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维脉、阳维脉病症

合集下载

阴维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阴维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阴维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1. 什么是阴维脉?阴维脉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一个分支。

它主要负责将心脏和肝脏之间的能量传导,起着沟通两者功能的作用。

阴维脉位于人体的胸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疾病调节作用。

2. 阴维脉的作用•调节心脏功能:阴维脉与心脏紧密相连,它能够调节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平衡心脏的能量运行。

阴维脉的顺利运行可以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防止心脏病的发生。

•保护肝脏健康: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之一,阴维脉与肝脏有密切的联系。

通过调节阴维脉的运行,可以提高肝脏的排毒能力,保护肝脏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

•平衡情绪:阴维脉与人体的情绪调节密切相关。

通过调节阴维脉的活动,可以平衡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3. 阴维脉的功能主治阴维脉在中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作用和功能主治如下:3.1 调节心脏疾病•心悸胸闷:阴维脉调节心脏功能的能力,有助于缓解心悸、胸闷等心脏症状。

•高血压:阴维脉的调节作用可以降低血压,减轻高血压患者的症状和风险。

3.2 保护肝脏健康•肝炎:阴维脉通过调节肝脏的能量运行,可以促进肝脏的康复,缓解肝炎症状。

•肝硬化:阴维脉的活络作用可以改善肝硬化病情,减轻肝功能衰竭的症状。

3.3 提高免疫力阴维脉与人体的免疫系统密切相关,通过调节阴维脉的活跃度,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能力,预防各种感染病的发生。

3.4 平衡情绪•焦虑抑郁:阴维脉的调节作用可以平衡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失眠多梦:阴维脉也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缓解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

3.5 改善女性健康•妇科问题:阴维脉与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紧密相关,通过调节阴维脉的运行,可以改善月经不调、经期痛经等妇科问题。

•经前综合征:阴维脉的平衡作用可以缓解经前综合征症状,减轻月经不适。

4. 总结阴维脉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它主要调节心脏功能、保护肝脏健康、平衡情绪、提高免疫力以及改善女性健康。

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循行路线

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循行路线

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循⾏路线阳跷脉:奇经⼋脉之⼀,是⾜太阳之别脉。

起于跟中⽳,循外踝上⾏,⼊风池⽳。

阴阳跷脉交阳跷脉会于⽬内眦,⼊属于脑,故《灵枢寒热病》有“阳⽓盛则⽬,阴⽓盛则瞑⽬”的说法。

阳蹻盛,则不易⼊睡。

阳跷脉失调时,会出现肢体内侧肌⾁弛缓⽽外侧拘急的病症。

基本功能:跷,有跷捷轻健的含义。

跷脉的主要功能有:基本功能1、主司下肢运动:跷脉从下肢内、外侧分别上⾏于头⾯,具有交通⼀⾝阴阳之⽓和调节肢体肌⾁运动的功能,主要可使下肢运动灵活跷健。

2、司眼睑开合:由于阴阳跷脉交会于⽬内眦,故认为跷脉具有濡养眼⽬和司眼睑开合⽽影响寤寐的作⽤。

阴阳跷脉⽤药: ⾁桂防⼰穿⼭甲虎⾻阳跷脉循⾏图:起于⾜跟外侧,经外踝上⾏腓⾻后缘,沿股部外侧和胁后上肩,过颈部上阳跷脉循⾏图:挟⼝⾓,进⼊⽬内眦,与阴跷脉会合,再沿⾜太阳经上额,与⾜少阳经合于风池。

阳跷脉循⾏⽅向:⾜→项阳跷脉循⾏⽅向阳跷脉循⾏路线⽰意:起于⾜外→腓⾻后→股外→胁后→肩→颈→⼝⾓→⽬内眦→阳跷脉循⾏路线⽰意:额→项(风池)。

阳跷脉交会腧⽳阳跷脉交会腧⽳:申脉、仆参、跗阳(⾜太阳经)、居髎(⾜少阳经)、臑俞(⼿太阳经)、肩髃、巨⾻(⼿阳明经)、天髎(⼿少阳经)、地仓、巨髎、承泣(⾜阳明经)、睛明(⾜太阳经)。

阳跷脉联系脏腑:阳跷脉联系脏腑:咽喉、眼⽬、脑。

阳跷脉主要病候:⽬痛从内眦始、不眠。

该脉发⽣病变,主要表现为失眠,⽬痛从内眦始等。

患阳蹻脉疾病者,有下列病候:阴⽓不⾜,阳⽓偏盛,常不见眠。

阳跷脉交会腧⽳:阳跷脉交会腧⽳:申脉、仆参、跗阳(⾜太阳经)、居髎(⾜少阳经)、臑俞(⼿太阳经)、肩髃、巨⾻(⼿阳明经)、天髎(⼿少阳经)、地仓、巨髎、承泣(⾜阳明经)、睛明(⾜太阳经)。

阴跷脉:“奇经⼋脉”之⼀,乃⾜少阴肾经之别脉。

阴跷脉起于跟中,起于⾜少阴肾经之然⾕⽳,再循内踝上⾏腹股、⽣殖器、胸腹,再上⾏⾄咽喉,并⾄睛明⽳。

《难经》:“阴蹻为病,阳缓⽽阴急。

内经十二经脉详解

内经十二经脉详解

内经十二经脉详解内经是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它关于经脉的论述可以说是相当详尽。

而经脉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人体内的十二条主要经脉。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内经对于这十二条经脉的叙述。

1. 太阳经:太阳经是十二经脉中最为外侧的一条,从大拇指开始,贯穿整个手臂,再经过颈部、面颊,最后到达头发际。

太阳经主要与外感病有关,如感冒发热、头痛等。

2. 太阴经:太阴经从足大趾开始,贯穿整个腿部,再经过腹部、乳房,最后到达喉咙。

太阴经主要与内脏病有关,如胃病、喉炎等。

3. 少阳经:少阳经是太阳经和阳明经之间的一条经脉,在头部分为三支。

少阳经主要治疗头面部疾病,如头痛、眼痛等。

4. 少阴经:少阴经从足小趾开始,贯穿整个脚背,再经过肝、心、肾三脏,最后到达喉咙。

少阴经主要与心、肾、肝三脏相关疾病有关,如胸痛、失眠等。

5. 厥阴经:厥阴经从足小趾开始,贯穿整个脚背,再沿腿部向上,到达腹部、胸部,最后到达颈项。

厥阴经主要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如胃病、泻痢等。

6. 阳明经:阳明经从足大趾开始,贯穿整个腿部,再经过胃部、肠道,最后到达鼻子。

阳明经主要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如胃病、便秘等。

7. 阳维脉:阳维脉是从脚心开始,贯穿整个身体的一条经脉。

它主要起辅助作用,调节其他经脉的机能。

8. 阴维脉:阴维脉和阳维脉类似,从脚心开始贯穿到膝关节,最后分为两条支脉到达大腿内侧。

9. 任脉:任脉从下丹田开始,贯穿整个身体,到达上唇。

任脉主要调节体内气血循环,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

10. 督脉:督脉是从会阴开始贯穿到任脉的尾端。

督脉主要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有助于维持健康体质。

11. 冲脉:冲脉是从股窝开始贯穿到下腹部,与生殖系统有关。

12. 带脉:带脉是从肚脐开始,沿腰部和背部贯穿到会阴,与生殖系统相关。

总之,十二经脉是中医学中极为重要的概念,对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要在平时进行正确护理和调节,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17阳维脉、阴维脉

17阳维脉、阴维脉

【阳维脉常用腧穴 】
穴名
1 金门
穴 位
申脉穴与京骨穴连 线中点,当骰骨外 侧凹陷中。 外踝高点上7寸, 腓骨后缘。 腋后皱襞直上,肩 胛骨下缘凹陷中。 肩胛骨上角,曲垣 穴上1寸。
主治
头痛,癫痫,小儿 惊风,腰痛,下肢 痿痹,外踝痛。 胸胁胀满,下肢痿 痹,癫狂。 肩臂疼痛,瘰疬。
特定穴
膀胱经的“郄 穴”。阳维脉的 之别属。 阳维脉的郄穴。 手、足太阳,阳 维脉与阳跷脉交 会穴
【功能】 《难经· 二十八难》:“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 不能环流灌诸经者也。”说明阳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 的作用; 阳维脉维络诸阳经,交会于督脉的风府、哑门; 在正常的情况下,阴阳维脉互相维系,对气血盛衰起调节 溢蓄的作用,而不参与环流,如果功能失常则出现有关的 症证。 【病证】 阳维脉发病,出现发冷、发热、外感热病等表症, 所以《难经· 二十九难》说:“阳维为病苦寒热”,张洁 古解释说:“卫为阳,主表,阳维受邪为病在表,故苦 寒热;《脉经》王叔和说:“诊得阳维脉浮者,暂起目 眩,阳盛实者,苦肩息,洒洒如寒”:以上都说明,阳 维脉主表证;《素问· 刺腰痛篇》有“阳维之脉令人腰痛, 痛上怫然肿,刺阳维之脉”的记载。
2
阳交
3
臑俞
4
天髎
手少阳经与阳维 肩臂痛,颈项强急。 脉、阳蹻脉交会 穴
头项强痛,肩背疼 痛,上肢不遂,难 产,乳痈,乳汁不 下,瘰疬。
5
肩并
大椎穴(督脉)与 肩峰连线的中点。
手、足少阳经与 阳维脉交会穴。
穴名
6 头维


主 治
头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目眩,口痛,
特定穴
足阳明、足少阳经 与阳维脉交会穴。 足少阳经与阳维脉 交会穴。

阳维脉

阳维脉

【2018.08】轩岐纵横经络图解□孙立艳阳维脉阳维脉属于“奇经八脉”之一,经脉命名时“维”字有“维系、联络”之意。

因此,阳维脉的含义是“维系人体阳经”,也就是说,阳维脉能够联络人体各阳经,与阴维脉共同起到溢蓄气血的作用。

“维”也指代系物或提网的绳索,如果把十二正经、经筋、别络、孙络、浮络,整体看成一阴、一阳两张网,那么阴维脉、阳维脉就是提起这两张网的两条大绳。

一般正常的情况下,阳维脉和阴维脉互相维系,对人体内气血盛衰起到调节作用,二者并不参与十二正经脉的气血环流,但是,如果阴维脉或阳维脉功能失常则会出现相关的症证。

《难经·二十九难》指出:“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

阳维为病苦寒热……”说的就是,阳维脉负责联络人体阳经,阴维脉负责联络人体各阴经,如果阴维脉和阳维脉功能正常,则人体气血调和,若二脉功能失常不能相互维系。

患者就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心情不愉快,或者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或者思维不够畅快等感觉。

同时,还会出现全身疲倦而导致动作不协调的情况。

尤其是阳维脉发生病变,人多半会感到发热或是发冷,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比较快,上班族经常会莫名其妙的感觉全身无力,疲乏没精神,很多人都认为这不是啥大病,多休息休息就好了。

但实际上,如果上述表现还伴随有身上怕冷的情况,就可能是人体的阴阳不能自相维系,尤其是阳维脉发生了病变,气血不能灌注全身了。

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阳维脉。

一、阳维脉循行阳维脉起于足太阳膀胱经之足外踝下一寸的金门穴,过外脚踝,向上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后缘上行,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耳后,前行到额部,分布于头侧及项后,与督脉会合。

54轩岐纵横经络图解二、阳维脉病变阳维脉能够维系全身阳脉,具有调节溢蓄全身气血的作用。

由于阳维脉分布头肩各部,主寒热等表证。

故临床主要治疗头、耳、目、咽喉、胸胁部病证和热病。

例如偏头痛、胁肋痛、耳鸣、耳聋、目痛、咽喉痛、肩背痛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症等。

第十五讲 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第十五讲 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精心整理第十五讲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奇经八脉为区别于十二正经的,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共8条。

任脉,督脉有单独的篇幅,这里就不说了,简单介绍其它六脉。

1、阳跷脉被鬼迷了,西医检查是查不出问题。

以前发过一个孩子的,还有的老人的。

外八字的人就是阳跷脉的问题,在路上看到外八的人,我都好想来给他来一针,腿的外侧疼的时候,就要注意,如果是疼在胆经和膀胱经中间。

你找胆经和膀胱经的穴位就没有,就得找阳跷脉的,针对癫痫方面是白天发作的。

病机分析阴跷脉、阳跷脉行于下肢,维持下肢正常的生理活动。

气血虚衰,跷脉失养则腿腹肌削,屡痹无力,行走欹斜或两足瘛疭;跷脉上行至目内毗,阴跷脉、阳跷脉阴阳失调,则嗜睡或失眠;跷脉虚衰,经脉失养,则司眼睑开合功能失司或眼睑下垂;舌淡,苔白,脉虚为虚弱之象。

总之就是退的多,内八字,晚上发作的癫痫。

眼睛想闭闭不了,想睁睁不开。

阳气不足,阴气偏盛。

阴阳蹻脉的用药,相当于我们中药的穿山甲,虎骨,肉桂等名贵中药,所以他们的作用非可小视,特别是一些怪病,大病看到了。

都在蹻脉。

所以说治一般的病,十二正经即可,想治好怪病,奇经八脉得学好。

病机分析阴蹻脉、阳跷脉行于下肢,维持下肢正常的生理活动。

气血虚衰,跷脉失养则腿腹肌削,屡痹无力,行走欹斜或两足瘛疭;跷脉上行至目内毗,阴跷脉、阳跷脉阴阳失调,则嗜睡或失眠;跷脉虚衰,经脉失养,则司眼睑开合功能失司或眼睑下垂;舌淡,苔白,脉虚为虚弱之象。

交会穴位照海、交信、睛明左右共6穴。

3、阳维脉痛。

身体外侧的外面的疼痛胸胁这一圈找阳维脉。

哪怕是长了带状疱疹。

对症不对病名。

4、阴维脉经脉循经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于颈部。

联系脏腑:心包、腹。

主要病候心痛,忧郁。

交会腧穴《灵枢·逆顺肥瘦》: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

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

中医知识:阳维脉

中医知识:阳维脉

中医知识:阳维脉
阳维脉 - 概述
阳维脉是奇经八脉之一。

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重要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主要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维脉的"维"字,含有维系、维络的意思。

阳维脉主要维系、联络三阳经。

阳维脉 - 交会腧穴
金门(足太阳膀胱经)
阳交(足少阳胆经)
臑俞(手太阳小肠经)
天髎(手少阳三焦经)
肩井
头维
本神
阳白
头临泣
目窗
正营
承灵
脑空
风池(足少阳胆经)
风府
哑门
阳维脉 - 循行
根据《奇经八脉考》,其循行如下:
阳维起于诸阳之会,其脉发于足太阳金门穴,在足外踝下一寸五分,上外踝七寸,会足少阳于阳交,为阳维之郄,循膝外廉上髀厌抵少腹侧,会足少阳于居髎,循胁肋斜上肘、上会手阳明、手足太阳于臂臑,过肩前,与手少阳会于臑会,天髎,却会手足少阳、足阳明于肩井、入肩后,会手太阳、阳蹻于臑俞,上循耳后,会手足少阳于风池,上脑空、承灵、正营、目窗、临泣,下额与手足少阳,阳明五脉会于阳白,循头入耳,上至本神而止。

凡二十二穴。

阳维脉的循行路线动画如下:
阳维脉。

奇 经 八 脉

奇 经 八 脉

体内联系

与生殖器、脊髓、脑、鼻有联系
(二) 主要病候:督脉循身之背,入络于脑, 如果督脉脉气失调,经络之气受阻、 清阳不升,就会出现: 1 实则脊强 2 虚则头重,又因督脉的别络由小 腹上行,如脉气失调,也会发生 从少腹气上冲心的冲疝、癃闭、 痔疾、遗尿、女子不育等症。
(三)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神志病、热 病和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以及相应 的内脏疾病。
1 因督脉循行于脊里,入络于脑,与脑和脊 髓有密 切的联系;脑为元神之府,故能治神志病。 2 体腔内的脏腑通过足太阳膀胱经的背部俞穴受督 脉经气的支配,因此,脏腑的功能活动与督脉有 关,所以能治内脏疾病。 3 督脉循行背脊,背为阳,所以督脉对全身阳经脉 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同时也是阳脉之海 ,它 的脉气与手足三阳经相交会,大椎是其集中点。

4 神阙: 定位:脐窝中央 主治: 本穴居于脐,中焦、下焦之间,为胎儿的根蒂,与脏腑有 密切关系,尤其脾胃,脾胃是后天之本,生化气血之原, 如果脾胃虚寒,元气也不能充,诸病由此而生。 凡真阳虚衰,下元虚冷,胃肠虚寒,脾阳不足之证,皆属 本穴主治范围。故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等证可 用本穴。 操作:因消毒不便,故一般不针,多用艾条或艾炷灸 法。
奇 经 八 脉
总论
定义:八条别道奇行的经脉,即督脉、 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 脉、阴跷脉、阳跷脉。 特点:1 不直隶属于十二脏腑。 2 没有阴阳表里配偶关系。 3 与奇恒之腑(脑、髓、骨、 脉、胆、女子胞)有密切联系。
4 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和冲脉,起 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分别循行于人体的 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故称为“一源三 歧” 5 督脉可调节全身阳经脉气,故称“阳 脉之海”。
7 建里: 定位: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 3寸 主治: 和胃健脾,降逆利水,所以治疗胃痛、呕 吐,配内关; 食欲不振,配足三里;腹胀、水肿配水分、 阳陵泉、阴陵泉 操作:直针1--1。5 寸。

5.4 阳维与阴维

5.4 阳维与阴维

第四节阳维与阴维阳维联络各阳经,阴维联络各阴经,起“溢蓄”气血的作用。

其循行分布和病候分述如下。

一、阳维阴维的循行分布《素问·刺腰痛篇》;阳维之脉,脉与太阳合腨下间,去地一尺所。

《素问·刺腰痛篇》: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

《难经.二十八难》: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畜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

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图5--7、图5--8)。

[交会穴]阳维:金门(阳维所别属,足太阳),阳交(郄,足少阳),臑俞(手太阳)、天髎(手少阳)、肩井、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均足少阳),风府、哑门(督脉)。

此外,手少阳三焦经的络穴外关通于阳维(交会经中无手足阳明)。

阴维:筑宾(郄,足少阴);冲门、府舍、大横、腹哀(足太阴)、期门(足厥阴),天突、廉泉(任脉)。

此外,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内关通于阴维(原交会经中无手三阴)。

[语译]1.阳维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取穴在腿肚下方,距离地面一尺许的部位(阳交)。

2.刺飞扬之脉,部位是在内踝上五寸,足少阴之前,与阴维脉相会处(筑宾)。

3.阳维脉和阴维脉,联系网络全身阴阳经,起溢出或蓄入气血的作用,不直接参予循环流注的运行。

所以,阳维起始于各阳经的交会处(头、肩部各交会穴),阴维起始于各阴经的交会处(旗、胁部各交会穴)。

[注释][1] 一尺所----距离地面一尺许,指阳交穴所在,是阳维郄穴。

杨上善《太素》注:“阳维诸阳之会,从头下至金门,阳交即是也”。

《甲乙经》说金门穴是“阳维所别属”,意指与足太阳郄穴金门另有分支联系。

图5--7阳维脉循行图图5--8 阴维脉循行图[2] 上五寸----内踝上约五寸,指筑宾穴所在,是阴维郄穴。

高士宗注:“飞阳,阴维之脉也。

阴维之脉,起于足少阴之筑宾。

……是飞阳乃别出于太阳,而仍走少阴也”。

[3] 诸阳会、诸阴交----张飞畴注:“诸阳皆会于头,诸阴皆交于胸”。

阴维脉

阴维脉

【2018援07】 47源自轩岐纵横 经络图解经和肝经的“推拉”养生法之外,脚部的运动 对于循行于小腿内侧的经脉来讲,具有重要 养生意义,尤其是阴维脉的养生保健。脚在 人的一生中意义非凡,我们站立或行走都依 赖脚,古人讲“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 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中医认为人全身有 十二条正经,脚上就有六条,而奇经八脉的 八条均始于足下。另外,脚上汇集了人体的 60 多个穴位,因此脚被医学家们又称为人 体的“第二心脏”。
《难经·二十九难》 指出: “阳维维于阳, 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 溶溶不能自收持。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 病苦心痛。”说的就是,阳维脉负责联络人体 阳经,阴维脉负责联络人体各阴经,如果阴 维脉和阳维脉功能正常,则人体气血调和, 若二脉功能失常,便不能相互维系。患者就 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心情不愉快,或者不如意 而感到不痛快,或者思维不够畅快等感觉。 同时,还会出现全身疲倦而导致动作不协调 的情况。另外,血液化生依赖于手少阴心经, 阴维脉不通,则血液化生受阻,患者就会出 现心痛的症状, “心痛”在中医证候中不仅是 心之为病,还包括胃胆等痛症,范围较广。因 此,阴维脉病多表现为心痛、胃痛、胸腹痛等 里证。临床上当疼痛难熬时,按摩阴维脉会 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 下阴维脉。
一、阴维脉循经 阴维脉起于诸阴之交(三阴交穴)后上方
的筑宾穴,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至腹部,与 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肝经相 合,再上行交于任脉咽喉部的天突穴。
二、阴维脉病变 阴维脉能够维系全身阴脉,具有调节溢 蓄全身气血的作用。阴维脉发生病变主要表 现为心痛,胃痛,胸腹痛等里症。 三、对应经络 阴维脉循行与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 经脉气相通,与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相 联系。 四、阴维脉养生 1.养阴维脉— — —脚趾运动少不了 阴维脉循行时起于小腿内侧,沿下肢内 侧上行,过胸部至咽喉。它和足太阴脾经、足 厥阴肝经循行的位置相近,都在我们的大腿 内侧。对于阴维脉的养生来讲,除了之前脾

中医28种脉象的分类与主病

中医28种脉象的分类与主病

《中医28种脉象的分类与主病》一、浮脉类因其脉位浅,浮取即得。

浮脉类有:浮、洪、濡、散、芤、革六脉。

1-1、浮脉【脉象】:轻取即得,重按反减而不空,如按水上漂木。

【主病】主表证、也主虚证。

【脉理】浮脉主表,当外邪袭肌腠,卫阳奋起抗邪,脉气鼓动于外,应指而浮。

①邪盛而正不虚时,脉浮而有力;②素虚者外感,邪盛而正虚时,脉多浮而无力;③久病体虚,阳气虚衰,虚阳外越,见脉浮而无根。

④生理性浮脉见于形体消瘦者。

夏秋之时,也见浮脉。

1-2、洪脉【脉象】脉体宽大,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主里热证(气分热盛,邪盛正衰)。

【脉理】洪脉的形成,阳气有余、内热充斥,气盛血涌,脉道扩张,故见脉洪。

①若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而出现洪脉,是阴竭阳越,阴竭而脉体失充,孤阳独亢而外越或虚阳亡脱,故浮取洪盛,沉取无力无神。

属邪盛正衰的危候。

1-3、濡脉【脉象】浮而细软。

轻取即得,重按不显。

【主病】主诸虚证,又主湿证。

【脉理】濡脉—①气虚不能内敛,故脉浮软无力;②精血亏虚,则脉道不充则脉细小;③若湿邪阻滞压抑脉道,脉也软而浮细。

1-4、散脉【脉象】浮散无根,稍按即无,至数不齐。

如扬花散漫飞。

【主病】主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

【脉理】气虚血耗,阴不敛阳,元气耗散,脉气不能内敛,故举之浮散而不聚,重按则无,漫无根蒂。

1-5、芤脉【脉象】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主病】主失血,伤阴。

【脉理】芤脉—①多因突然失血过多,血量骤然减少,营血不足,无以充脉;②或津液大伤,血不得充,血失阴伤则阳气无所附而散于外。

见失血伤阴之证。

1-6、革脉【脉象】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主病】多主精血亏虚,临床常见于亡血、失精、半产、漏下。

【脉理】因正气不固,精血不藏,气无所恋而浮越于外,致使脉来浮大搏指,外强中干,如按绷紧的鼓皮。

革脉为弦芤相合之脉。

二、沉脉类沉脉类位于皮下筋骨,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沉脉有沉、伏、弱、牢四脉。

2-1、沉脉【脉象】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难经,阴蹻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蹻为病,阴缓而阳急。

难经,阴蹻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蹻为病,阴缓而阳急。

难经,阴蹻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蹻为病,阴缓而阳急。

第二十九难奇经八脉的症候〔原文〕难曰:奇经之为病何如?然: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①不能自收持。

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

阴蹻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蹻为病,阴缓而阳急。

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

督之为病,脊强而厥。

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疝②,女子为瘕聚③。

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

此奇经八脉之为病也。

〔译文〕问:奇经八脉发生病变的症候是怎样的?答:阳维脉是维系着全身属阳的经脉;阴维脉是维系着全身属阴的经脉。

阴维脉和阳维脉不能起到相互维系的作用,就会使人感觉到精神恍惚、失去意志、体倦乏力、在动作上不能由自己来控制。

如果阳维脉单独发生病变,就常有怕冷发热的症候;阴维脉单独发生病变,则常患心痛症。

阴蹻脉发生病变,会在属阳的外侧表现弛缓,而属阴的内侧则表现拘急。

阳蹻脉发生病变,在属阴的内侧表现弛缓,属阳的外侧表现拘急。

冲脉发生病变,会使气逆上冲,而感觉到腹内胀急不舒。

督脉发生病变,会出现脊柱强直,甚至有昏厥的现象。

任脉发生病变,腹内的脉气凝阻结滞,常感急结不爽,在男子可发生七种疝气,在女子则成为瘕聚症。

带脉发生病变。

腹中胀满,腰部纵缓无力,有好象坐在冷水里的感觉。

以上这些,就是奇经八脉发生病变时所出现的症候。

〔词解〕①溶溶:《脉经》作容容。

丁德用说:“溶溶者缓慢。

”滑伯仁说:“无力貌。

”也就是形容体倦乏力的病态。

②七疝:即冲疝、狐疝、(广+颓)疝、疲疝、(广+贵tui)疝、癃疝七种疝气。

③瘕聚:是两种在腹部有块状的病症。

疲是结聚浮瘕,推移乃动,假借他物而成形。

聚是积聚,痛无常处,所谓“六腹之积”都属于结聚的疾病。

《奇经八脉考》·二蹻为病明朝奇经八脉考李时珍著秦越人《难经》曰:阴络者,阴蹻之络。

阳络者,阳蹻之络。

阴蹻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蹻为病,阴缓而阳急。

王叔和《脉经》曰:阴蹻脉急,当从内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缓。

阴阳维脉的功能主治

阴阳维脉的功能主治

阴阳维脉的功能主治一、什么是阴阳维脉阴阳维脉是中医学术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是指人体内的气血运行系统。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内有经络系统,这些经络通过阴阳之气,贯通全身,维系人体生命活动。

阴阳维脉的功能主治与人体的阴阳平衡密不可分。

二、阴阳维脉的主要功能1.调节生理机能:阴阳维脉通过气血运行,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

通过经络的通畅,可以使气血运行顺畅,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2.平衡阴阳:阴阳维脉能够调节人体内的阴阳平衡。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是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个对立面。

通过调节阴阳平衡,阴阳维脉可以帮助人体维持健康的状态。

3.养护脏腑:阴阳维脉与人体的脏腑密切相关。

脏腑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心、肺、肝、脾、肾等主要脏器。

阴阳维脉运行畅通,可以充分滋养脏腑,保持其正常功能。

4.抵抗外邪入侵:阴阳维脉对于外邪的抵抗具有重要作用。

外邪是指外界的病因,如寒、热、湿等。

通过调节阴阳平衡,阴阳维脉能够帮助人体提高抵抗力,防止外邪入侵,从而维持健康。

三、阴阳维脉的主治疾病阴阳维脉在中医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疾病,阐述了阴阳维脉的主治功能:1.感冒:感冒常常是因为外邪入侵,导致人体的阴阳失调。

阴阳维脉的调节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抵御外邪,并加速康复过程。

2.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常常是因为脾胃功能失调所致。

通过调节阴阳平衡,阴阳维脉可以帮助人体改善消化功能,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3.失眠:失眠与阴阳失衡密切相关。

阴阳维脉的调节作用可以帮助人体调整睡眠状态,改善失眠问题。

4.高血压:高血压是因为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通过调节阴阳维脉,帮助气血运行通畅,阴阳维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

5.疲劳和乏力:疲劳和乏力常常是体内阴阳失调引起的。

通过调节阴阳维脉,提高人体的抗疲劳能力,缓解疲劳和乏力症状。

6.月经不调:月经不调常常是因为藏血、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阴阳维脉可以调节气血运行,帮助改善月经不调问题。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病证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病证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病证中医十二经脉病证一、十二经脉病证十二经脉,包括手足三阴经和三阳经。

它们的病理表现有三个特点:一是经脉受邪,经气不利出现的病证与其循行部位有关。

如膀胱经受邪,可是腰背、腋窝、足跟等处疼痛;二是与经脉特性和该经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

如肺经为十二经之首,易受外邪侵袭而致气机壅塞,故见胸满,咳喘气逆等肺失宣降的症状;三是一经受邪常影响其它经脉,如脾经患病可是胃脘疼痛,食后作呕等胃经病证。

可见十二经病证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掌握其规律和特点,便可以帮助我们推求出病因病机与病名,更好地指导临床。

(-)手太阴肺经病证手太阴肺经病证是指手太阳肺经经脉循行部位及肺脏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临床证候。

肺主气,司呼吸、连喉系,属于太阴经,多气少血,每日寅时周身气血俱注于肺。

【临床表现】肺胀、咳喘、胸部满闷;缺盆中痛;肩背痛,或肩背寒,少气,洒淅寒热,自汗出,臑或臂内前廉痛,掌中热,小便频数或色变等。

【证候分析】肺者生气之源,其脉循胃口上膈属肺。

肺合皮毛,肌表受邪,内传于肺,失其宣降,致胸闷胀满,咳喘气逆;缺盆为十二经通络,与肺接近,肺气不畅,故见疼痛;肺经行于时臂间,其经气不利,则肩背及濡、臂内侧前缘疼痛,掌中热;邪客于肌表,卫气郁闭,故是恶寒发热;腠理不固,则汗出;外邪入里化热,或肺经有热,则可见烦渴、咽干;肺为肾母,邪伤其气,故小便频数或色变。

(二)手阳明大肠经病证手阳是大肠经病是指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部位及大肠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临床证候。

大肠禀燥化之气,主津液所生的疾病,属手阳明经,每日卯时周身气血惧注人大肠。

【临床表现】齿痛、颈肿;咽喉肿痛,鼻衄,目黄口干;肩臂前侧疼痛;拇、食指疼痛、活动障碍。

【证候分析】手阳明大肠经的支脉,从缺盆上颈贯颊人齿,故病则齿痛、颈肿、咽喉肿痛,大肠经之别络达目,邪热炽盛,则目黄口干;热盛迫血妄行,故鼻衄;病邪阻滞经脉,气血不畅,则肩臂前例疼痛;拇、食指疼痛及活动障碍,均为本经经脉所及的病变。

阴、阳维脉与《周易》乾坤二卦关系之浅析

阴、阳维脉与《周易》乾坤二卦关系之浅析

《难经·二十九难》载:“阴维维于阴……阴维为病
这个立体空间方位上将阳维主表喻为《周易》的乾卦 苦心痛。”[3]阴维脉具有维系、联络全身诸阴经之功
(天),阴维主里譬为坤卦(地),一表一里,一天一地, 能,三阴俱属于里,与阴维脉所交会之处主要位于胸
维系人体一身之阴阳诸经,运营气血濡养表里,本身 腹,故其主治病症多以心胸腹疼痛为主,同理,因其交
体现了异病同治的原则。
文将从胆(经)与乾卦、脾(经)与坤卦两个角度进一步
《难经·二十九难》曰:“阳维维于阳……阳维为病 阐述二维脉与乾坤二卦的关系。
苦寒热。”[3]阳维脉维系、联络诸阳经,三阳俱属于表,
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大多分布在头肩部,故其所主治的 2 胆(经)与乾卦的联系
病症主要以寒热、头痛为主,但由于这些交会穴的归
唐代医家杨玄操注曰“此脉为诸脉之纲维”[1],点明其 切,病理上也相互影响,因此阳维脉交会穴的主治病
连接、联络全身诸阴阳经的生理功能,尔后明代李时 症与足少阳胆经病候及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的病症
珍。
之表,阴维主一身之里,以乾坤言也”[2]。此论从人体
综上,阳维脉主治与胆经病候为主,阴维脉主治
手足太阳、手足少阳、足三阴经以及任督二脉等多条 与脾经病候为主,而明代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将
经脉的交会穴上,这些交会穴既能治疗各自所属经脉 阳维脉、阴维脉的顺序置于八脉之首,分别类比其为
(脏腑)的病症,还能治疗与其相通的二维脉的病症, 《周易》乾卦(天)、坤卦(地)而具统领八脉之义,故下
从乾卦的象征义来看,清代郑钦安所著《医理真
经和部位的不同,因此寒热之症又各有偏重,主要以 传》曰:“乾为天,属金,纯阳也。称为老父、老阳、老
少阳为主,根据历代文献记载,阳维脉与足少阳胆经 子。又名曰‘龙’……乾之初爻,乘于坤之初爻,而生

奇经八脉之阴维脉、阳维脉

奇经八脉之阴维脉、阳维脉

奇经八脉之阴维脉、阳维脉
奇经八脉五、阴维脉
1.经脉循行: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合于面部。

2.主要病候:心痛、忧郁。

3.交会腧穴:筑宾(足少阴经)、府舍、大横、腹衰(足太阴经)、期门(足厥阴经)、天突、廉泉(任脉)。

奇经八脉六、阳维脉
1.经脉循行:起于足跟外侧,向上经过外踝,沿足少阳经上行髋关节部,经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再到项后,合于督脉。

2.主要病候:恶寒发热,腰痛。

3.交会腧穴:金门(足太阳经)、阳交(足少阳经)、俞臑(手太阳经)、天髎(手少阳经),肩井(足少阳经)、头维(足阳明经)、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足少阳经)、风府、哑门(督脉)。

阳维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阳维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阳维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一、阳维脉的定义阳维脉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人体经络系统的一条主要经络。

它起源于足跟,沿着腿部向上延伸,贯通整个大腿外侧,最终连接胸腹部和头部。

二、阳维脉的主要作用阳维脉在人体经络系统中起到了以下重要的作用:1.温煦身体:阳维脉有温煦和激活身体的作用,它可以驱散体表寒邪,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从而保持身体的正常温度。

2.提升阳气:阳维脉也被认为是人体阳气的主要通道之一。

通过调节阳维脉的活动,可以增加阳气的产生和运行,从而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3.舒缓疼痛:阳维脉在治疗疼痛症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刺激阳维脉,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4.调节气血:阳维脉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和循环,调节气血平衡。

它对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阳维脉的功能主治阳维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痹痛症状:阳维脉对于治疗关节痛和风湿病具有显著的效果。

它可以通过刺激阳维脉,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疼痛和肌肉痉挛。

2.神经系统疾病:阳维脉的调节作用对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后遗症、面瘫等有一定的帮助。

3.消化系统问题:阳维脉的刺激可以促进消化系统的运行,对于治疗消化不良、胃痛、腹胀等症状有一定的功效。

4.泌尿系统问题:阳维脉的刺激对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如尿频、尿急、尿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5.妇科疾病:阳维脉在治疗妇科疾病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如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问题。

6.心脑血管疾病:阳维脉的刺激对于改善心脑血管系统的功能有一定的益处,可以辅助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等疾病。

7.皮肤疾病:阳维脉的刺激对于改善皮肤疾病如湿疹、瘙痒等有一定的作用。

通过以上列举的功能主治可以看出,阳维脉在中医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都有相应的功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阳维脉在治疗疾病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具体的治疗方法和效果还需通过专业医生的指导和临床实践来确定。

神奇的人体世界——阴维脉

神奇的人体世界——阴维脉

神奇的人体世界——阴维脉胸腺系统负责人体免疫功能,胸腺系统的经络也应该联通人体各个器官,胸腺经和三焦经是担不起这个重任的,还有一些器官没有得到胸腺系统经络的关照,比如脑髓系统、卵巢系统、腹腔的一些器官,这些器官和系统如何与胸腺系统发生联系呢?这就是阴维脉。

阴维脉起于足少阴肾经筑宾穴,循小腿后侧上行至膝关节腘窝内侧之阴谷穴,再循大腿内侧上行至鼠蹊部位横(耻)骨五分旁之横骨穴,往少腹外上行至髂骨前上棘与横骨中点之上方,始维入足太阴脾经之腑舍穴。

后循腹中线三寸半外侧上行,经腹结穴至与脐平之大横穴,再往上行腹哀穴。

阴维脉在此上行,至乳下第二肋骨处,始又维入足厥阴肝经之期门穴。

至此阴维脉挟胃、属肝、络胆、贯膈与上行与任脉交于喉结下一寸之天突穴,再上行至颔下喉结上中央舌根下之廉泉穴。

从阴维脉循行路线可以知道很好的沟通了下肢和腹部器官之间的联系,而从阴维脉和阳维脉的协作关系我们也知道了阴维脉调理脑髓和卵巢系统的作用,这是知其然,所以然是什么呢?在十二经络循行路径看寅午戌对应胸腔的肺脏、心脏、胸腺三个脏器的经络,申子辰对应腹腔膀胱、胆囊、胃三个腑的经络。

巳酉丑对应腹腔胰腺、肾脏、肝脏三个脏器所在经络,亥卯未对应胸腔三脏的三焦、大肠、小肠三个腑。

这种对应关系的玄妙还不只是这些,脏腑别通则是十二经络关系的又一个体现,但是本文不是探讨脏腑别通,而是在脏腑别通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秘密,就是脏腑别通形成的经络关系以后出现的,脏腑别通关系拓展为肺经—膀胱经—心经—胆经—胸腺经—胃经关系,其中相邻经络关系依次是五行相克关系,拓展成胰腺经—三焦经—肾经—肺经—肝经—小肠经关系以后就不完全是相克关系,肾经与三焦经之间五行是相生关系,这种关系在人体下肢结构中用髌骨来表达,在肠道用阑尾来表达,在经络中用什么来表达呢?就是阴维脉。

阴维脉不通则出现心痛忧郁等症。

此经阴谷穴可以利尿通膀胱,可以治疗不育,男子的阳痿早泄,阴囊湿疹;女士的阴道瘙痒,指压该穴,对于治疗多汗症非常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