的是海陆间循环,主要是A、C、G、E、F循环]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A.a→f→h→g B.e→f→h→dC.c→a→b→d D.d→a→b→c4.水循环中的( )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d环节为水汽的输送3.D 4.C[第3题,海陆间循环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间的循环过程,由海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完成,故选D。
第4题,a环节为水汽输送,只要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即可,不仅是季风,西风、信风、台风都可以;b环节为降水,地中海气候集中在冬季;c环节为径流输送,地表径流部分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环节为海水蒸发。
]2017年,长春市首个“海绵公园”——劳谦公园建设完成,整个公园充分体现了“海绵城市”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功能。
雨水通过透水铺装、生态植草沟和雨水花园等下渗,再经过地下的过滤装置过滤,实现雨污分开,干净的水被收集储存,用于植物的灌溉养护。
右图为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以下关于“海绵公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雨水花园可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缩短汇流时间②生态植草沟可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流、净化雨水,具有一定的污染控制功能③渗、滞、蓄、净、用、排等系统单独运行,与其他系统没有衔接④可以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和城市内涝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海绵公园”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是 ( )A.调节a B.调节eC.增加f D.增加d5.D 6.A[第5题,由题干可知,雨水花园的作用是集水(或汇水),增加下渗,①对于雨水花园作用的表述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四节【A基础练·学业水平测试】时间:20分钟总分:44分(知识点1:自然界的水循环。
知识点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知识点1、2](2020年北京丰台区检测)南宋天文学家、思想家何承天在《论浑天象体》中记载“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高趋下,归注入海”。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代号最能解释文字中“百川发源……归注入海”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是( ) A.①—降水B.②—蒸发C.③—水汽输送D.④—地表径流2.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比喻及其解释,连线正确的是( )A.“纽带”—地球表面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B.“调节器”—对全球的水分和热量进行再分配C.“雕塑家”—调节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D.“传送带”—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基本形态【答案】1.D 2.B[解析]第1题,“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高趋下,归注入海”是地表径流的描述;图中①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径流。
第2题,促使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被称为“传送带”;从而使地球表层各圈层之间,以及陆地和海洋之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被称为“纽带”;水循环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它可以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被称为“调节器”;水的循环运动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且使水成为自然界最富动力的因子之一,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被称为“雕塑家”。
[知识点1](2020年辽宁实验中学检测)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 )①风力②地球重力③太阳能④温室效应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该方法可以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有( )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大气降水④地下径流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3.C 4.B[解析]第3题,结合示意图分析,实验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使水分蒸发,凝结的水滴在地球重力作用下,滴落到容器中,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太阳能、地球重力。
第4题,蒸馏模拟了蒸发环节,水汽凝结、滴落类似于大气降水过程,故①③正确;结合示意图分析没有水汽输送环节,也没有形成地下径流,故②④错误。
[知识点2](2020年辽宁实验中学检测)读城市路面硬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图,完成第5~6题。
5.漫画中柏油路( )A.阻断了地表雨水下渗B.不利于地面径流形成C.有利于地下水的蒸发D.不易形成城市内涝6.利于水循环的市政建设有( )①减少绿地面积②建雨水花园③水泥路面代替柏油路④路面用透水砖⑤加大景观水体面积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答案】5.A 6.D[解析]第5题,柏油路透水性差,阻断了雨水下渗;柏油路减少了雨水的下渗量,因此地表径流会增多;柏油路阻隔了地下水蒸发;地表径流增多,积聚容易导致城市内涝。
第6题,减少绿地面积,会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和地下径流,①错误;建雨水花园,有利于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②正确;水泥路面和柏油路一样不利于下渗,③错误;路面用透水砖,有利于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④正确;加大景观水体面积,水域面积大,蒸发增加,降水量增加,⑤正确。
综上,选D项。
[知识点2]生物滞留池是指在低洼区种有灌木、花草乃至树木的工程设施。
下图为城市生物滞留池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7~8题。
7.图中生物滞留池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降水减少B.下渗减少C.地表径流减少D.水汽输送减少8.推广建设生物滞留池,对城市的影响是( )A.减轻城市内涝B.降低地下水位C.加剧热岛效应D.解决缺水问题【答案】7.C 8.A[解析]第7题,从剖面图可以明确看出,生物滞留池增加了水循环的下渗环节。
对降水和水汽输送没什么影响,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
第8题,生物滞留池使得地表积水转入地下,减轻城市内涝,地下水位上升;对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不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二、非选择题(20分)9. [知识点1]通过以下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20分)实验材料:一个平底盆、自来水、塑料纸(透明)、一块小石头、橡皮筋、装沙子的小瓶。
实验步骤:步骤一:在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水盖满盆底。
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
步骤二: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用橡皮筋扎住盆口,并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塑料纸上,压住塑料纸;小石头要放在装沙小瓶正上方。
步骤三:将盆放在阳光下照射,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观察。
(1)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你观察到的现象有哪些?(6分)(2)实验结论:这个实验模拟了________现象,其模拟的环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3)实验升华:对于沙子而言,水的作用相当于地质作用中的________作用。
(2分)(4)实验意义:通过实验演示,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球表面各纬度之间发生的____________的交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2分)。
【答案】(1)首先是塑料纸上有水珠凝结;然后水珠向小石块下压的方向聚集,水珠滴入装沙的小瓶;最后小瓶中的沙由干变湿。
(2)水循环蒸发、水汽凝结、降水、下渗(3)外力(4)物质和能量(热量和水分)【B培优练·核心素养提升】时间:20分钟总分:47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区域认知](2021年浙江温州期末)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水循环模拟实验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2题。
1.该实验设计中,没有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B.降水C.地表径流D.下渗2.该实验设计中,斜面下方冰块可降低温度,从而促进不透水斜面上的气流( )①收缩下沉②膨胀上升③向右流动④向左流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1.D 2.A[解析]第1题,图中采用的是不透水斜面,因此冰块融化的水无法下渗,该实验设计中没有模拟的水循环是下渗,D项正确。
该实验设计中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环节,A、B、C项不符合题意。
第2题,该实验设计中,斜面下方冰块可降低温度,使不透水斜面上的空气降温,气流收缩下沉;冰块位于左侧,右侧没有,因此左侧降温明显,右侧降温不明显,右侧气温相对较高,气流可能膨胀上升,不透水斜面上的气流沿着斜面向右流动,A项正确。
[人地协调观]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第3~4题。
3.雨水花园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B.水汽输送C.大气降水D.径流4.下列不是雨水花园功能的是( )A.能够有效地去除雨水污染物B.能够为昆虫与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C.可以调节局地小气候D.增加地表径流量【答案】3.D 4.D[解析]第3题,雨水花园增加了雨水的下渗,减少了地表径流,增加了地下径流,影响了水循环中的径流输送环节。
第4题,雨水花园通过植被、土壤等的截留,能够有效地去除雨水污染物;增加了水域和绿地,能够为昆虫与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绿地和水域面积增加,可以调节局地小气候;减少了地表径流量。
[综合思维]读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完成第5~7题。
5.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蒸发、降水、下渗、污水B.下渗、降水、蒸发、污水C.降水、蒸发、下渗、污水D.降水、下渗、蒸发、污水6.为了完善自然界水循环,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①加强人工降雨力度②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③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④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为了减小人类社会水循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①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实施地下水回灌②提高河川径流的供水量③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加强对浅层地下水的开采④加强城市污水的处理力度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5.D 6.B 7.C[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的联系可判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降水、下渗、蒸发、污水。
第6题,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和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能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水循环的影响,完善自然界水循环。
第7题,对浅层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会导致地面沉降等问题;提高河川径流的供水量会导致河川径流量减小,会减少河流水对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河流的输沙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会降低,对城市河流下游地区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人地协调观]下图为某地植被分布状况和水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④代表水循环的环节。
读图,完成第8~9题。
8.水循环环节①、②、③、④中,受植被覆盖率影响明显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如果该地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 )A.①减弱B.②减弱C.③增强D.④增强【答案】8.B 9.C[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①为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③为地表径流,④为地下径流。
受植被影响明显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综上,选B项。
第9题,①为海水蒸发,②为水汽输送,植被破坏对海水蒸发及水汽输送没有影响;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植被破坏后,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地表径流增强,地下径流减弱。
二、非选择题(20分)10.[综合思维]图1为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为该地沿海某流域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分)图1 图2(1)判断图1水循环的类型,并说明与C海区的渔业资源丰富有关的水循环环节。
(4分)(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哪些?(4分)(3)判断A环节的名称,说明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
(4分)(4)与10年前相比,图2中河流的地下水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该地的气候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以及该变化所产生的地理意义。
(8分)【答案】(1)类型:海陆间循环。
环节:地表径流。
(2)地面沉降(或地面建筑物倾斜、坍塌)、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入侵。
(二点即可)(3)水汽输送。
作用:调节海洋和陆地的热量与水分平衡。
(4)地下水位变化:升高。
气候变化趋势:逐步趋向湿润。
地理意义:有利于沿岸地区自然环境的恢复;可以提供更多的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