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美学研究与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德美学研究与分析

康德美学是西方古典美学的精华,研究者不少,但从中悟出真道的不多,而且有不少人还歪着走,硬将康德当成现代哲学的祖宗供着。本文试着做一点研究与分析供有兴趣者参考,看能否将康德哲学的社会价值摆正些。全文分三个方面略论,其中最后一个为我个人的领悟,不知当否,盼指正。一、康德美学在他的哲学系统中的地位;二、康德美学的主要精华;三、我从中得到的启迪。

一、康德美学在他的哲学系统中的地位

就康德早一些时的想法,他的哲学可分为自然哲学、道德哲学和目的论哲学等,由此构成一个他所独有的庞大哲学体系。我们说独有,是因为康德的哲学与他前面的西方传统认识论哲学有着极大的不同,这就是他的哲学不是从认识的角度去研究自然,或者说是围绕客观世界转,研究外部世界的问题,而是反过来围绕主观世界转,研究人的内心世界问题,这是一个极大的转变。如康德哲学体系中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等,这些著作的中心内容都是在考察人的心理能力问题,其中有认识客观世界产生知识的能力;人的向善实践社会道德的能力;还有人鉴赏美和目的的判断能力等等问题。因此我们说,康德的自然哲学并非是一种对自然看法的自然观;道德哲学也不是一种对道德看法的道德观;目的论也不是真正讨论世界目的论的哲学著作。这三部哲学著作都是以批判的形式考察人的心理能力问题,即人的知性能力,理性能力和判断能力等。我们在康德的主要哲学著作中,更多的是看不到“客观世界是什么”和“客观世界怎么样”的问题,而看到的主要问题是“人是什么”、“人能够做什么”、“人应该做什么”和“人的希望是什么”等等问题。围绕人的心灵探索才是康德哲学的中心内容。这就是说,康德的哲学研究视角由传统的考察客观世界物的理转向了考察主观世界人的心的方向,这是一个极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在哲学史上包括康德本人在内,都称此为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即类比哥白尼的“日心”说革了托密勒的“地心”说的命。

康德哲学的构成是以不同的领域、概念和对象来建立的。在康德看来,世界上只有两种不同的哲学对象与概念,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即自然与自由两个不同领域。自然领域中客观现象为我们所熟悉的对象,这就是客观的感性世界。另一个自由领域,是一个为我们大家至今仍感到神秘的世界,这就是康德所说的“物自体”世界,或超感性的世界。其对象在康德哲学中就是上帝、灵魂与自由,而其中更接近于人类的就是自由世界中的道德。康德哲学的分类,就是根据这种不同领域、对象和概念来划分的。因为对象是在自然领域里,由此所

形成的哲学,又因为它是由自然概念导出的理论,所以康德称它为自然哲学,其代表作为《纯粹理性批判》。而对象是在自由领域里所形成哲学,又因它是自由概念导出的实践,实践又与道德有关,所以康德称之为道德哲学,其代表作为《实践理性批判》。

在康德哲学体系中,本来自然与自由两个领域在人的认识范围内是彼此独立几乎毫无联系的领域。自然为现象界,是人类的可认识范围;自由为超现象界,也即“物自体”,是人类不可知的世界。因此,自然与自由这两个世界,在我们认识范围内是相互隔离的世界,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两者间彼此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那么康德在构成他的哲学体系中,又是如何将这样两个彼此隔开的领域在人的心灵世界中联系起来的,是如何将《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的鸿沟填平,并由此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哲学系统的?这就要从康德的前两部哲学著作和他的美学代表作《判断力批判》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析。要分析《判断力批判》的粘合作用,联系作用。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的“导言”和“序”中都谈到了此书的“桥梁”或“过渡”作用,并进行了分析。康德之所以要写《判断力批判》一书,从他最初构思的目的论哲学思想,后变成为一部判断力批判的哲学著作,其目的就是为了使他的自然哲学到他的道德哲学构成一体成为可能。这就是说,如果没有《判断力批判》的存在,康德完整的哲学体系就不可能形成。

那么《判断力批判》一书又是如何起到“桥梁过渡”作用的呢?

前面已经讲了,康德哲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机能,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康德的哲学有点像心理学。但是康德研究人的心理机能,又不同于他同时期的英国联想主义经验主义心理学。康德所研究的心理,不完全是认识论那样的感觉和知觉的心理,而是从先验哲学高度思考出来的先验心理学。主要内容是,他从人的一般心理能力出发,如从知、情、意等出发,考察了人的这些特有心理能力。考察人为什么在自然界中能够认识自然现象,形成各种知识;考察人为什么在社会生活中,能自觉地履行社会道德义务,成为有文化和道德的人;考察了人为什么在面对自然与社会中会产生美感和目的感,会有艺术创造的行为。在考察中,他发现了人的这些心理能力中,本身就具有一种先天的心理结构。如在知性属人的认识活动中,就有先天的综合判断认识能力,在这个能力结构中,具有先验逻辑,其中包括有时空直觉;量、质、关系和样式等12个范畴,还有图型等,这就是《纯粹理性批判》书里所考察的主要内容。如在理性属人的意志所形成的实践活动中,就有先天的实践能力,在这个能力结构中,人都具有先验的善良意志、自律性和义务心等,也即有一种自觉地遵守道德律令,实践社会道德的行为能力,这就是《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主要考察的内容。而在判断力和情感活动中,也有先天的心理能力,其能力结构,就是人所共有的先验的主观合目的性和目的论、共通感等,由此又构成了《判断力批判》一书所主要考察的内容。

判断力是人的心理机能中与知性和理性共同构成人的心理机能系统中的一种,所不同的是,它不同于认识中的知性,可以产生概念,也不同于实践中的理性,有一个内在的道德理念。判断力只是一种没有任何概念和理性的纯经验的直觉活动,即在普遍与特殊之间寻找共有关系的直觉经验活动。另外,判断力又可分为规定判断力和反思判断力两种。前者是一种与认识有关的知性判断力,它可以用知性的普遍逻辑概念去规范特殊或个别事物,就如《纯粹理性批判》中用知性能力去认识客观事物一样,用先验的时空直觉、12范畴等去规范客观事物,

使之成为人的知识。后者,反思判断力,则是另一种特殊的判断力,它是从特殊、个别去寻找一般或普遍。在反思判断力中,是完全地不依靠概念,不依靠理性的,完全靠纯粹的直觉经验活动进行判断,它所依靠的就是人的主观合目的性先验原理,使人的这种反思判断成为可能。也就是由这种直觉经验活动,使人类产生了审美的判断与审目的的判断,使人的意识由个别寻求到了一般,由特殊寻求到了普遍。康德认为,就是这种反思判断能力中的先验心理结构原理和直觉的判断经验相结合,使之人的心灵世界中由知性到理性的过渡成为可能。为什么有这种可能,康德在书中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综合起来有以下三方面的理由:

一是康德的“根基”论。他认为人的知性、理性和判断力中的先验原理,都是超感性世界留在感性世界人心灵里的“根基”。这种“根基”就是由自由世界规律中的目的所形成的。客观世界存在着目的;人也是目的;而且人的目的是具有高度文化和道德的人,由此形成宇宙的最高的目的。所以人类才具有各种先天的心理能力,所以人类才能去认识世界,产生知识;人类才能自律,凭义务去实践道德律令;人类才有主观合目的性,产生美的感受,产生艺术天才等等。由于这种“根基”都是来源于超感性的世界,三者合成为人类心理的机能体系,所以它们都是相通的,因而人的知性、理性和判断力之间,就有了勾通的可能。

二是判断力是人认识诸能力中的一项中项,前有知性,后有理性。它与人的其它的心理机能结构相对应,知性对认识;判断力对情感(快感);理性对意志(欲求)。而反思判断力的直觉判断经验是从特殊到普遍,个别到一般。由于反思判断力这种个性,就极容易使它在知性的感性世界与理性的本体世界形成过渡的桥梁作用。因为个别与特殊接近知性,而普遍一般接近理性。反思判断由特殊到普遍,就等于是由知性到理性,这样,自然到自由的两个世界,在反思判断中就自然而然联结了起来。具体而言,康德认为,在自然和自由的两个世界中,自然世界肯定不能影响自由世界,但自由世界对自然却有影响,如自由中的规律所形成的目的就会作用于自然。康德还认为,虽然自由规律所形成的目的对自然有影响,但这种影响作用在人类的认识范围内是认识不到的,但却能感觉得到。这种感觉就是反思判断中直觉到的内容,即既有特殊性感性的内容,又有普遍性本质的东西。这种从特殊到普遍,感性到理性联结,就是实现从自然与自由的跨越。

另外,在审美判断中,有“美的分析”,其内容更接近于知性;又有“崇高的分析”,其内容更接近于理性。在审目的判断中,有主观合目的性、外在形式合目的性、客观合目的性、内在实质合目的性之分,前面两个就更接近知性,后面两个就更接近于理性等等。

基于以上一些事实,康德认定反思判断力,也完全可以作为他批判哲学中勾通自然哲学与道德哲学中的桥梁。

三是从反思判断力所产生的愉快情感与利欲意志关系上来看。人的利欲有低、高级之别,低等级的利欲与感官有关,因而是现实世界内的事,而高等级的利欲则与自由意志有关,因而是理性本体世界的事。通过这样一个分析,康德也认定,反思判断力使得自然与自由两个世界在批判的哲学中联系起来成为可能。

《判断力批判》一书在康德的心目中,并非是作为美学著作而出版的,而是作为他的哲学系统著作出版的。美学研究,康德是有些关注,如在早期就曾有过关于美与崇高的研究,但不是他的主要研究内容。康德一生的学术研究中,所涉及的方面较多,除上面所说的美学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