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规合一”的差异化实践

合集下载

推进多规合一工作情况汇报

推进多规合一工作情况汇报

推进多规合一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司自从多规合一工作开展以来,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现将我司多规合一工作情况进行如下汇报:一、多规合一工作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如规划与用地分割、规划与实际占用不符等。

这就需要加强多规合一工作,实现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规划的协调统一,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繁荣。

多规合一工作的背景和意义,使得我们应该加强多规合一工作的意识,以便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促进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管理等领域的协调和统一。

二、多规合一工作的重要性和现状多规合一是指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资源开发规划等专项规划的协调统一。

多规合一的研究全部重要性,其一,可以有效保障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其二,有利于改善城市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

其三,发展多规合一有助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至于目前多规合一的工作现状,则是在城市化、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国土空间的利用存在规划混乱、用地混乱、环境恶化等问题。

尤其是在城市快速扩张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土地资源的争夺,导致了规划与实际占用不符、用地纠纷等问题。

因此,加强多规合一工作,有助于引导城市合理发展,规范土地利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三、多规合一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多规合一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多规合一总体思路的确定、多规合一规划编制、多规合一实施措施的落实等。

首先,我公司将多规合一工作纳入规划编制的主要环节,通过统筹考虑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规划、交通规划等多种规划,在总体思路的确定上充分协调各规划的关键要素,形成科学的多规合一方案。

其次,我公司加大了多规合一规划编制的工作力度,依托各专业规划编制单位,确保各专业规划的科学性和一致性,并通过专业人员的交叉研究,形成多规合一总体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

“多规合一”与空间规划认知、导向与路径

“多规合一”与空间规划认知、导向与路径

“多规合一”与空间规划认知、导向与路径一、本文概述“多规合一”是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其实质在于整合和优化各类空间规划,形成统协调、高效的规划体系。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多规合一”的内涵、认知、导向与路径,分析当前我国空间规划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实现“多规合一”的具体策略与措施。

文章首先对“多规合一”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在我国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从认知层面出发,阐述“多规合一”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分析各类空间规划之间的关系与差异;再次,从导向层面探讨“多规合一”的目标与方向,明确空间规划改革的基本原则与目标;从路径层面提出实现“多规合一”的具体措施与建议,为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我国空间规划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多规合一"的内涵与目标多规合一"是我国空间规划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其核心内涵在于整合和优化各类空间规划,形成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

这一改革旨在消除过去各类规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更好地指导和调控空间发展活动。

具体而言,"多规合一"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它强调规划的综合性,即要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空间规划体系。

它注重规划的协调性,即要协调好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确保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它强调规划的权威性,即要通过法律法规等手段,确保各类规划的有效实施和监管。

多规合一"的目标则是实现空间规划的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

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高效的空间规划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空间支撑和保障。

同时,还要通过加强规划的实施和监管,确保各类规划的有效执行和落地实施,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多规合一"改革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路径。

上海、广州、重庆、厦门“多规合一”的差异化实践

上海、广州、重庆、厦门“多规合一”的差异化实践

上海、广州、重庆、厦门“多规合一”的差异化实践导读“多规合一”并不是简单地把多个规划合并成一个规划,而是把各项规划涉及到相同内容统一起来,落实到一个共同的空间规划平台上,通过“五个一”,即“一张图”、一个信息平台、一个协调机制、一个审批流程、一个监督体系,达到“多规合一”。

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住建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14〕197号),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四规合一,探索整合相关规划的空间管制分区,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形成合理的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布局;完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政策和空间管控措施,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的管理目标。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多规合一”将是今后规划发展的趋势。

尽管“多规合一”目前还处于探索前行的阶段,但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近年来上海、重庆、广州、厦门等城市开展的“两规”协调、“三规合一”等实践已经为“多规合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下面从组织机制、关键技术两个方面整理和对比上海、重庆、广州、厦门开展“多规合一”的差异化探索实践,以期为各地“多规合一”工作开展提供借鉴。

一“多规合一”——组织机制上海国土局和规划局合并上海“多规合一”实践的核心是将国土局和规划局合并,成立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并由新成立的机构组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实现“两规合一”,确保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衔接。

上海自2008年开始进行机构调整,并以嘉定、青浦两区试点进行“两规合一“工作,目前已在全市展开。

上海市“两规合一”工作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按照“统一目标、各有侧重、突出重点、有序衔接”的原则进行。

目前,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和发展规划的“三规合一”工作正在试点开展。

总体思路是坚持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方向、空间结构、城镇布局和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安排基本不变,依据国家下达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同步实现规划建设用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地。

多规合一方案

多规合一方案

多规合一方案多规合一,是指将不同层级、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规划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规划方案。

它的出现旨在解决过去规划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本文将从背景、意义、实施思路和效果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规划数量庞大,涉及范围广泛,存在重叠和冲突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往往多个规划之间无法协调,导致经济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加。

此外,规划编制过程中存在着多个部门各自为战、信息孤岛等问题,影响了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将各类规划整合起来的方法,以提高规划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二、意义1.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多规合一方案能够全面融合各类规划要素,最大限度地发挥规划的综合效益。

它能够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使规划更加科学合理,真正服务于城市发展需要。

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多规合一,可以避免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浪费,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合理分配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多方共赢: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社会公众可以参与到多规合一的制定中,形成各方共识,减少冲突和纠纷,提高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三、实施思路1. 建立多规合一的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多规合一方案的编制和组织实施。

组织机构应该由各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组成,确保多种视角和专业知识的参与。

2. 制定统一的规划编制标准:建立一套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标准,明确规划的要求和流程,规范各类规划的编制和审查工作。

同时,要强调信息共享和合作协同,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

3. 加强规划的整合性研究:在编制规划时,要加强对不同规划之间的协调和整合性研究。

通过系统分析,找出规划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多规合一的方案。

四、效果1. 规划体系整合:通过多规合一,不同层级和不同专业的规划可以在同一方案下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更加完整和有序的规划体系,避免了规划之间的冲突和重叠。

城市规划设计中“多规合一”的整合实践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中“多规合一”的整合实践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中“多规合一”的整合实践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规划设计作为指导城市发展的重要工具,也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

传统上,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往往是分开制定的,各自为政,导致了各规划之间的冲突和不协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提出了“多规合一”的理念,即要求各种规划在编制时要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规划框架,确保各项规划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城市规划设计中“多规合一”的整合实践进行分析。

一、多规合一的背景和意义在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诸多规划矛盾和重复,无法很好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矛盾问题。

有的城市规划将工业区划为居住区,导致了居民生活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问题;有的交通规划与用地规划不协调,导致了城市交通问题。

这些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必要提出“多规合一”的理念。

“多规合一”的理念要求各种规划要在编制时就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规划框架,确保各项规划的一致性和协调性,既能达到规划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又能实现各规划的专业性和专门性。

这样可以避免各项规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二、多规合一的整合实践1.规划编制阶段的整合实践城市规划设计中首先体现“多规合一”理念的实践是在规划编制阶段,各类规划要开始进行整合。

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的内容,协调各项规划的要求,形成一个统一的规划框架。

在编制新城新区总体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居住区、商业区、产业区、交通布局、环境保护等各要素的规划,从而整合各项规划的要求,形成一个统一的总体规划方案。

城市规划设计实施的过程中也需要体现“多规合一”的理念。

在城市建设项目实施中,各项规划要素如土地利用、交通、环境等都需要得到有效整合,要充分考虑各类规划要求,尽量减少各类规划之间的冲突。

“多规合一”建设思路与成果

“多规合一”建设思路与成果
制线管理、平台运行、工作领导组议事规则等,一方面为保障“多规合一”长效运行提供政策 支撑和规范指引;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项目生成机制。
信息平台展示—地块控制线检测
22
22
(六)优化“一套审批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依托“一张图”和“一个平台”启动审批制度改革,结合实际,拟定《建设项目生成管理办
法》、《建设项目生成国土用地调整工作实施细则》和《 “多规合一”管理若干规定》等文件 ,建立项目策划生成机制。
4
要基础,在全国28个市县试点开展“多规合一”。
城乡 规划
两 图 合 一 底 线 管 控
4
(二)“多规合一”的内涵与要求
“多规合一”是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加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环境保护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确保各类规划确定的保护性空间、开发边界、城 市规模等重要空间参数的一致,并在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上建立控制线体系,以实现优化 城乡空间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目标。 “多规合一”基本工作内容
生态控制线:生态功能红线、林业生态红线、水功能区域、河岸线等相
关规划充分协调与衔接。
基本农田控制线: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础 城市增长边界控制线: 产业区块控制线
二级控制线
绿线:城市绿地控制线 蓝线:城市水体控制线 黄线:公共设施控制线 紫线:文化保护控制线
15
15
(二)形成“一张蓝图”,实现三生空间统筹发展
一张规划蓝图
• 生态控制线 • 基本农田控制线 • 城市增长边界控制线 • 产业区块控制线 • ……
一套项目库
• 省市重点项目
一个信息平台
• 规划、发展改革、国

差异·融合--对“三规合一”的再思考

差异·融合--对“三规合一”的再思考

1内因解析:多方面的差异叠合1.1两规的内容和空间覆盖范围不同城规是综合性规划,但侧重于城乡空间布局,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城市、镇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等。

土规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确定土地利用指标,包括耕地保护、建设用地、耕地占用量、土地整理和开垦指标,并相应地向下级行政单元分解和分配。

城规、土归不仅在内容上各有差异,在空间覆盖区域上也存在差别。

区域上的差别不利于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在指导和管理城市的增长,进而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竞争力的提高。

如下图所示,城市建成区的边界(城乡边界)决定城市地租与农业地租曲线(简化模型,不计入土地开发成本)。

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地租曲线向外推移。

因此可以根据城市地租曲线将城乡地域划分为4个区,即已经建成的城区、规划期内将要建成的城区、未来发展区和农业区。

这4区在发展和规划上特点各异。

城规涉及的空间范围主要是建成区和规划发展区,而土规涉及的地域范围主要是未来发展区和农业区。

由于城市建成区所占的国土面积非常有限,土规所覆盖的空间范围具有明显的非城市性。

但由于规划区与未来发展区之间的边界应该是不确定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城规和土规就容易在这2个区上面产生布局、规模、时序等矛盾。

1.2两规的法律地位和效力不同城规和土规的法律地位分别是由《城乡规划法》和《土地管理法》确立的。

《城市规划法》第5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土地管理法》第22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

在城市规划区内、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城市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

我国市县推进_多规合一_的探索及反思_谢剑锋

我国市县推进_多规合一_的探索及反思_谢剑锋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ol. 43 No. 3-4 2015开化县位于浙江省西部,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十一五”以来,开化县在建立健全县域规划管理体制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实践。

2005年,结合“十一五”规划编制,制定了县级“十一五”规划编制计划;2007年,县政府制定出台《开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对县域专项规划的立项、编制、评审、发布、实施及评估等程序作了系统规定;2011年,开化县编制实施县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规定初步实现了“两规融合”;2012年,成立县规划委员会,在近三年的全县建设项目选址工作中切实发挥了统筹协调的作用。

2014年11月初,正式形成《开化县“多规合一”试点方案》,并由国家发改委报送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试点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化在县域规划管理体制建设方面虽然已有一定的工作基础,但在规划编制实施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通过“多规合一”试点加以解决。

第一,发展规划统领性不强。

宪法明确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统领性规划,但在实践中其统领作用并不强。

主要原因有:一是规划在地位上缺乏专门的法律支持,对地方政府刚性约束不强,难以实现对其他规划的依法统领,规划权威性偏弱;二是规划期限短(5年),难以在规划目标、战略任务等方面指导规划期限较长的城乡、土地和环境功能区等规划(10~20年);三是规划在内容上突出战略性、全局性,对空间规模、布局、结构及其管控的指导性、约束性较弱,缺乏技术导则规范。

第二,各类规划之间不统一。

一是基础数据不统一,发展、国土、规划、环保等部门对人口、用地等的统计口径、技术标准不统一,基础数据出入较大;二是技术标准不统一,各类规划的空间管制分类不同,制图技术体系不同,用地边界不能重合;三是空间定位不统一,各类规划对同一片国土空间的功能定位、管制要求等时有矛盾,规划实施主体存在部门利益阻隔,部分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协调难、落地难;四是边界范围不统一,大部分规划有定位扩大化、范围全包括、内容全覆盖的态势,规划间内容重叠、边界模糊。

多规合一实施方案

多规合一实施方案

多规合一实施方案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类规划准则和体系逐渐增多,造成了规划冲突和重复、协调困难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统筹城市规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多规合一的理念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介绍多规合一的概念意义,并提出一套实施方案,以帮助城市规划部门进行多规合一的实践。

1. 多规合一的概念多规合一是指将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进行整合、统一,并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的综合规划体系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城市建设的科学规划、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多规合一的意义•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整合多个规划体系,可以在规划过程中考虑到各类因素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从而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优化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多规合一可以将各类规划体系中的资源配置优化和环境保护要求整合在一起,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规划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多规合一能够协调各类规划体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实现规划的协调发展。

同时,多规合一还能够提高规划的灵活性,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

•减少规划冲突和重复:多规合一可以避免各类规划体系之间的冲突和重复,减少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纠纷和成本。

3. 多规合一的实施方案多规合一的实施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综合规划体系,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步骤。

下面是一个简要的多规合一实施方案。

3.1 规划整合首先,需要对现有的各类规划准则和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

通过对各类规划的内容、目标和要求进行比对,找出规划之间的重叠和冲突,为后续的规划整合做好准备。

接下来,将各类规划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中,形成一个多规合一的综合规划体系。

在整合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类规划的特点和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整合方案。

3.2 规划编制在规划编制阶段,需要根据综合规划体系的框架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规划编制指南和标准。

编制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各类规划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多规合一”在实践运用中的探索

“多规合一”在实践运用中的探索

“多规合一”在实践运用中的探索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入,现行规划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显现,如规划类型过多、职能重叠、决策分散、缺乏衔接等,已明显制约规划作用的发挥。

“多规合一”是落实国家、广东省相关政策,同时促进部门协调高效、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建立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途径。

本文结合实际项目案例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多规合一;现实需求;关键问题1.“多规合一”的基本含义“多规合一”是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强化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地保护、综合交通、水资源、文化旅游、社会事业等各类规划的衔接,确保“多规”确定的保护性空间、开发边界、城市规模等重要空间参数一致,并在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上建立控制线体系,以实现优化空间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提高政府空间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目标。

而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把各类规划统筹协调,并实现一张图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多规合一”的关键问题。

2.韶关市区开展“多规合一”的现实需求韶关是粤北山区城市,受自然山水的地理环境制约,城市建设用地蔓延、破碎,发展方向分散,难以形成合力。

同时,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由于不同部门、不同行业规划不协调,导致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面临巨大挑战。

2.1工作范围本次“多规合一”工作的工作范围为韶关市中心城区范围,中心城区面积1555.2平方公里。

期限: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

2.2现实需求1)城市用地扩张突破城区范围,城乡建设矛盾亟待解决韶关市城市建成区在北部、东部地区已突破06版总规建成区范围,需要适当扩大管控区域。

城乡规划“扩张”、“发展”的思路与土地规划“控制”、“保护”的思路差异,容易形成冲突;城乡地域剧烈转换,土地管理跟不上建设的变化,城乡结合部成为城镇建设的“热点区”,亦是建设矛盾和冲突最为明显的区域,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面临巨大挑战。

2)空间资源错配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部分建设用地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及城市规划,出现闲置浪费,且出现重点地区、重点项目与土规的冲突,导致项目难以落地。

浅论开展多规合一工作的难点和解决办法

浅论开展多规合一工作的难点和解决办法

浅论开展多规合一工作的难点和解决办法作者:符君来源:《大科技·D版》2018年第10期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提出了“合理布局规划先行”的城市发展思路,要尽快开展多规合一工作,实现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的目标。

为此,我国多地已开展多规合一工作,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其中也出现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如何统一各类规划的空间坐标系、如何衔接各类规划划分用途、如何实现信息共享和部门协同等问题。

本文重点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切实帮助解决各地市在开展多规合一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少走弯路,顺利完成多规合一工作。

关键词:多规合一;空间坐标系;数据库建设;信息共享;衔接;规划用途;审批。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0-0002-021 多规合一工作的由来和对象为正确引导社会正确发展,我国各地区职能部门编制了各种规划,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这些规划在各部门的职能范围内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各部门的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从而导致现行的政府规划管理职能低下,工作效率底,导致资源浪费,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生一定的影响。

为践行国家提出的“合理布局规划先行”的城市发展思路,发挥城市规划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的重要作用,推进各地区多规合一工作,对于整合发展资源、实现社会又好又快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多规合一是指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

2 多规合一工作的难点和解决措施2.1 统一空间坐标系各市县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所采用空间坐标系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多规合一工作的难度。

如某地区城市总体规划所采用的空间坐标系为北京54坐标系,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采用的空间坐标系为西安80坐标系。

多规合一解决方案

多规合一解决方案

多规合一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发展和管理的需要,各种规划如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都相继制定出台。

然而,这些规划往往存在重叠、矛盾的问题,给城市管理带来诸多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多规合一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多规合一的概念、意义,以及如何实施多规合一的具体方案。

一、多规合一的概念和意义多规合一,顾名思义,即将各种规划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规划体系。

它的核心思想是协调各种规划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以实现城市管理的高效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多规合一旨在打破各个规划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提高城市规划的质量和效益。

多规合一的意义在于解决规划的重叠和矛盾问题。

过去,各个规划往往是由不同的政府部门制定,缺乏协调和沟通。

这导致了同一地区存在多个规划文件,规划间存在冲突,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多规合一的解决方案可以提供一套统一的规划标准和方法,将各个规划进行整合,消除冲突,实现规划目标的协同推进。

二、实施多规合一的具体方案实施多规合一需要政府、规划部门、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下面是一些可能的具体方案:1. 统一规划编制流程和标准:制定一套统一的规划编制流程和标准,规定各个规划部门在编制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

规划编制应强调协调性、一体性和可持续性,确保各个规划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2. 建立统一的规划信息系统:建立一个统一的规划信息系统,使各个规划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和共享规划信息。

该系统可以包括规划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工具,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强化跨部门协作机制:建立跨部门的规划协作机制,形成联动和协调的工作模式。

各个规划部门可以通过定期会商、信息共享等方式进行交流和合作,解决规划冲突和问题。

4. 加强规划宣传和参与:加强社会公众对规划的宣传和参与,形成广泛的共识和合力。

可以通过宣传活动、公众听证会等方式,提高公众对规划的了解和参与度,增强规划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关于多规合一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多规合一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多规合一的调研报告范文20xx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规划二所所长许景权参加“三规合一: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自由论坛并作主题发言——“多规合一”的趋势展望。

第一个问题,怎么合?我们不妨简要回顾一下过去几年国内的相关做法。

在两个条例的衔接方面,上海、深圳、武汉和浙江等省市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国土资源局和规划局的合并。

刚才杨总也提到,土地和规划已经分离合并多年了。

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治理体系,土地规划的分离和整合有什么意义。

关于“三合一”,广东省主要专家刚刚做了介绍。

广州、云浮等城市开展了“三合一”。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广东积极开展“三合一”学习。

重庆曾尝试将四项规定结合起来,但客观地说,其影响非常小,所以我不多说。

前面提到刚下发的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的文件,里面提到除了我们刚才说的三规,还加上了一个环境保护规划。

至于“多规合一”和其他规划的关系,首先我认为就是“多规合一”并不能替代其他规划,我们在此前几个月的时间内和很多人讨论过这个事情,有内行有外行,有人提出中央讲的地方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怎么理解,是不是我们用一个规划把三规、四规合在一起就可以了,理论上是可能的,但事实上是不太可能、不太容易的。

那么就涉及到我们这个“多规合一”,多出来的这个“一”和其他规划是什么样的关系。

中央已经在说,有些地方的规划过多、过滥,搞了那么多规划却没有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地方政府对规划,尤其是空间规划的实际管控能力并不强,已经在说这个问题了,现在又冒出一个规划,那这不是在做加法么,这是很大一个悖论。

那么我想,我们未来这个1+4,刚才杨院长说会不会变成1+7、1+8,我们这1和4、和其他规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这个是我们要重点去讨论、去研究的。

另一个是,我个人认为,我们“多合规和整合”的下一步应该是从“重新协调”到“重新指挥”。

我们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已经研究了之前关于两个法规的联系和三个法规的整合的一些工作。

多规合一的实施方案

多规合一的实施方案

多规合一的实施方案在实施多规合一的方案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政策法规、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

下面将从多规合一的概念、必要性、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多规合一是指将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等各类规划融合为一个统一的规划体系,实现规划的统一性、协调性和综合性。

多规合一的出台,有利于解决各类规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促进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其次,多规合一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必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规划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需要通过多规合一来统一规划思路,实现规划的协调发展。

同时,多规合一还可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针对多规合一的实施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建立健全多规合一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和协调机制,为多规合一提供法律保障。

二是加强规划编制的统筹协调,明确各类规划的编制程序和要求,推动各类规划之间的融合和统一。

三是完善多规合一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考核评估体系,加大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力度,确保规划的贯彻执行。

四是加强多规合一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各级规划编制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他们的规划意识和责任意识。

总之,多规合一的实施对于促进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推动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多规合一的重要性,加大对多规合一的支持力度,推动多规合一的深入实施,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规划基础。

多规合一解决方案

多规合一解决方案

多规合一解决方案
《多规合一解决方案: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和管理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挑战。

传统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来应对这一挑战。

多规合一解决方案应运而生,成为了当下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热门话题。

多规合一解决方案是指将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规划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以实现协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这一新型解决方案的出现,标志着城市规划和管理正朝着更加综合、协调的方向发展。

多规合一解决方案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土地利用规划中,传统上不同领域的规划往往是分开的,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然而,通过多规合一的方式,各种规划可以更好地协调一致,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另外,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中,多规合一也能够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多规合一解决方案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需要加强规划的统筹协调,推动各领域规划的整合;企业需要在发展中充分考虑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积极参与多规合一的进程;社会各界需要更多地参与规划决策,提出建设性意见,共同推动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持续改善。

总之,多规合一解决方案的出现为城市规划和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只有通过各方合作,实现规划的整合和协同发展,才能建设更加和谐、宜居的城市。

希望多规合一解决方案能够在各地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为城市规划和管理带来新的活力和希望。

“多规合一”:探索空间规划的秩序和调控合力

“多规合一”:探索空间规划的秩序和调控合力

“多规合一”:探索空间规划的秩序和调控合力
“多规合一”是指多部门、多层级的规划合并融合,实现统筹规划、综合调控,加强
空间规划的秩序和调控合力。

在城市化、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实施“多规合一”已成为中国的战略性举措。

首先,“多规合一”有助于构建统筹规划的体系。

多部门的规划常常存在冲突、重复,难以形成紧密的衔接。

而实施“多规合一”可将各部门的规划透明化、协调化,确保规划
的一致性和统筹性。

此外,规划的过程也应具备科学性、民主性和公正性,有关政府部门
需有开放、包容的态度,囊括各方利益。

其次,“多规合一”有助于实现空间调控的综合性。

空间资源的有限性使空间调控显
得十分重要。

各类型规划的编制应贯穿于整个城市发展的过程之中,不仅需要在规划上协
调统一,更需要深度融合和有机结合。

可借鉴景观城市理论所提出的理念和方法,打造生态、文化和宜居的城市。

最后,“多规合一”有助于提升规划调控的精细度。

多部门、多层级的规划合并,可
以更好地细化规划目标和实施路径。

从而,实现对城市空间、社会经济、民生福利等方面
的精细化管理和协调发展。

比如,可以引入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方法,提升规划调控的
科技含量和精细化水平。

总之,“多规合一”是空间规划秩序和调控的重要举措。

只有强化各部门的合作,促
进一切规划交融的协同推进,才能构建可持续性、可发展性的城市和乡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规合一”的差异化实践【编者按】近期,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14‟197号),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的管理目标。

当前,推进“多规融合”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空间开发模式,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期聚焦从组织机制、关键技术方面整理和对比了上海、重庆、广州、厦门等城市开展“多规合一”差异化探索实践,以资借鉴。

◎组织机制上海:政府部门合并上海“多规合一”实践的核心是在政府层面将国土局和规划局合并,成立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并由新成立的机构组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实现“两规合一”,确保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衔接。

机构调整工作始于2008年,从嘉定、青浦两区试点开始,目前已在全市全面推进。

以政府部门合并为切入点的“两规合一”工作,根据城市发展需求,按照“统一目标、各有侧重、突出重点、有序衔接”的原则推进。

目前,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和发展规划的“三规合一”工作正在试点开展。

总体思路是坚持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方向、空间结构、城镇布局和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安排基本不变,依据国家下达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同步实现规划建设用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地。

重庆:部门统筹协调重庆是由市发改委主导“多规合一”,以发展规划为指导,空间规划为载体,坚持统一规划目标、统一空间管制、统一空间数据的思路,统筹协调各部门和各规划的关系,提取各规划的核心要素形成综合实施方案,引导近期发展建设。

并以城乡统筹为契机进行规划体系改革,积极推动城乡规划从“三规合一”到“四规叠合”再到“五规合一”。

其中,“四规叠合”工作由市“四规叠合”工作协调小组领导,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综合平衡——联合审批”的工作流程。

首先是市“四规叠合”工作协调小组下达各区主体功能定位和重要控制指标的具体数据,作为各相关规划编制的基本依据;其次各区根据全市要求开展国土空间状况评价,形成方案初稿,小组根据各区上报的方案进行综合平衡,并提出调整意见;最后各区“四规叠合”规划文本修改完善后,报市“四规叠合”工作协调小组联合审批。

在各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形成综合“四规”核心要素的综合实施方案,用以指导五年的发展和建设。

目前,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人口和环境规划“五规合一”(又称“五规叠合”)试点已经启动。

作为试点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已制定了“重庆市沙坪坝区‘五规叠合’实施方案”,并已向社会公布。

广州:市区联动推进广州开展“三规合一”的目标与上海等地不同,其初衷是解决规划实施层面的问题。

因此,具体实践的推进以规划实施的主体——区为单位开展,再由广州市级层面统筹,坚持“三上三下”、市区联动的工作思路。

这既是“多规合一”的实践探索,也是特大城市市区两级事权分配的实践探索。

广州市成立了“三规合一”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市区两级政府的工作联动。

具体做法是由区级政府完成某一阶段的基本工作,并将工作成果上报市“三规合一”领导小组。

市“三规合一”领导小组综合各区上报成果逐一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及下一阶段意见后,下达各区(县级市)政府。

其基本工作思路可归纳为“市区联动,三上三下”。

第一阶段(“一上一下”)工作重点是摸清全市“三规”差异,制定差异图斑处理措施;第二阶段(“二上二下”)工作重点是本着“应调尽调、减少失误”的原则,明确可调整的建设用地数量及规模,并形成“三规合一”的框架性文件;第三阶段(“三上三下”)工作重点是依据第二阶段确定的可调整建设用地规模,依据发改委确定的建设项目排序,布局建设用地,确定“三规合一”的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及相关控制线,形成“三规合一”最终成果。

通过“三上三下”,重点明确市、区责任和部门分工,建立良好协调制度,保障市与区,规划、国土、发改等职能部门的充分沟通与协调,确保不越位、不缺位、相互补位,保障“三规合一”成果质量和规划效果。

各区工作开展由区“三规办”组织实施,以项目协调会的形式,召集区各职能部门与下属各镇街对各自的用地需求进行上报汇总。

并将相关材料呈报“三规合一”领导小组,由该领导小组对各类重点项目进行整理、甄别、排序,按照项目立项和资金情况、成熟程度、开发需求和开发规律进行分期,最终形成“三规合一”重点项目库,作为“两规”重点落实建设用地规模的对象。

以该市某区为例,共召开5次大型项目协调会,涉及68个相关部门与单位,最终形成包括254项各类项目的“三规合一”重点项目库,明确各个项目的近中远期用地需求,原“两规”落实规模,区“三规合一”补充落实规模等情况,保证了“三规合一”工作的有效实施。

厦门:部门并联审批厦门专门成立了市级领导小组,并由规划、国土和发改三个部门牵头推进“多规合一”,充分发挥统筹功能,具体以部门并联审批实践创新为切入点、体制机制完善为保障协调推进。

整合相关部门信息数据,建立了全市统一的信息应用平台,实现各部门的规划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管理。

在此基础上,启动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并联受理审批,精简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缩短项目审批时限,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行政效能。

经过改革,审批事项申请实现了从现场报审、串联审批的“跑部门模式”到一表报审、并联审批的“走网路模式”的转变。

例如,项目立项申请到获得用地规划许可证这一时间段,从过去的半年缩减到现在的12个工作日。

实行“一表式”审批,大幅精简重复和不必要的申报材料,用地规划阶段申报材料由25项减少至6项,工程批复及工程规划许可阶段申报材料由99项减少至10项。

同时,进一步优化“多规合一”的配套体制机制。

以推进“多规合一”工作为契机,将“多规合一”划定的各类控制线纳入地方立法,以政府规章形式明确各类控制线管理主体、管控规则、修改条件和程序,规范和强化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同时,创新干部考核体制机制,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转型发展。

◎关键技术上海1.确定规模、优化布局、保证流量上海“两规”按照“统一数据底板、统一用地分类、统一技术规程”进行编制,实现技术层面的衔接。

在方案编制工作中,“两规衔接”的关键技术内容是确定规模、优化布局、保证流量,具体要求如下。

①确定规模:建设用地规模和规划增长边界的确定是“两规衔接”的核心内容,也是“两规合一”的特色。

建设用地规模和边界的确定必须在确保需求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划定。

②优化布局:它是“两规衔接”的重要特征,也是规划实施评估的直接体现和规划战略性的重要保证。

布局确定应适应上海城市未来发展需求,在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和锚固生态底线等方面做出更加刚性的规定,进而维护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完整性。

③保证流量:它是实施城市和地区近期发展重点和规划的保证。

结合近两年重大建设项目安排、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编制工作,结合地区发展重点和实际需求,通过“控增逼存、盘活存量”等手段,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确保城市和地区近期发展重点和规划的可实施性。

2.统一平台、严格管控、政策配套上海“两规”衔接的主要成果大体可以分为“基于两规合一的控制线管控方案、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等。

具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统一的数据基础和信息平台:“两规合一”工作的基础数据采用的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统一时点变更的数据,由此而形成基础数据具有现时性和真实性。

在此基础上,进入信息化管控的数据信息平台更具权威性。

②“三条控制线”管控方案:“三条控制线”管控方案是土地利用规划成果的具体体现,也是确保规划实施、工作时效的关键内容之一。

“三条控制线”包括规划建设用地控制线、产业区块控制线、基本农田保护控制线,根据不同控制线的特点,分别实行刚性管制(具体细分为强控制和次强控制)。

新增建设用地项目必须位于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其中新增工业项目,原则上必须落在产业区块用地范围内,基本农田不得占用。

③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机制:“两规合一”的重点和特点是确保规划的实施。

综合运用多种规划实施手段,如开发区多主体联合招商机制、耕地占补平衡差别化政策及土地整治规划、城乡用地增减挂钩规划等等来加强规划的实施。

重庆1.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以重庆的“四规叠合”实践为例。

“四规叠合”要求同时编制四个规划和叠合规划,实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依据“国土定量、规划定位”的指导思想,采取建设用地总量指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体布局按照“刚性框架、弹性利用”的理念,将区县所有可调整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在空间上进行规划布局落实。

2.沙坪坝区“五规叠合”实施方案重庆市沙坪坝区编制了“五规叠合”实施方案。

通过沙坪坝区“五规叠合”实施方案,推动沙坪坝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人口与环境保护规划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融合。

通过整合规划资源,促进空间协调、项目落地、调控统一,充分发挥规划实施方案的指导作用,促进沙坪坝区的全面跨越发展,以期对重庆市“多规合一”工作具有指引作用。

广州1.协调优化规划技术手段广州市的工作重点是通过对分类表、建设用地规模、建设用地布局、生态用地规模挖潜等技术手段,协调“两规”在技术标准、总量规模、结构分布、规划边界等方面的不一致。

再以发改委明确的重点项目为抓手,满足近期建设项目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划定建设用地控制线、产业区块控制线、生态控制线及基本农田控制线,并将其纳入数据平台管理,以此完成广州全市“一张图”工作及信息平台搭建。

“三规合一”规划涉及“两规”大量差异图斑的调整工作,也涉及对国土及规划两大部门相关管理与政策的创新工作。

2013年8月,国土资源部批复同意《广州市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制度创新试点方案》(下文简称《试点方案》) 为广州“三规合一”工作提供了土地管理政策创新的保障。

《试点方案》提出“创新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审批机制”,可以由广州市依据功能片区设置方案编制功能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审批并报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同步开展的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为广州市“三规合一”差异图斑批量调整提供实施基础。

2.颁布“三规合一”技术指引广州市为明确“三规合一”内容、规范“三规合一”成果,颁布了《广州市区(县级市)“三规合一”规划编制技术指引》及《广州市“三规合一”规划成果数据标准(试行)》,广州各区(市)的“三规合一”规划成果均按统一的技术指引和标准编制。

各区(市)通过“三规合一”规划的编制有望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准确分析市场开发前景,从而全面合理的安排实施配套措施。

同时从“多头规划”向“一张图”管理转变。

构建统一的技术平台,将各种空间信息,如城市发展战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林业规划、交通规划等汇总在一个信息平台上,并在这个信息平台上建立一整套项目协作的流程,形成统一的政策平台,使“三规”及相应配套政策保持高度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