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章节题库(第13章 情绪、压力和健康)【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心理学与生活》练习题库

《心理学与生活》练习题库

《心理学与生活》(1)在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下,对某些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是()正确答案:A(2)认知心理学家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的过程正确答案:C(3)突然出现的铃声会使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停止反应称为()正确答案:C(4)下列属于短时记忆的是()正确答案:A(5)下列属于情绪而不属于情感的是()正确答案:D(6)色光混合遵从“加法原则”,那么红+蓝等于()正确答案:B(7)能随意地提取记忆的信息,能对信息进行较准确的语言表述的记忆是()正确答案:D(8)人在知觉某个对象时,常用知识经验解释并利用词语加以标志,这是知觉的()正确答案:B(9)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是指人格具有()正确答案:B(10)最基本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正确答案:A(11)俗话说:“饿时吃糠甜如蜜,饱时吃蜜蜜不甜。

”这说明心理对行为具有()作用正确答案:C(12)罗杰·斯佩里所做的“割裂脑”实验证明了()正确答案:C(13)20世纪5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作为一种研究取向,仍活跃在心理学的某些应用研究领域中。

下列选项不是行为主义研究在实践中运用的是()正确答案:D(14)异相睡眠期脑电波活动相当于()正确答案:D(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B(16)具有加工信息与存储信息的双重功能的记忆叫()正确答案:C(17)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的复述称为()(18)最大的感觉器官是()正确答案:D(19)下列现象反映的是视觉适应的是()正确答案:D(20)()是指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正确答案:B(21)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叫()正确答案:C(22)“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的是()因素对人格的影响正确答案:D(23)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是()正确答案:B(24)知识在头脑中的呈现过程和方式叫()正确答案:B(25)强度较大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这符合知觉的()规律正确答案:A(26)丘脑是()正确答案:C(27)表象的直观性表明它接近于()正确答案:C(28)突触小泡的功能主要是()正确答案:C(29)条件反射有()两种正确答案:C(30)下列对气质的描述错误的是()正确答案:B(31)看书时用红色笔画重点是利用知觉的()正确答案:A(32)损伤大脑颞叶最有可能使伤者不能从事的职业是()正确答案:A(33)坚持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家是()正确答案:B(34)每次看到“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潮润而雨”的结论,这种思维特性属于()正确答案:B(35)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构成了一个人的()正确答案:C(1)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独立工作,互不干涉。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圣才出品)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圣才出品)

件的局限中解脱出来的符号知识。在这个水平上,人们可以思考和操纵不在眼前的客体,想
象成新的样子并使用它回忆过去或计划将来;
(3)高级水平。对人们自己作为一个有意识的、会思考的个体的觉知,是自我觉知。
(二)意识的可接近性
1.非意识过程:很少进入意识的机体的活动,像消化、血压的控制和呼吸等。
2.前意识记忆:只有在人们的注意被吸引过去以后才能到达意识的记忆称为前意识记
和无关的。
③计划和执行功能。基于过去的知识和对不同后果的想象来终止、思维、考虑不同的方
案,使个体能够压抑那些与道德、伦理和实践要求冲突的强烈愿望。
2.对现实的个人和文化建构
(1)对现实的个人建构:是基于一般知识、过去经验的记忆、当前的需要、价值、信
念和将来目标的对当前情境的独特解释。当对现实的个人建构保持相对稳定的时候,自我感
信息和过程要温和得多。
2 / 2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三)研究意识的内容 两种基本的研究意识的方法 1.出声思维报告 (1)它是冯特和铁钦纳实践过的内省法的变式; (2)过程:要求实验参加者在进行各种复杂任务的时候将解决过程大声地讲出来。他 们尽可能详细地报告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所经历的思维序列; (3)作用:用于说明被试完成任务时的心理策略和知识表征。这些报告也可以让研究 者分析被试的任务表现及其意识经验间的差异。 2.经验抽样法 (1)过程:被试佩戴一些装置,在装置发出信号时,被试报告他们正在感受或思考的 内容; (2)作用:研究者可以对被试在日常生活时思维、意识和注意的集中程度进行跟踪记 录。
6.2 复习笔记
一、意识的内容 意识的概念比较模糊,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表示一般的心理状态或其特殊的内容; 2.对某些信息或反应的觉知(aware)。 意识的内容是人们正在觉知的信息。 (一)觉知(aware)和意识(consciousness)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心理治疗(圣才出品)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心理治疗(圣才出品)

第16章心理治疗16.1 本章重点1.心理障碍治疗的整体目标;2.当代治疗模型的发展趋势;3.各种治疗者间的不同;4.心理疾病治疗的历史和文化因素;5.心理治疗中的主要理论模型的不同;6.个体治疗;7.团体治疗;8.药物治疗和精神动力治疗的不同及其各自的优缺点;9.支持治疗有效的证据。

16.2 复习笔记一、治疗的背景(一)主要治疗学派的目标1.对心理障碍治疗涉及以下四个主要的目标(1)诊断,即说明个体的问题类型,可能的话对现有问题做出精神病学(DSM-IV-TR)诊断并对障碍进行归类。

(2)提出一个可能的病因学(问题的原因)的看法,即确定障碍发生并持续的可能原因。

(3)提出对于预后的看法,即对进行治疗或不进行治疗所可能出现的病程进行估计。

(4)确诊并进行治疗,即减轻或消除问题症状,有可能的话,铲除症状产生的根源。

2.心理治疗的两种类型(1)生物医学治疗关注的是改变硬件,即改变中枢神经系统运转的机制。

这种治疗被精神病学家和医生大量采用,主要通过化学或物理学的干预,试图改变大脑机能,这类干预包括外科手术、电击、药物等直接作用于脑与身体的联系的多种手段。

(2)心理治疗关注的是改变软件的功能,即人们习得的不良行为,如话语、想法、解释等,这些行为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类治疗被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所采用。

心理治疗包括四种主要的派别:精神动力学、行为、认知和存在主义—人本主义的治疗。

①精神动力学派认为,神经症是由人的内部的未能解决的创伤和冲突而造成的。

精神动力学派的治疗师采用“谈话疗法”治疗心理障碍,通过这一方法,治疗师帮助个体把外显症状与内部未能解决的冲突联系起来,并引导其产生领悟。

②行为疗法认为治疗的对象应是本身失调的行为,必须对行为进行矫正。

在这里,障碍被看做是习得的行为模式,而不是心理疾病的症状。

行为的改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对适宜的或不适宜的行为的强化,对条件作用引起的反应进行消退和提供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等。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2~14章【圣才出品】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2~14章【圣才出品】

第12章动机12.1 本章重点1.动机概念的五个基本目的;2.各种动机的来源,包括本能的、情绪的和认知的;3.威廉·詹姆斯和弗洛伊德的本能概念的不同;4.饮食中生理和心理的重要作用;5.主要的饮食障碍;6.非人类动物性行为的重要性;7.人类性反应周期中的四个阶段;8.性行为的进化;9.同性恋中先天和后天的作用;10.“动机需要”的含义以及与动机的关系;11.控制点的概念,以及它与动机的关系;1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2.2 复习笔记一、理解动机动机是对所有引起、支配和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过程的概括。

(一)动机概念的作用心理学家采用动机这一概念的目的有:1.把生物学和行为联系起来。

作为一个生物有机体,人们的体内有复杂的内部机制来调节身体的机能从而帮助自己生存。

剥夺的内部状态会刺激人们的身体做出反应,促使人们采取行动来恢复身体的平衡状态。

2.解释行为多样性。

当情境恒定(如相同的能力、技能、经验和机会),而不同的人的行为表现不同时,心理学家就会用动机这一概念来解释人们操作的差异。

3.从公开的行动来推断内心的状态。

心理学家和外行人一样都通过观察行为来推断引起它的内部原因。

4.将责任感赋予行动。

个人责任在法律、宗教和伦理学中是一个基本的概念。

个人责任假定内心的动机和能力控制人的行为。

当出现下面的情况时,人们是可以不负责任的:(1)他们没有故意导致负面结果的出现;(2)外部力量足够强大,能激发产生某些行为;(3)行为受到药物、酒精和强烈情绪的影响。

因此动机理论必须能够区分导致行为产生的不同潜在原因。

5.解释逆境中的意志。

心理学家研究动机的一个终极原因就是为了解释机体遇到困难时为什么还要坚持把行为继续下去。

(二)动机的来源1.驱力与诱因(1)消除紧张理论(驱力降低理论)①理论家赫尔认为最重要的行为由内驱力激发。

驱力是一种内部的状态,它是对动物的生理需要做出的反应。

②生物体会寻求维持一种平衡状态,或者是动态平衡。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认知过程(圣才出品)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认知过程(圣才出品)

第9章认知过程9.1 本章重点1.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2.格赖斯的语言产生的内容;3.语言理解中歧义的不同形式;4.在语言的认知加工中,推论的重要性;5.问题空间的定义及其与问题解决的关系;6.提高问题解决的技术;7.视觉认知中问题解决的作用;8.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9.启发法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10.框架和参照点在决策中的重要性。

9.2 复习笔记一、研究认知(一)认知的定义认知是各种形式知识的总称,包括内容和过程两个部分:认知的内容是指个体所知道的——概念、事实、命题、规则和记忆;认知过程是指个体如何以一种让你能解释周围世界,并且为生活中的窘境找到创造性解决办法的方式,操纵其心理内容。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注意是伴随着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性。

在心理学中,认知研究是由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所完成的。

(二)揭示心理过程1.唐德斯的减法法,研究心理过程的基本方法。

(1)唐德斯的基本见解:完成一项任务时,额外的心理步骤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2)反应选择任务比刺激分类任务多一个步骤,所以反应时比刺激分类任务长。

2.当代认知心理学家用反应时来检验有关某种认知过程如何进行的一些特定的说明。

反应时是指被试完成特定任务所花费的时间。

一般是指从刺激出现到做出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三)分析心理过程的两个维度1.平行过程与系列过程(1)平行过程:一个排列中的所有要素同时考察;(2)系列过程:一个排列中的每个要素一个接一个地分别考察。

认知心理学家经常使用反应时来确定一些过程究竟是平行进行的还是系列进行的。

许多情况下,理论家还通过估计心理过程对心理资源要求的程度,来确定心理过程究竟是系列的还是平行的。

2.控制过程与自动过程假设加工资源有限,注意过程负责分配这些资源到不同的心理任务中。

(1)控制过程:需要注意资源的加工过程。

(2)自动过程:不需要注意资源的加工过程,是由无意识控制的。

二、语言使用(一)两个概念1.句子的意义:句子中,组合在一起的词的综合的简单的意义;2.说话者的意义:指说话者通过恰当地使用句子所能传达的无限多的意义。

《生活心理学》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生活心理学》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生活心理学》章节测试题与答案第1章单元测试1、当心理学家向咨询者娓娓道来,讲述深刻道理的时候,它实际上是在()。

答案:帮助咨询者认识自己内心深处。

2、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够通过()方式控制自己的动物本能。

答案:以上三者都是3、语言成本往往意味着相关群体使用的语言具有相对较高的排外性,较明显地体现这一特点的场景有()。

答案:以上三者都是。

4、在日常生活中,一般而言,男性似乎比女性更乐于谈论国家大事、社会新闻等等,这是因为()。

答案:女性往往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生活中琐碎的事里。

5、对于任何组织来说,所谓老人的存在()一种负担。

答案:有可能是第2章单元测试1、情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往往给人以甜蜜的感觉,但是过度的依赖也有危险的隐患,这是因为()答案:以上三者都对。

2、依赖的最好状态是(),各方保有相对独立的人格。

答案:依而不赖3、过多的爱和替代也会带来某种()。

答案:剥夺4、当孩子逐渐拥有自己的想法,不再单纯地认同家长的想法时,家长最妥当的做法是()答案:适当地给予孩子自由,遵从其想法。

5、孩子的成长,一定会经历一个对家长()的过程。

答案:去理想化第3章单元测试1、如果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比较强势,那孩子在外面更容易表现出()的行为2、主体()就是主体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来认识自己。

答案:建构3、孩子的逆反心理容易引发极端行为,游走在()的边缘。

答案:规则4、当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时,家长不能过分指责孩子不(),将它变成控制性的东西。

答案:感恩5、在种族延续的过程中,人类可能为了()的生存而说谎,但有代价。

答案:社会化第4章单元测试1、通过()的方式,可以暂时选择性遗忘掉对方的缺点,从而接近他,生活继续。

答案:理想化2、电影培养了我们的做梦能力,修复自己的创伤、表达愿景,这就类似于()周期。

3、任何行为都有意义,即可能存在一种(),间接满足是核心动力。

答案:犒赏机制4、企业招聘的是最合适而非最优秀的人,因为一方面优秀者难以发挥才能,另一方面表现出的优秀会扰动当前环境,可能会让其他同事心生()。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产生的新科学是()。

[统考2014年研] A.认知科学B.神经心理学C.认知神经学D.心理生理学【答案】C【解析】认知科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这是一门新兴学科,极大的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特别基础心理学方向。

2.被称为“生命中枢”的脑组织是()。

[统考2014年研]A.大脑B.中脑C.前脑D.延脑【答案】D【解析】延脑在脊髓上方,背侧覆盖着小脑。

延脑和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它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因而又叫“生命中枢”。

3.下列哪一个实验现象与其它三个关系最小。

()[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研]A.罗森塔尔效应B.安慰剂效应C.霍桑效应D.麦可勒效应【答案】D4.“晕车”主要是两个感觉系统提供信息冲突的结果。

()[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研] A.平衡觉(前庭觉)与视觉B.动觉与平衡觉(前庭觉)C.视觉与内脏感觉D.内脏感觉与动觉【答案】A5.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统考2014年研]A.意识B.潜意识C.意识流D.行为【答案】A【解析】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即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6.贾维克(Jarvik)和艾斯曼(Essman)的小白鼠跳台实验所支持的记忆学说是()。

[统考2009年研]A.脑机能定位说B.突触生长说C.反响回路说D.记忆分子说【答案】C【解析】贾维克和艾斯曼设计的小白鼠跳台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反响回路假设。

实验时,他们把小白鼠放在一个窄小的平台上,使它总想往下跳,而一旦跳下来,就会受到栅极地板的电击,因而被迫返回小平台,经过多次训练后,小白鼠在小平台上停留的时间就会明显延长,即形成了回避反应,这说明它对“电击”形成了记忆。

然后,将形成了回避反应的小白鼠分为两组:一组在形成回避反应24小时以后使之电痉挛休克以破坏其记忆;另一组在形成回避反应之后立即使之电痉挛休克。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社会过程与关系(圣才出品)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社会过程与关系(圣才出品)

第17章社会过程与关系17.1 本章重点1.环境或社会因素对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影响;2.斯坦福监狱实验;3.从众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4.说服和态度改变中的概念和过程;5.构建社会现实的概念;6.归因的重要性及基本归因错误的重要性;7.社会期望理论和自我实现预言;8.认知失调理论;9.人际吸引与偏见;10.促进人际吸引的各种因素。

17.2 复习笔记一、社会心理学简介1.社会心理学:研究思维、情感、知觉、动机和行为如何受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2.社会背景包括(1)对他人真实的、想像的或符号的表征;(2)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活动和相互作用;(3)行为发生的场景;(4)在给定场景下制约行为的期望和规范。

二、情境的力量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行为发生所处的社会情境的性质是行为的首要决定因素。

社会情境极大程度地控制着个体行为,并往往主宰着人格和一个人过去学习的历史、价值观和信念。

(一)角色与规则1.社会角色,指一个人在给定情景或小组发挥作用时,人们期待他做出的一套由社会界定的行为模式。

2.情境的特点还可以表现为特定情景下的行为指南、规则运用。

(1)外显规则:以外显方式表述在符号里,或者明显地传授给孩子。

(2)内隐规则:人们通过在特定情境中与他人的交往而习得这些规则。

3.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由津巴多主持的一项充满争议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实验,这项实验由于伦理原因而受到争议,但是实验中获得的信息却可以说明角色和规则的重要作用。

(1)实验对象:从大学生志愿者中,根据心理测试、面试和操行记录,挑选出遵纪守法、情绪稳定、身体健康的志愿者18名。

通过掷硬币的方式随机分配囚犯与看守的角色。

(2)实验结果:①看守组,这些学生一旦接受了随机分派给他们的看守角色之后,原本温文尔雅的大学生变得盛气凌人——有时甚至有点残酷成性。

②囚犯组,原本情绪稳定的大学生很快就行为怪异,意外的命运让他们无奈地要求退出。

③有50名以上的非实验人员参与观察和关注这一监狱,然而只有一个人(提出工作倦怠的Christina Maslach,参见第13章)对于这个实验的伦理提出了质疑。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圣才出品)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圣才出品)
如:人类如何思维的?
3 / 30
圣才电子书

二、生物学和行为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笛卡尔的反射论:人体是一种动物性机器,完全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和发现科学规律的途
径加以理解。他认为,人的动作是对环境刺激的机械反射活动。他还认为物理能量能兴奋感
官,当受到刺激时,感官把兴奋以“动物精灵”(animal spirits)的形式传向脑。然后,脑
对人类脑的认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直接刺激脑。黑斯发现通过电刺激脑的某些特定区域可以引起睡眠、性唤起、焦
虑或恐怖反应。
2.记录和反映脑活动
(1)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对于人类被试,研究者们经常在其头
皮上放一些电极,记录大范围整合性电活动模式。这类电极提供脑电图数据或者是放大了的
(4)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通过检 测血流进入脑细胞的磁场变化而实现脑功能成像。
2.基因型和表型
(1)基因型,即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的基因结构。
(2)表型,是指个体的外表行为和具有的行为模式。基因型与特殊环境的相互作用产
生了人们的遗传表型。
3.人类的进化
适者生存的结果:
(1)直立行走,意味着把双手解放出来,这在人类的进化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2)头脑发达,意味着脑的重量增加,体积变大,重心上移。
(3)语言,是人类早期最大的适应性优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而文化进步是人类对
2 / 3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环境变化、通过学习所进行的适应性反应的文化趋势。 (二)人类基因型的变异 遗传学:研究遗传机制的学科,即个体从其祖辈继承体质和心理特质的研究。遗传学的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二)【圣才出品】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二)【圣才出品】
2.使用条件反射法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 A.冯特 B.桑代克 C.华生 D.柯勒 【答案】C 【解析】华生把条件反射现象作为行为主义理论成立的重要证据,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如“小阿尔伯特恐惧情绪”实验等。A 项,冯特主张采用内省法进行实验研究。B 项和 D
1 / 5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1.学生在考试时,回答简答题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答案】D 【解析】学生在考试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信息提取。信息提取有两种形式,分别是:①
5 / 5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再认,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有熟悉之感并能被识别和确认的 过程,例如考试中回答选择题的记忆活动;②回忆,指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以形象或概念 的形式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题干中提到的回答简答题的记忆活动正是回忆。
物体显得模糊,近处物体显得清晰,正是依赖了空气透视线索。
10.对声音的方位定向不起作用的是( )。 A.听觉 B.动觉 C.视觉 D.平衡觉 【答案】D 【解析】声音的方位定向主要依赖听觉,动觉和视觉也影响声音的方向定位。平衡觉也 叫静觉,它是由人体作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它不影响声音的 方向定位。

项,桑代克和柯勒都主张采用现象学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
3.网状结构除存在于丘脑,主要位于( )。 A.脊髓 B.脑干 C.小脑 D.边缘系统 【答案】B 【解析】在脑干各段的广大区域,有一种由白质与灰质交织混杂的结构,叫网状结构或 网状系统。
4.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皮下中枢是( )。 A.丘脑 B.下丘脑 C.中脑 D.桥脑 【答案】B 【解析】下丘脑是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皮下中枢,对维持体内平衡、控制 内分泌活动有重要意义。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生活中的心理学(圣才出品)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生活中的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1章生活中的心理学1.1 本章重点1.心理学的重要性;2.心理学的定义和心理学家讨论的主要问题;3.行为和行为主义学家的研究方法;4.心理学与社会学、生物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健康科学的关系;5.心理学的目标;6.现代心理学的发展;7.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以及两者的区别;8.格式塔心理学与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关系;9.当代主要的心理学的观点。

1.2 复习笔记一、心理学独具特色(一)心理学的定义1.定义:心理学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2.定义中的关键词:科学的、行为、个体和心理。

(1)科学的,指心理学的研究结论是建立在依据科学方法原则收集到的证据的基础上。

(2)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

心理学家探索个体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在一套特定的行为模式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或文化环境中做这些事情。

(3)个体,是心理分析的对象,包括人类个体和动物个体。

(4)心理,心理过程是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心理学的目标基础心理学的目标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而应用心理学比基础心理学多一个目标: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1.描述所发生的事情心理学的第一个任务是对行为进行精确的观察。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1)行为数据心理学家用行为数据对观察到的事情进行描述,这些行为数据包括,机体发生的行为及行为发生时的环境。

(2)分析水平从最宽泛最概括的水平到最细微的具体的水平。

不同的分析水平对应着不同的问题。

(3)描述的原则:客观客观,即按照事实的本相去收集它们,而不是按照研究者所期待或希望的那种样子。

客观性有利于防止观察者都可能把自己的主观观点——偏爱、偏见和期望带进观察中。

2.解释所发生的事情描述必须忠实于可知觉到的信息,而解释却谨慎地超越了能够被观察到的现象。

在心理学的许多领域中,中心目标都是找到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常规模式。

心理学中的解释一般认为,机体、秉性和条件(或者环境)变量在行为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名校考研真题(名词解释)【圣才出品】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名校考研真题(名词解释)【圣才出品】

三、名词解释1.Gestalt psychology[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研]答:格式塔心理学派是指心理学中的一个流派。

以考夫卡、苛勒、魏特曼为代表。

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这一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来说是符合客观事实的。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从这一观点出发,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分析,这对于揭发心理学内的机械主义和元素主义观点的错误具有一定的作用。

同时,他们在知觉领域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

目前在一般心理学教科书内所讲述的一些有关知觉的规律知识,例如似动现象的发生、知觉过程中图形和背景的关系的意义等,基本上都是来源于格式塔学派的研究成果。

格式塔心理学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使人们对意识经验发生兴趣,并把意识经验看作心理学的一个合法的研究领域。

同时格式塔学派对同时期的学派中肯而坚定的批评,对心理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此学派理论的局限性在于他们把直接经验的世界,看作是唯一确实而又可知的世界。

把全部心理学问题,完全简化为数理的问题。

这其实已经违背了系统观。

2.韦伯定律[南开大学2006年研]答:1830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E.H.Weber)研究差别阈限时发现,差别阈限值与原有刺激量之间的比值在很大范围内是稳定的,即在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内,对两个刺激物之间的差别感觉,不是由两个刺激物之间相差的绝对数量来决定的,而是由两个刺激物之间相差的绝对数量与原刺激量之间的比值来决定。

这就是韦伯定律。

例如,对于50克的重物,如果其差别阈限是l克,那么该重物必须增加到51克我们才刚能觉察出稍重一些;对于100克的重物,则必须增加到102克我们才刚能觉察出稍重一些。

用公式表示为:K=ΔI/I其中,K为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I为原刺激量,Δ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

3.工作记忆[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研]答;工作记忆亦称“活动记忆”、“操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贮存的能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在许多复杂的认知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社会心理、社会和文化(圣才出品)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社会心理、社会和文化(圣才出品)

第18章社会心理、社会和文化18.1 本章重点1.决定行为的社会因素;2.利他主义的不同形式和它的理论根源;3.对攻击性行为不同解释的要点;4.影响攻击行为的条件和文化;5.米尔格兰姆的服从权威的实验以及它的重要性;6.阿伦森在罗伯特的洞穴实验中的重要工作;7.社会心理学在群体动力学和领导风格方面的重要作用;8.偏见与人际吸引间的关系;9.刻板印象威胁的概念;10.降低偏见的措施;11.和平心理学以及对种族灭绝和战争的研究。

18.2 复习笔记一、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一)利他行为产生的根源亲社会行为的目的就是帮助别人。

1.利他主义:个体在做这种亲社会行为的时候并没有考虑个人安全和利益,是亲社会行为中的一种。

对于亲人来说,利他行为具有进化论的意义:帮助具有相同基因的整体生存下来。

2.互惠性利他主义:人们之所以做出利他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是希望其他人也会对自己做出利他性行为。

3.和传统的观点相反,在研究中具有利他精神的男人被女性优先选择。

女性相信那些有着明显利他主义倾向的男性会是好父亲。

(二)亲社会行为的动机1.巴特森(1994)指出,有四种力量使人们为公共利益做贡献(1)利他主义:一种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2)利己中心:一种绝对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亲社会行为。

某些人可能做出帮助他人的行为是为了得到同样的回报(如顺从)或报酬(如金钱或赞美)。

(3)集体主义:一种有利于某一特定群体的亲社会行为。

人们可能会做一些帮助性行为来改善家庭、兄弟会、妇女联合会、政党等的环境。

(4)规则主义:一种支持道德原则的亲社会行为。

有些人做出亲社会行为是因为遵循宗教或习俗的原则。

2.公平原则指出,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同等的机会获取资源。

3.移情—利他主义:当你对他人产生移情时,这种感情就会产生一种提供帮助的动机。

(三)亲社会行为的情境效应1.旁观者介入(人们想帮助处于麻烦的陌生人的意愿)是和情境的每一个特性相关的(1)拉塔内和达利的研究显示被试干预的可能性依赖于他想到会有几个旁观者在场;(2)责任分散:当有不止一个人能够在紧急事件中帮忙的时候,人们经常会假设其他人会或应该帮忙,于是他们自己就会退缩或不帮忙。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章节题库(第14章 理解人类人格)【圣才出品】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章节题库(第14章 理解人类人格)【圣才出品】

第14章理解人类人格一、单项选择题1.诚实或虚伪、勇敢或怯懦、谦虚或骄傲、勤劳或懒惰等描述的是个体的()。

[统考2008研]A.性格特征B.能力特征C.气质特征D.认知特征【答案】A【解析】个体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能力是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认知是指个人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属于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特征。

2.与多血质气质类型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统考2008研]A.强、不平衡B.强、平衡、灵活C.强、平衡、不灵活D.弱【答案】B【解析】强、不平衡对应的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强、平衡、不灵活对应的气质类型是黏液质,弱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抑郁质。

3.“大五”人格结构模型中的五个因素是外倾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宜人性和()。

[统考2007研]A.习俗性B.自制性C.责任心D.特异性【答案】C【解析】“大五”人格结构模型采用“神经质、外向性和开放性人格调查表”(NEO PI),通过因素分析揭示出在人格特质中存在着五对相对稳定的因素:①开放性(openness),具有想象、情感丰富、求异、创造、审美和智能等特质。

②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具有胜任、公正、有条理、克制、谨慎、自律、成就、尽责等特质。

③外倾性(extraversion),具有为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和乐观等特质。

④宜人性(agreeableness),具有利他、信任、依从、直率、谦虚、移情等特质。

⑤情绪稳定性(神经质,neuroticism),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和脆弱等特质。

根据五个特质的起始字母,构成了“OCEAN”一词,代表人格的海洋。

4.根据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具有强、平衡、不灵活特点的神经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统考2007研]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答案】C【解析】巴甫洛夫根据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的独特组合,把个体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划分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四种。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心理障碍(圣才出品)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心理障碍(圣才出品)

第15章心理障碍15.1 本章重点1.“正常”与“变态”;2.正常和变态之间的区分;3.当前研究和评估变态行为的方法;4.DSM-IV-TR的各个维度;5.心理障碍的类型;6.变态行为研究中理论的作用;7.基因因素在变态行为中有影响的证据;8.环境因素在变态行为中有影响的证据;9.精神分裂症的名称和特征;10.标记(烙印)是如何影响心理疾病的治疗的。

15.2 复习笔记一、心理障碍的性质1.心理病理学功能包括情绪、行为,或思维过程的扰乱,它们会引起个体的痛苦或阻碍个体达到重要目标。

2.变态心理学是与理解个体意识、情绪和行为的病理性质直接相关联的心理学研究。

(一)变态的诊断标准在我国使用较广泛的心理(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有三种:①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2001;②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版,1992;③DSM-I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1.美国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中的七项标准(1)痛苦或功能不良。

个体经历痛苦或功能不良进而造成身体或心理衰退的危险或丧失行动的自由。

(2)不适应性。

个体的行为方式妨碍了目标的达到,无利于个人的幸福,或者严重扰乱了他人的目标和社会的需要。

(3)非理性。

个体的行为或言语方式是非理性的或不能被他人所理解。

(4)不可预测性。

个体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行为都是不可预测的和无规律的,好像是一种不能控制行为的体验。

(5)非惯常性和统计的极端性。

个体的行为方式在统计学上处于极端位置且违反了社会认为可接受或赞许性的标准。

(6)令观察者不适。

个体使他人感到威胁或遭受痛苦从而造成他人的不适。

(7)对道德或理想标准的违反。

个体违反了社会规范对其行为的期望。

2.没有一条标准,独立地将所有的变态行为从正常行为中区分出来。

3.从心理健康到心理疾病是一个连续体。

当处于心理疾病的一端时,可认为出现心理障碍。

(二)客观性问题1.研究者总是根据对个体行为的评估做出某人有心理障碍或者变态的判断:许多研究者的目标是做出客观的,没有任何类型偏差的判断。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学习与行为分析(圣才出品)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学习与行为分析(圣才出品)

第7章学习与行为分析7.1 本章重点1.学习的定义及其在行为分析中的含义;2.经典条件反射的过程;3.与条件反射有关的概念:消退、泛化、刺激辨别和自发恢复;4.效果律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过程;5.强化和惩罚的区别;6.初级强化物和条件性强化物;7.在行为塑造和链锁作用中操作性条件作用的重要性;8.学习中的生物机制;9.认知对学习的影响。

7.2 复习笔记一、学习的研究(一)学习的含义1.定义:是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的变化的过程。

2.行为分析中学习的含义(1)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学习本身无法被直接观察到,而只能表现为行为的变化,体现在行为表现的提高当中;但是有一些学习在行为表现中并不明显,只是表现为某些行为潜能的变化。

此外,个体学到的和其外显行为会存在差异,这就是学习—表现差异。

(2)相对一致的变化一旦学会了某种行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就必须在不同场合表现出相对一致性。

(3)基于经验的过程①学习获得的行为既不包括因有机体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自然成熟及大脑发育所带来的变化,也不包括因疾病和脑损伤而引起的变化。

②学习是通过体验,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发生的。

(二)行为主义和行为分析1.华生和斯金纳,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斯金纳集成并扩展了华生的理论,形成了激进行为主义的立场。

他们认为心理学的首要目标是预测和控制行为。

感情、想象不是引起行为的原因,而是由环境刺激引起的反应。

2.行为分析,是行为主义的分支,强调寻找学习和行为的环境决定因子的心理学领域。

3.行为学家和行为分析学家通常假定,学习的基本过程在物种演化中被保留下来——也就是说,在所有动物物种中,这些过程就其基本特性来说是具有可比性的。

所以他们通常通过动物进行行为研究。

二、经典条件作用:学习可预期的信号经典条件作用,是一种由一个刺激或事件预示另一个刺激或事件之到来的基本学习方式,有机体学习在一个先前不能诱发反应的刺激和一个天生能诱发反应的刺激之间形成一种新的联想的过程。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情绪、压力和健康(圣才出品)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情绪、压力和健康(圣才出品)

第13章情绪、压力和健康13.1 本章重点1.心理、生理及文化的角度,情绪的定义;2.达尔文关于情绪反应的适应性功能的观点;3.普拉切克的情绪维度;4.情绪的生理因素;5.情绪在认知功能中的重要性;6.慢性应激及急性应激的生理反应;7.神经官能症的有关内容;8.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及健康心理学的内容;9.人格类型和健康的关系。

13.2 复习笔记一、情绪情绪是一种躯体和精神上的复杂的变化模式,包括生理唤醒、感觉、认知过程以及行为反应,是对个人知觉到的独特处境的反应。

(一)基本情绪与文化达尔文的进化论将情绪看作是一种遗传得来的,对世界上一定程度的复杂情况做出反应的特定心理状态。

1.情绪的遗传性(1)汤姆金斯(Silvan T omkins)是第一位强调即刻的、非习得性的情感(情绪)反应的重要角色的心理学家。

他指出,无需预先的学习,婴儿就会对巨大的声响表现出恐惧,或者表现出呼吸上的困难。

他们看上去对特定的刺激具有“预置”的情绪反应,从而适应各种环境。

(2)跨文化研究也证实: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儿童具有很多相似的情绪反应。

(3)婴儿看上去还具有与生俱来的解释他人面部表情的能力。

2.表情的普遍性(1)埃克曼(Paul Ekman)认为所有的人们都拥有一组重叠的“表情语言”。

(2)跨文化研究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可以产生七种表情并且被识别,具体包括高兴、惊奇、生气、厌恶、害怕、悲伤和轻蔑的情绪。

(3)对六国(匈牙利、日本、波兰,苏门答腊、美国和越南)研究得到的一个普遍结论是,全世界的人们,不管文化差异、种族、性别或教育,都会以相同的方式表达基本情绪。

同时,可以根据他人的面部表情来推断他们正在体验的情绪。

(4)埃克曼(1972)的神经文化理论,反映了脑(进化产物)和文化在情绪表达中的结合。

(5)20世纪60年代末,普拉切克(Plutchik,1970)提出,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等三个维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

心理学考研精华笔记 格里格、津巴多版《心理学与生活》 核心考点

心理学考研精华笔记 格里格、津巴多版《心理学与生活》 核心考点

目录第1章生活中的心理学 (5)1.心理学的定义与目标是什么? (5)2.请简要介绍结构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5)3.请简要介绍机能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5)4.心理学各个流派的观点是什么? (5)第2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6)1.请简要说明心理学研究的各个过程。

(6)2.请简要说明观察者偏见、标准化和操作性定义三者的定义。

(6)3.什么是实验法? (6)4.什么是相关法? (7)5.什么是信度、效度? (7)6.什么是自我报告法? (7)7.请简要说明行为测量、观察和个案研究的区别。

(7)8.什么是事后解释? (8)9.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有什么区别? (8)第3章行为的生物学和进化基础 (8)1.什么是神经元? (9)2.简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区别。

(9)3.什么是突触传递? (9)4.简述神经递质的主要类别及其功能。

(9)5.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技术有哪些? (9)6.神经系统的组成有哪些? (10)7.简要说明脑结构及其功能。

(10)8.简要说明脑半球功能的偏侧化。

(10)第4章感觉和知觉 (11)1.简述心理物理学。

(11)2.颜色视觉的理论有哪些? (11)3.音高的知觉理论有哪些? (12)4.什么是注意的焦点? (12)5.知觉组织原则有哪些? (12)6.什么是运动知觉? (12)7.什么是深度知觉? (12)8.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有什么区别? (13)9.什么是定势? (13)第5章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 (14)1.什么是意识? (14)2.意识有什么作用? (14)3.睡眠的过程中分为几个周期? (14)4.睡眠障碍包括哪些? (15)5.简述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15)6.简述催眠的含义。

(15)7.简述冥想的含义。

(15)第6章学习与行为分析 (16)1.简述学习的含义。

(16)2.简述行为主义与行为分析。

(16)3.简述经典条件的作用。

(16)4.简述效果律的含义。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章节题库(第12章 动机)【圣才出品】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章节题库(第12章 动机)【圣才出品】

第12章动机一、单项选择题1.“音乐家必须去创造音乐,画家必须作画,诗人必须写诗……一个人要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就必须真实地面对自己。

”根据马斯洛的观点,这段话体现了人具有()。

[统考2008研]A.归属与爱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答案】C【解析】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以下五个等级构成的:①生理的需要,表现为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

它们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也是最有力量的。

②安全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③归属和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就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④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

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使他(她)在生活中变得更有能力,更富有创造性。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维纳提出的归因纬度的是()。

[统考2008研]A.内在性B.普遍性C.可控性D.稳定性【答案】B【解析】维纳提出的归因维度包括内外向、可控性和稳定性三个维度。

3.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

[统考2007研]A.诱因B.需要C.兴趣D.信念【答案】A【解析】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行动,使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

动机产生是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③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能够满足需要的事物,即诱因。

它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

凡是个体因趋向或接受它而得到满足的诱因是正诱因;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足的诱因是负诱因。

④信念是对某人或某事信任、有信心或信赖的一种思想状态。

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

[统考2007研]A.整体性B.选择性C.层次性D.动力性【答案】C【解析】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要和社会要求的反映,是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章情绪、压力和健康
一、单项选择题
1.强调丘脑在情绪中有重要作用的理论是()。

[统考2008研]
A.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B.坎农—巴德情绪理论
C.沙赫特的情绪理论
D.阿诺德的情绪理论
【答案】B
【解析】①坎农—巴德情绪理论强调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在情绪中的作用,又称情绪的中枢理论。

②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又称情绪的外周机制。

③沙赫特的情绪理论认为,必要的生理唤醒与认知唤醒二个因素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又称为情绪的二因素理论。

④阿诺德的情绪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大脑皮层对刺激情境的评估,因此又称为情绪的评定—兴奋理论。

2.小徐骑车经过路口,突然窜出—个小孩,他急忙刹车。

停车后,心怦怦乱跳,并出了一身冷汗,这时他才感到“太可怕了”。

这种现象所支持的情绪理论是()。

[统考2007研]
A.詹姆斯—兰格理论
B.坎农—巴德理论
C.阿诺德“评定—兴奋”理论
D.沙赫特“认知—评价”理论
【答案】A
【解析】情绪理论主要有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阿诺德“评定—兴奋”理论和沙赫特“认知—评价”理论。

①詹姆斯—兰格理论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即情绪是因身体器官对特殊的兴奋刺激的反射性变化而产生的。

情绪经验的产生过程是,先有引起个体反应的刺激,刺激会引起个体的生理或身体的反应,正是由于这些身体上的生理反应,导致了个体的情绪经验,产生情绪。

②坎农等人认为,情绪产生是刺激信息作用于感官后所引起的神经冲动首先传递到丘脑,再由丘脑加工后同时把信息传递到大脑及机体的其他部分。

传递到大脑皮层的信息引起情绪体验,传递到内脏和骨骼肌的信息激活生理反应,引起相关的情绪表达。

③阿诺德提出情绪与人对事情或事物的评估有关,强调来自环境的影响需要经过认知评价才能产生情绪,人的认知与评价会左右人对情绪的解释与反应。

④沙赫特认为,个体的情绪经验来自个体对两方面的认知:一方面是对刺激情境性质的认知,一方面是对自己身体生理变化的认知,即个体对当前情境的评估和过去经验的回忆,在情绪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3.当获悉中国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人们欣喜若狂。

此时的情绪状态是()。

[统考2007研]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答案】B
【解析】情绪状态是在某种事件或情境影响下,人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情绪体验。

典型
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

①心境是一种较微弱、平静而持续的带有渲染作用的情绪状态。

②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激情往往由与人关系重大的事件引起,一般表现为取得重大成功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和沮丧等。

激情的特点是具有爆发性、冲动性、持续时间较短、确定的指向和明显的外部表现。

③应激是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非特异性的身心紧张状态,表现在出乎意料的紧张状况下所引起的情绪体验。

应激是人对意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④热情是情感状态,是个体对某人、某事、某物等肯定的、强烈的、稳固而又深厚的主观体验。

4.普拉切克认为情绪的三个维度是()。

[统考2007研]
A.愉快—不愉快、紧张—松弛、激动—平静
B.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激活水平
C.强度、相似性、两极性
D.愉快度、紧张度、确信度
【答案】C
【解析】根据普拉切克对情绪的分类,他以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把情绪分为情绪三维模型。

在锥体截面上的八个扇形分别代表八种基本情绪:狂喜、警惕、悲伤、惊奇、狂怒、恐惧、接受和憎恨,它们都有其相应的适应及行为模式。

相邻的情绪是相似的,对角位置上的情绪是对立的。

锥体的垂直方向表示情绪的强度,自上而下表明情绪由强逐渐到弱的感受。

普拉切克认为情绪的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人的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

5.()是一种躯体和精神上的复杂的变化模式,包括生理唤醒、感觉、认知过程以及行为反应,是对个人知觉到的独特处境的反应。

A.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
B.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
C.突发事件的反应
D.情绪
【答案】D
6.()第一个将情绪看作是一种适应性的、遗传得来的,对世界上一定程度的复杂情况做出反应的特定心理状态。

A.达尔文
B.詹姆斯
C.兰格
D.坎农
【答案】A
【解析】达尔文相信情绪是与人类和非人类结构与功能的其他方面一同进化出来的。

根据他的观点,情绪具有普遍性的特点——人类所有的成员都可能会发展起一些特定的情绪反应。

7.在轻微的、愉快的条件下,()最活跃。

A.副交感神经系统
B.交感神经系统
C.自主神经系统
D.应急反应系统
【答案】A
【解析】对于轻微的、不愉快刺激,交感系统更加活跃;而对于轻微的、愉快的刺激,副交感系统(自主系统的休息和消化部门)则更加活跃。

当两种刺激的强度增大时,都会导致两种系统活动的增强。

生理上,诸如恐惧和愤怒一类强烈的情绪反应会激活躯体的紧急反应系统,它会为躯体应付潜在危险,迅速而镇定地做好准备。

8.要使情绪功能正常运行,许多神经结构会联合工作,其中()被认为起着情绪的通路和记忆的过滤器的作用。

A.海马
B.杏仁核
C.皮层
D.下丘脑
【答案】B
【解析】杏仁核(边缘系统的一部分)起着情绪的通路和记忆的过滤器的作用;杏仁核的主要作用是给接受到的来自感觉的信息赋予意义,特别是在对负性经历赋予意义的过程中,杏仁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9.当你心境特别糟糕时,有人问你童年的经历,最有可能引起你的()。

A.负面记忆
B.糟糕的情绪会阻碍回忆
C.中性回忆
D.正面记忆
【答案】A
【解析】情绪一致性处理(与情绪依赖有关的记忆)是指当人们在处理和提取信息时,对于那些和当前情绪一致的内容会表现出选择性的敏感化,那些与一个人目前的情绪相一致的材料更容易被发现、注意和深入加工,联系也更为细致。

因此,在糟糕的心境下,人们往往回忆糟糕的经历。

10.人们在估量应激源的四个维度时,一般不会考虑()。

A.紧张度
B.可预测性
C.气质
D.间隔
【答案】C
【解析】应激源的四个维度是紧张度、间隔、频率和可预测性,不包括气质。

应激源都是一个刺激事件,要求有机体做出适应性的反应。

11.关于战斗或逃跑反应的应激反应中心位于()。

A.脑干
B.下丘脑
C.边缘系统
D.皮层
【答案】B
【解析】战斗或逃跑反应的应激反应的中心位于下丘脑。

下丘脑有时被视作应激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