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大学生“知行不一”道德品质的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当代大学生“知行不一”道德品质的分析

[摘要] 大学生“知行不一”主要是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的影响,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存在缺陷以及道德环境的污染。培养大学生知行和谐统一需要健全德育工作规范,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健康道德人格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大学生知行不一道德教育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特点

当前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一方存在着思想道德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积极的思想认识并未付之行动,道德行为明显滞后于道德认识,即存在知与行的严重背离。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

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却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真善美的道德认知,却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期待建立和谐规范的社会道德秩序,自身却不愿接受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有成就事业的愿望,却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等等;认同诚信价值理念,但却考试作弊、心口不一、弄虚作假;认同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维护公德,但校园里长明灯、长流水以及乱扔、乱倒、乱张贴等破坏社会公德现象屡见不鲜;认同高尚的道德、高风亮节的典范人物,但是落实到个体行为上面,则会出现认知上对人对己原则不一的矛盾,形成偏执、狭隘、扭曲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道德操行大打折扣;在对待自我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问题时容易将自我放大而忽视了他人、集体与社会对自我的重要意义;认同“重义轻利”价值取向,但在行动上,重实惠、讲实利,趋同选择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赞同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而又强调把社会对个人的回报作为价值取向的条件等等。在道德要求和评价方面采取了双重标准,对他人要求主流化与对自己要求流行化的矛盾心态等等。知行脱节使一部分学生成了“两面人”式的双重人格,损害了大学生的时代形象。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原因分析

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大学生生活环境的复杂性,造成青年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如此复杂、矛盾和多元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导致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知行脱离

恩格斯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这就是说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大学生尽管生活在相对纯洁的校园,但他们却无时无刻不接触社会,全方位地以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受社会转型的影响,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道德评价

标准出现混乱。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利益群体,不同利益群体中的个人道德行为与社会或他人道德评价标准不一致,形成道德知行冲突。这就导致新旧社会体制和道德观念的摩擦较多,致使相当一部分人学生出现了“主体迷失倾向”,“知行不一”便有了产生的温床。

2.道德环境的污染。

目前高校的道德环境正面对着道德相对主义的威胁和社会中物欲横流、正不压邪等现象的污染。在社会充斥着腐败、欺骗、正不压邪、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剥夺的情况下,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就会出现偏差,也往往从对这些现象的震怒、痛恨,而转为无奈感慨,继而麻木、漠然。特别是党内的少数腐败分子,他们多是表现为“双重人格”:语言旗帜鲜明,行为却表里不一。社会不良现象的存在对大学生已有的道德产生强烈的冲击。同时现实的大众传媒对道德范例的宣传时常失实,对社会主流道德价值的推介不明朗,对非道德与不道德现象的批判缺乏力度。大学生们难免要受到不良因素的感染、暗示和压力,从而导致知与行的脱节。社会上存在的许多不良社会风气在大学校园泛滥。如弄虚作假,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有学者认为,坏的社会风气是产生大学生知行不一的外在原因之一。

3.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存在缺陷

高校德育中存在着一定的“失真”现象,助长了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现象的蔓延。主要表现在:首先,德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校的德育工作脱离社会实际,脱离学生思想实际。高校德育片面强调道德认识的作用,实际上变成了知识的传授、理论的灌输和真诚的劝导,从而忽视大学生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培养,严重违背了人的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德育评价(常以考试成绩来衡量)重“知”不重“行”等等。在教育方法上表现为重管束说教,轻启发自觉;重教材学习,轻行为引导;重知识传授,轻情操渗透。致使把教书育人的伟大工程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甚至有的学校或教师只教书不育人。致使大学生在观念上认同道德要求的合理性,但并不付诸行动抑或与道德要求背道而驰,即所谓的“知而不行”,甚至“知而错行”。

其次,缺乏是非分明、扬善抑恶的校园文化。近年来,受利益的驱动,高校校园里贸易气味日渐浓厚;学校文化建设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旋律不突出;学术气氛、高雅文化和音乐则显得势单力薄。加之招生毕业分配过程中的某些不正之风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评价。

再次,德育工作者素质不适应。一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表现出与教书育人的天职不相适应,为师者自身知行不一,给高校德育带来假道名的恶名,制约着高校德育功能的整体发挥。

4. 家庭德育的处境极为尴尬。

父辈或祖辈的溺爱致使独生子女们在价值判断上往往从个人出发,严以待人,宽以律己,无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上与学校教育相对立,对子女的学业只强调技能培养,却忽视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精神品格的塑造,甚至有意无意地向子女灌输一些与社会道德要求格格不入的错误观念。还有的家长身教与言教相背离。道德生活中,非道德甚至是不道德的因素往往占据了上风,使人“知德而不能行德”。

三、实现“知行合一”是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

面对高校德育乏力的现实状况,我们应当从其根源入手,制定并实施提高德育效力的有效对策,使大学生能够自觉接受和内化道德教育所施加的影响并提高这种影响的程度。

1、构建良好的道德环境,促进学生知行合一道德人格的成长

首先构建是非分明、扬善抑恶的校园文化。学校应当树立正气,重视榜样的力量,造就一种扬善抑恶的道德氛围。好的道德的行为一定要给予肯定,让做善行的人得到学校、同学的赞赏和认可,进而使善行得以发扬光大,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惩罚。榜样好,正气旺,它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激励着同学们向善。学生长期置身于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得到启迪教化,学生的人格、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能够促进学生道德人格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新时期的校园文化要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塑造完善人格和提升道德修养的良好环境。在此氛围中大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主观能动地“内化”改造自己,增强学生价值取向的接受性和践行性。

其次要构建和谐的社会道德环境。道德素质的培养,“主要通过良好的社会风尚、社会环境的长期影响与潜移默化。”一所学校良好的校风,它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基础之上。如果一个社会缺乏完善的道德机制和公平的道德规则,单依靠道德教育来建立稳定的道德秩序是不可能的。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西班牙一则偐语说:“与狼生活在一起,你也学会嗥叫。”因此社会要创设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氛围。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道德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一位教师高尚的人品、师德,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道德力量,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学生某种基本素质的形成,使大学生终生受益。百年来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只有首先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德才兼备的做人样板,才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心里磁力,才会吸引他们自觉地去接受影响,即所谓身教重于言教。

3、开辟多样的德育途径。德育过程是达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途径,知、情、意、行是德育过程的重要环节。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其基本问题是如何从不知转化为知,特别是如何由知转化为行的问题。所以要使外部的道德要求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信念,克服学生的知行脱节,必须创设各种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