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教程

合集下载

逻辑学基础教程教学大纲和教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教学大纲和教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教学大纲和教案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1)简要了解普通逻辑的对象范围;(2)简要了解普通逻辑的科学性质;(3)了解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

教学要求:(1)了解几个基本概念(思维,思维的基本形式,思维的基本规律,简单的逻辑方法)。

(2)明确学习普通逻辑的目的。

第二章概念第一节概念的概述一、概念的本质(什么是概念)定义: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属性:是指事物自身性质以及一事物与它事物的关系。

本质属性: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使它与别的事物相区别的属性。

任何思想的表达,总是从概念开始的。

而人们真正认识一个事物,也是以认识这个事物所反映在概念中的本质属性为终结的。

即认识、理解、明确一个概念是从认识、理解、明确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开始的。

二、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概念是用语词表达的,认识、表达概念必然涉及到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1.概念与语词的联系概念是语词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语词是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

2.概念与语词的区别(1)概念与语词有不同的特点。

概念是思维的最小单位,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是认识论、逻辑学等学科研究的对象。

语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

体现民族文化的特点,有约定俗成的性质。

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2)词语并不都表达概念。

实词表达概念,虚词不表达概念。

(3)概念与语词不一一对应。

①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②同一个概念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

了解了概念与语词的关系,可以避免思维混乱,保持思维的确定性,亦即“用词恰当”。

三、概念的逻辑特征第二节概念的种类概念的种类是根据概念内涵或外延方面的不同特征,对概念进行的不同的分类。

一、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根据是概念外延的数量)单独概念:是反映某一个别事物的概念。

它的外延是独一无二的。

一般以专有名词或摹状词表达。

普遍概念:是反映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别事物组成的一类事物的概念。

它的外延是这一类事物中所有的个别事物。

二、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根据是概念内涵的不同)集合体:一类事物中每个分子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具有新的本质属性的整体。

《逻辑学》全套教学课件

《逻辑学》全套教学课件
表达命题内部结构的形式化语言,包括简单命题 形式和复合命题形式。
命题的真假值
根据事实或规定确定的命题的真假情况,是逻辑 推理的基础。
2024/1/29
8
命题联结词及其性质
2024/1/29
命题联结词的定义
连接两个或多个命题,构成复合命题的逻辑词。
常见的命题联结词
包括“并且”、“或者”、“如果...那么...”、“当且仅当”等 。
通过构造适当的语义模型,可以 证明某些模态逻辑系统的完全性 和可靠性等性质。
2024/1/29
18
2024/1/29
05
归纳逻辑
19
完全归纳推理
2024/1/29
完全归纳推理的定义
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必然性推理,它根据某类事物中每一 个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事物全部对象都具 有该种属性的推理方法。
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
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考察了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结论是 必然的,只要有一个前提为假,结论就为假。
完全归纳推理的实例
例如,通过观察发现某班级所有学生都参加了运动会,可 以推断出该班级全体学生都参加了运动会。
20
不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定义
不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它根据某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
正性和合理性。
2024/1/29
经济领域
运用逻辑方法分析经济现象和 规律,预测经济发展趋势,为 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科技领域
在科技创新和研究中运用逻辑 方法,发现新的科学事实和规 律,推动科技进步。
教育领域
通过逻辑方法的训练,提高学 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才。

逻辑学教程(第二版)(全套课件175P)

逻辑学教程(第二版)(全套课件175P)
逻辑学教程(第二版)
目 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引论 概念 判断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与假说 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论证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 一、逻辑概念与逻辑学科 “逻辑”一词是由英文Logic音译过来的,它源于 古希腊语Logos,有“思想”、“思维”、“理 性”、“言语”等含义。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它在不同的 语境里有不同的含义。它可以表示事物发展变化的 客观规律,也可以表示人类思维的规律和规则,还 可以表示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学科—— 逻辑学,等等。
二、普通逻辑的对象

普通逻辑不同于辩证逻辑,因为辩证逻辑的研究对 象是辩证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而普通逻辑并 不研究这些。普通逻辑虽然与数理逻辑关系密切, 但也有所区别,因为数理逻辑是用特制符号(即人 工语言)和数学方法来研究处理演绎推理的科学, 普通逻辑研究的对象要比数理逻辑宽泛,它所使用 的工具主要是人们日常应用的自然语言。关于普通 逻辑的对象,我们可以作如下概括:普通逻辑是研 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 科学。
二、概念与语词


概念与语词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 属性的认识所形成的概念,还只是头脑中的思想。 它必须借助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传达给别人。 语词是表达概念的声音与符号,是概念的语言形式, 概念是语词的思想用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所有 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第二,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第三,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复习思考题】


1.普通逻辑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怎样理解普通逻辑是一门工具性的科学? 3.思维的逻辑形式由哪两部分构成?区别 各种逻辑形式的标志是什么? 4.学习普通逻辑有什么意义?

逻辑学教程

逻辑学教程
(2)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
①否定前件式。例如:
只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某厂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
所以,某厂不能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②肯定后件式。例如:
只有具有不畏艰险的精神,方能登上珠峰。
他登上了珠峰,
所以,他具有不畏艰险的精神。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有四种推理形式:
①肯定前件式
1.划分后的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外延相等
划分后的子项外延之和大于母项概念的外延→“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小于……→“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
2.每一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
否则→“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
3.划分后的各子项外延不能相容
否则→“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没有达到明确概念外延的目的)
第三章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
(4)AI之间和EO之间是差等关系(亦称从属关系),可同真也可同假。
(全称命题真,特称命题必真;全称命题假,特称命题真假不定;特称命题真,全称命题真假不定;特称命题假,全称命题必假。)
第三节直接推理
1.对当关系推理
此处加否定符号“”,表示被否定的命题为假。
(1)反对关系推理公式(不同真):
①SAP→SEP②SEP→SAP
(4)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结论
如果两个前提都是否定的,等于断定了中项与大项、小项都是排斥关系,这样中项起不到联结作用,也就无法确定大小项的关系,得不出结论。
(5)前提中有一否定,结论只能为否定;结论为否定,前提中必须有否定
(6)两个特称命题前提不能得出结论——导出规则
(7)前提中有特称命题,结论中必为特称命题——导出规则
SIP
I
特称否定命题

逻辑学教程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

逻辑学教程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

ab
b
Aa
C
C
Aa
b
bB
a b a Bb
a
凡A是B, 凡B是A; 凡B是A。 有A是B,
有A非B。
凡A是B; 有B是A, 有B非A。
有A是B, 有A非B; 有B是A, 有B非A。
凡A非B, 凡B非A; A+B=C
凡A非B, 凡B非A; A+B<C
定义就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 法,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 属性或特有属性的逻辑方法。
•判 S与P 的断 关系 的 真假 判断 的形式
SAP
• SEP
• SIP
• SOP
SP
真 假 真 假
P S
S P
•真

•假


•真


S P
S P
•假

•假



•真
•真
A 反对关系 E








I 下反对关系 O
可以同假,不能同真
可以同真,不能同假 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可以同假;可以同真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联言判断? 2.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有何区别? 3.假言判断有几种类型?它们有何不同? 4.什么是负判断?各类负判断的等值判断是什么? 5.如何利用真值表断定复合判断之间是否等值? 6.什么是模态判断?各种模态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 如何?
第四章 演绎推理
目的和要求:明确推理的实质和特征;了解掌握推理的 种类、形式结构和规则。要求既能运用正确的推理形式, 也能改正错误的形式;能够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中,准确 地分析出具体的推理形式,能灵活、正确地运用各种推 理,迅速、准确地揭露错误的推理,提高正确运用各种 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公安部规划大学教材《逻辑学教程》经典教案第一章 引论

公安部规划大学教材《逻辑学教程》经典教案第一章  引论

第一章引论第一节、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一、“逻辑”“逻辑”是一个外来词,他由英文Logic音译过来,就象“沙发”“咖啡”这类词一样。

英文Logic又源于希腊文λσγοs(逻各斯)λσγοs→Logic→逻辑“λσγοs”是个多义词,原意指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等等,到中世纪,一些西方学者才用“逻辑”专指研究推理论证的学问。

我国近现代学者曾用“名学”“辩学”“理则学”“论理学”来译英文Logic,到20世纪才逐渐通用“逻辑”这一译名。

在现代汉语里,“逻辑”是个多义词。

一般来说它有以下四种含义:1、指客观实物发展的规律例如: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中国革命的逻辑。

2、指某种特殊的理论。

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例如:揭露霸权主义的强盗逻辑3、人们思维的规律性例如:我们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

4、指一门科学,即逻辑学。

例如:学点文法和逻辑。

逻辑学按其历史发展阶段和类型的不同,可分为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

二、传统逻辑的产生和发展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从它产生到如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传统逻辑的发源地有三个:这就是古代的中国,印度和希腊。

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逻辑思想就有很大发展,随之产生逻辑学说,史称“名辩之学”。

主要内容表现在惠施,公孙龙,后期墨家,荀况,韩非等人的著述中。

其中后期墨家的著作《墨经》和荀子的《正名篇》在逻辑上的贡献最为卓著。

例如《墨经》提出了“以名举定,以辞抒意,以说出故”的光辉思想。

这里所谓“名”,相当于概念;所谓“辞”,相当于命题;所谓“说”,相当于推理。

这说明,在人们的思维和论证过程中,概念是用来反映事物的。

命题是用来表达思想认识的,推理是用来推导事物的因果联系的。

显然,这是对概念,命题,推理的本质和作用所作的精辟说明。

又如,《墨经》说:“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是争彼也。

是不俱当,不俱当,必或不当。

”这就是说,“是牛”和“不是牛”这两个论断不能都成立,必有一个不能成立。

逻辑学教程 全套课件

逻辑学教程  全套课件
• 这条小狗,它是你的,它是父亲,所以它是你的 父亲。你打了它,那么你打了你的父亲。
• 这个推理的问题在哪里?
2021/4/14
• 使徒是虔诚的,彼得是使徒,所以, 彼得是虔诚的。
• 使徒是十二个,彼得是使徒,所以, 彼得是十二个。
• 问题在哪里呢?
2021/4/14
• 你说谎,卖国贼是说谎的,所以你是 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 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 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 无疑了。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 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 如?”其人弗能应也。”——《韩非子.说难一》
讨论:这里到底是哪里出现了矛盾 ?
2021/4/14
一、矛盾律的含义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 同真,必有一假。
1.逻辑的思想 逻辑通过对思维推理的规范来明确、清晰、
准确地表达思想。其核心是思维的逻辑三律。 2.逻辑的方法
演绎的方法和归纳的方法。 3.技术
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技术,其核心是推理的 技术。
2021/4/14
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次课:绪论 理性思维原则 第二次课:规范思维的逻辑方法 第三次课:词项逻辑 第四次课:命题逻辑(一) 第五次课:命题逻辑(二) 第六次课:谓词逻辑的思想 第七次课:模态逻辑的思想 第八次课:归纳法与归纳逻辑
音译,而Logic又源于希腊文λσγοζ(逻各斯 ),其原意是指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 等。
2021/4/14
• 我国的逻辑学发展: • 第一个翻译国外逻辑学著作的是李之藻,其
译作为《名理探》。 • 第一个将“Logic”译为“逻辑”的人是严复,

逻辑学教程(第五版) 课程标准

逻辑学教程(第五版) 课程标准

《普通逻辑》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公安管理、司法、文秘、管理等专业编制日期:《普通逻辑》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普通逻辑》是一门学习和研究思维的形式、思维的基本规律和思维过程常用的简单逻辑方法的课程,是一门帮助人们提高思维的自觉性、科学性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工具性学科,它教人如何正确地思考和表达,也教人辨识谎言和欺骗。

逻辑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与提高学生运用逻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不可缺少的学习科目。

(二)设计思路《普通逻辑》是撇开思维的具体内容来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的,它主要为人们进行正确思维,获取新知识,表述论证思想,提供必要的逻辑手段和方法。

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发挥逻辑教学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的优势和竞争力,根据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特点,普通逻辑教学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

逻辑教学与学生的素质养成挂钩。

(思维素质)本课程教学重心不在于探讨逻辑理论,而在于研究逻辑的应用特点;不是以逻辑学为本位向日常思维实际中推广逻辑知识,而是以分析和处理日常思维实际中存在的逻辑问题为立足点来应用所掌握的逻辑工具。

课程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通过思维训练的方式传授与日常思维密切相关的逻辑学基础知识,并注意做到学术性与通俗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逻辑教学与学生的能力培养挂钩。

(创新能力)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把握一条原则:能力培养不是专业课的专利,基础课教学也可以培养能力。

普通逻辑教学的重要职责就是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抽象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掌握普通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自觉地进行逻辑思维和表述论证;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增强论证的逻辑力量;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其他各门具体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逻辑工具。

《逻辑学教程》课件第十一章 论证与谬误

《逻辑学教程》课件第十一章  论证与谬误
第十一章 论证与谬误
第一节 论证的概述 第二节 论证的种类 第三节 论证的规律和规则 第四节 反驳 第五节 谬误
第十一章 论证与谬误
第一节 论 证 的 概 述
第十一章 论证与谬误
一、什么是论证 (一) 传统论证的概念 1. 哈克的论证概念 哈克的论证概念——论证是什么? 人们认识到某些话语的展开旨在通过前提来支持结论,旨在从前提推出结论;在自然语 言的非形式话语中,这一想法可通过“所以”“因此”“由此推出”“因为”等习惯用语来标明由一个陈述到另一个陈述的过 渡。在形式逻辑中,可通过展示一串公式来标明这种过渡,在每一行上都加这样的说明:声称它是根据如此这般的推理规则, 从如此这般的先前一行或几行中推出的。但是,人们所判定为有效的和非有效的那些东西可以简单地看做是话语的展开:如果 人们考虑的是形式的论证,便是一个形式语言中的合式公式组成的一个序列,或者是,如果人们考虑的是非形式论证,可以看 作是自然语言的语句(或者是陈述、或命题)组成的一个序列。 2. 柯比的论证概念 柯比的论证概念——(尽管“论证”一词通常还有其它的意味,但……)从逻辑学家的角度来说,论证是一个命题的集合, 其中的一个命题被宣称(is claimed to)是得自(follow from)其它的那些命题,而其它的那些命题则被看作(are regardedas)是 为该命题的真(truth)提供了支持或理由。……从逻辑学家的角度来说,一个论证并不仅仅是一个命题的集合,而是有一个结构 (structure)。通常以前提和结论来描述这个结构,在其它命题的基础上被断定的那个命题是结论,而那些为接受结论而提供支 持和理由的命题是前提。
第十一章 பைடு நூலகம்证与谬误
第二节 论 证 的 种 类
第十一章 论证与谬误

逻辑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逻辑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逻辑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习题一:命题逻辑1.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命题A: “所有的猫都是哺乳动物。

”(真)- 命题B: “有些猫不是哺乳动物。

”(假)2. 将下列命题转化为逻辑表达式:- 命题C: “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二。

” 可表示为:(M → T),其中M代表“今天是星期一”,T代表“明天是星期二”。

习题二:演绎推理1. 根据以下前提,推导出结论:- 前提1: 所有学生都需要学习逻辑。

- 前提2: 小明是一名学生。

- 结论:小明需要学习逻辑。

2. 判断下列推理是否有效:- 推理:如果下雨,地面就会湿。

今天地面湿了,所以今天下雨了。

- 这是一个无效推理,因为地面湿了可能有其他原因,不一定是因为下雨。

习题三:归纳推理1. 观察以下事实,归纳出一个一般性结论:- 事实1: 苹果落地。

- 事实2: 橙子落地。

- 事实3: 梨落地。

- 结论:所有水果都会落地。

2. 分析下列归纳推理是否合理:- 推理:我们观察到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因此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

- 这是一个不完全归纳推理,因为存在黑天鹅,所以这个推理是不合理的。

习题四:逻辑谬误1. 识别下列论证中的逻辑谬误:- 论证:没有人是完美的,所以没有人应该追求完美。

- 谬误:滑坡谬误,错误地假设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追求完美就是不可能的或不合理的。

2. 指出下列论证中的非形式谬误:- 论证:因为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穿西装,所以穿西装是成功的关键。

- 谬误:因果谬误,错误地将相关性当作因果关系。

习题五:条件命题1. 判断下列条件命题的真假:- 命题D: “如果考试及格,那么就能毕业。

”(真或假,取决于具体情况)- 命题E: “只有考试及格,才能毕业。

”(假,因为可能还有其他毕业条件)2. 转换条件命题为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逆命题:如果毕业,那么考试及格。

- 否命题:如果考试不及格,那么不能毕业。

- 逆否命题:如果不能毕业,那么考试不及格。

《逻辑学教程》课件第一章 绪论

《逻辑学教程》课件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在亚里士多德之后,古希腊的斯多噶学派着重研究假言命题、选言命题、联言命题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推理形式,提出不 同类型推理的规则和逻辑公式,充实了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的内容。
欧洲中世纪,西班牙彼得的《逻辑大全》对一些逻辑问题进行新的探讨,研究了语义悖论及其解决方法等。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归纳法,奠定了归纳逻辑的基础。培根的主要著作是《新工具》。在这部著作中, 培根批评了亚里士多德的演绎逻辑,陈述了“三表法”和“排除法”。 18世纪到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首次使用“形式逻辑”这个名称,他对逻辑的一些看法对后世有一些影响。 此后,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继承并发展了培根的归纳逻辑,系统阐述了寻求现象间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即契合法、差 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即“穆勒五法”,它丰富了传统逻辑的内容。 逻辑学的思维方式对西方科学和民主精神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现代逻辑的兴起和发展 有的学者把“现代逻辑”称为“数理逻辑”或“符号逻辑”。现代逻辑主要运用人工语言,即符号语言建立形式系统。 17世纪末,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提出用数学方法处理演绎逻辑的思想。1847年,英国数学家布尔建立“逻辑代数”,把 莱布尼兹的逻辑思想变成了现实,成为数理逻辑的早期形式。20世纪初,罗素和怀德海建立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使数理逻 辑进一步系统和完善。本世纪30年代初,歌德尔证明的两条不完全性定理标志着数理逻辑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40年代以来, 数理逻辑得到迅速发展,其一是集合论、证明论、递归论和模型论应运而生并得到发展;其二是二值外延逻辑向非二值或非外
第一章 绪论
延逻辑发展,出现模态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多值逻辑、相干逻辑、模糊逻辑等。 在数理逻辑得到发展的同时,辩证逻辑的理论和体系开始建立起来。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研究人类辩证思维的形式和规

(完整版)逻辑学教程

(完整版)逻辑学教程

逻辑学教程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一、“逻辑”的含义•Logic•在中国古代为“名学”、“辨学”、“理则学”、“论理学”1、含义:⑴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⑵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者看问题的⑶人们的思维的规律性⑷指一门科学,即逻辑学、㈠、逻辑学的产生1、逻辑学发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名举定,以辞抒意,以说出故”2、逻辑学发源地之二:古代印度代表作:陈那《因明正确门论》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3、逻辑学发源地之三:古希腊㈡、逻辑学的发展1、欧洲中世纪的逻辑学重演绎,轻归纳2、17世纪的逻辑学培根著作《新工具》3、18世纪到19世纪的逻辑学康德“形式逻辑”第二节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一、认识与思维1、思维具有间接性2、思维具有概括性3、思维和语言密不可分二、逻辑形式与逻辑规律1、所有S都是P2、如果p,那么q3、所有的M都是P所有的S都是M所以,所有的S都是P4、如果p,那么qP所以,q三、演绎性与可靠性1、演绎推理的有效性:形式有效,前提真实2、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可靠性第三节逻辑与语言一、逻辑与语言(逻辑≠语言)逻辑是思维的内容,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形式。

二、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自然语言:便于交流、沟通三、对象语言与元语言1、对象语言:作为讨论对象的语言2、元语言:用来讨论对象的语言四、学习逻辑学的意义1、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全人类性、基础性第二章概念第一节概念及其特征一、什么是概念1、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总是不全面的)2、属性是指事物的性质特点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3、事物与其属性是不可分离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性质4、属性:⑴偶有属性⑵固有属性①一般属性②本质属性Ⅰ特有属性Ⅱ派生属性二、概念与语词、词项㈠、概念与词语之间的关系1、联系: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表达形式。

2、区别:⑴概念具有全民性,语词具有民族性⑵所以的概念都必须通过语词来表达,但不是所以语词都表达概念(如虚词不表达概念)⑶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语词来表达(同义词)⑷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概念㈡、词项1、词项是现代逻辑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概念和词形的统一,即表达概念的语词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属性、是什么)2、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对象、有哪些)3、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4、概念的外延是一个类,同一类的对象叫做“类”,把从属于“类”的每个对象叫做“分子”,把一个“类”中包含的小类叫做“子类”第二节概念的种类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外延个数)1、单独概念是外延仅有一个单独对象的概念2、普遍概念是外延有2个或2个以上的概念3、从语言角度看,用专有名词和摹状词表达单独概念;同时用普遍名词、形容词、动词表达普遍概念※摹状词:通过对某一个别事物某方面特征的描述而泛指该事物的语词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1、集合概念就是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2、非集合概念就是不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反映事物的类)3、⑴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判定要依据一定的语境⑵集合概念拥有的属性个体不一定具有;非集合概念所拥有的属性个体也必须具有⑶集合概念不具有传递性,在三段论中不能做中项三、正概念和负概念1、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具有则为正概念,不具有则为负概念例:正概念—黑色负概念—非黑色3、论域=相应的正概念+负概念四、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1、反映对象的是实体概念;反映属性的是属性概念第三节概念间的关系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属种关系相容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概念间关系不相容关系反对关系全异关系矛盾关系第四节概念间的限制和概括一、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1、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其内涵和外延之间具有反变关系,即:一个概念的外延越大、内涵越小;反之,外延越小、内涵越大二、概念的限制和概括1、定义: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由一个较大的概念过渡到一个外延较小的概念2、规则:(1)必须由属概念推衍到种概念(2)单独概念不能再限制三、概念的概括1、定义: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由一个外延较小的概念过渡到一个外延较大的概念2、规则:(1)由种关系推衍到属概念(2)哲学范畴不能再概括,如:物质、意识第五节定义一、定义及定义的结构1、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2、一个完整的定义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3、定义项通常由“是”、“就是”、“即”、“称为”、“是指”等语词来表达4、定义的公式是:Ds就是Dp二、定义的种类及下定义的方法1、真实定义(也叫属加种差方法)(1)公式: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2)具体步骤:第一,找到属概念第二,找到种差(即可以将被定义项所反映的对象与包含在同一属中其他种事物区别开来的特有属性或本质规定)第三,用种差限制邻近属概念以构成定义项第四,用适当的定义项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形成一个完整的定义(3)不同的种差,从不同角度去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发生定义、性质定义、功用定义、关系定义)2、语词定义(1)说明的语词定义是对某个语词的已有的、并得到社会承认的意义作出解释、说明的定义【对字面意思作出解释】(2)规定的语词定义是人们通过约定对某个原有的或新出现的词赋予特定意义的定义三、定义的规则1、定义概念的外延和被定义概念的外延必须完全相等【定义过宽、定义过窄】2、定义不能循环【同语反复:定义项中直接包含被定义项(圆就是圆形的曲线);循环定义:定义项中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生命是有机体的新陈代谢)】3、定义应当用肯定的语句形式和正概念【定义离题】5、定义必须明确,不可以用比喻代替定义【定义含混:使用的语词含混不清;以比喻代定义:定义中运用了比喻】第六节划分一、划分及划分的结构1、划分就是以对象的一定属性为标准,将一个属概念分成若干个种概念,以明确其外延的逻辑方法2、划分由三部分构成: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和划分的根据3、母项:被划分的概念;子项:划分后得到的概念;根据:把母项划分为子项所依据的标准二、划分的类型1、一次划分和连续划分•一次划分:只有母项和子项两层•连续划分:把一个母项划分划分为若干个子项,再对子项进行划分2、二分法划分标准:以对象有无某种属性→【划分出来的是正概念和负概念】三、划分的规则1、划分所得各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全同于母项的外延→【子项和母项外延是全同关系】【划分不全、多出子项】2、每次划分的标准必须同一【多标准划分】3、划分的各子项之间必须互不相容→【划分出来的子项外延具有全异关系】【子项相容】❤【多标准划分必与子项相容同时出现】四、划分、分解与列举1、分解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分解后的部分不具有整体的属性;划分后母项和子项是属种关系,子项具有母项的属性2、单独概念不能再划分,但可以再分解3、列举是划分的省略形式,是一种特殊的划分4、列举的规则:⑴每次列举的标准只能是一个⑵列举的各子项外延之间互不相容第三章命题逻辑第一节命题和推理概述一、命题及其特征1、命题:用语句来反映事物情况的思维形式2、命题的特征:(1)任何命题都有所陈述→【断定性】(2)任何命题都有真假→【真假性】→【主要特征】二、命题与判断1、区别(1)命题只是对事物情况的陈述,而判断是对事物情况的断定,也就是对陈述事物情况的命题的断定(2)命题比判断的外延要广,包括已被断定的命题——判断和未被断定的命题——非判断❤【命题比判断的外延大,命题具有主观性】三、命题与语句1、虽然命题都通过语句来表达,但并非所有语句都表达命题•一般来说,陈述句直接表达命题,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不直接表达命题(反问句也是表达命题)2、同一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3、同一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命题4、命题是描述事件的语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命题属于思维范畴,语句是一种符号】四、命题形式及种类1、命题形式:⑴所有的金属都是导体→【所有的S都是P】⑵法律与道德是相联系的→【a与b有R关系】⑶他或者是医生,或者是教师→【P或者q】⑷如果明天不下雨,那么我们就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参观→【如果P,那么q】2、命题形式的种类❤(1)根据命题是否有模态词→(可能、应该、则、必须等)命题模态命题非模态命题(2)划分关键是逻辑变项逻辑变项是概念→简单命题逻辑变项是命题→复合命题简单命题性质命题关系命题命题复合命题联言命题假言命题选言命题负命题五、推理及其分类1、推理是一个命题序列,它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命题推出一个新命题的思维形式2、推理的结构:P,所以,Q ❤【前提,逻辑标志“所以”,结论】3、推理的分类:(1)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否有蕴涵关系:必然性推理(演绎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或然性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类比推理)(2)思维进程方向的不同: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类比推理→【从特殊到特殊】*(3)前提数量的不同: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第二节联言命题及推理一、联言命题1、联言命题是陈述若干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2、形式:p并且q(p、q都表示命题) ,也可表示为合取式:p∧q(p合取q)二、联言推理(一)分解式公式:(p∧q)→p(二)组合式公式:(p,q)→p∧q第三节选言命题及其推理★既然命题反映情况,那么选言命题是反映若干事物中至少一种情况存在的命题一、相容选言命题一个二肢的相容选言命题的形式是:p或者q,也可表示为析取式:p∨q二、相容选言推理1、否定肯定式:蕴涵式:(p∨q)∧┐p→q※无效的推理形式即肯定否定式2、析取附加式:蕴涵式:p→p∨q【两条规则】①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②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三、不相容选言命题★陈述若干事物情况中有且仅有一个为真的命题【排斥同真】一个二肢的不相容选言命题的形式是:p要么q,也可表示为析取式:p q(p 不相容析取q)四、不相容选言推理★不相容选言推理是前提有一个是不相容选言命题,并且根据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逻辑学教程第五版课件普通逻辑课件4

逻辑学教程第五版课件普通逻辑课件4

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A、因果的相对性 B、先因后果 C、因果关系的两大特点
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也称“求因果五法”,即求同 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是由英国逻 辑学家约翰·穆勒提出来的。它和所有科学实验的方法一样, 可以人为地排除一切无关因素,使事物(研究对象)单纯化, 因而明朗事物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求同法又称 契合法,是寻 求被研究的事 物现象出现在 若干不同场合, 是否具有某种 共同原因的归 纳方法。
场 合 相关情况 被研究现象
1 A 、B、C a
2 A 、D、E a
3 A、 F、G a
… ……

所以,A与a之间有因果联系
A、各场合有无其他共同情况; B、结论的可靠程度和场合成正比。
差异法又 称求异法,是将 被研究的事物现 象置于两个矛盾 的场合下进行比 较考察,从而确 定某一现象是否 与某一结果之间 存在因果联系的 归纳方法。
契合法的特点:异中求同 差异法的特点:同中求异 契差法的特点:既识同又辨异 共变法的特点: 相待而变 剩余法的特点:余果求余因
第六章 类比推理与假说
6.1 类比推理
类类比推理 又称类比法,它 是根据所观察到 的两个或两类事 物有若干相同属 性,推断出它们 还可能有其他属 性相同的一种逻 辑方法。
已知甲事物有属性a、b、c, 乙事物也有属性a、b、c; 甲事物还有属性d, 所以,乙事物也有属性d。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归纳逻辑”?它包含了哪些内容? 2.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这两个逻辑系统的性质有何不同? 3.什么是简单枚举归纳推理,什么是科学归纳推理?
它们的性质及推理形式有何不同? 4.探求因果联系有哪五种逻辑方法? 5.什么是回溯推理?如何提高这种推理结论的可靠性? 6.么是类比推理?类比推理的结论为什么是或然的? 7.在假说形成的初始阶段,主要应用的是哪些推理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 辑 学 的 性 质
基础性
工具性
规范性
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14
逻辑学的作用
1、学习逻辑学,有助于培养和提高认知自学能力
①树立终身教育理念,不断学习,是现代社会对人们提出 的共同要求,而逻辑思维能力直接决定认知自学能力。 ②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表征之一是运用符号尤其是人工语 言的能力。通过对逻辑学的学习,能培养和提高对人工语 言的运用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③逻辑学提供人们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正确性的知识。
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23
传统逻辑的发展——西方逻辑学早期状况
英国哲学家培根系统地总结和 研究了实验科学方法,奠定了归 纳逻辑的基础并使之蓬勃发展。 其著作《新工具》主要内容:
1、提出了整理、分析、比较等科学归纳 的“三表法” : “本质和具有表” 、 “差异表” 、“程度表”或“比较表”。 2、提出了确定现象因果联系的方法,初 步建立了归纳推理的理论体系。
自然语言是人们在思维和交际中使用的语言; 人工语言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创制的表意符号系统。
如:自然语言“如果天气好,那么我们就去爬山。” 可用 人工语言“p→q”表示。
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6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狭义的逻辑: 指研究推理形式的科学。 广义的逻辑: 就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以及逻辑方法的科学。广义的逻
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11
逻辑的发展阶段
按逻辑学发展的历程,逻辑可分为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两大阶段。 传统逻辑包括传统演绎逻辑和传统归纳逻辑。其中传 统演绎逻辑主要指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创立的词项逻辑 和斯多葛派奠定的命题逻辑;而传统归纳逻辑是英国 培根创建的,主要研究了实验科学中运用的一些推理 和方法。 现代逻辑指从布尔开始到如今以数理逻辑为主的逻辑 理论,也分为现代演绎逻辑和现代归纳逻辑。 现代演绎逻辑以命题逻辑、谓词逻辑为基础内容,包 括集合论、证明论、递归论、模型论,也包括多值逻 辑、模态逻辑等非标准逻辑,还包括问题逻辑、规范 逻辑等应用逻辑。 现代归纳逻辑以两个演算和概率论为工具,进行形式 化的处理,对归纳结论的概然性作出精确计算,求得 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强度的概率。
4、学习逻辑学,有助于培养和提高思维素质
思维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逻辑学作为思维科学,专门 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规律,研究认识事物的简单的逻辑方 法,尤其是研究推理有效性的理论、规律与方法。学习逻辑 学,人们可以使思维得到规范,使思维更加敏捷,思维素质 大大提高。
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16
逻辑学的分类
辑除研究推理形式外,也研究与推理形式相关的各种命题形式、词项及其种 类、关系、定义、划分等;还研究认识现实的一些逻辑方法以及逻辑理论的 应用。
思维的内容与形式:思维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思维的内容:当事物及其性质、关系、规律反映在思维之中,就构成了思维
的内容。 例如:“货币”具有“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的性质,就形成了“货 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这一命题的内容。
推理
演绎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
结论
推 理
或然性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10
推理的有效性
演绎推理的有效性:如果在一个演绎推理中,当所有前提为真时,其结论必然 为真。则这类推理称为形式正确的推理,又称为有效的推理。 例:(1)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电体, (2) 所有宣传品都是文艺作品。 塑料是金属, 标语是宣传品。 所以,塑料是导电体。 所以,标语是文艺作品。
主讲人:何向东
--进入--
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里说,有一位品貌出众的富家姑娘叫鲍西 霞,许多王孙公子为之倾倒,但她遵循已故父亲的遗嘱,必须猜匣为婚。 鲍西霞身边有金、银、铅三只匣子,其中只有一只匣子里放着她的肖像, 这三只匣上面各刻着一句话:
金匣子上刻的是“肖像不在此匣中”,银匣子上刻了“肖像在金匣 中”,铅匣子上刻了“ 肖像不在此匣中”,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话。 谁能根据这些情况猜中肖像放在哪只匣子里,她就嫁给谁。
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20
第一章 绪论
第四节 逻辑学的发展简史
古希腊逻辑学
古希腊哲学家、逻辑学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 322)在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初级的演绎推理系统。
亚里士多德主要研究的内容: 1、研究了关于概念和判断的理论以及 直言判断和模态命题; 2、提出了逻辑的三大思维规律:矛盾 律、排中律、同一律; 3、主要贡献是对三段论的系统研究; 4、总结了很多关于论证、反驳谬误和 诡辩的方法。
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22
传统逻辑的发展
斯多葛学派:发展了演绎逻辑,对命题理论有新的突破; 在推论形式的多样化、形式化也有进展;对悖论作了一些 研究。 伊壁鸠鲁派:提出了归纳法,发展了归纳理论。 中世纪的研究成就:元逻辑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创 立了推演学说,研究了语义悖论及解决方法;逻辑学知识 被高度重视,西班牙逻辑学家彼得的《逻辑大全》被各类 学校广泛理
逻辑学研究的是思维的逻辑形式,其主体是推理形式。逻辑学对词项、命 题的研究,都是服务于对推理的研究。 推理是从一个或多个已知命题得出一个新命题的思维过程。得出的新命题 叫结论,据以得出结论的命题叫前提。
所有科学都是有价值的,有的理论是科学,所以,有的理论是有价值的。 前提 必然性推理
这里,如果谁能准确地运用排中思维,那他就是漂亮贤淑的鲍西霞的 夫婿了。因为,金匣上刻的话就是说肖像不在金匣中,这与银匣上刻的 “肖像在金匣中”正好构成矛盾关系,两者必有一真。为了确保只有一句 真话,那么铅匣上的“肖像不在此匣中”必须是假话,由此可以判定鲍西 霞的肖像就在铅匣中。
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所以:不同的思维内容可以有相同的思维形式。逻辑学重点研究的是思维
的逻辑形式,任何逻辑形式都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组成。 式的本质特征,是区分不同种类的逻辑形式的唯一依据。
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随思维内容变化而变化的部分。体现了逻辑形
逻辑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逻辑常项 命题:(1)所有的 S 都是 P (2)如果 p ,那么 q 逻辑变项
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5
思维和语言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1、思维对客观事物概括而间接的反映,是通过语言实现的。 2、作为思维类型的概念、命题、推理,必须依靠相应的语 言单位才能表达和交流。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3、语言也离不开思维,没有思维也就没有语言,语言的发 展依赖于思维的发展。
语言的分类: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
思维的形式:思维在抽象掉具体内容之后所具有的共同结构,思维的形式又
叫思维的逻辑形式。下面的三个命题,内容各不相同:
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7
(1)所有大学生都是学生。 (2)所有金属都是导电体。 (3)所有商品都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S
P
但这三个命题有共同的逻辑形式:所有S都是P (1)如果物体发热,那么物体就会膨胀。 (2)如果明天天气好,那么我就去郊游。
p
q
上面两个命题也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如果p,那么q
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8
(1)所有公民都是遵纪守法的人,有的人是公民,所以,有的人是遵纪守法的人。 (2)所有科学都是有价值的,有的理论是科学,所以,有的理论是有价值的。
这两个推理的内容不同,但有相同的逻辑形式: 所有M是P,有S是M,所以,有S是P。
12
传统逻辑
现代逻辑
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逻辑学的性质及作用
逻辑学的性质
全人类性 各民族的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形式,特别是推理形式是 相同的,推出关系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性质决 定了逻辑学具有全人类性。
任何学科都必须使用逻辑学,逻辑学是一门基础性学 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逻辑学 列为七大基础学科之一。 逻辑学提供的关于词项、命题、推理、论辩、逻辑方 法的理论,为人们学习、理解、掌握和研究其他科学 提供了有力工具。 逻辑学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具有很强的规范性。逻 辑规律或规则,是人们进行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必须 遵循的规范。
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25
逻辑学三项划时代的重大成果
1931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尔提出了不 完全性定理,它证明了包括数论在内 的一致的形式系统都是不完全的,提 出了形式系统的局限性。 1933年波兰逻辑学家塔尔斯基建立 了逻辑语义学,在其理论中,区分了 元语言和对象语言,确立了真谓词的 逻辑原则。
2、学习逻辑学,有助于培养与提高理论素养
在学习型社会,每个人都应提高其自身的理论素养, 理论素养首要的是哲学素养。学习逻辑学,可以培养我们 的哲学素养,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
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15
逻辑学的作用
3、学习逻辑学,有助于培养和提高科学研究能力
科学研究需要理论素养,需要较强的认知能力,尤其需 要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工具。逻辑学所 提供的一系列理论、规律、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 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敏捷,也给我们提供了科学研究的工具, 促进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
1937年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图灵建立了“图灵机理 论”,第一次为人类提出了计算机应用的理想模型,标志 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26
本章小结
基本内容
逻辑学的基本概念、思维的内容与形式。 逻辑学的性质,学习逻辑学的作用。 逻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学习方法。 逻辑学的发展简史。

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17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逻辑学的研究与学习方法
逻辑学的研究方法
形式化的方法 逻辑学的 研究方法 非形式化的方法 公理化方法 自然演绎方法
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