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
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2.李贺(790—816):字长吉,唐宗室远支。早有诗才,遭竞争者毁谤,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仅担任过奉礼郎,于27岁病逝。怀才不遇,一生潦倒。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
(二)写作背景
2.督促小组成员准备好上课需要用到的导学案、典题本、课本、双色笔,激情投入课堂。
授课安排:
预习课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李贺惜时
李贺是一位遭遇不幸的天才诗人,但他懂得珍惜有限的生命。小时候,他就很有抱负,吟诗明志:“少年心事当拿云。”(《致酒》)他酷爱读书,勤于写作,就连出门骑在驴上的时候,也经常见他吟哦思考。母亲曾十分疼爱地责备他:“你一定要把心血呕出来才罢休吗?”
当时,一些贵族纨绔子弟,整日里金鞍肥马,花天酒地,绫罗香衫,招摇过市。年轻的李贺非常看不惯,写了一首《啁少年》的诗,殷切劝诫他们自爱惜时,诗中写道:
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能变桑田。
荣枯递传急如箭,天公不肯于公偏。
莫道韶华镇长在,发白面皱专相待。
诗人规劝那些少年们不要虚度光阴。他指出:“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能变桑田。”岁月陡转,光阴似箭,时间老人对每个人都是公正的。不要说美妙的青春年华是永驻的,生命的年轮不是没有止境的,发白面皱也非遥远的事情。
(五)自主梳理
《听颖师弹琴》《琵琶行》《李凭箜篌引》音乐表现手法比较
河南农业2015年第7期(下)唐代是一个诗和音乐的时代,出现了不少将音乐美与文学艺术美完美结合的作品。
其时,摹声写音之诗俯抬皆是,有李颀的《听安万善吹筚篥歌》和《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霓裳羽衣舞歌》、元稹的《琵琶歌》和《连昌宫词》、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张祜的《观宋州于使君家乐琶琶》等等。
其中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更是精品中的精品,摹声写乐新颖奇特、撼人心魄,被清人方扶南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反复吟咏品读,不难发现,三诗在表现音乐的手法方面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一、三诗之同三首诗都采用“以声写声”、“以形写声”的拟声方法,从正面描写了音乐的音质、音调、节奏与旋律,展示了音乐的“曲内境界”;又都“以感写声”,“移情于物”,从侧面烘托了音乐的强烈效果,展示了音乐的“曲外境界”。
在诗人的笔下,音乐成了可以听、可以观、可以感的东西。
(一)以声写声,诉诸人的听觉这三首诗,尽管写的乐器各有区别,但这几位作者都借助另一类声音来描摹,刻画了音乐的音质、音调及乐曲的高低徐疾、跌宕多变的过程,促成了听众对音乐的体验。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先是“昵昵儿女语”的轻柔细屑,再是“勇士赴敌场”的昂扬激越,开始是“百鸟喧啾”的喧哗,之后是“孤凤凰”的“失势千丈”;而白居易的《琵琶行》,一会儿“嘈嘈如急雨”,一会儿“切切如私语”,一会儿“间关莺语花底滑”,一会儿“幽咽泉流冰下难”,一会儿“无声胜有声”,一会儿又“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至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时而“昆山玉碎”,众弦齐鸣,时而凤凰鸣叫,响遏行云:在这些作者的笔下,这音乐,都有清和与激越,都有单调与复音,有跌宕,有起伏,有诗意,有韵味。
几位作者在描摹时,都似乎不约而同地借助“鸟鸣声”与“人语声”及临战前“战士出征声”来拟声:或“百鸟”齐鸣,或“凤凰”引吭,或“莺”语花底;或“勇士赴敌场”,或“铁骑突出”鸣“刀枪”;或“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或“小弦切切如私语”。
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课件
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听颖师弹琴》与《李凭箜篌引》两篇古文,这两篇文章均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
具体内容包括:1.《听颖师弹琴》中,韩愈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琴声的千变万化,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
2.《李凭箜篌引》中,李白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将音乐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听颖师弹琴》与《李凭箜篌引》的作者、背景及文章大意,理解古代文人音乐审美观。
2. 学习并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3. 感受古人对音乐艺术的独特见解,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2. 教学重点: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古文阅读技巧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让学生感受古琴音乐的魅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文章,勾画重点词汇和句式,理解文章大意。
3. 课堂讲解:分析文章的作者、背景、主题,详细讲解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4.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模仿韩愈、李白的表达方式,用现代汉语描述一段音乐。
5. 例题讲解:分析古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结合文章中的具体例子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翻译文中的难点句子。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听颖师弹琴》作者:韩愈背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家、思想家主题:音乐艺术魅力重点:修辞手法分析2. 《李凭箜篌引》作者:李白背景:浪漫主义诗人,诗仙主题:音乐与自然景象重点:情感态度把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听颖师弹琴》与《李凭箜篌引》的主题。
李凭箜篌引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凭箜篌引原文|翻译及赏析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们的热情赞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的起句开门见,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
二、三两句写乐声。
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
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
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
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
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
带露的芙蓉(即)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
它们都是美的化身。
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
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李凭箜篌引》《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比较鉴赏课件16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
朗读《听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活动二:仔细推敲析手法
学生活动:
摹写声音之至文, 自成一家始逼真。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吟诵诗歌,感受仙乐魅力。 2.分析三首诗歌中音乐描写的手法。 3.比较《李凭箜篌引》《琵琶行》《听颖师弹琴》 在描摹音乐方面的异同。
课前检测
箜篌 kōng hóu
神妪
喧啾 xuānjiū
未省
跻攀 jī pān
丝篁
遽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jù
滂滂
yù xǐng huáng pāng
朗读《琵琶行》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总结升华
好的音乐既可悦耳,又可赏心,还可以移情动志;好的琴 声,也不只可以绘声,而且可以“绘情”“绘志”。
塞·丹尼尔说:“美在已经涉足和尚未涉足的领域中创造 着。”约·德莱顿说:“要创造出真正的美必須具备巨匠的技 艺。”通过这三篇诗歌,我们领略了传统乐器的美妙,也看到 了诗人的匠心,这就是祖国文化的魅力,希望每一位同学都是 美的鉴赏者、美的创造者。
《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课件
探 究 二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 以冰炭置我肠!”对比前面诗句,你认为琴师 的高超技巧是怎样体现的?同时体会作者此刻 是什么样的心情?
表现了听琴者听后的感同身受的思 想感情。诗人运用通感的修辞写自 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 琴声的优美动听。
思 考
“老鱼跳波瘦蛟舞”,作者用“老”和“瘦” 两个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有何妙处?
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 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 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 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了。
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鉴赏诗歌的音乐描写
拓 展 训 练
作者写蜀僧弹琴,为表现其弹奏技巧,只说 “一挥手”,其技巧的高超和神态的潇洒已可 知; 写琴声,只说“如听万壑松”,其琴声的铿 锵有力可知; 写听琴后的心理感受,只说听者的精神得到 澄清,琴的余音引起寺内钟的共鸣,可知听者 心神爽朗,得到了极大的美感享受。 末句,用听者听得入神,不知不觉间天就黑 了来衬托琴声之美妙,属侧面描写。松涛阵阵, 流水叮咚,古刹钟鸣,余音袅袅,使人如在天 籁之音合成的交响乐包围之中。
参考答案: (1)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 《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 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 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只有“昆山玉 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 《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 色的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的手法, “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侧面烘托。
比 较 鉴 赏
参考答案: (2)风格迥异: 《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摹音乐, 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风格浪漫瑰丽。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 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琵琶女弹 奏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 穿插其中,其风格平易感伤。
韩愈《听颖师弹琴》阅读答案附赏析
韩愈《听颖师弹琴》阅读答案附赏析昵昵儿女语⑵,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⑶,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⑷。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⑸。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⑹。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⑺。
推手遽止之⑻,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⑼!【注释】①颖师:名颖,师是僧的通称。
来自天竺,元和间在长安,以弹琴著名,②昵昵:亲热而细柔。
尔汝:好朋友不讲客套,互称你我,叫做尔汝交。
③划然:突然。
轩昂:形容音乐高亢雄壮。
④浮云两句:形容音乐飘逸悠扬。
⑤喧啾四句:形容音乐既有百鸟喧哗般的丰富热闹,又有主题乐调的鲜明嘹亮,高低抑扬,起伏变化。
⑥未省:不懂得。
丝篁:弹拨乐器,此指琴。
⑦起坐:忽起忽坐,激动不已的样子。
⑧遽:急忙。
⑨冰炭置我肠:冰极冷,炭(火)极热,指两种相反的情感剧烈冲击。
【文学常识】韩愈(768~824):字退之。
河内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
唐古文运动旗手。
作气势宏大,想象丰富,语言新颖。
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与《琵琶行》、李贺《李凭箜篌引》被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参考】琴声袅袅升起,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之际窃窃私语。
忽然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
接着又转成和日丽,远处飘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飘柳絮,它们漂浮不定,若有若无。
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
它一心向上,结果还是一落千丈。
惭愧呀,我空有一双耳朵,不会欣赏音乐。
但是听了颖师的琴声之后,我先是起坐不安,继而泪滂沱,浸湿了衣襟。
颖师你高超的琴艺,一会儿把我引进欢乐的天堂,一会儿又把我置入悲苦的地狱,就好像同时把冰火投入了我的胸膛。
【训练】1.此诗和白居易的《_____》、李贺的《_____》并称为中描写音乐的三大名作。
2.前十句摹写声音。
声音由_____突然_____,又_____,又____,又____,忽然又_____。
《李凭箜篌引》《琵琶行》《听颖师弹琴》.ppt剖析
神山上教神妪弹奏箜篌,仙境中衰老瘦弱的鱼听到 乐曲声都随之追风逐浪,在波涛中翩翩起舞。 月宫中的吴刚听到乐曲声也忘记了砍树,倚在桂树 上凝神倾听,不知困倦;桂树下的玉兔听到乐曲声也浑 然入境,全然觉察不到寒露打湿了全身。诗人想象出仙 界神灵的痴迷状态,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的美 妙。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充满浪漫主义 色彩。诗人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 来的优美音乐的?
2、侧面渲染(烘托)写感受: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己空长了两只不懂得音乐的耳朵。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一窍不通竟也被音乐激动得坐立不安。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最后被琴声感动得泪雨滂沱沾湿衣裳。再也不能承受琴声对感情的牵扯, 赶紧伸手止住颖师不要再弹下去了。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好本事啊!你弹琴给我听,简直就是:一会儿放块冰在我的心里。一会儿又 放块炭在我的心上。
思 考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 泣露香兰笑”是诗中仅有 的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 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 法?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艺 术效果?试做具体分析。
通感
“昆山玉碎”可以唤起山崩 地裂的形象感,形容乐声乍起的 壮观; “凤凰叫”可以唤起孤独哀 鸣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幽怨; “芙蓉泣露”可以唤起露滴 残荷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凄凉; “香兰笑”可以唤起兰花盛 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形同乐声 的欢快愉悦。
侧面烘托琴声
《李凭箜篌引》与《琵琶行》
比 较 鉴 赏
(1)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 《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 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 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 兰笑”两句,为侧面烘托手法。 《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 缓急,为直接描写的手法,“江州司马青衫 湿”为侧面烘托。
教案比较阅读《听颖师弹琴》及《李凭箜篌引》
浅议音乐诗歌的阅读方法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二单元出现了韩愈的《听颖师抚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两首音乐诗歌,于是我就这两首诗歌以比较阅读的方式进行了音乐诗歌鉴赏模式研究。
教课目的立体化。
知识与技术层面经过比较二首诗在内容和表达技巧方面的异同进行学法建模,概括音乐诗歌的比较阅读方法;过程与方法层面则以朗读法和小组合作研究为主进行深入发掘;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层面则是从复杂多变的乐声中领会人生的悲欢离合。
作者经历为先导。
清朝学者王国维说过:“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所以以作者生活经历为先导能使学生更简单掌握作者心里深处的感情。
韩愈(768-824),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幼丧父,兄韩会抚育之。
19岁的韩愈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三次皆不中,直到第四次,才考取进士。
今后又连续应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三次皆不中。
直到29岁才在董晋幕府中获取了一个察看推官的细小官职。
36岁时,任督查御史,不久因上书论天旱人饥、减免赋税,而被贬为阳山县令。
元和十一年,47岁,频频上书解析政事,希望革除缺点,结果屡遭贬低,一不当心由中书舍人降为太子右庶子,此时创作《听颖师抚琴》。
李贺(790~816),字长吉,号四明狂客。
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朝“三李”。
因宦途失落,就把所有精力用在写诗上。
出门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
他的母亲见他作诗辛苦,责备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虽家道衰败,但勤劳苦学,获取了“乡贡进士”的资格。
但李贺的竞争者诋毁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
最后李贺遭馋落选。
一世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文本研究为基础指引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长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比较两首诗歌在内容和表达技巧方面的异同点。
这是进行总结音乐诗歌鉴赏模式的基础。
课文内容同样点内容不一样点《听颖师抚琴》1、写音乐及1、直截了当先写音乐,再引出作者,感觉。
《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群文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统编版必修上册《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群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赏析描写音乐的艺术手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探究诗人在音乐描写中的情感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描写音乐的艺术手法,从而获得美德教育。
文化传承与理解:探究诗人在音乐描写中的情感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感悟,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赏析描写音乐的艺术手法,从而获得美德教育。
教学难点:探究诗人在音乐描写中的情感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感悟,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一、导入在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有哪些描写音乐的名句?生: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生: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生: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生: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生: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师: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古今因为音乐编织出无数佳话。
一曲《琵琶行》,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至今流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千年乐音《琵琶行》。
一、教学过程学习活动一:寻声暗问,赏析音乐1.朗读《琵琶行》第二段中具体描写琵琶女演奏的诗句,说一说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这次演奏的?师: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展示讨论结果。
五组:视听结合。
理由是“转轴拨弦”是弹奏前试弦调音的准备动作。
“低眉信手续续弹”是演奏时的情态,“轻拢慢捻抹复挑”中“拢”“抹”“捻”“挑”是弹奏中的指法,表面看,是展示琵琶女技艺的娴熟,实际上一系列时缓时急、时强时弱的动作变化,正是琵琶女内心世界的波澜;曲终时“收拨”一“画”,干净利落,整个音乐戛然而止,却余音绕梁。
通过一系列的动作从视觉角度来写。
听觉角度是通过一系列比喻来写。
描绘琴声如“急雨"般疾速重厚,如”私语"般细促轻幽,如珠落玉盘似的圆润悦耳,如“莺语"般婉转流畅,如”银瓶乍破"铁骑突出"似的铿锵雄壮,如“裂帛"般强烈清裂干脆。
教案比较阅读《听颖师弹琴》与《李凭箜篌引》
浅议音乐诗歌的阅读方法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二单元出现了愈的《听颖师弹琴》和贺的《凭箜篌引》两首音乐诗歌,于是我就这两首诗歌以比较阅读的方式进行了音乐诗歌鉴赏模式探究。
教学目标立体化。
知识与技能层面通过比较二首诗在容和表达技巧方面的异同进行学法建模,归纳音乐诗歌的比较阅读方法;过程与方法层面则以诵读法和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进行深入挖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则是从复杂多变的乐声中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
作者经历为先导。
清代学者王国维说过:“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因此以作者生活经历为先导能使学生更容易把握作者心深处的情感。
愈(768-824),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幼丧父,兄会抚养之。
19岁的愈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三次皆不中,直到第四次,才考中进士。
此后又连续应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三次皆不中。
直到29岁才在董晋幕府中得到了一个观察推官的微小官职。
36岁时,任监察御史,不久因上书论天旱人饥、减免赋税,而被贬为阳山县令。
元和十一年,47岁,屡次上书剖析政事,希望革除弊端,结果屡遭贬斥,一不小心由中书舍人降为太子右庶子,此时创作《听颖师弹琴》。
贺(790~816),字长吉,号四明狂客。
世称长吉、鬼才、诗鬼、昌谷、奉礼,与白、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
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
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
他的母亲见他作诗辛苦,责怪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虽家道没落,但勤奋苦学,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
但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
最终贺遭馋落第。
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文本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比较两首诗歌在容和在上面了解作者的经历和比较了两首诗歌在容和表达技巧方面的异同点之后,在小组总结音乐诗歌鉴赏的模式,然后上黑板展示,最后总结分析。
音乐诗歌的比较阅读方法1、看写作容顺序,思作者写作意图。
《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
• 2.听到如此的音乐,韩愈的感受如
何呢? (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
•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可叹啊我空有耳朵一双,却对音乐太外行不懂 欣赏。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令人起坐不安。 伸出手我突然阻止你继续弹奏,泪水滂滂早已 打湿了我的衣裳。颖师你的确擅长弹琴,可是 别再把冰与火填入我肝肠,(让我一会儿犹如 进入快乐的天堂,一会儿坠入悲苦的地狱 )。
• 在唐诗里,有许多写音乐的诗词, • 其中有三首最为著名, • 一首是白居易的《琵琶行》, • 一首是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 还有一首就是李贺的这首《李凭箜篌引》了。 •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琴师,李长吉李凭箜 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 足以移人。 ——清人方扶南 韩愈李贺这两首诗足以惊天泣鬼,主要是因为 诗人构思的奇特。那么诗人韩愈李贺是怎样的人, 这首诗又奇特在什么时候地方,今天,我们就一 同走进诗人韩愈李贺和他们的诗。
李贺
《琵琶行》
• • • • • • •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李凭箜篌引
•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 宋代以来,不少学者、诗人常用“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来形容唐朝两位著名诗人。长吉是李贺的字,“鬼才”, 并非只说他喜欢写神仙鬼魅的题材,而主要是指他的诗想 象丰富奇特,意境新颖诡异,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可见, 李贺诗歌在唐朝诗坛上占有独特的位置。 • 李贺(790-816)是唐朝宗室的后裔,但早已没落 破败,家境贫困。他才华出众,少年时就获诗名,父名晋 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 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九品小官奉礼郎,卒时仅27岁。 郁郁不得志,穷困潦倒。 • 传说他每次出门,跟随的书僮身上总背一只锦囊,他边走 边吟诗,每得佳句就写下来放进囊中,归来时再补足成篇。 他的诗歌继承《楚辞》和乐府民歌的传统而有所创新,在 诗歌的形式、意境、比喻、语言等方面不落前人窠臼,在 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优秀作品有《李凭箜篌引》、《雁 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老夫采玉歌》等。 名句有“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压城城欲摧”、“桃 花乱落如红雨”等,为后世所传颂。《李凭箜篌引》是李 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 礼郎。
《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分别鉴赏及对比鉴赏加练习(人教版高一选修)
《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分别鉴赏及对比鉴赏加练习(人教版高一选修)《听颖师弹琴》一千多年前,在我国的唐朝,相传有一个名叫颖的和尚,从印度来到我国,人们尊称他为颖师。
颖师演奏古琴十分出名,他的古琴长八尺一寸,用质地优良的古桐木制成,音色非常优美。
颖师弹琴的技艺精湛,演奏时有特别的韵味,而且曲目很丰富,远近知名。
据说有一个生病的人,躲在床上,听到颖师弹琴的声音,顿然觉得已经病好了,坐了起来,不用再服药了。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也慕名前来欣赏颖师弹琴。
喜惧哀乐,变化倏忽,百感交集,莫可名状,这就是韩愈听颖师弹琴的感受。
读罢全诗,颖师高超的琴技如可闻见,怪不得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了。
诗分两部分,前十句正面摹写声音。
起句不同一般,它没有提及弹琴者,也没有交待弹琴的时间和地点,而是紧扣题目中的“听”字,单刀直入,把读者引进美妙的音乐境界里。
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之际,窃窃私语,互诉衷肠。
中间夹杂些嗔怪之声,那不过是表达倾心相爱的一种不拘形迹的方式而已。
正当听者沉浸在充满柔情蜜意的氛围里,琴声骤然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象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显得气势非凡。
接着琴声又由刚转柔,呈起伏回荡之姿。
恰似经过一场浴血奋战,敌氛尽扫,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
琴声所展示的意境高远阔大,使人有极目遥天悠悠不尽之感。
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安谧的环境为喧闹的场面所代替。
在众鸟蹁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而且跌得那样快,那样惨。
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显示琴声的起落变化外,似乎还另有寄托。
联系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它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
《琵琶行》《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
“唐诗中得音乐”单元教案单元组成:《琵琶行》《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单元教学目标:1.感受音乐描写得魅力2、明确三诗中对音乐进行描写得方法并迁移到其它作品进行初步鉴赏3.通过写作加深对音乐描写方法得理解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三篇诗歌对音乐都有出色得描写,有共性也有个性,分析并融会之将形成对描写音乐方法得整体认识并可望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重点:对音乐描写方法得理解与运用,对音乐描写规律得认识。
难点:一些个别词句意义得确认与作用得理解,尤其就是比喻与通感具体写出了乐曲或乐声得什么特点课时:6课时学生分析:经问卷调查,学生喜欢古筝,钢琴,吉它,口琴,架子鼓,手风琴,竖笛,长笛等乐器,从中到西,不一而足。
问到对某种乐器得印象,有人讲自己与它得故事,生动有趣;有个别人描写它得倩影,栩栩如生、问到听某曲时得感受,只有个别人能生动地表现与传达。
以上说明同学绝大多数很喜欢音乐,但绝大多数又不善于用文字生动地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一.逐篇分析二。
归纳总结并进行写作练习第一课时目标:明确单元内容,了解学生鉴赏有关音乐描写得诗歌得水平,了解学生对音乐得感情,尤其就是描写音乐得能力。
简单过程:一。
单元开场白:泛舟于古典文学得长河中,我们往往流连忘返。
今后一周我们将撷取其中得几朵浪花,组成一个单元,名之曰“唐诗中得音乐”,它们就是白居易得《琵琶行》,李贺得《李凭箜篌引》,韩愈得《听颖师弹琴》。
众所周知,音乐虽然动人,但用语言描写起来无疑就是很难得。
然而以上这三位诗人却举重若轻,独领风骚,所以这三篇文章被人称为“摹写声音至文"。
今后几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诗中得音乐,聆听一千多年前得大唐遗韵吧。
我们将徜徉在诗人描写得音乐中,与着诗人心跳得节拍,瞧瞧诗人如何挥洒出如此动人得诗句。
二.小调查(一)您喜欢音乐还就是歌曲,为什么?(二)您喜欢什么乐器?考过级不?写一段您对它得理解得文字(比如它得音色,形状,您与它得故事等)。
《听颖师弹琴》(韩愈)《李凭箜篌引》(李贺)
2021/4/9
13
李凭箜篌引 李 贺
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睛朗的 深秋。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 忧愁。 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 奏。
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清脆,像凤凰那激昂嘹亮的歌
喉;
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象பைடு நூலகம்花迎风开放笑语轻 柔。
人。祖籍昌黎(今河北通县),每自称昌黎韩愈,所以世 称韩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贞元末,任监 察御史,因上书言事,得罪当权者,被贬为阳山(今广东 阳山县)令。宪宗时,他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乱 ,升 任刑部侍郎 ,因上疏反对迎佛骨,被贬为潮州(今广东 潮州)刺史。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
• 韩愈的诗歌气势壮阔,笔力雄健,力求新奇,自成一家。
2021/4/9
11
《李凭箜篌引》李贺
2021/4/9
12
诗鬼李贺
❖ 李贺(790-816),字长吉,中唐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人, 唐宗室后裔,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18岁到东都洛 阳,以《雁门太守行》拜见韩愈,备受赞赏,遂声名远扬。 21岁参加河南府试,被荐举进士,但遭小人的嫉妒和攻击, 说李贺父名晋肃的“晋”与进士之“进”同音,犯家讳,依 据礼法惯例,应避讳不得参试。李贺被迫放弃了考进士的权 利,断绝了仁途之路,以后他一直陷于抑郁痛苦之中。后经 人推荐,到长安任从九品的太常寺奉礼郎小官,地位卑微, 李贺不堪屈辱,任期未满就告病辞官。年仅27岁,就病卒家 中。其作品集为《李长吉歌诗》。
2021/4/9
10
《老残游记·王小玉说书》
❖ 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 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 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 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 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 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 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哪一声的为是。正 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 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听颖师弹琴》赏析
《听颖师弹琴》赏析《听颖师弹琴》赏析《听颖师弹琴》赏析1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注释】⑴颖师:颖师是当时一位善于弹琴的和尚,他曾向几位诗人请求作诗表扬。
李贺《听颖师弹琴歌》有“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之句。
⑵昵(nì)昵:亲热的样子。
一作“妮妮”。
⑶尔汝:至友之间不讲客套,以你我相称。
这里表示亲近。
《世说新语·排调》:“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尔汝歌》是古代江南一带民间流行的情歌,歌词每句用尔或汝相称,以示彼此亲昵。
⑷划然:忽地一下。
轩昂:形容音乐高亢雄壮。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陵阳论晚唐诗律卑浅》:“唐末人诗,虽格致卑浅,然谓其非诗则不可。
今人作诗,虽句语轩昂,但可远听,其理略不可究。
”⑸“浮云”两句:形容音乐飘逸悠扬。
⑹“喧啾”四句:形容音乐既有百鸟喧哗般的丰富热闹,又有主题乐调的鲜明嘹亮,高低抑扬,起伏变化。
喧啾(jiū):喧闹嘈杂。
凤皇:即“凤凰”。
跻(jī )攀:犹攀登。
唐杜甫《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清晨陪跻攀,傲睨俯峭壁。
”⑺未省(xǐng):不懂得。
丝篁(huáng):弹拨乐器,此指琴。
⑻起坐:忽起忽坐,激动不已的样子。
旁:一作“床”。
⑼推手:伸手。
遽(jù):急忙。
⑽滂滂:热泪滂沱的样子。
《晏子春秋·谏上十七》:“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⑾诚能:指确实有才能的人。
《荀子·王霸》:“人主胡不广焉,无恤亲疏,无偏贵贱,唯诚能之求?”⑿冰炭置我肠:形容自己完全被琴声所左右,一会儿满心愉悦,一会儿心情沮丧。
犹如说水火,两者不能相容。
《庄子·人间世》:“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
2023最新-且从名诗“听”妙曲——读《李凭箜篌引》(优秀7篇)
且从名诗“听”妙曲——读《李凭箜篌引》(优秀7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是可爱的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的且从名诗“听”妙曲——读《李凭箜篌引》(优秀7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且从名诗“听”妙曲——读《李凭箜篌引》篇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情况。
2、赏析两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学习重点:赏析两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授课时数:一课时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检查背诵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二、学习内容(一)了解作者:李贺(790—816):字长吉,唐皇室远支。
仅做过几年奉礼郎(宗庙祭祀司仪一类事物的丛九品小官),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
他对这种低微的职务不满,年少失意,心情抑郁,再加上刻苦作诗,损害了身体,年仅27岁就逝世了。
他早岁工诗,很有才名,受知于韩愈。
他的诗构思奇特,意境怪诞,想象丰富,语言新颖诡异。
他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由于经历,他的诗中常有感伤、消沉情调。
被人称为“诗鬼”。
又《昌谷集》。
(二)阅读《李凭箜篌引》详析诗歌内容:(1)“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
“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
(2)二、三两句写乐声的效果:前四句先写琴,写声,后写人,有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3)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玉碎”写出了乐声的特点“凤凰叫”写出了乐声的特点。
这里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摹声音?“芙蓉泣露”写出了乐声的特点。
“香兰笑”写出了乐声的特点。
这里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摹声音?(4)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
承上启下的句子是分析“老鱼跳波瘦蛟舞”这句话的写作的妙处具体分析音响效果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颖师弹琴》学案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诗以实写虚的艺术表现手法。
2.体会作者感伤身世、缘琴而发的情感。
一、简介作家、作品
1.韩愈相关的文化知识。
韩愈,字退之,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宦海浮沉,一直不得志。
任吏部侍郎时,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触动唐宪宗,险被处死。
2.写作背景
琴本是汉民族的古老乐器。
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师旷弹《清角》风摧宫室等许多美丽的传说。
然而到了“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唐代,琴却遭到世人的冷遇,只有一些失意的文人常听琴、弄琴。
琶师也乐意为他们演奏,并请求为之作诗,以留名于世。
颖师是来自天竺的僧人,擅长弹琴。
二、自主学习
识记字音
昵()昵百鸟喧啾()()根蒂()滂()沱()嗟()叹丝篁()跻()攀分寸
遽()止省悟()
三、研习课文
(一)(1)学生根据以往所学,自己总结描写音乐的方法。
以《琵琶行》为例,学生讨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自主探究本文描写音乐的方法,感知音乐形象。
(二)分析诗歌内容
1、什么叫通感?诗中是如何具体运用的。
2、诗中描摹了哪些场面?表现了音乐怎样的变化?
3、诗人为何有如此大的情感表现?音乐中具体是哪一部分引发他的情感?
《李凭箜篌引》
(一)作者介绍
李贺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
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 7岁。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
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传说他每次出门,跟随的书僮身上总背一只锦囊,他边走边吟诗,每得佳句就写下来放进囊中,归来时再补足成篇。
他的诗歌继承《楚辞》和乐府民歌的传统而有所创新,在诗歌的形式、意境、比喻、语言等方面不落前人窠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优秀作品有《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老夫采玉歌》等。
名句有“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压城城欲摧”、“桃花乱落如红雨”等,为后世所传颂。
(二)鉴赏诗歌
1.我们先替李凭设计一张演奏会海报,画面上应有什么?
2、参加这场演奏会的除了诗人,还有哪些听众。
请分别介绍一下他们的身份,并描绘一下他们听李凭演奏时的神态(讨论)
3、通过我们找到的诗中的对李凭“粉丝”们的描绘,我们的确可以体会到李凭的箜篌演奏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力量,那么这里作者主要是用什么手法来描摹音乐的呢?
4、衬托手法是从侧面落笔,通过渲染演奏的环境气氛,听众情绪变化来突出箜篌的音乐魅力,除此诗人是如何正面细致刻画音乐的呢?
5、这里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摹声音
(三)、比较鉴赏 :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比较它们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说说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