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说文解字》蕴含的古代文化

浅谈《说文解字》蕴含的古代文化
浅谈《说文解字》蕴含的古代文化

浅谈《说文解字》蕴含的古代文化

摘要:

《说文解字》作为文字学史上的一部巨著,它不仅是传统小学经典,也是一部百科全书,它以汉字的形式记录了中国古代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本文通过对其中衣部、羊部、宀部、车部等相关部首字的考释,来阐释我国古代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关键词:说文解字古代文化部首

汉字是一种具有独特构造方式和结构系统的表意文字。汉族先人在创造汉字之初“据义取象”,他们凭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在现实生活中选取相对应的物象从而“具象显意”。汉字这种表意文字揭示了汉民族观察世界、探索世界的成果,记录了汉民族历史演进的过程。《说文解字》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系统解析字形、分析字义、辨别声读的字典。许慎通过“据形释义”之法为我们探究汉字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特征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下面,我就《说文解字》的几个部首例字来阐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中国古代很早就把衣着作为民生之本。《说文·衣部》:“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释名·释衣服》:“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可见服饰首先源于避寒暑、避形体,其次是遮羞,后来才有了表达身份地位、礼仪文化以及美饰作用等。我们从《说文》“衣”字“上衣下裳”这种服饰体制还可以看出中国人自古就以“含蓄、严谨、宽大、庄重”的服饰风格为美。孔子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儒家的“温柔敦厚”这些人生观都可以从《说文》“衣”部的一些字里反映出来。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食美”的概念。《说文·羊部》曰:“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义。”我们在历代文献中也可发现,“羊”字本身就具有“美”、“善”义。早在甲骨文时期,“羊”字就从表示美食义延伸到了表示其他事物的美、善义上。在汉代,“羊”常用于吉祥义。出土的西汉铜洗纹饰“吉祥”就写作“吉羊”。“羊”还可表示一般意义的美、善义。诸多古代文献记载都认为:羊象征吉祥、幸福、美好,这是先民们向往和追求的物化表现,它折射出中国古代先民的社会心态。

房屋不仅能遮蔽风雨,还能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和安全保障。在古代,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一个能够遮蔽风雨、生火取暖的地方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人们基本的生存依托,同时也是人们的精神依托。如:《说文·宀部》:“安,静也。从女在宀下。”安表示女性在屋里,本义是安宁。居室里有了女性,能让人感到平静和妥善,男耕女织的生活才是最美满的生活。这是古人用心理直观感受来造字的典型例子。透过对《说文》有关房宇的字词意义的说解,我们可以看到先民对宽敞、安定、舒适的生活环境的追求。

商周时期,用于行路、狩猎和作战的车一般是用马牵引的。因此,在先秦文献中经常车、马连用。《说文·车部》:“车,舆轮之总名。舆,车舆也。”古人也很讲究马身上的装饰。马饰与驾驭用的马具不可分,多数就是在马具上加上金属或玉石的饰片,并绘制相应的花纹或图案。《说文·革部》:“勒,马头络衔也。”勒是马头上用以系着马嚼子的皮带。由此可见,古人车饰以文采为美,“文采'的本义是"有色彩的花纹"。这些花纹、图案都来自上古人的生活感观意象。

《说文解字》中对“女”部字的考释,我们可以窥见古代的婚姻习俗,而这些女部字也深深地折射出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说文·女部》:“媒,谋也,谋和二姓。”媒是男方派出媒人来谋和男女双方结合的一种方式。此词反映了男方处于攻势,一种主动的姿态。《说文·女部》:“妁,酌也,斟酌二姓也。”斟酌两个不同姓氏的男女可否结合。这是反映女方的一个词语,即由男方派媒人来考察双方能否结合,反映了女子处于一种守势。媒、妁二字很恰当地反映了当时男子在婚姻中的主导地位,而女子在婚姻中的地位则是被动又劣势。

“仁、义、智、勇、洁”这五种品德,都是古人努力追求并大力称道的,同时古人认为玉集五种品德于一体,将之比成人间美德的化身。事实上,玉自从远古被华夏先人发现就深受国人的珍爱,古人认为玉具有仁、义、智、勇、洁的君子美德,所以以玉比德、敦品励行。《说文解字》:“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腮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忮),洁之方也。象三玉之连,︱其贯也。”玉成为君子的一种身份象征和明志之物,所谓“人君德美如玉,而明若烛”、“言贤者德音,如金如玉”都是歌颂玉的温润,寓意君子的美德,是故“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而影响最大的方块文字。这种文字的特殊性,不仅仅在于它的结构,更在于它的文化意义。每一个汉字的形与义都藏着故事,含着学问,蕴着历史还洋溢着艺术,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说文解字》很好的揭示了其中的奥秘,是我国语言史上的不朽之作。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许嘉璐,《说文解字通论》序[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浅谈《说文解字》蕴含的古代文化

浅谈《说文解字》蕴含的古代文化 摘要: 《说文解字》作为文字学史上的一部巨著,它不仅是传统小学经典,也是一部百科全书,它以汉字的形式记录了中国古代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本文通过对其中衣部、羊部、宀部、车部等相关部首字的考释,来阐释我国古代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关键词:说文解字古代文化部首 汉字是一种具有独特构造方式和结构系统的表意文字。汉族先人在创造汉字之初“据义取象”,他们凭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在现实生活中选取相对应的物象从而“具象显意”。汉字这种表意文字揭示了汉民族观察世界、探索世界的成果,记录了汉民族历史演进的过程。《说文解字》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系统解析字形、分析字义、辨别声读的字典。许慎通过“据形释义”之法为我们探究汉字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特征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下面,我就《说文解字》的几个部首例字来阐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中国古代很早就把衣着作为民生之本。《说文·衣部》:“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释名·释衣服》:“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可见服饰首先源于避寒暑、避形体,其次是遮羞,后来才有了表达身份地位、礼仪文化以及美饰作用等。我们从《说文》“衣”字“上衣下裳”这种服饰体制还可以看出中国人自古就以“含蓄、严谨、宽大、庄重”的服饰风格为美。孔子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儒家的“温柔敦厚”这些人生观都可以从《说文》“衣”部的一些字里反映出来。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食美”的概念。《说文·羊部》曰:“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义。”我们在历代文献中也可发现,“羊”字本身就具有“美”、“善”义。早在甲骨文时期,“羊”字就从表示美食义延伸到了表示其他事物的美、善义上。在汉代,“羊”常用于吉祥义。出土的西汉铜洗纹饰“吉祥”就写作“吉羊”。“羊”还可表示一般意义的美、善义。诸多古代文献记载都认为:羊象征吉祥、幸福、美好,这是先民们向往和追求的物化表现,它折射出中国古代先民的社会心态。 房屋不仅能遮蔽风雨,还能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和安全保障。在古代,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一个能够遮蔽风雨、生火取暖的地方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人们基本的生存依托,同时也是人们的精神依托。如:《说文·宀部》:“安,静也。从女在宀下。”安表示女性在屋里,本义是安宁。居室里有了女性,能让人感到平静和妥善,男耕女织的生活才是最美满的生活。这是古人用心理直观感受来造字的典型例子。透过对《说文》有关房宇的字词意义的说解,我们可以看到先民对宽敞、安定、舒适的生活环境的追求。 商周时期,用于行路、狩猎和作战的车一般是用马牵引的。因此,在先秦文献中经常车、马连用。《说文·车部》:“车,舆轮之总名。舆,车舆也。”古人也很讲究马身上的装饰。马饰与驾驭用的马具不可分,多数就是在马具上加上金属或玉石的饰片,并绘制相应的花纹或图案。《说文·革部》:“勒,马头络衔也。”勒是马头上用以系着马嚼子的皮带。由此可见,古人车饰以文采为美,“文采'的本义是"有色彩的花纹"。这些花纹、图案都来自上古人的生活感观意象。

浅析《说文解字》“心”部字

浅析《说文解字》“心”部字 张皓思2010111102000050 【摘要】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对《说文》中“心”部字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汉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以及中华思想的独特性与传承性。 【关键词】《说文解字》;“心”部字 引言:汉语是汉民族文化不断形成和发展的产物,是汉民族文化在语言世界的反映。汉字作为承载文化信息的工具,它的作用更是如此。汉民族自古就有崇尚中心的传统,并认为心在身体各个器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维持着人类的基本生命活动。 一、《说文解字》的内容和体例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说文解字”就是说解文字的意思。《说文解字》全书十五卷,今本每卷分上下卷,则共为三十卷。共收字9353个,古籀异体重文为1163个。 许慎把九千多个字通过分析字形结构,找出其中的规律,按偏旁归纳为540个部首。把文字按照部首归纳分类,是许慎的一大创举。许慎按文字学原则,从意义出发来安排字的次序,后世则改变成部首检字法,按笔画的多少来安排次序。现在我们字典上所使用的部首检字法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 《说文》部首的排列是从“一”部到“亥”部,即“始一终亥”,这是按照汉代阴阳五行中的“万物生于一,毕终于亥”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安排的。部首的前后次序,大致是“据形系联”,就是把形体相近、相关的排在一起。例如:“页、面、首”,“惟、怀、惀、想”等。每部中再把意义相近的字排列在一起,如“心”部中的:恫、悲、恻、惜、愍、殷等等。虽然其中也有些字的排列,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寻。但总的来说,540部的次序安排,许慎是思考研究过的。他把形体相似或意义相近的部首排在一起,分540部为若干大类,这样就有利于读者更好地认识意符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了解字义。 《说文》按文字学原则,即六书体系(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来分部,只有同一意符的字可以率属于同一部首。每一部首内的字,基本上做到按类别来编排。如木部的次序,大致是先列举木的名字,再列举树木各个部分的名字,如“木,柢,根,末,果,杈,枝”等,其次再列举木制品。水部大致也是先列水名,然后再列与水有关的动词和形容词。 二、《说文解字》的释字体例 《说文》释字体例先分析部首,说明凡是属于这个部首的字都从这个部首,也就是说它们在意义上是相互关联的。再对每个字,先释字义,然后释字的形体结构,有时也指出字的读音。《说文》对一个字的解释,一般只解释一个意义,就是这个字的本意。下面我们来按“六书”对《说文》的释字体例做下简单的讲解: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囗、一。象形。凡日之属皆从日。 月阙也。太阴之精,象形。凡月之属皆从月。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二/丄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凡丄之属皆从丄。 丅底也。指事。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江水。出蜀湔氐檄外崏山,入海。从水,工声。

说文解字宀部

内容摘要 《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科学地、系统系分析字形、解释字义、考究字源的字典。它是我国第一部形成体系按照部首形体而编排的字书,它侧重于字义之间的关联性,它的核心旨要是对字义的分类解说。而其中《说文解字·宀部》总共收录了71个字,本文从意义辨析上考究这些宀部字的区别差异以及它们关于远古时代某些文化的影射。 【关键词】说文解字宀部 说文解字·宀部字的分析 学生姓名:郭梦娇指导老师:李晋林 前言 公元100年,时值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太尉南阁祭酒许慎编攥了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辨识声读的规范字典——《说文解字》。迄今整整一千九百年间,这部堪称中国古代文学宝藏的不朽之作,受到了无数人的青睐。降至清朝,以段玉裁、王筠、朱骏声为代表的治《说文》的名家辈出,著述如林。乾隆进士王鸣盛,治经以汉人为师,对《说文解字》更是情有独钟,推崇备至,称“《说文》为天下第一种书。读遍天下书,不读《说文》,犹不读也;但能通《说文》馀书皆未通,不可谓非通儒也”。即使在今天,由于《说文解字》“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的功用价值,仍不失为人们常置案头的经典。而其中《说文解字·宀部》总共收录了71个字,本文从意义辨析上考究这些宀部字的区别差异以及它们关于远古时代某些文化的影射。 一、对“宀”部的综述 《说文》:“宀,交覆深屋也。象形。”按:甲骨文象房屋之形。古代是一种房屋。《说文·宀部》:“宀,交覆深屋也。”远古时候,生产力十分低下,古代先民们为了自身更好的生存,就在简陋的条件之下,开始了对自然界事物的进一步改造。从甲骨文可以看出来,宀字的形状如同一个房屋侧面的样子。原始先民是在圆形的基地上建造墙壁,然后在墙上覆盖了圆锥形的屋顶,是一种半地穴式的房屋,显得很深邃,因此是“交覆深屋”。而段玉裁注:“古者屋四注,东西与南北,皆交覆也。有堂有室,是为深屋。”“宀”反映了远古先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洞穴之类的居住环境,通过自己的建筑能力,提升到居住在地面之上的建筑物,这样可以遮风挡雨,避免虫类的叮咬。 二、对宀部字主训词的归类 (一)、释“居也”一类的宀部字 家,《说文·宀部》:“家,居也。从宀,声。”《玉篇·宀部》:“家, 人所居,通曰家。”《正字通·宀部》:“家,居其地曰家。”家,这里是定居,安家的意思。 宋,《说文·宀部》:“宋,居也。从宀从木。读若送。”甲骨文中的宋的形状如同一棵树在屋顶的下面,这个树用来支撑这个房屋。远古时候,先民智慧地选择自然界中可以建筑房屋的材料,用砍伐好的树木支撑自己的房屋。 宭,《说文·宀部》:“羣居也。从宀君声。”指的是群居的意思。一群人居住在宀部的房屋下面。远古时代,人们生产力水平低下,过着群居的生活。

说文解字分析

说文解字体例分析 1 说文的产生基础:周宣王太史《史籀篇》;三苍----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 2 说文的文字形体:古文、籀文、篆文---不同时代的文字;或体、俗体—同时代不同形体;奇字---古文而异者也。 3 说文的常用术语:○1“凡某之属皆从某”—书中注明此语者,均为《说文》部首。 ○2“象形”“象某某之形”—象形指象形字; 象某某之形分两类□1象形字□2指事字 ○3“从某,从某”“从某某”凡用这两个字的,都是会意字。会意字分类:按偏旁的数目分文两合和多合;按偏旁的形体分为同体会意和异体会意。 ○4“从某,某声”从某指意符,某声指声符。 ○5“从某省”取其意而不取其全形的省形字。 ○6“某省声”取某字作为声符,而又不采取全形的省声字。 ○7“从某,某亦声”指既从某字形体以得义,又取其读音以为声。 ○8“一曰”兼菜别说;同物二名。 ○9“读若”用一个字来说明另一个字的读音。 ○10“同意”两个字制字之意有某种相似点。 ○11“以为”表示采用假借之法。 ○12“连篆为句”释文连上篆字为句。 ○13“通人”采用古代圣人的说法。 ○14“阙”表示有阙疑之处。 4 说文的六书:象形 指事1)纯粹的指示性符号2)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指事符号 会意1)异体会意2)同体会意内分二合和多合 形声1)左右结构2)上下结构3)内外结构4)形符或声符只占一角 5)“亦声”形声兼会意6)“省形”省略形符的部分笔画7)“省声”省略声符繁荣部分笔画8)一符多形,同一个形符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形体来表示9)多符同形 转注 假借 5 说文形、音、义的说解方式和特点 文字的义 ○1本意(字意)与造意(造字意图)相结合 ○2本意与造意非一:一、造意与本意范畴大小不一 二、造意与本意虚实不同 三、造意与本意在逻辑上有联系 说文的释形 ○1区分笔意和笔势:笔意文字表现原始造字意图;笔势文字加以符号化 ○2以形表意的多向性:一个形体表示不同的含义;异形同义;形异联系的多向性 ○3文字的多源性:A原始性异源 B讹变性异源——有理据讹变;无理据讹变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篇一:说文解字的作者《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是东汉汝南郡召陵人,即今河南郾城县东(现属漯河市)人。关于其生平事迹,范晔在《后汉书·儒林传》的《许慎传》中作了这样的记载: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洨长。卒于家。初,慎以五经传说藏否不同,于是撰写《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皆于世。从这段记载中,我们除知道许慎的籍贯外,还知道他为人朴实稳重,博涉群籍,精通五经,曾作过郡功曹(协助郡守掌管一郡政务的官吏),被推举为孝廉,后升任洨长(洨县之长,洨县在今安徽灵壁县)。据许慎之子许冲所上《说文表》所记,许慎在

升任洨长之前还作过太尉府和南阁祭酒(祭酒,学官名,博士之首)。关于许慎更详细的情况,我们从《许慎传》中则无从得知,因为该传过于简略。清代学者曾对许慎的生平和事迹详加考证,如严可均的《许君事绩考》,林颐山的《许慎传补遗》,陶方琦的《许君年表》,诸可宝的《许君疑年录》,钱大昕的《许慎传漏略》等。(参看《说文解字诂林》前编下《许君事迹类》各文)根据这些学者的考证,我们知道许慎生于明帝永平(公元58—75年)年间初期,在举孝廉后,到了洛阳,任太尉府南阁祭酒。章帝建初八年(公元八十三年)精通今古文的经学大师贾逵奉诏在黄门署讲授《春秋左氏传》、《谷梁传》、古文《尚书》和《毛诗》,许慎此时住在京师洛阳,大约就在这时从贾逵受古文之学,并帮助老师整理秘府旧文。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完成了《说文解字》初稿。在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年)他与马融、刘参以及博士议郎、四府掾史等五十余人奉诏在东

说文解字部首表

《說文解字》540部首小篆字形和難字注音表 說文解字弟一 1.虔一。 2.蚌丄(上)。 3.訐示。 4.凰三。 5.副王。 6.動玉。 7.敝玨( 珏),jue2。 8.敗(氣)[气]。 9.敘士。 10.斬丨,gun3。11.晝屮,che4。12.梯艸,cao3。 13.焚蓐,ru4。14.煮茻( ),mang3。 說文解字弟二 15.犀小。16.猴八。17.琨釆,bian4。18.痞半。19.發牛。20.腕犛,li2。21.腎告。22.腆口。23.幹凵,kan3。24.廉吅,xuan1。25.慈哭。26.想 ( 走)。27.溪止。28.煆(撥)[ ](癶),bo1。29.牒步( )。30.獅此。31.瑚正。32.瑁是(昰)。33.當辵(辶),chuo4。34.跳彳,chi4。35.鉅廴,yin3。36.閘?,chan1。37.隔行。 38.預齒。39.嘟牙。40.圖足。41.氳疋,shu1。42.滾品。43.漩龠,yue4。44.滯 (冊 册)。

說文解字弟三 45.漣?,ji2。46.滲舌。47.熙干,gan1。48.熄 ,jue2。49.獄只,zhi3。50.瑤?,ne4。51.疑 句,gou1。52.瘉丩( ),jiu1。53.監古。54.睿十。55.福 (卅),sa4。56.種言。57.敵誩,jing4。58.暴音。 59.標?,qian1。60.樊丵,zhuo2。61.歐菐,pu2。62.毆廾( ),gong3。63.潟( ),pan1。64.熨共。65.獎異( ),yi4。66.瑾舁( ),yu2。67.瘦 ,ju1。68.皚?(晨),chen2。69.瞌爨,cuan4。70.磅革。71.蝌鬲,li4。72.諉 (?),li4。73.趣爪,zhao3。74.踩 (丮),ji2。75.輦鬥,dou4。76.鄱又。77.駙 ,zuo3。 78.髮史。79.魅支。80.魯 (帇),nie4。81.齒聿,yu4。 82.儐畫(畵),hua4。83.劑隶,dai4。84.噫臤,qian1。 85.噪臣。86.噯殳,shu1。87.憾(殺)。88.擁 ,shu1。 89.撼寸。90.擒皮。91.曄?,ruan3。92.樺攴(攵),

《说文解字》口部字及其文化内涵浅析

《说文解字》口部字及其文化内涵浅析 摘要:许慎历时二十二年作《说文解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本文对口部字进行分类研究,并对其中承载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字进行剖析,分析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关键词:《说文解字》;口部字;文化内涵 一、有关“口”部字的研究现状综述 对《说文》进行分部研究的学者很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对“口”部字进行研究的文章也有一些。傅华辰发表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的《偏旁“口”字的构形功能》从特殊和一般两方面分析了口部字的构形功能;刘炯炯发表于文教资料的《《〈说文〉同文》口部字辨析》,文章对黄侃先生的《〈说文〉同文》进行研究,分析了口部字同文现象;马瑞在发表于青年文学家上的《《说文解字?口部》字字形及义类分析》中对口部字进行字形和义类上的分析;杨丹发表于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上的《《说文解字?口部》小议》对口部字进行了意义归类,分析了其列字规律,还与言部字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其联系;陈辉发表于安康学院学报的《《说文解字》口部饮食动作词语认知研究》以义界的方式描写口部饮食动作词语。纵观这些研究,发现对口部字文化内涵探析的暂时空缺,所以本文对口部字的文化内涵进行浅析,具有开创性意义,可以进一步丰富《说文解字》的研究。 二、口部字中蕴含的文化意义 《说文》作为文字的一块瑰宝,每一个汉字多少都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现从部分口部字分析其主要文化内涵。 ⑴从进食动作类口部字看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烹调的方式、烹调的食材以及进食的方式十分多样。中国人对吃特别讲究,“名以食为天”一句反映了“吃”对华夏儿女的重大意义。 ①从“?、哜、啐、啜、?”看中国酒文化 《说文?口部》:“?,口有所衔也。”①?指用嘴取物。《晏子春秋?外篇上一》②:“?酒尝膳,再拜,告餍而出。”这句讲的是晏子论礼,“品酒尝菜,再次行礼,告诉饱了再离开”。我国是礼仪之邦,古代更是如此,喝酒前需要拜,酒后同样需要拜。《礼记?杂记下》:“小祥之祭,主人之酢也,哜之;众宾兄弟,则皆啐之。”郑玄注曰:“哜、啐、皆尝也。哜,至齿;啐,入口。”酢指客人用酒回敬主人,这种情况主人只需“哜”,即浅尝,不用喝下去;客人则要“啐”,即喝下去。古代饮酒的礼仪有四部:拜、祭、啐、卒爵。就是先做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到处一点儿在地上,感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赏令主人高兴;最后一饮而尽。韩愈在《送穷文》中说道“子饭一盂,子啜一觞。”“啜”字此处指饮酒的动作,也可用于食用液体或带汁的食物。如《史记?张仪列传》③:“进热啜。”司马贞索隐:“谓热而啜之,是羹也。”羹指带汁的肉。至于酒的味道,古人用“甘而不?,酸而不?”(出自《酉阳杂俎?酒食》)?形容,“?”表味美,《说文》不收;“?”表味道?烈。 ②从“咀、叽、味”看先民对五味的探索 先民喜欢不断尝试食物以获得味觉的享受。《管子?水地》:“三月如咀,

说文解字无从属字部首浅谈

《说文解字》无从属字部首浅谈 【摘要】:《说文解字》中的36个无从属字部首向来被学界看做《说文》编排体例上的一个缺陷。通过仔细研究分析,36个部首中有些是有属字的。文章对36个无属字部进行首归类并分析其产生原因,认为其设置具有合理性,体现了《说文》的系统性和许慎的文字观。 【关键字】:说文解字无属字部首系统性文字观 《说文解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说解字义、分析字形、辨识读音的字典,也是第一部按照部首编排的字典。许慎对9353个小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540个部首,对字典编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说文·叙》中说:“其建首也,立一为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条牵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究万原。毕终于亥,知化穷冥。”由此可知, 许慎按照以形相次和以义相次的原则,把9353个汉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将540个部首相互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有序协调的整体。作为部首,应该有从属字,但是《说文》中却有36个无从属字部首。它们分别是:凵(去鱼切)、ㄑ、久、才、乇、垂、克、录、丏、冄、兕、易、率、萈、能、凵(口饭切)、燕、它、幵、三、四、五、六、七、甲、乙、丙、丁、庚、壬、癸、寅、卯、未、戌、亥。有人认为这36个无属字部首是《说文解字》体例上的缺陷,失去了立部的意义。实际上,通过对这36个部首进行详细的考察和仔细的分析,我们认为有的部首是有属字的,并且这些无字部首体现了说文的系统性和许慎的文字观。 一、无字部首产生的原因

无字部首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现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一)部下有属字 经过仔细研究分析,我们发现有些字并不是无属字的,无属字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有属字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属字为会意字,按主要义符分部 王宁先生曾提出:《说文》对会意字、会意兼形声字、多义符形声字的入部采取从主不从次的方法。会意字的义符之间也有主次之分,一个字会被分入主要义符做部首的那一类里,那么次要义符形成的部首当然就成为了无字部首了,但实际上这个字仍是与该部首形义相关的属字。 “录”《说文》解释为:“刻木录录也。”段玉裁注曰:按剥下曰。彔,刻割也。录的本义是刻镂。“剥”字许慎解释为:“裂也。从刀从录。录,刻割也。录亦声。”录和剥形义相通,但是剥字“刀”为主要义符,所以剥入刀部而不入录部。 (2)属字为古文 《说文解字·序》:“今叙篆文,合以古籀。”依据《说文》的体例,一字的小篆字形和古文形体相异时,那么依小篆字体入部,古文形体列为重文。假若从属字为古文的话,那么古文不收在部首之下。所以,这就造成了有些字成为无字部首的状况。 《说文》酉下:“丣,古文酉,从卯,卯为春门,万物已出,酉为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象也。”卯部曰:“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象开门之形。” 酉、卯二字义通形似,酉字本应归入卯字下,但卯是古文,所以酉单独立部。冄字和乇字也是这种情况。 (3)属字因统帅他字而另立部首

说文解字部首整理

《说文解字》部首 1、yī(一)(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 物的最少数量)《说文》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属皆从一。弌,古文一。《说文解字注》:漢書曰,元元本本。數始於一。凡一之屬皆从一。一之形。於六書爲指事。凡云凡某之屬皆从某者,自序所謂分別部居,不相襍(zá,同‘雜’)廁(廁)也。 抱一而天下试。——《老子》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huī),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汉·贾谊《过秦论》从该部的字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说文》始也《说文解字注》見爾雅釋詁。九家易曰。元者,氣之始也。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说文》顚也。至高無上,从一大。《说文解字注》顚者,人之頂也。 2、 shàng( )《说文解字解字注? 部》:“ ,此古文上。”《说文解字注》高也。此古文丄。古文上作 。故帝下?

下示下皆云从古文上。可以證古文本作 。篆作丄。各本誤以丄爲古文。則不得不改篆文之上爲。而用上爲部首。使下文从 之字皆無所統。示次於 之恉亦晦矣。今正丄爲 ,爲丄。觀者勿疑怪可也。凡說文一書。以小篆爲質。必先舉小篆。後言古文作某。此獨先舉古文後言小篆作某。變例也。以其屬皆从古文上,不从小篆上。故出變例而別白言之。指事也。凡指事之文絕少。故顯白言之。不於一下言之者,一之爲指事不待言也。象形者實有其物。日月是也。指事者不泥其物而言其事。丄丅是也。天地爲形。天在上,地在下。地在上,天在下。則皆爲事。 “上”: 从该部的字: xià《六書本義》古文下字。註詳一部二畫。 (shàng) (shàng) (xià)二(èr)四字編碼有區別。(下)《说文》底也。指事。下,篆文丅。胡雅切〖注〗 (古文二) (下)二(上)。《说文解字注》篆文下。今各本篆文作。後人所改。“下”字 宛丘之上兮。——《诗·陈风·宛丘》

说文解字部首

说文解字部首 说文解字卷一 檢索結果: 1. 编号:1一部一yi1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 从一。於悉切 2. 编号:2一部元yuan2始也。从一从兀。愚袁切 3. 编号:3一部天tian1顚也。至高無上,从一、大。他前切 4. 编号:4一部丕pi1大也。从一不聲。敷悲切 5. 编号:5一部吏li4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聲。力置切 6. 编号:6丄部丄shang4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凡丄之屬皆从丄。時掌 切 7. 编号:7丄部帝di4諦也。王天下之號也。从丄朿聲。都計切 8. 编号:8丄部旁pang2溥也。从二,闕;方聲。步光切 9. 编号:9丄部丅xia4底也。指事。胡雅切 10. 编号:10示部示shi4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二,古文上字。) 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凡示之屬皆从示。神至切 11. 编号:11示部祜hu4上諱。候古切 12. 编号:12示部禮li3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聲。靈啓切 13. 编号:13示部禧xi1/xi3禮吉也。从示喜聲。許其切 14. 编号:14示部禛zhen1以眞受福也。从示眞聲。側鄰切 15. 编号:15示部祿lu4 福也。从示彔聲。盧谷切

16. 编号:16示部禠si1福也。从示虒聲。息移切 17. 编号:17示部禎zhen1祥也。从示貞聲。陟盈切 18. 编号:18示部祥xiang2福也。从示羊聲。一云善。似羊切 19. 编号:19示部祉zhi3福也。从示止聲。敕里切 20. 编号:20示部福fu2祐也。从示畐聲。方六切 21. 编号:21示部祐you4助也。从示右聲。于救切 22. 编号:22示部祺qi2吉也。从示其聲。渠之切 23. 编号:23示部祗zhi1/qi1/chi2敬也。从示氐聲。旨移切 24. 编号:24示部禔shi2/zhi1安福也。从示是聲。《易》曰:“禔旣平。”市支 切 25. 编号:25示部神shen2天神,引出萬物者也。从示、申。食鄰切 26. 编号:26示部祇qi2/chi2地祇,提出萬物者也。从示氏聲。巨支切 27. 编号:27示部祕mi4/bi4神也。从示必聲。兵媚切 28. 编号:28示部齋zhai1戒,潔也。从示,齊省聲。側皆切 29. 编号:29示部禋yin1潔祀也。一曰精意以享爲禋。从示垔聲。於眞切 30. 编号:30示部祭ji4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子例切 31. 编号:31示部祀si4祭無已也。从示巳聲。詳里切 32. 编号:32示部祡chai2燒祡燓燎以祭天神。从示此聲。《虞書》曰:“至于岱 宗,祡。”仕皆切 33. 编号:33示部禷lei4以事類祭天神。从示類聲。力遂切 34. 编号:34示部祪gui3祔、祪,祖也。从示危聲。過委切 35. 编号:35示部祔fu4/fu3後死者合食於先祖。从示付聲。符遇切

说文解字部首读音

編號楷書部首拼音說文原文反切1一一yī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 於悉切2元一yuán始也。从一从兀。愚袁切3天一tiān顚也。至高無上,从一、大。他前切4丕一pī大也。从一不聲。敷悲切5吏一lì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聲。力置切6丄丄shànɡ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凡丄之屬... 時掌切7帝丄dì諦也。王天下之號也。从丄朿聲。都計切8旁丄pánɡ溥也。从二,闕;方聲。步光切9丅丄xià底也。指事。胡雅切10示示shì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 神至切編號楷書部首拼音說文原文反切11祜示hù上諱。候古切12禮示lǐ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 靈啓切13禧示xī禮吉也。从示喜聲。許其切14禛示z hēn以眞受福也。从示眞聲。側鄰切15祿示lù福也。从示彔聲。盧谷切16禠示sī福也。从示虒聲。息移切17禎示zhēn祥也。从示貞聲。陟盈切18祥示xiánɡ福也。从示羊聲。一云善。似羊切19祉示zhǐ福也。从示止聲。敕里切20福示fú祐也。从示畐聲。方六切編號楷書部首拼音說文原文反切21祐示yòu助也。从示右聲。于救切22祺示qí吉也。从示其聲。渠之切

23祗示zhī敬也。从示氐聲。旨移切24禔示zhī安福也。从示是聲。《易》曰:“禔... 市支切25神示shén天神,引出萬物者也。从示、申。食鄰切26祇示qí地祇,提出萬物者也。从示氏聲。巨支切27祕示mì神也。从示必聲。兵媚切28齋示zhāi戒,潔也。从示,齊省聲。側皆切29禋示yīn潔祀也。一曰精意以享爲禋。从示垔... 於眞切30祭示jì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子例切編號楷書部首拼音說文原文反切31祀示sì祭無已也。从示巳聲。詳里切32祡示chái燒祡燓燎以祭天神。从示此聲。《虞... 仕皆切33禷示lèi以事類祭天神。从示類聲。力遂切34祪示ɡuǐ祔、祪,祖也。从示危聲。過委切35祔示fù後死者合食於先祖。从示付聲。符遇切36祖示zǔ始廟也。从示且聲。則古切37 示bēnɡ門内祭,先祖所以徬徨。从示彭聲。... 補盲切38祰示kǎo告祭也。从示从告聲。苦浩切39祏示shí宗廟主也。《周禮》有郊、宗、石室... 常隻切40?示bǐ以豚祠司命。从示比聲。漢律曰:“...卑履切編號楷書部首拼音說文原文反切41祠示cí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詞也。从示... 似兹切42礿示yuè夏祭也。从示勺聲。以灼切43禘示dì諦祭也。从示帝聲。《周禮》曰:“...特計切44祫示xiá大合祭先祖親疏遠近也。从示、合。... 侯夾切45祼示ɡuàn灌祭也。从示果聲。古玩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