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北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乡北安

郭绍卿2012年入冬的第一场雪,飘然而至,落地,地上便是湿漉漉的。记不清是多少次又要离开故乡回京了,我的朋友,人防局长刘树海开着车带我从火车站前的一个饭店,一直向北驶去。虽然飘着雪,但路上的行人还很多,似乎都在享受清雪带来的惬意。那还是在京时,一向关心家乡的我从一份黑龙江旅游杂志上,看到北安有了博物馆,甚是惊讶:博物馆在我的印记里只有京城、省城才有,怎么突然来到了北安!博物馆?博的是什么物呢?

只几分钟就到了博物馆,很熟悉的三层楼,新装饰的黄色外墙面,在飘舞的雪花中格外清新。博物馆还没有对外开放,是馆长特意打了招呼,我们才得以参观。

从博物馆出来,思绪便也涌了出来。

缘起北安

北安地处小兴安岭西南麓,丘陵台地为小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的开始段,特殊的地理位置深受古人和日本人的重视。

父亲是1950年来北安的。建国初期,由于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23家工厂自1950年起从沈阳搬迁到黑龙江,其中一个兵工厂落户北安。厂子需求大量的工人,父亲应招从青山进了工厂。

父亲是山东人,同许许多多闯关东的山东人一样的原因,上世纪40年代来到青山,青山是一位烈士的名字,叫赵青山。父

亲所在的地方是德都县青山镇。

有清一代,黑龙江中上游流域的主要居住民是达斡尔人,他们以部落的形式居住在精奇里江(瑷珲对岸,俄称:洁雅河;精奇里系达斡尔一个姓氏,意为黄,故又称黄河)河谷、雅克萨(漠河下游左岸)、波亚尔科夫(逊克对岸)等黑龙江中上游地区,过着游牧和田耕生活。后来沙俄窜犯黑龙江流域驱赶中国人,不得已,达斡尔各部落纷纷迁至嫩江流域。他们以渔猎游牧为主,有逐水草而居习性。达斡尔各部落很大一部分在讷谟尔河入江口对岸的尼尔基居住下来(今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有两个部落,一个叫德都勒,一个叫郭博勒,从嫩江溯讷谟尔河而上,来到现在的青山一带定居下来,取名德都。那时的老黑山、火烧山还深埋地下,没有喷发。

父亲在青山是农民,不知道德都的来历,更不知道他所辛勤劳作的土地是达斡尔人开发的,但知道青山这个名字,常常念叨青山如何如何而少言德都。因为烈士被宣传过、渲染过,青山植根在他的脑子里,而我们知道的则是政府颁布的名字:德都。

现在,连德都的名字也没了,德都改名为五大连池市。亲身经历过德都勒的达斡尔人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不了解德都勒来路的人占大多数,德都勒留给这片土地文化的、民族的财富随着时光的流逝在渐渐地流失。

我没有去考究新中国的建设者们为什么要将一个造枪的兵工厂建在北安,因为从沈阳迁来黑龙江的工厂,大部分都选在哈

尔滨、齐齐哈尔等工业比较集中的地方,如和平厂,齐齐哈尔二机床等等。但工厂的到来,却让父亲这样一个闯关东来的农民,在用一双粗壮的大手播种希望的时候,放下锄头进工厂当了工人。

被改变的还不仅仅是父亲一个人,是整个北安。

大量当时很先进的机械设备以及1600多人的一起涌入,碾碎了小镇没有大型工业的宁静。自1945年日本关东军一个军团司令部和大量日本开拓团民被苏联红军赶出北安、伪北安省灰飞烟灭后,北安的人口再一次骤增,它变大了,在这个地区再一次荣耀起来。

工厂建在小镇的东面,那里是日伪时期日本兵的东大营。除了东大营,在北安周边还有南大营、北大营,南北大营都做了工厂的家属区。

北安的由来

大营就是日本兵的兵营,“大营”是日本人留给东北最可回忆的符号,一个令人耻辱的符号,这个符号几乎遍及所有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的战略要地。北安东、南大营建于日军刚刚占领北安的1932年,日军135混成旅团司令部及第九联队驻东大营,独立守备队驻南大营。1937年建立的北大营主要是伪军驻地。

上世纪60年代末居住在南大营时,它的模样便写进我的居住履历档案中:居中是座红砖铁片顶长筒子房,有几十个房间,后面和西面分别有一座灰色的房子,东面是一座高高的水塔,前

面是一片很大的开阔地,据说是操场,操场前有一座独立的红砖小房子,屋子地面铺地板,应该是日本指挥官住所。大营向东开门,门口有岗楼、碉堡、守卫房。

伪满洲国依照日本人的意愿分三次将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划分为19省和1个特别市(哈尔滨)。北安民国初期原为龙门县(即龙镇,因与广东龙门县同名1917年改为龙镇县)的一个屯落,叫北安屯,后又升级为北安镇。1938年日本侵略者第三次细化伪满洲国省份时,于1939年6月1日成立了北安省,伪省政府大概位置就在今天的博物馆一带。

岳父是拜泉人,日伪时期拜泉是北安省的一个县,北安省还辖克东、德都、通北等县。岳父的父辈是一个大户人家,岳父自幼入日本人的学校,学习音乐、日文等课程,那时的学校都是日本人办的,能上得起学的青少年都在日本人的学校学习。按日本人的规定,省会外的学生要到省会来考取日文等级,岳父在省会北安通过了日文等级考试。

北安原来并没有铁路,哈尔滨向北的铁路是清末民初,中国民间资金修筑的呼兰至海伦的呼海铁路,北安西边的铁路是齐齐哈尔至克山的齐克铁路。

1932年6月日寇占领北安,强势霸道的日本人随即便视其为要地,苦心经营。

侵略者首当其冲地策划了连接海伦至克山的海克线铁路,海克线以极高的速度在不到6个月内就建成了,12月31日铁路于

李家站接轨。1932年底龙镇县公署由龙镇迁至北安,直至1939年仍称龙镇县。从这1932年起到1945年日寇投降,北安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1933年1月1日北安火车站落成,它是海克线内最大的车站。4月日本人又开始策划并动工兴建向北连接黑河省的北黑线,12月底,北安至辰清段通车,1935年全线通车。

北黑线的建成对于北安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一是,形成了北安通往哈尔滨、黑河、齐齐哈尔南北西的三角形铁路网,确立了北安的战略地位。二是,原俄国人在1896年筹划的纵横东三省东西南的“丁”形中东铁路,变成了纵横东、西、南、北满的“十”形铁路。

不仅如此,日本侵略者于1935年在北安西边还建有一个飞机场,有通往哈尔滨、长春、日本等地的班机。

可惜的是苏军在赶走日本侵略者后,夺取了北黑线大量铁路物资,并于1946年在撤离前将北黑线炸毁。

日伪时期,日本军国主义为了长期霸占满洲国,推行“移民政策”,在日本国内征集退伍军人和农民组成开拓团到满洲国开垦荒地、霸占良田。这一政策的倡导者曾计划到1955年向满洲国移民日本人500万。北安是开拓团的一个主要目的地,到1944年,北安、通北范围内日本开拓团有34个实验农场2个自警村,共计7630户,约2.2万人。

父亲曾告诉我,日本人称“大大的北安,小小的哈尔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