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研究性学习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第一组歌谣里的童年

【设计理念】

童谣是儿童七彩生活的点缀,童谣是陶冶儿童幼小心灵的音符,童谣是儿童成长期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其滋养心灵的作用是任何动画、玩具所不可替代的。看似浅显易懂的童谣,其实是沉甸甸的,蕴藏着厚重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在儿童精神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童谣也有着任何其他艺术形式都不能取代的价值。

【活动目标】

1、搜集童谣,了解童谣背后的故事,唤醒对童谣的喜爱;

2、在欣赏童谣的过程中,感受童谣带来的那份快乐童真;

3、了解童谣的一般特点以及创作形式,尝试着创编童谣;

4、能运用丰富多彩的手段和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活动准备】

搜集儿歌童谣,询问自己的长辈或邻居老人,了解儿歌童谣背后的故事。搜集工作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几人合作完成。【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话童谣,忆童年

一、谈话导入,引出童谣

师:同学们,现在正是夏末秋初,太阳的热情渐渐淡去,秋风的脚步逐渐加快。站在秋天回首遥望,夏天留给我们一个华丽的背影。夏天虽然炎热,但夏天依然有许多可爱迷人的地方,谁来说说

生:夏天的星空很美丽,萤火虫像星星一样在草丛中飞舞。

生:夏天雨后的天空会出现七色彩虹。

生:夏天可以吃冰激凌。

生:夏天可以游泳,可以像青蛙一样在水中扎猛子。

师:每个人记忆中的夏天不一样,我记忆最深的是夏天下雨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光着脚丫在水坑里奔跑,或者举一枚泡桐叶顶在头上,在雨中垒水坝、放纸船。一边让调皮的雨点打湿自

己的衣衫,一边快乐地唱着:“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想着自己小时候吟唱的歌谣,时光不会倒退,快乐却不时涌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们搜集到的儿歌童谣,以及这些儿歌童谣背后的故事。

二、自由交流,分享故事

生:奶奶告诉我,小时候她住在城南的一个小巷子里,每年正月十五上花灯的时候,巷子里的灯可多啦,有蛤蟆灯、狮子灯、飞机灯、兔子灯,花花绿绿,非常好看。三五成群的孩子提着彩灯点上蜡烛,走街串巷地巡游,嘴里唱着琅琅上口的童谣:“娃娃呀,出来玩灯喽,不要你的红,不要你的绿(南京方言读“录”的音),只要你几根红蜡烛。”

师:老南京的习俗是“初八上灯、十八落灯”,玩花灯唱童谣的美事可以持续半个月之久,尤其是在正月初八上灯和正月十五元宵节那两天最为热闹。

生:爸爸对我说,他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冬天很冷,身上的衣服很单薄。那些穿在身上的粗布棉袄,硬邦邦的像铁块一样,冰冷得不敢让自己的下巴碰着衣领。那个时候的小孩子们都喜欢排成一排站在向阳的墙角边,一边晒着太阳,一边互相挤压。大家边挤边唱:“挤油挤油渣渣,挤出油来炕粑粑”,这样挤着挤着就暖和了。

师:在那个集体贫穷的年代,虽然物质条件和现在无法相比,但是不用担心,任何时代、任何孩子,他们都能寻觅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生:我太爷爷很老很老了,有90多岁,他说自己小时候上私塾的时候最喜欢唱“赖学精,巴天阴。下大雨,好开心。出太阳,打手心。”太爷爷说,那时老师要求严格,字写不好,书背不出就要打手心。因而他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因为怕挨打,就指望下雨下雪好不去上学。

师:“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罗大佑的《童年》一直回旋在我耳畔,唤起我内心的共鸣。我们都曾拥有一个迷迷糊糊、快快乐乐的童年!

生:“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城门底下走一遭”,这是爷爷教我的童谣。爷爷说,古代南京的城门

很多很多,俗称“里十三、外十八”。经历了百年的风风雨雨,现在保存比较好的仅有城南中华门、西北挹江门、城东北玄武门和中山门。至于外城墙和“外十八”城门,早已不在,单留下原城门名称当作地名了。

生:我外婆会唱一首非常好玩的童谣,“金银花十二朵,大姨妈来接我,猪打柴狗烧火,猫儿煮饭笑死我。”外婆说,这是小时候她外婆哄他们兄弟姐妹睡觉时念给他们听的。外婆一共有8个兄弟姐妹,她是老四,这么多孩子父母根本顾不过来,就请外婆的外婆过来帮忙。晚上睡不着,外婆的外婆就念童谣给他们听。

师: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童年记忆的花朵一点一点地绽放开来。想着长辈们儿时吟唱的这些歌谣,时光不会倒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已经渐渐苍老。然而,永远不会苍老的,是这些代代相传的童谣。

第二课时:品童谣,明特点

一、比较阅读,欣赏品味

师:稚嫩纯真的岁月因为这些童谣而丰盈,直到今天传唱起来,仍感到温馨。搜集童谣的过程,是一个漫漫浸染的过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是一个积蓄酝酿的过程。看,老师也搜集了几组童谣。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想一想,这些童谣有哪些特点

(多媒体出示:第一组)

《蚱蜢》: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弹,脚一跷,“那个有我跳得高!”草一摇,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张继楼)

《红色的鸟儿小鸟儿》:红红的鸟儿小鸟儿,为啥为啥红红的是因为吃了红果子。白白的鸟儿小鸟儿,为啥为啥白白的是因为吃了白果子。蓝蓝的鸟儿小鸟儿,为啥为啥蓝蓝的是因为吃了蓝果子。(日本:北原白秋)

生:这些童谣的内容都浅显易懂,就像我们平时在说话。

生:北原白秋的童谣显得非常单纯,形式单纯,内容单纯,像露水一样。

师:童谣是在乳儿的摇篮旁伴着母亲的吟唱而进入儿童生活中的。常有人形容童谣是“天籁自鸣”,形容童谣之美“如奉行水上,自然成文”,就恰切地说出了它的纯朴自然。

(多媒体出示:第二组)

《大脚和小脚》:大脚大,小脚小,大脚是爸爸,小脚是宝宝,大脚小脚都走路,大脚声音大,小脚声音小。小脚为啥声音小,爸爸想想就知道——,楼下阿姨上夜班,白天要睡觉。大脚大,小脚小,大脚小脚都走路,大脚小脚静悄悄。(王宜振)《小梅梅》:妈妈买菜回,满脸是汗水,坐下歇一歇,背后凉风吹。门外树不摇,窗帘静静垂,妈妈回头望,梅梅把扇挥。妈妈笑微微,亲亲小梅梅;梅梅好快活,红霞脸上飞。

生:这些童谣都很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

生:这两首童谣中都抓住了细节描写。

师:写童谣,不需要用很大的词语去唱很高的调,不要出现标语和口号。就用直白的语言,描写身边的事情,用真诚的心去记录身边的感动。

(多媒体出示:第三组)

《画丁老头》:一个丁老头,借了两煤球。我说三天还,他说四天还,不还就滚蛋。买了三根韭菜,用了三毛三。买了一个大冬瓜,用了六毛六。买了三颗纽扣,用了七毛七。

《马兰开花二十一》: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花开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五六,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

生:这两首童谣语言都很活泼。

生:第一首童谣可以一边唱一边画,第二首童谣可以一边跳一边唱。

师:童谣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方式来实现的,所以童谣都呈现出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多媒体出示:第四组)

《牵牛花》:牵牛花,爬云楼,云楼高,爬树梢。树梢长,爬东墙,东墙滑,爬篱笆。篱笆细,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嘀嘀达!嘀嘀达!(金波)

《老北京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