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误分析例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偏误分析例析
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就是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包括偏误的类型和偏误产生的原因等。它作为一种理论和研究方法,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就笔者直接接触到的真实的偏误材料进行偏误分析。
一、偏误例句及来源:
1.我书包里词典有。
2.我买了新书两本。
3.我见到了Mary等去年见的朋友很多。
4.我要练习跟你。
5.我想见面你。
6.我的汉语会话是不好,他们听不懂.。
7.大概有十个学生们去济南。
8.我和三个同学穿韩服唱了韩国传统歌,很精彩了。
9.学生都善良,还有很好学生。
10.我们班的男人、女人都很好学生。
11.我们千佛山了。
12.我们一起大润发吧。
13.我们运动会了。
14.泰山,早上很冷,日出,我喜欢。
15.朋友,天冷,保重身体。
16.他明天没和我们一起去。
17.A:后天是我奶奶的生日,我要回家。
B:真的吗?你奶奶几岁了?
18.你不高兴,我没考好。
19.今天比昨天很冷。
20.意识到这一点很是让我非常难过。
以上例句中例1到例7来自以韩语为母语的留学生的日常用语,例8、例9、例10来自留学生
办的教室板报,例11到例18来自非洲留学生平时的交际用语,例19、例20来自留学生的校内日志。其中韩国留学生和非洲留学生是初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学习的汉语时间在半年到一年之间。教室板报和校内日志,涉及到的留学生水平从初级到高级不等。
二、偏误的来源及例句分析:
第二语言学习者偏误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影响等五个方面,还有不少偏误是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产生的。下面结合例句作具体分析说明:
1、母语负迁移。学习者在不熟悉目的语规则的情况下,常常是依赖母语知识,同一母语者往往出现同类性质的
错误。韩语的基本语序为“主语+宾语+谓语”、“修饰语+被修饰语”,受母语的影响,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常出现像这样的语法偏误。如:
例1 我书包里词典有。
例2 我买了新书两本。
例3 我见到了Mary等去年见的朋友很多。
但是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留学生的语序意识增强,偏误发生的机率变得越来越小。
另一方面,非英语母语的留学生,除了受母语的影响,由于先接触和学习了英语、有时课堂也以英语为中介语,因此,也常发生因受英语影响的偏误。如:
例4 我要练习跟你。(英语为I want to practice with you 。)
例5 我想见面你。(I want to meet you. Meet在英语中既可作及物动词也可做不及物动词,但是汉语
“见面”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加宾语“我”。)
例19 今天比昨天很冷。(在英语的比较句中表示差别的形容词要变成比较级,而不能以词语的原型出
现。如“这个比那个大很多”翻译成“This one is much bigger than the other”,
受此类影响出现了例句中的偏误。)
2、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学习者在目的语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
办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造成偏误,这种现象也称为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fion)或者过度泛化。如:
例6 我的汉语会话是不好,他们听不懂.。(学习者在最初的学习中,会了解到“是”用来表示判断、
说明陈述对象的情况。但是如果判读、说明部分含有“不”、
“没”则不需要用“是”。)
例7 大概有十个学生们去济南。(“们”的基本用法是“用在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但是,
如果代词或是名词前有具体的数词修饰限制时,则不能再用“们”。
此处属于“们”的泛化。)
例8 我和三个同学穿韩服唱了韩国传统歌,很精彩了。(“了”可以表示“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
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但是此例句中
“很精彩”并不是一种变化,而是一种状
态,此处属于“了”的泛化。)例16 他明天没和我们一起去。(对“没”和“不”的区别还没掌握住)没,用于客观叙述,限于指过
去和现在,不能指将来。不,用于主观意愿,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
留学生常出现倾向于“没”或是“不”的现象,从而造成“没”或是
“不”的泛化。此处是明天的事,应该用“不”。)
例20 意识到这一点很是让我非常难过。(汉语用词的重复。除了汉语知识的负迁移外,也受到了留学
生表达意思的影响。留学生特别强调难过的程度,导致了偏
误的出现。)
3、文化因素负迁移。一些偏误并不完全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了语言形式上的偏误,或是
语言使用上的偏误。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受本国文化的影响,或是由于未能正确理解目的语文化所造成的。
如:
例15 朋友,天冷,保重身体。(此例句的使用者是个40多岁的非洲留学生,常对20岁左右的中国学
生这么说。“保重”是个很正式的词,一般是长者之间,或是对长者
说,此处显然是对中国文化不了解造成的偏误。)
例17 A:后天是我奶奶的生日,我要回家。
B:真的吗?你奶奶几岁了?(“几岁”一般是问不到十岁的儿童,问老年人一般用“多大年纪”
或是“高寿”。说话人没有顾及到问的对象的年龄,违背了交际
原则,没有理解中国的文化。)
4、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或是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为克服困难、达到有效学习和顺利交际的目的常常会采取各种计划和措施,这分别表现为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其中造成偏误的学习策略主要有迁移、过度泛化和简化;造成偏误的交际策略很多,回避和语言转换是其中最常见的两种。如:例11 我们千佛山了。(有个非洲留学生,总是发不好qu这个音,所以常常在交谈中不说“去”这个
字。)
例12 我们一起大润发吧。(回避“去”字)
例13 我们运动会了。(我们参加运动会了。留学生不会“参加”这个词,采取了回避态度。)
例14 泰山,早上很冷,日出,我喜欢。(意思是要说“虽然早上泰山顶上很冷,但是我还是喜欢在那
里等着看日出。”说话者采取了简化策略,避免了连词的使
用。)
例18 你不高兴,我没考好。(简化策略。因为我没考好,你不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