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匮乏,越完美主义
九型人格的特质一览表
九种人性格的表现特征(测试)全世界50亿人口中,其实只有9种性格,每个人的性格都是由九型性格当中的一种或几种性格组合而成。
而每种性格关注的焦点、追求的价值、特质、喜好、表现形式都是不一样的。
掌握了九型性格就可以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更好地洞察人心,与人相处;用人所长,补己之短。
了解自我、洞悉他人的秘诀,能把人的最真实、最深层、最大的内心需求和渴望发掘出来,了解和掌握自己的爱人、上司、下属、同事、客户的性格差异,增强沟通成效;增强自我洞察和自我超越的能力;激发其发挥最大潜能。
九种人性格不同,表现特征也会不同:性格类型基本欲望基本恐惧特质1 改革者做对事情被责备原则、完美、公正、爱批判2 帮助者被爱不被爱关怀、感情丰富、占有、主动3 促动者被接受(肯定)被拒绝交际、有竞争心、目标感、主动4 艺术家追寻自我失去自己自我、敏感、感情丰富、独特续表5 思想家了解环境被他人压倒求知、观察力强、固执、分析6 忠诚者寻求安全被遗弃忠实、依赖、焦急、保守7 多面手快乐被满足被剥夺乐观、精力、好动、浮躁8 指导者自觉屈服于他人自信、好斗、爱支配、冲动9 和事佬追求内心平静与他人分离平和、友善、乐观、不专注试阅读以下九段文字,看看那一段最能形容你呢? (最多选三段)A我对事物的态度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尤其是对我认为重要的事情更是如此。
我非常重视坚强、诚实、独立这些特质。
我认为只有在东西出现眼前时,才算是真正拥有。
在证明别人值得信赖之前,我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
我喜欢别人用直接的态度对待我。
我可以看出别人的不坦诚、说谎,或是想要对我不利的企图。
我难以忍受别人的缺点,除非我可以了解这些缺点的产生的原因,或是我知道他们尝试改进,我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如果我不尊重或不同意某个掌握权力的人,我就很难接受他的命令或指示。
我很能照顾自己。
当我生气的时候很难掩盖自己的情绪。
我总是维护自己深爱的人或朋友,尤其是当他们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时,我就会挺身而出。
追求“完美”亦是一种心理病
龙源期刊网 追求“完美”亦是一种心理病作者:翟峰来源:《现代养生》2004年第08期追求“ 完美”亦是一种心理病,这不仅仅是笔者的看法,而是人们经历的体验,有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记得很多年之前笔者曾看过一部前苏联的生活片,剧中男主角与女主人公探讨人生时,说了句耐人寻味的话,大意是:人生不过是一个大苦恼和许许多多小快乐。
细细想来,此话实在不浅薄。
但凡人生,总有一个根本的烦恼。
譬如,某人期望美貌,但其容貌总是越来越丑,因为没有一种外在的力量能够抗拒人的衰老,抵御容貌的变丑。
如果我们为这个而担心的话,那么实际上就陷入了人生的一个大困境。
没有人能够从客观意义上化解这个大烦恼。
我们只有改变审视自己的目光,学会用欣赏的态度,去发现不同时期自己的美丽。
世间由于追求完美而造成的人为的心灵痛苦之事例可谓举不胜举。
一位在医生看来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年仅35岁的女人,高高的,瘦瘦的,并且端庄大方,但是该人却认为自己很丑。
她认为自己鼻子大,嘴唇畸形,下颌大,臀部也大,胸部扁平。
为此,她一直烦恼,以至于她6年来几乎从未出过家门。
虽然她住得离母亲很近,但她已有两年没有去看母亲了。
当亲戚来的时候,她就避开躲到楼上去。
当她去看医生时,甚至用绷带将脸缠住。
最终她试图自杀。
她对医生说:“我难以想象有比这更痛苦的事情了,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宁愿将我的手臂给砍掉了,我宁愿得癌症。
”英国一位妇女,20多年来每天都要花上几个小时照镜子看自己的相貌,而且每天非要经邻居过目后才敢出门,烦得邻居叫苦连天。
她因耗费工时照镜子而多次失去工作,甚至连自己的婚礼都错过了。
美国一位妇女,会花一整天的时间,用放大镜来检查脸庞上面生长过度的毛发。
另外,也常见她反复找整形外科医生矫正面部生长过度的毛发的这些“ 缺陷”,术后却更不满意或者抱怨手术失败要求重新来过。
而更多的是,现代女性对美的追求又有一种很大的偏向:希望十全十美。
年轻的女孩都希望拥有张柏芝精心雕凿的五官;梁咏琪那44寸的美腿和舒淇的性感;而白领又盼望修炼张曼玉、林青霞一样的好气质……可见,完美主义在社会审美心理上,很容易制造人们的心灵痛苦。
如何应对完美主义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如何应对完美主义带来的压力和焦虑完美主义是一种追求卓越,追求无可挑剔的态度和行为模式。
然而,完美主义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压力和焦虑,给个人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应对完美主义所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一、认识完美主义的特点和影响完美主义者常常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非常苛刻。
他们经常强迫自己做到最好,对错误和失误无法容忍。
然而,完美主义者所承受的压力和焦虑往往是巨大的。
他们经常陷入抓狂和沮丧的情绪中,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过于苛刻,导致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感到沮丧和不满足。
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之处要应对完美主义带来的压力和焦虑,首先要接受自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没有人能做到完美。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可以减轻内心的压力,转变对待错误和失败的态度。
要明白,错误和失败是成长和学习的机会,它们并不代表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三、制定合理的目标和期望完美主义者往往将目标设定得过高,难以达到。
为了缓解压力和焦虑,需要制定合理的目标和期望。
目标应该具体、可行,并考虑到个人的能力和资源。
合理的期望可以减轻对自己的要求,使个人更加真实地面对现实。
四、培养积极的自我评价完美主义者往往对自己过于苛求,容易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
为了缓解压力和焦虑,需要培养积极的自我评价。
要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和成就,给予自己肯定和认可。
同时,要学会接受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将其看作是成长的机会,而不是失败的标志。
五、寻求支持和鼓励完美主义者往往承受巨大的压力和焦虑,需要寻求外部的支持和鼓励。
可以向亲友寻求理解和支持,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
同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咨询和心理训练来应对完美主义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六、放松和调节心理状态为了减轻压力和焦虑,需要经常放松和调节心理状态。
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冥想、呼吸练习、瑜伽等,帮助平静内心,缓解压力。
同时,要注重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通过运动和休息来提升自身的抵抗力和应对能力。
天人合一的经典名言
天人合一的经典名言●这样一来,当你漫步在布满史迹的大地上,看是自然的漫游,观赏现实的景物,实际却是置身于一个丰满的有厚度的艺术世界。
像读“有字书”一样,通过认知的透镜去观察历史,历练人生,体验世情,从而获得以一条心丝穿透千百年时光,使已逝的风烟在眼前重现华彩的效果。
种种民族兴废、世事沧桑、家国情怀的鸿爪留痕,在时空流转中所显示的超出个体生命的意义,都在新的环境中豁然展开,给了我们无尽的追怀与感慨。
这是历史,也是诗章,更是哲学,是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
----王充闾《“无字书”中学问多》●我对杰斯的喜爱达到了英魂在心,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我才能只靠他成为超凡大师。
凭借的不是别的,只是一颗执着开创未来之路的决心。
●71.如果你以为扰乱我心中的宁静。
就能够扰我修行,那就大错特错了。
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人不可能心中无欲。
过分强调清心绝欲,只能沦落为下乘。
我派祖师在派中秘典中曾经特别提到:容身于世间,体验人生百态,了解人性种种,才能够感悟天地至理,达到天人合一至境。
(梦可儿对辰南语)72.不知道自己的过去。
不知道自己是谁,这样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无名神魔语)73.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
不生不灭,云散碧空山色净;无去无来,慧归禅定月轮孤……(辰家玄功总诀)74.一片光辉周法界,虚空朗彻天地耀,双忘寂静最灵虚……(辰家玄功总诀)75.这天地间没有破不了的局,只要你永不屈服,敢与天抗,一切皆有可能发生 ----辰东《神墓》●问:中国的发展会怎样?答1:中国破解了工业之谜,并正在打开人类新生活模式的大门。
答2:中国思想和文化将重回世界之巅。
答3:中国会引领世界和平。
答4:中国的地域特色,将百花齐放,将历史之美,地理之美,自然之美,天人合一的理念发挥到巅峰。
答5:中国人的工作素质越来越强大。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说的这句话:「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
」一方面掀示了他是「人本主义者」,一方面也自觉或不自觉的埋下疯狂因子:所有心智健康的哲学家,终极或一直追求的不只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真理,譬如「天人合一」之道。
人生在世,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
人生在世,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木心先生曾有句话说:人生在世,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
当我们称赞一个人“层次高“,并非指他的学历高低,财富多少,阶层高低。
是一个人活出的天地和境界。
层次越高,我们看到的世界更大,看不惯的人事越少,越能发现人世的善美与难得,更能懂得“世相百态,珍而重之”这八字。
下面,是“层次高”者所具备的八个特征——01彼此成就墨子说“兼相爱,交相利。
只有层次低的人才会只关注眼前的利益,斤斤计较自己的付出,路也越走越窄。
成就别人,是心态,是境界,也是格局。
我们生命中,除了“胜过别人”“压过别人”、“超越别人”之外,也可以“成就别人”。
这个世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彼此成就”才能海阔天空。
02能控制情绪心理学家证明:人的情绪由大脑的边缘系统负责,边缘系统在第一时间产生情绪,比如恐惧、愤怒,而控制情绪的大脑皮层要在整整六秒之后才能开始处理,进而进行控制,完成整个过程需要一分钟。
能够控制情绪的人,才能控制人生。
03喜欢读书一个人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于他往自己脑袋里装了什么。
有人曾经请教杨绛先生,先生说了这样一句话:你的问题就在于读书太少,想得太多。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肯读书的人,气质定然不凡。
黄山谷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梁实秋先生也说,读书不读书,过得是两种人生。
04大度宽容《伊索寓言》里讲,当初普罗米修斯奉宙斯之命造人时,特意在每个人身上挂了两个口袋———胸前一只装别人的缺点,背后一只装自己的缺点。
层次低的人,只能看到自己胸前的口袋,层次高的人才能看到自己背后的口袋。
只能看到别人缺点的人,无比苛刻,能够看到自己缺点的人才懂得了宽容。
在一辆火车上,有个醉汉喝得醉醺醺地冲撞了乘客,女孩问妈妈,他是坏人吗?妈妈说了一句:不,他只是不开心。
境界高的人,对外,见过更大的世面;对内,有过很深的反省。
所以,他们从来不会跟别人计较,更多的是温柔宽和。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匮乏”概念
在匮乏的环境中,他人就是恶,是逃避迅速走向死亡的竞争者。人是在否定他人中获得对自己的肯定的,不管他是否同意这样做,只要是存在着的,就必须投入否定别人和被别人否定的竞争。萨特说,在任何情况下,斗争都是根源于匮乏,无论这种匮乏是以何种方式表现出来的。一切斗争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获取物,消灭对手只不过是斗争的一种手段。〔5〕这样一来, 物的匮乏就不再是外在于人的环境或生存条件的问题了,而成了人的存在本身。也就是说,匮乏是人的存在的一部分,而且是最基本的部分。人,无论是在他出生之前还是出生之后,在他的感觉中和意识深层里都弥漫着匮乏的气氛。匮乏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型式,只要谈到人就无法回避匮乏的问题。在可以回观的过去,我们看到的是匮乏对人的支配;在可以瞻望的未来,我们同样看到匮乏的阴云笼罩着人。
萨特认为,匮乏是人的存在的否定。在这种否定面前,人的职业、阶级归属等等完全是无关紧要的。他说:不管是对于一个农业公社,还是一个游牧部落,否定的无区分性是首要的。〔2〕因为, 在匮乏面前,社会在总体上面对着这种否定。我们的人类是由无数个历史地共存于地球上的人构成的,地球这个自然存在的有限性,决定了它无法提供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资料。人类维系生命的需要和人口数量总是多于可以获得的生活资料。物质资料的这种匮乏使人与人之间相互构成威胁,于是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和暴力行为,以至于最后必然导致一部分人消灭另一部分人。因此,匮乏,这个基本事实迫使社会必须作出抉择:是使匮乏持续加剧危及到整个社会,还是通过消灭社会中的一部分成员来暂时缓解这种匮乏。也就是说,匮乏决定了社会必须在自己的死亡和其成员的饥饿中作出选择〔3〕。
【关键词】 匮乏 需要 异化
一
在古希腊,人们就提出认识你自己,所谓认识你自己也就是认识人的存在方式。然而,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关于人的存在方式却是一个众论纷纭的问题。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把匮乏概念作为他理解人的存在的基本范畴。萨特认为,匮乏就是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居民或集团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某种具体的自然物(或产品)的数量上的不足。〔1〕匮乏是一个与人类共存的基本事实, 它表明了物质资源与人的需要的关系。
完美主义的心理根源与对策
完美主义的心理根源与对策完美主义是一种心理特征,指追求完美、苛求细节、对自己和他人要求过高的倾向。
虽然完美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激发个人的进取心和追求卓越的动力,但过度的完美主义却可能导致焦虑、压力和自我否定等负面情绪。
本文将探讨完美主义的心理根源,并提供一些对策来帮助个体应对完美主义带来的困扰。
完美主义的心理根源1. 成就需求完美主义者通常有强烈的成就需求,他们渴望在各个领域取得卓越的成绩。
这种需求可能源于童年时期家庭或社会环境对他们高标准的期望,以及对成功的渴望。
2. 自我价值感完美主义者往往将自己的价值与取得完美结果联系在一起。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完美的表现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自我肯定。
这种观念可能来自于童年时期对于成功和失败的评价方式。
3. 控制欲望完美主义者常常有强烈的控制欲望,他们希望能够掌控一切,以确保事情按照他们的期望进行。
这种欲望可能源于对不确定性和失控的恐惧。
对策1.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首先,完美主义者需要接受自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
每个人都有缺点和瑕疵,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无缺。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可以减轻对自己过高要求的压力,从而减少焦虑和自我否定。
2. 设定合理目标完美主义者往往设定过高的目标,导致无法达到或难以达到这些目标时感到沮丧和失望。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他们设定合理、可实现的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小步骤,逐步实现。
3. 学会放松和调整心态完美主义者常常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中,他们需要学会放松身心,调整心态。
可以通过练习深呼吸、冥想、运动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4. 寻求支持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完美主义者往往过于自我要求,不愿意向他人寻求帮助或分享自己的困扰。
然而,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寻求支持是缓解完美主义困扰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与朋友、家人或专业心理咨询师交流来获得支持和建议。
5. 培养自我价值感完美主义者通常将自己的价值与外部成就联系在一起,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
为了减少对外界评价的依赖,建议他们培养内在的自我价值感,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长。
《干法》读书笔记-《干法》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干法》读书笔记-《干法》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干法》一书无疑是一本体验稻盛哲学的经典,值得我们每个人反复读,细细读,用心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干法》读书笔记范文五篇,欢迎阅读。
《干法》读书笔记【1】稻盛和夫先生认为工作是人生最尊敬、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
工作,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道选择题,可以选择脚踏实地、忘我奉献,也可以选择投机取巧、消极怠工,更可以选择好逸恶劳、不劳而获。
当面对这道选择题时,我们必须明白,这不仅仅只是决定了你对工作的态度,更决定了你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态度。
我们每个人处在这个社会中,具有不同的角色,同时也承担了不同的责任。
整本书从为什么要工作、如何投入工作、以高目标为动力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持续就是力量:抓紧今天这一天几个章节去阐述的。
如何才能让工作做出成绩?在稻盛和夫看来,首先就是运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去喜欢我们的工作,热爱我们的工作,痴迷我们的工作,把工作当成我们的爱人一样去呵护。
正如我们不能轻易地抛弃我们的爱人一样,我们也不能轻易对我们现有的工作说不,所以我们就能长期坚持工作。
做到像上述那样,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在遇到一些我们不能控制的外力影响时,我们很难用我们自身的力量去完成。
在我看来,任何时候都要努力工作,持续努力,不愧对教师的神圣职责,这才是最重要的。
并且对每天做过的事情,老老实实地进行反省,就可以避免工作上的失败,并能够不断地完善自我。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感谢,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这个岗位,就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它的全部,包括好的和不好的,持有随时感谢心态非常重要。
人为什么要工作?许多人把努力工作、拼命劳动看得毫无意义,他们甚至对积极工作的人报以冷笑和鄙视。
这本书中稻盛和夫想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理解工作的意义,全身心投入工作,你就能度过幸福的人生。
工作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要将工作当做一种提升自己心志、造自己人格的修行。
不要畏惧工作,不要因为自己眼前的工作不如意而丧失信心,要将自己的工作当做是自己不得不完成的人生任务,要用一种将自己逼入绝境的方法来工作,即极度认真的工作。
完美主义思想的危害及解决方案
完美主义思想的危害及解决方案一、完美主义思想的危害完美主义思想是指追求完美、苛求细节的心态和行为倾向。
虽然完美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激发个人的进取心和追求卓越的动力,但过度的完美主义思想却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 压力和焦虑:完美主义者往往对自己设定过高的标准和期望,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求一切都必须完美无缺。
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会给个人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焦虑,导致情绪不稳定、紧张和疲惫。
2. 自我否定和自卑:完美主义者往往对自己的表现持有苛刻的评价,无论取得怎样的成就,都觉得自己还不够好。
这种自我否定和自卑感会降低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影响个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3. 迟延和不满足:完美主义者往往追求完美,但又胆怯失败和批评。
这种矛盾心态会导致他们迟延行动,不敢面对挑战和难点,以避免可能的失败。
同时,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们也很难满足,总是觉得自己还有不足之处。
4. 社交障碍和孤傲感:完美主义者往往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很高的要求,他们很难接受他人的缺点和错误。
这种苛求会导致他们与他人的关系紧张,难以建立真诚的社交网络,从而产生孤傲感和社交障碍。
二、解决方案尽管完美主义思想的危害不可忽视,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和策略来应对和解决这个问题。
1.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
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从中寻觅自信和自尊的源泉。
2. 设定合理的目标和期望: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目标和期望。
不要过于苛求自己,要学会在适当的范围内追求进步和卓越。
3. 培养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对于应对完美主义思想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学会关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而不是过分关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4. 学会放松和调节压力:为了缓解完美主义带来的压力和焦虑,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放松和调节压力的方法,如运动、冥想、艺术创作等。
这些活动可以匡助我们放松身心,调整心态。
为什么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为什么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对于穷人来说,在花钱时总是瞻前顾后、思索再三.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为什么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一起来看看吧!稀缺VS专注红利对于穷人来说,在花钱时总是瞻前顾后、思索再三:是该买些鱼肉改善下生活,还是把钱省下来给孩子买件玩具;是该把钱拿来修缮下房屋,还是用来做个小生意。
对于忙碌的商务人士来说,时间总是不够用:周日的下午,是该看一份重要的项目投资报告,还是要陪伴一下家人;下班之后,是该参加老友们的聚会,还是应赶赴一场商务宴请。
对于正在节食的肥胖症患者来说,总是面对两难选择的焦虑:是该吃块肉或巧克力好有力气减肥呢,还是饿的晕乎乎的挺着?是该饱餐一顿再加大运动量呢,还是空着肚子等着时间流逝?他们面临的都是稀缺:穷人稀缺金钱、商务人士稀缺时间、节食者稀缺食物。
因为稀缺,稀缺的某样东西就更容易俘获大脑,人的思想和注意力也就会更加强有力转向未满足的需要——穷人更在意钱、商务人士更在意时间、节食者满脑子想的都是美食。
然后呢?然后人就会把绝大多数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稀缺的事物上,并形成管窥效应——专注于当下的某一急迫事情而忽略了其他长远的、更重要的、并有助于解决当下稀缺的事情:穷人总想着省钱和精打细算,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长远考虑该怎样多赚钱,而这才是解决金钱稀缺的根本之道;商务人士总是像陀螺一样的赶不同的场子(出差/开会/宴请等),就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规划一下哪些差可以不出、哪些会可以不开、哪些饭可以不吃,而这才是腾出时间的根本;节食者满脑子的美食,就没精力去考虑运动、健身、行走,从而肥胖不减、节食继续、食物稀缺依旧。
因为贫穷,你的视野就局限在金钱上,又哪有力气去开拓想象力呢?但是,硬币两面、矛盾统一,稀缺有害,但也能带来关注红利——因为稀缺,往往能把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利用:穷人的钱花得更值、几乎没有浪费,富人往往购买经常不用的东西,如衣服、电器、健身卡;而项目截止日前的一两天总是工作效率特别高。
稻盛和夫干法读后感
稻盛和夫干法读后感稻盛和夫干法读后感1一口气把《干法》也读完了,再一次感受稻盛先生“敬天爱人”的思想,也再一次被作者严谨、勤勉的工作态度所激励,中文版以稻盛的“我的劳动观”开篇,作者指出二战后日本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但人们却丧失了最重要的价值观,好的社会风气逐渐淡薄,长此下去日本将国将不国,因此作者执笔直书将劳动、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及方法告诉年轻的一代。
书中的这些价值观和劳动观是作者70余年的切身体会。
一开始作者就问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了什么而工作?大部分人认为是为了吃饭获取报酬。
难道拼命的工作,仅仅是为了吃饭吗?作者认为,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
工作是锻炼人性,磨练心志的修行。
在此,先将书中一些句子摘录如下:1. 发自内心并用格斗的气魄,以积极的态度认真面对自己的工作。
2. 冬天越寒冷,樱花就开得越烂漫。
人也是一样,不体验痛苦和烦恼,就很难有大的发展,就不会抓住真正的幸福。
3. 纵使是自不量力的梦想,还是要在胸中牢牢立下这个目标,并向同仁展示这个目标。
这一点非常重要。
为什么?因为人本来就具备使梦想成真的巨大的潜力。
4. 持续的力量能将“平凡”变为“非凡”。
所谓人生,归根到底,就是“一瞬间、一瞬间持续的积累”,如此而已。
5. 今天一天努力干吧,以今天一天的勤奋就一定能看清明天。
这个月努力干吧,以这一个月的勤奋就一定能看清下个月。
今年一年努力干吧,以今年一年的勤奋就一定能看清明年。
6. 人的能力有无限伸展的可能。
坚信这一点,面向未来,描绘自己人生的理想。
7. 人的能力绝不是一成不变的。
始终要把跨栏的高度设置在比现有能力高两三成的高度。
8. “已经不行了”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
当项目遇上难以克服的困难,认为“已经不行了”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终点,,而是重新开始的起点。
9. 苦难和成功都是考验。
苦难不会没完没了,当然幸运也不会永远持续。
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消沉,这比什么都重要。
10. 所谓技术创新,所谓发明创造,就像没有指南针的小船航行于漆黑的大海之上。
完美主义的心理根源与对策
完美主义的心理根源与对策完美主义者往往对自己和他人要求过高,力求做到完美无缺。
然而,完美主义带来的压力常常会对个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完美主义的心理根源,并提出对策,帮助完美主义者更好地应对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完美主义的心理根源1. 自我价值感不足完美主义者往往将自己的价值和表现挂钩,一旦出现失败或不如预期的情况就会产生负面情绪,怀疑自己的价值。
2. 对他人评价过度在意完美主义者通常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甚至会因为他人的一句话而产生消极情绪,缺乏自我肯定。
3. 对未来有强烈焦虑完美主义者往往对未来充满焦虑,担心自己无法达到自己制定的目标,害怕失败和被他人指责。
完美主义造成的心理问题1. 抑郁和焦虑长期处于追求完美状态下的人容易产生抑郁和焦虑情绪,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幸福感。
2. 自我否定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个体更容易自我否定,产生负面情绪,加重心理负担。
3. 人际关系紧张过分追求完美容易导致与他人关系紧张,因为对他人的要求也极高,很难满足。
如何应对完美主义心理1. 接受自己并建立自我肯定接受自己并建立自我肯定是战胜完美主义的第一步。
要学会用更宽容、更包容的眼光看待自己,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不完美之处,这并不代表你就没有价值。
2. 放下对外界评价的依赖学会放下对外界评价的依赖,接纳自己的内在价值。
不要让别人的看法左右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3. 设立合理目标和期望合理设立目标和期望是战胜完美主义的关键。
要学会协调自己对目标与期望的要求,并将它们与个人能力相匹配。
4. 寻求支持与倾诉在面对挑战时,寻求支持并倾诉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与亲友、心理咨询师等寻求帮助,分享内心压力,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结语完美主义可能带来短期内获得成功的效果,但长期处于强大压力之下会使个体产生心理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接受自己,并且相信: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成为一个不完美但幸福快乐的普通人。
国内外完美主义研究综述
国内外完美主义研究综述作者:杨磊王尧来源:《管理观察》2012年第11期摘要:完美主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并且与心理健康存在密切的关系,国内外心理学家已越来越关注完美主义的研究。
对国内外完美主义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其中涉及完美主义的形成机制,完美主义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等。
关键词:完美主义形成机制心理健康1.完美主义的定义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AlfredAdler。
Adler认为,在人类的众多动机中,追求完美是最为纯净和最为本质的动机。
人类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不断、更好地适应他所在的生存环境,而促使人类不断改变自己、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就是追求完美。
但同时,他也提出,个体追求完美必须是以社会兴趣为目的,否则将导致诸多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在完美主义的研究历程中,大多数的心理学家主要关注的是完美主义不适应的方面。
但自80年代末期开始,越来越多学者认同完美主义的二维观,认为完美主义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从研究结果看,不管从什么角度区分完美主义,最后都发现完美主义有的维度是积极的,有的维度是消极的。
因此,可以认为,完美主义的积极、消极之分是比较公认的观点。
2.完美主义的形成机制王敬群回顾了国外的研究,总结出五种展模型,这五种发展模型都以早期教育为切入点,探讨完美主义形成的机制,不同的模型选择了家庭早期教育中的不同要素进行研究。
社会期望模型主张父母对儿童的高期望是完美主义产生的根源;社会学习模型强调模仿父母完美主义的作用;社会反应模型探讨严酷教育环境的影响;焦虑抚养模型认为父母对不完美的过分关注和对子女的过分保护会促使子女发展完美主义倾向;整合模型结合内外因素对完美主义产生的根源进行系统分析。
3.完美主义的影响许多文献都记载了完美主义和心理障碍及心身疾病有密切关系,如:进食障碍、抑郁、强迫型人格障碍、焦虑、社交回避及社交恐惧、酒精依赖等,大多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Hewitt等人研究表明完美主义心理倾向能预测抑郁症状水平的增加,社会取向完美与抑郁有最显著的关系。
物质极简精神丰盈作文素材
物质极简精神丰盈作文素材1. 你看那些物质上不追求过多的人,他们把生活过得简单纯粹,就像陶渊明选择远离官场回归田园,那份宁静与自在是多么让人羡慕啊!这不就是物质极简精神丰盈的体现吗?例子:我的朋友小李,他家里没有过多的杂物,每天却能快乐地沉浸在阅读和音乐中。
2. 想想看,当你摒弃那些不必要的物品时,是不是感觉心里一下轻松了许多?就如同给心灵做了一次大扫除啊!例子:邻居王大爷,生活极其简单,每天却能和老友们谈天说地,笑得格外开心。
3. 难道你不觉得,拥有的东西越少,反而越能专注于内心真正的渴望?就好像行走在沙漠中的人,目标明确地朝着绿洲前进。
例子:我认识的一位艺术家,他的工作室简洁无比,但创作出来的作品却充满了灵动。
4. 物质极简不是让你过得拮据,而是让你更加珍惜真正重要的东西呀!这就好比舍去了繁琐的包装,直接触及到珍贵的内核。
例子:同事小张,从不追求名牌,却把时间都用来陪伴家人,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5. 你说,把物质需求降低,把精神世界丰富起来,这不就是人生的一种升华吗?就类似鸟儿减去了沉重的负担,能够自由自在地翱翔在天空。
例子:楼下的奶奶,每天穿着朴素,但说起故事来绘声绘色,让人陶醉。
6. 试着去过一种物质极简的生活吧,你会发现精神上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好比在沙漠中找到了绿洲那般惊喜。
例子:我的同学小赵,出租屋里东西很少,但他每天兴致勃勃地研究哲学。
7. 减少对物质的依赖,你会惊喜地发现精神会变得无比充实!这不正像解开了束缚,尽情享受自由的感觉吗?例子:远方亲戚家的姐姐,生活简约,却在艺术领域有很高的造诣。
8. 物质极简精神丰盈,真的会让你的生活变得不一样啊!例子:我自己慢慢践行这种理念后,感觉内心更加平静和快乐了。
我的观点结论:物质极简能让我们摆脱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和束缚,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去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过上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
这是一种非常值得追求和实践的生活方式。
完美主义思想的危害及解决方案
完美主义思想的危害及解决方案一、引言完美主义是一种追求完美和无缺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虽然追求完美可以激发个人的积极性和进取心,但过度的完美主义思想却可能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和危害。
本文将探讨完美主义思想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完美主义思想的危害1.心理健康问题:完美主义者常常对自己和他人有过高的期望,一旦无法达到这些期望,就可能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
2.自我压力增加:完美主义者往往对自己要求过高,无法接受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导致自我压力不断增加,甚至出现工作过劳和身体健康问题。
3.人际关系问题:完美主义者常常对他人要求过高,容易挑剔和苛求他人的表现,导致与他人产生冲突和矛盾,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
4.效率低下:由于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往往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细节上,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无法高效地完成任务。
三、解决方案1.认识到完美是不可能的:完美主义者需要认识到完美是不存在的,接受自己和他人的缺点和错误,理解人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
2.设定合理目标:制定合理的目标和期望,根据实际情况和能力来设定,避免过高的期望给自己带来过大的压力。
3.学会放松和调整心态:完美主义者需要学会放松自己,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来缓解压力,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不完美的事实。
4.寻求帮助和支持:如果完美主义者感到自己无法摆脱完美主义思维的困扰,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倾诉自己的困惑和压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培养自我价值感:完美主义者需要培养自己的自我价值感,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就,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自己,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
6.学会调整优先级:完美主义者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优先级,将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避免过度关注细枝末节,提高工作效率。
四、总结完美主义思想的危害不容忽视,对个人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工作效率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通过认识到完美是不可能的、设定合理目标、学会放松和调整心态、寻求帮助和支持、培养自我价值感以及学会调整优先级等解决方案,完美主义者可以减少完美主义思想的危害,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物质丰富却精神贫瘠句子
物质丰富却精神贫瘠句子
在当今社会,物质的丰富与精神的贫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各种消费品琳琅满目,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精神贫瘠的问题。
物质的丰富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和便捷,但也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浮躁和功利。
我们追求更多的物质享受,却忽略了内心的精神需求。
我们沉迷于消费主义的狂欢,却迷失了真正的自我。
我们追逐名利和金钱,却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关怀。
精神的贫瘠表现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
阅读量的下降、艺术修养的缺乏以及道德观念的淡漠,都反映出我们在精神层面的匮乏。
我们追求短暂的快感,却忽视了精神的滋养和成长。
我们缺乏对深度和意义的追求,沉迷于表面的浮华和消遣。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精神贫瘠带来的后果。
一个缺乏精神追求的社会往往是浮躁、自私和缺乏凝聚力的。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关注内心的成长和精神的富足。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学习、艺术欣赏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社会的文化建设,鼓励和支持艺术、文学和哲学等领域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精神滋养的机会。
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的贫瘠并不是必然的矛盾,我们可以在追求物质的同时,注重精神的充实。
只有在物质和精神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情况下,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全面的发展和幸福的生活。
让我们共同努力,追求物质丰富与精神富足的双重丰收。
(多篇)干法读后感
The biggest killer of marriage is not an affair or cheating, but a trivial life.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干法读后感干法读后感1对于工作,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
但所有身在职场的人,大多持有两种工作态度要么脚踏实地,要么得过且过。
日本的稻盛和夫理所当然地属于前者,所以,他的盛名享誉全球,他的事业让所有渴望成功的人心怀憧憬。
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为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首先是一个人,所以,在初涉职场时,他也遭遇了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的困惑,找不到工作的意义,或者不知道工作的目的到底为了什么。
但他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很快地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找到了幸福的理由,那就是,“专心致志于一行一业,不腻烦、不焦躁,埋头苦干”,正因为如此,他的人生“开出了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身边有这样一位朋友,他曾经年轻气盛,心高气傲。
一直渴望能够干成大事情。
曾经,和他探讨过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成功人士的问题,他不假思索地说,肯定是那种在商场上游刃有余、德高望重,又可以指点江山的人,要不就是身居高位,重权在握,能够发号施令的人。
他对于在生意场上叱咤风云的精英心向往之,所以一心要向他们看齐,于是,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安逸舒适稳定的事业单位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他认为可以拼杀出一片天地的生意上。
怎奈商场险恶,他仅有的一点积蓄很快被折腾得精光。
这期间,他尝试过开公司、摆地摊、推销产品,不过每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后来,他调整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并一心一意地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终于修成正果。
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他在总结过往的那段经历时,不无感慨地说:“一个人如果没有方向,这山看着那山高,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肯定是不会成功的。
”这和稻盛和夫的“专心致志于一行一业,不腻烦、不焦躁,埋头苦干”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能够像稻盛和夫那样,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而且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到极致的人,毕竟只有少数。
挑战,让生活充满乐趣(深度好文)
挑战,让生活充满乐趣
《一个人的朝圣》中,老友的一封信打破了哈罗德平淡的生活:
她患了癌症,将不久于人世,希望能见哈罗德一面。
没做任何准备,65岁的哈罗德只身踏上了旅程。
走在路上,他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有多荒唐:路途的遥远,疲惫的身体,匮乏的食物,每一个都在挑战他的极限。
当他不得不渐渐接纳一切后,反而越来越渐入佳境,甚至开始享受这趟旅程。
开始永远比无休止的犹豫不决更有效,与其思前想后,不如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工作也好,生活也罢,就是一个挑战接着一个挑战。
学会接受,才能感受到它带来的乐趣。
董宇辉在直播中经常妙语连珠,圈粉无数。
但是他说,每次接到任务之后,就赶紧去写小作文,硬着头皮写,有发挥好的时候,也有状态差说得一塌糊涂的时候。
他能做的,就是不断接受挑战,也不断在行动中调整状态。
这样久了,状态好的时候反而越来越多。
心理学家莫妮卡说过:
想要达到完美会是充满痛苦的,因为它通常是受到两方面需要的驱动:
一方面是做得非常好的渴望,一方面是害怕做不好的恐惧。
要知道,能产生心流的挑战是动态的。
能力超过目标,会产生厌倦;而挑战目标太高,会产生焦虑。
人生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
避开完美主义的陷阱,凡事先做了再说,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心流。
《活出生命品质》读后感
《活出生命品质》读后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聆听了詹唐宁老师的一个关于家庭教育的课。
她温文尔雅,不紧不慢,说话富有哲理,立刻对她产生了好奇心。
于是,在她的学习平台上购买了《活出生命品质》这本书。
由于疫情原因,这本书等了足足一个多月才到。
拿到书,爱不惜手,跃出海面的海豚,充满着生命力,再配上活出生命品质的书名,有一种品质在那里,急不及待就读了起来。
唐宁老师的书非常显浅易懂,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述哲学与灵性成长的故事。
让人感觉阔然开朗与自觉清净。
一、生命体验的真相我们需要看透生命体验的真相,就不会焦虑与恐惧。
我们需要穿越二元对立的游戏来体验人生。
在二元对立里,我们苦苦挣扎,迷茫与无助,迷失自我。
经典的三个坑:我不够好、我不配得、我不完整,削弱、压抑、怀疑的方式来进行自我否定,有的还自我攻击。
生命的真相,我们需要探讨: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制造问题与解决问题、放下掌控、匮乏幻觉vs富足本质、完美主义等问题。
这些都是往内探索,探索我是谁。
当一个人越了解自己,就越能跳出来帮助自己成长。
因为那样你就不会批判、不会指责、不会攻击自己。
你知道我们是来体验生命的历程,当我们看到了自己,我们更理性去看待自己,做出符合自己最佳利益的选择。
追随你心,因为那时你做出的选择是最佳的。
二、视觉实现方程愿景实现的方程式其实很简单。
一开始我们需要接纳发生在您身上的一切美好与不如意,同时,当你看到你的不接纳,也要允许你的不接纳。
让意识与行为有移动的空间,选择美好。
愿景实现的方程式=正向意图*打磨品质*放手结果。
保持正向意念,重点是我们需要正向意向,如同太阳,要高高升起。
它自然会照见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起心动念,就如同发送出能量形式的刀枪剑。
真正的赋能,就是能量收到滋养和提升。
发挥自己的热爱与天赋,发自内心的做你所做的任何一件事,享受其中。
散发出正念利他的能量场,享受它的美好感觉。
磨砺品质,用爱心做每件事。
1924年,泰戈尔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时说:“你的使命是把天堂赐给世界,把灵魂赐给一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匮乏,越完美主义
我们对自己苛责,所以凡事追求完美。
刚开摄影工作室的他,想把每一单都做好。
每一张图片,拍了不下数百次,依然对自己不满意。
等到被客户催促,他才不得不草草拍完。
不满的客户只能终止合作,如此以往,他的业务一直没有起色。
看到一起写作的朋友,都陆陆续续出书,在各大平台奔走相告,写了几年的她,依旧没有得到出版社的青睐,她没日没夜地写,却也越来越怀疑自己,反问自己是不是可以写出能够出版的东西?
实际上,开工作室的他想要做得更好却由于能力配不上野心,被客户否定,自我怀疑。
写作的她,一直没有放弃练习,甚至比一般人更加努力,却因身边人的成功感到深深的不安。
我们总愿意相信,只要时间足够,只要金钱允许,只要自身并不那么懒惰,我们也能够获得成功。
一旦花费了自以为更多精力,依旧没有获得成功的情况下,我们就会开始自责、不安、怀疑,最终破罐子破摔,陷入恶性循环中。
他们技术不精天赋不足,但他们却是完美主义者。
摄影的他花费很多天拍不出一张照片,写作的她写了几年作品依旧不满意,你能够说他们没有努力吗?显然是不能的。
失败者喜欢追求完美。
这样就可以把失败的原因,归咎到不
够准确的尺子,不够顺滑的颜料,不够安静的工作环境,却从来不会归咎成是自己的原因。
刚毕业的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翻了很多很多的书,学习了所有对自身有利的课程,每天在朋友圈打卡,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在努力,他也以为自己很努力了。
似乎自己在不久后,就会成就一个完美的自我。
刚结婚的她,买菜时,节约每一分钱,以为精打细算,就一定可以多出一些余钱,让以后的生活富足一些。
甚至开始做着一份看似薪水还不错的工作,想着存款也会越来越多。
实际上,尽管他把时间排得满满当当,也依旧没有任何收获;尽管她用尽一切办法,在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上节衣缩食,也不可能节约出一座金山来。
那些追求完美的人,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根本没有时间放空自己,着眼于眼下,从来不去思考未来,更加谈不上规划未来。
对他来说,用尽时间学习,是当下最紧急的事情。
陷入魔怔的他,已经看不见除了学习以外的其他机遇,反而失去了更多。
节约并不能改变她的现状,看似薪水还不错的工作,只不过是单调的重复,对未来没有任何提升。
可她眼下只是想要赚取更多的钱,来改变现状,着眼于眼下,开始陷入越加贫穷的漩涡中。
如此循环,忙碌的人更加忙碌,贫穷的人就更加贫穷了。
为
什么会陷入这样的一个怪圈中?
在《稀缺》一书中有提到:这种仅仅只是专注于眼下的事情(钱和时间的稀缺中),很容易形成“管窥”之见。
即我们只能看到管子之内发生的事情,会自动屏蔽掉管子以外的天地。
而这种“专心致志”会让我们产生“权衡式思维”,不断增加我们的带宽负担。
我们就在这种再三权衡利弊中,陷入永无止境的纠结。
时间不够用,金钱不够用,这是当下很多人的常态。
因为这些的缺乏,我们就越加的想改变这种现状。
比如:想尽一切办法赚钱,利用一切时间学习。
我们急切想要摆脱现在这个不够优秀的自己,觉得浪费一点点时间都很可耻。
但最终却发现,越着急,眼下的一件小事越加做得不好,静下心来都觉得困难,何谈规划未来?如果让大家都来给自己的生命画一幅画,有些人会先给自己画一个线稿,调色,然后再把手中的捧花变红,把裙子刷白。
而有些所谓追求完美的固执家伙,一上来就给自己的生活扔色块,笃定的认定自己只需要黑色,容不下可爱的蓝,调皮的橙,以及头上的绿。
这就是他们被生活嫌弃的原因。
完美是临门一脚,是大师作品的最后一笔。
完美是锦上添花,不是当你身处暗无天日的谷底,可以寻找到的向上通道。
失败者喜欢讲究完美,是因为他们什么都没做好。
比如摄影师朋友,沉浸在自己的审美中,却丝毫没有察觉,自己的才能
根本配不上这份野心。
尽量控制情绪冲动,学会淡化自己的焦虑,不过分苛责自身,这种看似一点也不完美的情绪处理,却反而是大部分成功者的经验。
比如写了几年的朋友,不要总让自己陷入自我怀疑中不能自拔,可以尝试走出自我纠结的误区,总结自己写的东西为什么和朋友差距那么大,一点点来提高,从而接受自己的不足,达成自我和解。
大部分所谓的完美主义者,其实不过是极端主义者。
把所有退路都斩断,把所有余地都回绝,最后只能站在孤岛里,看着四周的海洋,自我感动的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悲壮的艺术家。
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可以试着留一些余地,《稀缺》
里把这种余地称之为闲余。
因为只有时间余闲,我们才有时间规划未来;只有金钱余闲,才可以在紧急状况出现时,以备不时之需,从而让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不必从其他方面支付更加高昂的代价。
闲余可以让我们摆脱狭隘,摆脱偏见,摆脱误会。
遇到明星绯闻便下定论,听到一面之词便气愤不已,别人不顺着自己便暴跳如雷,其实这都是思想上,没有给自己留一丝理解的余地。
我曾经在酒店里,赶着上飞机,却死活打不开一扇并没有上锁的门。
后来才发现是我把它顶住了,往后退一步,往里一拉,毫无困难的就把门打开了。
后来,我听见别人抱怨自己
那么努力,凡是追求完美,为何机会却总是别人的,我开始有些理解他们。
像他们如此急躁着追求完美的人,一定是把自己逼到了最前面,自己把自己封死在一个,密闭的小世界里吧。
文章来源于学员公众号:沈凌晨ID:shenzhin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