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康德的艺术天才观
康德关于“天才”的创作主体论
![康德关于“天才”的创作主体论](https://img.taocdn.com/s3/m/361b80a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0.png)
才毫无瑕疵,都值得颂扬,比如天才是不合时流且大胆的,这种品性有时并不一定值得学习。
三、天才的内心运行关于天才,康德从一开始,便将它归置为一种艺术才能,而不是科学才能。
接着又表明它的两个前提,一是以对作为目的的作品的确定概念为前提,也即是知性的前提;二是以“作为这概念的体现的某种关于材料、即关于直观的(即使是不确定的)表象为前提的”[15],也即是以想象力与知性的关系为前提。
康德进一步表明美的艺术是天才通过审美理念来凸显的,审美理念不同于普通概念,它使想象力保持自由时又能合目的地表现自己。
只有在想象力和知性协调一致时,美的艺术才能被创造,这是一种主观合目的性,它不遵守外在的任何的规则,仅仅是来源自天才的主观性。
从天才的心理角度来看,康德同样给天才下了一个定义,“天才真正说来只在于没有任何科学能够教会也没有任何勤奋能够学到的那种幸运的比例,即为一个给予的概念找到各种理念,另一方面又对这些理念加以表达,通过这种表达,那由此引起的内心主观情绪,作为一个概念的伴随物,就可以传达给别人。
”[16]传达这种理念所需诸多心理能力综合,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能力,是天才重要的心理能力。
想象力按照自由联想律原则从自然中获取原材料,并重新改造甚至创造自然,进而升华出比自然更高的人类精神产物。
想象力从自然界获取得的表象可以称为理念,想象是对经验世界之外的探索,这种直观的内在理念缺乏与之对应的概念,因此诗人能够提出许多不存在的东西的概念,比如此岸彼岸、天堂地狱等等。
简单来说,想象模仿着理性的演示规则,使经验限制之外的存在与不存在变得可感。
想象的原材(表象),虽然没有概念可以去表现它,但是总存在某些不构成概念、却有关表象的形式,这些形式只是表象的附带物,而它只是在表达与表象相联结的概念的关系以及这种概念与别的表象的关系,康德将这些形式称之对象的象征,这个象征它不是逻辑、崇高和美所包含的概念,而是表现此之外非概念之物,想象力就像是诱导着它们的力量。
康德对艺术的定义
![康德对艺术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253a787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0.png)
康德对艺术的定义康德对于艺术的定义啊,那可真是个有趣又深奥的事儿呢。
康德觉得艺术是一种自由的创造。
这怎么理解呢?就好比咱们做饭,要是按照菜谱一步一步,精确到克数、火候,做出来的菜虽然也能吃,可那更像是机械生产。
但要是一个大厨,根据自己的经验、心情,随手那么一搭配,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新菜品,这就有点像艺术创作了。
他自由发挥,没有被那些死板的规则完全束缚住。
这艺术啊,就像是一只自由飞翔的鸟儿,天空那么大,它想怎么飞就怎么飞,没有固定的航线。
艺术在康德眼里还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绕?其实也不难懂。
就说咱们看一幅画,画里可能就是一片田野,几朵小花,一个放牛娃。
画家画的时候可能就是想把那一瞬间的美好记录下来,没有什么特别功利的目的,不是为了卖多少钱,也不是为了讨好谁。
可是当我们看到这幅画的时候,却感觉很舒服,感觉这幅画就该是这样的,每个元素都恰到好处。
这就像我们在路上偶然捡到一颗很漂亮的石头,它原本就在那,没有什么目的,可它的形状、纹理就那么符合我们对美的感受。
这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再说说艺术的美。
康德认为艺术的美是一种主观的普遍有效性。
这啥意思呢?就好比说一首老歌,像《月亮代表我的心》,有些人听到这首歌就会想起自己的初恋,心里充满了甜蜜和忧伤。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忆,可大家都觉得这首歌美。
这就很神奇,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主观的,但是又好像有一种普遍性。
就像一道美食,四川人觉得火锅好吃得不得了,广东人可能觉得煲汤最棒,虽然大家口味不同,但大家都承认自己喜欢的食物有独特的美。
这就是艺术美很独特的地方。
艺术还是天才的创造。
什么是天才呢?不是说考试能考一百分就是天才。
天才在艺术领域里,就像是一颗独特的种子。
这颗种子种下去,长出来的东西是独一无二的。
比如说李白写诗,他写出来的诗那风格,那意境,别人模仿都模仿不来。
他就像有一个特别的灵感源泉,源源不断地流出那些惊世骇俗的诗句。
他写诗的时候,不是按照什么既定的公式,而是全凭自己的才华和灵感。
西方美学史:康德美学(3)——论天才和艺术
![西方美学史:康德美学(3)——论天才和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0afaa8d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1b.png)
西方美学史:康德美学(3)——论天才和艺术3.天才和艺术《判断力批判》好像只涉及欣赏而不涉及创造,但是事实上这部书只有前部分,即关于美与崇高的分析部分涉及欣赏,而后部分,即关于天才和艺术的部分,却着重地讨论了艺术创造。
(a)艺术的特征:艺术与游戏在着手讨论艺术时,康德首先指出艺术与自然的分别。
“艺术有别于自然,正如制作有别于一般动作;艺术产品或结果有别于自然的产品或结果,正如作品有别于作用或效果。
”(第四三节)这就是说;艺术须有所创作,须产生作品,而自然只是在动作(在运动中发展变化)中发生作用。
艺术创作须通过自由意志和理性。
所以康德接着替艺术下定义说,“照理,我们只应把通过自由,即通过以理性为活动基础的意志活动的创造叫做艺术”。
艺术创造不能像蜂子营巢那样完全出于本能。
在创造艺术作品时,艺术家心中”须先悬想一个目的,然后按照这个目的去想作品的形式”。
从此可见,艺术创造与单纯的审美活动不同,不能不涉及意志、目的乃至于概念。
其次,康德指出艺术与科学两种活动的分别。
“艺术作为人的技术本领,也有别于科学,正如能有别于知,实践功能有别于认识功能,技术有别于理论”。
因此,在艺术创作中,“知”不一定就保证“能”,首要的还是技术训练方面的本领。
但是康德同时也指出“能”却要有”知”为基础。
“对于美的艺术来说,要达到高度完美,就需要大量的科学知识,例如须熟悉古代语言、古典作家以及历史、考古学等等”(第四四节),从此可见,康德所理解的“知识”限于书本知识,他没有考虑到实际生活。
第三,康德指出艺术与手工艺的分别。
这牵涉到艺术与游戏问题,值得特别注意,康德的原话是这样:艺术还有别于手工艺,艺术是自由的,手工艺也可以叫做挣报酬的艺术。
人们把艺术看作仿佛是一种游戏,这是本身就愉快的一种事情,达到了这一点,就算是符合目的:手工艺却是一种劳动(工作),这是本身就不愉快(痛苦)的一种事情,只有通过它的效果(例如报酬),它才有些吸引力,因而它是被强迫的。
康德艺术观浅析
![康德艺术观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514fd0763231126fdb1172.png)
康德艺术观浅析作者:高松寅来源:《丝路艺术》2017年第03期摘要: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在他著名的三大批判的第三个批判——判断力批判中建构的艺术原理影响巨大。
事实上,普遍接受把“美学”这一术语应用于艺术哲学的范畴是源自康德对艺术的讨论,他将其作为审美判断的更广泛的标题。
本文试图简要分析康德的艺术观念。
关键词:康德;美学;愉悦感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在他著名的三大批判的第三个批判——判断力批判中建构的艺术原理影响巨大。
事实上,普遍接受把“美学”这一术语应用于艺术哲学的范畴是源自康德对艺术的讨论,他将其作为审美判断的更广泛的标题。
康德的艺术哲学的许多更特殊的主题,如艺术独立于特殊兴趣,作为审美判断物体的形式,作为艺术创造官能的天才,也将继续得以更宽泛的讨论。
康德的艺术理论非常复杂,因为它试图去解决大量的疑惑。
其中最主要的是休谟理论中的对立:在什么情况下,以我们的主观感受呈现出来的对艺术优美的判断可看作是客观的或真实的。
因为康德的艺术原理建立在他对审美判断的理解之上,他首先把这种理解看作适用于自然的,所以必须从那里开始。
关注自然的审美判断,例如:落日很美,对康德来说是很奇怪的一类判断。
(他用“判断”这一术语来指心理认知的所有活动。
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我们思考,我们就是在做出判断。
)得出结论说某物是美的不能像一个纯经验的判断——例如,落日映红了云朵一样——扩展我们对它的理解。
相反,我们似乎要说的是我们对此的感觉是如何影响了我们的。
当我说落日很美时,我说的是落日产生于我自身的感受,尽管我是用一个提供了一个明显的客观目的——美——给他的判断来表述这个的。
像对休谟一样,对康德来说,问题是我们感觉的判断怎样会拥有客观合理性。
因为当我说日落很美时,我似乎表达了比它呈现于我的更多的东西,实际上也就是说日落的美本来就在那里让所有的人去看的。
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康德拥有比休谟更好的方法。
美学考研 简述并讨论康德的“天才”概念及其对美学史的影响
![美学考研 简述并讨论康德的“天才”概念及其对美学史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d44288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9.png)
简述并讨论康德的“天才”概念及其对美学史的影响。
一、康德“天才”概念观康德所说的天才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能力;是把一种精神能力与另一种精神能力区分开来,这些精神能力之间并无贵贱之分;是一种直觉,是艺术家特有的形象显现的能力。
天才有四个特征:1、独创性。
天才产生出的东西不依据任何特定的法规,同时,天才也不是一种能够按照任何法规来学习的都能。
2、典范性。
天才必须是别人的准绳,具有引领时尚,引领艺术潮流,产生规范性价值的意义。
3、自然性。
天才是天生自然的,不能加以科学的证明,也不能传授。
4、天才只有在艺术领域才存在。
康德认为,艺术史实质上是天才的接力赛,一个天才出现后建立一种艺术法则并成为一般人的典范,直到下一个天才出现而重新建立新的法则,天才在唤醒天才,从而推动艺术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认为天才需要经过训练后才能显现出来。
二、康德对美学史的影响:首先,他为德国古典美学奠定了基础,他努力统一经验派美学与理性派美学的基本思路,虽然没有达到真正的统一,但这极大地启发了其他德国古典美学的理论家们。
无论是席勒还是黑格尔的美学研究都遵循这一思路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黑格尔把两派美学真正统一起来了,因此黑格尔美学也成为集大成的美学体系。
另一方面,康德美学的许多具体理论给了德国古典美学的其他美学家很大启发。
如他关于艺术是想象力的游戏的理念直接启示了席勒提出其“游戏”说。
其次,康德美学也对德国古典美学以外的西方古典美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赫尔巴特、叔本华、齐默尔曼、施莱尔马赫无不受到康德的影响。
如赫尔巴特和齐默尔曼受康德美学的形式主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美学理论。
再次,在现代西方各派美学理论中,仍可以看到康德美学理论的影响。
如“新批评”派提出的“非个人化”的理论与康德的形式主义理论有不解之缘,伽达默尔把艺术与游戏密切联系起来也是直接受到了康德的影响。
总之,康德是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美学理论极为深刻丰富。
他在融合各派美学理论时呈现出的很多矛盾,又极大地启发了后世人们的思考。
天才与风格:康德先验美学中的范畴问题
![天才与风格:康德先验美学中的范畴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26b650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6b.png)
51[1] [美]保罗·盖耶尔:《康德》,宫睿译,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34页。
[2] [美]保罗·盖耶尔:《康德》,宫睿译,第335页。
[3]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25页。
《判断力批判》一书,本文另引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所收中文译本、美国布朗大学教授保罗·盖耶尔英文译本(据德文翻译)以为补充、对照。
周婉京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摘 要】 康德将艺术和科学进行对比,发现美的艺术自身存在着一个矛盾—艺术并非自然,但看上去好像纯然是自然的一个产品似的。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康德引入了天才概念,提出天才就是天生的内心素质,通过它自然给艺术提供规则。
同时,康德在论述天才概念时又明确提出风格之于天才的重要性,风格成为先验逻辑范畴之外的一个审美范畴。
对风格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通过风格来欣赏艺术、鉴定美的艺术,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风格来研究天才的独创性与典范性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康德;天才;风格;范畴;审美判断天才与风格:康德先验美学中的范畴问题康德在1790年出版的《判断力批判》中,以风格(当涉及审美判断时康德使用了“modus aestheticus ”,当涉及模式与教学法时则使用了“modus ”)为切入点初拟了作为纯粹概念的审美范畴,并将有关风格的论述写入《判断力批判》与天才(genius )相关的章节(第49节“构成天才的各种内心能力”)中。
康德认为,“美的艺术是这样一种表象方式,它独自就是合目的的,而且尽管没有目的,却仍然促进为了社交传达而对心灵能力的培养”[1]。
于是便产生了康德所理解的美的艺术自身存在的矛盾—艺术不是自然,但它形式中合目的性的经验(康德以此来形容一个美的对象引出的想象力和知性的和谐经验)又必须使它显得摆脱了任何规则的一切强制,“就好像它纯然是自然的一个产品似的”[2]。
保罗 · 盖耶尔认为,康德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只得引入“天才”概念。
论康德的“天才”思想
![论康德的“天才”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d3a37458ad02de80d4d840f7.png)
1“ 天才” 概念 的引人
在 引入 “ 才” 念之 前 。 了分析 艺术 美 的特 点 , 德 对 自然 天 概 为 康
不 可能 有第 二个 贝 多芬或 者达 芬奇 。 在艺 术领 域 中 .人们对 美 的艺 术 作品 的模 仿 与天 才 本身 也 是 相 对 立的 。因 为这 样 的模 仿要 么就 变 成 因袭而 把畸 形 的 东西 也 仿 造 下 来 , 种畸 形 的东 西 只有 在天 才 那里 才 是有价 值 的 , 模 仿 这 一旦 就 可 能变 成缺 点或 者 不 要 的东 西 ,所 以这 种模 仿 是不 可 能创 造
的发 明者 与最 辛 劳的模 仿 者及 学徒 都 只有 程度 上 的 区别 .但 是他
的, 例如 牛顿 的发 明就 是可 以 学到 的 。康德 认 为 “ 科 学 中 最伟 大 在
论 。康德 的 “ 才” 天 思想 是建 立在其 艺术 论基 础 上的 , 是其 艺术 论 也 的核 心与 实 质 。 康 德 的“ 把握 天才 ” 想 . 更好 地 分析 和理 解 其 思 才能
实质 . 握 康 德 的“ 才” 把 天 思想 。 才能 更好 地德论 述 “ 才” 天 的特征 主要 有四 个方 面 。 第 一 , 创性 。 德认 为独 创性 是 “ 独 康 天才 ” 的第 一特性 。 首先 。 独
才 能更 好地 把握 和 推进 对 于康德 美学 的研 究 。而且 康德 的 “ 才” 天
典范性 , 才能用作评判其他艺术作品的标准和规则 , 而其他艺术作 品也在 这 样 的追 随和 评判 中获 得 自己典 范性 的规 则 。艺 术 作品 之
所 以 要有 典范 性来 限 制就 是 因为 ,天 才 创作 的作 品 并不 都 是有 意 义的, 也可 能是 无意 义 的。
康德的论述美与艺术
![康德的论述美与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fe52bc0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9.png)
康德的论述美与艺术一、康德对美与艺术的看法你知道康德吗?那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哲学家,满脑子都是大智慧。
关于美和艺术,他的看法可不简单。
你要是问我,康德就像是一个搞思想的"侦探",总是能从一件看似普通的事情里,发现一大堆深奥的道理。
康德认为,美的东西不是你看了就知道好坏,而是你看了之后,心里产生一种特殊的感觉,那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却又让你觉得世界变得不一样了。
就好像你站在大海边,看着那一望无际的海平线,忽然心里就有了一种“这世界好美”的感觉,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感觉。
他说,这种美,叫做“无目的的目的性”。
嗯,听上去是不是有点绕?但你想想看,海洋没有任何目的地在和你交谈,它只是在那儿,它的存在就已经能让你觉得它是那么完美,那个时候,你心里就充满了美感。
康德说,美的欣赏是个“无条件”的东西,也就是说,当你欣赏一件艺术品时,你不需要考虑它是否有用,或者它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站在博物馆里,盯着那幅画看,心里想:“嗯,好像这幅画给我带来一种无法言喻的感觉,真不错。
”你并没有在想:“这幅画能给我带来什么财富,或者说它能让我在社交场合上装个逼。
”你只是单纯地享受这幅画带来的美,康德就说,这才是真正的美的体验。
康德觉得每个人对美的感受都差不多,大家对美的标准几乎是一致的。
你看,如果美的标准完全是主观的,那大家就会各自为政,每个人的审美标准都不一样了。
像咱们现在看电影,虽然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但大家都会觉得好莱坞大片那种大场面特效,或者经典的爱情片,大家都可以从中找到某种共鸣。
所以康德认为,艺术和美有一种普遍性,大家都可以感同身受,不管你是来自城市的大老板,还是乡下的普通农民,大家都会觉得《蒙娜丽莎》是美的,那就是因为它触及到了某种普遍的审美标准。
二、艺术的自由性和创作的独立性说到艺术,康德可是有话要说。
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不应该受外界的影响,也就是说,艺术家在创作时,不应该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或者为了某个群体的喜好去调整自己的作品。
简述康德天才论
![简述康德天才论](https://img.taocdn.com/s3/m/ed5f8f3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6.png)
简述康德天才论康德是知名的德国哲学家,他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阐述了有关天才和天才论的观点。
康德认为,天才指的是一种特殊的精神能力,它使得个体能够创造新的思想、观念和作品。
天才是一种非凡的才能,只有极少数人拥有。
康德的天才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天才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康德认为,天才是一种超越常规的、本质上无法被教育的才能。
它不同于一般的才能,而是脱胎于自然,乃是无需经验就能够显现出来的特殊能力。
天才的创造力是超乎寻常的,他们能够找到新的角度、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从而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和进步。
2. 天才的创造是超越经验和规则的康德认为,天才的创造是超越经验和规则的,他强调了天才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自然的产物,因此不受任何规则和经验的限制。
天才不是凭借某些技巧和技能所取得的成就,而是通过他们天赋异禀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获得的成就。
3. 天才是一种本质上无法复制的个体康德认为,天才是一种本质上无法复制的个体。
虽然人们可以学习天才的成果,但是无法复制出他们天才的本质。
天才需要顺应自己的思考方式,追寻本心,才能够施展其天才之能。
4. 天才的创造是通过理性和直觉的统一而产生的康德认为,天才不仅拥有强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具有理性和直觉统一的能力。
天才通过将理性和直觉相结合,来发挥其无与伦比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不但能够超越经验,而且能够超越我们的理性能力。
总之,康德的天才论强调了天才与常规才能的差别,强调了天才的超常特性和本质无法复制的个体性,同时指导人们在理性与直觉的统一下,拓展想象力,实现创新创造的路径。
康德的艺术天才观及其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意义
![康德的艺术天才观及其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303adc6a1c7aa00b52acb83.png)
解 决 途 径 , 供 了新 的 理 论 视 野 。 提
康 德是德 国古 典美 学 的 奠基人 , 的许 多理 他 论命题都 对 整 个 人 类 思 想 的 发展 产 生 了深 远 影 响, 至今 不 衰 。在 《 断 力 批 判》 , 德 对 艺 术 判 中 康 天才问题进 行 了系统 研究 , 他强 调天 才 在 审美 领 域里 的 主 体 地 位 , 为 美 的 艺 术 就 是 天 才 的 艺 认
对其加 以 正 确 理解 是 洞 悉 康 德 艺 术 思 想 的 要 旨
所 在 。在艺 术 论 中 , 给 天 才 下 了 明 确 的定 义 : 他 “ 天才就 是给 艺术 提供 规 则 的才 能 ( 赋 ) 由于 禀 。 这 种才 能作 为 艺 术 家 天 生 的 创 造 性 能 力 本 身是 属 于 自然 的 , 以我 们 也 可 以这 样 来 表 达 : 所 天才
—
—
6 — —
规范 作用 的典 范性 的结 合 。
( ) 创 性 与 典 范 性 的 结 合 一 独
性层 面 的 阐发 , 对 于 典 范性 的 要求 则 是 偏 重 于 而 理性 层 面的 。在对 天 才 观 的 阐述 中 , 德 更 重视 康 独创 性 , 为 独创 性 的作 品是 独 特精 神 风 貌 的 呈 认 现 , 如 邓 晓 芒 所 言 :个 别 性 被 视 为 最 重 要 的 , 正 “ 典范 的普遍 性 则 是 次 要 的 。 但 从 总 体上 来 看 , ” 美 的艺术更 应该 是 独 创 性 与典 范 性 的结 合 , 只有 天才 能将 无 目的 的感 性 存 在 转 化 为 具 有 普 遍 意
天 才 的 特 征
康 德将 艺术 与 自然 联 系 起来 , 以天 才 作 为 自
简述康德认为天才具有的主要特点
![简述康德认为天才具有的主要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66222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9.png)
简述康德认为天才具有的主要特点
康德对天才的定义是:“天才就是天生的内心素质,通过它自然给艺术提供规则。
”康德由这一定义推论出天才的四个特点:
(1)独创性。
一是说天才提供的规则是不确定的,也即是说天才创造的艺术规则是前无古人的;一是说天才创造的规则是无法重复的,也即是说天才提供的规则是后无来者的。
天才的独创性包括立意的独创性和形式的独创性。
(2)示范性。
天才的作品是艺术中的典范,其他艺术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仿,而批评家也可以以这些规则作为批评的标准。
天才的示范性是对天才独创性的限制,因为独创性应该达到示范性的高度才会有意义,否则会走入歧途,成为艺术的怪胎。
(3)神秘性。
这种神秘性表现为创造艺术品的过程是不可言说的,艺术创造的理念是不可传授的。
天才的神秘性还表现为不受主体控制。
(4)天才只属于美的艺术而与科学无关。
康德认为,在科学上大家与庸才的差别仅仅是程度上的,而艺术上的天才与庸才的差别却是在种类上的。
科学巨匠即使是牛顿也不能划归天才之列,因为牛顿的科学原理是按照逻辑规则逐步推导出来的,而他人也可以根据这些逻辑过程理解并表述其中的科学原理。
康德
![康德](https://img.taocdn.com/s3/m/bea45b07ba1aa8114431d978.png)
试论康德艺术论中的“天才”思想一、康德“天才”思想产生的渊源康德在他的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中花了很多笔墨谈论他对于“天才“的看法,他是西方美学史上对天才理论进行系统阐述的第一人。
早在古希腊时期,许多学者就把神助和天才联系在一起。
大哲人苏格拉底说:“诗人做诗不是出于智慧,其作品成于天机之灵,如神巫和预言家之流常作机锋语而不自知其所云,我想诗人所感受亦复如此。
”[3]他的学生柏拉图继承了这一观点。
在柏拉图看来,文艺创作中没有诗人的理性思维,只有神的凭附驱遣。
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由神凭附着,最平庸的诗人也能唱出最美妙的诗歌。
由此可见,柏拉图极力推崇那种神力的驱遣和先知先觉的“灵感”在文艺创作中的功能。
康德对古希腊艺术比较了解和崇拜,他的“天才”思想显然受这种神秘主义天才观的影响。
在康德之前的德国古典美学中,天才思想已经过了一个发展过程。
美学家鲍姆嘉通最早提出“天才”就是对艺术有天生的能力。
苏尔策尔也把“天才”看作自然的天生能力,但是他又认为光有天才是不够的,创造美必须要有相应的技巧、理性、判断等。
赫尔德认为“天才是最高的天赐的精神,按照自然规律活动,与个人的本性一致,对人有益处,”“天才是一种天生的能力,出自那对于人的精神的先验的本原。
”[4]1759年,英国的爱德华·扬格发表了《试论独创性作品》,号召作家不要摹仿古人而要摹仿自然。
他认为天才的特征存在于学问的权威和法则的藩篱之外。
这篇文章在德国文艺界产生很大的影响,无疑康德也不例外。
[5]再从当时德国社会和时代精神来看,康德的“天才”思想受狂飙突进运动影响较大。
当时的德国实行黑暗的专制统治,扼杀人的天性和创造才能,康德对此深为不满,他认为应该尊重和歌颂天才和自由。
由此可见,康德的“天才”思想是在前人关于“天才”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天才”思想并不是他的首创,但在西方美学史上把“天才”思想作为系统化理论化进行研究,康德还是第一人。
二、康德的“天才”思想及特征康德在艺术论中明确地给“天才”下了定义:“天才是替艺术定规律的一种才能(天然资禀),是作为艺术家的天生的创造功能。
试析康德的“天才观“(可编辑)
![试析康德的“天才观“(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c0ea820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46.png)
试析康德的“天才观“1 11新T 7XINHE试析康德的“天才观”文/ 刘善花詹卫武康德认为天才就是主体在自由运用其诸认识能力方面的某赋的典范式的独创“天才是一种产生出不能为之提供任性; 天才具有独创性、典范性、自然性、领域性四个特征。
以一种合适的比例和搭配何确定规则的那种东西的才能,而不是结合起来的想象力与知性构成了天才的内在力量审美只需要鉴赏力, 而创造美需要对那可以按照某种规则来学习的东西的天才和鉴赏力的结合。
康德的“天才观”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交织. 是独创性与典范熟巧的素质于是, 独创性就必须是它的性的结合, 是想象力与知性的融汇, 是自由与必然的统一。
康德“天才观”中所包含第一特性。
.3独创性是一种不可重复的发的辩证性给后人以启示。
明康德认为天才的独创性主要在于体现自然, 而不是简单的模仿自然。
“天才与康德在他的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的色彩。
康德所认为的天才虽然还没有模仿的精神是完全对立的..4 模仿就是可中, 花了很多笔墨谈论他对于’天才“的完全摆脱神秘性, 但他把天才归于自然, 以按照某种规则来学习的素质,这种素看法他是西方美学史上对天才理论进认为天才是一种‘天生的内心素质’ , 从质人人都具备。
而天才不按照任何规则,行系统阐述的第一人。
他的‘天才观“中而取消了天才的神性而赋予天才以人天才的主体是根据自己的直觉进行创作的很多观点对后代美学. 浪漫主义和非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然而后一次的所以创作出来的东西是独一无二的理性主义思想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纵观的天才定义更值得我们细细咀嚼,康德甚至连天才本人也无法说明和总结自己书中关于“天才“的论述我们可以分为后一次对天才的界定明显包含两方面的的创作过程。
独创性的作品还应体现出四个问题来谈: “天才“的界定: ‘天才’意思: 一天才是一种察赋, 即天才具有一种生气, 这种生气是从天才的心中灌的特征; “天才“的构成: ’天才‘与“鉴先天性、自然性: 二, 天才是一种自由注到艺术品中去的。
210900640_天才与约束:论康德的“天才”与“鉴赏”概念
![210900640_天才与约束:论康德的“天才”与“鉴赏”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f1d4f86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2.png)
一、天才、鉴赏与康德对艺术的双重规定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集中探讨了“天才”这一概念,并用“鉴赏”(Geschmack )作为对天才的约束,以防止其任意胡闹。
那么该如何理解“天才”和“鉴赏”这一对概念呢?最直接的理解会诉诸第46节“美的艺术的产品中的合目的性虽然是有意的,但却毕竟不显得是有意的”〔1〕这一双重规定。
在同一段文本中,康德进一步解释道:“……虽然唯有按照规则这个产品才能够成为它应当是的东西,而在于规则的一致中看得出所有的一丝不苟;但却没有刻板,没有露出学院派的形式,也就是说,没有表现出这规则悬浮在艺术家眼前并给他的心灵力量加上桎梏的痕迹。
”〔2〕大体上看,“有意的”是美的艺术之为艺术必须符合的规则,是艺术作品的前提;而“不显得是有意的”是美的艺术不同于在43至44节中提到的其他各种实践产品的区别性特征,是对规则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或曰自由的契合。
那么对艺术而言,作为前提的“规则”和作为区别性特征的“自由地合乎规则”具体指的是什么呢?对于前者,康德在第48节中提到,“由于艺术总是以原因(及其因果性)中的一个目的为前提条件,所以首先必须奠立一个关于事物应当是什么的概念为基础;而既然一个事物中杂多与该事物作为目的的内在规定的协调一致就是该事物的完善性,所以在对艺术美的评论中必须同时把事物的完善性考虑在内……”〔3〕所以,作为艺术作品之前提的“规则”,是作品的诸多性状态按照艺术家事先设想的并欲之实现的概念所具备的统一性,是作品对于概念的完善性。
那在艺术创作中,被事先设想的概念是什么呢?康德[作者简介]任继泽,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艺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
摘要: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提出并讨论了“天才”与约束天才的“鉴赏”这一对概念。
然而二者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张力,仅凭康德文本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天才为何需要被约束、鉴赏如何约束天才,则会分裂二者,产生矛盾。
但依据更广阔的语境,“天才”和“鉴赏”的含义完全可以扩展到彼此之中,使得二者成为同一原则——想象力对知性超越与再和谐——的两个侧面。
最新 论康德的天才观-精品
![最新 论康德的天才观-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900e85f25fbfc77da369b113.png)
论康德的天才观摘要:康德的天才观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其理论基础之上的,是其的实质与核心。
只有真正掌握和理解了康德的天才观,才能对其艺术理论得到更深、更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也只有坚持分析与体悟康德的天才观,才能更好地去领悟和走进康德“美”的世界。
康德所说的天才并不是指智力天赋的高低,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能力,包括“艺术”“规则”“天生”“自然”四个内核,具有“独创性”“典范性”“自然性”和“限于美的艺术领域”等特征。
在康德那里,天才与鉴赏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关键词:康德,天才;艺术康德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系统地提出艺术天才观的美学家。
在其《判断力批判》的第46-50节,全面阐述了艺术天才观的思想。
康德的天才观是在分析与阐述艺术理论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康德的艺术观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通过对“美的分析”和“崇高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为其艺术理论的阐发作了必要的准备和有效的推动。
而我们要分析康德的天才观,就必须先了解他的艺术观。
蒋孔阳先生指出:“康德关于艺术的理论,是以他关于美的理论作为基础的。
鉴赏美的能力是人类心灵的一种特殊能力,创造美的艺术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活动。
因此如果说关于美和崇高的分析,主要是从鉴赏方面来谈的;那么,关于艺术与天才的部分,则主要是从创造的角度来谈了。
”[1] 康德对“艺术”进行分析,首先对其进行了三个限定。
第一,艺术与自然不同,第二,艺术与科学不同,第三,艺术与“手工艺”不同。
同时,康德还分析了“快适的艺术”和“美的艺术”的区别,快适的艺术是以感觉的快适与享受为基点的,美的艺术是一种合目的性的表象方式,是愉悦的可传达的艺术。
而美的艺术所传达的愉悦,也不是像快适的艺术那样是经验的感性享受的愉悦,而是反思的愉悦。
美的艺术要看起来像自然,它要合乎理性的规律,合乎自然的形式,但美的艺术又必须是自由的,是不受任何限制与制约的,是不受传统规律的规定和束缚的。
康德论艺术天才
![康德论艺术天才](https://img.taocdn.com/s3/m/8cb711cb524de518964b7d93.png)
康德论艺术天才作者:赵丽娟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08年第11期艺术天才理论是康德美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判断力批判》一文中,在对纯粹审美判断进行演绎时,康德提出了“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继而对天才进行了论述。
康德讨论的天才是指某些人具有的某种与生俱来的特殊才能,这种才能为艺术制定法规,使艺术得以现实地产生。
一、天才是自然的禀赋康德在判断何为美的艺术时指出,“自然是美的,如果它看上去同时像是艺术;而艺术只有当我们意识到它是艺术而在我们看来它却又像是自然时,才能被称为美的。
”在康德看来,我们能意识到它是艺术,因为它包含了某种人的确定的创作意图。
但是如果它是美的艺术,就该是显不出有意为之的迹象,显不出为了美而人为地创造,而是自然而成的,也即像自然那样。
在这里,自然美和艺术美是统一的。
然而艺术舶确要依据某种规则才能成为它之所以能被命名为艺术的那个东西。
一幅画,有色彩,有形象,有大小远近的安排,要把色彩、线条、光线等组合起来成为一幅作品,需要规则,需要来实现人在其中的主观目的性。
而真正的艺术,每个因素是不能单独拆开分析的,它们组织在一起是浑然一体的,像自然那样。
艺术不能为本身制定产生出作品的规则。
那么,这个规则到哪里找,这个规则是怎样在艺术中隐身的呢?康德的回答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统一,使自然能够为艺术提供这个艺术品创作需要的规则。
而自然却不能在艺术中自我现身,如果它想转为艺术本身,变成人们能领略的对象,自然就需要一个中介,一个通道,这就是艺术天才。
因此,“天才就是给艺术提供规则的才能(禀赋)。
”这种才能是自然赐予的,天生具有的,学而不得的,属于自然的禀赋。
自然是经由天才给艺术提供规则的。
因为艺术创作需要一个先行的规则,而除了自然,无处可寻,如果没有天才这种才能,自然为艺术确立规则的使命不会成为现实的、可感的。
二、天才具有独创性康德论述天才具有四个特性。
独创性是其第一特性。
在天才创作出艺术作品之前,即自然作用于天才为艺术制定规则之前,此种艺术还不存在这样的规则。
最新 论康德的天才观-精品
![最新 论康德的天才观-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900e85f25fbfc77da369b113.png)
论康德的天才观摘要:康德的天才观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其理论基础之上的,是其的实质与核心。
只有真正掌握和理解了康德的天才观,才能对其艺术理论得到更深、更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也只有坚持分析与体悟康德的天才观,才能更好地去领悟和走进康德“美”的世界。
康德所说的天才并不是指智力天赋的高低,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能力,包括“艺术”“规则”“天生”“自然”四个内核,具有“独创性”“典范性”“自然性”和“限于美的艺术领域”等特征。
在康德那里,天才与鉴赏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关键词:康德,天才;艺术康德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系统地提出艺术天才观的美学家。
在其《判断力批判》的第46-50节,全面阐述了艺术天才观的思想。
康德的天才观是在分析与阐述艺术理论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康德的艺术观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通过对“美的分析”和“崇高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为其艺术理论的阐发作了必要的准备和有效的推动。
而我们要分析康德的天才观,就必须先了解他的艺术观。
蒋孔阳先生指出:“康德关于艺术的理论,是以他关于美的理论作为基础的。
鉴赏美的能力是人类心灵的一种特殊能力,创造美的艺术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活动。
因此如果说关于美和崇高的分析,主要是从鉴赏方面来谈的;那么,关于艺术与天才的部分,则主要是从创造的角度来谈了。
”[1] 康德对“艺术”进行分析,首先对其进行了三个限定。
第一,艺术与自然不同,第二,艺术与科学不同,第三,艺术与“手工艺”不同。
同时,康德还分析了“快适的艺术”和“美的艺术”的区别,快适的艺术是以感觉的快适与享受为基点的,美的艺术是一种合目的性的表象方式,是愉悦的可传达的艺术。
而美的艺术所传达的愉悦,也不是像快适的艺术那样是经验的感性享受的愉悦,而是反思的愉悦。
美的艺术要看起来像自然,它要合乎理性的规律,合乎自然的形式,但美的艺术又必须是自由的,是不受任何限制与制约的,是不受传统规律的规定和束缚的。
_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_试析康德审美天才观_袁兆文
![_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_试析康德审美天才观_袁兆文](https://img.taocdn.com/s3/m/33d0da2b5901020207409c18.png)
收稿日期:2002-02-06作者简介:袁兆文(1975- ),男,湖南永州人,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美学硕士生,从事西方文艺美学研究。
2003年2月第24卷第1期湛江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ANJI ANG NOR MAL COLLEGEFeb 1,2003Vol 124 NO 11/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0)))试析康德审美天才观袁 兆 文(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摘 要:康德以前的天才观往往徘徊于神与人之间,逗留于说与不可说之界。
该文试图通过对康德天才观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独创性与典范性,想象力与理解力关系的勾勒和阐发,探寻其天才思想的现实基础、多维特征以及深层本性,从而达到对天才之人性的界定与论证。
关键词:康德;天才;自然性;社会性;独创性;典范性;想象力;理解力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702(2003)01-0045-03康德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而不是一位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批评家。
这已是学术界的共识。
但作为其美学思想延伸的艺术观在人类艺术理论中却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其艺术论中晦涩深邃的天才观更是一朵瑰丽的奇葩。
正确理解和把握天才观是洞悉康德思想艺术要旨之所在。
/天才0是一个神秘的字眼,它彰显着人之自然性和社会性默默无声的对话;它否定着传统理性规范但又拥有合理性与普遍性相统一的/例外0。
这些都是康德天才观精妙所在。
康德说:/在一个美的艺术的成品上,人们必须意识到它是艺术而不是自然。
但它在形式上的合目的性,仍然必须显得它是不受一切人为造作的强制所束缚,因而它好象只是一自然的产物。
0[1](P151)这表明,美的艺术作为一种自由的艺术必须合乎自然的,美的艺术作品本身蕴涵的合目的性必须消弭于无目的性之中。
合目的性与无目的性的沟通与冥合必须是美的艺术作品之本根所在,其内涵在于二位一体的交融与化解是自然而然的。
这巧夺天工的美之艺术作品的创作主体即是天才。
论康德的“天才”思想
![论康德的“天才”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a188c205f8c75fbfc67db285.png)
论康德的“天才〞思想论康德的“天才〞思想摘要:关于天才的论述知道康德才形成系统化的理论。
康德以前的天才往往徘徊于神与人之间,都流于说与不可说的边界。
康德的“天才〞思想是建立在艺术论根底上的,也是其艺术论的核心与实质,把握康德的“天才〞思想,才能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其艺术论,才能更好地把握和推进对康德美学的研究。
关键词:天才;艺术;鉴赏;想象力康德艺术论理关于“天才〞思想的论述较为详尽,艺术天才理论是康德美学的一个重要局部。
在?判断力批判?一文中,从唯心主义先验论出发,康德提出了“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1】,“艺术家天生的创造机能,它本身是属于自然的〞【2】,康德的“天才〞思想对后代美学,浪漫主义思潮和非理性主义文学等影响极大。
一、“天才〞概念的引入早在古希腊时期,许多学者就把神助与天才联系在一起。
大哲人苏格拉底说:“诗人作诗不是出于智慧,其作品成与天机之灵,如神巫和预言家之流常作机锋语而不自知其所云,我想诗人所感受亦复如此〞【3】。
他的学生柏拉图继承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天才不过就是天赋或神助的结果。
在他看来,文艺创作中没有诗人的理性思维,有的只是神的凭附驱遣,而诗人,也只是神的代言人。
因此,即便是最平庸的诗人也能唱出最美妙的诗歌。
我们可以将康德对天才的定义概括为三层:第一,天才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学来的,是属于自然的,是一种自然禀赋;第二,天才是一种创造性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人人都有的,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能拥有;第三,天才能够给艺术提供规那么。
以中国古典文学为例,在屈原之前,只有荀子等少数人写过一些小赋,屈原打破了四言诗的风格,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灵活的新体裁――骚体赋。
这个骚体赋就是屈原发挥自己的天才所创造的,他们创作之初并没有想到要为艺术制定某种法那么,但他们的作品符合时代的需要,艺术的需要,成为后人纷纷效仿并遵从的范本。
因此,这些天才创作的艺术作品变成了艺术典范,无意中也为艺术制定了法那么。
二、天才的特征康德在给“天才〞下了定义之后,论述了“天才〞的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康德的艺术天才观
11-汉本-丁小龙-32
艺术天才理论是康德美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判断力批判》一文中,在对纯粹审美判断进行演绎时,康德提出了“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继而对天才进行了论述。
康德讨论的天才是指某些人具有的某种与生俱来的特殊才能,这种才能为艺术制定法规,使艺术得以现实地产生。
一、天才是自然的禀赋
康德在判断何为美的艺术时指出,“自然是美的,如果它看上去同时像是艺术;而艺术只有当我们意识到它是艺术而在我们看来它却又像是自然时,才能被称为美的。
”在康德看来,我们能意识到它是艺术,因为它包含了某种人的确定的创作意图。
但是如果它是美的艺术,就该是显不出有意为之的迹象,显不出为了美而人为地创造,而是自然而成的,也即像自然那样。
在这里,自然美和艺术美是统一的。
然而艺术舶确要依据某种规则才能成为它之所以能被命名为艺术的那个东西。
一幅画,有色彩,有形象,有大小远近的安排,要把色彩、线条、光线等组合起来成为一幅作品,需要规则,需要来实现人在其中的主观目的性。
而真正的艺术,每个因素是不能单独拆开分析的,它们组织在一起是浑然一体的,像自然那样。
艺术不能为本身制定产生出作品的规则。
那么,这个规则到哪里找,这个规则是怎样在艺术中隐身的呢?康德的回答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统一,使自然能够为艺术提供这个艺术品创作需要的规则。
而自然却不能在艺术中自我现身,如果它想转为艺术本身,变成人们能领略的对象,自然就需要一个中介,一个通道,这就是艺术天才。
因此,“天才就是给艺术提供规则的才能(禀赋)。
”这种才能是自然赐予的,天生具有的,学而不得的,属于自然的禀赋。
自然是经由天才给艺术提供规则的。
因为艺术创作需要一个先行的规则,而除了自然,无处可寻,如果没有天才这种才能,自然为艺术确立规则的使命不会成为现实的、可感的。
二、天才具有独创性
康德论述天才具有四个特性。
独创性是其第一特性。
在天才创作出艺术作品之前,即自然作用于天才为艺术制定规则之前,此种艺术还不存在这样的规则。
或还不能被批评家发现。
正因有了这种天然的禀赋,自然借助于天才而提供这个新的规则。
这个艺术规则不同于科学上的规则。
不是学习他规则的结果,而是产生出新的确定规则的原因。
艺术家用天才来产生这个规则,批评家根据艺术家的创作作品利用审美判断来提出这个规则,来丰富艺术创作的理论。
这种独创性,就是单独的、唯一的、无前例的创作。
这是天才要去完成的事业,正因为这种才能能够发展和创造艺术创作的新规则,才称为天才。
那么,这种独创性从哪里来?似落笔即是,倏然闪现而后挥洒自如,这样独特的理念来源于它的灵感。
所谓灵感,就天才而言是艺术家天生禀赋中具有的感觉、感触或其他的可称为直接性的东西,是“有一种透彻性、思想性的‘灵气’,有一种把握事物本质的直接性的能力,有着丰富灵气和思想的感觉”。
艺术家的天才使之能够把捉生活世界里变化发展的规律,那种感受如此直接,使得艺术家只能以这种方式在此时创作出一首诗、一幅画,当他想再次以同样的方式创作时就已是另一首诗、另一幅画了。
因为是自然向他提供了这个规则,赋予他理性,使他在感性与理性的协和中创作出作品。
正因为天才的独创性,使艺术家的某个艺术作品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的情感的此种表达方式,因而独创性得以使艺术家通过天才为艺术创立规则。
三、天才的作品作为典范
天才的作用何在?天才独创出原则,不是为束之高阁,它要能被人作为示范来加以模仿,天才的作品被用作人们评判艺术的准绳或规则,因此它带有示范作用。
批评家判断美的艺术依据是什么?要依据具有天才的艺术家的实际创作而进行反思性判断。
在具有天才的艺术家那里,产生出艺术创作规则,这就好像为艺术世界颁布了法典,人们依此鉴赏艺术,依此来创作艺术。
也就是把这种规则从已经被创作的作品中抽象出来,以此作为模仿创作的范例。
但是此处的模仿不同于对艺术对象的单纯模拟,与以往文艺理论中的“模仿”不同,是通过此作品,参照此规则,创造出更加具有独创性的作品。
天才所产生的作品不是给具有一般才能的人作为照抄照搬的模子,而是就启迪另一个具有天赋才能之人追随的灵方。
是在艺术中,借鉴前人而又摆脱前人的创作规则,才能够自由的创作出新的艺术规则,丰富艺术创作。
“只有那种我们即使最完备地知道但却还并不因此就立刻拥有去做的熟巧的事,才在这种意义上属于艺术。
”因而天才所具有的示范性只是他人追随的榜样,即使别人熟悉了一个雕塑作品的制作过程,也不能按此创作出同样的具有精神的作品,他只能借此种天才提供的艺术法则来指引自己,继而创作出自己的独特的作品。
康德认为,天才是艺术特有的光辉之处,只有人才有艺术,只有天才才能创造出艺术。
自然通过天才展现了艺术品产生的规则,使天才能够自由地去实现这个规则。
而判断力依此来评判作品,把天才的作品当成一个准则。
所以真正显现为美的艺术,必定是天才的艺术。
四、想像力和知性的自由运用
艺术是具有人的某种意图的,是一个给予的概念,由知性来提供,而要用适合于此概念的形式表达出作品,则需要想像力。
因此,康德把构成天才的内心力量的支撑因素理解为想像力和知性。
天才作为一种艺术才能,是通过展示那些为体现一个确定的概念而含有丰富材料的“审美理念”而显示的,因而使想像力循着知性的合目的性而自由表现。
这时,艺术天才为一个已给定的概念找到相匹配的理念,继而运用形象把理念外化成作品,以此来把情感传达给别人。
艺术的意图要寻找直观的表象,即表现形式,需要判断
力;把理念与形式表达出来,要靠天才。
天才把想像力产生的游戏冲动诉诸到一个清晰的概念里,这个概念就没有受规则的约束而以想像力的丰富传达出来。
也就是,由一个概念想像力自由发挥,而当真正表现为作品时,因想像力的丰富,表达出来的不局限于此概念但又显现了此概念,这样的作品才能称为艺术作品。
天才是大自然的宠儿,它把理性的自然转变成了现实的艺术作品,既体现了人的目的意图,又自由的表现了艺术的非现实功利性。
康德以此解释了一个问题:“天才何以能在既无规律可循又无明确方法可用的情况下创造出艺术作品,而批评家却又是根据这么一件产品探寻出艺术规律的。
”因为人类主体内心的普遍“共通感”,及主体为艺术制定规则的天才才能,使人的情感得以普遍传达。
自然启灵天才,艺术家用天才把握住了自然的本质之处,以艺术作品的方式表现出这种把握,普遍传达了人的情感;而天才的艺术家自己不能完全说清创作步骤和方法,因此要由批评家以鉴赏力探寻这种艺术家赖以创作的艺术规则。
继而指导他人进行创作,为艺术创作增添新的内容。
因此,“天才就是:一个主体在自由运用其诸认识能力方面的禀赋的典范式的独创性。
”艺术家依靠天才,自由的运用想像力又不离开知性的限制,使艺术符合康德所说的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原理。
康德用判断力使知性逐渐达到理性的自由,用艺术来沟通自然和自由。
自然通过天才为艺术制定规则,天才又在判断力的指导下反观自然,使之体现人的目的,实现人的自由。
在对纯粹审美判断进行演绎中,康德阐释了人的情感能够普遍传达的先天的主观条件是艺术这个具有可感性的现实之物,而艺术的创作离不开天才。
天才是主体的一种理想的才能,它使人自由的游走于概念与理念之中,为人达到自由找到了一条艺术的林中路。
康德的天才理论是对前人的总结,又对后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