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牌上市失败案例:“茶里王”试饮促销,还差一点点

合集下载

新品牌上市失败案例:“茶里王”试饮促销,还差一点点

新品牌上市失败案例:“茶里王”试饮促销,还差一点点

新品牌上市失败案例:“茶里王”试饮促销,还差一点点用大块广告立牌、易拉宝等告示牌,色彩鲜艳,引人耳目。

同时,场面必须要有规模。

可以通过摆放几张桌子,大量的摆放产品,并做出造型,让人耳目一新,激发兴趣。

热烈,虽然是饮料,但同样可以制造热烈气氛。

比如三人试饮速度比赛。

这是一种小规模的游戏,可以设置奖项奖励每场试饮冠军。

同时,小规模的比赛可以吸引眼球,让人驻足观看,并引发欢笑和热烈的掌声。

兴趣,要有能够启发路人产生口渴的诱因,才能实现让路人积极参与试饮、甚至是畅饮的目的。

品质感,现场的布置必须与新品的品牌和内在品质相匹配。

所以,包括人员服装、广告牌质地、桌子台布、奖品等物品,必须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的。

2、样品——试饮品的制作准备。

实际上,饮料的试饮有很多的办法。

像试吃装。

很多的食品新品上市都是要制作样品,试吃、试饮品的,而且是特殊的包装形式,既体现原产品,又保证它的经济性。

所以,建议采用生产小包装“茶里王”,有点像白酒产品中的“酒标”,它往往能够起到让目标人群既品尝样品,又能够产生再次消费的目的。

这次“茶里王”茶饮料新品上市,试饮活动的方式欠妥。

在繁华的城市中,面对十分挑剔的目标消费者,仅仅往一次性纸杯里倒小半杯饮料,是不能吸引目标人群参与试饮的,没有一个很好的试饮办法,试饮活动当然会失败。

现在的新产品上市,多数的营销企划人员仍然沿用模式化的套路,来设计具体的推广促销活动,这本无可厚非。

问题是市场是动态的,消费者也在成长和成熟。

一些个促销活动形式被各个厂家、各个行业反复使用,已经出现消费者“审美疲劳”的态势,促销活动的效果每况愈下。

新品上市推广,如果不对促销活动进行创新与改进,再频繁的使用老套促销形式,难免出现流于形式的失败案例。

创新是促销形式的创新,改进是促销细节的改进,这两方面是提高新产品上市推广促销活动效率的途径。

当然,创新与改进是需要企划功力的,这并非短期内能够很快提升。

但只要在成熟的企划框架下明确各个环节的关键点、功能作用,以及需要注意的操作细节,再通过积极的心态去创新思维,必然会把新品的促销计划设计好,执行好。

经典营销失败案例

经典营销失败案例

经典营销失败案例1.新可口可乐(1985年)1985年,可口可乐推出了“新可口可乐”(New Coke),试图取代原有的可口可乐配方。

这个决策是由可口可乐公司在进行市场研究后做出的,研究表明消费者对新配方的味道更为接受。

然而,新可口可乐在推出后迅速遭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抵制和批评。

消费者强烈关联着原有的可口可乐品牌和传统的味道,对新可口可乐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反应。

在面临消费者的抵制后,可口可乐公司不得不重新投入生产原有的可口可乐,并将其重新命名为“可口可乐经典”(Coca-Cola Classic)以区别于新可口可乐。

这个失败案例表明了重要性的品牌情感连接和消费者对于传统产品和品牌形象的熟悉和信任。

2.白云山退烧贴(2024年)2024年,白云山(中国的一家医药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退烧贴”的产品。

该产品宣称可以通过在额头上敷贴来降低体温和减轻感冒症状。

然而,该产品在市场推出后迅速引发争议。

有消费者质疑该产品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担心可能造成额头过敏或皮肤疼痛的副作用。

随后,白云山在面临舆论压力后不得不召回了退烧贴并停止销售。

这个案例反映了在医疗行业中,产品的科学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并且消费者对于健康问题有很高的关注度。

3.快乐水(2024年)2024年,百事可乐推出了一款名为“快乐水”(PepsiCo’s Bubly)的碳酸饮料。

然而,市场对于该产品的反应却不如预期。

快乐水的产品和包装设计与竞争对手百事可乐旗下的“百事可乐”品牌相似,导致消费者容易混淆两者。

这导致消费者对快乐水的认知度较低,销量不如预期。

这个案例表明了在推出新品牌或产品时,与已有品牌和产品的区分度非常重要。

4.香港迪士尼乐园(2005年)2005年,香港迪士尼乐园在香港正式开幕。

然而,在开幕后的一段时间内,乐园面临低迷的入园人数和收入。

原因之一是香港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人们习惯于庆祝各种不同的节日,而乐园在回到美国经营者的决策下,只庆祝美国的传统节日。

新可口可乐失败案例分析

新可口可乐失败案例分析

2023新可口可乐失败案例分析CATALOGUE目录•引言•新可口可乐概况•失败案例介绍•分析方法与工具•结论和建议•参考资料01引言新可口可乐是可口可乐公司于1985年推出的一款新型饮料针对传统可口可乐进行口味改良,更加甜味和气泡量在市场上推出后并未达到预期效果,销售量持续下滑背景介绍失败原因分析新可口可乐口味并不被消费者接受,且品牌形象受损新可口可乐没有突出其品牌特点和优势,缺乏竞争力消费者对传统可口可乐的口味有高度忠诚度案例的启示品牌重塑需谨慎,要充分考虑消费者需求和口味习惯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轻易改变品牌形象可能导致失败在市场竞争中,一个品牌必须具有其独特优势和特点才能在市场中立足02新可口可乐概况新可口可乐的口感更接近于传统可口可乐的味道,但与普通可口可乐相比,其味道更加柔和。

产品特点味道新可口可乐的配方中不含阿斯巴甜,因此其口感更加自然。

配方新可口可乐的品牌形象更加年轻、时尚和活力。

品牌形象可口可乐是全球最大的软饮料生产商,其市场份额占据着绝对优势。

可口可乐市场新可口可乐不仅要面对可口可乐其他系列饮料的竞争,还要面对其他品牌饮料的竞争,如百事可乐、雪碧等。

其他饮料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环境渠道拓展新可口可乐在传统渠道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广告宣传新可口可乐在广告宣传上采用了更加年轻、时尚和活力的形象,试图吸引年轻消费者群体。

促销活动新可口可乐在上市初期推出了多项促销活动,如买一送一、打折等,以吸引消费者尝试新口味。

营销策略03失败案例介绍总结词:模糊不清详细描述:新可口可乐在市场定位上存在明显的模糊不清,没有明确的目标消费者,无法有效吸引潜在客户,导致市场反应冷淡。

案例一:市场定位失误总结词分销渠道不合理详细描述新可口可乐在上市初期没有制定合理的分销渠道策略,过分依赖超市和线上渠道,忽略了餐饮、娱乐等其他渠道,导致产品覆盖面狭窄。

案例二:渠道策略不当总结词品牌形象过时详细描述新可口可乐沿用了可口可乐的传统品牌形象,没有进行有效的品牌升级,无法吸引年轻消费者,导致市场份额逐渐缩小。

品牌延伸失当,霸王凉茶一声叹息案例

品牌延伸失当,霸王凉茶一声叹息案例

品牌延伸失当,霸王凉茶一声叹息案例广告可以让一个品牌迅速传播,但传播可以促进一个品牌的快速成长,也可以让一个品牌迅速而广泛地臭名昭著。

霸王是一家强大的公司,然而,他的凉茶注定是一场惨败。

第一,“霸王”原本是洗发水品牌。

虽然它有着极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它在洗发水方面是成功的。

一个品牌名称在另一个类别中越成功,就越难在其他类别中使用。

这是因为人们把这个品牌等同于老产品。

例如,可口可乐是一家著名的碳酸饮料公司,可口可乐也是一个著名的品牌。

可口可乐公司在推出新产品时,停止使用“可口可乐”品牌,如“水果橙”、“雪碧”、“芬达”和“酷尔”。

再比如,“宝马”是著名的汽车品牌。

应用到服装上,即使是财大气粗的公司也很难经营成功。

再比如,当初娃哈哈公司的所有产品都叫“娃哈哈”,很多产品都不是很成功。

后来每推出一个新产品,就采用一个新的不熟悉的品牌名称,这样更容易成功。

第二,美国,著名学者罗塞里夫斯,曾经提出了USP(独特销售命题)广告销售命题——独特销售命题。

美国药典理论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竞争对手在其中不能提供或不能提供凉茶技术含量不高,竞争对手当然能提供,那就看是不是不提供了。

“王老吉在中国凉茶市场划了等号,也就是说,竞争对手不仅提供了,而且提供得非常好。

这也是“和谐”、“加多宝”等很多国产凉茶品牌不死的最重要原因。

连牌子都不懂,光是因为自己财大气粗,看别人做的好,吃醋是不行的。

当然,王老吉在中国的市场地位是不能动摇的,也不是凉茶做不出来,稍微思考一下就很容易进入凉茶市场。

最后还有一个关键的点在于品牌的延伸方向:从洗发水品牌到饮料品牌,霸王的做法违背了营销的科学规律;品牌延伸需要母产品和新产品的匹配度。

怎么理解?根据定位理论,研发,母公司的新产品,一般使用新名称。

如果继续沿用以前的名字,会给人一种感觉.消费者在喝凉茶的时候会感觉到淡淡的洗发水味吗?霸王凉茶品牌延伸的主要误区有哪些?我们上面知道,品牌延伸有错误,定位有错误。

品牌失败案例

品牌失败案例

品牌失败案例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诺基亚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品牌是如何走向失败的。

作为
手机行业的领军企业,诺基亚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市场的霸主。

然而,由于未能及时调整战略,没有顺应市场变化,诺基亚错失了智能手机时代的机会。

他们过于依赖传统手机市场,而忽视了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最终导致品牌衰落,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夺走。

其次,我们来看看可口可乐公司的品牌失败案例。

可口可乐一直是全球饮料行
业的领军企业,但在一次市场推广活动中,他们推出了一款新产品——新可乐,却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这款新产品的推出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市场调研和消费者反馈,导致产品口味不符合消费者口味,最终导致了品牌形象的受损和市场份额的下滑。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Uber这个共享经济领域的品牌失败案例。

Uber曾经是共
享出行领域的领军企业,但由于一系列管理和道德问题的曝光,导致了品牌形象的严重受损。

消费者对于Uber的信任度下降,竞争对手的崛起也加剧了Uber的市场份额下滑,最终导致了品牌的失败。

以上这些品牌失败案例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品牌需要不断地适应市场变化,
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及时调整战略。

同时,企业需要重视品牌形象和企业社会责任,避免出现管理和道德问题,保持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品牌失败案例提醒我们要谦虚谨慎,不断学习和改进,
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使品牌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品牌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需要企业不断努力和创新,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保持市场竞争力。

市场调研失败的经典案例

市场调研失败的经典案例

市场调研失败的经典案例
哎呀呀,今天来给大家讲讲市场调研失败的那些经典案例。

就说有这么一家饮料公司吧,他们信心满满地推出了一款新口味的饮料。

之前做调研的时候,找了一堆人来试喝,大家都说味道不错。

结果呢,等产品真正推向市场后,根本没人买!这就好像你精心准备了一场盛大的表演,满心期待着观众的喝彩,到头来却发现台下空无一人,那感觉,真的是太失落了!他们就没想到,试喝的时候大家可能是碍于面子说不错,但真正到了要掏钱买的时候,大家就不乐意了。

还有一家电子产品公司,在研发一款新的智能手表之前,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

他们觉得消费者肯定会喜欢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于是一股脑加了好多复杂的设计。

结果嘞,消费者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复杂的东西呀!这就像你给一个只想简单吃饭的人上了一大桌子满汉全席,人家反而觉得不知所措了呀!最后这款产品也是以失败告终。

再看看另一个例子,一家服装品牌想进军年轻人市场,调研的时候只关注了时尚潮流,却忽视了价格因素。

等产品出来,那价格高得离谱,年轻人根本不会买账啊!这不是自讨苦吃吗?就好像你想去参加一个派对,只想着穿得漂亮,却忘了自己兜里没钱,根本进不去门呀!
这些案例都告诉我们,市场调研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呀!你得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不能只看到表面的东西。

不能只听消费者说什么就是什么,还得深入挖掘他们真正的需求。

不然,就会像这些例子一样,满心欢喜地出发,最后却灰溜溜地收场。

所以说,市场调研可真是一门大学问,得认真对待,否则就只能吞下失败的苦果啦!。

失败的品牌营销案例

失败的品牌营销案例

失败的品牌营销案例1. Pepsi在1992年举办的“Number Fever”(号码热)活动中的失败。

在该活动中,Pepsi在瓶盖上印上数字,消费者可以通过匹配数字来赢取奖品。

然而,一个数字“349”被错误地印制在了数百万瓶的瓶盖上,导致了抗议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Pepsi最终被迫取消活动,并付出了巨额赔偿金。

2. 红牛在2009年举办的“红牛击倒世界”(Red Bull Flugtag)活动中的失败。

该活动是一场飞行比赛,在参赛者自制的飞行器上从高处跳水。

然而,在加州的一场比赛中,参赛者的一架飞行器失控,导致两名观众受伤。

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给公司形象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

3. 高露洁推出的“高露洁全面牙齿美白计划”在中国的失败。

该品牌广告宣称使用产品能够立即让牙齿变得更白,但实际效果并不如宣传所述。

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效果表示怀疑,并开始抵制该品牌的产品。

高露洁作为一个全球知名的牙膏品牌,此次营销失败影响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声誉。

4. Pampers在中国推出的“护舒宝”品牌,以卫生巾的名称命名。

然而,在中国,卫生巾通常称为“卫生棉条”,“护舒宝”这个名称并不为消费者所熟知。

加上该品牌在市场定位上和消费者需求存在差异,导致了销售不佳和品牌知名度低下。

5. 赛百味(Subway)在2015年的“鸡肉真实故事”(Chicken Real Story)广告中的失败。

该广告宣称赛百味的鸡肉含有100%的鸡肉,但经过测试后发现,其中只有50%的鸡肉,其余的成分为大豆蛋白。

这一事实被消费者和竞争对手揭露后,赛百味不得不撤回广告并向消费者道歉,对其信誉造成了一定影响。

市场调研失败的案例

市场调研失败的案例

市场调研失败案例——中国人不喝冰红茶一间宽大的单边镜访谈室里,桌子上摆满了没有标签的杯子,有几个被访问者逐一品尝着不知名的饮料,并且把口感描述出来写在面前的卡片上……这个场景发生在1999年,当时任北华饮业调研总监的刘强组织了5场这样的双盲口味测试,他想知道,公司试图推出的新口味饮料能不能被消费者认同。

此前调查显示:超过60%的被访问者认为不能接受“凉茶”,他们认为中国人忌讳喝隔夜茶,冰茶更是不能被接受。

刘强领导的调查小组认为,只有进行了实际的口味测试才能判别这种新产品的可行性。

等到拿到调查的结论,刘强的信心被彻底动摇了,被测试的消费者表现出对冰茶的抵抗,一致否定了装有冰茶的测试标本。

新产品在调研中被否定。

直到2000年,以旭日升为代表的冰茶在中国全面旺销,北华饮业再想迎头赶上为时已晚,一个明星产品就这样穿过详尽的市场调查与刘强擦肩而过。

说起当年的教训,刘强还满是惋惜:“我们举行口味测试的时候是在冬天,被访问者从寒冷的室外来到现场,没等取暖就进入测试,寒冷的状态、匆忙的进程都影响了访问者对味觉的反应。

测试者对口感温和浓烈的口味表现出了更多的认同,而对清凉淡爽的冰茶则表示排斥。

测试状态与实际消费状态的偏差让结果走向了反面。

”驾御数据需要系统谋划。

好在北华并没有从此怀疑调研本身的价值,“去年,我们成功组织了对饮料包装瓶的改革,通过测试,我们发现如果在塑料瓶装的外型上增加弧型的凹凸不仅可以改善瓶子的表面应力,增加硬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强化消费者对饮料功能性的心理认同。

”采访中,北京普瑞辛格调研公司副总经理邵志刚先生的话似乎道出了很多企业的心声:“调研失败如同天气预报给渔民带来的灾难,无论多么惨痛,你总还是要在每次出海之前,听预报、观天气、看海水。

”可口可乐:跌入调研陷阱百事以口味取胜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可口可乐一直是美国饮料市场的霸主,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80%。

然而,70年代中后期,它的老对手百事可乐迅速崛起,1975年,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仅比百事可乐多7%;9年后,这个差距更缩小到3%,微乎其微。

新品牌上市失败案例:海王生物没有销量的品牌工程

新品牌上市失败案例:海王生物没有销量的品牌工程

2001年海王牛初乳、海王金樽、海王银杏叶、海王银得菲等产品的广告在央视上狂轰滥炸的情景,直到今天还令人难以忘怀。

伴随着广告的巨额投入,在保健品市场上名不见经传的海王生物迅速成为媒体、投资者关注焦点。

但海王的广告并未获得消费者的信赖,海王代价高昂的品牌广告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并未引起他们的购买冲动。

2001年海王生物的年报显示,其投入的高达2亿元广告费用,产生的销量相当一般。

其结果是,2001年海王实际利润额只有预期利润额的50不到。

2001年效益一般,2002年效益却更加糟糕。

相比2001年海王中报4200万利润,2002年中报利润一下子跌到了1200万,降幅之大令人吃惊;更让人警惕的是,去年第一季度,海王出现首次亏损,直到第三季度结束,海王的税后利润也只有2000多万。

海王的净资产收益率也大幅下降,每股净资产从2001的每股7.5元,到去年第三季度结束,海王的每股净资产已下降到4.9元左右。

海王掌门人在解释2001年海王的品牌广告攻势时认为:海王生物要营造有持久竞争力的企业,所以应该拥有强势品牌。

创新舞台网络营销大师吴虎章觉得,保健品业内做品牌的企业并不缺乏,太太药业、交大昂立、养生堂等均有强势品牌,并有良好表现。

但它们的品牌运作方法,显然和海王大相径庭。

以海王牛初乳为例,2001年推广中忽视功能诉求,促销力不强,又缺乏核心概念区分,造成不少牛初乳品牌跟进,有限市场还要被对手瓜分,该产品营销很不成功。

海王旗下的另外几个产品,海王金樽、海王银杏叶等均存在类似问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其巨额广告没能给企业带来实在的销售额,反而成了替竞争对手万完成前期教育市场的先驱者。

相对于海王的高调空中轰炸,其地面配合、终端工作非常薄弱。

在广告促销力薄弱的情况下,终端又不能进行配合,海王产品怎么可能畅销?海王也意识到了,其产品营销中所存在的问题。

进入2002年后,海王的营销策略发生了很大转变。

以往一掷千金的电视广告轰炸,强度已大大减弱。

新品牌上市失败案例:“茶里王”试饮促销,还差一点点

新品牌上市失败案例:“茶里王”试饮促销,还差一点点

2005年3月,统一企业的茶饮料新品“茶里王”在西安上市了。

自3月初开始,统一便开始全面启动西安市场的“茶里王”推广行动。

包括零售终端铺货、终端促销、电视广告、户外广告等组合手段铺天盖地,并且有流动行人广告等形式上的创新。

这大规模的行动,还真在西安引起一番震动,人们开始议论和关注“茶里王”。

一切表现可以看出,为了“茶里王”上市,统一真可谓下了一番苦心。

从时间季节的选择,到强大广告规模的投入,到广告创意的设计,再到上市方案的推广,一切都说明这是一场精心准备的新品上市大行动。

3月26日,星期六。

正是西安人的一个休息日。

“茶里王”更是抓紧这一时机不放过。

在社区,在零售终端,“茶里王”搞起大规模的试饮活动。

笔者正巧路过一个零售店时,只见一个促销小姐右手持一个扣着三个一次性纸杯的“茶里王”饮料瓶,嘴里说道:“茶里王茶饮料免费试饮了,欢迎品尝!”仔细打量,该促销小姐面容娇好,但身着便装,没有穿着色调统一的形象装,身后紧邻一个零售门店,有打开的“茶里王”产品陈列,有3、5箱整箱的“茶里王”堆箱陈列。

一直半个小时过去,虽然路上行人很多,而且步履悠慢,而且促销小姐也十分卖力,也有行人偶尔抬眼瞩目促销小姐和手里拿着的“茶里王”,但是,就是没有人来品尝。

创新舞台网络营销大师吴虎章认为,显然这场试饮促销中不成功,存在问题。

问题一,试饮点的布置不吸引人能够看的出,“茶里王”的终端促销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有“茶里王”堆箱陈列,有产品陈列,有人员现场引导试饮。

应该说,一场试饮活动,该做到的工作面也都基本齐备。

问题在于,缺少气氛渲染。

试饮现场没有海报,上面可以书写大大的“免费试饮,请君品尝”等煽动性口号。

仅仅是一个面容娇好的促销小姐费力的拦截试饮,未免单薄了些。

另外,现场没有独立区域,不醒目。

身着便装的促销小姐,单人引导和口头叫饮,身边是一个零售门店,除了简单的堆箱陈列,稀稀拉拉的几瓶产品陈列外,没有让人一看就能引起关注的醒目标志,一眼望去,更让人以为是一个普通消费者在拿着饮料饮用。

十大营销失利案例

十大营销失利案例

十大营销失利案例1. 新鲜出炉的零食糕点品牌在推出一款全新口味时,以“恶毒气息”为卖点。

然而,消费者对这种糕点的恶臭感到恶心,无人问津。

2. 一家大型餐厅连锁企业在世界各地推出新的吃饭方式,即“用手吃饭”。

然而,这一新鲜的营销策略引起了卫生方面的争议,顾客对这种不卫生的做法感到不满,导致销售额大幅下滑。

3. 某高级手表品牌在发布全球限量版手表时,打出了“免费加赠价值100万美元的珠宝配饰”的广告。

然而,当顾客购买这款手表后,发现并没有收到所谓的珠宝配饰,谎言被揭穿,该品牌声誉受损。

4. 一家手机品牌推出了最新一代智能手机,打出“智能到可以预测你的需求”的标语。

然而,这款手机的预测功能并不准确,经常给出错误的建议,失望的用户纷纷退货。

5. 一家服装品牌推出了一款“减肥牛仔裤”,声称穿上这款牛仔裤可以瞬间让你的身材变瘦。

然而,顾客发现这款裤子并没有任何减肥效果,品牌因虚假宣传而被起诉。

6. 一家汽车品牌开展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抽奖活动,宣称购买该品牌汽车的顾客都有机会赢得一辆豪车。

然而,活动结束后,没有一个幸运儿赢得这辆豪车,顾客对该品牌感到愤怒,并纷纷转向其他竞争品牌。

7. 一家化妆品品牌推出了一款声称能够让你瞬间年轻十岁的面霜。

然而,消费者发现这款面霜没有任何年轻化效果,品牌因虚假宣传而损失了大量顾客。

8. 一家健身器材品牌打出了“十分钟练习等于一小时健身”的广告宣传。

然而,消费者并未感受到这种神奇的效果,品牌因夸大宣传而声誉受损。

9. 某热门电影想增加票房,宣布在电影放映后的特定场次将有明星出席。

然而,当观众来到电影院时,却发现明星并未亲自出席,只是安排了他们的替身,观众感到被欺骗,票房大幅下滑。

10. 一家健康食品公司宣传他们的产品能够帮助消费者抵抗疾病和增加寿命,吸引了众多购买者。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顾客发现并没有任何健康改善的效果,公司因虚假宣传而面临诉讼风险。

继续写相关内容:1. 新鲜出炉的零食糕点品牌在推出一款全新口味时,以“恶毒气息”为卖点。

十大营销失利案例分析

十大营销失利案例分析

十大营销失利案例分析1. 需求不匹配 - 新鲜奶茶饮品近年来,奶茶行业风生水起,各种新口味的奶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在一家新推出的奶茶品牌中,一款"新鲜奶茶"却陷入了销售困境。

问题的核心在于消费者对"新鲜"这个关键词的理解与该饮品的实际情况不匹配。

消费者普遍认为新鲜奶茶应该是由现场制作的,然而该品牌却是事先调制好的奶茶,对消费者来说缺少了新鲜感。

2. 产品相似性 - 功能型手机在智能手机市场中,功能性手机无疑比不上具备众多高级功能的智能手机。

然而,仍然有一些品牌仍在坚持销售功能型手机。

尽管它们可以满足一些特定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在智能手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功能型手机逐渐失去了市场份额。

3. 销售渠道选择错误 - 钢琴品牌一家钢琴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选择了高端商场作为主要销售渠道。

然而,消费者对于购买钢琴更倾向于专业的乐器店,而非高端商场。

由于销售渠道选择错误,品牌面临着销售额下滑的困境。

4. 市场定位混乱 - 女性健身器材有一家健身器材品牌推出了一款针对女性设计的瘦身器材。

然而,在宣传中,他们将该产品定位得过于专注于美容效果,而忽略了与健身相关的功能。

结果,男性消费者并不会考虑购买这款产品,而女性消费者也觉得该产品过于功利化,对其信任度不高。

5. 缺乏市场调研 - 电动汽车一家汽车制造商在推出电动汽车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

由于对消费者需求和偏好的误判,该品牌为电动汽车投入了大量资源,但是销售额却一直很低。

事后市场调研发现,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里程和充电设施的担忧是造成销售低迷的主要原因。

6. 没有建立品牌认知 - 婴儿用品一家婴儿用品品牌在市场推广中侧重产品的功能性而忽略了品牌的建设。

由于没有得到消费者的品牌认同,该品牌的销售额始终处于低迷状态。

相反,其他有着良好品牌认知的竞争对手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7. 价格战失败 - 电话运营商一家电话运营商试图通过降低价格吸引更多的用户。

品牌延伸失败案例

品牌延伸失败案例

品牌延伸失败案例品牌延伸失败案例【篇一:品牌延伸失败案例】激爽的失败,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其广告诉求的超前性。

类似新奇和刺激的体验的沐浴概念并不被普通消费者接受,因为,目前中国大多数消费者对沐浴的概念还停留在清洁除菌的层面。

除激爽外,宝洁旗下还有3个沐浴品牌:玉兰油、舒肤佳和飘柔。

其中前三者都是采取的品牌延伸策略,即在原来成功的大品牌基础上进行品牌延伸。

拿海尔来说,集团将海尔这个品牌从电冰箱延伸至洗衣机、微波炉、热水器、电脑、手机等众多产品,利用了原来海尔的品牌优势,这是一种品牌延伸。

品牌多元化则是细分市场的一种策略。

它不一定是跨行业或产业的。

像宝洁,它是在家化领域里,只是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它不是使用同一个品牌,而是使用不同品牌。

激爽品牌在沐浴市场没有成功,只能说这个激爽品牌的市场定位有问题,所以消费者不买账。

但这不是宝洁品牌多元化的问题。

中国的企业,要警惕的就是多元化过程中的品牌延伸策略。

尽管品牌延伸策略在产品投放初期有不少积极作用,但是长期看来,会带来三大危害:一会损害已有的成功品牌,人们会觉得你不务正业了,原来的品牌会逐渐变得模糊和令人不可信;二会连累你的新产品,人们会认为你不是干这行的料,品牌延伸使人们产生不专业的形象;三意味着多元化或推出更多的花色品种,违背聚焦战略和专有战略,分散了公司有限的资源。

所以,品牌延伸策略很可能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这是许多中国企业应当警惕的,也是应当向宝洁公司学习经验教训的。

一、润妍和激爽的退市对于中国本土日化公司,宝洁是个不可战胜的公司,即使有昙花一现受宠的产品出现,宝洁的战略和实力总是叫本土企业无可奈何。

实际上早在上实际末标王出现以前,中国媒体最大的纳税户一直是宝洁,2005年宝洁成为中央电视台标王,更把对于国内企业是死境的一场场危机化为乌有,宝洁是个真正的大家,中国本土日化企业处处在模仿宝洁、研究宝洁,但是就是难以真正的实现品牌超越。

研究失败其实更有意思,对于中国本土企业,润妍和激爽的失败可能对我们研究宝洁、超越宝洁更具有价值。

品牌年轻化失败案例

品牌年轻化失败案例

品牌年轻化是指品牌在吸引更年轻的目标消费者群体方面进行的策略和活动。

年轻消费者是品牌的重要资源,他们对时尚、新颖和创意的产品更感兴趣,同时也具有更大的购买潜力。

然而,品牌年轻化也是一项挑战,以下是两个在品牌年轻化方面失败的案例,并分析了其失败原因。

1.超市品牌年轻化失败案例-塔吉特百货(TARGET)塔吉特百货是美国著名的大型超市连锁店,曾试图通过品牌年轻化战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然而,这个尝试并没有取得成功。

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a)品牌定位:塔吉特百货以稳定、实惠和家庭友好为品牌定位,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时尚、新潮和个性化的产品。

塔吉特百货在品牌定位上与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难以吸引他们。

b)营销策略:塔吉特百货在营销上更倾向于传统媒体和广告,而年轻消费者更喜欢通过数字平台获取信息。

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博客和在线消费平台了解和购买产品。

因此,塔吉特百货对于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较低。

c)产品选择和设计:塔吉特百货的产品选择和设计也没有符合年轻消费者的需求。

他们更喜欢时尚、个性化和具有创意的产品,而塔吉特百货的产品线较为传统和保守,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2. 服装品牌年轻化失败案例-阿迪达斯(Adidas)阿迪达斯是全球知名的体育用品和服装品牌,曾试图通过品牌年轻化战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然而,他们的努力并没有完全成功。

以下是一些失败原因:a)竞争对手:阿迪达斯在竞争对手中失去了先机。

像耐克和UA这样的竞争对手更早地开始了品牌年轻化,并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者。

阿迪达斯的品牌年轻化策略是在竞争对手已经占据了市场份额之后才启动的,这使得他们很难迎头赶上。

b)设计和创新:阿迪达斯在设计和创新方面的努力并不足够。

像耐克和UA这样的品牌更注重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他们不断推出新颖独特的产品,吸引了年轻消费者。

与之相比,阿迪达斯在设计和创新方面的投入较少,难以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眼球。

c)营销策略:阿迪达斯在年轻化营销策略方面的努力也存在问题。

7个品牌重塑失败的案例及启示

7个品牌重塑失败的案例及启示

7个品牌重塑失败的案例及启示我们的社会从来不提倡向失败者学习,而我们从小自今也都习惯于学习成功案例,从成功者身上寻找“成功的钥匙”,听起来是多么顺理成章。

不过,对于今天这样一日沉浮,变化万千的时代里,不但要向成功者取经,从失败的案例中同样可以获得更多启发。

今天分享的是7个品牌在重塑品牌形象的过程中遭遇失败的案例。

它们都是久经市场考验的经典品牌,希望革新形象,给消费者一个崭新的面貌。

然而人们生来就抗拒变化,对于心爱的品牌来说更是如此。

要赢得大家的欢心,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来源:Fast Company 编译:Ruanruan Lan@DamnDigital(转载请注明来自DamnDigital)帮宝适推出“Dry Max”纸尿裤2009年底,帮宝适为旗下的Swaddlers 和Cruisers产品推出了新的升级版。

这款叫做“Dry Max”的纸尿裤比原来的更薄,并且包含了特殊的吸水凝胶,以防止泄露。

但是新款纸尿裤刚刚上架,就有愤怒的家长在Facebook上批评“Dry Max”导致了孩子的尿布疹。

“帮宝适把旧版的Cruisers/Swaddlers还给我们”这个Facebook页面有超过一万的粉丝。

这场纠纷导致了几起家长集体诉讼的案件,并引发了一次对于帮宝适尿布是否造成“化学烧伤”的联邦调查。

帮宝适试图控制这个事件的影响,想把责任推到家长身上,被人们看做是麻木不仁的表现。

该公司在一份新闻稿中声称:“不幸的是,尿布疹是很常见的,有时会变得很严重,但不管是否使用尿布,它都有可能发作。

”2011年6月,帮宝适和这些家长达成和解,同意支付59位家长每人1000美元的赔偿金——而为这场官司,他们花掉了273万的律师费。

遵从和解条件,帮宝适改变了Swaddlers 和Cruisers的生产工艺,并且去掉了“Dry Max”的字眼。

可口可乐的假日白色版当可口可乐推出了它的假日白色包装特别版的时候,他们没有预料到它会在自己的忠实消费者中引发大规模的混乱和不满。

茶饮料的三大失败

茶饮料的三大失败

前大绿旭日升是茶饮料的先驱,开创了中国茶饮料的千亿市场,如同健力宝开创了运动饮料市 场。

不幸的是,旭日升在高速发展中,管理失控,营销失策,先驱变成了先烈。

深入分析旭日升的成败得失,对我们这些饮料业的后来者,是有深刻意义的。

下文是以 旭日升为代表的三个案例,基本贯穿了整个茶饮料的发展历程,而且各有不同,希望能给大 家更多启发和反思。

旭日升冰茶:成于产品,败于管理成立于 1993 年的旭日升集团坐落在河北冀州的一个普通农业县, 身是当地农村供销合 作社。

当时集团内部从上至下找一个中专毕业生都很难, 部分人员甚至连初中学历都没有。

1994 年旭日升冰茶上市,1995 年便实现销售收入 5000 万元,1996 年猛增到 5 亿,1998 年的鼎盛时期达到创记录的 20 亿,一度占据茶饮料市场份额的 70%。

这个成绩在当年仅次于 健力宝,排在全国本土饮料企业第二名。

“21 世纪首选饮料”旭日升冰茶前期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集团董事长段恒中的眼光与魄力。

段恒中出生在河北冀县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民家庭。

20 岁那年,段恒中成为当地供销社的 搬运工。

1985,他通过自身努力被提拔成部门经理,同年考取北京经济学院的经济管理专业, 大学毕业后仍然留在冀县供销社工作,并于 1990 年 39 岁时,被任命为党委书记兼主任,有 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1993 年 3 月,供销社经过改革后组建了旭日集团,段恒中任集团的董事 长。

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段恒中刚接手时面临几大问题:一是机构复杂,下有几十个乡 镇企业;二是人员队伍庞大,上千人的吃饭问题已经很要命了;三是亏损的企业越来越多。

一个偶然的机会,段恒中结识了国内的茶叶技术专家于杰,聊到了茶饮料未来的发展潜 力。

半个月后,于杰带来了 100 多个茶叶技术专家参加旭日集团的项目论证会。

他们得出了 一个有远见的共识:茶饮料将会成为 21 世纪的首选饮料。

接下来,一次史无前例的把中国 5000 年茶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秘密科技攻关活动开 始了……课题组经过了一次次失败,不断改进工艺流程,试用了 70 多种辅料,再配合逆流提 取和膜浓缩技术处理原茶,彻底解决了茶饮料充气后的沉淀问题。

失败的品牌营销案例

失败的品牌营销案例

失败的品牌营销案例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这些失败的案例不乏大公司的大手笔,令人哑然一笑之余,也能提供一些教训,姑且算作发挥余热吧。

那么接下来小编跟读者一起来了解一下失败的品牌营销案例吧。

失败的品牌营销案例一肯德基秒杀门2010年4月6日,肯德基中国公司推出“超值星期二”三轮秒杀活动,64元的外带全家桶只要32元,于是在全国引爆热情。

但当消费者拿着从网上辛苦秒杀回来的半价优惠券,突然被肯德基单方面宣布无效。

与此同时,中国肯德基发表声明称,由于部分优惠券是假的,所以取消优惠兑现。

不过对此,消费者并不买账,认为是肯德基“忽悠”了大家,网友称肯德基这次陷入了“秒杀门”。

1、肯德基单方面声明优惠券无效,实质上是没有兑现对消费者的承诺,忽悠了中国消费者,损害了中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视为恶劣的毁约行为,对肯德基的信誉造成负面影响。

2、在针对日益复杂的商业竞争上,以及在面临着日益扩展的网络商业宣传上,肯德基方面的准备显然不足。

肯德基的经营者,既未能真正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提高影响力、创造利润,更不具备严格的识别和介入网络优惠宣传的能力。

失败的品牌营销案例二要黑别人也要写对字没怎么做过广告的公司,第一次撒大钱做广告最好还是打安全牌,太想要一鸣惊人通常都是一命呜呼收场。

6月25日上午,向来低调的神州专车发布以“BeatU! 我怕黑专车!”为主题的海报,其中演员吴秀波、海清等明星或行业相关人士代言,他们手中对“U”竖起了警示牌,并辅以抨击黑专车安全问题的言辞,主动向Uber开撕。

广告一发出,立刻引发舆论旋风,然而令神州租车万万没想到的是,大部分网友都站在了“友商”那边,有人甚至开始打出“抵制神州专车”的口号。

在海清代言的海报中,海清本人差点成了“断臂的维纳斯”。

在吴秀波代言的海报中,文案竟然还有错字:“家里的十个好叔叔,也斗不过车里的一个怪蜀黎。

”被Uber这么会玩营销的公司抓到错字那是自己找抽,对于国民大叔吴秀波是“怪蜀黎”还是“怪蜀黍”之事,Uber北京官微就“怪shushu” 替神州专车玩起了猜字谜游戏,一时之间“怪蜀黎”成为网络热词,大家一见大叔就亲切喊“蜀黎”。

新茶饮市场危机四伏,1点点也该创新了

新茶饮市场危机四伏,1点点也该创新了

新茶饮市场危机四伏,1点点也该创新了作者:徐梦迪来源:《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9年第06期说到茶饮,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最先在市场上出现的是冲粉奶茶,是一种以果味粉为主的奶茶产品,在大街上随便摆一个小摊,用热水直接勾兑,就可以快速搞定一杯奶茶。

第二个阶段的则是瓶装奶茶,以统一奶茶为例,当时迅速火爆全球。

接下来的第三个阶段则是以皇茶、贡茶为代表的手摇茶,现调现摇的调制过程讲究表演性,使用机械设备多为专业定制,奶味香滑饱满,有茶香有奶味。

而现阶段的新式茶饮则是以喜茶、奈雪の茶、CoCo都可和1点点为代表,在产品上取代粉末勾兑,采用现泡茶汤、新鲜牛奶,以及与各种水果相互碰撞的茶饮,在空间设计上越来越惊艳,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喜欢。

近年来,奶茶行业规模扩增迅速,持续拓展店面,行业竞争态势越来越激烈,从2016年开始,全国的奶茶、果汁线下实体店一直呈高位扩张态势,2018年上半年,全国饮品店开店数达10万家。

“80后”“90后”“00后”的年轻一代表现出惊人的消费能力,是奶茶行业消费的主力群体,其中女性消费者占到了六成。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茶饮行业里比较低调的品牌1点点。

1点点原本叫50岚,1994年在台湾创立,在全台湾有600多家门店,是台湾有名的奶茶品牌。

2010年,50岚进军大陆,率先在上海开店。

但早在2006年就有人在大陆注册了“50岚”商标。

于是这家正宗的台湾50岚被迫改名成“1点点”,并于2011年成立生根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2015年,1点点在大陆以每个月开店20家的速度快速扩张,在上海、浙江、深圳、广州等14个省市开放单店加盟和部分区域授权。

目前,一点点全国有2000家店,其中上海有400多家店,杭州240多家,成都200家店。

不管是单店加盟的管理模式、高性比的产品优势,还是细节到吧台L型动线的设计、月型冰块的使用,1点点都给行业带来很多灵感,并引发不少同行的研究和学习。

但另一方面,先于它规模化发展的CoCo都可、快乐柠檬,在谋求升级,跟上新的发展趋势;后于它出现的喜茶、奈雪の茶不断创新,引领新茶饮的风潮。

奶茶品牌失败的营销案例

奶茶品牌失败的营销案例

以下是一个关于奶茶品牌失败的营销案例:
某知名奶茶品牌曾经推出一款新产品,名为“初恋奶茶”。

该产品宣称是专门为年轻人打造的全新口感体验,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成为忠实客户。

然而,该品牌的营销策略却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品牌在推广过程中强调了“初恋”这个概念,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初恋”并不是他们喝奶茶时所追求的体验。

因此,品牌没有能够很好地抓住消费者的痛点。

其次,该品牌在推广过程中过于依赖传统渠道,如电视广告和线下活动等。

然而,这些渠道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等线上渠道获取信息。

因此,品牌的广告投放效果并不理想。

最后,该品牌在产品口感和品质方面也存在问题。

虽然品牌宣称“初恋奶茶”是全新口感体验,但是很多消费者并不认可这种口感,认为它过于甜腻且缺乏特色。

这使得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任度降低,进而导致品牌口碑下降。

总之,该奶茶品牌的失败主要是由于营销策略不当、渠道选择错误以及产品质量不过关等原因导致的。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降低,进而导致品牌的失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3月,统一企业的茶饮料新品“茶里王”在西安上市了。

自3月初开始,统一便
开始全面启动西安市场的“茶里王”推广行动。

包括零售终端铺货、终端促销、电视广告、户外广告等组合手段铺天盖地,并且有流动行人广告等形式上的创新。

这大规模的行动,还真在西安引起一番震动,人们开始议论和关注“茶里王”。

一切表现可以看出,为了“茶里王”上市,统一真可谓下了一番苦心。

从时间季节的选择,到强大广告规模的投入,到广告创意的设计,再到上市方案的推广,一切都说明这是一场精心准备的新品上市大行动。

3月26日,星期六。

正是西安人的一个休息日。

“茶里王”更是抓紧这一时机不放过。

在社区,在零售终端,“茶里王”搞起大规模的试饮活动。

笔者正巧路过一个零售店时,只见一个促销小姐右手持一个扣着三个一次性纸杯的“茶里王”饮料瓶,嘴里说道:“茶里王茶饮料免费试饮了,欢迎品尝!”
仔细打量,该促销小姐面容娇好,但身着便装,没有穿着色调统一的形象装,身后紧
邻一个零售门店,有打开的“茶里王”产品陈列,有3、5箱整箱的“茶里王”堆箱陈列。

一直半个小时过去,虽然路上行人很多,而且步履悠慢,而且促销小姐也十分卖力,也有行人偶尔抬眼瞩目促销小姐和手里拿着的“茶里王”,但是,就是没有人来品尝。

创新舞台网络营销大师吴虎章认为,显然这场试饮促销中不成功,存在问题。

问题一,试饮点的布置不吸引人
能够看的出,“茶里王”的终端促销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有“茶里王”堆箱陈列,有产品陈列,有人员现场引导试饮。

应该说,一场试饮活动,该做到的工作面也都基本齐备。

问题在于,缺少气氛渲染。

试饮现场没有海报,上面可以书写大大的“免费试饮,请君品尝”等煽动性口号。

仅仅是一个面容娇好的促销小姐费力的拦截试饮,未免单薄了些。

另外,现场没有独立区域,不醒目。

身着便装的促销小姐,单人引导和口头叫饮,身边是一个零售门店,除了简单的堆箱陈列,稀稀拉拉的几瓶产品陈列外,没有让人一看就能引起关注的醒目标志,一眼望去,更让人以为是一个普通消费者在拿着饮料饮用。

总之,试饮现场没有让人产生兴趣的环境气氛。

问题二,让目标人群试饮的方式手段欠妥
常规的试饮就是拿着产品,再用一次性纸杯,摆上桌台,通过人员拦截引导行人参与试饮。

但是,这是几年前很多饮料厂家就开始运用的手段,本次2005年“茶里王”茶饮料新品上市继续沿用,而且没有任何改进,未免有些落伍了。

要知道,消费者也有“审美疲劳”,几年来一直都是这样,未免让人产生疲劳的感觉,没有了品尝的兴趣和激情。

现阶段让城市里的消费者能够关注、并停下来参与试饮,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首先,城市里的人们已经是具有较高的消费需求了,对于饮料新产品的出现,一般并不十分的积极,即便是是拿出讲究卫生的方式来邀请路人进行试饮,由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很少有人能够出来拿起你倒出的半杯甚至一杯饮料饮用。

这样吸引不了人们的兴趣。

其次,如果只是一个
促销小姐手拿饮料,上前叫饮,没有一定的现场渲染,是没有引起路人关注和产生兴趣的可能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贪图便宜的心理依然存在。

为什么不制作一些试饮品饮料来,通过派发的形式来实现让更多的首批消费者试饮呢?
一个号称台湾最大的食品企业、食品界的知名企业推出一个茶饮料新品,其上市活动应该说是一场有规模、有创新、有轰动的市场营销风暴。

然而,实际微观到很具体的试饮促销上,却显得创新能力迟钝、乏力,没有任何的新意,这未免让业界感到失望。

这样的粗略的促销设计与一个显赫的食品企业的身份明显不相匹配。

现代市场环境下的饮料试饮解决方案
1、现场布置。

醒目、热烈、兴趣、品质感是设计试饮促销活动现场的关键元素。

醒目,就是要让行人,更多的是让目标人群更容易的看到你的试饮现场,并且将免费试饮的优惠信息传递给他们。

这需要内容(标题、广告语)和形式(制作材料)两方面的组合。

结合“茶里王”的试饮,广告内容可定为:“免费试饮、请君品尝”或“免费试饮、任君品尝”等。

形式可用大块广告立牌、易拉宝等告示牌,色彩鲜艳,引人耳目。

同时,场面必须要有规模。

可以通过摆放几张桌子,大量的摆放产品,并做出造型,让人耳目一新,激发兴趣。

热烈,虽然是饮料,但同样可以制造热烈气氛。

比如三人试饮速度比赛。

这是一种小规模的游戏,可以设置奖项奖励每场试饮冠军。

同时,小规模的比赛可以吸引眼球,让人驻足观看,并引发欢笑和热烈的掌声。

兴趣,要有能够启发路人产生口渴的诱因,才能实现让路人积极参与试饮、甚至是畅饮的目的。

品质感,现场的布置必须与新品的品牌和内在品质相匹配。

所以,包括人员服装、广告牌质地、桌子台布、奖品等物品,必须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的。

2、样品——试饮品的制作准备。

实际上,饮料的试饮有很多的办法。

像试吃装。

很多的食品新品上市都是要制作样品,试吃、试饮品的,而且是特殊的包装形式,既体现原产品,又保证它的经济性。

所以,建议采用生产小包装“茶里王”,有点像白酒产品中的“酒标”,它往往能够起到让目标人群既品尝样品,又能够产生再次消费的目的。

这次“茶里王”茶饮料新品上市,试饮活动的方式欠妥。

在繁华的城市中,面对十分挑剔的目标消费者,仅仅往一次性纸杯里倒小半杯饮料,是不能吸引目标人群参与试饮的,没有一个很好的试饮办法,试饮活动当然会失败。

现在的新产品上市,多数的营销企划人员仍然沿用模式化的套路,来设计具体的推广促销活动,这本无可厚非。

问题是市场是动态的,消费者也在成长和成熟。

一些个促销活动
形式被各个厂家、各个行业反复使用,已经出现消费者“审美疲劳”的态势,促销活动的效果每况愈下。

新品上市推广,如果不对促销活动进行创新与改进,再频繁的使用老套促销形式,难免出现流于形式的失败案例。

创新是促销形式的创新,改进是促销细节的改进,这两方面是提高新产品上市推广促销活动效率的途径。

当然,创新与改进是需要企划功力的,这并非短期内能够很快提升。

但只要在成熟的企划框架下明确各个环节的关键点、功能作用,以及需要注意的操作细节,再通过积极的心态去创新思维,必然会把新品的促销计划设计好,执行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