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会与五四运动 巴黎和会与五四运动有何联系
五四运动始末与中国新思想

五四运动的先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发生前,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
军阀势力利用封建传统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推崇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精神支柱的孔孟之道,借以维持自己的统治。
严酷的现实引发当时先进分子的反思。
他们认为,辛亥革命由于忽视了思想文化战线上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致使革命的成果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为了完成改造社会的历史使命,必须“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
于是,作为五四运动的先导,标志中国人民新觉醒的新文化运动便应运而生了。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1916年起改名 《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启蒙思想家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吴虞、钱玄同、刘半农、易白沙等是它的主要撰稿人。
随后继起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的还有《每周评论》、《晨报》、《京报》等报刊。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阵地。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提倡民主,就是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平等自由,争取实现西方立宪共和制的国家;提倡科学,就是反对迷信和盲从,介绍科学知识,主张以科学的法则来判断一切。
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们认为,只有民主和科学才能“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李大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它的倡导者们主张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伦理道德。
对孔孟学说进行猛烈评击。
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虽然是一场提倡资本主义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其指导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的范畴,但是,这场运动毕竟打破了长期禁锢人民思想的的封建牢笼,震动了中国的思想界,启发了人民群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冲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未曾有过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在新文化运动中,面对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政治和社会的黑暗混乱状况,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怀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对中国是否适合,坚持不懈地继续探求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浅谈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浅谈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摘要:1919年5月4日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为导火线而爆发的五四运动是北京大学等北京十几所学校的学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的宣言。
学生的爱国行动虽然受到了北洋政府的严厉镇压,但是它也为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大范围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历史意义,及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想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也拉开了序幕,这场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事件。
这场运动倡导的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等五四精神成为中国近代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将其继承并发扬光大。
关键词:五四运动背景经过历史意义现实意义一:五四运动(一)五四运动的背景(1)政治环境。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
但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座大山,却仍然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
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革命的果实,又在1915年,为实现他的皇帝梦而接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使中国面临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
袁世凯死后,各帝国主义支持的各派军阀连年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而国际方面,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指出了道路。
十月革命帮助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2)经济环境。
在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洲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
中国的民族资本工业在这时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也壮大起来了,产业工人的数目由1913年的约65万人发展到1919年的200万人左右。
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参加斗争,是五四运动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线是什么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切特权,取消"⼆⼗⼀条",收回⽇本在⼭东的特权等要求遭到⽆理拒绝。
消息传到国内,激起⼈民强烈义愤。
这就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线。
五四运动导⽕索1914年第⼀次世界⼤战爆发,⽇本借⼝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东省,夺取德国在⼭东强占的各种权益。
1918年⼤战结束,德国战败。
1919年1⽉18⽇,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
北京政府和⼴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的“⼆⼗⼀条”不平等条约,归还⼤战期间⽇本从德国⼿中夺去的⼭东各项权利等要求。
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且在对德合约上,明⽂规定把德国在⼭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本。
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合约”上签字,从⽽激起了中国⼈民的强烈的反对。
导致激起青年们发起“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是⼀场伟⼤的群众爱国运动。
它的⽃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表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史上前所未有的。
它充分发动了群众,⼯、商、学联合起来,农民也有部分参加了,实际上揭开了全民族进⾏彻底的反帝反封建⽃争的序幕。
五四运动是⼀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使中国⼈民进⼀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暗,同时进⼀步提⾼了中国⼈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和觉悟;促进了全国⼈民对改造中国的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既揭开了新民主主义⾰命的序幕,⼜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命的开端。
从此,⽆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民众的⼒量得到了⼴泛的发动等,这些不仅使五四运动本⾝具有新民民主义⾰命的基本内涵,还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创造了阶级上、思想上和⼲部上的条件。
巴黎和会_谣言与五四运动的发生_熊玉文

民国档案 2012. 4 91
致”。虽然陆征祥在和会初期电告国内专使之间 相处“极融洽”,外国舆论也“颇赞我之容纳两方 出于一致”①,但南北之间的鸿沟很难泯灭。王正 廷在去巴黎的途中给南方政府非常国会写信,道 明自己与 会 的 目 的 就 在 于 监 视 北 方 代 表,“得 与 闻提议之内容,谈判之颠末,与其影响于国利民福 者,奚若庶使邦人君子,咸晓然于当轴者之所为, 于以昭示大公,慰我民望。”②
拥次席代表的名衔自失代表发言的机会与顾维钧在会议上的表现相形见绌遂于顾维钧生妒妒其辞令优美骤得令名而又欲攘他人之功月底国内报纸译载大陆报字林西报等外报消息报道一则中国代表顾维钧已附曹党而受曹指挥的近中国所未见最大政治黑幕即顾维钧在其妻去世后近由驻巴黎北京代表为冰人已与曹汝霖之女订婚对于这则谣言的来源顾维钧在其回忆录中留下了详细记录其在招待李石曾的午宴上曾当面质问王正廷的造谣王正廷也如实予以承认
政府谁来代表中国收回这些利权? 南北政府之间 以不快之感”; 然后故意把中国唯一可以依赖的
的猜疑和争斗给和会蒙上了一层阴影。青岛是直 接归还还是间接归还? 日本的盛气凌人又给和会 带来了不祥之兆。于是,在巴黎和会过程中,谣言 四起,人心恐慌,梁启超一封普通的电报遂能激起 五四之变。以往关于五四运动发生的研究,经典 的结论是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点燃了五四运动的 导火线。可是仔细梳理五四运动爆发前从巴黎传 回的信息,梁启超的电报并未言中国外交失败,威 尔逊对“欣然同意”的指责国内无人知晓,巴黎和 会满足日本要求的有关山东条款的消息还未传 到。因此,本文从谣言这一角度出发,探讨巴黎和 会期间由外交引发的谣言所构建的信息环境对五 四运动发生的刺激作用,试图能够合理解读在真 正的外交失败消息到达之前五四运动突然发生的 逻辑。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第五章第二节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教案教学目的基础知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和标志。
新运动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基本内容。
新运动文化运动的意义。
巴黎和会对中国问题的无理决定。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
思想认识:1、新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的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主主义的开端。
能力培养: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文化运动播放有关新文化的视频,引导学生搜集相关信息。
1、兴起的背景:北洋军阀统治中国,在文化领域内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一些帝国主义分子也乘机兴风作浪。
目的是为袁世凯当皇帝作舆论准备。
讲清楚孔子与孔教的区别。
有时间的和兴趣的话,可以联系前文讲述康有为的人生轨迹的改变。
2、兴起的标志1915年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
3、基本内容:四提倡和四反对4、代表人物及主要阵地引导学生看课本插图。
5、历史意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6、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文化运动有了全新的内容。
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开始了解、研究马克思主义。
7、新文化运动的影响:⑴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⑵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⑶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⑷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二、五四爱国运动播放电影《我的1919》的片断,引导学生思考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巴黎和会

处理战争遗留问题,谋求战后和平 (表面)
瓜分战利品,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实际)
英: 维持世界殖民强国地位和欧洲均势
操纵国及 法: 尽可能削弱德国,树立欧洲大陆霸主地位 其意图 美:扩大影响力,进而称霸世界 (“十四点原则”) 日: 将在一战期间所获得的侵略权益合法化 意: 扩大领土,要求英法兑现承诺 争夺:处理德国问题(英美 法)
国 国
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维持殖民优势,保持“势力均衡”, 维护世界霸主地位
国 最大限度,削弱德国,重建欧洲大陆霸权
扩大领土
各国政策 落脚点和 出发点?
意大利
日 本 夺取权利合法化
据理力争的顾维钧:才气纵横,31岁任 中国出席巴黎和会代表团全权代表之一
和会的辩论会上,面对日本咄咄逼 人的攻势,顾维钧巧取日本全权代表牧 野的一块金怀表,激怒牧野,指责顾为 盗贼。顾维钧反诘:“日本掠夺了中国 山东省,是不是世界的盗贼呢?一块怀 表引起牧野如此愤怒,那么山东三千六 百万百姓丢失山东该不该愤怒,四万万 中国人民该不该愤怒呢?”继而,顾维 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主权、经 济等诸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 正立场,发言获得一致称赞。
第1课
巴 黎 和 会(知识体系)
一. 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 二. 巴黎和会的召开 三. 巴黎和会上的争夺与勾结 四. 巴黎和会的内容
《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 对奥、保、匈、土 和约 建立国际联盟
凡尔赛 体系
五. 巴黎和会的性质
分赃会议 战前列强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继续
时间、地点: 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凡尔赛宫
《凡尔赛和约》
巴黎和会上的“巧合”
◇举办和会的时间——1919年1月18日,地 点——法国的 凡尔赛宫 1871年1月18日,正是在此时、此地德意 志帝国打败法国举行了统一的仪式。 ◇《凡尔赛和约》签字的地点——凡尔赛宫 镜厅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正是在此地 加冕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
历史上五四运动的结果是什么

历史上五四运动的结果是什么五四运动是一场发生于中国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那么你了解五四运动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五四运动的结果,希望能帮到你。
五四运动的结果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而五四运动从历史结果来看,确实让北洋军阀政府对社会各界人士做出了让步,那么,五四运动胜利成果都有哪些呢?面对丧权辱国的21条,学生们喊着还我国土和主权的口号,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游走,并且放火烧当时北洋军阀政府官员曹汝霖的住宅,这迫使北洋政府开始正视这个社会问题,开始把合约签与不签作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来考虑。
这在过去的封建专制统治当中就是一个很大的胜利。
而在轰轰烈烈的运动之下,北洋军阀政府迫于国民巨大的压力,不得不选择了妥协。
最初为了镇压运动,官兵捕获了不少学生,而在运动之后,这些学生就被全部放回。
这只是五四运动胜利成果之一。
最终,北洋政府做出决定,罢免了当时与会代表,选择了新的代表人员参加会议。
而运动发展到了后期,总统徐世昌也不得不辞职,早期为了镇压学生和工人运动,陈独秀作为革命者被捕,后来在多方交涉之下,军警们也放出了被捕的陈独秀。
在随后的政府高级会议当中,面对山东的主权问题等,高层内部达成了一致协议,拒绝签字。
而在随后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也执行了当时的决议,没有在凡尔赛条约上签,捍卫了山东的主权。
而这就是五四运动胜利成果的最终体现。
五四运动的精神五月四日是我们中国的青年节,国家之所以将这一天定为青年节,是因为在1919年的五月四日,众多的年轻人发动了一场救国运动,这一场运动被称作为五四运动,它是影响中国近代史的一次运动。
五四运动的精神影响了众多的年轻人,那么它的精神是主要哪些呢?五四运动是一次爱国救国的运动,因此五四运动的精神就包括了爱国。
当时之所以会发生五四运动,就是因为国家处于存亡之际,他们就是为了救国才发动这样的一场运动。
因此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就是爱国。
五四运动的发动者都是中国近代的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同时受到了中西文化的影响,他们不仅仅拥有丰富的知识,更拥有忧国忧民的胸襟,他们更拥有爱国的精神。
五四运动:中国民主思想的显著标志

五四运动:中国民主思想的显著标志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重大时代意义的社会运动,是中国领取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标志着中国民主思想的显著标志,对中国民主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五四运动的背景自十九世纪初来,中国被列强所欺凌、割让领土,外国资本不断涌入,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一直处于落后和被动的状态,青年士子开始感到了民族危机和国家危难,期望借助于民主思想的洗礼和启发,能够找到出路,振兴中华。
二、五四运动的起因五四运动的直接起因是因为当时的政客们在巴黎和会上签署了《凡尔赛条约》,将德国在中国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导致了中国的民族尊严遭到了践踏,国人对被迫缔约感到极度不满,更引起了中国青年的极大关注。
此外,中国社会的改革进程十分缓慢,封建文化早已被青年人视为枷锁,人民贫穷、无知、受压迫等问题逐渐浮现,诸如此类的问题也一度加剧了中国青年的不满情绪。
三、五四运动的影响五四运动不仅影响国内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发展,并为中国迎来现代化进程开了一扇门。
1.中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由此而来的,是一场文化思潮的革命——新文化运动。
这股运动关注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倡导对科学、性别平等、爱情自由、人性解放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认知。
同时,新文化运动倡导用现代日语、白话文来创作文学,推翻文言文的传统创作方式,使中国文学走向了现代化的道路。
2.中国思想解放五四运动是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
它推动了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重解读经典,开启了先进思想的通道。
3.中国的政治变革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民主运动的一个开端。
它被广泛的认为是中国现代化和国家建设的开端。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创办人之一胡适认为:“五四运动遗产,对国家有三方面的贡献:第一,把国家从旧文化的沼泽中解放出来,呈现了一种新的面貌; 第二是为中国出现了新的社会形态创造了形态基础; 第三是为中国创立了真正的国际知名。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口诀记忆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九一九五四起,巴黎和会导火线。
军阀黑暗是根本,工人主力学先锋。
五四运动初胜利,彻底反帝反封建。
拯救民族于危亡,捍卫民族的尊严。
凝聚民族有力量,思想启蒙国进步。
民主革命转折点,传播马克思主义。
最早介绍李大钊,南陈北李约建党。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工人运动多发展,宣传马克思主义。
共产国际多帮助,南陈北李共建党。
一九二一年七月,十三代表聚上海。
最后一天转南湖,明确目标定机构。
开天辟地大事变,中国革命获新生。
中共二大更踏实,最低纲领有提出。
红船精神代代传,首创奋斗与奉献。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中共成立搞罢工,可惜敌人太强大。
工人运动多总结,革命统一战线建。
三大通过合作案,一九二四合作起。
国共合作第一次,三民主义旧变新。
联俄联共助农工,打倒列强除军阀。
国民政府广州建,推翻北洋有北伐。
蒋汪叛变多屠杀,国共合作惨失败。
简论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

简论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
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就由店铺简论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吧!
简论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
第一,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新的社会力量。
第二,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第三,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慨,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
五四运动的意义在于:
①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助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这给予帝国主义和封建势以沉重打击。
②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这表明中国工人阶级已经有能力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③五四运动开辟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时期,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④五四运动的指导力量是初步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始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
五四运动的爆发和意义

五四运动地爆发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地失败,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地爆发.在新地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地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相当迅速地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逐渐成长起来.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经达到余万人给五四运动增加了更广泛地群众基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在新文化运动掀起地思想解放潮流中影响了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地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地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十月革命地胜利给我国带来了曙光.在当时,陈独秀就说,十月革命以后,“中国人受了两个教训:一是无论南北,凡军阀都不应该存在;二是人民有直接行动地希望.五四运动应运而生”.毛泽东也说,俄罗斯以民众大联合打倒贵族、驱逐富人地事实,使“全世界为之震动”.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异军特起,更有中华长城渤海之间,发生了‘五四’运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年上半年召开地巴黎和平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地“二十一条”及换文地陈述书遭到拒绝,会议给予中国地只是归还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德国掠去地天文仪器.北洋政府居然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激发了各阶层人民地强烈愤怒.五四运动由此爆发.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五四运动地意义在历史新时期条件下发生地五四运动与以辛亥革命为代表地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地特点: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地彻底性.它不同于义和团地笼统排外主义,他彻底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地地实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地群众运动.它既没有像康梁那样企图依靠傀儡皇帝来救国,也没有像辛亥革命那样单纯借助军阀力量来实现共和,而是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三,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工人运动地结合.五四运动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地全面启动,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地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地起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正是因为五四运动具备了新地历史特点,它也就成了中国革命地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阶段地开端.发扬五四精神纵观五四全过程,从启蒙运动、爱国运动到马克思主义地抉择,无一不是昂扬着一种理性精神.虽然它还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甚至这种倾向在以后地岁月里有着严重地发展,或者是全盘西化,或者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但中国人民始终在中国共产党地领导下,经过长期地实践磨练,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地实际相结合,完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地战斗历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五四时期地内容极其丰富,它所涉及地方面可谓领域广阔,意义深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出现地各种政治思潮,几乎都是在五四时期传入或兴起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地一些著名人物,也是在五四时期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地.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地许多革命运动,如工人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等等,追根溯源,都是从五四时期发端地.从年地“五四”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构成了一幅完整地绚丽多彩地历史画卷.因此,五四运动地主流是应该充分肯定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从历史上看,凡是一场重大地社会变革,总是伴随着思想启蒙运动地兴起,昂扬着一种理性精神.人们依靠理性地武器,冲破旧地思想枷锁,并以理性之光照耀着前进之路.从意大利地文艺复兴,法国地启蒙运动,到中国地五四运动,无一不是如此.现在地中国和“五四”当年已大为不同,但五四时期那种重视理性地精神,仍然是值得发扬地,它所呈现地一些基本规律,仍然是值得我们借鉴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五四”兼有爱国、文化运动两大特征,就是救亡和变革两大思潮交汇地结果,救亡和变革,相反相成,而已变革为关键,因为不变革无以救亡.考察五四运动地全过程就是从变革开始,促进和推动了救亡,而救亡又反过来促进和推动了变革地深入,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地问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因此,变革是救亡地根本途径.这一点对我们今天也有启迪.不变革就要被开除球籍,救亡也就无从谈起了.年前写在“五四”理性大旗上地是民主和科学.年后地今天,自然应赋予它新地内容,但当年提出地民主和科学地关系,“如舟车之有两轮”,相辅相成,却仍然是值得赞许地,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实行民主.没有一个安定、团结、民主、和谐地政治局面,真正地科学研究也就无从谈起.而民主地真正实现,又有待于科学地发展,道理十分明白:如果人民仍然处于蒙昧地状态,还谈什么民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五四青年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非盲从,而是经过了一个比较、鉴别、实践、认识地复杂过程地.例如当社会主义各派思潮涌入中国地时候,他们中地大部分还是相信无政府主义、工读主义、新村主义等空想地学说,只是在经过了半年地实践失败以后,才转向追求科学社会主义.五四新文化运动地最大成就是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地传播和它在同中国实际结合中地不断发展,是“五四”以来民主、科学地主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经济、政治地改革,必然伴随着文化、教育地改革来进行,而且必须把后者放在极其重要地地位.不然地话,前者就不易完成,完成也不易巩固.所以,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把教育问题解决好.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发扬五四精神才有利于培养我们爱国精神,在理性地基础上培养勇于探索地精神,有利于搞好教育建设.肩负历史使命毛泽东同志赞扬青年是“八、九点钟地太阳”,强调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号召广大青年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地道路.邓小平同志深情地指出,“青年一代地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地希望所在”,希望广大青年争当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地一代新人.江泽民同志强调,“青年刑责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希望广大青年为党和人民事业坚韧不拔开拓前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作为新一代地青年,在弘扬五四精神地同时,应肩负历史使命.也就要求我们树立理想,立志报国,献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地伟大事业,自觉地把自己地人生追求同祖国和民族地命运前途联系起来,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地实践中发挥自己地聪明才智,就是要深入群众,投身实践,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地地方去,了解国情,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开拓视野,这就要求我们青年勤奋学习,善于创造,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努力学习经济科技法律历史和其他方面地知识,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深刻认识我国地基本国情,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地优良传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五四运动虽然已经过去周年,但它地精神却经久不衰代代相传,激励着一代代地青年们肩负起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地重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八年级历史五四运动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五四运动知识点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一、五四运动的时间和地点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5月4日,起始地点在北京,之后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
二、五四运动的原因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的失败和中国政府的被迫签署了列强在中国租借地的协定。
但五四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的西化进程和民族解放的迫切要求。
三、五四运动的主要反映五四运动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1.反对帝国主义:五四运动发生前后,美、英、法等列强陆续提出租借权、铁路维权、赔偿款等要求,遭到了中国学生和爱国人士的强烈反对。
2.反对封建主义:五四运动高喊“打倒孔家店”,反对儒家文化的传统教育体系,提倡现代科学教育。
3.倡导民主自由:五四运动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要求选举、宪政、自由恢复。
4.发扬爱国主义:五四运动通过激烈的抗议活动,公开宣扬了“爱国主义”的思想。
四、五四运动的影响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1.文化思潮: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对文化教育、文学、艺术、音乐、体育等领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政治意识:五四运动培养了中国青年的革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3. 生产技术:五四运动推动了现代化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社会对西方生产技术的接收。
4. 教育改革:五四运动提倡现代科学教育,对中国教育观念和制度的更新发挥了显著作用。
五、总结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端,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极具影响的重要事件,影响了中国的文化、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五四运动的精神永远鼓舞着中国人民,为中国的现代化和国家发展提供了不可磨灭的动力。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五四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五四运动有何历史意义>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919年1月1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获胜的27个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
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出了陆征祥、顾维钧等5位代表参加会议。
巴黎和会不顾中国提出的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三项提案,背信弃义,把德国在青岛及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5月初,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激起各界人士的强烈义愤。
5月4日下午二时,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以及工业、农业、医学、政法等十几所专科以上学校的3000余名学生,高呼“还我青岛”、”取消21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挠,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安门前,举行抗议集会,并火烧签订21条时的外交次长、卖国贼曹汝霖的家――赵家楼。
一场震惊中外的反帝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了。
反动军警当场逮捕32名爱国学生。
反动政府的倒行逆施更激起了社会各界义愤,纷纷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
5日,北京各大专学校开始总罢课。
6日,天津、上海等20多所院校行动起来,声援北京学生。
社会名流和各界人士也纷纷谴责反动当局。
6月1日,反动政府接连发出两道命令:一道为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辩护;一道诬蔑学生爱国斗争为非法行为。
卖国竟然有功,爱国反而有罪,反动当局的罪恶行径,刺痛了爱国学生和民众的心,一场更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兴起了。
6月3日,北京各校学生2000余人走上街头,展开反帝爱国演讲,当天有170名学生被捕。
4日4000多名学生上街演讲,又有700余人被捕。
消息传到上海,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工人阶级挺身而出,投入反帝爱国斗争的行列,发起影响深远的“六五”政治大罢工。
五四运动进入了第二阶段。
6月5日上午,上海日商第三、四、五纱厂5000多名工人在“不替仇人做工”的口号声中首先宣布罢工。
下午,陆家嘴、杨树浦一带多家工厂的2万余工人投入反帝爱国大罢工。
随后几天,上海各行业的工人积极响应,10日形成全市总罢工,并发出誓言:“不达惩办曹、章、陆目的,誓不开工”。
历史事件五四运动

历史事件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之一。
它发生在1919年,由于中国的无耐政治局势和对于外国列强的不满,广大学生和知识分子积极参与运动,成为中国新思想运动的标志。
本文将从五四运动的背景、原因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
五四运动背景五四运动发生在中国政治局势动荡的年代,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对于巴黎和会决定割让山东给日本的抗议升温。
此时,全国范围内爆发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五四运动就是这个抗议浪潮中最为突出的一次。
五四运动原因五四运动的爆发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包括国内的政治局势不稳定,外国列强对中国的压迫以及中国学生对于现状的不满等等。
在政治方面,中国刚刚结束辛亥革命,国内政权更迭频繁,政治不够稳定。
在外交方面,巴黎和会决定将山东割让给日本引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
此外,中国学生也对于传统文化和思想体系产生了怀疑和否定,他们渴望接触到更先进的西方思想。
五四运动影响五四运动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五四运动开启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思潮,使得中国学生群体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
其次,五四运动的爆发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其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再次,五四运动促使中国开始接受西方思想和文化,对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五四运动还激发了中国民族自尊心的抬头,促使中国人民探索本土文化和民族精神。
总结五四运动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对于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爆发是中国长期积压的不满情绪和思想觉醒的结果,也是中国学生群体催生的新思潮,为中国的革命进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五四运动不仅对中国产生了重要的历史意义,也对世界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学习,珍视五四运动的精神遗产,继续为祖国的繁荣和进步做出努力。
五四运动的起因及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的起因及历史意义五四运动的起因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这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起因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协约国参加了会议。
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甚至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引起北京学生的强烈愤慨,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斥责日本的无理行径,并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
在这种情况下,和会代表提交了关于山东问题的说帖,要求归还中国在山东的德租界和胶济铁路主权,以及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等不合法条约。
但结果,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准备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上签字。
最终,英、美、法、日、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在1919年6月28日还是签订了《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本。
巴黎和会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由此爆发了五四运动。
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即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组成部分,使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关于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指的是五四运动中的精神,即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运动的意义和

五四运动的意义和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运动。
它发生在1919年5月4日,由于巴黎和会上对中国的劣势条约签订,激起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愤慨情绪。
这一运动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革,而且密切相关于中国革命和儿童发展的历史进程。
首先,五四运动在政治上具有重要意义。
当时,中国政府的无能引发了人民的强烈不满。
五四运动成为了中国对抗外国不平等条约的起点,为中国国家独立和主权的争取奠定了基础。
运动中的抗议和示威活动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加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支持,对中国的外交事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五四运动在文化上也具有深远意义。
这场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化运动的开端,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和现代文化的融入。
五四运动时期,许多学者和革命家推崇西方文化的精髓,强调科学与民主的重要性。
他们主张创造新文化,追求民族独立自主以及个人自由的精神。
这些文化观念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不仅对中国文化史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对世界文化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五四运动在社会上也引发了许多重要的变革。
此前的中国社会处于落后状态,儒家思想的束缚限制了社会的进步。
然而,五四运动带来了社会觉醒和社会改良的浪潮。
运动中推崇的自由、平等、科学的理念激发了年轻一代的创造力和进取心。
这使得中国社会产生了诸多新的思想潮流和社会运动,如新文化运动、女权运动、工人运动等。
这些潮流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此外,五四运动还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动力。
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起点之一,启发了许多青年投身于中国革命的行列中。
运动中形成的革命理念、组织思想和斗争经验,为后来的革命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五四运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的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运动。
它在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带来了重要的变革,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巴黎和会与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与五四运动有何联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 年1 月,英、美、法、日、意等27 个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召开所谓“和平会议”,实质上是一个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其目的是为了重新
分配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中国曾经在战争期间对德宣战,也算是战胜国之一,因
而也派外交总长陆征祥率领代表团6 人出席了会议。
在巴黎和会上,年轻的中国代
表、著名的外交官顾维均向帝国主义列强据理力争,作了强硬发言,提出废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巡警,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撤销领事裁判权,归
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等七项条件。
接着,在中国旅欧学生要求下,又提出取消“二十一条”和要求收回大战时被日本乘
机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权利的陈述书。
当时,许多中国人,包括一些进步的知识分
子,对于帝国主义还抱有幻想,期望巴黎和会可以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奴役。
由于美、英、法和日本相互勾结,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又奉行对外妥协的卖国政策,帝国主
义根本不理睬中国人民的正当要求,无视中国的主权和作为战胜国的权利,竟无理地
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全部让给日本,至于日本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二十一条”,又借口不在会议的讨论范围之内而置之不理。
中国不仅没能收回山东的权利,反被日本帝国主义将它在山东侵略的权益用《凡尔
赛和约》规定了下来。
顾维钧不惧日美英法勾结欺侮弱国的淫威,为维护中国山东权
益大义凛然,挺身而出,怒斥列强,拒签和约。
巴黎和会彻底暴露了帝国主义的狰狞
面目,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的无理决定,极大地震怒了中国人民,也打破了中国人
民对帝国主义的幻想。
1919 年5 月4 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吹响了反帝爱国的战斗号角,“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的吼声传遍全国。
6 月3 日以后,中国工人阶级以巨大的声势,以政治大罢工的形式,参加了反帝爱国斗争,狠很地教训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由学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