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质地的测定
土壤学实验土壤质地的测定步骤

实验二土壤质地的测定/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一、实验时间:二、实验地点:三、小组成员:四、实验目的:土壤质地是土壤的重要特性,是影响土壤肥力高低、耕性好坏、生产性能优劣的基本因素之一。
测定质地的方法有简易手测鉴定法、比重计法和吸管法。
本实验介绍比重计法,要求掌握比重计法测定土壤质地的原理,技能和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并确定土壤质地类别的方法。
五、试验方法:比重计速测法1.方法原理:将经化学物理处理而充分分散成单粒状的土粒在悬液中自由沉降,经过不同时间,用甲种比重计<即鲍氏比重计)测定悬液的比重变化,比重计上的读数直接指示出悬浮在比重计所处深度的悬液中土粒含量(从比重计刻度上直接读出每升悬液中所含土粒的重量)。
而这部分土粒的半径(或直径)可以根据司笃克斯定律计算,从已知的读数时间(即沉降时间t)与比重计浮在悬液中所处的有效沉降深度(L)值(土粒实际沉降距离)计算出来,然后绘制颗粒分配曲线,确定土壤质地,而比重计速测法,可按不同温度下土粒沉降时间直接测出所需粒径的土粒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对于一般地了解质地来说,结果还是可靠的。
六、试剂与仪器试剂:l. 0.5N氧氧化钠(化学纯)溶液,0.5N草酸钠(化学纯)溶液,0.5N六偏磷酸钠(化学纯)溶液,这三种溶液因土壤pH值不同而选一种。
2.2%碳酸钠(化学纯)溶液。
3. 软水,其制备是将200毫升碳酸钠钠加入1500毫升自来水中,待静置一夜,沉清后,上部清液即为软水,2%碳酸钠的用量随自来水硬化度的加大而增加。
仪器:l.甲种比重计(即鲍氏比重计);刻度范围0-60,最小刻度单位1.0克/升,使用前应进行校正。
2.土壤筛:孔径为3.0、2.0、1.0、0.5、0.25毫米。
4.搅拌棒,带橡皮头的玻棒。
5.沉降筒(1000毫升)量筒(100毫升),三角瓶(500毫升),漏斗(直径7厘米,4厘米),洗瓶,普通烧杯,滴管等。
6.电热板,计时钟,温度计(±0.1C),烘箱(5-200℃),天平(感量0.0l克两种),铝盒等。
土壤质地测定方法

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一、目的意义为什么要测定土壤的机械组成?因为通过测定土壤的机械组成,我们就可以知道土壤质地的粗细。
土壤质地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肥力状况,同时它还是土壤分类的重要依据,所以在研究土壤的形成、分布、分类及肥力状况时一定要先测定土壤的机械组成。
测定土壤机械组成(粒度分析)的方法有好几种。
在野外因仪器、药品携带不方便,所以常用手测法(揉条法)。
在室内则采用吸管法或比重计法。
比重计法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容易也比较准确。
吸管法一般多用于科研等更精确的分析,因我们课时有限,所以我们实验是采用比重计法。
二、测定原理测定土壤机械组成也就是测定土壤质地。
土壤是由许多大小不同的土粒,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这些不同的土粒组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土壤粗细状况,就称作土壤质地(soil textur e)。
土壤机械组成分析原理,就是把土粒按其粒径大小分成若干级,并定出各级的量,从而得出土壤的机械组成。
对于粒径>0.25mm砂粒,一般用过筛法,将砂砾逐级过筛称重。
对于粒径小的土粒,则用分散剂法将其充分分散,再使分散后的土粒在一定容积的悬液中自由沉降,一般颗粒愈大沉降速度愈快。
我们用的土样是过1mm筛的土样,用比重计法测定。
在测定以前还要根据土壤pH值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分散剂(请同学们看书第8页)。
我们的分析土样pH值是酸性的,所以用0.5mol/LNaOH溶液做为分散剂,这是化学分散法,为了使其充分分散,还必须研磨,这是物理分散法。
经过充分分散处理后的土样,要在一定容积的水溶液中自由的沉降,其原理是|:在一定温度下,颗粒越大沉降速度越快。
(同学们可看书第7页原理部分)。
当比重计放入制备好的悬液中时,比重计所排开的悬液体积等于其自身重量时,它浮在了一定位置上,这时我们就可以直接在比重计上读取克/升的数字,通过计算得出某粒级的土粒含量。
土壤质地的测定方法

土壤质地的测定方法
嘿,你知道土壤质地咋测不?其实不难啦!先取一定量的土壤样本,就像你做饭前要准备好食材一样。
然后通过一些特定的方法来判断土壤是啥质地。
比如说,可以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土壤的颗粒大小和粘性。
要是感觉土很细,像面粉一样,那可能就是粘土啦!要是颗粒比较大,摸起来有点粗糙,那可能就是砂土。
哇塞,这多简单呀!
在测定过程中,安全性那是杠杠的。
只要你别乱摸啥危险的东西,就不会有啥问题。
稳定性也不错哦,只要你按照正确的方法来,结果一般都挺靠谱的。
就像你做数学题,方法对了,答案就错不了。
那这测定方法有啥用呢?应用场景可多啦!比如农民伯伯可以用它来判断土地适合种啥庄稼。
要是土壤是粘土,可能就适合种水稻之类的;要是砂土呢,就可以种些耐旱的作物。
多厉害呀!而且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也不高,优势大大的。
我给你讲个实际案例哈。
有个地方的农民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地适合种啥,后来用了这个测定方法,发现土壤是砂土,就种了西瓜。
结果呢,西瓜长得那叫一个好,又大又甜。
这效果,简直绝了!
所以呀,土壤质地的测定方法真的很有用。
大家都可以试试,说不定
会有惊喜哦!。
土壤质地鉴别方法

土壤田间持水量标准1、田间持水量概念:是指某一种土壤的最大持水水平,即完全饱和时,土团中水份与干土的比值.根据经验,的土壤结构的田间持水量可如下参照:粘土田间持水量为了:40-55%壤土田间持水量为了:30-40%砂土田间持水量为了:15-30%2、重量含水率:是指实际测到土团中水份与干土的比值.它与田间持水量的联系和区别是:1、都是指土团中水分与干土的比值.2、田间持水量是土壤水分饱和时测得的比值.即田间持水量是土壤饱和时的重量含水率.3、田间持水量为了某质地土团的最大重量含水率.3、土壤相对湿度:是指日常测量得到的重量含水率与田间持水量的比值.如某壤土的田间持水量为了40%,某天测得重量含水率为了20%,那么该土壤的相对湿度为了:50%A:农作物生长的最正确相对湿度为了:60-75%之间.即低于60%,有干旱发生, 高于75%寸有涝情发生.B:白动监测站及随机墙情监测仪器所监测到的数据为了:土壤的重量含水率.4、干旱标准:相对温度因子(R为了土壤相对湿度):60%<R为了无旱,50 <R< 6的轻度干旱,40 <R<5的中度干旱,30 <R<4的重度干旱,FK3的格外重度干旱.按如上经验,可换算成重量含水量因子标准为了(W为了重量含水率):粘土:无旱时W为了30%以上;轻度干旱W在20-33%之间;,中度干旱W在16- 20%之间;重度干旱W在10-16%之间;格外重度干旱W在10%以下.壤土:无旱时W为了24%以上;轻度干旱W在15-24%之间;,中度干旱W在12- 15%之间;重度干旱W在8-12%之间;重度干旱W在8%以下.砂土:无旱时W为了18%以上;轻度干旱W在12-18%之间;,中度干旱W在8- 12%之间;重度干旱W在4-8%之间;重度干旱W在4%以下.4、如何利用随机监测判断土壤需干旱:一、先判断土质,确定质地,大概估算其田间持水量.二、用仪器测量出重量含水率,根据以上经验,对照土质判断其干旱情况.三、可考虑坡地、平地土壤水分的白然渗透下行等因素修正.以上方法为了经验,只作为了参照.土壤质地鉴别方法在耕整、种植机械田间实验的具体操作中,土壤质地确实定,不便采取测定土壤粒级百分数或物理粘粒含量的方法,一般是采用打量与简易测定方法.这里以卡钦斯基土壤质地分类为了判定标准,介绍3种土壤质地的简易鉴别方法.1、手指测定法将土壤加水至湿润,加水不宜过多或过少,用搓条或搓球的方法来测定土壤质地,按以下标准判定:(1) 砂土:无论含多少水,也不能成球,用手握时那么散在手中.(2 )砂壤土:球面不平,如将其揉成条状,那么碎成大、小不同的块状.(3 )轻壤土:可揉成直径约2mm的圆条,但将其拿到手中那么碎成段.⑷中壤土:可揉成直径约2mm的圆条,但将圆条弯成直径2〜3cm的小圆圈时,那么断碎.(5 )重壤土:可揉成小圆条,可弯成环,如压土环那么产生裂纹.(6)粘土:可揉成条,粘着力大,弯成环时不产生裂纹.2、松紧度测定法松紧度表征土粒结合及排列的紧密程度,也可视为了土壤对抗压碎的程度.它与耕性、通透性和持水性能有密切关系.土壤质地的类型可通过小刀或插入式土壤坚实度仪,插入土壤中的程度加以判断.⑴松散:很容易地将小刀或坚实度仪插入土体深处,土壤干时完全松散,土粒互不粘结,轻压即散.根据经验,土壤坚实度一般<250kPa此种状态常为了砂土.⑵疏松:结构间多为了裂隙和孔隙,稍用力可使小刀或坚实度仪插入较深的土层.土壤坚实度一般为了250〜500kPa,此种状态常为了砂壤土.(3) 稍紧:颗粒结合的不太紧,用不很大的力量,小刀或坚实度仪即可插入较深的土层.土壤坚实度一般为了500〜1000kPa,此种状态常为了轻壤土或中壤土.(4) 紧实:干时呈坚硬的土块,彳艮难捏碎.湿时,用较大的力才能将小刀或坚实度仪插入土体,土壤坚实度一般为了1000~ 1700kPa.重壤土或轻粘土常为了此种状态(5) 坚实:干时呈大土块,极坚硬,用手很难掰开.湿时,用大力也难将小刀或坚实度仪插入土体,土壤坚实度一般>1700kPa粘土常为了此种状态.3、打量法(1) 砂土类①土质疏松,粘性小,流动性好,耕作容易,有利于作物出苗扎根.②降雨或灌溉后渗漏严重,排水快,保水、保肥水平差,易干旱.(2) 粘土类①土质粘重,粘结性很大,流动性差.湿时泥泞,干时坚硬,耕作困难, 耕后易起大坷垃.②土壤通气不良,吸水、保水、保肥水平强.透水不良,如遇大雨,那么地表易积水,形成内涝.(3) 壤土类性质介于砂土与粘土之间,兼有两者的长处.既具有适当的保水、保肥、通气、透水性能,又具有良好的可耕性,是农业生产上较理想的土壤质地类型.。
森林土壤理化性质检测方法

森林土壤理化性质检测方法一、引言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准确地检测和评估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对于了解森林土壤质量、制定合理的土壤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介绍森林土壤常见的理化性质检测方法。
二、土壤质地的测定方法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砂粒、粉粒和黏粒的相对含量比例。
常见的土壤质地检测方法包括“悬浮液法”、“手感法”和“分析法”等。
1. 悬浮液法悬浮液法是一种通过测定土壤中颗粒的相对含量比例来推断土壤质地的方法。
首先,从土壤样品中取一定质量的土壤,将其加入到瓶中并加入足够的水进行搅拌。
然后将悬浮液静置一段时间后,根据下沉速度和颗粒的尺寸来判断土壤的质地。
2. 手感法手感法是一种简单而直观的土壤质地检测方法。
通过捏取一小块湿土,并观察其压成饼状的程度和颗粒的大小,可以初步判断土壤质地的比例。
3. 分析法分析法则是通过实验室中的精确分析仪器来测定土壤质地。
常用的仪器包括激光粒度仪、电子显微镜等,可以通过测定土壤中颗粒的直径大小来准确判断土壤质地。
三、土壤酸碱度的测定方法土壤的酸碱度对植物生长和土壤肥力有直接影响。
常见的土壤酸碱度测定方法包括pH测定法、指示剂法和电导法。
1. pH测定法pH测定法是一种最常用的土壤酸碱度测定方法。
通过测定土壤中氢离子(H+)的浓度来判断土壤的酸碱性。
可以使用玻璃电极或者导电性pH仪器进行测定。
2. 指示剂法指示剂法是一种简单的土壤酸碱度测定方法。
通过添加某种指示剂,观察土壤溶液的颜色变化,根据颜色变化来判断土壤的酸碱度。
3. 电导法电导法是一种基于土壤溶液中电解质浓度的测定方法,也可用于评估土壤的酸碱度。
通过测定土壤溶液的电导率,可以间接测定土壤的酸碱性。
四、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土壤养分含量是评估森林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土壤养分含量测定方法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全氮测定、有效磷测定和速效钾测定等。
1. 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通过色度测定法、湿燃法或热解法进行测定。
土壤肥料学实验土壤质地的测定

1. 分散。称取40.0克土样放入塑料杯中,用量筒量取分 散剂0.5 mol/L NaOH溶液40ml,先加入少量(15~20ml) NaOH溶液使土壤成糊状,用橡皮玻璃棒搅动,并仔细研 磨20~30min,再将剩余的NaOH溶液全部倒入塑料杯中, 再搅动5min,使土粒充分分散。(同时做空白)
2. 定容。然后用软水少量多次的将土浆洗入1000ml沉 降筒中,并稀释至刻度。
土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料学实验土壤质地的测定
将一定量的土样加分散剂处理,使之充分分散成单粒状,然后置
于沉降筒中,让分散的土粒在悬液中自由沉降,粒径不同沉降速
度不同,粒径愈大,沉降愈快。根据司笃克斯 Stock定律(即在
悬液中沉降的土粒,沉降速度与其粒径平方成正比,而与悬液的
粘滞系数成反比)计算出一定直径大小的土粒沉降速度,从而确
六、注意事项
✓ 比重计的使用 ✓ 土粒与NaOH溶液的充分研磨 ✓ 做完试验后保持台面整洁
附表1 <0.01mm 土粒沉降的时间
前苏联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
定一定土粒沉降到一定范围内所需的时间,采用比重计测出该范
围悬液的比重,计算出一定直径土粒的含量,就可确定土壤质地
。
V 2gr2 d1 d2
9
g为重力加速度 d1为沉降颗粒的比重 d2为溶液的比重
二、试验试剂
0.5 mol/L NaOH, 软水
三、使用仪器
天平、皮头玻璃棒、大漏斗、沉降筒、温度计、比重 计、洗瓶、塑料杯、量筒。
3. 沉降与测定。先测定空白沉降筒中溶液的温度。根 据温度查表确定沉降时间,然后将沉降筒盖盖紧,上下摇 动1分钟,而后将沉降筒放稳,并立即取下沉降筒盖,开 始记录时间,在测定前30秒将比重计缓慢放入沉降筒,静 置时间一结束,立即读出比重计数据。
土壤肥料学实验土壤质地的测定

将一定量的土样加分散剂处理,使之充分分散成单粒状,然后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于沉降筒中,让分散的土粒在悬液中自由沉降,粒径不同沉降速
度不同,粒径愈大,沉降愈快。根据司笃克斯 Stock定律(即在
悬液中沉降的土粒,沉降速度与其粒径平方成正比,而与悬液的
粘滞系数成反比)计算出一定直径大小的土粒沉降速度,从而确
定一定土粒沉降到一定范围内所需的时间,采用比重计测出该范
围悬液的比重,计算出一定直径土粒的含量,就可确定土壤质地
。
V 2gr2 d1 d2
9
g为重力加速度 d1为沉降颗粒的比重 d2为溶液的比重
二、试验试剂
0.5 mol/L NaOH, 软水
三、使用仪器
天平、皮头玻璃棒、大漏斗、沉降筒、温度计、比重 计、洗瓶、塑料杯、量筒。
附表1 <0.01mm 土粒沉降的时间
前苏联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
土壤质地的测定

采用风干土样,以抑制微生物活动和化学变化,便于长期保存。
风干土样的处理方法:
将新鲜土样铺平放在木板上或光滑的厚纸上,厚约
2~3cm,放置在阴凉赶在通气清洁的室内风干。严禁暴晒或受到酸、碱气体
等物质的污染,应随时翻动,捏碎大的土块,剔除根茎叶、虫体、新生物、
1.在土样采集和制备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为什么不能直接在磨细通过18目筛孔的土样中筛出一部分作为
60目土样呢?
解即散,不能成片
勉强可成厚而极短的片状,能搓
成表面不光华的小球,不能搓成条片长不超过1厘米,片面较平
整,可成直径约3毫米的土条,
但提起后易断裂
可成较长的薄片,片面平,但
无反光,可以搓成直径约3毫米
的小土条,弯成2~3厘米的圆形
时会断裂
可成较长的薄片,片面光华,有
弱反光,可以搓成直径约2毫米
的小土条,能弯成2~3厘米的圆
了制定施肥计划而进行土壤测定时,在前作物收获后或施基肥前进行采样;
若要了解施肥效果,则在作物生长期间,施肥的前后进行采样。
4.装袋与填写标签采好后的土样装入布袋中,立即写标签,一式两
份,一份系在布袋外,一份放入布袋内,标签写明采样地点、深度、样品编
号、日期、采样、土样名称等。同时将此内容登记在专门的记载本上备查。实验二、土壤农化样品制备
目)筛孔,又按四分法取出50g左右供有机质、全氮测定之用。3.装瓶贮存过筛后的两份土样分别充分混合后,应分别装入具有磨
口塞的广口瓶中,内外各附标签一张,标签上写明土壤样品编号、刺激地点、
土壤名称、深度、筛孔号、采集人及日期等。在保存期间应避免日光、高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土壤质地的测定
手测法
1. 方法原理
本法以手指对土壤的感觉为主,结合视觉和听觉来确定土壤质地名称,方法简便易行,熟悉后也较为准确,适合于田间土壤质地的鉴别。
手测法又有干测法和湿测法,可以相互补充,一般以湿测为主。
2. 操作步骤
(1)干测法取玉米粒大小的干土粒,放在拇指与食指之间使之破碎,并在手指间摩擦,根据指压时用力大小和摩擦时的声音来确定。
(2)湿测法取一小块土,去除石粒和根系,放在手中捏碎,加水少许,以土粒充分浸润为度,根据能否搓成球、条以及弯曲时断裂与否来加以判断,现将卡庆斯基制土壤质地分类手测法标准列于表5以供参考。
表5土壤质地手测法判断标准
实验一土壤农化样品的采集
一、目的要求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无应用价值,必须按科学的方法进行采样和制样。
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耕层土壤混合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方法。
二、仪器用具
小铁铲(或锄头)、布袋(或塑料袋)、标签、铅笔、钢卷尺、木锤、镊子、土
三、方法步骤
为了使样品具有最大的代表性,在采集与制备样品的过程中,按“随机”、“多点”和“均匀”的方法进行操作。
样品采集
1. 样品的代表性采样时必须按照一定的采样路线进行。
采样点的分布尽量做到“均匀”和“随机”;布点的形式以蛇形为好,在地块面积小,地势平坦,费力均匀的情况下,方可采用对角线或棋盘式采样路线,如图示1-1。
采土点要避免天边、路旁、沟边、挖方、填方及堆肥等特殊地方;采样点的数目一般应根据采样区域大小和土壤肥力差异情况,酌情采集5~20个点。
2. 采样方法在确定采样点上,先将2~3mm表土刮去,然后用土钻或小铁铲垂直入土15~20cm左右。
每点的取土深度、质量应尽量一致,将采集的各土点样在盛土盘上集中起来,初略选去石砾、虫壳、根系等物质,混合均匀,采用四分法,弃去多余的土,直至所需要数量为止,一般每个混合土的质量以1kg左右为宜。
3. 采样时间为了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需要土壤测定时,应随时采样;为了摸清于让养分变化和作物生长规律,即按作物生育期定期取样;为了制定施肥计划而进行土壤测定时,在前作物收获后或施基肥前进行采样;若要了解施肥效果,则在作物生长期间,施肥的前后进行采样。
4. 装袋与填写标签采好后的土样装入布袋中,立即写标签,一式两份,一份系在布袋外,一份放入布袋内,标签写明采样地点、深度、样品编号、日期、采样、土样名称等。
同时将此内容登记在专门的记载本上备查。
实验二、土壤农化样品制备
一、目的要求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无应用价值,必须按科学的方法进行采样和制样。
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耕层土壤混合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方法。
二、仪器用具
木锤、镊子、土壤筛(18目、60目)、广口瓶、研钵、盛土盘等。
三、方法步骤
土壤样品的制备
1. 风干剔杂除速效养分、还原物质的测定需用新鲜样品外,其余均采用风干土样,以抑制微生物活动和化学变化,便于长期保存。
风干土样的处理方法:将新鲜土样铺平放在木板上或光滑的厚纸上,厚约2~3cm,放置在阴凉赶在通气清洁的室内风干。
严禁暴晒或受到酸、碱气体等物质的污染,应随时翻动,捏碎大的土块,剔除根茎叶、虫体、新生物、侵入体等,经过5~7d后可达风干要求。
2. 磨细过筛将风干以后的土样平铺在木板或塑料布上,用木棒碾碎,边磨边筛,直到全部通过1mm(18目)为止。
石砾和石块切勿弄碎,必须筛去,少量可弃去,多量时,应称其质量,计算其百分含量。
过筛后土样经充分混匀后,用四分法分成两份,一份供pH、速效养分等测定,另一份继续仔细挑弃残存的植物根等有机体,然后磨细至全部通过0.25nm(60目)筛孔,又按四分法取出50g左右供有机质、全氮测定之用。
3. 装瓶贮存过筛后的两份土样分别充分混合后,应分别装入具有磨口塞的广口瓶中,内外各附标签一张,标签上写明土壤样品编号、刺激地点、土壤名称、深度、筛孔号、采集人及日期等。
在保存期间应避免日光、高温、潮湿及酸碱气体的影响和污染,有效期一年左右。
复习思考题
1.在土样采集和制备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 为什么不能直接在磨细通过18目筛孔的土样中筛出一部分作为60目土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