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
熔融盐储能技术及应用现状汇总

熔融盐储能技术及应用现状汇总熔融盐储能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温下的熔融盐作为储能介质,通过将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输入到系统中,使熔融盐储存能量。
当需要释放储存的能量时,可以通过回收热能或使用直接发电等方式将能量转化为有用的形式。
1.高温下的熔融盐能够存储大量的能量,具有较高的储能密度,可以满足大规模能源储存的需求。
2.熔融盐储能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够承受高温环境的长期运行,不会引起爆炸或火灾等危险。
3.熔融盐储能系统的循环效率较高,能够实现较低的能量损失和较长的循环寿命。
4.熔融盐储能技术可以与其他能源系统相结合,如太阳能光热发电、核能发电等,形成集成化的能源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灵活性。
目前,熔融盐储能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案例:1.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熔融盐储能技术可以与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相结合,实现太阳能的长期储存和供应。
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利用熔融盐储能系统可以在夜间或阴天等无法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情况下,仍然维持发电系统的运行,提供持续的电力供应。
2.风力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通常面临风力波动和间歇性发电的问题。
熔融盐储能技术可以作为辅助系统,储存风能,以平衡风力发电系统的电力输出,并在低风速或无风时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3.基于核能的储能系统:熔融盐储能技术可以与核能发电系统相结合,实现核能的可调度性和灵活性。
通过储存核能,可以在电力需求高峰期或电网故障时提供高效稳定的电力供应。
4.工业储能系统:熔融盐储能技术可以在工业领域中实现电力峰值削峰填谷,降低用电成本,并提供备用电源以应对突发停电等紧急情况。
5.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熔融盐储能技术可以用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实现对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管理与调度,提高充电效率和充电质量。
总的来说,熔融盐储能技术在能源储存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推广应用,相信熔融盐储能技术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为能源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
【襄樊五中】第11章《几种重要的金属》第4节《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第2课时

第四章几种重要的金属第四节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2课时)第2课时【说明】:本练习配套人教版化学读本,题目有一定的难度,适合省级示范高中或一些学校的优生使用,也可以作为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资料适用。
完成本练习的时间为30分钟,如果是高三第一轮复习,完成时间为20分钟。
后面有配套的标准答案,是经过认真审查的。
【练习题】1.以下现象与电化腐蚀无关的是()。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B.生铁比软铁心(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C.铁质器件附近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D.银质奖牌长期放置后在其奖牌的表面变暗2.下图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④>②>①>③B.②>①>③>④C.④>②>③>①D.③>②>④>①3.在铁的吸氧腐蚀中,发生还原反应的那个电极上进行的电极反应是()。
A.2H2O+O2+4e-=4OH-B.2H++2e-=H2↑C.4OH--4e-=2H2O+O2↑D.Fe-2e-=Fe2+4.埋在地下的铸铁输油管道,在下列各种情况下,被腐蚀速率最慢的是()。
A.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B.在潮湿疏松的碱性土壤中C.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D.在含碳粒较多,潮湿透气的中性土壤中5.铁棒与石墨棒用导线连接后浸入0.01mol/L的食盐溶液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铁棒附近产生OH-B.铁棒被腐蚀C.石墨棒上放出Cl2D.石墨上棒上放出O26.下列事实不用原电池原理解释的是()。
A .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B .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C .纯锌与稀H 2SO 4反应时,滴入少量CuSO 4溶液后反应速率加快D .镀锌铁比镀锡铁更耐用7. 下列方法不能..用于进行金属防腐处理的是( )。
A .油漆 B .铝热反应 C .电镀 D .制成合金8. 废电池污染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
A .锌B .汞C .石墨D .二氧化锰9. 下列关于金属腐蚀正确的是( )。
四川省广安市乘风外国语实验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广安市乘风外国语实验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6分)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
某燃料电池以熔融的K2CO3(其中不含O2-和HCO3-)为电解质,以丁烷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以具有催化作用和导电性能的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
该燃料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C4H10+26CO32--52e- →34CO2+10H2O。
试回答下列问题:(1)该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参考答案:(共9分)(1)2C4H10+13O2=8CO2+10H2O(3分)(2)O2+2CO2 +4e-→2CO32-(3分)略2. 在炼铁、炼钢过程中都有碳参加反应。
下列有关碳参加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过程中碳原子都被氧化,都只起着提供热源的作用B.炼铁过程中碳被氧化,既起产生热量的作用,又起产生CO的作用C.炼钢过程中碳被还原,从而达到降低含碳量的目的D.炼铁过程中碳参加反应,只起产生CO的作用参考答案:B解析:在炼铁时,焦炭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通过焦炭燃烧放出大量热,提供炼铁过程所需的热量;二是产生炼铁所需的还原剂CO。
在炼铁过程中碳被氧化。
炼钢时用来降低碳含量的主要反应为C+FeO CO↑+Fe,这个反应在碳被氧化的同时吸收热量。
3. 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②CH3CH2OH CH2=CH2+H2O③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④C6H6+HNO3C6H5NO2+H2Oks5u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参考答案:B略4. 最近发现一种新微粒O4,有关这种新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结构与P4相同B.它的摩尔质量为64C.它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D.它是由两个氧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的新微粒参考答案:C5. 为了保护臭氧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减少氟氯烃的排放量 B.减少含铅废气的排放量C.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D.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参考答案:A略6. 某有机物其结构简式为,关于该有机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能使溴水褪色C.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 mol H2反应D.一定条件下,能和NaOH醇溶液反应参考答案:BC7. 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氨气的结构式为B.醛基的结构简式:—COHC.羟基的电子式:D.甲醇的球棍模型:参考答案:D略8. 在铁和铜的混和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使之充分反应,剩余金属m1 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m2 g,则m1与m2关系是A.m1一定大于m2 B.m1可能大于m2C.m1可能等于m2 D.m1一定等于m2参考答案:A略9. 下列关于乙二醇和丙三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甘油、乙二醇的水溶液的凝固点很低,乙二醇可作内燃机的抗冻剂,甘油用于配制化妆品B.丙三醇的沸点比乙二醇的沸点高C.这两种多元醇易溶于乙醇,难溶于水D.丙三醇可以制造炸药,乙二醇是制涤纶的主要原料参考答案:A略10. 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A.是非金属元素B.是稀有气体元素C.是金属元素D.无法确认为哪一类元素参考答案:D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列举出周期表中最外层电子数是1个或2个的元素进行判断.解答:解:最外层电子数是1个或2个的元素有:第一主族元素(包含H元素,碱金属元素);第二主族元素(碱土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中的He元素,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的有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11. 有下列物质:①丁烷②2-甲基丙烷③戊烷④2-甲基丁烷⑤2,2-二甲基丙烷,其沸点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③>④>⑤>①>② D.②>①>⑤>④>③参考答案:C12. 用0.01 mol·L-1H2SO4滴定0.01 mol·L-1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 mL。
高三测试题三

高三测试题三一、选择题(共54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πH=7时,χ(∑O42-)>χ(NH4+)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χ1和χ2,πH分别为α和α+1,则χ1=10χ2X.πH=11的NαOH溶液与π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向0.1μολ/Λ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OH- 浓度和NH3∙H2O浓度之比增大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足量铁屑溶于少量稀硝酸:Φε+4H++NO3-=Φε3++NO+2H2OB.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Xα2++HXO3-+OH-=XαXO3 +H2OX.金属钠溶于足量水中:2Nα+2H2O=2Nα++H2 +2OH-∆.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XO2:2OH-+XO2=XO32-+H2O3.已知:H2(γ)+Φ2(γ)= 2HΦ(γ);≥H=-270κϑ/μο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ΛHΦ气体分解成1Λ的H2和1Λ的Φ2吸收270κϑ热量B.1μολH2与1μολΦ2反应生成2μολ液态HΦ放出的热量小于270κϑX.在相同条件下,1μολH2与1μολΦ2的能量总和大于2μολHΦ气体的能量∆.1个H2分子与1个Φ2分子反应生成2个HΦ分子放出270κϑ6.在新制的氯水中加入少量Nα2XO3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πH增大,Xλ-浓度减小 B.πH减小,Xλ-浓度增大X.πH增大,HXλO浓度增大 ∆.πH减小, HXλO浓度减小7.已知钡的活动性介于钾和钠之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钡可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 B.氢氧化钡比氢氧化钾的碱性强X.钡与水反应比钾与水反应剧烈 ∆.钡可以从熔融氯化钠中置换出钠8.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Ξ(γ)+3ψ(γ)2Z(γ);≥H<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ϖ)随时间(τ)变化的关系,τ1、τ3、τ4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MCFC)是一种高温燃料电池,其原理基于碳酸盐的导电性质。
相比其他类型的燃料电池,MCFC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碳排放,因此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能源领域。
MCFC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碳酸盐的离子导电性。
碳酸盐是一种能够在高温下导电的化合物,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碳酸盐会分解成离子,其中包括氧离子(O2-)和碳酸根离子(CO3^-2)。
这些离子在高温下能够在固体内部移动,因此MCFC的电解质通常由熔融碳酸盐组成。
MCFC的电解质通常由锂钡钠碳酸盐(LiBaNaCO3)等熔融盐混合物构成。
在高温下,这些盐会熔化形成液态电解质。
液态电解质中的离子能够在固体电极(阳极和阴极)之间进行传导,从而形成电流。
MCFC的阳极和阴极通常由钴氧化物和镍氧化物等催化剂构成。
在阳极处,燃料(如氢气或甲烷)被供应,并与来自外部电路的电子反应产生氢离子(H+)。
这些氢离子在液态电解质中移动,穿过电解质层,到达阴极。
在阴极处,氢离子与氧气反应生成水(H2O)。
同时,阴极上的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回阳极,与燃料供应电路相连。
这个过程产生的电子流就是MCFC的输出电流。
MCFC的工作温度通常在600℃到700℃之间,这是为了保证碳酸盐的离子导电性。
高温下,碳酸盐能够快速分解和重新组合,从而实现高效的离子传导。
此外,高温还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从而提高电池的效率。
与其他类型的燃料电池相比,MCFC具有几个优势。
首先,MCFC 不受氢气纯度的限制,可以直接使用含有杂质的燃料,如甲烷等。
其次,MCFC的效率较高,可以达到60%以上,比传统的发电方式更加节能环保。
此外,MCFC的碳排放量也相对较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然而,MCFC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高温对材料的要求较高,需要耐高温和化学稳定性的材料来构建电池。
此外,高温下的操作和维护也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
突破燃料电池

三、 电解 质 是 固体 氧 化物
因固体 氧化物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 0 , 负极通入可燃物 , 正极通入空
气, 则正 极 反应 式 为 : 0 , +4 e 一=2 0 四、 以 磺 酸 型 质 子 交 换膜 为 固体 电 解质 正极反应 式类似 于 溶 液 呈 强 酸 性 , 则 反应 式 为: 0 :+4 H +4 e 一=
2 H2 0。
例1 . 熔融盐 燃料 电池具有高 的发 电效 率 , 因而 受到重视 , 可用 L i C O
和N a : C O 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 , C O为 负 极 燃 气 , 空气与 C O 的混 合 气
解析 : 该 燃料 电 池利 用 甲醇与 氧气 的 总反应 式 为 : 2 C H OH+3 0 =
对于燃料电池的分析 , 可 以先从写总反应 式开始。大 多数 燃料 电池总 列 对 该 燃 料 电池 说 法 正 确 的是 ( 反应式是可燃物燃烧反应方 程式 , 但 要注意 。 若电解 质 电离的 离子能 与反 应产物发生反应 , 则电解质 离子一 并写入 总反应 式。例 如 , 甲烷 燃料 电池 电解质是 K O H溶液时 , 其总反应式 为 C H4+ 2 0 2+2 0 H一=C O +3 H2 0,
◆ ◆ ◆ ◆
突 破 燃 料 电 池
◆ 杨艳梅
( 河北 省承德双滦实验 中学 )
【 摘要】燃料 电池在近年 来的高考 中频繁 出现 , 为 了适 应高考的要 求, 对常见燃料 电池情况及 电极反应式 的书写进行 了归纳。 【 关键词】燃料 电池 电极反应 式 正极反应式
C 0 。用 总反 应 式 减 去 电池 正 极 反 应 式 , 就可得到电池负极反应式 : 2 C 0 纵观近几年高考 , 对新型 电池 , 特 别是燃 料 电池的考 查是 高考 的一个 2 热点 , 而 燃 料 电 池 电极 反 应 式 的 正 确 书 写 是 解 决 这 类 问 题 的 关键 , 也 是 难
高二化学知识点:化学反应原理复习

高二化学知识点:化学反应原理复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份高二化学知识点:化学反应原理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学习化学这门功课,考出一个好成绩。
高二化学知识点:化学反应原理复习【知识讲解】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1)反应热的概念: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测定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Q=-C(T2-T1)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化学反应的焓变(1)反应焓变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O2(g)=H2O(l);ΔH(298K)=-285.8kJ·mol-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技术及其原理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技术及其原理链接:/tech/16684.html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技术及其原理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 MCFC)是第二代燃料电池,由于其电解质是一种存在于偏铝酸锂(LiAlO2)陶瓷基膜里的熔融碱金属碳酸盐混合物而得其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是由多孔陶瓷阴极、多孔陶瓷电解质隔膜、多孔金属阳极、金属极板构成的燃料电池。
其电解质是熔融态碳酸盐,通常是锂和钾,或锂和钠金属碳酸盐的二元混合物。
反应原理示意图如下:阴 极: O2 + 2CO2 + 4e - →2CO32-阳 极: 2H2 + 2CO32- → 2CO2 + 2H2O + 4e–总反应: O2 + 2H2 → 2H2O在这一反应中,e-从燃料极被放出,通过外部的回路反回到空气极,由e- 在外部回路中不间断的流动实现了燃料电池发电。
另外,MCFC的最大特点是,必须要有有助于反应的CO32-离子,因此,供给的氧化剂气体中必须含有碳酸气体。
并且,在电池内部充填触媒,从而将作为天然气主成份的CH4 在电池内部改质,在电池内部直接生成H2的方法也已开发出来了。
而在燃料是煤气的情况下,其主成份CO 和H2O反应生成H2,因此,可以等价地将CO作为燃料来利用。
为了获得更大的出力,隔板通常采用Ni和不锈钢来制作。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温电池(600~700℃),具有效率高(高于40%)、噪音低、无污染、燃料多样化(氢气、煤气、天然气和生物燃料等)、余热利用价值高和电池构造材料价廉等诸多优点,是未来的绿色电站。
50年代初,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由于其可以作为大规模民用发电装置的前景而引起了世界范围的重视。
在这之后,MCFC发展的非常快,它在电池材料、工艺、结构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但电池的工作寿命并不理想。
到了80年代,它已被作为第二代燃料电池,而成为实现兆瓦级商品化燃料电池电站的主要研究目标,研制速度日益加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
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为负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为正极助燃气,制得在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完成有关的电池反应式:(1999年理综)
负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式:O2+2CO2+4e=2CO32-
总电池反应式:
2(08山东理综)
T29.(12分)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
(l)丙烷脱氢可得丙烯。
已知:C3H8(g)=CH4(g)+HC≡CH(g)+H2(g)△H1=156.6KJ·mol-1
CH3CH=CH2(g)=CH4(g)+HC≡CH(g) △H2=32.4KJ·mol-1
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CH3CH=CH2(g)+H2(g)的△H= KJ·mol-1 (2)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人O2和CO2,负极通人丙烷.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
电池反应方程式为;放电时,CO32-移向电池的(填“正”,或“负”)极。
(3)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5.6,c(H2CO3)=l.5×10-5mol·L-1。
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H2CO3 HCO3-+ H+ 的平衡常数K1= 。
(已知:10-5.60=2.5×10-6) (4)常温下,0.lmol·L-1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中c(H2CO3) c(CO32-)(填“>”、“=”或“<”),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