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利尿药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药理学课件)利尿药课件

(药理学课件)利尿药课件
电解质紊乱
利尿药可导致低钾、低钠、低 氯等电解质紊乱,引发乏力、
心律失常等症状。
代谢性酸中毒
过度利尿可能导致代谢性酸中 毒,出现呼吸深快、恶心呕吐 等症状。
脱水
大量利尿可导致脱水,引起口 渴、尿少、皮肤干燥等症状。
耳毒性
某些利尿药如噻嗪类可引起耳 鸣、听力下降等耳毒性反应。
利尿药副作用的防治措施
监测电解质
与非甾体抗炎药的相互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可减弱噻嗪类利尿药的 降压作用,合用时应调整剂量。
与抗肿瘤药物的相互作用
某些抗肿瘤药物可影响肾功能,与利 尿药合用时应谨慎。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利尿药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影响疗效或引发不良反应,使用时应 咨询医生。
05 利尿药的合理用药与剂量 调整
利尿药的合理用药原则
1 2
根据病情选择利尿药
针对不同的水肿、高血压等症状,选择不同类型 的利尿药。
起始剂量不宜过大
初始用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有效剂 量。
3
联合用药需谨慎
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 作用。
利尿药的剂量调整方法
根据病情和疗效调整剂量
01
根据水肿、高血压等症状的改善情况,适时调整利尿药的剂量。
02 利尿药的生理作用与药理 作用
利尿药的生理作用
01
02
03
维持电解质平衡
通过促进肾脏排泄,排除 多余的钠、钾等电解质, 有助于维持体内电解质平 衡。
调节体液平衡
利尿药能够促进肾脏对水 的排泄,减少水潴留,有 助于调节体液平衡。
保护肾功能
通过促进尿液的排泄,降 低肾脏负担,有助于保护 肾功能。
利尿药可以降低血容量,从而降低血 压,常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药理学第24章利尿药PPT课件

药理学第24章利尿药PPT课件
噻嗪类利尿药
主要作用于髓袢降支,代表性药物有氢氯噻嗪、氯 噻酮等。
保钾利尿药
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代表性药物有螺内酯、氨苯 蝶啶等。
02
常用利尿药品种
袢利尿药
袢利尿药是一类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的利尿药,主要通过抑 制钠钾氯共转运体,减少钠的重吸收,从而发挥利尿作用。 袢利尿药包括呋塞米、依他尼酸等。
利尿药的作用机制
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肾脏的肾小管和集 合管,增加钠离子的重吸收,从而增 加水的排泄,产生利尿作用。
利尿药的作用机制主要分为三类:作 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的袢利尿药、作用 于髓袢降支的噻嗪类利尿药和作用于 远曲小管的保钾利尿药。
利尿药的分类
袢利尿药
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代表性药物有呋塞米、 托拉塞米等。
监测电解质水平
长期使用利尿药可能导致低钾 、低钠等电解质紊乱,应定期 监测电解质水平。
注意肾功能监测
长期使用利尿药可能对肾功能 造成损害,应定期监测肾功能 。
预防脱水
在使用利尿药过程中,应注意 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THANK YOU
感谢聆听
重时可引起肾衰竭。
05
利尿药的合理使用与注意事项
利尿药的合理使用原则
80%
根据病情选择药物
针对不同的水肿、高血压等病症 ,选择合适的利尿药,以达到最 佳的治疗效果。
100%
剂量个体化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 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
80%
避免长期使用
长期使用利尿药可能导致电解质 紊乱、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应定期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 。
低血镁症
总结词
低血镁症是利尿药引起的另一种常见 副作用,可导致神经肌肉、心血管等 系统异常。

利尿药药理ppt课件

利尿药药理ppt课件
利尿药药理
目的和内容
了解各类利尿药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掌握利尿药临床应用及应用原则、主要不良反 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了解脱水药的作用机制,熟悉其临床用途。

2018/11/13
2

讲授重点
尿液产生的生理过程,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 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与尿液稀释和浓缩的关系。
乙 酰 唑 胺
高 效 利 尿 剂
B u m e ta n id e
E th a c r y n icA c id F u r o s e m id e T o r s e m id e
中 效 利 尿 剂
C h lo r o th ia z id e
C h lo r th ia lid o n e H y d r o c h lo r o th ia z id e In d a p a m id e M e to la z o n e
2018/11/13
4
肾上皮细胞的转运功能
Na+-K+-ATP酶,位于基底膜一侧,是各种转运 的主要动力 离子通道 基底膜侧的同向或反向转运 载体转运 简单扩散(由浓度梯度、渗透压梯度、电梯度 所驱动)

2018/11/13
5
2018/11/13
6
利尿剂分类
利 尿 剂
碳 酸 酐 酶 抑 制 剂
23
Increase osmotic gradient throughout nephron
Na+
K+
Ca++ 尿量
2018/11/13
13

药理作用


利尿作用 扩张血管

临床用途

药理学第章利尿药PPT课件

药理学第章利尿药PPT课件

氨苯蝶啶
利尿机制:不同于螺内酯。
作用于远曲小管末端和集合管,阻滞管腔Na+通道, 减少Na+的重吸收,继而减少K+的分泌,产生排Na+、 利尿、保K+的作用,非竞争性醛固酮药,对肾上腺切 除的动物仍有效。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各种水肿,常与排钾利尿药
合用治疗顽固性水肿。
不良反应:高血钾症。
【药物相互作用及禁忌症】
临床上主要用于Ⅰ、Ⅱ期高血压及多种原因所致 的轻、中度水肿。
三、低效能利尿药
本类药利尿作用弱,不作为首选药。 螺内酯(安体舒通)
保钾利尿药 氨苯喋啶(三氨喋啶) 阿米洛利(氨氯吡咪)
碳酸酐酶抑制药 乙酰唑胺 醋甲唑胺
螺内酯(安体舒通)
人工合成的抗醛固பைடு நூலகம்药,结构与醛固酮相似。
Spironolactone
呋塞米
【药动学】
1、起效快,维持时间短
2、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5%
3、排泄 通过近曲小管有机酸转运机制分泌或肾
小球滤过,以原形从尿中排出。约1/3经胆 汁排泄,反复给药不易在体内蓄积。 4、药物消除半衰期受肾功能影响。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
作用特点: (1)利尿作用强大、迅速、短暂 (2)尿中电解质排泄增多 (3)利尿强度与剂量有关,但有效量个体差异大
麻疹。 3、注射过快可引起一过性头痛、眩晕、畏寒和视力模糊。 4、持续大剂量应用还可引起高渗性肾病,可出现水肿、高渗
性昏迷等。
【药物相互作用及禁忌症】
1、甘露醇与卡那霉素同用,可增加对第Ⅷ对脑神经的破坏而 引起耳聋。
2、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严重失水者、急性肺水肿或 严重肺淤血者、慢性心功能不全者禁用。
NaCl 再吸收。

《药理学利尿药》PPT课件

《药理学利尿药》PPT课件
促进Na+向细胞内转运。 ③激活Na+泵,促进K+-Na+交
换。
Na+ H+ + NH3
CO2 NH4+
H+ HCO3-
2H022C1O/23/22 CO2+H2O
•只有在抗利尿激素ADH存在下,
集合管才对水通透(通过水通
道蛋白)。
19
利尿药分类:
• 抑制近曲小管碳酸酐酶,如乙酰唑胺;
• 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干扰NaFra bibliotek-K+-2Cl-同向转运,如呋噻米,布 美它尼; • 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抑制Na+-Cl-同向转运, 如噻嗪类; • 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拮抗醛固酮作用,如螺内酯;
肾对尿液的浓缩功能: 由 于NaCl等重吸收到组织间 液,形成肾髓质高渗区, 低渗尿流经处于高渗髓质 中的集合管时,在抗利尿 激素的影响下,水被重吸 收,使尿液浓缩。 15
2021/2/22
•存在Na+-K+-2Cl-同向转运蛋白,N a+泵是同向转运的驱动力。 •K+形成再循环。 •Ca2+、Mg2+可从细胞旁道重吸16收。
[药理作用与机制]
1.利尿作用
2.扩血管作用
2021/2/22
22
髓袢升支粗段
•存在Na+-K+-2Cl-同 向转运蛋白,Na+泵 是同向转运的驱动力。
•K+形成再循环。
•Ca2+、Mg2+可从细胞 旁道重吸收。
2021/2/22
23
髓袢升支粗段:影响肾对尿液的稀释和浓缩
2021/2/22
高 Ca2+ 渗 Mg2+

药理学完整知识利尿药 ppt课件

药理学完整知识利尿药 ppt课件

2020/11/13
13
髓袢升支粗段的离子转运
2020/11/13
S 同向转运蛋白
14
离子通道
肾对尿液的稀释和浓缩
➢ 肾对尿液的稀释功能:当尿液流向肾皮质时,管腔内渗透压逐渐 由高渗变为低渗,直至形成无溶质的净水。
➢ 肾对尿液的浓缩功能:由于NaCl等重吸收到组织间液,形成肾髓 质高渗区,低渗尿流经处于高渗髓质中的集合管时,在抗利尿激 素ADH (加压素)的影响下,水被重吸收,使尿液浓缩。
噻嗪类
中效利尿
2020/11/13
20
5. 集合管
重吸收滤液中2~5%的Na+。 主细胞:K+-Na+交换 A型插入细胞: H+-Na+交换,受醛固酮的调节:①促进
H+- Na+交换。②促进Na+通道转运蛋白合成,促进Na+向 细胞内转运。③激活Na+泵,促进K+-Na+交换。 只有在抗利尿激素存在下,集合管才对水通透(通过水通 道蛋白)。
药理学
Pharmacology
第十三章 利尿药 Diuretics
主讲:陈长中 博士 南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1 2020/11/13
内容提要
利尿药的概念 尿液生成的机理及利尿药的作用原理(第一节) 分类及药物(第二节)
高效利尿药 呋塞米 中效利尿药 氢氯噻嗪 低效利尿药 氨苯蝶啶、螺内酯
『药动学』
作用快而短暂,口服约30分钟起效,1~2小时达高峰,作用维 持约6~8小时;
静脉注射约5~10分钟起效,0.5~1.5小时达高峰,维持4-6小 时。t1/2约1h,肝肾功能不全时可达10h。
血浆蛋白结合率大。 个体差异大。

药理学课件第二十章利尿药和脱水药

药理学课件第二十章利尿药和脱水药

呋噻咪 呋噻咪
H+ K泌 1.近曲小管: 原尿:60~65% Na+在此段被重吸收 。 Na+再吸收过程: (1)Na+穿过管腔膜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①Na+与Clˉ同向转运 ②以H+ - Na+交换方式转运 (2)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Na+经Na+泵穿过基底膜进入肾周毛细血管
1. 脱水作用:作用强,静注能迅速提高血液渗透压,使组织间液水分向血浆转移而产生脱水作用。 静滴后20min,颅内压显著下降,持续6~8 h。 口服不吸收,只发挥泻下作用。
2.渗透利尿作用 机理: ①脱水作用,可使循环血量和肾小滤过率增加; ②尿液高渗,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③间接抑制Na+-2Cl--K+同向转运系统,使Na+、Cl-等重吸收减少而增加尿量。
机制:①抑制磷酸二酯酶,使cAMP↑,远曲小管对水通透性↑,使水重吸收增加。
抗利尿作用:
STEP3
STEP2
STEP1
治疗各类水肿:对心性水肿疗效较好,是治疗轻、中度心性水肿的首选药;对肾性水肿的疗效取决于肾功能。
治疗尿崩症:主要用于肾性尿崩症和对ADH无效的中枢性尿崩症。
治疗高血压
【临床应用】
H2O
Na+ Cl-
NaCl
Na+
Na+
Na+
2Cl-
2Cl-
H+
Na+
K+
(一)肾小球滤过: 血液流经肾小球,除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成份均可被滤过而生成原尿(180L/d)。 正常人每日尿量1~2L,约99%的原尿在肾小管被重吸收。
60–65% Na+被重吸收

第十三章利尿药ppt课件

第十三章利尿药ppt课件

2020/3/12
13
2. 扩血管作用
●扩张全身静脉, 增加心力衰竭患者全身静脉 容量,降低左室充盈压,减轻肺水肿。
●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
2020/3/12
14
(二)临床应用
1.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 ● i.v.呋塞米20~40mg是治疗急性肺水肿快捷、
有效的急救措施。 ●伴左心衰的脑水肿也有良效。
19
1、利尿作用
• 抑制远曲小管 Na+ -Cl- 转运子 抑制NaCl 重吸收尿排Na+、 Cl - 、水、 *K + • 但钙重吸收增加,尿排钙减少 • 还可抑制碳酸酐酶的活性
*远曲小管Na+ 集合管Na+-K+交换
2020/3/12
20
2、抗利尿作用
• 机制不清 • 可能与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远曲小管、集合管
细胞内cAMP含量,增加水的重吸收有关。
• 同时因Na+、Cl-排出增加,使血浆渗透压下降, 口渴减轻,饮水量减少,故尿量减少。
2020/3/12
21
3、降压作用
• 早期:利尿 血容量减少。
• 长期:排Na+血管平滑肌细胞内Na+减少 Na+-Ca2+ 交换减少细胞内Ca2+ 降低 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2020/3/12
26
螺内酯 (安体舒通)
●是醛固酮的竞争性拮抗剂。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弱、慢、久 2.体内有醛固酮存在时才发挥作用
升高,引起组织脱水
2020/3/12
12
利尿作用机制
• 髓袢升支粗段皮质和髓质部
• 抑制Na+-K+-2CI-共同转运系统 Na+ 、K+ 、 CI- 重吸收减少 髓质间液 NaCl减少髓质渗 透压降低,降低了尿液的稀释 功能和浓缩功能,集合管重吸 收水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高血压 基础降压药 3. 尿崩症 4. 特发性高尿钙伴肾结石
2/4/2021
药理学利尿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2
[不良反应]
1. 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镁、低血钠低氯 碱血症、高血氨等
2/4/2021
药理学利尿药
7
3. 远曲小管初段 机制:Na+-Cl-共同转运子 药物:噻嗪类中效利尿药
2/4/2021
药理学利尿药
8
4. 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 吸收原尿Na+约5%~10% 机制:Na+-H+交换、 Na+-K+交换 药物:弱效利尿药
2/4/2021
药理学利尿药
9
二、常用利尿药
2/4/2021
药理学利尿药
4
2/4/2021
药理学利尿药
5
(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
1.近曲小管 重吸收60%~65% Na+ 吸收机制:Na+-H+交换, 排H+保Na+
2/4/2021
药理学利尿药
6
2.髓袢升枝粗段 重吸收20%~30%Na+,而不伴有水的再吸收, 是高效利尿药的重要作用部位 机制:Na+-K+-2Cl-共转运子
药理学利尿药
20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1-2h起效,4-6h达 峰,维持12h以上。 药物通过近曲小管有机酸分泌机制排泌
与尿酸分泌发生竞争
2/4/2021
药理学利尿药
21
[临床应用]
1. 水肿 轻中度水肿 尤其对心源性水肿较好,常作为抗充血性 心力衰竭的常规药物。对肝性水肿慎用, 以防低血钾诱发肝昏迷。
2/4/2021
药理学利尿药
13
[体内过程] 以呋塞米(速尿)为例
作用快但短暂,口服30min静注5min起效,维 持2-3h。t1/2约1h,个体差异大,肾功能不全者 可延至10h 。 药物大部分以原形通过近曲小管有机酸分泌机 制排泌或经肾小球滤过
如与吲哚美辛等NSAIDs和丙磺舒合用,将干扰 利尿药的利尿作用
2/4/2021
药理学利尿药
18
2/4/2021
药理学利尿药
19
2.抗利尿作用 排Na+,降低血浆渗透压,减轻病人口渴感 抑制PDE,增加远曲小管及集合管胞内cAMP 含量,后者能提高远曲小管对水的通透性
3.降压作用 早期:排钠利尿,降低血容量 长期:降低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扩血管
2/4/2021
(一)袢利尿药(高效能利尿药)
2/4/2021
药理学利尿药
10
1.利尿作用迅速、强大、短暂 。与剂量有关,有个体差异。
作用部位:髓袢升支粗段
作用机制: ① 抑制Na+-K+- 2Cl-共转运体, 尿中Na+、K+、 2Cl-排出
增多, 稀释功能 ;髓质高渗压 浓缩功能 水重吸收 。 ② K+的重吸收 , 管腔膜正电位 ,Mg2+、Ca2+重吸收 。 ③ 流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Na+ , Na+-K+交换 , K+排出 ④ 液体量 肾素 醛固酮 Na+-K+交换
2/4/2021
药理学利尿药
2
一、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
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重吸收
近曲小管 髓袢降支细段 髓袢升支粗段髓质和皮质 远曲小管 集合管
2/4/2021
药理学利尿药
3
(一)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球滤过液(原尿)180L/24h,终尿量 1-2L 原尿量多少取决于肾血流量及有效滤过压 氨茶碱,通过增加心收缩性、肾血流量及肾小 球滤过率而利尿,但因肾存在球-管平衡,故 利尿作用很弱。 因此,目前常用利尿药主要通过影响肾小 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而发挥利尿作用
① 干扰远曲小管近端Na+-Cl-共转运子,减少NaCl重吸收, 降低肾脏的稀释功能。
② 远曲小管近端Na+的增加,促进Na+-K+交换 → 排出Na+、 K+、Cl-↑
③ 促进远曲小管PTH调节的Ca2+重吸收→血Ca2+↑;细胞内 Na+降低,促进基质膜Na+- Ca2+交换, Ca2+重吸收
④ 促进Mg2+ 排出引起低镁血症 ④ 轻度抑制碳酸酐酶 → HCO3- 排出略↑
(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间质性肾炎等。
2/4/2021
药理学利尿药
16
(二)中效能利尿药
噻嗪类thiazides:口服利尿药和降压药 氢氯噻嗪、氯噻嗪
类噻嗪类 吲达帕胺、氯噻酮、美拖拉宗、喹乙宗
2/4/2021
药理学利尿药
17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作用温和且持久 作用部位:远曲小管近端
作用机制:
2/4/2021
药理学利尿药
14
[临床应用]
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 利尿 血容量及细胞外液 ,回心血量 ;扩张静脉
回心血量 , 肺水肿减轻。 其他严重水肿(心、肝、肾)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衰时,尿量和K+排出 , 减少肾小管的萎缩和坏死。 加速某些毒物的排泄:结合输液科使尿量达5L以上,用于 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中毒抢救。 其他:高血压危象的辅助治疗,急性高钙血症。
第1节 利尿药
定义:
Diuretics是一类作用于肾脏,增加电解质和 水排泄,使尿量增多的药物。临床主要用于 治疗水肿,亦用于高血压、尿崩症、高钙血 症等
2/4/2021
药理学利尿药
1
分类
碳酸酐酶抑制药:乙酰唑胺 渗透性利尿药(脱水药):甘露醇 袢利尿药(高效能利尿药):呋塞米 噻嗪类利尿药(中效能利尿药):氢氯噻嗪 保钾利尿药(低效能利尿药):螺内酯、氨苯 蝶啶
2/4/2021
药理学利尿药
15
[不良反应]
1. 水与电解质紊乱 表现为低血容量、低血钠、低血镁、低氯性碱中毒和低 血钾症,低血钾症可增加强心苷的心脏毒性,在晚期肝 硬化者易诱发肝昏迷,应注意补钾。 2.耳毒性 耳鸣,听力减退,或暂时性耳聋。内耳淋巴液电解质成 分的改变和耳蜗毛细胞损伤,肾功能不全或应用其他耳 毒性药物时易发生。 3.高尿酸血症 呋塞米与有机酸竞争同一排泄途径,使尿酸排出减少; 同时细胞外液容积减少,导致近曲小管对尿酸盐重吸收 增加,导致高尿酸血症,而诱发痛风。 4.其他:胃肠反应,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
药理效应:尿中Na+、K+、Cl-、Ca2+、Mg2+排出
2/4/2021
药理学利尿药
11
2/4/2021
药理学利尿药
12
[药理作用-2]
2.扩血管 直接扩张血管床,影响血流动力学, 对心衰患者能迅 速增加静脉血容量,降低左室充盈压,减轻肺淤血。
扩张小A,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改变肾 皮质血流分布。 机制:抑制前列腺素分解酶,增加PGE2含量 吲哚美辛可减弱其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