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精舍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袁枚《游武夷山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袁枚《游武夷山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袁枚《游武夷山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袁枚《游武夷山记》原文及翻译凡人陆行则劳,水行则逸。
然山游者,往往多陆而少水。
惟武夷两山夹溪,一小舟横曳而上,溪河湍激,助作声响。
客或坐或卧,或偃仰,惟意所适,而奇景尽获,洵游山者之最也。
余宿武夷宫,下幔亭峰,登舟,语引路者曰:“此山有九曲名,倘过一曲,汝必告。
”于是一曲而至玉女峰,三峰比肩,睪如①也。
二曲而至铁城障,长屏遮泄,翰音②难登。
三曲而于虹桥岩,穴中庋柱拱百千,横斜参差,不腐朽,亦不倾落。
四五曲而至文公书院。
六曲而至晒布崖,崖状斩绝,如用倚天剑截石为城,壁立戍削,势逸不可止。
窃笑人逞势,天必夭阏之。
惟山则纵其横行直刺,凌逼莽苍,而天不怒,何耶?七曲而至天游,山愈高,径愈仄,竹树愈密。
一楼凭空起,众山在下,如张周官王会图,八荒蹲伏;又如禹铸九鼎③,罔象、夔魈④,轩豁成形。
是夕月大明,三更风起,万怪腾踔,如欲上楼。
揭炼师能诗,与谈,烛跋⑤,旋即就眠。
一夜魂营营⑤然,犹与烟云往来。
次早至小桃源、伏虎岩,是五夷之八曲也。
闻九曲无奇,遂即自崖而返。
嘻!余学古文者也,以文论山,武夷无直笔,故曲;无平笔,故峭;无复笔,故新;无散笔,故遒紧。
不必引灵仙荒渺之事为山称说,而即其超隽之概,自在两戒外别竖一帜。
余自念老且衰,势不能他有所往,得到此山,请叹观止。
而目论老,犹道余康强,劝作崆峒、峨嵋想;则不知王公贵人,不过垒拳石,浚盈亩地,尚不得朝夕游玩。
而余以一匹夫,发种种⑦矣,游遍东南山川,尚何不足于怀者?援笔记之,自幸其游,亦以自止其游也。
【注】:①睪(hào)如:高大的样子。
②翰音:此处或可释为飞禽难越,或可因山如屏障,高飞的声音也超越不过。
③禹铸九鼎:传禹收九州之金,铸九鼎以象百物。
④罔象:传说中的水怪。
夔(kuí):传说中山林中的精怪。
魈:山林之怪。
此处当指大鼎的形状。
⑤烛跋:蜡烛点完燃尽。
⑥营营:往来盘旋貌。
⑦种种:头发短少的样子。
《游武夷山记》原文阅读及译文
《游武夷山记》原文阅读及译文
1.作品原文
余闻武夷之名久矣,然亦耳食之,及至武夷,乃知其名之不虚传。
山不甚高,而幽奇特绝。
余乃从碧石岩以下,历天心、三姑、大王、eten、玉女诸峰,上而仙掌石,下而龙窠岩。
诸折如天游、铁城、升日、架壑、响声、玉泉,外一壁如飞龙降天,人视之眩眩欲坠;又一折为大王峰,亭亭挺秀;再一折为玉女峰,修眉绝顶。
下视溪流奔壑,听泉声咽石,如游天宫。
2.译文
我听说武夷山的名字已经很久了,但也是从别人口中听来的,到了武夷山之后,才知道它的名字不是虚传的。
山并不高,但风景特别美妙。
我从碧石岩往下走,经过天心、三姑、大王、eten、玉女几座山峰,上行看到了仙掌石,下行看到了龙窠岩。
像这样曲折的山路有很多,如同天游、铁城、升日、架壑、响声、玉泉等景点。
向外看去,只见一壁如飞龙降天,人们看到这样的景色都会感到眩晕欲坠;再一折是大王峰,亭亭挺拔秀丽;再一折是玉女峰,山顶陡峭清晰。
向下看去,只见溪流湍急奔腾,听到水流潺潺仿佛在石头上哽咽的声音,如同在游天宫一般。
演练4 文言文阅读(三)
演练4文言文阅读(三)(时间:40分钟分值: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5分)武夷精舍记(宋)韩元吉武夷在闽粤直北,其山势雄深盘礴。
自汉以来,见于祀事,闽之诸山皆后出也。
其峰之最大者丰上而敛下,岿然若巨人之戴弁①。
缘隙磴道,可望而不可登,世传避秦而仙者蜕骨在焉。
溪出其下,绝壁高峻,皆数十丈。
岸侧巨石林立,磊落奇秀。
好事者一日不能尽,则卧小舟抗溪而上,号为九曲,以左右顾视。
至其地,或平衍,景物环会,必为之停舟,曳杖徙倚而不忍去。
山故多王孙②,鸟则白鹇、鹧鸪,闻人声或磔磔集崖上,散漫飞走而无惊惧之态。
水流有声,其深处可泳。
竹柏丛蔚,草木四时敷华③。
道士即溪之六曲,仅为一庐,以待游者之食息。
往往酌酒未半,已迫曛莫.而不可留矣。
吾友朱元晦居于五夫里,在武夷山一舍④,而近若其后圃,暇则游焉。
与其门生弟子挟书而诵,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词,哦而歌之,潇洒啸咏,留必数日。
盖山中之乐,悉为元晦之私也,予每愧焉。
淳熙十年,元晦既辞使节于江东,遂赋祠官之禄⑤,则又曰:“吾今营其地,果尽有山中之乐矣。
”盖其游益数,而于其溪之五折,负大石屏,规.之以为精舍,取道士之庐犹半也。
诛锄草茅,仅得数亩。
面势幽清,奇石佳林,拱揖映带,使弟子辈具畚锸,集瓦竹,相率成之。
元晦躬.画其处,中以为堂,旁以为斋,高以为亭,密以为室。
讲书肄业,琴歌酒赋,莫不在是。
予闻之,恍然如寐而醒,醒而后,隐隐犹记其地之美也。
且曰:“其为我记。
”夫元晦,儒者也。
方以学行其乡,善.其徒,非若畸人隐士遁藏山谷,服气茹芝,以慕夫道家者流。
然秦汉以来,道之不明久矣。
吾夫子所谓志于道,亦何事哉?夫子,圣人也,其步与趋莫不有则。
至于登泰山之巅而诵言于舞雩之下,未常不游。
胸中盖自有地,而一时弟子鼓瑟锵然,“春服既成”之咏⑥,乃独为圣人所予。
古之君子息焉者,岂以是拘拘乎?元晦既有以识之,试以教夫来学者,相与酬酢于精舍之下,俾或自得。
其视幔亭之风⑦,抑又何如也?是岁八年,颍川韩元吉记。
武夷文言文翻译
原文:武夷山,古称武夷,在闽西北,山水奇秀,林壑幽深。
夫山者,天地之精英,山水之灵秀,汇聚于此,故得美名。
余游历名山大川,未尝不为之赞叹,然武夷之美,尤为余所倾倒。
山之巅,有巨石矗立,如龙腾虎跃,名为“龙虎山”。
其石奇形怪状,有如人面、兽足,状极诡异。
登临其上,俯瞰四野,烟霞缥缈,云雾缭绕,恍若仙境。
山之腰,有清溪潺潺,名为“九曲溪”。
溪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
两岸峰峦叠嶂,古树参天,奇花异草,布满山野。
溪水绕山而行,曲折九曲,故曰“九曲溪”。
泛舟其中,如入画中,令人心旷神怡。
山之麓,有石径蜿蜒,名为“大王峰”。
大王峰巅,有巨石如伞,名为“大王岩”。
大王岩下,有泉眼数处,泉水潺潺,汇成小溪,流经山间,滋养万物。
大王岩旁,有古寺一座,名为“大王寺”。
寺内古木参天,佛像庄严,香火鼎盛,为游人所向往。
武夷山之胜,尚有“水帘洞”、“一线天”、“虎啸岩”等奇观。
水帘洞位于山之北,洞口有瀑布如练,悬空垂下,犹如天成。
一线天位于山之西,岩壁如刀削,仅容一人通过,故名“一线天”。
虎啸岩位于山之南,岩壁陡峭,时有虎啸之声,故得此名。
余游武夷山,所见所闻,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山之奇,水之秀,树之古,花之异,皆世间罕见。
余虽非文人墨客,然亦愿以此文,记录武夷之美,使后世之人,得以一窥其风采。
译文:武夷山,古称武夷,位于福建西北部,山水秀丽,林壑幽深。
山,乃天地精华,山水灵秀之地,汇聚于此,故得美名。
我游历名山大川,无不为之赞叹,然而武夷之美,更是让我倾倒。
山巅之上,有巨石矗立,如同龙腾虎跃,名为“龙虎山”。
此石形状奇特,有如人面、兽足,异常诡异。
登临其上,俯瞰四周,烟霞缭绕,云雾弥漫,恍若仙境。
山腰之间,有清溪潺潺,名为“九曲溪”。
溪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
两岸峰峦叠嶂,古树参天,奇花异草,遍布山野。
溪水绕山而行,曲折九曲,故名“九曲溪”。
泛舟其中,如入画中,令人心旷神怡。
山麓之处,有石径蜿蜒,名为“大王峰”。
大王峰巅,有巨石如伞,名为“大王岩”。
游武夷记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游武夷记文言文阅读及译文游武夷记[明]曹学位以七夕前一日发建溪,百里,抵万年宫,谒玉皇太姥十三仙之列,履汉祀坛,即汉武帝时所谓“乾鱼荐武夷”者也。
泛舟溪上,可以望群峰,巍然首出,为大王;次而稍广,为幔亭。
接魏志①:“魏子骞为十三仙地主,筑升真观于峰顶,有天鉴池、摹鹤岩诸胜。
以始皇二年,架虹桥而宴曾孙②,奏人间可哀之曲。
”今大王梯绝不可登,幔亭亦惟秋蝉咽衰草矣。
玉女兜鍪[móu]之下,数里,为一线天。
道经友定故城,虎为政,游人不敢深入。
两崖相阖者里许,中露天光仅一线。
有风洞,白玉蟾斩蛇于此,今祠之,而肃杀之气犹存云。
移舟过大藏峰踵御茶园万磴而上其山如鸟巢盖魏王易裸服以登天柱者为更衣台。
渡隔岸,谒朱子所读书,拜其遗像,徘徊久之。
以一径入云窝,陈丹枢修炼之所,存其石灶。
出大隐屏以西,登接笱木梯铁缆之路,视上则恐错趾,视下则恐眩目;千盘而度龙脊,乃有仙弈亭可憩。
修竹鸣蝉之外,黄冠启闭于丹房而已。
天游虽称崔嵬过之,然迢递可肩舆入。
登一览台,于是三十六峰之胜,可屈指数矣。
复命舟里许,过隘岭,为陷石堂。
小桥流水之中,度石门而桑麻布野,鸡犬声闻,依稀武陵之境③乎?于是望鼓子峰相近,穿修篁五里,木石栈道,相为钩连。
叩岩石,逢然作鼓声。
岩下为吴公洞,洞旁为道院。
是游凡以次达九曲矣,乃归万年宫。
从山麓走二十里,游水帘,乱崖飞瀑而下,衣裾入翠微④尽湿。
以别涧出崇安溪之西楚道上。
曹学佳曰:“余考《武夷祀典志》,详哉其言之,则知人主之媚于神仙所从来矣。
始皇遣方士徐市⑤求仙海上,而武夷不少概见⑥,何以故?又按魏子骞遇张湛十三仙,及宴曾孙,俱始皇二年事,何其盛也?而后无闻焉。
夫山灵之不以此易彼明矣。
语云:‘遗荣可以修真’,是之谓夫!”(选自《古代散文鉴赏辞典》)[注]①魏志:《三国志》中《魏志》。
②曾孙:对乡人的称呼。
③武陵之境:代指桃源洞。
④翠微:指未及山顶,近旁陂陀之处。
⑤徐市:齐人,一名徐福。
⑥不少概见:不见梗概。
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召开一届四次常务理事会
2019/2总第78期带着研习营学子在窗内体验静坐,让朱子之路的行程多了几分能动能静的感受与乐趣。
从书院出来已是中午,所到的餐馆也是三年前我难忘的。
插一句,江西菜与福建菜的辣劲差别还真大,不知道朱子您老人家是喜欢哪一口?哈哈。
8月15日,武夷山行。
这无疑是毕生难忘的一天。
我任何匮乏的辞藻都无法形容九曲溪的美丽,还是朱子的《九曲棹歌》最为贴切。
1小时20分钟的时间实在太短暂,都还来不及在泛舟而过的多处石刻前停留片刻。
匆匆而过的“逝者如斯”,被形态各异的山峦衔接;溪水时而像蓝宝石,时而像碧玉。
空谷传音,朱子之路一行人,把欢声笑语留给了这个明媚的上午。
飞翠流霞,水花溅起,阳光把水滴拆成七彩色,像是生命的彩虹,在先贤气息萦绕的山水间洒落,落在我们每个人心底。
当天下午,开始攀爬武夷山天游峰。
途中先经过隐屏峰下的武夷精舍,驻足片刻:怀想,武夷精舍缘起于1178年,这年初秋,朱熹与妹夫刘彦集、隐士刘甫共游武夷时,为九曲溪之旋绕曲折,隐屏峰下之云气流动而赞叹,念“眷焉此家山”“仙人久相招,授我黄素书,赠我双琼瑶,茅茨几时建,自此遣纷嚣”,武夷精舍也就建起来了。
离开武夷精舍继续前行,不料同行的同系学弟受伤,行至“重洗仙颜”石刻处,便原路返回带学弟至医院处理伤口,这也算是武夷山为我们这次色彩之旅开了一个小玩笑。
本次重走朱子之路,我因虔诚的心念,负缝针之伤而来,而学弟竟在全程尾声时负缝针之伤离开。
作为朱子学研究的小小一员,我们都感念这场美好而带着特别经历的行程。
在此也衷心感谢重走朱子之路活动主办方老师们的尽心安排与付出,也感谢他们的支持、帮助与理解。
带着朱子之路这份记忆,我即将带着朱子学研究的使命赴日了。
愿我有限的生命里,可将朱子精神带到世界更多的地方,但不论走得多远,重走朱子之路的这些脚印是不会忘记的原点。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2月24日,福建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一届四次常务理事会议在政和县云根书院召开。
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仁秀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朱熹与武夷精舍
朱熹与武夷精舍
何扬鸣
【期刊名称】《风景名胜》
【年(卷),期】1995(000)002
【摘要】九曲溪盘峰旋岭,蜿蜒到中途,从武夷山中拱出一座秀峰——隐屏峰。
它茂林参天,修竹吐翠,两麓相抱之中的平地上,南宋的朱熹曾在此创建了"武夷精舍"书院。
书院是家庙式的屋舍,砖、瓦、木混合建筑结构,当时被誉为"武夷之巨观"。
书院落
成时,朱熹怀着喜悦的心情写了《精舍杂咏十二首》。
诗序说:"四方士友,来者甚重,
莫不叹其佳胜。
" 朱熹在武夷山长大,在武夷山先后生活了40多年,在武夷精舍就住了5年多时间。
他在这里广收门徒,著书讲学,留下了
【总页数】1页(P24-24)
【作者】何扬鸣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武夷之绝唱棹歌之典范--朱熹《武夷棹歌》审美赏析 [J], 陈弦章
2.朱熹《武夷棹歌》的流传及其和诗考论 [J], 贠娟;李中耀
3.武夷山水铸诗魂——试论朱熹的武夷山诗作 [J], 郑秀清
4.书院:中式教育遗产——以朱熹与武夷山书院为例 [J], 彭兆荣
5.纪念武夷精舍创建81O周年暨朱子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 [J], 方彦寿;张品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游武夷山记》原文阅读及译文
《游武夷山记》原文阅读及译文原文:凡人陆行则劳,水行则逸。
然山游者,往往多陆而少水。
惟武夷两山夹溪,一小舟横曳而上,溪河湍激,助作声响。
客或坐或卧,或偃仰,惟意所适,而奇景尽获,洵游山者之最也。
余宿武夷宫,下幔亭峰,登舟,语引路者曰:“此山有九曲名,倘过一曲,汝必告。
”于是一曲而至玉女峰,三峰比肩,?如①也。
二曲而至铁城障,长屏遮泄,翰音②难登。
三曲而于虹桥岩,穴中庋柱拱百千,横斜参差,不腐朽,亦不倾落。
四五曲而至文公书院。
六曲而至晒布崖,崖状斩绝,如用倚天剑截石为城,壁立戍削,势逸不可止。
窃笑人逞势,天必夭阏之。
惟山则纵其横行直刺,凌逼莽苍,而天不怒,何耶?七曲而至天游,山愈高,径愈仄,竹树愈密。
一楼凭空起,众山在下,如张周官王会图,八荒蹲伏;又如禹铸九鼎③,罔象、夔魈④,轩豁成形。
是夕月大明,三更风起,万怪腾踔,如欲上楼。
揭炼师能诗,与谈,烛跋⑤,旋即就眠。
一夜魂营营⑤然,犹与*云往来。
次早至小桃源、伏虎岩,是五夷之八曲也。
闻九曲无奇,遂即自崖而返。
嘻!余学古文者也,以文论山,武夷无直笔,故曲;无平笔,故峭;无复笔,故新;无散笔,故遒紧。
不必引灵仙荒渺之事为山称说,而即其超隽之概,自在两戒外别竖一帜。
余自念老且衰,势不能他有所往,得到此山,请叹观止。
而目论老,犹道余康强,劝作崆峒、峨嵋想;则不知王公贵人,不过垒拳石,浚盈亩地,尚不得朝夕游玩。
而余以一匹夫,发种种⑦矣,游遍东南山川,尚何不足于怀者?援笔记之,自幸其游,亦以自止其游也。
【注】:①?(hào)如:高大的样子。
②翰音:此处或可释为飞禽难越,或可因山如屏障,高飞的声音也超越不过。
③禹铸九鼎:传禹收九州之金,铸九鼎以象百物。
④罔象:传说中的水怪。
夔(kuí):传说中山林中的精怪。
魈:山林之怪。
此处当指大鼎的形状。
⑤烛跋:蜡烛点完燃尽。
⑥营营:往来盘旋貌。
⑦种种:头发短少的样子。
喻年老。
译文:凡是人在陆上行走就容易疲劳,在水上行走就比较安逸。
武夷精舍记
评分建议:每点2分。 答“对‘乡下人’品格和心灵的赞美”不得分。
12.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第一段中“素馅”和“肉馅”的特点。(4分) “素 馅”: “肉馅”: “素馅”:简单(单纯、质朴),本真(率真、诚信) “肉馅”:复杂(精明、谋 略),虚假(市侩、欺诈) 评分建议:“素馅”、“肉馅”各2分;答“草木味”和“荤腥味”不得分。 13.请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文字。(4分) 运用比喻、比拟、夸张的修辞手法;运用对比的手法;形象地表现城市人对乡村资源 的野蛮掠夺;表达作者对乡村“草木”远去的忧虑。 评分建议:答到两种修辞得1分,答到“对比”得1分;表达效果2分。 14.文中写老 北京的“酱菜铺子”和天津杨村的“一家糕点”两则“旧闻”有何作用?(6分) 表 现过去(20世纪前)城里人骨子里还是“乡下人”质朴、诚信的“草木味儿”;与上 文乡下人“赊小鸡”和古代商铺“两面幌子”的叙写相照应;与“如今”的“城里人” 高度“市”化形成对比。 评分建议:每点2分,其中第2点“乡下人‘赊小鸡’”和 “古代商铺‘两面幌子’”各1分。 15.请探究作品最后一段文字的意蕴。(6分) 想象之境,收束全文,形象地揭示文章主旨。表现作者对“乡下人”品格和心灵的热 切呼唤;表达作者对城市人“市”化的“荤腥味”的否定和批判;寄寓作者对城市化 发展致使原有(“乡下人”)纯朴品格失落的伤感和忧思;寄托作者社会转型期人性 (精神、道德)回归的社会理想。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乡下人’品格和心灵的赞美”不得分。
袁枚《游武夷山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袁枚《游武夷山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袁枚《游武夷山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袁枚《游武夷山记》原文及翻译凡人陆行则劳,水行则逸。
然山游者,往往多陆而少水。
惟武夷两山夹溪,一小舟横曳而上,溪河湍激,助作声响。
客或坐或卧,或偃仰,惟意所适,而奇景尽获,洵游山者之最也。
余宿武夷宫,下幔亭峰,登舟,语引路者曰:“此山有九曲名,倘过一曲,汝必告。
”于是一曲而至玉女峰,三峰比肩,睪如①也。
二曲而至铁城障,长屏遮泄,翰音②难登。
三曲而于虹桥岩,穴中庋柱拱百千,横斜参差,不腐朽,亦不倾落。
四五曲而至文公书院。
六曲而至晒布崖,崖状斩绝,如用倚天剑截石为城,壁立戍削,势逸不可止。
窃笑人逞势,天必夭阏之。
惟山则纵其横行直刺,凌逼莽苍,而天不怒,何耶?七曲而至天游,山愈高,径愈仄,竹树愈密。
一楼凭空起,众山在下,如张周官王会图,八荒蹲伏;又如禹铸九鼎③,罔象、夔魈④,轩豁成形。
是夕月大明,三更风起,万怪腾踔,如欲上楼。
揭炼师能诗,与谈,烛跋⑤,旋即就眠。
一夜魂营营⑤然,犹与烟云往来。
次早至小桃源、伏虎岩,是五夷之八曲也。
闻九曲无奇,遂即自崖而返。
嘻!余学古文者也,以文论山,武夷无直笔,故曲;无平笔,故峭;无复笔,故新;无散笔,故遒紧。
不必引灵仙荒渺之事为山称说,而即其超隽之概,自在两戒外别竖一帜。
余自念老且衰,势不能他有所往,得到此山,请叹观止。
而目论老,犹道余康强,劝作崆峒、峨嵋想;则不知王公贵人,不过垒拳石,浚盈亩地,尚不得朝夕游玩。
而余以一匹夫,发种种⑦矣,游遍东南山川,尚何不足于怀者?援笔记之,自幸其游,亦以自止其游也。
【注】:①睪(hào)如:高大的样子。
②翰音:此处或可释为飞禽难越,或可因山如屏障,高飞的声音也超越不过。
③禹铸九鼎:传禹收九州之金,铸九鼎以象百物。
④罔象:传说中的水怪。
夔(kuí):传说中山林中的精怪。
魈:山林之怪。
此处当指大鼎的形状。
⑤烛跋:蜡烛点完燃尽。
⑥营营:往来盘旋貌。
⑦种种:头发短少的样子。
武夷山原文赏析及翻译
武夷山原文赏析及翻译武夷山原文赏析及翻译武夷山原文赏析及翻译1武夷山唐代李商隐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
译文(被称为曾孙)的众乡人只得到仙人们赏赐的一杯流霞仙酒,今天所听到的空中箫鼓声不知道以后什么时候再能听到。
武夷洞里长满了很多有毒的毛竹,那些被称为曾孙的乡人们纷纷老去,再也没来。
注释武夷山:李商隐在这首诗中,典故用的太多,读起来似乎觉得云里雾里。
这是李商隐的习惯,他的很多诗中都是如此。
这首诗典故中,神仙武夷山君被当地的少年怠慢,居然生气,肚量何其狭窄,为拒乡人求访竟以毛竹作机关,中者成疾,心肠何其歹毒。
这样的神仙令人生厌,避之唯恐不及还求他作甚?流霞酒一杯:流霞酒是传说中的仙酒。
出自东汉·王充《论衡·道虚》:“(项曼都)曰:‘有仙人数人,将我上天,离月数里而止……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月不饥。
’”空中箫鼓:出自中唐时期的笔记小说《诸山记》:“武夷山神号武夷君,秦始皇二年,一日语村人曰:‘汝等以八月十五日会山顶。
’是日村人毕集,……闻空中人声,不见其形。
须臾乐响,亦但见乐器,不见其人。
”生毛竹:出自武夷山神话传说:“武夷君因少年慢之,一夕山心悉生毛竹如刺,中者成疾,人莫敢犯,遂不与村落往来,蹊径遂绝。
”曾孙:曾孙是神仙对众乡人的称呼,因为神仙的年龄小者几百岁,大者上千岁,所以这样称呼。
这同样也出自武夷山神话传说“幔亭招宴”:相传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武夷君与皇太姥、魏王子骞等,于幔亭峰顶设彩屋、幔亭数百间,大会乡人。
应召男女二千余人,沿着跨空虹桥,鱼贯而上。
众乡人听见空中赞礼人称他们为“曾孙”,并命按男女分东西列坐。
亭之东幄内奏“宾云左仙”之曲,西幄内奏“宾云右仙”之曲。
接着饮酒,数巡之后,又命歌师彭令昭唱“人间可哀”之曲。
歌罢,彩云四合。
又听空中赞礼人说:曾孙可告辞回去。
乡人下了山,忽然风雨暴至,虹桥飞断。
回顾山顶岑寂,葱翠峭拔如初。
《武夷精舍记》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武夷精舍记》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原文:武夷在闽粤直北,其山势雄深磅礴。
自汉以来,见于祀事。
闽之诸山皆后出也。
其峰之最大者丰上而敛下,岿然若巨人之戴弁①。
缘隙磴道,可望而不可登,世传避秦而仙者蜕骨在焉。
溪出其下,绝壁高峻,皆数十丈。
岸侧巨石林立,磊落奇秀。
好事者一日不能尽,则卧小舟抗溪而上,号为九曲,以左右顾视。
至其地,或平衍,景物环会,必为之停舟,曳杖徙倚而不忍去。
山故多王孙②,鸟则白鹇、鹧鸪,闻人声或磔磔集崖上,散漫飞走而无惊惧之态。
水流有声,竹柏丛蔚,草木四时敷华③。
道士即溪之六曲,仅为一庐,以待游者之食息。
往往酌酒未半,已迫曛莫而不可留矣。
吾友朱元晦居于五夫里,去武夷山一舍④,而近若其后圃,暇则游焉。
与其门生弟子挟书而诵,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词,哦而歌之,潇洒啸咏,留必数日。
盖 山中之乐,悉为元晦之私也,予每愧焉。
淳熙十年,元晦既辞使节于江东,遂赋祠官之禄⑤,则又曰:“吾今营其地,果尽有山中之乐矣。
”盖其游益数,而于其溪之五折,负大石屏,规之以为精舍,取道士之庐犹半也。
诛锄茅草,仅得数亩。
面势幽清,奇石佳林,拱揖映带。
使弟子辈具畚锸,集瓦竹,相率成之。
元晦躬画其处,中以为堂,旁以为斋,高以为亭,密以为室。
讲书肄业,琴歌酒赋,莫不在是。
予闻之,恍然如寐而醒,醒而后,隐隐犹记其地之美也。
且曰:“其为我记。
”夫元晦,儒者也。
方以学行其乡,善其徒。
非若畸人隐士遁藏山谷,服气茹芝,以慕夫道家者流。
然秦汉以来,道之不明久矣。
吾夫子所谓志于道,亦何事哉?夫子,圣人也,其步与趋莫不有则。
至于登泰山之巅而诵言于舞雩之下,未常不游,胸中盖自有地。
而一时弟子鼓瑟锵然,“春服既成”之咏,乃独为圣人所予。
古之君子息焉者,岂以是拘拘乎?元晦既有以识之,试以教夫来学者,相与酬酢于精舍之下。
俾或自得其视幔亭之风⑥,抑以为何如也。
是岁八年,颍川韩元吉记。
【注】①弁:帽子。
②王孙:猴的别称。
③华:通“花”。
《武夷精舍记》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武夷精舍记》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导读:原文:武夷在闽粤直北,其山势雄深磅礴。
自汉以来,见于祀事。
闽之诸山皆后出也。
其峰之最大者丰上而敛下,岿然若巨人之戴弁①。
缘隙磴道,可望而不可登,世传避秦而仙者蜕骨在焉。
溪出其下,绝壁高峻,皆数十丈。
岸侧巨石林立,磊落奇秀。
好事者一日不能尽,则卧小舟抗溪而上,号为九曲,以左右顾视。
至其地,或平衍,景物环会,必为之停舟,曳杖徙倚而不忍去。
山故多王孙②,鸟则白鹇、鹧鸪,闻人声或磔磔集崖上,散漫飞走而无惊惧之态。
水流有声,竹柏丛蔚,草木四时敷华③。
道士即溪之六曲,仅为一庐,以待游者之食息。
往往酌酒未半,已迫曛莫而不可留矣。
吾友朱元晦居于五夫里,去武夷山一舍④,而近若其后圃,暇则游焉。
与其门生弟子挟书而诵,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词,哦而歌之,潇洒啸咏,留必数日。
盖山中之乐,悉为元晦之私也,予每愧焉。
淳熙十年,元晦既辞使节于江东,遂赋祠官之禄⑤,则又曰:“吾今营其地,果尽有山中之乐矣。
”盖其游益数,而于其溪之五折,负大石屏,规之以为精舍,取道士之庐犹半也。
诛锄茅草,仅得数亩。
面势幽清,奇石佳林,拱揖映带。
使弟子辈具畚锸,集瓦竹,相率成之。
元晦躬画其处,中以为堂,旁以为斋,高以为亭,密以为室。
讲书肄业,琴歌酒赋,莫不在是。
予闻之,恍然如寐而醒,醒而后,隐隐犹记其地之美也。
且曰:“其为我记。
”夫元晦,儒者也。
方以学行其乡,善其徒。
非若畸人隐士遁藏山谷,服气茹芝,以慕夫道家者流。
然秦汉以来,道之不明久矣。
吾夫子所谓志于道,亦何事哉?夫子,圣人也,其步与趋莫不有则。
至于登泰山之巅而诵言于舞雩之下,未常不游,胸中盖自有地。
而一时弟子鼓瑟锵然,“春服既成”之咏,乃独为圣人所予。
古之君子息焉者,岂以是拘拘乎?元晦既有以识之,试以教夫来学者,相与酬酢于精舍之下。
俾或自得其视幔亭之风⑥,抑以为何如也。
是岁八年,颍川韩元吉记。
【注】①弁:帽子。
②王孙:猴的别称。
③华:通“花”。
④舍:古代计量单位,一舍为三十里。
武夷之死文言文翻译
武夷,古闽越之地,山水清奇,物产丰饶。
然地广人稀,常为盗贼出没之所。
是时,武夷之地,有豪杰二人,一曰周瑜,一曰黄盖。
二人豪气干云,英勇盖世,各怀壮志,欲以武夷为基,一统闽越。
周瑜,字公瑾,俊朗潇洒,才智过人。
黄盖,字公覆,豪放不羁,勇猛异常。
二人结为兄弟,誓共生死,共创大业。
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正当二人志得意满之际,一场灾难降临。
是年,闽越之地,瘟疫肆虐,百姓疾苦。
武夷之地,亦未能幸免。
周瑜、黄盖闻之,心生怜悯,欲施以援手。
于是,二人招募壮士,筹备物资,亲率大军,奔赴疫区。
行至途中,忽遇敌军伏击。
敌军狡猾,周瑜、黄盖陷入重围。
激战之际,周瑜不幸中箭,重伤倒地。
黄盖见状,悲愤交加,遂舍命救援。
然而,敌军势大,黄盖虽英勇善战,终究寡不敌众,不幸陨命。
周瑜伤重,黄盖身亡,武夷之地陷入混乱。
百姓们痛失良将,悲痛欲绝。
周瑜、黄盖的英灵,含恨九泉。
武夷之死,成为千古绝唱。
武夷之死,实乃天意使然。
周瑜、黄盖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终成千古佳话。
然世事无常,英雄末路,令人唏嘘不已。
译曰:武夷之地,古属闽越,山水秀丽,物产丰富。
然地广人稀,常为盗贼出没之所。
时有豪杰二人,一曰周瑜,一曰黄盖。
二人豪气冲天,英勇盖世,各怀壮志,欲以武夷为基,一统闽越。
周瑜,字公瑾,英俊潇洒,才智过人。
黄盖,字公覆,豪放不羁,勇猛异常。
二人结为兄弟,誓共生死,共创大业。
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正当二人志得意满之际,一场灾难降临。
是年,闽越之地,瘟疫肆虐,百姓疾苦。
武夷之地,亦未能幸免。
周瑜、黄盖闻之,心生怜悯,欲施以援手。
于是,二人招募壮士,筹备物资,亲率大军,奔赴疫区。
行至途中,忽遇敌军伏击。
敌军狡猾,周瑜、黄盖陷入重围。
激战之际,周瑜不幸中箭,重伤倒地。
黄盖见状,悲愤交加,遂舍命救援。
然而,敌军势大,黄盖虽英勇善战,终究寡不敌众,不幸陨命。
周瑜伤重,黄盖身亡,武夷之地陷入混乱。
百姓们痛失良将,悲痛欲绝。
周瑜、黄盖的英灵,含恨九泉。
聊斋志异《武夷》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武夷》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聊斋志异《武夷》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武夷》是蒲松龄写的一篇文言小说,出自聊斋志异。
《游武夷山记》原文阅读及译文
《游武夷山记》原文阅读及译文原文:凡人陆行则劳,水行则逸。
然山游者,往往多陆而少水。
惟武夷两山夹溪,一小舟横曳而上,溪河湍激,助作声响。
客或坐或卧,或偃仰,惟意所适,而奇景尽获,洵游山者之最也。
余宿武夷宫,下幔亭峰,登舟,语引路者曰:“此山有九曲名,倘过一曲,汝必告。
”于是一曲而至玉女峰,三峰比肩,睪如①也。
二曲而至铁城障,长屏遮泄,翰音②难登。
三曲而于虹桥岩,穴中庋柱拱百千,横斜参差,不腐朽,亦不倾落。
四五曲而至文公书院。
六曲而至晒布崖,崖状斩绝,如用倚天剑截石为城,壁立戍削,势逸不可止。
窃笑人逞势,天必夭阏之。
惟山则纵其横行直刺,凌逼莽苍,而天不怒,何耶?七曲而至天游,山愈高,径愈仄,竹树愈密。
一楼凭空起,众山在下,如张周官王会图,八荒蹲伏;又如禹铸九鼎③,罔象、夔魈④,轩豁成形。
是夕月大明,三更风起,万怪腾踔,如欲上楼。
揭炼师能诗,与谈,烛跋⑤,旋即就眠。
一夜魂营营⑤然,犹与烟云往来。
次早至小桃源、伏虎岩,是五夷之八曲也。
闻九曲无奇,遂即自崖而返。
嘻!余学古文者也,以文论山,武夷无直笔,故曲;无平笔,故峭;无复笔,故新;无散笔,故遒紧。
不必引灵仙荒渺之事为山称说,而即其超隽之概,自在两戒外别竖一帜。
余自念老且衰,势不能他有所往,得到此山,请叹观止。
而目论老,犹道余康强,劝作崆峒、峨嵋想;则不知王公贵人,不过垒拳石,浚盈亩地,尚不得朝夕游玩。
而余以一匹夫,发种种⑦矣,游遍东南山川,尚何不足于怀者?援笔记之,自幸其游,亦以自止其游也。
【注】:①睪(hào)如:高大的样子。
②翰音:此处或可释为飞禽难越,或可因山如屏障,高飞的声音也超越不过。
③禹铸九鼎:传禹收九州之金,铸九鼎以象百物。
④罔象:传说中的水怪。
夔(kuí):传说中山林中的精怪。
魈:山林之怪。
此处当指大鼎的形状。
⑤烛跋:蜡烛点完燃尽。
⑥营营:往来盘旋貌。
⑦种种:头发短少的样子。
喻年老。
译文:凡是人在陆上行走就容易疲劳,在水上行走就比较安逸。
爽籁亭记文言文翻译
爽籁亭记文言文翻译爽籁亭记文言文翻译《爽籁亭记》是明代文学家袁中道创作的一篇散文。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一起来看一下吧。
原文玉泉初如溅珠,注为修渠,至此忽有大石横峙,去地丈余,邮果而下,忽落地作大声,闻数里,予来山中,常爱听之。
泉畔有石,可敷蒲,至则跌坐终日。
其初至也,气浮意嚣,耳与泉不深入,风柯谷鸟,犹得而乱之。
及瞑而息焉,收吾视、返吾听,万缘俱却,嗒焉丧偶,而后泉之变态百出。
初如哀松碎玉,已如昆弦铁拨,已如疾雷震霆、摇荡川岳,故予神愈静,则泉愈喧也。
泉之喧者入吾耳而注吾心,萧然冷然,浣濯肺腑,疏瀹尘垢,洒洒乎忘身世而一死生,故泉愈喧,则吾神愈静也。
夫泉之得子也,予为导其渠之壅滞,除其旁之草莱,汰其底之泥沙。
濯足者有禁,牛马之躁践者有禁,予之功德于泉者止此耳。
自予之得泉也,旧有热恼之疾,根于生前,蔓于生后,师友不能箴,灵文不能洗,而与泠冷之泉遇,则无涯柴棘,若春日之伴薄冰,而秋风之陨败箨,泉之功德于我者,岂其微哉?泉与子又安可须臾离也。
故予居此数月,无日不听泉二初曦落照往焉,惟长夏亭午,不胜烁也,则暂去之矣;斜风细雨往焉,惟滂沦淋漓,僵盖之松不能蔽也,则暂去之矣;暂去之,而予心皇皇然,若有失也。
乃谋之山僧,结茅为亭于泉上,四置轩窗,可坐可卧。
亭成而叹日:是骄阳之所不能驱,而猛雨之所不能逐也。
与明月而偕来,逐梦寐而不铲,吾今乃得有此泉乎。
且古今之乐,自八音止耳,今而后始知八音外别有泉音一奇,世之王公大人不能听,亦不暇听,而专以供高人逸土陶写性灵之用,虽帝王之咸英韶武,犹不能与此冷冷世外之声较也,而况其他乎!于何幸而得有之。
岂非天所以责予者欤?于是置几移璞,穷日夜不舍,而字之曰“爽籁”云。
赏析爽籁亭乃作者所筑,座落在湖北当阳县之玉泉山。
万历三十八年秋,其兄宏道去世,作者伤心不已,加之自己功名失意、病体初平,因而心灰意冷,履游玉泉山,看山听泉。
山水的灵秀赋予他创作的冲动;写下这篇抒发性情、珠圆玉润的文字。
季弟获桃坠译文
季弟获桃坠译文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
全核向背皆山。
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
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
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
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
松下凿双户,可开阖。
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
松外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
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
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
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
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也。
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
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
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
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
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我小弟弟得到了一枚桃核坠子,大约有五分多长,横向宽四分。
整个桃核的正面和背面都是山的模样。
山洼里插着一座城,城墙上的矮墙(雉堞)都能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城的顶上有层层叠叠的楼阁,楼阁的门大开着。
里面有个人,像是打更的小卒,拿着鼓槌敲鼓,那模样就好像冷得受不了似的。
靠着山脚下有一座寺庙,有三棵老松树遮着。
松树下开凿了两扇门,可以开合。
门里面有一个和尚,侧着头在听动静;门半掩着,就好像在等着人来敲门;门大开着,又好像是在迎接客人的样子——不管从左边看还是右边看,都很合适。
松树外面从东边来了一个和尚,背着书卷跌跌撞撞地走,好像是做完佛事晚上回来的人。
对着树林有一个小和尚,好像听到脚步声急匆匆地往前赶。
桃核的侧面露出一座七层的佛塔,距离河滩有半粒黍米那么远。
靠近河滩拴着一条小船,在篷窗和短船舷之间,有个客人靠着茶几在打瞌睡,样子好像快要醒了。
船尾有个小童子,抱着炉子吹火,大概是在给客人煮茶喝呢。
停船的地方在寺庙的背面,高高的土山上有钟楼盘踞着。
敲钟的人样子很是舒畅得意,就像睡饱了慢慢起来活动的样子。
山顶上月亮缺了半边,还夹杂着几颗稀疏的星星。
下面呢,水面泛起波纹,好像是涨潮的样子。
这正应了那句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朱熹武夷精舍六年级作文
I don't speak first when spring comes, any bug dare to squeak.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朱熹武夷精舍六年级作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朱熹武夷精舍六年级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在去天游峰的山路上,我们恰巧路过了朱熹的书院-武夷精舍。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先生,南宋著名的诗人、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孔孟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我们语文课本里的《春日》,就是他的作品,这首诗也是我最喜欢的古诗之一。
这座武夷精舍是20__年重建的,面对晚对峰,背靠隐屏峰,前面不远处就是九曲溪,环境十分优美。
顺着石阶梯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朱熹晚年端坐的雕像,他笑盈盈地坐在椅子上,右手举在胸前,左手放在膝前,正侃侃而谈,好像在对他的学生们兴趣盎然地谈论着儒学的精髓。
书院门前有一座威武的大门,上面写着“武夷精舍”四个大字,旁边的路牌上还有关于武夷精舍的介绍。
整座书院山林茂盛,树木郁郁葱葱,平静又清幽。
沿着石板小路我们来到了学堂。
展览厅里面陈列着朱熹的字画还有书籍。
展览厅旁是朱熹讲学授业的地方,只见他手里拿着一本书站在书展旁,他的身后是孔子的画像。
他神情安详地敦敦教导着学生们,学生们则坐在两旁的书桌旁全神贯注地听着,若有所思地思考着他提出的问题。
在书院旁边的花园里有朱熹的石像还有他的得意门生的石像。
朱熹的石像位于正中,其他学生的石像位于两旁,石像底座雕刻着他们的生平。
朱熹真不愧是一位伟大的学者和传道授业的好老师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夷精舍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导读:原文:
武夷在闽粤直北,其山势雄深磅礴。
自汉以来,见于祀事。
闽之诸山皆后出也。
其峰之最大者丰上而敛下,岿然若巨人之戴弁①。
缘隙磴道,可望而不可登,世传避秦而仙者蜕骨在焉。
溪出其下,绝壁高峻,皆数十丈。
岸侧巨石林立,磊落奇秀。
好事者一日不能尽,则卧小舟抗溪而上,号为九曲,以左右顾视。
至其地,或平衍,景物环会,必为之停舟,曳杖徙倚而不忍去。
山故多王孙②,鸟则白鹇、鹧鸪,闻人声或磔磔集崖上,散漫飞走而无惊惧之态。
水流有声,竹柏丛蔚,草木四时敷华③。
道士即溪之六曲,仅为一庐,以待游者之食息。
往往酌酒未半,已迫曛莫而不可留矣。
吾友朱元晦居于五夫里,去武夷山一舍④,而近若其后圃,暇则游焉。
与其门生弟子挟书而诵,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词,哦而歌之,潇洒啸咏,留必数日。
盖山中之乐,悉为元晦之私也,予每愧焉。
淳熙十年,元晦既辞使节于江东,遂赋祠官之禄⑤,则又曰:“吾今营其地,果尽有山中之乐矣。
”盖其游益数,而于其溪之五折,负大石屏,规之以为精舍,取道士之庐犹半也。
诛锄茅草,仅得数亩。
面势幽清,奇石佳林,拱揖映带。
使弟子辈具畚锸,集瓦竹,相率成之。
元晦躬画其处,中以为堂,旁以为斋,高以为亭,密以为室。
讲书肄业,琴歌酒赋,莫不在是。
予闻之,恍然如寐而醒,醒而后,隐隐犹记其地之美也。
且曰:“其为我记。
”
夫元晦,儒者也。
方以学行其乡,善其徒。
非若畸人隐士遁藏山谷,服气茹芝,以慕夫道家者流。
然秦汉以来,道之不明久矣。
吾夫子所谓志于道,亦何事哉?夫子,圣人也,其步与趋莫不有则。
至于登泰山之巅而诵言于舞雩之下,未常不游,胸中盖自有地。
而一时弟子鼓瑟锵然,“春服既成”之咏,乃独为圣人所予。
古之君子息焉者,岂以是拘拘乎?
元晦既有以识之,试以教夫来学者,相与酬酢于精舍之下。
俾或自得其视幔亭之风⑥,抑以为何如也。
是岁八年,颍川韩元吉记。
【注】①弁:帽子。
②王孙:猴的别称。
③华:通“花”。
④舍:古代计量单位,一舍为三十里。
⑤赋祠官之禄:宋代优待官吏,官吏脱离实际职务,可以挂名掌管某祠,享受俸禄。
⑥幔亭之风:相传秦始皇时仙人武夷君,中秋节在武夷山设幔亭一座,宴请山下的乡人。
译文: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的正北部,山势雄伟幽深曲折。
自汉代以来,武夷山的名字就出现在祭祀的大事中。
福建的其他山峰,都是后来才见于记载的。
武夷山最大的一座山峰,上大下小,高高地耸立,就像一个巨人戴着帽子。
沿着缝隙中的石阶可以看见顶峰却不能攀登;世间传说逃避秦朝乱世而登入仙界的人就是在这里留下尸骨。
有一道溪水从山峰下流出,悬崖绝壁高大、险峻,都在几十丈深。
悬崖两侧巨石林立,宏伟壮观奇特秀丽。
喜好游览的人也不能在一天中走完,于
是就躺在小舟上沿着溪水逆流而上,称为“九曲”,环顾两岸。
到达有的地面平坦、景物环绕、集中的地方,一定要为其而停船上岸,拄着拐杖走走停停流连忘返,不忍离去。
山中本来有许多猴子,鸟大多是白鹇、鹧鸪,听到人的声音,有的就磔磔地怪叫栖止于山崖上,然后无拘无束地慢悠悠地飞走没有一点害怕的样子。
水流潺潺有声,竹柏茂盛蔚为大观,草木四季都有花开。
有位道士在溪水的六曲处尽头只造了一间房舍,来供游人吃东西休息。
游人常常喝酒还没喝到一半,天色已经接近黄昏,不能再停留了。
我的朋友朱元晦住在五夫里,五夫里在距离武夷山不到三十里的地方,近得好像是武夷山外园,有空的时候就到武夷山游玩。
朱元晦和他的门生弟子带着书前来诵读,选取的是《诗经》和《楚辞》,元晦和他的门生弟子吟哦高歌,饮酒长啸,一定要停留数日才离开。
大概山中所有的.乐趣,都是朱元晦的私人拥有,与他相比,我常常觉得很惭愧。
淳熙十年,元晦辞去江东使节一职,享受祠官俸禄,又说:“如今我管理此地,终于能尽享山中之乐了。
”因为他游览的次数多了,就在溪水的第五个转折处,背靠巨石的地方,规划精舍,采取道庐一半大小的规模。
锄去茅草,只得到将近几亩大的地方。
这里环境清幽,奇石佳木,拱立于屋子的周围,互相映衬。
元晦叫弟子们准备簸箕、铁锹,采集青瓦,栽种竹子,弟子们相继完成了这些工作。
元晦亲自规划了精舍的布局,中间的做厅堂,旁边的做书房,高的做亭,间架
多的做内室。
先生讲学、门人弟子学习课业、弹琴唱歌、饮酒赋诗,没有不在这里举行的。
我听到这件事,恍然像刚从睡梦中醒来,醒来后,还隐隐约约记得这个地方的美景。
而且元晦对我说:“请你记述一下吧!”
元晦,一介儒生。
当时正用他的学问在这一带讲学,教育门生弟子。
不像那些奇人隐士,藏于深山,练气功,吃灵芝,仰慕道家一类的人。
秦汉以来,儒家的学说得不到阐明已经很久了。
孔子所说的有志于道,指的是什么呢?孔子,圣人啊,他慢步或快走都有一定的道理。
至于他登上泰山之顶,在舞雩台下吟诗唱歌,没有什么他不游历的,原来是因为他的胸中自有广阔的天地。
因而当时有弟子(曾皙)弹奏琴瑟,铿地一声停下,咏唱“春服既成”,竟然只有他被圣人所赞同。
古代的君子对于游玩休息,哪里是拘拘束束的呢?
元晦既然已经明白这些道理,就尝试着用这些道理教导那些来向他求学的人,并和他们一起在精舍饮酒畅谈。
古时那些神仙般的人物,求学者都能享受这仙人般的山水乐趣,那又如何呢?
淳熙八年,颍川韩元吉记载。
【《武夷精舍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1.《武夷精舍记》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2.武夷精舍记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3.《武夷精舍记》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4.袁枚《游武夷山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5.文言文《静者居记》原文及翻译
6.超然台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7.核舟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8.杨士奇《游东山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上文是关于《武夷精舍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