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练习三 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练习三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北师
大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数轴上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2.掌握用数轴比较大小的方法。
3.能够用数轴表示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数轴上的正负数
2.正负数的比较
3.实际问题的数轴表示
三、教学重难点
1.算数意义和数学意义的转换。
2.数轴上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3.学生思想定势的克服。
四、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课堂讨论法
3.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一个小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数轴上的正负数的概念。
2. 讲解正负数
通过板书、示意图的方式来讲解正负数的概念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3. 数轴的绘制
讲解数轴的绘制方法,让学生自己绘制数轴。
4. 用数轴比较大小
讲解如何用数轴比较大小的方法,通过实际的例子来让学生掌握方法。
5. 实际问题的数轴表示
讲解实际问题用数轴表示的方法,让学生举出实例并自己尝试用数轴表示。
6. 练习与巩固
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于数轴的练习,并且进行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上的练习和作业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七、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上的练习。
2.在家里自己练习比较大小,并且自己做一些实际问题的数轴表示。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教学内容: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
2、从多种角度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3、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4、经历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的思想。
5、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用活所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单元教材分析: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初步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性质,学习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
本单元主要通过五个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面的旋转(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等内容,并参与实践活动。
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体现以下主要特点: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教材的第一个活动体现的内容是“由平面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几何体”,这不仅是对几何体形成过程的学习,同时体会面和体的关系也是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教材将此课题目定为“面的旋转”的原因。
教材呈现了几个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观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经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
在结合具体情境感受的基础上,教材又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通过快速旋转小旗,引导学生结合空间想象体会立体图形的形成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还提供了若干由面旋转成体的练习。
2.重视操作与思考、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操作与思考、想象相结合是学生认识图形、探索图形特征、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
在本单元中,教材重视学生操作活动的安排,在每个主题活动中都安排了操作活动,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单元概述☆单元教材分析学习图形的运动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结合实例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本单元学习的图形的运动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实例观察,使学生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
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知道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或轴对称,能形成一个较复杂的图形,并能运用图形的运动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本单元主要通过四个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图形的旋转(一)图形的旋转(二)、图形的运动、欣赏与设计。
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体现以下特点。
1.在图形的旋转中,经历循序渐进地学习过程。
对“图形的旋转”的再认识分成了两个课时。
“图形的旋转(一)”活动,教材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旋转的特征,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
“图形的旋转(二)”活动是在前一课时“旋转线段”的基础上,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2.结合观察、操作、想象,体会图形运动的过程。
教材呈现了多个由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形成复杂图形的情境和多个拼图游戏,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分析图形运动的过程,并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同时,每一个情境和游戏中,图形运动的方式和步骤是多样的,通过交流,学生将加深对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的理解,体验运动过程的多样性。
在教材呈现上,鼓励学生将观察、操作与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此基础上,教材进一步鼓励学生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结合欣赏与设计美丽的图案,体会图形的美丽和世界的神奇。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第二单元比例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数学好玩整理与复习总复习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11课时第二单元比例…………………………………………… 8课时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6课时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 7课时数学好玩………………………………………………… 4课时整理与复习………………………………………………… 2课时总复习………………………………………………… 28课时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认识圆柱与圆锥。
了解圆柱与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与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与圆锥的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等活动,认识圆柱展开图,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并能运用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3.经历“类比猜想-验证”的活动,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体验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体会圆柱、圆锥体积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已经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直观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础上编排的。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第二单元比例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数学好玩整理与复习总复习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11课时第二单元比例…………………………………………… 8课时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6课时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 7课时数学好玩………………………………………………… 4课时整理与复习………………………………………………… 2课时总复习………………………………………………… 28课时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认识圆柱与圆锥。
了解圆柱与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与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与圆锥的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等活动,认识圆柱展开图,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并能运用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3.经历“类比猜想-验证”的活动,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体验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体会圆柱、圆锥体积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已经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直观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础上编排的。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欣赏与设计》教学建议及课后习题解析
欣赏与设计(图形运动的知识欣赏和设计图案)学习目标1.能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2.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验图形的运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编写说明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其中有很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本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图形的旋转、平移和轴对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让学生能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教科书主要设计了欣赏和设计两个部分的内容。
·上面的图案可以怎样得到?选择其中一幅与同伴说一说。
教科书中呈现了三幅图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图案是如何由简单图形经过图形运动得到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会图案设计的基本过程。
教科书仅以花瓣图案为例进行说明,最后可以从中初步总结设计与欣赏图案的基本方法或思路:先找出图案中的基本图形,再描述它通过怎样的运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可以得到图案,可以以这样的思路指导学生解读其他两个图案。
图形运动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如教科书中以花瓣图案为例呈现了两种思路:一种是利用基本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另一种是画出图形A关于虚线的轴对称图形,再作A,B两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将某一图形进行平移、旋转,或者画出它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可以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在附页的方格纸上试一试,并与同伴交流你是怎样设计的。
在学生学习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的基础上,教科书设计了引导学生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进行图案设计的活动,进一步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北师大版(2011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2011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2011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主要内容是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对于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逐渐增强,适合进行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律,提高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律。
2.难点:理解和运用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律。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思考和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例和练习题目。
2.练习题:准备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引入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展示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的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第三单元的主要知识点,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主要知识点:掌握第三单元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重要公式和定理: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相关公式和定理。
3. 难点解析:对难点和易错点进行深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2.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第三单元的主要知识点,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
2.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通过课堂提问、小测验、练习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学习。
3.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将充分利用。
2. 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如数学学习网站、数学教育论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3.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制作一些教学工具或教具,辅助教学。
七、教学时间安排根据课程进度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建议每个课时分配相应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课堂活动和学生思考的时间,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于重点和难点内容,可以适当增加课时和教学力度。
同时,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巩固,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教学时间安排。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4《欣赏与设计》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欣赏与设计》1、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本课主要是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灵活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是深化学生对图案平移、旋转、轴对称的认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开放的。
不同的学生允许设计不同的图案,可以从一个或几个简单的图案出发,将图形通过若干次对称、平移、旋转得到一系列的图形,形成一个图案,这对促进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2)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图形运动方式在生活中的作用的认识,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以后图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学情分析(1)学生的认知基础学生通过前面图形知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关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基础,而且在生活中的各个地方都可以见到这些运动方式,也比较熟悉。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深化学生对图案平移、旋转、轴对称的认识。
(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想象、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因此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没有较大的难度,如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老师应该深思的问题。
(3)学生学习新知遇到的困难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图形运动方式印在脑子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有效帮助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包括核心素养):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运动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过程与方法: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会图形的运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拍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一、教材分析:《图形的运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内容。
本单元主要介绍图形的运动,包括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的变换方式。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进一步掌握这些图形运动的特征,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同时也能够发展和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运动的特征,学会用这些方式进行图形变换。
2. 能够灵活运用图形运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3. 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想象等数学活动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1. 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运动的特征。
2. 学会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方式进行图形变换。
教学难点:1. 能按要求画出一个基本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图形的基本属性和简单的图形变换,对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之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图形的运动特征和变换方式。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也在逐渐发展中,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想象等数学活动来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展示一些具有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特征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这些图形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这些图形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它们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鼓励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2. 教学内容呈现:教师依次介绍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概念和特征。
例如,教师说:“轴对称是指图形可以通过一个轴线将图形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对称一致。
平移是指图形在平面上保持形状和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整体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旋转是指图形绕一个中心点旋转一定角度,保持形状和大小不变。
放大与缩小是指图形按比例增大或缩小。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欣赏与设计》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欣赏与设计》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欣赏与设计。
(教材第35~36页)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轴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学会应用轴对称、平移或旋转设计图案。
2.经历图案的欣赏与设计过程,体验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操作实践的动手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图形变换创造的美,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重点:学会运用轴对称、平移或旋转设计美丽的图案。
难点:能利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等变换设计美丽的图案。
幻灯片、课件。
1.在优美的旋律中,教师一一展示各种美丽的图案,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欣赏。
师:欣赏了这么多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生1:好美!生2:它们都是通过平移和旋转得到的图案。
师:真聪明,不但欣赏了它的形,还观察到了它的质。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设计图案吧!(板书课题:欣赏与设计)1.出示教材第35页主题图。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将每一幅图案放大后,让学生逐一进行观察,同时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2.出示教材第35页第1个问题。
师:这些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怎样的变换设计出来的?然后逐一进行交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1:第一幅可将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B,再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C;再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D。
生2:还可以画出图形A关于虚线轴对称的图形,再分别画出图形A和图形B的轴对称图形。
生3:第二幅是由通过平移和旋转得到的。
生4:第三幅是通过平移和旋转得到的。
学生欣赏这些美丽的图案,交流看完后的感想。
3.设计图案,创造美。
师:要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我们应该按照怎样的步骤来操作呢?小组合作探讨,引导学生确定设计的步骤。
生1: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
生2:再确定你选用的变换方法,如轴对称、平移和旋转。
生3:动手设计图案。
师: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想象,设计图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图形的旋转 (一) 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
2、下面的图片是什么现象?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旋转。
一、认识顺时针和逆时针。
二、收费站横杆的运动。
1、观察下图中的横杆分别是怎样旋转的,与同伴交流。
(2)画出线段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段。
四、说一说。
(2)画出线段AB绕点A逆时针旋转
线段。
3、填一填。
(1)从3时到6时,时针绕中心点(顺)时针旋转了(90)°。
(1)从3时到3时10分,分针绕中心点(顺)时针旋转了(60)°。
(2)从3时到3时20分,分针绕中心点顺时针
2、画一画:把线段AB绕它的中点C逆时针旋转45°。
3、填一填。
)
旋转后的位置和方向会发生改变,大小不变。
本课教学中紧紧抓住关键要素“位置、方向。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图形的旋转(一)、图形的旋转(二)、图形的运动和欣赏与设计四部分内容。
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作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本单元内容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旋转的知识和综合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设计美丽的图案。
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对旋转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变换思想。
同时,六年级学生普遍具有求知欲高、模仿能力强、思维多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等特点,这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1.通过实例观察,使学生发现一个简单基本图形在旋转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能自己动手将简单的基本图形围绕一点按一定的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审美意识。
2.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知道图形旋转的三要素(中心点、方向、度数)。
3.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或旋转。
4.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感知美、创造美,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本单元内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图形的变换中,提倡不同的方法。
一个图形经过变换后,可以得出新的图形,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得到的新图形也可能不同。
因此,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纸上试一试,最后全班来说一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去,从中发现学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并给予鼓励和肯定,为学生互相学习与交流提供条件。
2.在欣赏图案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设计美丽的图案。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欣赏了正方形旋转的过程,并进行了制作,本单元把这一内容进一步拓展,可以是任意的简单图形。
在教学中,先请学生欣赏,然后每个学生用硬纸片剪一个任意的简单图形,接着进行变换。
对学生设计的图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师就应给予肯定。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图形的运动。
(教材第32~34页)1.通过观察实例,了解一个图形经过平移、旋转得到新图形的过程。
2.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图形平移和旋转后得到的图形。
3.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过程,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经历用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图形平移和旋转后得到的图形。
课件、七巧板等。
师:我去了北京博物馆参观了一次民族绘画展览,欣赏到了许多美丽的图案,当时我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下来,你们想看吗?(课件出示由图形的平移、旋转而形成的精美图案)师:这些图案美吗?生齐:美!师:你们知道吗?在这些美丽的图案中还隐藏着数学的奥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谁能发现?生:这些图都是由几个一样的图案组成的。
师:你们很善于观察,但更准确点说,它们是由一个图形经过平移、旋转而形成的。
这也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图形的运动。
(板书:图形的运动)1.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七巧板图。
师:同学们,在这个七巧板中有两个图形移动了位置,谁能通过平移将图①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可将图①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10格。
师:那么如何通过平移和旋转将图②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呢?生1:先绕直角顶点逆时针旋转90°,再向左平移9格。
生2:也可先向左平移9格,再绕直角顶点逆时针旋转90°。
2.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第2个问题。
师: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生:将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然后再将得到的图形向右平移5格。
师:要我们做什么?生:画出旋转和平移后的图形。
同桌讨论,合作完成、汇报,说出自己的画法。
生1:将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B。
生2:将图形B向右平移5格。
2015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分析和教案
三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分析一分析单元基本框架A简要分析单元内容在本学科的地位和框架1.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
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2.在新课标下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
3. 在整个单元下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变换,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4.与其它单元的关联和作用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5.单元知识结构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运动 2平移和旋转、3剪一剪B分析单元教学要点6.提出单元教学目标和达成度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7.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8.本单元分4课时教学1.轴对称图形的认识…………………1课时2.平移和旋转1课时…………………1课时3.实践活动:剪一剪…………………1课时4.练习七………………………………1课时9.教学建议二年级学生的能力差别比较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有不同的层次,对空间图形的理解水平参差不平,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课时目标也应有不同的要求。
本单元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变换,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注重实践活动的丰富多样性,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在不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可以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图形的旋转(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三单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喜欢风车吗?你玩过风车吗?下面的风车是怎样旋转的?你发现了什么?(课件演示)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图形的旋转现象。
(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二))一、小旗的旋转。
1、画出图中的小旗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小组讨论旋转方法,动手操作。
3、汇报交流。
二、三角形的旋转。
1、画出三角形ABC旋转90°后的图形。
2、小组活动:先想一想,也可以剪一个三角形摆一摆。
3、汇报交流。
三、课堂练习。
1.判断,是旋转现象的画“√”,不是的画“×”。
(1)正在运行的传送带上的货物。
(×)(2)荡秋千。
(√)(3)飞机螺旋桨的转动。
(√)(4)电梯上下移动。
(×)(5)钟面上秒针的运动。
(√)2、把下面的长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3、把字母E绕点O逆时针旋转90°。
1、把下面的梯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2、把下面的图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旋转三次。
3、找规律画一画。
图形的旋转(二)图形的旋转是在线段旋转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是本节课的难点。
据此在教学中特作如下设计:1、在观察、发现中初步感受平面图形的旋转,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通过课件演示风车旋转,让学生发现旋转前后三角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后面的探索和学习提供感性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2、合理使用学具,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
如何在“图形与几何”内容的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几。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练习三》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三》教学设计一、回顾旧知,建立知识网络。
二、基本练习1、观察方格纸上所画的图形的关系,并填空。
(1)图形B可以看作是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
(2)图形D可以看作是图形C绕点O_____方向旋转°得到的,还可以看作是图形A绕点O____方向旋转°得到的。
2、笑笑能将下面的图1通过图形的运动变成图2,你知道她是怎样做的吗?3.图形A如何运动得到图形B?图形B如何运动得到图形C?三、综合练习4、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B和图形C。
(1)图形A向下平移3格得到图形B。
(2)图形A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C。
2、(1)以直线MN为对称轴,画出与图形A轴对称的图形,得到图形B.(2)将图形B绕点0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C。
(3)将图形C向左平移6格,得到图形D。
四、拓展练习第三单元《练习三》导学案一、回顾旧知,建立知识网络。
(完成在导学单背后)二、基本练习:1、观察左下图方格纸上所画的图形的关系,并填空。
(1)图形B可以看作是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
(2)图形D可以看作是图形C绕点O_____方向旋转°得到的,还可以看作是图形A绕点O____方向旋转°得到的。
2、笑笑能将右上图1通过图形的运动变成图2,你知道她是怎样做的吗?3.观察左下图,图形A如何运动得到图形B?图形B如何运动得到图形C?三、综合练习:4、在右上图,方格纸上画出图形B和图形C。
(1)图形A向下平移3格得到图形B。
(2)图形A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C。
5、(1)以直线MN为对称轴,画出与图形A轴对称的图形,得到图形B.(2)将图形B绕点0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C。
(3)将图形C向左平移6格,得到图形D。
四、拓展练习:P38的第6题。
(完成在书上)。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备课人:吴俊授课人:授课时间:搭积木比赛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至少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至少5个小正方体组合)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面观察就可以确定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4,能用指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搭出从某一面看是规定形状的不同的立体图形。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至少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至少5个小正方体组合)立体图形。
教学准备6个小正方体。
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1,出示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2,交流诗意,引出: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参加搭积木比赛,进一步学习观察物体的方法。
再备课二,互动新授1,比赛一:根据搭出的,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
(1)请同学们拿出小正方体,照样子搭一搭。
(2)观察所搭立体图形,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3)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画出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
(4)同组同学交流对比,全班评一评。
一搭。
出示某一立体图形的正面图形、左面图形。
(1)提问:想一想,这个物体最少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2)搭一搭。
(3)全班评一评。
3,比赛三:看谁搭的多。
出示比赛要求(教材32页)(1)提问:这个立体图形如果用5个小正方体搭,可以怎样搭? (2)再加上一个小正方体搭,可以怎样搭?(3)搭一搭,看谁搭的多。
(4)全班评一评。
再备课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2题。
小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能确定一个物体的形状。
再备课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再备课五,作业布置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时间:年月日上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
备课时间:年月日上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
小结:小旗绕中心点可以顺时针旋转,也可以逆时针旋转。
(二)实际操作,继续研究面的旋转
三角形ABC旋转90度的图形
(1)问题1:绕点A顺时针旋转90°,怎么画?需要注意什么?
请利用三角板,在桌面上操作,并画在方格纸上。
(2)问题2:绕点B逆时针旋转90°,怎么画?需要注意什么?
请利用三角板,在桌面上操作,并画在方格纸上。
(三)欣赏图案,感受旋转创造的美
(1)动态呈现:菱形旋转、等边三角形旋转、圆形旋转。
(2)多角度观察图形,识别不同的基本图形。
(四)巩固练习
观察教材第97页“回顾与交流”中第1题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A是轴对称图形吗?
(2)图1中的图A经过怎样的变换可以得到图2?
(3)图1中的图A经过怎样的变换可以得到图3?要
得到的图4呢?试一试。
(五)布置作业:
P31练一练1,2,3
(六)一分钟测试:
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二)
旋转三要素:中心点、方向(顺、逆)、角度
小旗旋转的相同点:大小不变、点O是固定的,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年月日上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
①
师:你能通过平移将图①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
(2)可以先向左平移9格,再绕直角的顶点逆时针旋转90°就能将图②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这一活动中既利用了平移又运用了旋转把图①和图②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
2.活动二
课件出示(如图,三角形)
师:你能将图形A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B,然后再将图形B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C吗?
同桌的同学合作在学习卡上的方格中,按照要求动手摆一摆、移一移、转一转,然后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并尝试把变换的过程描述记录下来。
交流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如果有不同的变换方式,可在最后补充。
师生小结:平移和旋转是图形运动的两种主要形式,平移和旋转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
三、拓展练习、应用提高、课外延伸
备课时间:年月日上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
本节主要是完成教材第97、98页中的“巩固与应用”。
下面针对各题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判断图案是不是轴对称
理解轴对称的意义,掌握轴对称的判别方法。
前两幅是轴对称图形,后两幅图不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折纸等方式确定对称轴。
二、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的知识画图
只要确定小旗四个主要点平移后位置即可。
对于平移的描述强调两要素: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
同样是确定主要点旋转后的位置。
旋转要求学生说出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三、淘气的枕席是竹篾编织成的,这是枕席的一部分图案,它可以看成是有一个长方形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的?
四、自刻印章
笑笑非常喜爱《小英雄雨来》中“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于是他自己刻了一枚如左图的印章。
下面四个图案中用这枚印章制的是
五、课堂总结:总结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帮助解决,提升动手能力。
六、作业
大练习册21页1、2、3题。
七、一分钟测试。
备课时间:年月日上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
备课时间:年月日上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