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对祖国河山的礼赞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鉴赏高一《对祖国河山的礼赞》表格式教学设计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一、学习目标1、欣赏两首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和《芬兰颂》,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和《芬兰颂》的主要音乐主题。
3、初步知道民族乐派的概况,知道作曲家斯美塔那和西贝柳斯。
二、重点、难点1、重点:在聆听音乐中感知旋律、音色、速度等要素对作品情绪变化的意义,感受、体验民族乐派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2、难点:学生市场曲谱的能力和准确性。
三、教学内容安排1、本节课选用《芬兰颂》为重点学习内容,作者西贝柳斯及《芬兰颂》则是新知,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性、艺术价值体现突出。
2、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在初中学习过,这里作为浏览性作品聆听。
3、本节课中引导学生了解二位著名的东、北欧民族乐派代表性人物。
四、教学资源建议1、充分利用教学可见的音、视频资源,结合自己备课内容合理搭配,另外还可以结合自己具体情况选用好的其他资源补充。
2、引导学生自主上网查询关于“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及相关知识的资料,自制课件在课上交流学习。
五、教学方法、学习知道策略建议1、反复多听,熟悉作品主题,学唱主题,跟据学生情况可采用听唱市场方式,最好能将主题背唱下来。
2、采用学生自主交流学习的方式,将在网上查阅的相关资料,以及学生自制的课件在课堂上展示。
3、教师引导学生在聆听中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
4、充分利用教材中文字、插图、谱例、铭言等素材配合教学工作。
5、教师设计好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研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所体现的思想性内容和具有的艺术性价值。
步七、教学评价建议1、课堂学会主题,可采用个人、小组演唱方式检测。
2、拓展与研究:上网查阅有关民族乐派作曲家最常用材,并说出一两位民族乐派作曲家的代表作。
3、教师应到学生交流聆听音乐的感受体会,写一篇短文。
高中音乐_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在反复聆听作品中,深层感受作者所表达出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之情,尝试着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揭示出音乐作品所具有的思想性、艺术性特点。
2.聆听《芬兰颂》,学唱苦难的圣咏主题和赞美诗主题,感受、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和风格特点。
3.自主学习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认识芬兰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西贝柳斯,知道民族乐派的概况。
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音乐知识积淀,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
但是还是不够全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思想成熟,更需要教师对于其音乐道路上不断的引导,更加完善他们的音乐借鉴能力。
三、重点、难点:1.重点:在聆听音乐中感知旋律、音色、速度等要素对作品情绪变化的意义,感同身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难点: 学生视唱曲谱的能力和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1.采用学生自主交流学习的方式,将在网上查阅的相关资料,以及学生自制的课件在课堂上展示。
2.教师引导学生在聆听中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
3.充分利用教材中文字、插图、谱例、铭言等素材配合教学工作。
4.教师设计好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研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性内容和具有的艺术性价值。
五、教学过程:一些高中生过多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注意力集中在高考学科上,而对于艺术作品缺乏基本的审美动机和志趣。
一些学生视音乐鉴赏课为休息调整的时间。
我分析这主要是音乐课开设的不够有吸引力,提不起学生的兴趣,需要教师激发他们聆听、鉴赏的欲望,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认知能力感悟作品、理解作品,如果把音乐课与其它文学课联系在一起,便会使学生达到共鸣,所以本节课的主线就是芬兰的被殖民统治的历史。
通过故事的形式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通过这种故事的教学主线,大多数学生能够保持浓厚的兴趣,跟上老师的思路,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活动。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单元“音乐构成的民族意识”中的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案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案教案:对祖国河山的礼赞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祖国的河山景观,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升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对祖国河山的认识和表达。
2.难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
三、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通过播放祖国风光的相关视频或图片,导入话题,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兴趣。
2.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以示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祖国的著名河山景观,如长江、黄河、珠穆朗玛峰、黄山等,并讲解其地理位置、特点等。
3.小组合作(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深入学习某一著名的河山景观,并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合作讨论,收集相关资料和素材,了解该景观的历史、文化、生态等方面的信息。
4.展示和交流(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所研究的河山景观,分享他们的发现和体会,并提出自己关于祖国河山的表达方式。
5.个人表达(20分钟)让学生以个人形式,写下自己对祖国河山的感受和赞美之词,并加以朗读或演讲形式表达出来。
6.总结与评价(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了解到的祖国河山的特点和重要性。
以班级为单位评选出最具创意和独特性的表达作品,并提出评价和改进意见。
四、教学资源和评价:1.教学资源:视频、图片、资料等。
2.评价:小组合作讨论时的参与度、展示内容的丰富程度、个人表达时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是否到位等。
五、课后延伸:1.鼓励学生到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拍摄,以加深对祖国河山的了解和热爱。
2.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比赛和活动,提供更多展示和表达的机会。
3.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祖国河山的诗词和散文作品,培养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
高中音乐_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材来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教学要求:民族音乐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热爱民族音乐,发扬民族音乐,真正做到弘扬民族文化,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并使优秀音乐文化得到传承。
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教材提供资料,对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作者有初步了解;2、通过对《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分段主题欣赏及演唱,能够从节奏、旋律、音色、调式方面说出每段主题音乐的特点;3、完整欣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主题音乐,能够在讨论以及教师提示下总结出民族乐派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1、欣赏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主题;2、赏析第四乐章《捷克的原野和森林》;3、总结民族乐派音乐风格特征教学重点:把握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教学难点:从调式、结构,旋律、节奏分析《捷克的原野和森林》音乐特点教学用具:图片、视频、课件教学思路:对于作者和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的内容教材中都有所介绍,因此导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归纳后对所学习作品和作者有所了解.民族乐派的基本特征体现在题材内容方面和音乐风格方面,前者通过欣赏、学来获得;让学生自行归纳可提供主要关键词:民族历史传说民族解放斗争民族风土人情民族感情民族意识等,对音乐风格的把握,可设计分段主题欣赏、唱主题及分析调式、节奏、旋律、乐器音色等教学活动,感受民族的音乐语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歌曲《我的中国心》“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有了对祖国、民族的热爱,才会创造出伟大的作品来,.我们才有幸听到贝多芬的伟大的(《合唱交响曲》、肖邦极具震撼的(《革命练习曲》,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位同样有一颗炙热的爱国之心的音乐家,和他的交响诗套曲。
——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简介二、新课讲授(一)交响诗《我的祖国》简介交响诗、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六个乐章简介(题材内容、音乐风格、总括)(二)欣赏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主题音乐,感受斯美塔那音乐创作风格师: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就像一幅长长的壮丽画卷,其中的每一首交响诗都是画卷中唯美的诗篇。
高中音乐鉴赏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案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案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高中音乐鉴赏《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案的内容,供大家浏览参考。
更多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高中音乐鉴赏《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案一教学内容:《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嘎迭梅林》主题音乐、《沃尔塔瓦河》主题音乐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自学教材上所提供的资料,对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作者有初步的了解。
2、通过对《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分段主题欣赏及演唱,能够从节奏、旋律、音色、调式方面说出每段主题音乐的特点。
3、完整欣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和《嘎这梅林》主题音乐,能够在讨论以及教师提示下总结出民族乐派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把握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教学重点:从调式、结构,旋律、节奏方面分析《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的音乐特点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第十单元第十九节《(对租国河山的礼赞》,教材所选用的作品是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四首交响诗《捷克的原野和森槔》、交响诗《芬兰颂》,这两部作品都是民族乐派典型的代表作品,由于课时限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以鉴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为主,教学活动围绕“民族”二字,帮助学生从题材内容方面、音乐风格方面了解民族乐派的基本特征。
教学思路:对于作者和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的内容,教材中都有所介绍,因此导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归纳后对所学习作品和作者有所了解.民族乐派的基本特征体现在题材内容方面和音乐风格方面,前者通过欣赏、学来获得;让学生自行归纳可提供主要关键词:民族历史传说民族解放斗争民族风土人情民族感情民族意识等,对音乐风格的把握,可设计分段主题欣赏、唱主题及分析调式、节奏、旋律、乐器音色等教学活动,感受民族的音乐语言。
教学过程:一、导课(1分钟)(出示课题)1、导语:我们都知道有这样一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有了对祖国、民族的热爱,才会创造出伟大的作品来,.我们才有幸听到贝多芬的伟大的(《合唱交响曲》、肖邦极具震撼的(《革命练习曲》,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位同样有一颗炙热的爱国之心的音乐家,和他的交响诗套曲。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案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第十单元第十九节《(对租国河山的礼赞》,教材所选用的作品是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四首交响诗《捷克的原野和森槔》、交响诗《芬兰颂》,这两部作品都是民族乐派典型的代表作品。
教学目标:1、通过鉴赏,了解斯美塔那和西贝柳斯和他们的作品。
2、通过对《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分段主题欣赏及演唱,能够从节奏、旋律、音色、调式方面说出每段主题音乐的特点.3、能够在讨论以及教师提示下总结出民族乐派的基本特征。
4、在反复聆听作品中,感受作者所表达出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之情,尝试着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揭示出音乐作品所具有的思想性、艺术性特点。
教学重点:从调式、结构,旋律、节奏方面分析《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的音乐特点教学难点:把握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教法和学法:在教法方面主要采用了对比教学法,对比这欣赏作品的不同主题。
在学法方面,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感悟,不同的音乐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见解。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都知道有这样一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有了对祖国、民族的热爱,才会创造出伟大的作品来,.我们才有幸听到贝多芬的伟大的(《合唱交响曲》、肖邦极具震撼的(《革命练习曲》,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几位同样有一颗炙热的爱国之心的音乐家,和他们的交响诗。
二、新课(1)学生自主学习活动:阅读书上128页、134页的文字,总结民族乐派是怎么兴起的?民族乐派的基本特征?(2)介绍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和他的作品《我的祖国》,引出第四乐章《捷克的原野和森林》这首交响诗,并逐段地分析.①欣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引子一,回答:听到哪些乐器?看到了怎么样的风景?②欣赏主题一,回答:具有主调音乐还是复调音乐特点?③看谱学唱主题二,再聆听主题,回答:主题出现了几次?每一次出现在情绪上有哪些变化?⑤欣赏主题三,回答:对比主二和主题三,各自有哪些特色?主题二具有歌唱性的旋律,主题三具有民间舞蹈的节奏都体现出了捷克民族音乐独特的风格,另外在调式上.体裁上、旋律的创作技巧上结合了欧洲音乐的特点,使民族乐派音乐独树一帜.(3)介绍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和他的作品《芬兰颂》,体会主题所要表达的内容。
高中音乐《对祖国河山的礼赞》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在反复聆听作品中,深层感受作者所表达出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之情,尝试着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揭示出音乐作品所具有的思想性、艺术性特点。
2.聆听《芬兰颂》,学唱苦难的圣咏主题和赞美诗主题,感受、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和风格特点。
3.自主学习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认识芬兰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西贝柳斯,知道民族乐派的概况。
二、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音乐知识积淀,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
但是还是不够全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思想成熟,更需要教师对于其音乐道路上不断的引导,更加完善他们的音乐借鉴能力。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在聆听音乐中感知旋律、音色、速度等要素对作品情绪变化的意义,感同身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难点: 学生视唱曲谱的能力和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
1.采用学生自主交流学习的方式,将在网上查阅的相关资料,以及学生自制的课件在课堂上展示。
2.教师引导学生在聆听中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
3.充分利用教材中文字、插图、谱例、铭言等素材配合教
学工作。
4.教师设计好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研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性内容和具有的艺术性价值。
五、教学过程:。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内容:1.欣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芬兰颂2.知识:民族乐派交响诗3.拓展与探究:教学目的:欣赏两首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和《芬兰颂》,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熟悉《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和《芬兰颂》的主要音乐主题。
初步知道民族乐派的概况,知道作曲家XXX那和XXX。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初步知道民族乐派的概况,知道作曲家XXX那和XXX。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片相关资料教材教案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相互问好!2.检查有无缺席学生!二.导入新课:1.导言:浪漫主义时期,中欧、东欧和北欧的一些国家,由于长期遭受异族侵略和统治,因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缓慢。
随着西欧民主运动的发展,民族民主意识在这些国家中日益增强,并逐步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或复兴民族文化的运动,先后出现了一批立志与发展本民族音乐的、被人们称作“民族乐派”的作曲家。
“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们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唱作之中。
他们一方面继承和借鉴西欧曩昔的音乐优良传统,一方面非常强调广泛搜集和整理民族的音乐遗产,探究民族的音乐语言和表现形式,采用民族的题材内容,描写民族的风土着土偶情。
“对祖国河山的赞美”恰是他们音乐表现的重要内容之一。
19世纪的捷克风景展示及法国XXX的油画《自由引导人民》导入。
2.名人名言:没有民族性的音乐是不存在的。
实际上,一般认为是全人类的音乐都是具有民族性的。
------【俄】XXX-XXX3.出示课题:三.新课教学:1.作曲家XXX那简介:XXX那(B.XXX,1824--1884)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创立者,他的终身是在不安定的政治背景下度过的。
1848年,布拉格爆发否决奥地利统治的武装起义,XXX那以激烈的爱国热忱参加了战斗,但反动失败后的形势令他非常失望,因此旅居瑞典。
第10单元第19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1)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一、教学目标1、欣赏两首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和《芬兰颂》,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和《芬兰颂》的主要音乐主题3、初步知道民族乐派的概况、知道作曲家斯美塔那和西贝柳斯二、教学内容1、《捷克的原野和森林》2、《芬兰颂》三、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2、从调式、结构、旋律、节奏方面分析《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的音乐特点四、教学过程1、导入我们都知道有这样一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只有有了对自己祖国、民族的热爱,才会创造出伟大的作品来。
我们才有幸听见贝多芬伟大的《第九合唱交响曲》、肖邦极具震撼的《革命练习曲》。
我们今天还要认识几位同样有一颗炙热的爱国之心的音乐家和他们的交响诗。
他们都来自于民族乐派,让我们走进民族乐派、聆听民族乐派。
2、民族乐派首先请同学们阅读书上128、134页的文字,总结下民族乐派是怎么兴起的?遭受侵略、民主运动发展、民主意识萌芽、促使民主音乐需求、民主乐派兴起民族乐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借鉴了西欧的音乐传统;采用民族题材内容;描写民族风土人情民族乐派是指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叶主要在东、北欧各国形成和发展的音乐流派。
代表人物有匈牙利的埃尔凯尔,波兰的莫纽什科,捷克的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俄国的格林卡、穆索尔斯基、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等。
民族乐派的作曲家在继承和借鉴西欧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优良传统和创作成果的同时,怀着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自尊感,立志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
他们提倡采用民族的题材、反映民族的历史或现实生活,描写民族的风土人情,体现民族的愿望、追求、性格和爱好。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他们深入挖掘和钻研民族民间音乐,在实践中探索民族的音乐语言和表现形式,使自己的创作充满鲜明的民族音调和节奏,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气派。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作业设计方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加深对音乐作品中蕴含的爱国情感的体验和认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作热情。
二、作业内容1. 欣赏音乐学生需选择一首与中国山水有关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如《黄河大合唱》、《二泉映月》等,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联想。
2. 创作歌词根据所选择的音乐作品,学生需创作一段歌词,歌词内容需围绕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与感慨。
鼓励学生们以丰富的想象力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并将这些感受融入到音乐作品中。
3. 朗诵及配乐表演选择一部分同学进行朗诵创作歌曲的歌词部分,另一部分同学准备音乐播放设备及所选配乐作品,为朗诵环节配乐表演。
4. 音频及文案编写根据各自团队的创作情况,各团队还需将歌词朗诵、音乐背景以及学生对作品整体感觉的文字描述汇总为文案,同时需要准备完整的音频文件作为课程汇报的材料。
三、作业要求歌词创作要求:1. 歌词应紧密围绕祖国山河的美丽和自然风光,表现出对祖国的爱和敬仰。
2. 歌词应具有音乐性,注意押韵和节奏感,易于演唱。
3. 鼓励创新和个性化表达,但需保持积极向上的主题。
朗诵及配乐表演要求:1. 朗诵者需表达出对歌词内容的情感理解,用恰当的语调和情感传达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2. 配乐应与朗诵内容相协调,营造出良好的音乐氛围。
3. 团队之间应密切配合,确保表演的流畅性和整体效果。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依据以下标准进行:1. 歌词创作是否围绕主题进行,表达是否真挚;2. 朗诵及配乐表演是否协调,能否准确传达作品情感;3. 文案和音频的质量及完整性;4. 团队配合和创新能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评价,并给出改进意见。
2. 学生之间可进行互评,互相学习和交流经验。
3. 对于优秀作品,可考虑在班级或学校范围内进行展示和推广。
4. 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调整后续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十单元《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优质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面试教案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十单元《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
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教学了解捷克近代音乐之父斯美塔那及代表作《我的祖国》的第四乐章
2、通过赏析引导学生掌握民族乐派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3、通过聆听与分析学会鉴赏民族乐派音乐作品的方法。
2学情分析
本校学生经过大半年的鉴赏学习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但由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加上本课内容为欧洲民族乐派纯器乐性音乐,在聆听的时候注意力需要比较集中学生在聆听时还是会具有一定的困难。
本课以《捷克的原野和森林》为中心,通过主题赏析教会学生赏析民族乐派音乐作品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民族乐派作品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3重点难点
1.赏析《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的主题音乐,能根据听到的乐器音色等特点感受音乐表达的内容。
2.概括欧洲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营造教学氛围。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芬兰颂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高一
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感受《芬兰颂》爱国情感体会其民族精神,愿意了解与作品相关的历史地理知识。
2 知识与技能:能够知道交响诗、民族乐派等相关知识。
3 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聆听、对比、讨论等方法赏析作品,理解作品的内涵。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三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从音乐要素及作品背景等方面入手进行赏析。
四课时:一课时
五课型:新授课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和学生一起探讨“斗
争”部分是用什么乐器
演奏?起到了什么作
用?曲作者如何表现
“斗争”?
学生听音乐和老
师一起探讨感受
这一颂歌主题
感受芬兰人面
对外侮的坚强不
屈和面对祖国的
无限深情。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
对祖国山河的礼赞---《芬兰颂》一、教学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本单元题目叫做“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其实就是民族乐派的学习。
本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节选了民族乐派作曲家的两首音乐作品:一是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我的祖国》的第四乐章《捷克的原野和森林》;二是西贝柳斯为图画剧《芬兰的觉醒》的配乐终曲《芬兰颂》。
就一节课的容量来说,为了让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了解,所以分两个课时,本课重点欣赏《芬兰颂》。
音诗《芬兰颂》作于1899年,是西贝柳斯最著名的代表作。
曾对芬兰民族解放运动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被誉为芬兰的“第二国歌”。
乐曲分为两部分,六个主题段落,以自由变奏的方式发展主题,音乐语言简洁、鲜明,具有芬兰粗狂、豪放的民族气质,表现了作曲家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浓厚的民族意识,是民族乐派的典型代表作品。
其中“赞美诗”主题旋律被后人填上歌词,题为《平静我的灵魂》,编入基督教新编赞美诗中,得到广泛传唱,给予当今世界更多人鼓舞和精神力量。
2、学习者分析高中学生通过学习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音乐,对欧洲经典流派音乐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对交响乐的分析具备了一定的能力,这为进一步学习民族乐派的作品做好了一定的准备。
但从情感态度方面来说,对作曲家西贝柳斯往往没有贝多芬、肖邦那么熟悉,尤其是对《芬兰颂》乐曲的时代背景缺乏体会,难以静下心来仔细聆听和思考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所以这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那么,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应从音乐聆听入手,利用高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的特点,采用设疑求解的问题式聆听使其产生兴趣,再用创设情景、情绪性参与和理性分析相结合的互动课堂引导其一步步深入到作品中去。
三、教学目标:1、通过感受体验《芬兰颂》音乐片段的情绪和表现内容,体会音乐中浓浓的爱国赤子之情和时代意义。
2、聆听《芬兰颂》,能分辨主题段落的变化,哼唱圣咏主题和赞美诗,体会乐曲所体现的芬兰民族精神。
3、认识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了解交响诗体裁。
《第十九节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中国各地的民歌,感受祖国多元文化,了解我国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
2. 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音乐的乐趣。
3.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欣赏和了解各地的民歌,感受音乐的魅力。
2. 难点:理解不同地区的民歌风格,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代表性的中国民歌音频或视频素材。
2. 搜集一些关于中国各地的文化、地理、风土人情的资料,以便在制作视频或短片时使用。
3. 寻找一些中国传统的乐器演奏视频,如二胡、古筝、琵琶等,以及这些乐器与其他乐器的合奏视频。
4. 搜集一些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音频或视频素材,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以便在制作视频时使用。
5. 搜集一些关于中国民间故事、传说、神话等的音频或视频素材,以便在制作视频时进行背景介绍或故事讲述。
结尾: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民歌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搜集这些素材和资料,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展示中国的文化、地理和风土人情,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的民歌。
同时,这些素材和资料也可以用于制作各种形式的多媒体作品,如纪录片、音乐视频、网络课程等,让更多的人通过视觉和听觉的享受,领略中国的美丽和文化魅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音乐欣赏:《大江东去》或《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祖国河山相关乐曲,让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美的体验。
2. 教师提问:“你们心中的祖国河山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讨论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教师介绍本节课教学内容:对祖国河山的礼赞。
(二)新授1. 了解中国地理概况,包括各个省份的地理位置、特点等。
2. 学习有关祖国河山的歌曲,包括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代表性作品。
3. 探讨音乐与地理的关系,以及音乐如何表现祖国河山的美丽。
(三)互动1. 分组活动:学生分组准备一首表现祖国某一区域的代表性歌曲,并展示该歌曲的曲谱和歌词。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学案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学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聆听《捷克的原野和森林》《芬兰颂》挖掘乐曲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
【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的聆听乐曲,运用比较方法,提高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认识民族乐派以及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并能够哼唱《芬兰颂》的主题旋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哼唱《芬兰颂》的主题旋律。
【难点】听辨乐曲的主题旋律,以及其表现的情绪内涵。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新导入播放《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的音频,展示捷克祖国山河风景图片的音像资料,并设问这是哪个作曲家的什么作品?他们属于音乐史上的哪个流派?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这首作品都是民族乐派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
我们今天来捷克新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另一部音乐作品导入第四乐章《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新教授初步聆听《捷克的原野和森林》教师播放《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并设问,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这首作品同样出自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其中的第四乐章,乐曲是由引子和三个主题组成。
2分段聆听教师分别播放《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引子与其他三个主题,并设问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表现了什么的场景?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分段播放音频并讲解。
引子广阔而庄严,描绘出一片辽阔的原野。
第一个主题是由小提琴演奏的赋格,旋律轻盈美妙;第二主题先由圆号奏出宽广的旋律,后面又由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在不同的调上演奏;第三主题是一首充满活力的波尔卡舞曲。
全曲蕴含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3带着个情绪完整聆听乐曲《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4教师介绍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并引出《芬兰颂》。
初步聆听《芬兰颂》。
教师播放《芬兰颂》并设问,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这首作品由引子和两个音乐主题构成。
6分段聆听,并说出情绪。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作业设计方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设计的目标为让学生通过对祖国山河的了解和感受,提升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感。
二、作业内容1. 听歌识曲:选择多首描绘祖国山水的经典音乐作品,如《黄河大合唱》、《我的祖国》等。
让学生在课堂中听取乐曲,尝试分辨歌曲的创作背景及地域特点,分析曲目的音乐特色与表现形式。
2. 作品赏析: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祖国河山音乐作品进行深入赏析。
通过音乐、画面和文字等多重形式,展示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3.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的音乐知识和对祖国山河的理解,创作一首简短的赞美家乡或祖国风景的音乐短曲或诗歌朗诵谱成歌的短作。
可以是歌曲、音乐小短剧或是其它创意性的表现形式。
4. 乐器探索:提供各类传统或现代乐器(如笛子、手风琴、吉他等),鼓励学生进行演奏实践。
了解乐器特性与音乐风格的对应关系,通过亲自体验增加对音乐表现形式的理解。
三、作业要求1. 听歌识曲环节要认真聆听,积极思考并准确回答问题。
2. 作品赏析时需小组内充分讨论,形成组内意见并记录下来。
3. 创作实践需结合个人或小组的创意,体现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与热爱。
4. 乐器探索时需注意保护乐器,按照老师指导进行操作。
5. 所有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时提交至教师处。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评价将从以下方面进行:- 学生对于所听音乐作品的辨识与理解程度;- 小组作品赏析讨论的深入程度与记录的完整性;- 创作实践的原创性、表现力及对祖国山河的赞美程度;- 乐器探索的实践操作能力及态度表现。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项作业进行详细批改与点评,并在课堂上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2. 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和建议进行解答和采纳,完善后续教学方案。
3. 将学生在本次作业中的表现纳入综合评价体系,以激励学生在今后的音乐课程中更加主动与深入地学习。
本次《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一课时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理解与热爱,提高其音乐欣赏与表现能力。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学历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时学习主题为“对祖国河山的礼赞”,主要围绕中国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情感和地域特色,通过对特定音乐作品的赏析与理解,加深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敬仰之情。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中国音乐作品中表现祖国山河的常见手法与特点,熟悉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
2. 技能与操作:学会运用音乐鉴赏的方法,对所提供的音乐作品进行初步的分析与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三、评价任务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感受。
2. 作品分析能力评价:学生能否准确分析音乐作品中表现祖国山河的特色与手法。
3. 情感体验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表达出对祖国山河的敬仰与热爱之情。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几幅代表中国不同地域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对这些风景的感受,为后续的音乐赏析做好情感铺垫。
2. 音乐作品介绍(10分钟)介绍本课将赏析的音乐作品,包括作品背景、作曲家简介以及作品所表现的地域特色。
3. 音乐赏析(15分钟)播放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感受作品所表现的情感与风格,并分享自己的听后感。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就所听音乐作品进行讨论,分析作品中表现祖国山河的特色与手法,并记录讨论结果。
5. 分享交流(10分钟)每组选派代表,将小组讨论结果进行全班分享,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与评价。
6. 总结提升(5分钟)教师总结学生的分享与讨论,强调音乐作品中表现祖国山河的重要性与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的形式,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表现祖国山河的音乐作品,进行自主赏析,并写下自己的听后感。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需反思本课时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作品分析的准确性以及情感体验的深度等方面,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依据。
《第十九节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祖国山河的欣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 提高学生观察、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 通过对不同风格的山水画作品的欣赏和创作,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祖国山水的美,感受山水画的意境和风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祖国山河的风景图片和视频素材。
2. 准备山水画作品及画作背景资料。
3. 准备绘画材料和工具,以便学生进行创作。
4. 设计教学课件和教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些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欣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如何通过文字表达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准确,节奏分明,感受文章的情感。
2. 教师范读课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 小组讨论: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作者如何表达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三)深入分析,理解文章主题1. 提问: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达对祖国河山的赞美?2. 引导学生分析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3. 提问:文章中哪些句子或段落最能体现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请简要分析。
4.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理解文章主题“对祖国河山的礼赞”?它对我们有何启迪?(四)拓展延伸,强化情感体验1.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家乡的美景,并尝试用文字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
2. 小组合作,选择一处家乡或身边的景点,设计一份宣传海报或旅游攻略,向他人介绍该景点的魅力。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个人情感与祖国命运联系起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小结作业1.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章主题“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的意义和价值。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
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聆听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感受丰富多彩的音乐情绪,认识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二)认识、了解音乐家冼星海的光辉一生,通过欣赏他的代表作品,了解他在近代音乐史上的贡献;(三)学习、体验大合唱的声乐演唱形式,并欣赏作品《黄河大合唱》里相应乐章,增强对这些艺术形式表达的效果的了解;同时了解作者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地位及其贡献。
【教学重难点】(一)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及表演、演唱《黄河大合唱》中的几个乐章,能够从音乐得各种表现手法上了解展现音乐的方法,体会它的内涵。
(二)了解音乐所要表现的内容,体会音乐的效果,了解其中包含的民族抗争精神。
【教材内容分析】《黄河大合唱》有八个乐章,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对比欣赏合唱版的与钢琴协奏曲版,说出不同的表演方式有何不同的感受。
第二乐章至第七乐章让学生展演。
课前布置学生查好资料、选好音乐伴奏等,选出朗诵、表演、演唱的同学,让他们在课前准备一下,在课堂上展演。
学生通过表演、欣赏、演唱作品,更易于感受、体验《黄河大合唱》各乐章的音乐情绪,感受作品的魅力。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发出了强大无比的战斗的号召,中国人民团结成一个整体,要联合全世界人民,向法西斯侵略者发起总的攻击,战斗的警号震天动地。
欣赏完整部作品后让学生说出有何体会、传达什么精神、作品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
最后进入拓展与探究,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让学生再次体验作品的战斗精神。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前准备】多媒体、音像资料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作者及作品简介冼星海(1905-1945)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1920年前后,作为优秀华侨学生被岭南大学录取到广州,先后在附中和大学预科学习,1926年到北京,在国立艺术专门学校学习小提琴,1928年考入国立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
1929年到法国巴黎学习音乐,1936年参加歌曲作者协会等进步音乐组织并开始创作抗日救亡歌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
教材来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
教学要求:民族音乐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热爱民族音乐,发扬民族音乐,真正做到弘扬民族文化,树立多
元文化价值观,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并使优秀音乐
文化得到传承。
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教材提供资料,对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作者有初步了解;
2、通过对《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分段主题欣赏及演唱,能
够从节奏、旋律、音色、调式方面说出每段主题音乐的特
点;
3、完整欣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主题音乐,能够在讨论
以及教师提示下总结出民族乐派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1、欣赏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主题;
2、赏析第四乐章《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3、总结民族乐派音乐风格特征
教学重点:把握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从调式、结构,旋律、节奏分析《捷克的原野和森林》音乐特点
教学用具:图片、视频、课件
教学思路:对于作者和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的内容教材中都有所介绍,因此导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
归纳后对所学习作品和作者有所了解.民族乐派的基本
特征体现在题材内容方面和音乐风格方面,前者通过欣
赏、学来获得;让学生自行归纳可提供主要关键词:民族
历史传说民族解放斗争民族风土人情民族感情民族意识
等,对音乐风格的把握,可设计分段主题欣赏、唱主题
及分析调式、节奏、旋律、乐器音色等教学活动,感受民族
的音乐语言。
教学过程:
壱、导入
——歌曲《我的中国心》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有了对祖国、民族的热爱,才会创造出伟大的作品来,.我们才有幸听到贝多芬的伟大的(《合唱交响曲》、肖邦极具震撼的《(革命练习曲》,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位同样有一颗炙热的爱国之心的音乐家,和他的交响诗套曲。
——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简介
弐、新课讲授
(一)交响诗《我的祖国》简介
交响诗、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六个乐章简介
(题材内容、音乐风格、总括)
(二)欣赏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主题音乐,感受斯美塔那
音乐创作风格
师: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就像一幅长长的壮丽画卷,其中的
每一首交响诗都是画卷中唯美的诗篇。
(三)赏析第四乐章《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1、《捷克的原野与森林》作品简介
2、重点乐段赏析:引子、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
(1)欣赏引子,思考:乐器?情绪?调式?音乐画面?
(欣赏引子二,与引子一对比音乐表现有何不同?)
(2)欣赏主题一,思考:节拍?特殊节奏?曲调进行?主调复调?(3)学唱并欣赏主题二,
思考:几次演奏? 每次乐器、情绪变化?歌唱什么?表达情感?(4)欣赏主题三,思考:节拍?情绪?音乐表现风格?
——与主题一、主题二对比音乐在哪方面更有特色?
师总结:主题二具有歌唱性的旋律,主题三具有民间舞蹈的节奏都体现出了捷克民族音乐独特的风格,另外在调式上.俸裁上、旋律的创作技巧上结合了欧洲音乐的特点,使民族乐派音乐独树一帜.3、完整欣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再一次感受音乐的民族风
格特点.与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比较在音乐风格上的不同?三、延伸探究
(一)主题二、主题三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1、共同点:简单、朴素;
2、不同点:主题三——民间舞曲(波尔卡)
主题二:歌唱性旋律,宽广抒情、节奏舒缓;
主题三:舞蹈性旋律,民间舞蹈节奏、欢快活泼、节奏紧凑;
(二)主题一——主题三音调的变化?音乐内涵?作品意
义?
1、音调变化:由弱到强;
2、音乐内涵:民间歌舞的声浪由远及近,人们自由生活、乐观自信的情绪;
3、作品意义:赞美捷克美丽风光与人们快乐生活,表达对祖国挚爱。
四、归纳总结
(壱)民族乐派音乐风格特征?
1、题材内容:本民族斗争历史与民间传说、祖国山河、风土人情;
2、音乐风格:本民族民间音乐,借鉴西欧传统音乐艺术表现手法;
3、音乐体裁:歌剧、交响曲、钢琴曲;
4、音乐语言:直接引用民歌、民间舞曲,提炼民间音乐的音调、节奏、调式、结构、演奏技法等。
(二)全体演唱《中国人》
五、教师小结
民族音乐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的精神财富与绚丽瑰宝,越是民
族的越是世界的,希望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咱们本民族音乐,同
时也尊重与热爱世界多元民族音乐。
真正做到弘扬民族文化,并使优
秀民族音乐文化得到传承与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