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掺伪的危害

合集下载

掺伪掺假的分析

掺伪掺假的分析

浅析我国食品掺伪现象产生的原因摘要:食品掺伪是食品掺假、掺杂、伪造的总称。

掺伪食品的不断出现使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受到举国关注,世界各国政府大多将食品安全认为是国家公共安全,并且纷纷加大监管力度。

为保障人体健康,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确保食品安全及产品质量标准的事实,本文综述了食品掺伪现象产生的原因,同时阐述了自己对食品掺伪现象存在的看法,以便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快速检验方法。

关键字:食品掺伪,原因,看法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闹的人心惶惶,这不仅威胁了消费者的人身健康,还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

而很多食品安全事故都是源自食品掺伪。

食品掺伪就是指人为的、有目的地向食品中加入一些非所固有的成分,一增加其重量或体积,而降低成本,或改变某种质量,一低劣的色、香、味来迎合消费者贪图便宜的行为。

食品掺伪主要抱过了掺假、掺杂和伪造主要的三类。

这三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食品掺伪极为掺假、掺杂和伪造的总称。

一般的掺伪物质能够以假乱真。

掺伪的基本规律性特点就是利用市场价格差,因为掺伪用物质价格低廉、容易获得,掺入价格高的食品中,使食品的净含量增加,从而获利。

例如将价格低廉的水掺入价格高的白酒、啤酒、奶中;将价格便宜的玉米淀粉、马铃薯等掺入到价格较高的藕粉中。

食品掺伪的第二规律性特点就是将食品进行伪装、粉饰。

把劣质食品通过报纸、加工粉饰后进行销售。

食品的保质期一般很短,非法延长食品保质期是掺伪的第三规律性特点。

1、食品掺假的产生食品以商品进入市场流通领域就开始有食品掺伪。

1.1掺兑向食品中掺入一定数量的外观与该类食品类似的物质取代原食品成分。

(1)掺入低价营养物质掺水、面粉、糊精、蔗糖、羧甲基纤维素等。

(2)掺入有毒、有害物质尿素、荧光增白剂、洗衣粉1.2抽取从食品中提取出部分营养成分后仍冒充以完整成分,在市场进行销售的做法称为抽取。

例如:从小麦粉中抽取面筋后,其余物质还充当小麦粉销售或掺入正常小麦粉中出售,从牛乳中提取出脂肪后,剩余部分制成乳粉,仍以“全脂乳粉”在市场出售。

食品掺伪复习资料

食品掺伪复习资料

食品掺为复习资料1、食品掺伪的概念:人为地、有目的地项食品中加入一些非其所固有的成分,以增加其重量或体积,从而降低成本;或改变其某种质量,以低劣色、香、味来迎合消费者心理的行为。

2、食品的掺伪主要包括掺假、掺杂、和伪造,三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食品的掺伪即为掺假、掺杂和伪造的总称。

3、食品掺伪的方式有:a、掺兑:主要是在食品中掺入一定数量外观类似的物质取代原产品的成分,一般指液体或流体的掺兑(芝麻油掺米汤、食醋加游离矿酸、啤酒白酒牛乳兑水)b、混入:在固体食品中掺入一定数量的外观类似的非同类物质,或是同类但质量低的物质。

(面粉中掺滑石粉、藕粉中混入薯粉味精中混入食盐)c、抽取:从食品中提取出一部分营养成分后仍冒充成分完整的产品,在市场上出售的做法。

(小麦粉提取出面筋后还充当小麦粉或掺入正常小麦粉出售)d、假冒:采用好的、漂亮的精致包装或夸大的标签说明,与内装食品的种类、品质、营养成分,名不副实的做法(假乳粉、假藕粉)e、粉饰:以色素或颜料、香料及其他禁止使用的添加剂对质量低的食品进行调味、调色处理后,充当正常食品出售(糕点加色素、下脚料做做原料)4、食品掺伪的危害及举例说明:主要取决于添加物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可以分为4种情况:a、添加物原属于正常食品的原辅料仅是成本较低,这些添加物不会对人体造成急性伤害,但营养成分、营养价值会降低,干扰了市场经济,使消费者蒙受经济损失。

(味精中加食盐、糯米中加大米)b、添加物是杂物,不利于人体健康。

人食用后可能对消化道黏膜产生刺激和损伤。

(米粉中掺入泥土,面粉中混入沙石等杂物)c、添加物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或具有蓄积毒性。

人食用这类食品后,胃部会受到恶性刺激,还可能对人体产生蓄积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作用。

(用化肥浸泡豆芽;用除草剂催发无根豆芽;将添加绿色染料的凉粉当作绿豆粉制成的凉粉等)d、添加物细菌污染而腐败变质的,通过加工生产仍不能彻底灭菌或破坏其毒素。

食品掺伪

食品掺伪
一、掺伪食品的样品采集和保存 l、样品的采集
• 和食品卫生理化分析的样品采集不一样 • 样品采集时要注意样品的典型性 • 采集要一式二份,一份供检验,一份封存
供复验。
2、保存
容易变质的样品应低温保存,最好在24—48小
时内进行捕捉性的剖析分析工作。
易潮解的样品应塑料袋密封干燥,通风处保存
或干燥器中保存。
少油炸时间
四、食品掺伪规律性的特点
• 利用廉价易得食品增加食品的重量和体积 • 提出营养物质,将剩余部份以次充好 • 利用添加剂或精美包装伪装食品的外观以改变劣
质食品的感官特性
• 利用非食品添加剂改善食品的品质或延长食品货
架期
食品掺伪的危害
影响食品质量
• 营养价值 • 感官特性 • 安全性
第二节 掺伪食品样品的检验程序
食品掺伪检测
总论
• 食品掺伪的产生及其规律性 • 掺伪食品样品的检验程序 • 对食品掺伪的综合管理
第一节 食品掺伪的产生及其规律性
一、食品掺伪的产生
民以食为天 食品是一种商品 不法生产和经营者牟取暴利 掺假、掺杂和伪造
食品掺伪现状
我国掺伪情况严重,多次出现严重事件
• 假酒中毒事件多次发生。 1998年2月,山西
二、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
• 严密的法律体系是监管的基础 • 各国为了防止食品掺伪都规定了相应措施
和法律。
• 我国公布的“食品卫生法”第九条规定:
掺假、掺杂、伪造,影响食品营养卫生等 的食品禁止销售。全国人大常委会还颁布 了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 定,规定了处罚标准。
美国1906年颁布的食品与药品法案
扰因素,必要时要将剖析的伪物配成阳性 样品和正常样品,与掺伪样品一起分析。

教案食品掺伪成分的检验

教案食品掺伪成分的检验

教案食品掺伪成分的检验第一章:食品掺伪的概述1.1 食品掺伪的定义解释食品掺伪的含义,让学生了解食品掺伪是指在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品成分,以提高其价值或口感,但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1.2 食品掺伪的类型与危害介绍常见的食品掺伪类型,如掺假、掺杂、伪造等。

分析不同类型的食品掺伪对人体的危害,如引起过敏反应、中毒、慢性疾病等。

1.3 食品掺伪的防范措施讨论如何预防和打击食品掺伪行为,包括加强监管、提高消费者意识、加强食品安全教育等。

第二章:食品掺伪成分的检测方法2.1 食品掺伪成分的检测意义解释为什么需要检测食品掺伪成分,让学生了解检测的重要性,以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2.2 常见食品掺伪成分的检测方法介绍常见的食品掺伪成分检测方法,如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等。

解释每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2.3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指导学生如何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样品处理和数据分析等。

强调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以及数据分析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第三章:食品掺伪成分的案例分析3.1 真实案例介绍提供几个真实的食品掺伪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掺伪的实际发生情况。

分析每个案例的掺伪成分、掺伪方式和检测方法。

3.2 案例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每个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讨论如何通过加强监管、提高消费者意识和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来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3.3 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分组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监管机构、企业和消费者,模拟处理食品掺伪事件。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食品掺伪成分的检验实验室实践4.1 实验室实践的目的和意义解释进行实验室实践的重要性,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加深对食品掺伪成分检测的理解。

4.2 实验室实践操作流程介绍实验室实践的操作流程,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检测方法和数据分析等。

强调实验室实践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食品掺杂掺假的例子

食品掺杂掺假的例子

食品掺杂掺假的例子食品掺假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以不正当手段掺入非法、有害或低劣的物质,或者在产品标签、包装等方面做虚假宣传,以获得经济利益。

食品掺假行为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下面将列举十个不同类型的食品掺假案例。

一、瘦肉精掺入肉制品瘦肉精是一种常用的禁用药物,常用于提高猪、牛、羊等动物的生长速度。

然而,瘦肉精在人体内会转化为瘦肉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将瘦肉精掺入肉制品,使得人们在食用时潜藏着健康风险。

二、塑化剂掺入果汁饮料塑化剂是一种常用的化学物质,用于增加塑料制品的柔韧性。

然而,塑化剂对人体内分泌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激素失调等问题。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增加果汁饮料的口感,会掺入塑化剂,使得人们在饮用果汁时可能摄入过多的塑化剂。

三、工业盐掺入食用盐工业盐是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盐类,含有较高的杂质和重金属。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会将工业盐掺入食用盐中,使得人们在食用时摄入过多的重金属,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四、乳制品掺入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原料,具有较高的氮含量。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增加乳制品的氮含量,会将三聚氰胺掺入乳制品中。

然而,三聚氰胺在人体内会引起结石等问题,对肾脏造成损害。

五、苏丹红掺入食品色素苏丹红是一种常用的禁用食品色素,具有致癌作用。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提高食品的颜色鲜艳度,会将苏丹红掺入食品色素中,使得人们在食用时摄入过多的苏丹红,对健康造成威胁。

六、甲醛掺入水果甲醛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具有较强的毒性。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延长水果的保鲜期,会将甲醛掺入水果中,使得人们在食用水果时摄入过多的甲醛,对健康造成危害。

七、二氧化硫掺入海鲜二氧化硫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提高海鲜的保鲜度,会将二氧化硫掺入海鲜中,使得人们在食用海鲜时摄入过多的二氧化硫,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八、氨糖掺入牛奶粉氨糖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增加甜味的作用。

南昌大学食品掺伪检验期末复习总结

南昌大学食品掺伪检验期末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食品的掺伪是指人为地、有目的的向食品中加入一些非其所固有的成分,以增加其重量或体积,从而降低成本;或改变其某种质量,以低劣色、香、味来迎合消费者心理的行为。

食品的掺伪主要包括掺假、掺杂和伪造,这三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1、伪劣食品的范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明确规定,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均属伪劣食品:失效、质变的;危及人体安全和健康的;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的;冒用优质或认证标志和伪造许可证标志的;掺杂使假、以假充真或以旧充新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无检验合格证或无有关单位允许证明的;未用中文标明商品名称、生产者或产地的;限时使用而未标明失效时间的;实施生产(制造)许可证管理而未标明许可证编号和有效日期的;按有关规定应用中文标明规格、等级、主要技术指标或成分、含量而未标明的。

2、掺伪的方式、特点、鉴别方法。

掺伪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掺兑主要是在食品中掺入一定数量的外观类似的物质取代原食品成分的做法。

一般大都是指液体(流体)食品的掺兑。

例如芝麻油掺米汤、食醋掺游离矿酸、啤酒和白酒兑水、牛乳兑水等。

(2)混入在固体食品中掺入一定数量外观类似的非同种类物质,或虽是同种类物质但其质量低劣的,称为混入。

例如:面粉中掺入滑石粉、藕粉中混入薯粉、味精中混入食盐、糯米粉中混入大米粉等。

(3)抽取从食品中提取出部分营养成分后仍冒充成分完整的产品,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做法,称为抽取。

例如:小麦粉提取出面筋后,还充当小麦粉销售或掺入正常小麦粉中销售;将提取出脂肪后的牛乳制成乳粉,仍以“全脂乳粉”在市场销售。

(4)假冒采用好的、漂亮的精制包装或夸大的标签说明,与内装食品的种类、品质、营养成分名不副实的做法。

例如:假乳粉、假香油、假麦乳精、假糯米粉等。

(5)粉饰以色素(或颜料)、香料及其他严禁使用的添加剂对质量低劣的或所含营养成分低的食品进行调味、调色处理后,充当正常食品出售,以此来掩盖低劣的产品质量的做法称为粉饰。

食品掺伪课程期末总结

食品掺伪课程期末总结

食品掺伪课程期末总结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食品掺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学到了许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篇期末总结中,我将对我所学到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首先,我了解到了什么是食品掺伪。

食品掺伪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掺入伪劣、假冒、非法等成分或制品,以获得不正当的利益。

掺伪食品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同时也损害了诚信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因此食品掺伪问题对社会来说是非常严重的。

在学习中,我学习了掺伪食品的种类和流通途径。

掺伪食品的种类非常多样,常见的有毒素掺入、非法添加物掺入、食品操纵和包装伪劣等。

这些掺伪手段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市场,例如,通过倒卖过期食品、偷税漏税、使用虚假食品标签等手段,从而让假冒伪劣的食品以低廉的价格进入市场,对消费者造成巨大的伤害。

此外,我还学习了食品掺伪的危害和应对措施。

食品掺伪不仅偷窃了消费者的财产,更严重的是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了潜在的威胁。

在面对食品掺伪问题时,我们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建立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并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将食品掺伪的行为极力遏制。

我还学习了如何鉴别掺伪食品,并进行风险评估。

鉴别掺伪食品是很重要的一环,一方面可以让消费者有所警惕,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监管部门及时予以制止。

风险评估可以对食品掺伪的程度和后果进行科学预测,从而更好地引导有关部门进行风险防控措施的制定。

在课程学习中,我还学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针对掺伪食品的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管理。

这些法律法规在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也了解到,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落实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除了理论学习,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例如实地考察食品生产企业、化验实验室等,这些实践活动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食品掺伪问题的现实情况,并增加了我与专业人员的交流机会。

食品掺伪

食品掺伪

食品掺伪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向食品中加入一些非所固有的成分,以增加其重量或体积,而降低成本;或改变某种质量,以低劣的色、香、味来迎合消费者贪图便宜的行为。

食品掺伪主要包括掺假、掺杂和伪造,这三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食品掺伪即为掺假、掺杂和伪造的总称。

掺假是指向食品中非法掺入物理性状或形态与该食品相似的物质,如小麦中掺入滑石粉,味精中掺入食盐,食醋中掺入游离的矿酸等掺杂是指向粮食食品中非法掺入非同一类或同种类的劣质的物质,如大米中掺入沙石,糯米中掺入大米伪造是指人为地用一种或几种物质进行加工仿造,而冒充某种食品在市场销售的违法行为,如用工业酒精兑制白酒。

食品掺伪的产生也是从食品以商品进入市场流通领域开始的。

我国古代《礼记》一书曾有记载:“沽酒市脯不食”之说,意思就是告诫人们不要不加选择的去食用大街上摊贩卖的酒和熟肉,因为酒里掺水,肉也不知什么肉。

食品掺伪并非中国的“专利”,国外也是如此,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如非洲一些国家用糠皮代替淀粉。

印度曾报道牛肉中掺水、蔬菜中加水的案例。

发达国家的食品同样也有掺伪问题比如在老牛身上注射番木瓜酶促进肌肉纤维软化,屠宰后向小牛肉一样卖高价2007年2月广东中山市的质监人员在检查一家豆腐加工店时发现,该店员工将豆腐皮放入一种橙色液体里浸染。

经浸染后的豆腐皮颜色通体金黄,卖相十分诱人。

该橙色染料为碱性橙Ⅱ,属非食品用添加剂,是一种偶氮类碱性染料,俗名“王金黄”,为致癌物,主要用于纺织品、皮革制品及木制品的染色。

过量摄取、吸入以及皮肤接触该物质均会造成急性和慢性的中毒伤害。

奶粉是用纯牛乳经蒸干加工而成,基本是用8.5吨牛奶蒸干成1吨奶粉,超过80%的中档和低档奶粉都需要大量勾兑,勾兑的原料通常是淀粉和乳清粉。

一些被称为“糊精”的纯粹淀粉降解物进入市场,其中根本无“奶”可言,甚至它们还又被搀进亚硝酸盐之类的杂质。

在安徽等劣质奶粉流经地,有些患儿嘴唇青紫,这种肠源性青紫就是中毒的表征。

第十八章 食品掺伪的检验.

第十八章 食品掺伪的检验.

断裂,口感粗糙如嚼粉皮并略带涩味;

天然海蜇外观呈乳白色、肉黄色、淡黄色,表面湿
润而光泽,牵扯是不易拉断,口咬时发出响声,并
有韧性,形状呈自然圆形,无破边。
三、劣质海参的鉴别
1、优质海参:开口向外翻,骨板不疏松,体
形肥满且呈圆柱形,刺挺直,个体轻;
2、劣质海参:头部骨板疏松,参体扁状,肉
2、食品的粉饰;
3、加入严禁使用的添加剂以延长食品的保存
期限。
四、掺伪食品的危害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取决于添加物的化
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情 况:
1、添加物原属于正常食品或原辅料,仅是成
本降低。这些添加物都不会对人体产生急性 损害,但食品的营养成分、营养价值降低, 干扰了市场经济,致使消费者蒙受经济损失。
食品伪造是指人为的用若干种物质经加工仿
造,充当某种食品销售的违法行为。
二、食品掺伪的方式:掺兑;混入;抽取;
假冒;粉饰
1、掺兑:主要是在食品中掺入一定数量的外
观与该食品类似的物质取代原食品成分的作
法,一般大都是指液体(流体)食品的掺兑。
例如:芝麻油掺米汤、食醋掺游离矿酸、啤
酒和白酒兑水、牛奶兑水等。
2、混入:在固体食品中掺入一定数量外观类
似的非同种物质,或虽种类相同但掺入食品 质量低劣的称做混入。例如:面粉中混入石 粉、藕粉中混入薯粉、味精中混入食盐、糯
米粉中混入大米粉等。
3、抽取:从食品中提取出部分营养成分后仍
冒充成分完整,在市场进行销售的做法称为 抽取。例如:从小麦粉中提取出面筋后,其 余物质还充当小麦粉销售或掺人正常小麦粉 中出售;从牛乳中提取出脂肪后,剩余部分 制成乳粉,仍以“全脂乳粉”在市场出售。

食品掺伪

食品掺伪
1.1.食品掺伪是指人为的,有目的的地向食品中加入一些非其所固有的成分,以增加其重量 或体积,从而降低成本,或改变其某种质量,以低劣色,香,味来迎合消费者心理的行为。 2. 食品中掺伪的方式:
掺兑 混入 抽取 假冒 粉饰 3.食品掺伪特点: 掺入廉价易得的物质 食品的粉饰 加入严禁使用的添加剂 4,.掺伪的危害: 添加成本低的,干扰市场经济,使消费者蒙受经济损失。 添加物是杂物,不利于肠道消化吸收,影响健康 添加物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添加物因细菌污染而腐败变质。 5.掺伪食品的检验方法:感官检验,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酶分解法。 6.杂质是指夹杂在粮食籽粒中无食用价值的物质,以及标准规定的异种粮食。 7.杂质的分类: 按性质分类 刷选物 无机物 有机物 按检验性质分为 大样杂质 小样杂质
42.酱油可以分为酿造酱油和配置酱油。 43.酱油中特有的香气成分是乙宪丙酸 44.酱油中特有的成分是氨基氮。
8.不完善粒:是指有缺陷但仍有食用价值的粮食颗粒。 9.容量:粮食籽粒在单位体积内的质量称为容量。 10 容量影响的因素:水分 杂质 未成熟粒 籽粒形状 籽粒大小 单粒重 11 陈粮和陈化粮的区别: 12 粮食的酸度:10g 粮食消耗 0.1mol/l 的标准液的毫升数 13.粮食霉菌孢子总数的方法:取 10 样品在稀释度中稀释三个梯度,在 28 摄氏度培养三天, 然后计算菌落总数,若霉菌孢子在 1000 个/g,则属于正常米粒。 14.正常面粉的灰分含量为:0.75%-1.5%. 15.滑石粉的主要成分 硅酸镁和硫酸钙 16.石膏的主要成分硫酸钙。 17.用化肥催生豆芽的特征 18.豆粕为原料的豆腐 色泽灰白 ,组织疏散,口感差 ,黏结力差 。 19 植物食用油,如果颜色越浅,表示植物油越好。 20.皂价:中和 1g 油脂中全部的游离脂肪酸和结合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21 酸价是指中和 1 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22.过氧化值是指反映食用油脂新鲜度和氧化酸败程度的指标。 23.过氧化值的原理是指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的碱,以 硫代硫酸钠滴定,计算含量。 24.烟点指油样加热至连续发蓝烟时的温度,可以反映食用油的精炼程度,油烟越高,食用 油的质量越差。

食品掺伪

食品掺伪

食品掺伪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向食品中加入一些非所固有的成分,以增加其重量或体积,而降低成本;或改变某种质量,以低劣的色、香、味来迎合消费者贪图便宜的行为。

食品掺伪主要包括掺假、掺杂和伪造,这三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食品掺伪即为掺假、掺杂和伪造的总称。

掺假是指向食品中非法掺入物理性状或形态与该食品相似的物质,如小麦中掺入滑石粉,味精中掺入食盐,食醋中掺入游离的矿酸等掺杂是指向粮食食品中非法掺入非同一类或同种类的劣质的物质,如大米中掺入沙石,糯米中掺入大米伪造是指人为地用一种或几种物质进行加工仿造,而冒充某种食品在市场销售的违法行为,如用工业酒精兑制白酒。

食品掺伪的产生也是从食品以商品进入市场流通领域开始的。

我国古代《礼记》一书曾有记载:“沽酒市脯不食”之说,意思就是告诫人们不要不加选择的去食用大街上摊贩卖的酒和熟肉,因为酒里掺水,肉也不知什么肉。

食品掺伪并非中国的“专利”,国外也是如此,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如非洲一些国家用糠皮代替淀粉。

印度曾报道牛肉中掺水、蔬菜中加水的案例。

发达国家的食品同样也有掺伪问题比如在老牛身上注射番木瓜酶促进肌肉纤维软化,屠宰后向小牛肉一样卖高价2007年2月广东中山市的质监人员在检查一家豆腐加工店时发现,该店员工将豆腐皮放入一种橙色液体里浸染。

经浸染后的豆腐皮颜色通体金黄,卖相十分诱人。

该橙色染料为碱性橙Ⅱ,属非食品用添加剂,是一种偶氮类碱性染料,俗名“王金黄”,为致癌物,主要用于纺织品、皮革制品及木制品的染色。

过量摄取、吸入以及皮肤接触该物质均会造成急性和慢性的中毒伤害。

奶粉是用纯牛乳经蒸干加工而成,基本是用8.5吨牛奶蒸干成1吨奶粉,超过80%的中档和低档奶粉都需要大量勾兑,勾兑的原料通常是淀粉和乳清粉。

一些被称为“糊精”的纯粹淀粉降解物进入市场,其中根本无“奶”可言,甚至它们还又被搀进亚硝酸盐之类的杂质。

在安徽等劣质奶粉流经地,有些患儿嘴唇青紫,这种肠源性青紫就是中毒的表征。

食品掺伪个人总结

食品掺伪个人总结

食品掺伪个人总结背景介绍在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然而,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不法商家逐渐出现了食品掺伪的现象。

食品掺伪是指在食品生产、销售过程中,掺杂或混入不合格、低价或非法添加的物质,以获得经济利益。

食品掺伪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还给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食品掺伪的危害食品掺伪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首先,不合格的食品可能会导致食品中毒、过敏等健康问题,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

其次,食品掺伪会破坏市场秩序,扰乱正常的竞争环境。

不法商家通过掺杂低价物质,降低成本,获得不正当的竞争优势,给合法企业造成财务损失,也损害了整个市场的公平性。

此外,食品掺伪还会严重损害消费者的信任,导致消费者对食品产生质疑,对行业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对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食品掺伪的类型和手段食品掺伪的类型和手段多种多样。

常见的食品掺伪手段包括: 1. 掺杂:在合法食品中掺入不合格食品或其他低价原料,以减少成本。

2. 摘取:将质量不符合标准的部分食品剔除,以保留合格部分给消费者。

3. 伪造:制假冒伪劣的食品,冒充知名品牌、高品质产品。

4. 溯源造假:虚报食品的来源或生产过程,掩盖不合格食品的事实。

5. 添加非法物质:在食品中添加禁用食品添加剂、药品等,增加产品的吸引力。

防范食品掺伪的措施为了防范食品掺伪,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和消费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范食品掺伪的措施: 1. 加强监管: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加大对不法商家的打击力度,严惩食品掺伪行为。

2.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的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提高对食品掺伪行为的追责力度。

3. 建立食品追溯体系:建立完善的食品追溯体系,包括原料来源、生产过程、销售渠道等信息记录。

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等方式,了解食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提高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

食品掺伪鉴别检测复习题

食品掺伪鉴别检测复习题

食品掺伪鉴别检测复习题### 食品掺伪鉴别检测复习题#### 一、选择题1. 食品掺伪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食品口感B. 确保食品安全C. 降低生产成本D. 提升食品外观2.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掺伪的常见物质?A. 淀粉B. 糖精钠C. 亚硝酸钠D. 食用色素3. 食品掺伪检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哪些?A. 感官检验B. 化学分析C. 微生物检测D. 所有以上4. 食品掺伪检测中,哪种方法可以快速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色谱法C.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D. 紫外线光谱法5. 食品掺伪检测中,如何鉴别蜂蜜中的掺假成分?A. 观察颜色B. 闻气味C. 检测糖分比例D. 测量水分含量#### 二、填空题6. 食品掺伪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_________或_________的行为。

7. 食品掺伪检测的常用仪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 食品掺伪检测中,_________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9. 食品掺伪检测中,_________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非法添加剂。

#### 三、简答题10. 简述食品掺伪的危害有哪些?11. 简述食品掺伪检测的基本流程。

12. 举例说明食品掺伪检测中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

#### 四、论述题13. 论述食品掺伪检测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要性。

14. 论述如何通过食品掺伪检测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 五、案例分析题15. 假设你是一名食品检测员,你发现一批蜂蜜样品中检测出非天然糖分,请分析可能的掺伪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检测和预防措施。

#### 参考答案1. B2. C3. D4. A5. C6. 非法添加物质,非法使用非食品原料7. 色谱仪、质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8.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9. 高效液相色谱10. 食品掺伪的危害包括: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破坏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等。

课件-食品掺伪成分的检测

课件-食品掺伪成分的检测

乳制品的掺伪检测
总结词
通过感官、理化和生物方法检测乳制品中掺杂的物质或非乳制品成分 。
感官检测
观察乳制品的颜色、气味、口感和质地等特征,断是否与纯正乳制 品相符。
理化检测
利用化学和仪器分析方法检测乳制品中的脂肪、蛋白质、糖类等成分 ,以及乳制品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
生物检测
利用生物技术检测乳制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或生物毒素。
组学分析技术
利用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手段,从宏 观和微观层面全面解析食品掺伪问题。
化学检测法
总结词
利用化学原理和手段对食品进行检测,以确定食品的化学组成和掺伪情况。
详细描述
化学检测法包括滴定法、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等,通过测定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和 含量,可以判断食品是否掺伪。例如,滴定法可以检测酱油中的氨基酸态氮含量 是否达标,分光光度法可以检测食用油中的过氧化值是否超标等。
生物检测法
课件-食品掺伪成分 的检测(考试复习)
目录
CONTENTS
• 食品掺伪概述 • 食品掺伪成分检测方法 • 食品掺伪成分检测技术 • 食品掺伪成分检测实例 • 食品掺伪成分检测的挑战与展望
01 食品掺伪概述
食品掺伪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
食品掺伪是指人为地往食品中混 入杂物或添加不应当加入的物质 ,导致食品质量降低或失去原有 营养价值的行为。
03 食品掺伪成分检测技术
色谱技术
气相色谱法(GC)
适用于检测易挥发的食品掺伪成分,如香精、色素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适用于检测不易挥发和热稳定的食品掺伪成分,如防腐剂、甜味剂等。
质谱技术
串联质谱法(MS/MS)
适用于检测低浓度和高复杂度的食品掺伪成分,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

食品掺伪鉴别复习题

食品掺伪鉴别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1、目前我国已将()、()、()作为食品工业发展的方向。

2、食品质量的三项基本要求:()、()、()。

3、什么是食品掺伪?4、食品掺伪是()、()、()的总称。

5、伪劣食品的范围。

6、掺伪食品的危害。

(简答题)7、食品掺伪的方式有哪些?4、都有哪些掺伪食品鉴别检验方法。

5、什么是食品的感官检验。

食品感官检验的重要性。

6、视觉检验应注意的问题7、味觉检验的最佳温度是()℃~()℃。

8、进行感官检验时,通常先进行()检验,再进行()检验,然后进行()检验和()检验。

9、感官检验样品时,用()鉴别组织状态,()鉴别色泽,()鉴别气味。

10、食品卫生标准最主要的三个方面的指标是什么。

11、目前,我国制定的食品卫生标准,内容包括()、()和()。

12、我国现行食品质量标准分为四级,依次是()、()、()和()13、根据标准执行的力度可将标准分为()标准和()标准。

14、食品安全质量指标有()、()、()、()和()。

15、()是判定食品能否食用的主要依据;16、()是判定食品质量优劣的主要依据第二章1、粮谷的感官指标可从下列哪些方面检验( B )a.色泽b.滋味c.纯度d.气味e.水分 A.abcd B.abcdeC.abceD.acde2. 碘呈色度测定方法中直链淀粉分子的螺旋结构可结合碘形成( )复合物, 支链淀粉只能吸附<1%的碘,形成( )复合物( A )A.蓝色紫色 B.蓝色红色 C.红色蓝色 D紫色蓝色3.吊白块的醋酸铅试纸检验法中,甲醛合次硫酸氢钠分解产生二氧化硫及(),与醋酸铅反应,生成()化合物。

( A )A.甲醛棕黑色 B.甲醇棕黑色 C.甲醛红色 D甲醇红色1.工业用增白剂“吊白块”,化学名称为甲醛合次硫酸氢钠[CH2(OH)SO2Na·2H2O],其在水中或潮热环境中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硫及甲醛,工业上用作还原剂和漂白剂。

2.粮食酸败时,脂肪分解并部分转化为醛类,醛类与希夫试剂作用,生成醌型化合物,使无色的希夫试剂呈现红紫色。

《食品安全》课程笔记

《食品安全》课程笔记

《食品安全》课程笔记第一章: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危害一、食品的生物性危害1.1 食品的细菌污染1.1.1 安全食品与有毒有害食品- 安全食品:指的是在正常食用情况下,不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这些食品通常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规定。

- 有毒有害食品:指的是含有有害物质或微生物,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短期或长期危害的食品。

这些食品可能由于生产、加工、储存或运输过程中的不当操作而受到污染。

1.1.2 微生物与细菌- 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它们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

- 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具有繁殖能力,可以在食品中生长繁殖,导致食品变质和食物中毒。

1.1.3 污染食品的细菌来源及途径- 来源:细菌可能来源于土壤、水体、空气、动物肠道、人体、食品加工设备等。

- 途径:- 原材料污染:动物或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受到细菌污染。

- 加工环节污染: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因操作不当或设备不洁而受到细菌污染。

- 运输和储存环节污染:食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可能因环境条件不当而滋生细菌。

- 销售环节污染:食品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因交叉污染而受到细菌污染。

1.1.4 引起食物污染的细菌及其预防- 常见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等。

- 预防措施:- 严格原材料验收,确保原材料来源可靠,无污染。

-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遵守良好的卫生操作规范,如手部卫生、设备消毒等。

- 保持食品储存和运输环境的清洁和适宜温度。

- 定期对食品加工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食品安全培训。

1.1.5 食品的真菌及其毒素污染- 真菌:是多细胞微生物,能够在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真菌毒素。

- 污染途径:真菌污染通常发生在粮食、坚果、干果等食品中,尤其是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

1.1.6 食品的病毒污染- 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可以通过食品传播,引起人类疾病。

- 污染途径:食品病毒污染通常通过食物处理者的粪便或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食品掺伪.ppt

食品掺伪.ppt
(4)在鉴别指标的分寸掌握上,婴幼儿、老年人、病人食用的 保健、 营养食品,要严于成年人、健康人食用的食品。
(5)鉴别结论必须明确,不得含糊不清 (6)在进行食品综合全面鉴别前,应向有关单位或个人收集食 品的
有关资料,如食品的来源、保管方法、储存时间、原料组成, 包装情况以及加工、运输、保管、经营过程的卫生情况,寻找 可疑环节、可疑现象,为鉴别结论提供必要的基础。
仪器分析法
仪器分析法是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 质为基础,利用光电仪器来测定物质含量 的方法,它包括物理分析法和物理化学分 析法。
微生物分析法
微生物分析法是基于某些微生物生长需要 特定的物质来进行测定的方法。此方法测 定条件温和,克服了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 析法中某些被测成分易分解的弱点,方法 的选择性也较高。此法广泛应用于维生素、 抗生素残留量、激素等成分的分析中。
掺伪食品鉴别的法规依据
《食品安全法》 各类法规、标准
食品检验的工作原则
(1)我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及省、市、自治区卫生 防疫部门颁发的食品卫生法规是判定食品能否食用的主要依据。
(2)国务院有关部委和省、市、自治区有关部门颁发的食品产品质 量标准是判定食品质量优劣的主要依据。
(3)食品由于某种原因不能直接食用,必须严格加工复制或在其他 相关条件下处理时,可提出限定加工条件、加工环境和限定食 用及销售等范围的具体要求。
食品掺伪与检验
食品掺伪的定义
食品掺伪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向食品中 加入一些非固有的成分,给正常的市场秩 序和百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伪劣食品的范围
失效变质 危及健康 掺杂使假 以旧充新 标签混乱 ……
食品掺伪的方式
掺伪 &混入 &抽取& 假冒&粉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食品的生物性危害第三节食品掺伪的危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张建新1.3.1食品掺伪概述一、什么是食品掺伪?什么是掺伪食品?食品掺伪是指有目的地向食品中加入一些非固有的物质,以增加食品重量或体积,或降低成本,或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或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掩盖食品本身的质量缺陷和色、香、味来蒙骗消费者的行为。

掺伪食品是指该食品中存在非固有的物质或者异物,以及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劣质食品。

食品掺伪与掺伪食品的概念是不同的,前者行为,后者是结果,即食品掺伪的行为所得到的结果就是掺伪食品。

二、食品掺伪的历史及现状食品掺伪的产生是从食品以商品进入市场流通领域就开始发生了,我国古代《礼记》一书曾记载有“沽酒市脯不食”,意思就是告诫人们不要不加选择的去食用大街上摊贩卖的酒和熟肉,因为酒里掺水,肉也不知什么肉。

随着商品经济大发展,食品掺伪手段也不断翻新,花样繁多,使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伤害,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2004年5月四川省彭州市一家泡菜小作坊在生产加工泡菜的过程中用工业盐和99%以上的敌敌畏生产“毒泡菜”。

2007年2月广东中山市发现用碱性橙Ⅱ浸染豆腐皮。

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涉及国内包括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2家奶制品生产厂商。

这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共致使全国29万婴幼儿,因为食用含有化工原料三聚氰胺的奶粉而出现泌尿系统异常,其中6人死亡。

2012年4月青岛城阳区查获了无证食品窝点,发现了1.6吨使用福尔马林浸泡的小银鱼和福尔马林100公斤。

2013年5月江苏无锡公安机关在无锡、上海两地统一行动,打掉一特大制售假羊肉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3名,捣毁黑窝点50余处,现场查扣制假原料、成品半成品10余吨。

从山东购入狐狸、水貂、老鼠等未经检验检疫的动物肉制品,添加明胶、胭脂红、硝盐等冒充羊肉销售至苏、沪等地农贸市场。

2014年4月沈阳公安机关查获用非食品添加剂浸泡的豆芽6吨。

在生产豆芽过程中非法添加亚硝酸钠、尿素、恩诺沙星等有毒、有害非食用物质。

食品掺伪并非中国的“专利”。

1901年英国政府的食品安全调查结果发现4251个样品,15%发现有害的焦油;对于番茄酱,人造黄油,干酪、布丁、果汁糖浆等50-82%发现有害色素;香肠、黄油中1/3发现有害色素。

2012年英国发生“马肉冒充牛肉事件”。

日本的新泻大米(鱼沼),品种“越光”年产10 万吨,被视为是等级最高的米种,但市场上销售量可达30万吨,以次充好问题非常突出。

在其他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问题也比较突出等。

因此,遏制食品掺伪问题的发生,确保食品安全,任重道远,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三、食品掺伪的主要形式食品掺伪主要包括掺假、掺杂和伪造3种形式。

食品掺伪即为掺假、掺杂和伪造行为的总称。

(1)掺假是指向食品中非法掺入物理性状或形态与该食品相似的物质的行为。

如:小麦中掺入滑石粉,味精中掺入食盐,食醋中掺入游离矿酸等。

(2)掺杂是指向食品中非法掺入非同一类或同种类的劣质物质的行为。

如:大米中掺入沙石,糯米中掺入大米,菜籽油中掺入棉籽油等。

(3)伪造是指人为地用一种或几种物质进行加工仿造,冒充某种食品的行为。

如:用工业酒精兑制白酒,用工业乙酸兑制食用醋,用工业明胶替代食用明胶,冒用知名品牌或质量安全认证标志销售劣质食品等。

四、常见食品掺伪方式常见食品掺伪主要包括掺兑、混入、抽取、假冒和粉饰5种方式。

(1)掺兑是指向液体食品中掺入一定数量的外观与该类食品类似的物质以替代食品固有的成分。

如给酒类、鲜奶、酱油、醋、蜂蜜等掺水;给畜禽肉中注水;给鲜奶中掺兑尿素和三聚氰胺等。

(2)混入是指向固体食品中掺入一定数量的外观与该类食品类似的非同类物质,或虽是同类物质但其质量低劣的。

如以陈粮混入新粮;陈茶叶混入新茶叶;腐败的牛奶混入鲜奶;辣椒面中混入红砖粉或苏丹红;味精中混入与其类似的结晶如食盐或硫酸镁、蔗糖;奶粉中混入面粉、豆粉等。

(3)抽取是指从食品中提取出部分营养成分后仍冒充成分完整,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行为。

如从小麦粉中抽取面筋后,其余物质还充当小麦粉销售或掺入正常小麦粉中出售;从牛乳中提取出脂肪后,剩余部分制成乳粉,仍以“全脂乳粉”在出售。

(4)假冒是冒用知名生产厂家的商品名称、厂名、厂址、注册商标和包装装璜以及质量安全标志等出售劣质食品的行为。

如以低档次普通白酒假冒茅台酒、五粮液等高档酒;以普通葡萄酒假冒拉菲葡萄酒等。

(5)掩盖是用非食品添加剂或劣质原料来伪装食品本身或加工销售过程的质量缺陷的行为。

如在糕点加非食用色素、糖精增加色度和甜度;在炸油条的面中加入洗衣粉增大油条的体积;在双孢蘑菇、金针菇、白灵菇、面粉和粉条中加入荧光增白剂来增白;给陈化的大米抛光;给劣质橙子打蜡等。

五、食品掺伪的主要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从温饱型向小康的转变,对食品消费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既要吃饱,还要吃好,且追求天然健康食品。

这就无形中给掺伪食品提供了市场空间。

(1)畸形的消费心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消费者喜欢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较好的食品,食品掺伪正好抓住了这一心理需要,随意改变产品配方,以廉价物取代相对比较贵的物品,为了不改变外观对其伪装,以相对较低价格占领市场,满足消费者心理。

(2)扭曲的经营理念食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消费者对不同食品的性能缺乏深入了解,也不具备鉴别产品优劣的技能,掺伪食品生产者常常利用虚假宣传、促销、广告等多种手段来夸大产品的功能和作用,采用“买一送一”等五花八门手段欺骗消费者,使消费者防不胜防。

(3)无条件追求天然追求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甚至纯天然的食品已经成为当今食品消费的主流,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这种心理诉求,“鸡蛋变红”,“蔬菜变绿、莲藕变白”,“木耳变黑”等各种花样翻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并应用到食品生产中,满足了消费者心理需求,损害了身心健康。

1.3.2食品掺伪的危害食品掺伪的危害因添加物的不同而异,其危害程度取决于添加物种类以及自身毒性的大小。

现就常见食品中掺伪物质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做简要的介绍。

一、苏丹红苏丹红是一种化工染料,常用于机油、蜡和鞋油等产品的染色,包括苏丹红I、苏丹红II、苏丹红III、苏丹红IV。

苏丹红是非食用色素,食品中禁止加入。

常常被违法添加到辣椒粉、含辣椒类(辣椒酱、辣味调味品)的食品中,实现着色的目的。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苏丹红列为III类致癌物,其初级代谢产物邻氨基偶氮甲苯和邻甲基苯胺均列为II类致癌物,长期或大量食品含有苏丹红的食品对人可能致癌。

二、酸性橙Ⅱ酸性橙Ⅱ属化工染料,通常是金黄色粉末,故俗称金黄粉。

主要用在羊毛、皮革、蚕丝、锦纶、纸张的染色。

酸性橙Ⅱ是非食用色素,食品中禁止加入。

常常被违法添加到黄鱼、腌卤肉制品、熟肉制品、红壳瓜子、辣椒面和豆瓣酱等食品中,实现着色的目的。

人食用含有酸性橙Ⅱ的食品后,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也可能对妇女的生育造成影响,比如不孕或者畸形儿,长期食用甚至会致癌。

三、美术绿美术绿也叫铅铬绿,美术绿并不是一种单独的颜料,而是由铬黄和铁蓝或酞菁蓝所组成的混合拼色颜料。

主要用于油漆、涂料、油墨及塑料工业的染色。

美术绿是非食用色素,食品中禁止加入。

常常被违法添加到茶叶特别绿茶中,实现着色的目的。

茶叶中如果掺入美术绿,铅、铬等重金属严重超标,长期饮用这样的茶水,会对人造成肝脏或肾脏的损害,或者胃肠道、造血器官的损害,并会引发多种病变。

四、三聚氰胺三聚氰胺俗称密胺、蛋白精,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含氮量高达66%,主要用于塑料、涂料、粘合剂、食品包装材料。

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禁止人为添加到食品中。

常常被违法添加到乳及乳制品中,实现虚高蛋白含量的目的。

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毒的物质,可能从环境、食品包装材料等途径进入到食品中,其含量很低。

2011年我国规定,婴儿配方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1mg/kg,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g/kg,高于上述限量的食品一律不得销售。

三聚氰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取决于摄入的量和摄入的时间,如果摄入的量大和时间较长,就会在泌尿系统如膀胱和肾脏形成结石,严重的可导致婴儿死亡。

五、工业硫磺工业硫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和基本工业原料,属低毒危化品,广泛用于化工、轻工、农药、橡胶、染料、造纸等工业部门。

工业硫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常常被违法使用到白砂糖、辣椒、蜜饯、银耳、龙眼、胡萝卜、姜,馒头等食品中,实现漂白防腐的目的。

食用被工业硫磺制过的食品,会对人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轻者会出现头昏、眼花、全身乏力等症状。

而硫磺中的重金属物质,还会影响人的肝肾功能。

六、工业酒精工业酒精即工业上使用的酒精,也称变性酒精、工业火酒。

工业酒精的纯度一般为95%和99%,含有少量甲醇、醛类、有机酸等杂质。

可用于印刷、电子、五金、香料、化工合成、清洗剂等。

工业酒精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但常常被违法使用白酒勾兑,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甲醇有较强的毒性,急性中毒症状有:头疼、恶心、胃痛、疲倦、视力模糊以至失明,继而呼吸困难而死亡。

慢性中毒反应为:眩晕、昏睡、头痛、耳鸣、视力减退和消化障碍。

摄入甲醇5~10mL可引起中毒,甚至引起失明,30mL可致死。

七、甲醛甲醛,又称蚁醛、福尔马林。

主要用于木材工业、纺织工业和防腐杀菌。

甲醛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但被违法使用于水发水产品(鸭掌、牛百叶、虾仁、海参、鱼肚、鲳鱼、章鱼、墨鱼、带鱼、鱿鱼、蹄筋、海蛰、田螺肉、墨鱼仔)、血豆腐等食品的生产中,以增加韧性脆感和防腐,保持鱼类色泽,实现改善外观和质地的目的。

食用或长期食用含有甲醛的食品,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高浓度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孕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长期吸入可导致男子精子畸形、死亡等,特别严重的可引起鼻咽肿瘤。

八、吊白块吊白块,又称雕白粉,化学名称为次硫酸氢钠甲醛或甲醛合次硫酸氢钠,由以甲醛结合亚硫酸氢钠再还原制得。

吊白块用作棉布、人造丝、短纤维织物等的拔染剂、还原染料。

吊白块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国家明文规定严禁在食品加工中使用,但常常被违法使用腐竹、粉丝、米粉、面粉、竹笋、鱼翅、糍粑等食品的生产中,实现增白、保鲜、增加口感、防腐的目的。

吊白块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其毒性与分解时产生的甲醛有关,中毒的主要表现为打喷嚏、咳嗽、胸痛、声音嘶哑、食欲不振、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疲力和肝区疼痛,对人体的肺、肝脏和肾脏损害极大,摄入纯吊白块10g就会中毒致死。

九、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又叫做荧光剂或荧光漂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白色染料),也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能提高物质的白度和光泽。

荧光增白剂主要用于纸张、塑料、皮革、洗涤剂等多个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