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识别因素及措施

合集下载

安全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安全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安全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安全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安全风险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对潜在的安全风险有一定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和安全。

本文将深入探讨安全风险的辨识和防范措施,并分享个人对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一、安全风险辨识1. 外部威胁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外部威胁对安全的影响。

这些威胁可能涉及到网络安全、物理安全和人员安全等方面。

网络黑客可能通过攻击我们的电脑系统来获取个人敏感信息。

恶意软件和病毒也可能给我们的设备和数据带来损害。

另外,我们还需要警惕盗窃、入侵和抢劫等物理安全威胁。

2. 内部威胁除了外部威胁,内部因素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安全风险因素之一。

员工的不当行为、不慎的操作和安全意识的缺乏都可能导致信息泄露、数据丢失和经济损失等问题。

内部监控不力或系统漏洞也会给企业带来安全隐患。

3.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风险。

如地震、洪水、台风等灾害事件都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突发的安全威胁。

我们需要对于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预测和防范,并确保我们能够及时应对和应急处理。

二、安全风险防范措施1. 建立完备的安全政策我们应该建立一套完备的安全政策和规章制度,明确员工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这样可以提高员工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并减少不当行为的发生。

我们还可以通过明确安全政策来规范企业内部流程,增强企业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2. 提升安全意识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我们可以提高员工对于安全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还需要加强对于网络安全的教育,引导员工养成安全使用互联网的好习惯,减少因个人不慎操作导致的安全问题。

3. 安全设备和系统购买和安装适当的安全设备和系统也是保护我们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安装监控摄像头、报警器和门禁系统可以有效监控和防范物理安全威胁。

配置防火墙、加密软件和杀毒软件等网络安全设备也能够帮助我们保护个人和企业的信息安全。

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清单

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清单

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清单一、危害因素识别:1.物理因素:包括噪声、震动、辐射、温度、湿度等物理因素对工作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2.化学因素:包括有害气体、有毒物质等对工作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3.生物因素:包括霉菌、病毒、细菌等对工作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4.机械因素:包括机械设备的操作、维修等对工作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5.人因因素:包括工作强度、工作时间、工作方式等对工作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二、风险评价:1.根据国内外标准对危害因素的限制和控制要求进行评价,确定危害等级和频率。

2.评估危害因素可能引发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进行风险评估。

3.基于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控制措施清单:1.物理因素控制措施:(1)噪声控制:采用噪声防护设备、降噪隔音材料等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影响。

(2)震动控制:采用减震装置、防护设备等减少震动对设备和人体的影响。

(3)辐射控制:设置辐射防护装置、减少辐射源的使用等措施减少辐射的危害。

(4)温度控制:调节工作环境的温度、加强通风等方式保持适宜的温度。

(5)湿度控制:控制工作环境的湿度,采用除湿、加湿设备等方式保持适宜的湿度。

2.化学因素控制措施:(1)选择无毒、无害的工艺原料和化学品。

(2)采用有效的排风系统,保证化学物质的排放。

(3)设立化学品存放区域,进行专门的管理和防护。

(4)工作人员接触有毒物质时,必须配备防护装备。

3.生物因素控制措施:(1)建立合理的卫生制度,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

(2)定期对工作环境中的生物源进行检测和消除。

(3)加强个人卫生和健康教育,提高员工对生物因素危害的认识。

4.机械因素控制措施:(1)设备质量和安全性要求高,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员工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设备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

(3)在机械设备周围设置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危险。

5.人因因素控制措施:(1)合理安排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风险因素辨识及预控措施

风险因素辨识及预控措施

风险因素辨识及预控措施一、风险因素辨识在现代社会,各种风险因素不断地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因此,对风险因素进行辨识是非常重要的。

风险因素的辨识主要是指通过对环境、社会、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分析,找出可能造成损害的因素,并对其进行识别和评估。

1.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最常见的风险因素之一。

地震、洪水、飓风等各种自然事件都可能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因此,对自然灾害进行及时的辨识和评估非常重要。

2.经济风险经济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变化、经济政策调整等原因导致的风险。

例如,通货膨胀、汇率波动等都可能对企业和个人造成巨大的影响。

因此,对经济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也至关重要。

3.社会风险社会风险包括犯罪、恐怖袭击、社会动荡等因素。

这些因素都可能对人们的生活和安全带来威胁。

因此,对社会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4.环境风险环境风险主要指由于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原因导致的风险。

例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都可能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环境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风险预控措施1.加强监测和预警对于自然灾害和其他风险因素,首先要加强监测和预警能力。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和预警机制,可以及时发现风险因素的变化和趋势,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提高应急响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以应对各种风险事件的发生。

3.加强风险管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企业和个人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制定并执行相关的风险管理措施,以降低各种风险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强对风险因素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对于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向公众传达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加强国际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

面对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风险,国际合作是有效应对风险因素的重要途径。

风险识别分析及控制措施

风险识别分析及控制措施

风险识别分析及控制措施风险识别分析及控制措施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如市场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法律风险等等。

风险识别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潜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识别分析的过程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首先,风险识别分析需要企业对可能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考虑和分析。

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风险:企业需要关注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等,以及政策法规等因素对市场的影响。

2.经济风险:企业需要考虑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如通货膨胀、汇率波动等因素可能对企业的影响。

3.技术风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需要关注技术的更新换代,以及技术突破可能对企业的影响,例如技术落后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

4.法律风险:企业需要遵守和适应各种法律法规,包括税务法规、劳动法规、环境法规等,以避免可能的法律纠纷和处罚。

5.供应链风险:企业需要关注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可靠性,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物流和仓储等环节,以及可能的风险因素,如供应链中断、物流延误等。

在进行风险识别分析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市场调研: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为企业制定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2.内部风险评估:对企业内部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组织结构、人员能力、内控体系等方面的风险。

3.外部环境分析:通过对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等的分析,了解可能影响企业的外部因素,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4.技术研究与创新: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抵御技术风险的能力。

5.合规管理: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制度,确保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减少法律风险。

在识别风险后,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控制措施:1.分散风险:通过分散投资、开展多元化业务等方式分散风险,避免过度依赖其中一特定市场或产品。

风险识别报告:潜在风险与防范措施

风险识别报告:潜在风险与防范措施

风险识别报告:潜在风险与防范措施I. 引言风险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难以避免的因素之一。

风险的存在可能会对个人、组织或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识别和管理潜在风险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个风险识别报告,探讨常见的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II. 安全风险A. 数据泄露数据泄露是当今数字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安全威胁。

黑客攻击、员工错误或不当操作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敏感数据的泄露。

为了防范这种风险,组织应加强网络安全措施,包括使用强密码、进行定期数据备份和加密,并进行员工培训以提高安全意识。

B. 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一种日益猖獗的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了巨大损失。

为了防范网络诈骗,用户应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轻易透露敏感信息,并定期更新和加固电子设备的安全防护软件。

III. 经济风险A. 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包括投资损失、资金流动性不足和经济衰退等。

为了识别和管理财务风险,个人和组织应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建立紧密的财务监控系统,并保持良好的资金管理。

B. 市场竞争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是企业所面临的一种常见风险。

为了应对竞争压力,企业应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并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IV. 环境风险A.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和风暴等可能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为了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个人和社区应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此外,政府也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防洪堤坝和抗震建筑物的建设。

B.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风险,政府和企业应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推行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V. 管理风险A. 不当管理不当管理可能导致组织内部流程混乱、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为了防范不当管理风险,组织应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包括明确的岗位职责、规范的流程和有效的内部控制。

B.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人力资源是组织的重要资产,但也可能带来风险。

为了降低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企业应进行合理的人员选拔、培训和绩效管理,并建立完善的员工福利制度。

风险识别风险分级及监控措施

风险识别风险分级及监控措施
12、张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3
泄漏
车间、仓库
3
3
7
63
轻微危险源
1、严格执行“三检”制度,防止泄漏发生
2、作业完成后,及时密封好各种容器
3、作业人员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4、物品轻拿轻放,禁止摔打、碰撞
5、保持良好的通风
6、张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4
高空坠落
车间
1
2
60
12
轻微危险源
1、定期检查安全防护装置、设备
3、准备好常用的医药箱

2、作业区域内严禁烟火(厨房除外)
3、禁止携带手机等物品入车间、仓库
4、人员按操作规程操作
5、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6、定期检查消防设施,保持灭火设施完好、有效
7、对新进员工及在岗员工进行培训、特殊岗位持证
上岗
8、设备设施定期检查、保养
9、保持良好的通风
10、减少现场及仓库的危险化学品存储量
11、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2、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3、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5
触电
车间、发配电房
3
6
3
54
轻微危险源
1、定期检查1、定期检查电气线路、用电设施、保
持良好接地接零
2、安装漏电保护器
3、人员按操作规程操作
4、对新进员工及在岗员工进行培训
5、设备设施定期检查、保养按操作规程操作
6
机械伤害
车间、仓库
1
2
60
120
8
车辆伤害
运输途中
1
6
15
90
一般危险源
1、驾驶人员持证上岗

工作危险环境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控制程序

工作危险环境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控制程序

工作危险环境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控制程序工作危险环境因素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可能导致事故、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因素。

识别这些风险是企业管理的基础,通过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一套控制程序,以帮助企业进行工作危险环境因素的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一、识别危险环境因素1.收集相关信息:通过了解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及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收集与工作环境相关的信息,例如危险源、事故记录等。

2.巡视工作场所:对工作场所进行巡视,寻找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例如高温、高压等。

4.查阅文件记录:查阅文件记录,例如工作指导书、操作规程、检查报告等,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

二、风险评价1.确定每个危险环境因素的风险等级:根据危险因素的性质、暴露时间和频率、可能导致的伤害程度等,确定每个危险环境因素的风险等级,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2.评估风险值:根据风险等级和概率进行定量评估,计算每个危险环境因素的风险值,风险值越高,代表风险越大。

3.评估风险后果:评估危险环境因素发生事故后可能导致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4.评估控制措施有效性:评估已经采取的控制措施对降低风险的效果,包括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

三、制定控制措施1.制定风险控制目标: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每个危险环境因素的风险控制目标,即降低风险的程度。

2.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控制目标,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工艺改进、设备维护、操作规程等。

3.评估控制措施的可行性:评估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包括技术、经济和管理可行性,确保措施的可操作性。

4.设立监督管理机制:建立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并进行监控和评估。

5.组织培训和宣传:组织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从业人员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认知和遵守度,增强安全意识。

6.不断改进:定期评估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控制措施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风险识别分析及控制措施

风险识别分析及控制措施

风险识别分析及控制措施风险是生活和工作中无法避免的,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都需要进行风险识别分析,并采取措施来控制和减轻风险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风险识别分析的方法和常见的控制措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风险。

首先,风险识别分析是识别和评估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因素和事件的过程。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1.风险检查表:基于过去的经验和常见的风险项,创建一个检查表,用于识别可能出现的风险。

例如,在项目管理领域,可以编制项目风险清单,并针对项目的不同方面进行评估。

2.头脑风暴:组织一群相关利益相关者,共同讨论可能的风险,并记录下所有的建议。

这种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经验出发,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风险。

3.统计数据分析:收集过去的数据和事件记录,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识别出可能的风险。

这种方法可以基于历史数据,预测风险的概率和发生的程度。

一旦风险被识别和评估,下一步就是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措施:1.风险转移:通过购买保险或委托其他机构或个人来承担风险的责任。

这种方法可以将潜在的损失转移到第三方,减轻自身的损失和风险。

2.风险减少: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例如,在公共场所设置防火设备,对系统进行备份和恢复,以减少数据丢失的风险。

3.风险避免:避免参与可能带来高风险的活动或行为。

这可能意味着放弃某些机会或活动,以避免潜在的不良后果。

4.风险控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流程,以及培训员工和相关人员如何执行这些策略和流程。

这包括制定清晰的沟通和决策流程,以及建立适当的监控和反馈机制。

在选择控制措施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风险的严重程度、成本效益分析和可行性评估。

不同的组织和个人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措施来适应自己的情况。

总之,风险识别分析和控制措施是管理风险的重要工具。

通过识别和评估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和减轻风险的影响,可以降低不良后果的发生概率和程度。

风险识别分析和控制措施

风险识别分析和控制措施
②设备内事故抢救时,救护人员必须做好自 身防护方能进入设备内实施抢救。
12
涉及危险作业组 合,未落实相应安 全措施
若涉及动火、高处、抽堵盲板等危险作业时, 应同时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
பைடு நூலகம்13
施工条件发生重大 变化
若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应重新办理《受 限空间作业证》
14
设备内遗留异物
设备内作业结束后,认真检查设备内外,不 得遗留工具及其它物品。
4
作业条件不良
①夜间作业现场要有足够的照明。
②遇暴雨、大雾及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气象条
件,须停止作业。
5
未严格执行吊装作业 “十不吊”
①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
②超负荷或物件重量不明不吊;
③斜拉重物不吊;
④光线不足,看不清重物不吊;
⑤重物下站人不吊;
⑥重物埋在地下不吊;
⑦重物紧固不牢,绳打结,绳不齐不吊;
①电力电缆已确认,保护措施已落实。
造成事故
②电信电缆已确认,保护措施已落实。
③地下供排水管线、工艺管线已确认,保护 措施已落实。
④动土临近地下隐蔽设施时,应轻轻挖掘, 禁止使用抓斗等机械工具。
⑤已按施工方案图划线施工
⑥道路施工作业已报;交通、消防、调度、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2
发生坍塌
①多人同时挖土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
置换不合格
置换完毕后,取样分析至合格。
4
氧气不足
设备内氧含量达18〜21%。
5
通风不良
①打开设备通风孔进行自然通风。
②采用强制通风。
⑶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④采用管道空气送风,通风前必须对管道内 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严禁通入氧气补 氧。

现场施工作业危害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

现场施工作业危害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

现场施工作业危害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在现场施工作业中,存在诸多危害和风险,如高处作业、机械设备操作、电气作业等,这些危害和风险可能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在进行现场施工作业前,必须进行危害和风险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安全施工。

1.危害识别:高处作业可能导致人员坠落,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同时,在高处作业中,还可能存在建筑物坍塌、天气恶劣等其他危险因素。

2.风险识别:高处作业时,人员坠落是最主要的风险,其他风险包括建筑物坍塌、室外恶劣天气等。

3.控制措施:(1)选用适当的可靠的升降设备,如脚手架、吊篮等;(2)设置防护设施,如防护栏杆、安全网等;(3)施工前进行安全培训,确保作业人员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4)严格执行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如固定脚手架、佩戴安全带等。

1.危害识别:机械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造成人员被夹伤、砸伤等伤害,同时还可能因机械故障或操作失误导致意外等。

2.风险识别:机械设备操作的风险包括人员被夹伤、砸伤、碰撞等,还有机械故障、操作失误等。

3.控制措施:(1)确保机械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定期检查机械设备;(2)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3)为机械设备设置防护装置,如安全护罩、警示标识等;(4)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等。

1.危害识别:电气作业可能导致人员触电、电器设备起火等危害,同时还可能因设备老化、操作不当等因素造成电气事故。

2.风险识别:电气作业的风险主要包括触电、电器设备起火等。

3.控制措施:(1)确保电气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并定期检查维护;(2)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电气安全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培训;(3)对电气设备进行绝缘保护和接地处理;(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佩戴绝缘手套、穿戴适当的防静电衣物等。

以上是现场施工作业危害、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的一些例子,当然实际危害和风险的识别可能会更加复杂,并且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企业风险识别与应对措施

企业风险识别与应对措施

企业风险识别与应对措施企业面对的风险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风险,一类是外部风险。

内部风险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自身问题,如管理不善、营销策略不当、产品质量问题等;外部风险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受到的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天气等因素影响,如市场波动、法律监管、天灾人祸等。

企业只有及时发现风险,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并避免其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

以下是企业风险识别与应对措施的相关建议:风险识别企业风险识别是指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辨别和评估,从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以下是企业应该考虑的风险因素:内部风险1.管理风险:管理层能力不足、管理决策制度不健全、内部员工不诚信等。

2.财务风险:资产负债表风险、财务造假等。

3.技术风险: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研发质量问题等。

4.市场营销风险: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需求不足等。

外部风险1.政策风险:政策变化导致经营风险增大。

2.物流风险:物流、供应链等各环节环节出现问题。

3.自然风险:天气、自然灾害等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影响。

4.市场风险:市场开拓困难、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

对于上述风险因素,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经营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评估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制定相应应对措施。

风险应对企业在风险应对方面,应先根据风险识别的评估结果,制定出相应的预案和应对措施。

主要策略包括以下几点:预测风险企业应该通过市场调查、数据分析等手段,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并制定对应应对方案。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更加有效地应对风险。

降低风险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降低风险的有效措施。

包括了产品理念的优化、生产成本的管理、公司治理的提高等方面。

风险转移企业可以通过保险等形式将风险转移出去。

对于一些难以承担风险的企业,这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备份准备在遇到一些尚未考虑到的风险时,企业应该通过制定备份准备计划来对抗风险。

例如针对灾难性情况的紧急疏散计划,管理层利用多元工作方式出现问题的备份计划等等,都可以起到出人意料的意外作用。

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措施清单

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措施清单

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措施清单一、风险识别1.市场风险:市场需求波动、竞争压力、政策变化等可能对企业的销售和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2.金融风险:资金周转不畅、汇率波动、利率风险等可能对企业的资金状况和经营成本造成影响。

3.操作风险:人为操作失误、设备故障、供应链中断等可能对企业的生产和运营造成影响。

4.监管风险:政府政策变化、合规要求调整等可能对企业的合规经营和法律风险产生影响。

5.自然灾害风险:地震、台风、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可能对企业的生产和供应链造成不利影响。

二、风险评价1.定量评估:通过使用统计数据、历史案例和模型等方法,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例如预测可能发生的损失金额、影响范围等。

2.定性评估:结合专业判断和经验,对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进行主观评估,例如根据市场分析、竞争情况、预警信号等来判断市场风险的可能性。

3.综合评估:将定量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素,确定最终的风险评级和重要性。

三、风险控制措施1.市场风险控制:加强市场调研和分析,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多元化产品线和市场渠道,减少单一依赖;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供应和市场支持。

2.金融风险控制:合理规划资金结构,降低负债率;设立风险基金,用于应对突发的金融风险;建立稳定的资金流动机制,提高企业资金周转能力。

3.操作风险控制: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减少人为操作失误的可能性;进行定期设备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保障体系,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4.监管风险控制:密切关注政府政策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经营战略和合规措施;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体系,确保企业合规经营;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政策走向。

5.自然灾害风险控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危机管理责任和流程;与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关系,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互助;加强供应链的风险管理和备份,确保供应的连续性。

以上是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措施的清单,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并不断完善和调整,以确保企业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

风险识别因素及措施

风险识别因素及措施

风险因素1活动与工序:施工场地平整。

危险识别与描述:机械、车辆交叉作业,易发生设备碰撞、人员受伤事故危险评估:川发生频率:很少有。

发生原因:操作手判断失误、操作不当、违章操作、酒后上岗、作业面受限、指挥错误、标志不清、夜间照明不足等。

主要原因:操作手主观失误。

恶化因素:救急措施不当,延误时间。

控制措施:调查了解施工场地的地面、地下及周边情况,HSE交底明确,教育到位,地面标识清楚,设置醒目警戒标识,指挥得力,夜间照明充足;操作手操作谨慎,严禁违章。

一旦发生险情,应立即组织自救,并及时寻求帮助风险因素2活动与工序:施工临时用电。

危险识别与描述:触电伤人、火灾、财产损失危险评估:川发生频率:少有。

发生原因:配电箱、闸刀、插座、引线等使用未按JGJ46- 2005规范要求配置;未编制现场用电规划;标识不清,违章操作,乱拉乱接,线路老化,负荷过载,未按要求接地、接零和安装漏电保护器等。

主要原因:未执行JGJ46—2005规范,违章作业。

恶化因素:救人、灭火前未切断电源,造成二次触电人员伤亡;对初期火灾扑救措施不当,引发大火;通讯不畅或联络不及时救援延迟。

控制措施:编制现场用电规划,落实HSE技术交底,严格执行JGJ46- 2005 规范;加强员工教育和现场监督,杜绝违章操作。

发生事故立即切断电源,组织抢救,并请求援救和向上级报告。

风险因素3活动与工序:勘察、测量危险识别与描述:迷路,野生动物袭击造成人员伤亡危险评估:川发生频率:少有。

发生原因:沿线人迹罕见,社会依托差,风险主要来自于环境风险,救助较为困难。

恶化因素:通讯不畅或联络不及时救援延迟。

控制措施:1测量人员应穿信号服,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和外伤急救包,并配带一定的水和食品。

2、对情况不明的地貌应先进行勘察,准备充足食品,油料及应急方案,后方可进行,不得冒险进入。

3、勘察测量人员应携带联络工具,车辆配备应急用的配件和工具,以便进行应急修理和求助。

风险因素4活动与工序:土方运输风险识别与描述:,违章操作、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危险评估:川发生频率:时有发生原因:运输道路以简易戈壁公路为主,道路条件较差,风沙较为频繁, 尘土影响司机视线,会造成车辆碰撞。

风险识别与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识别与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识别与风险控制措施在现代社会中,风险无处不在。

无论是企业经营,还是个人生活,我们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因此,如何进行风险识别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风险识别的方法以及常见的风险控制措施。

一、风险识别的方法要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首先需要准确地识别出潜在的风险。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

1. 现场勘察与观察法通过实地勘察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隐藏的风险。

例如,在一个建筑工地,工程师可以亲自前往现场,仔细观察施工情况,以找出危险因素。

这种方法能够直接面对风险,发现问题的同时也能有机会提出解决方案。

2. 统计数据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统计信息,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常见的风险,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影响。

例如,在金融领域,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市场趋势和历史交易数据,预测未来的市场波动。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我们针对已知的风险做好准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专家意见征询法专家的经验和知识是宝贵的资源,他们可以提供有关特定领域的风险信息和建议。

通过征询专家的意见,我们可以获得更全面和专业的风险识别结果。

例如,在医疗领域,专家可以提供有关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评估,帮助医生和患者做出决策。

二、常见的风险控制措施一旦风险被识别出来,我们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或者减轻其影响。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风险控制措施。

1. 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其他方。

例如,企业可以购买商业保险来降低物品损失的风险,个人可以购买医疗保险来减轻就医费用的风险。

这种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在遭受损失时获得经济上的补偿。

2. 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指通过避免与风险相关的活动或决策,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

例如,在股票投资中,投资者可以选择避免高风险的股票,而选择低风险的投资标的。

这种方式能够减少我们面临的风险。

3. 风险减轻风险减轻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轻风险的影响。

例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或者增加安全措施,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清单

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清单

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清单1、在工作场所,禁止随意乱扔烟头。

电气设备应保证良好绝缘和通风散热,同时确保零线可靠接地。

电线不应乱拉。

这些措施可以避免火灾和触电的风险。

2、易燃易爆材料堆放处或仓库区距建筑物和其它区域不小于20米,并设置警示标志。

氧气、乙炔瓶要摆放在距作业点5米外的上风方向,两瓶间距5米以上,距明火10米以上。

氧气、乙炔气瓶禁止高温曝晒,应在堆放点搭设遮阳棚,防止温度过高发生爆炸。

这些措施可以避免火灾、爆炸和人员伤亡的风险。

3、在后勤项目部驻地,应采用焚烧、深埋等方式处理生活垃圾,保持环境卫生和清洁。

在食堂,应配备冷藏设施和消毒柜,对食物进行储存和消毒,避免食物中毒的风险。

4、在施工现场,应配置医务人员,实行巡回检查制度。

同时,应配备急救箱和药品,与当地医院签订协议,以防止环境污染、引起病疫等风险。

5、在与当地居民打交道时,应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惯。

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保障员工生命安全。

这些措施可以避免地方性传染疾病、地方、民族关系冲突等风险。

6、在交通方面,应严格执行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和公司车辆管理规定,以避免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的风险。

7、在现场踏勘、测量放线等工作中,应注意防范毒蛇、狗等野生动植物伤害的风险。

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防范措施,配备急救药品、急救设施,保证交通通讯畅通,以便及时送伤员到医院,避免人员伤亡的风险。

8、在材料吊装、紧固滚动、车辆运输等方面,应严格按照安全要求执行,避免车辆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的风险。

9、在天气、路基松垮等自然因素方面,应注意交通事故的风险。

在高空作业时,应戴好安全帽、拴好安全带、穿防滑鞋,保险。

这些措施可以避免交通事故、机械吊管重物砸伤等风险。

度不足,必须更换,确保设备安全。

同时加强职工安全意识,做好安全教育,严格按照工艺规程操作,防止人员伤害。

在预制和组对管材时,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操作,防止挤伤、气压伤害等事故的发生。

同时,焊接时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佩戴护目镜或面罩,防止眼睛受伤。

安全风险辨识及控制措施

安全风险辨识及控制措施

安全风险辨识及控制措施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科技设备和网络的支持。

然而,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个人和机构的安全,我们需要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讨论安全风险的辨识和控制措施。

一、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辨识是指通过对系统、网络、软件等安全漏洞和威胁进行分析和评估,识别出可能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因素。

只有具备了全面的安全风险辨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策略和控制措施。

1. 安全漏洞扫描通过安全漏洞扫描工具对系统和网络进行扫描,识别出可能存在的漏洞和弱点,例如操作系统更新不及时、未修补的软件漏洞等。

2. 威胁情报分析及时获取和分析最新的威胁情报,了解当前安全威胁的形势和趋势,以便及时调整安全策略和加强防御措施。

3. 安全评估和演练通过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和演练,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措施。

二、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指为了降低或消除安全风险而采取的行动。

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并最大程度地保证个人和机构的安全。

1. 强化访问控制严格限制用户的访问权限,确保每位用户只能获得其工作所需的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

2. 加密通信采用加密技术确保通信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信息被窃听和篡改。

3. 定期备份数据定期备份重要数据,确保在出现安全事件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并减少信息损失。

4. 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教育他们正确使用系统和网络设备,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

5. 安全监控与预警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对系统和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6. 更新与修补及时更新操作系统、软件和补丁,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减少被攻击的风险。

7. 应急响应与漏洞管理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和漏洞管理制度,能够及时应对安全事件和处理漏洞,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三、总结安全风险辨识及控制措施对于个人和机构的安全至关重要。

风险识别风险防范及措施

风险识别风险防范及措施

风险识别风险防范及措施
风险识别、风险防范及措施是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以下是对它们的简要介绍:
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指确定可能影响项目、组织或个人的潜在风险。

这包括识别各种风险来源、事件和潜在的影响。

常见的风险识别方法包括头脑风暴、SWOT 分析、检查清单、流程图等。

通过风险识别,可以了解到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2. 风险防范:风险防范是指采取行动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少风险的影响。

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
- 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策略和步骤。

-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采取物理、技术、组织和管理上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 建立备份和应急计划:为应对可能的风险事件做好准备。

- 加强培训和意识:提高员工和相关方对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3. 风险措施:一旦识别出风险并采取了防范措施,还需要制定具体的风险措施来应对可能的风险事件。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
- 风险监控:持续监测风险状况,及时发现和评估新的风险。

- 风险应对计划:制定详细的计划,以应对不同等级和类型的风险事件。

- 保险和转移:考虑购买保险或与其他方签订合同来转移部分风险。

- 风险接受:在充分评估后,决定接受某些低概率或低影响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风险识别、风险防范及措施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

此外,合理的风险管理可以帮助组织或个人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提高成功率和效益。

安全风险识别和防范应急措施

安全风险识别和防范应急措施

安全风险识别和防范应急措施安全风险识别和防范应急措施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风险识别和防范措施,以及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

一、安全风险识别安全风险识别是预防事故的第一步,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源进行排查和评估,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风险识别:1.设备设施:检查设备设施是否存在故障、老化、超负荷运转等问题,以及其安全性能是否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

2.作业环境:评估作业场所的通风、照明、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以及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火灾爆炸等危险因素。

3.人员管理:检查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是否达标,是否存在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以及员工身体健康状况是否符合要求。

二、防范应急措施在识别出安全风险后,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范措施:1.定期维护和检修设备设施,确保其安全性能良好。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设施,应立即停用并修复。

2.建立完善的作业环境监测制度,定期对作业场所的环境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

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

3.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要求员工严格遵守。

对于存在职业病风险的岗位,应定期进行体检和健康评估。

4.建立应急预案制度,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救援队伍、救援物资、救援装备等方面。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5.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制度,定期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对于重大危险源和高风险作业,应加强监管和监测力度。

6.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及时报告和处理各类安全事故和隐患。

项目管理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

项目管理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

项目管理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识别和控制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的重要环节。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都可能导致项目偏离原计划,而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及早识别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以确保项目能够按照预期顺利进行。

本文将重点介绍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识别和控制措施。

一、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项目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只有准确地识别出项目中的风险因素,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的风险管理工作。

以下是风险识别的几种常用方法:1. 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通过对项目内部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威胁进行分析,识别出项目的风险要素。

通过对项目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评估,可以确定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2. PEST分析法PEST分析法主要通过分析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方面的因素,从宏观角度找出潜在的风险。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帮助项目团队全面了解项目的外部环境,并且及早发现可能对项目实施带来影响的风险。

3. 历史数据分析法借助历史数据分析法,项目团队可以通过查阅类似项目的历史数据,寻找出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

通过对过去项目的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可以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二、风险控制措施识别了项目中的风险因素后,就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便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避免或减轻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1. 风险分类与优先级排序通过对项目中识别出来的各个风险进行分类和排序,可以将重要的风险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

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确保这些措施能够高效地应对风险。

2. 风险预警机制建立一个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和监控,项目团队可以更好地掌握项目的风险状态,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3. 风险应对策略根据不同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预案。

对于高风险项目,可以采取“规避、减轻、转移、接受”等不同的风险应对策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的损失。

主要风险要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主要风险要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主要风险要素辨识及控制措施引言本文档旨在辨识和控制主要风险要素,以确保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业务成功。

通过详细了解和识别可能对组织造成损害或负面影响的主要风险要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控制和减轻风险,组织可以更好地管理其风险。

风险要素的辨识在辨识主要风险要素时,组织应基于其特定业务和行业的特点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主要风险要素:1. 市场风险:包括市场竞争、需求波动、市场份额损失等。

2. 法律和合规风险:涉及合规要求、知识产权保护、合同风险等。

3. 财务风险:涉及资金流动性、汇率风险、利息风险等。

4. 经营风险:包括供应链中断、员工离职、技术故障等。

5. 环境风险:包括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环境事故等。

6. 品牌声誉风险:包括公共关系危机、品牌损害、声誉受损等。

风险控制措施为了控制和减轻主要风险要素的影响,组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风险评估和监测:定期评估和监测主要风险要素,及时识别和预防潜在的风险。

2. 内部控制和合规: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组织合规并减少失误和不当行为的风险。

3. 多元化业务和市场:通过多元化业务和市场分散风险,降低依赖单一业务或市场带来的潜在风险。

4. 保险和风险转移:购买适当的保险和采取风险转移措施,将潜在风险转移给专业保险机构。

5. 危机管理计划:制定有效的危机管理计划,以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情况,减轻其对组织的影响。

结论通过辨识和控制主要风险要素,组织可以更好地管理风险,保护自身利益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上提到的控制措施仅作为参考,组织应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制定适合的风险管理策略,并定期评估和更新该策略以确保其有效性。

注: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措施请根据相关要求和专业意见进行制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与工序:勘察、测量
危险识别与描述:迷路,野生动物袭击造成人员伤亡。
危险评估:Ⅲ
发生频率:少有。
发生原因:沿线人迹罕见,社会依托差,风险主要来自于环境风险,救助较为困难。
恶化因素:通讯不畅或联络不及时救援延迟。
控制措施:
1、测量人员应穿信号服,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和外伤急救包,并配带一定的水和食品。
2、对情况不明的地貌应先进行勘察,准备充足食品,油料及应急方案,后方可进行,不得冒险进入。
风险因素15
活动与工序:桥涵施工—预制吊装
危险识别与描述:碰、挤、坠落造成人员伤亡。
危险评估:Ⅲ
发生频率:少有。
发生原因:吊装指挥失误;起重机操作失误;起重工作业过程指挥失误;无关人员进入作业警戒区。
恶化因素:急救措施不当会导致重残或死亡。
控制措施:
1.指挥人员要全面熟悉和掌握吊装现场设备、环境和吊装物的情况,合理调配,指挥得当。
风险因素1
活动与工序:施工场地平整。
危险识别与描述:机械、车辆交叉作业,易发生设备碰撞、人员受伤事故。
危险评估:Ⅲ
发生频率:很少有。
发生原因:操作手判断失误、操作不当、违章操作、酒后上岗、作业面受限、指挥错误、标志不清、夜间照明不足等。主要原因:操作手主观失误。
恶化因素:救急措施不当,延误时间。
控制措施:调查了解施工场地的地面、地下及周边情况,HSE交底明确,教育到位,地面标识清楚,设置醒目警戒标识,指挥得力,夜间照明充足;操作手操作谨慎,严禁违章。一旦发生险情,应立即组织自救,并及时寻求帮助。
3、勘察测量人员应携带联络工具,车辆配备应急用的配件和工具,以便进行应急修理和求助。
风险因素4
活动与工序:土方运输
风险识别与描述:,违章操作、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危险评估:Ⅲ
发生频率:时有
发生原因:运输道路以简易戈壁公路为主,道路条件较差,风沙较为频繁,尘土影响司机视线,会造成车辆碰撞。
4、发生灾情时,应立即组织自救并及时与当地抗灾救灾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指导帮助,建立应急措施,组织应急培训。
风险因素21活动与Fra bibliotek序:野外施工、生活
风险识别与描述:地方疾病或传染病。
恶化因素:救急措施不当。
控制措施:严禁违章操作;临时用电执行《施工临时用电工序》;停机检修设警示牌且标示要明确;操作手操作谨慎,严禁违章;看清空中环境,避免盲目驾驶,疲劳驾驶。
风险因素8
活动与工序:道路施工—沥青混凝土摊铺
危险识别与描述:灼烫、机械伤害造成人员伤亡。
危险评估:Ⅲ
发生频率:少有。
发生原因:操作失误;未按要求劳保着装;交叉作业机械伤人;交通事故。主要原因:未按要求劳保着装,违章操作。
风险因素5
活动与工序:道路施工—垫层、基层
危险识别与描述:机械伤害;机械翻倾;交通事故;坍塌;爆炸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危险评估:Ⅲ
发生频率:少有。
发生原因:施工场地人员、机械交叉作业;路基狭窄、卸料操作失误翻倾,指挥不当;道路交通事故,施工便道交通标识不全或无交通标识,驾驶员违反右侧通行原则,施工区无防尘措施,视线差,盲目开车,疲劳驾车,刮断各类电缆,架空管线;路基开挖护坡坍塌;爆破作业未审批,制定方案,作业过程违章,无关人员误进入爆破危险区,运输、存贮炸药不符合规定,其它影响。主要原因:违章操作。
危险识别与描述:坠落或物体打击造成人员伤亡。
危险评估:Ⅲ
发生频率:少有。
发生原因:登高操作前未检查工作环境安全;指挥不当;观察不清;警示不明显。脚脚手架搭设不规范;作业人员未按要求劳保着装,高空作业的“三宝”未按要求配置使使用。主要原因:脚手架搭设不规范;作业人员未按要求劳保着装,高空作业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
恶化因素:救急措施不当,延误时间。
控制措施:调查了解清楚地下概况, 交底要清楚,标示要明确,操作、指挥要准确;操作手操作谨慎,严禁违章;路基开挖支护牢固;爆破作业严格执行《爆破作业HSE作业指导书》;一旦发生险情,应立即组织自救,并及时寻求帮助。
风险因素6
活动与工序:道路施工—洒油
危险识别与描述:烫伤
风险因素12
活动与工序:桥涵施工—钢模板安装
危险识别与描述:坠落、砸伤、扎伤造成人员伤亡。
危险评估:Ⅲ
发生频率:少有。
发生原因:违章作业;工作不慎;交叉作业配合不当或未按要求穿戴劳保装;高处作业未采取围护措施。
恶化因素:急救措施不当会导致重残或死亡。
控制措施:按要求劳保着装;高处作业时,戴好安全帽、扎好保险带、围好安全网,并设置好安全警示牌;施工时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发生事故时,及时组织抢救,并寻求援救。
风险因素10
活动与工序:桥涵施工—基础开挖
危险识别与描述:机械开挖时,损坏埋地电缆造成短路,油气泄漏或者土方塌方、人员坠落等造成人员伤害。
危险评估:Ⅲ
发生频率:少有。
发生原因:复杂地质条件未作支护或支护不合格,坡比度超标;地下水位高未及时排水,弃土距离过近或机械设备重负等原因导致坍塌,设备倾覆和危及人身安全;未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通道,人员坠落伤害;地下管线不明,盲目开挖。主要原因:坡比度超标、弃土及设备距槽边过近、未采取支护。
风险因素17
活动与工序:道路辅助设施施工—划线
危险识别与描述: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危险评估:Ⅲ
发生频率:少有。
发生原因:已通行道路未设警告标志;作业人员未穿信号服。
恶化因素:急救措施不当会导致重残或死亡。
控制措施:施工路段设置明显警告标志;作业人员按要求着装;发生事故时,及时组织抢救,并寻求援救。
恶化因素:救人、灭火前未切断电源,造成二次触电人员伤亡;对初期火灾扑救措施不当,引发大火;通讯不畅或联络不及时救援延迟。
控制措施:编制现场用电规划,落实 HSE技术交底,严格执行JGJ46-2005规范;加强员工教育和现场监督,杜绝违章操作。发生事故立即切断电源,组织抢救,并请求援救和向上级报告。
风险因素3
恶化因素:急救措施不当会导致重残或死亡。
控制措施:
1.HSE技术交底要清楚,每日班前安全讲话要有针对性
2、进入工地必须认真检查岗位环境安全,及时整改隐患。
3、规范搭设脚手架4.高空作业时,按要求劳保着装、戴好安全帽、扎好保险带、围好安全网,并设置好安全警示牌。
4.施工时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5、发生事故时,及时组织抢救,并寻求援救。
风险因素14
活动与工序:桥涵施工—金属件预制
危险识别与描述:机械伤害、触电造成人员伤亡。
危险评估:Ⅲ
发生频率:少有。
发生原因:使用各类电动工具违章操作;电器未接地保护,电缆不符合要求。
恶化因素:急救措施不当会导致重残或死亡。
控制措施:按要求劳保着装;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电器正确接地保护,临时用电执行JGJ46-2005规范;发生事故时,及时组织抢救,并寻求援救。
2.参加吊装的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操作规程,听从指挥。
3.吊车司机和起重工在施工前,认真检查设备和吊具、钢丝绳完好,荷载匹配。
4.一旦发生险情,应立即停止作业,排除险情。
5. 发生事故时,及时组织抢救,并寻求援救。注.大件吊装执行《大件吊装HSE作业指导书》。严格执行公司《起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和《安装起重工操作指南》。
恶化因素:急救措施不当,违章驾驶,疲劳驾驶。
控制措施:
1、施工前,做好现场勘察,了解线路交通状况和道路最佳路线,满足施工通车要求。
2、对司机进行恶劣环境及气候条件下的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常识的培训。
3、加强交通法规的教育,严禁违章驾驶和疲劳驾驶。
4、恶劣天气限制车速与当地交通部门保持联系,一旦发生事故及时处理。
危险评估:Ⅲ
发生频率:少有。
发生原因:操作失误;未按要求劳保着装。
恶化因素:救急措施不当,伤情加重。
控制措施: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按要求劳保着装。
风险因素7
活动与工序:道路施工—水泥稳定土摊铺
危险识别与描述:机械伤害、触电;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危险评估:Ⅲ
发生频率:少有。
发生原因:搅拌机械转动时,操作人员违章操作;临时用电不符合规范;停机检修未设警示牌;道路交通事故,施工便道交通标识不全或无交通标识,驾驶员违反右侧通行原则,施工区无防尘措施,视线差,盲目开车,疲劳驾车,刮断各类电缆,架空管线。主要原因:违章操作。
风险因素18
活动与工序:道路辅助设施施工—标志牌、桩
危险识别与描述:砸伤、坠落造成人员伤亡。
危险评估:Ⅲ
发生频率:少有。
发生原因:立杆无防护措施或配合失误;攀杆不使用专用工具,无防坠措施。
恶化因素:急救措施不当会导致重残或死亡。
控制措施:作业前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并落实措施;HSE技术交底清楚、到位;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发生事故时,及时组织抢救,并寻求援救。
风险因素2
活动与工序:施工临时用电。
危险识别与描述:触电伤人、火灾、财产损失。
危险评估:Ⅲ
发生频率:少有。
发生原因:配电箱、闸刀、插座、引线等使用未按JGJ46-2005规范要求配置;未编制现场用电规划;标识不清,违章操作,乱拉乱接,线路老化,负荷过载,未按要求接地、接零和安装漏电保护器等。主要原因:未执行JGJ46-2005规范,违章作业。
风险因素16
活动与工序:桥涵施工—脚手架拆装
危险识别与描述:坠落或物体打击造成人员伤亡。
危险评估:Ⅲ
发生频率:少有。
发生原因:架子工违章作业;登高操作前未检查工作环境安全;指挥不当;观察不清;警示不明显,人员误入危险区。交叉作业作业人员未按要求劳保着装,高空作业的“三宝”未按要求配置使使用。主要原因:作业人员未按要求劳保着装,高空作业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