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石膏像注意以下几点
石膏像素描中常见的5个问题

石膏像素描中常见的5个问题容易造成石膏头像素描出现错误的原因有许多,但主要原因是:在素描的几何体、静物阶段,学习者没有解决好素描的基础问题,比如素描的起草问题、找关系问题等。
当石膏头像训练中碰到这些问题时,就更加难以应付。
如果这类问题发生了,学习者最好是停止石膏头像的训练,选择较为简单的石膏五官像训练,作为解决基础问题的方法。
如果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学画者可以通过加强思考分析,采取较为理性的方法加以解决。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石膏头像学习中常见的错误。
(1)形体不准。
这是一个典型的因素描基础不稳造成的错误。
问题出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素描的起草阶段,没有严格按照素描的步骤技术要求进行,过早地进入了局部定形刻画阶段;另一个是没有完全掌握素描“找关系”的方法,不会用“直线串珠法”和类似的方法检查判断结构的比例、角度的正确关系。
解决的办法是,返回到简单对象的训练,认真体会步骤技术的要领。
(2)神态不对。
石膏头像写生往往出现这种情况:在头像形体基本确定以后,画中头像的表情神态与实际对象不符,经过形体测量检查,也没有发现大的比例差异,因此,无法对其进行明确的修改。
造成这种令人头疼的原因是,在起草的过程中,画者对结构上斜线的角度和转折的弯度,进行了“稍微”的夸张,对侧面的透视“稍微”的减少了缩变,使描绘的形体不知不觉地走了样。
这是画者素描整体观念不强,过分注重局部刻画的结果。
解决的方法是:在熟悉选定阶段,重视对头像的整体观察,获得一个包括神情在内的完整的形体印象,在定形的过程中,少用局部分析的方法,多用整体的感受方法,重视结构的斜线角度,强调侧面的透视缩变,推迟转折弯度的定形。
(3)头像构图过大。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习惯性的画大,个知道画纸边框对构图的作用,在构图起草时,将标记定得太靠近画纸边框,对背景的面积太“节约”:另一个是,虽然在起草阶段确定了合适的构图,但在描绘过程中又改动、扩大了构图的标记。
后一种情况是由于画者没有按照“二分之一”的划分比例方法确定头像整体的比例关系,由局部推进的起草方法造成的。
素描石膏像写生需掌握哪些步骤方法

步骤1:构图,找形(图2—23—1)构图的好坏直接影响作业的完整性与成效,也是对学生美感培养的开始。
在画面中合理安排石膏像的大致位置,要注意几个问题:(1)画面形象的大小等于或小于对象,如果太大容易使画面显得松散空洞。
(2)要选择表现对象特点的最佳角度。
(3)被描绘的石膏橡在构图上的大小视对象感觉而定,有的石膏像感觉向外扩张,如“阿格里巴”、“朱利安”等,就需要构图饱满一些。
有的石膏像形的感觉向内收缩,如“伏尔泰”、“罗马青年”等。
这类具有紧缩感的形象在个体所占的面积可是当小一些。
(4)上紧下松可使得构图感觉舒服一些。
2.先定上下,后定左右,接下来就是利用辐助线找出头、颈、胸基本大比例、动态关系(确定中点和动态线以及透视中的中轴线),确定五官位置,抓住动态特征。
3.利用平面找形的方法,找出头、颈、胸等部分的基本形,可根据感受对各部分基本形状特征加以夸张,找出大关系。
起始阶段多用长直线和弧线,跟着形体的感觉走,不要企图开始就画准确。
我们如果一开始就不肯放过轮廓上的小的变化,那样反而找不准这些小变化在画面上应有的位置。
如果先比较出大关系,也就规定出小变化的位置,再画这些小变化则会方便很多。
毕竟一条线无所谓对与错,形的准确首先是关系的准确。
只有对线与线之间的关系不断精心校正和调整,才能使形逐渐准确起来。
起稿阶段,用笔尽量轻淡些。
如果铅笔画选用软一些的好,5B、6B软铅笔容易涂改,可使画面保持一种灵活可变的状态,便于进一步调整和深入。
步骤2:基本结构(图2—23—2]。
用粗细、浓淡、虚实的线条画出形体大的转折,找出各大块面的前后关系、大的透视关系。
形体要交待得明确、肯定,具有概括性和力度感。
不要过早地深入到细部部,特别是头发这样的地方,一开始就要将它看成是几个大的体块,找出它的基本空间位置,为下一步具体塑造做好铺垫。
这一阶段特别注重的是内结构的位置,即找出相应的骨点,如颧骨、眉弓骨、下颌等。
这些是构造头部内在形体的基本因素。
石膏雕塑制作作业指导书

石膏雕塑制作作业指导书介绍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石膏雕塑制作作业的基本指导和步骤,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完成任务。
材料准备在开始制作石膏雕塑之前,请确保以下材料齐全:1. 石膏粉2. 清水3. 雕塑工具(刀具、刷子等)4. 模具(如果需要)制作步骤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石膏雕塑的制作:1. 设计和准备- 在纸上绘制或想象出所需的雕塑形状和细节。
- 准备一个稳定的工作台和所需的工具材料。
2. 准备石膏- 按照包装上的说明,将石膏粉逐渐加入清水中并搅拌均匀,直至形成适合雕塑的糊状物。
(注意:具体比例和搅拌时间可能因石膏品牌而异,请根据包装上的准确指导进行操作。
)3. 开始雕塑- 使用刀具和雕塑工具将石膏糊塑造成所需的形状和细节。
可以在模具中进行雕塑,或者直接在平面上进行雕塑。
4. 完善细节- 细心地雕刻和塑造雕塑的各个细节,使其更加精致和逼真。
5. 平整表面- 用刀具或砂纸平整雕塑的表面,确保整体光滑。
6. 干燥和修整- 让雕塑完全干燥,根据需要进行修整和修复。
7. 上色和装饰- 可根据需要给石膏雕塑上色、镶嵌或添加其他装饰物,以增加其艺术效果。
8. 展示和保养- 将完成的石膏雕塑放置在适当的展示地方,并定期清洁和保养。
注意事项- 使用刀具和雕塑工具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意外伤害。
- 室内通风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助于石膏的干燥和快速固化。
- 在制作过程中应保持手部和工具的清洁,以避免在石膏上留下污渍或痕迹。
请按照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石膏雕塑的制作。
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指导老师或专业人士的帮助。
祝您制作愉快!。
素描石膏像写生需注意哪些问题

深入塑造时要注意的几个具体问题:1.从最突出或景吸引人的地方画起。
每个石膏像都按自身的虚实、主次,分为最突出的部分、次突出的部分和一般部分。
我们1以从最突出部分画起,在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尽量保持着几个层次关系,以便比较。
2素描画面上最亮的莫过于白纸我们对客观光感的表现只能是利用黑、白、灰调子的严格关系,衬托出可观的亮度感觉。
因此,黑的地方应该达到画面能达到的最黑程度。
黑不仅不影响石膏白的质感,反而会提高白纸的相对亮度,并能给画者提供最大可能多的色调层次。
3.深入刻画以后,画面容易出现花、灰的问题。
深入刻画时由于目光长时间专注在某一局部,眼睛的调节功能使我们发现这一局部的丰富变化,很容易陷入局部调子的琐碎的比较中去,而忽视了这一局部与其他部分的整体比较。
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亮部画得大重,失去应有的明度,与高光相比受光面的灰色调就会在白的衬托下显得比实际重。
二是如前文提到的,处在暗面微弱氛园的反光在黑的范围之中会显得很亮,以至于反光被过分强调。
如此一来,本应明确的受光、背光两大面都倾向于中间色,画面就会显得花与灰。
因此有意识地减弱反光和受光面的灰,能保证相对正确的颜色关系。
4.暗面不适当的虚化。
在受光和背光两大面的比较下,受光体积明确清晰,背光则模糊含蓄。
作业上出现的问题是暗面强调了含蓄而失掉了形体;注意了体积又破坏了统一与虚实关系。
应当认识到物体的明部、暗部都是由物质的实体构成,只不过一面罩了一层光,另一面更了一层阴影而已,所以只是亮的层面与暗纳层面的E别。
虚的含义并非虚淖体积,而是形体起伏存在于隐约可见的状态中,不能一虚了之。
5.关于深入。
深入不是表面的反复修饰。
深入的意义在于对客观的深入认识并表现出来。
深入也不是无限制地刻画,这样会越画越复杂,越画越琐碎。
深入时是形体结构关系的深入,是把形体结构关系越画越明确、超结实、越立体。
石膏铸造注意事项

石膏铸造注意事项石膏铸造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艺术品制作、建筑装饰、医疗器械、工艺品等领域。
以下是石膏铸造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 原材料选择:石膏是石膏铸造的主要材料,应选择质量好、无杂质的石膏。
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石膏,如增强型石膏、特种石膏等。
2. 模具设计:模具是石膏铸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设计模具时需要确保模具结构合理、稳定,能够完整地复制所需的物体。
同时,要注意模具的开口方向以便于浇注和脱模。
3. 浇注粘度控制:控制石膏的粘度是石膏铸造中的关键步骤。
粘度过高会导致石膏流动性差,难以充填模具;粘度过低则容易形成气泡和缺陷。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要求控制石膏的水石比,控制好水的用量,以获得适当的粘度。
4. 前处理:在浇注石膏之前,需要对模具进行预处理。
首先,要保证模具表面干净,没有灰尘和杂质。
其次,可以在模具表面涂抹一层脱模剂,以便于石膏脱模时不易粘连。
5. 浇注操作:浇注时要缓慢、均匀地将石膏倒入模具中,避免产生气泡和未充填的空隙。
同时,要控制浇注的速度和角度,以确保石膏能够充分填充模具。
6. 振动除气:在浇注完成后,可以通过轻轻震动模具来排除石膏中的气泡。
振动过程中要逐渐加大力度,同时避免过度振动导致石膏移位或损坏模具。
7. 固化和硬化:浇注完成后,需要将石膏模具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固化和硬化。
固化时间通常为数小时到数天,具体时间要根据石膏类型和环境条件而定。
8. 脱模操作:石膏完全固化后,可以进行脱模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应轻轻敲击模具,使石膏从模具中脱离。
如遇到模具卡住的情况,可以使用适当的工具轻轻拍打或使用少许脱模剂帮助脱模。
9. 后处理:脱模后,可以对石膏制品进行一些修整和润饰。
可以使用砂纸、刀具等工具去除毛边和不平整的地方,使石膏制品表面光滑、细腻。
10. 储存和保护:完成石膏铸造后,要妥善储存和保护石膏制品。
可以使用密封袋或包装纸将石膏制品包裹好,避免受潮、受阳光直射和摩擦。
石膏像素描写生注意事项

石膏像素描写生注意事项画石膏头像具有其他训练手段无法替代的优点:它有真人般的结构、比例关系,又具有静物的稳定特性,且白色的石膏体排除了色彩的干扰,便于较长时间地深入观察分析。
研究对象的形体结构及其表现规律。
同时,作为写生对象的石膏像,多选自希腊,罗马或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们的雕塑复制品。
这些作品造型严谨,形象鲜明,概括生动,不仅为我们的写生提供了完善的造型典范,也使我们在磨练技法的同时受到大师们崇高审美情趣的熏陶。
第一,要树立整体的观念,立体的观念。
在观察和表现对象时不要平面地、孤立地去看对象,不要只看到形状而看不到立体转折的空间。
不要只看到局部而看不到整体。
观察是表现的前提,只有认真观察体会了之后,在写生中才能有意识的表现和训练自己的眼睛和作画能力。
只有整体的观察,概括的表现,才能准确生动地画好石膏头像。
第二,要掌握正确的绘画步骤。
初学者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步骤来画,这是在整体观察的请提下,通过概括的方法一步步完成写生作品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基本要领就是:由整体到局部,由大体到具体。
在不断概括、比较中完善表现对象。
如果不按正确步骤画,机会顾此失彼,无法画准确复杂的石膏头像。
初学者总是习惯于孤立的一点点描绘局部,一部分一部分地凑形,而且重形不重体,不善整体比较,同步深入,这是石膏像写生之大忌。
第三,要了解,熟悉结构,掌握表现技法。
了解头部的结构关系,是画好石膏头像的内在依据。
结构不对,就画不准,更画不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所以,对头部的骨骼、肌肉及其构成关系要力求熟悉。
一切技法也都主要是作为塑造形体,表现结构的手段。
在以前的写生中学过画形、用线、画明暗的一些技法,随着写生对象的造型更复杂,对写生技法的要求就更高。
在写生练习中要多思考,多体会,才能明白应该怎样画,为什么这样画。
如对体面造型方法的把握,就是石膏头像素描写生的一个很关键的课题。
不仅要掌握如何分面,排线。
重要的是要理解和掌握如何处理体面关系,因为体面关系是形体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
石膏雕塑的制作技巧

石膏雕塑的制作技巧石膏雕塑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其精细的细节和逼真的表现力而受到广泛的赞誉。
无论是在建筑装饰、雕塑艺术还是教育教学领域,石膏雕塑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一些石膏雕塑的制作技巧,希望能够为对这门艺术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首先,制作石膏雕塑的第一步是选择适合的原型。
原型的选择对于最终的雕塑效果至关重要。
可以选择任何你喜欢的主题,比如人物、动物、植物等等。
在选择原型时,要考虑到其形态的复杂性和可塑性。
简单的形状更适合初学者,而复杂的形状则需要更高的技巧和经验。
接下来,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制作石膏雕塑所需的材料包括石膏粉、水和模具材料。
石膏粉是制作雕塑的主要材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石膏粉。
水用于将石膏粉与模具材料混合,并使其变成可塑的糊状物。
模具材料用于制作雕塑的模具,可以选择硅胶或石膏模具等。
工具方面,需要准备刷子、刮刀、刻刀等,以便进行雕塑的细节处理。
然后,开始制作石膏雕塑。
首先,根据原型的形状和尺寸,将石膏粉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直到形成均匀的糊状物。
然后,将糊状物倒入模具中,等待其凝固。
凝固时间根据石膏粉的种类和环境温度而定,一般需要几小时到几天的时间。
当石膏完全凝固后,可以将其从模具中取出,并进行后续的修整和细节处理。
在进行修整和细节处理时,可以使用刷子、刮刀和刻刀等工具。
刷子可以用来涂抹石膏的表面,使其更加光滑和均匀。
刮刀可以用来修整石膏的边缘和表面,使其更加平整和精细。
刻刀可以用来雕刻石膏的细节,如线条、纹理和表情等。
在使用刻刀时,要注意力度和角度的掌握,以免损坏石膏的结构和形态。
最后,完成石膏雕塑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上色和涂漆。
上色可以使雕塑更加生动和逼真,可以使用颜料或油漆进行上色。
涂漆可以保护雕塑的表面,增加其耐久性和光泽度。
在进行上色和涂漆时,要注意颜色的搭配和涂刷的技巧,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总结起来,制作石膏雕塑需要选择适合的原型,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制作,最后进行修整和细节处理。
石膏像的雕刻技巧

石膏像的雕刻技巧
石膏像的雕刻技巧是一门需要细致耐心和精确技术的艺术。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雕刻技巧:
1. 准备工作:在开始雕刻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仔细研究原始的石膏像,了解其特征和结构。
然后,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包括雕刻刀、雕刻板、石膏粉末等。
2. 选择工具:根据需要雕刻的细节和深度,选择合适的雕刻工具。
雕刻刀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和大小,适合不同的雕刻需求。
例如,小雕刻刀适合雕刻细节,而大雕刻刀则更适合雕刻大面积的区域。
3. 制作底模:在雕刻板上一层层地堆积石膏粉末,并用水或酒精混合,制作出一个底模。
这个底模应该与原始石膏像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4. 雕刻细节:在底模上雕刻出细节和特征。
这需要细致的操作和精确的技术。
雕刻时要保持手部的稳定和力度均匀,避免损坏底模或破坏细节。
5. 剥离底模:当雕刻完成后,需要将底模从雕刻板上剥离。
这需要轻轻地摇晃底模,并用水或酒精冲洗掉剩余的石膏粉末。
6. 修复和打磨:在剥离底模后,需要进行一些修复和打磨工作,以完善石膏像的外观和质量。
这包括填补小的缺陷、修整边缘、打磨光滑等。
7. 完成雕刻:最后,经过仔细的检查和调整后,就可以完成石
膏像的雕刻了。
此时,可以将其放在通风处晾干,然后进行必要的上色或涂装工作。
总之,石膏像的雕刻技巧需要细致耐心和精确技术,需要不断地练习和研究才能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石膏像注意以下几点
1,调石膏糊时搅拌的时间(控制在10秒内)动作要快,搅拌时间长会在碗里面就干了或倒进模具就流不动了。
2,石膏糊到进模具后转了多长时间不流动了。
(15-20秒为合适)如果调得稠,倒进模具后可以用手捏一下外模具抖动模具,还可以拍打外模促其流动。
3,第一遍从不流动了开始计算多长时间干。
(6-10分钟为好,长时间不干,可能是水加多了或者受潮了或石膏粉错了)。
4,第一遍石膏糊调了多少。
(最少1杯水加2杯半石膏粉,根据模具的大小来定)如果太少也就是做得很薄易裂。
5,第二遍到进石膏糊后转了多长时间(流动一圈就可以了),第二遍比第一遍调得稍稀一点,但也不能太稀,能流动一圈就行了,第二遍就不能拍打模具了,否则把第一遍拍坏了。
6,再好的石膏粉受潮了就不能用,石膏粉以外的双飞粉,滑石粉等粉末不能用。
7,水加多了石膏像就不结实,脱模具就会破。
还容易产生裂纹,第一遍水加多了石膏糊会不沾模具,转动好长时间才停止流动,会形成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很薄,第二遍水多还会把第一遍的泡掉。
以下是客人没做成功的案例引以为界:
1,赵先生说:我先倒水再倒石膏粉搅拌,如果太稀我就再多搅拌一会儿就不稀了。
(水加多了脱模就破了)
2,钱先生说:我把石膏粉倒进水里搅拌2分钟,倒进模具后流不动了,过了一晚上还不干。
脱模具就破了。
(水多了,干不了,干了也下结实)。
3,孙先生说:我做第二遍时第一遍往下掉。
(还是水加多了,第一遍有的地方很薄,第二遍再多就直接掉了,也是不行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