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结构的转喻认知理据
语法的转喻性探索之一——构式识解中的转喻
语法的转喻性探索之一———构式识解中的转喻田良斌(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收稿日期:2019-12-09基金项目:河南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与质量提升计划项目(SYL19060132),国家哲学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9BYY001)作者简介:田良斌(1989—),男,河南新乡人,河南大学外语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
①严辰松认为,表达“给予”类事件结构的双及物构式中动词的允准主要是转喻机制在起作用,即转喻使动词能够用于双及物构式。
潘震认为,情感致使构式的构建与识解是构式整体与其构成成分之间的互动过程,该过程以转喻机制的运作为根本前提。
张跃伟则从认知生成语法视角出发,对非常规双及物句式的生成进行了探讨,认为非常规双及物句式由概念语法整合生成,而语法转喻是整合发生的深层动因和促发机制。
摘要:在认知语言学领域,转喻和隐喻都被认定为一种认知机制,且转喻比隐喻更为基础。
构式和转喻具有密切关系,构式为转喻的发生提供了绝佳的环境;转喻在构式识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贯穿对特殊构式(如成语构式)和一般构式(双及物构式)的语义识解。
对于祈使句构式的识解,基于转喻的事件域认知模型相比较之前的研究更为立体、全面,因而也更具解释力。
关键词:构式识解;转喻;成语构式;祈使句构式;双及物构式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318(2020)03-0080-07 同概念隐喻[1]相比,转喻被看作一种更为基本的意义扩展方式和概念化心理机制,[2-4]受到学者们的青睐。
Langacker认为,转喻对语法研究至关重要,转喻在描写语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语法中的转喻研究有利于促进对转喻本质的认知。
[5]RuizdeMendoza和Pérez首提转喻和语法之间具有互动关系,即转喻是某些语法结构形成的理据,而语法结构也会对转喻施加制约。
[6]随后Brdar和Panther、Thornburg等人在研究中借助丰富的语言事实进一步论证了转喻和语法之间双向互动的关系。
动词性同义反复语的认知转喻理据
动词性同义反复语的认知转喻理据1. 什么是动词性同义反复语动词性同义反复语指的是一对意义相近的动词,经常被用来强调或重复表达一个行动或状态。
常见的例子包括“来来往往”、“看看听听”、“忙忙碌碌”等等。
这种语言现象在汉语中非常普遍,对于母语者来说,很自然地掌握和使用。
但对于作为非母语者的学习者来说,却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认知和学习精力。
2. 认知转喻理据认知转喻是指通过对不同领域的信息进行转化,帮助人们理解和组织新的概念和知识。
对于非母语学习者来说,将动词性同义反复语进行认知转喻,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语言现象。
以下是举例说明:2.1. 行为和状态的认知转喻动词性同义反复语常常表达重复的行为或状态,这一现象可以通过与机器重复行为的比喻,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例如,“来来往往”可以比作机器上下运动,“看看听听”可以比作机器反复检测,这种比喻可以使非母语学习者更深刻地理解动词性同义反复语中所表达的重复性。
2.2. 能动性和表现力的认知转喻动词性同义反复语不仅强调了重复,还强调了强烈的表现力和力度。
这种表现力可以通过与自然现象的比喻来进行认知转喻。
例如,“忙忙碌碌”可以比喻成滚滚洪流,“劳碌奔波”可以比喻成风吹草动。
这种比喻可以让学习者更好地感受到这种语言现象的表现力和能动性。
2.3. 多样性和应用场景的认知转喻动词性同义反复语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场景和语境。
这种多样性可以通过与舞蹈动作的比喻来进行认知转喻。
例如,“低头不语”可以比作舞者低头转身,“来来回回”可以比作舞者来回起伏。
这种比喻可以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这种语言现象的多样性和应用场景。
3. 总结动词性同义反复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汉语中广泛应用。
对于非母语学习者来说,进行认知转喻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一现象。
通过上述的行为和状态、能动性和表现力、多样性和应用场景三个方面的认知转喻,非母语学习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种语言现象所表达的意义和特点。
动词性同义反复语的认知转喻理据 语用功能 3
动词性同义反复语的认知转喻理据语用功能一论文导读::同义反复语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近年来受到了修辞学家、逻辑学家及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
但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名词性同义反复语。
本文在认知转喻的框架内研究了动词性同义反复话语“V是V〃构式的意义及语用功能。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转喻,动词性同义反复语,“V是V〃,语用功能一.引言同义反复话语是指由同一词语充当主语、宾语构成的判断句。
传统修辞学把它看成是一种辞格,它可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修辞效果。
著名修辞学家郑远汉先生在其《现代汉语修辞知识》中,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言语表达手段加以论述[2]。
作为言语交际中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 近年来受到了修辞学家、逻辑学家及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
但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名词性同义反复语“N是N〃构式。
而对“V是V〃构式的研究较少。
本文在认知转喻的框架内研究了动词性同义反复话语“V是V〃构式的意义及语用功能。
二.动词性同义反复语赵晓伟认为“X是X〃是指“是〃前后使用相同语词构成的结构。
从词类上,充当X的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此外短语和虚词也可以出现在结构中X位置[2]。
例如:⑴不管他信不信,事实总是事实。
(名词)⑵这衣服便宜是便宜,但是款式不好。
(形容词)(3)走是走,我心上不服气呀。
(杨绛《弄假成真》)(动词)⑷我是我,我是杨倩儿。
(电影《铁血保镖》)(代词)(5)庞家三兄弟一个是一个。
老大稳重,老二干练,老三是个文武全才论文格式模板。
(汪曾棋《故里朵记》)(数量词)(6)不好就是不好语用功能,甭想让我说好。
(王朔《谁比谁傻多少》)(状中短语)⑺我去是我去,但还有别人呢?(主谓短语)⑻管他呢,己经就是已经。
(虚词)景士俊提出:句型中的“X〃不限于词,也有词组。
这也不难理解,不论是词亦或词组,甚至长度更长的小句,在适当的情况下都可以作为整体单位进入X位置,表达言谈者对概念或事件的某些主观意义。
诗歌中语言转喻之认知解读
诗歌中语言转喻之认知解读
诗歌中的语言转喻,常常能够深入描述一个主题,甚至令其超越了常规的语言技巧和框架,深刻地挑战认知领域。
令人兴奋的是,在读者对诗歌进行认知解读时,可以发现其中惊人的多拓展性,实现从接受者发起的语言干预,从而形成一种自由的双向信息交互,使在诗歌中强调的主体意义整体化而显现出来。
诗歌转喻法在认知解读中的应用更加丰富,其有利于缩小发现者与把握者之间的距离,使双方更容易取得连接。
转喻的千万倍比,广泛地利用看似无关联的事物,扩展双方的视角,使其能够多角度地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主题。
例如,诗歌中将一株树改头换面地比作婚约,表达爱慕者对彼此情感结实不变。
此类转喻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语言本身的无限性,同时有助于深化读者对主题的理解。
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探析
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探析
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是指通过比较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从而
对其中一个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
转喻是一种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
的转换,它是在表达时将不熟悉的概念引入到熟悉的语言中,从而
使得人们可以理解和解释更复杂的概念。
转喻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即直接转喻和隐喻转喻。
直接转喻
是指在言语中使用直接的比喻,例如“他是一只狮子”或“她的笑
容像一朵花”。
隐喻转喻则是指使用一种更复杂的比喻,其中一些
关键元素隐含在语言中,但并不显然或明确。
转喻的使用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是在认知语言学中的探索
使得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转喻在语言中的作用。
例如,认知语言
学家认为转喻不仅用于翻译和理解语言,还在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
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使用转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概念、情感
和体验,并在人际交流中更加精准地表达自己。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转喻有助于我们将两个不同的概念
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新的见解。
例如,“时间是一条河流”这句话,将时间与河流比较,使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并使得完
成这项任务变得更加容易。
此外,转喻还有助于我们理解难以描绘
的抽象概念。
例如,“爱情是一朵花”,这个比喻有助于我们理解
爱情的特质,例如它太过美丽但又脆弱,需要护理和维护。
总的来说,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
使人们更好地理解概念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它不仅在语言中起作用,还可以用于思考和行为的转换,增进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
1。
概念整合、语用推理与转喻认知
概念整合、语用推理与转喻认知[概念整合、语用推理与转喻认知],以中括号内的内容为主题,写一篇3000-6000字文章,一步一步回答概念整合是认知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能力,指的是将不同来源的信息、知识或概念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更加全面、综合的认知结构。
语用推理是指通过对语言表达进行推断和分析,推断出说话者或写作者的意图、态度、观点等。
而转喻认知,则是指通过将某个概念或事物与另一个概念或事物进行比较、类比,从而产生新的认知和理解。
在概念整合、语用推理与转喻认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使用一系列实验方法和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来进一步探究这些认知过程的特点、机制和内在规律。
首先,概念整合是基于人类认知系统的运作而展开的一项研究。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考察人们如何在认知任务中进行概念整合。
例如,可以设计一项任务,要求参与者将两个或多个相关概念进行整合并得出一个新的概念。
实验者可以给予参与者一些线索或信息,来帮助他们完成整合的过程。
通过观察参与者的表现和反应时间,可以看出不同条件下概念整合的难易程度和特点。
其次,语用推理是指通过推断对方的意图和目的,从而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语言表达。
为了研究语用推理,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的语言材料,使参与者需要根据这些材料进行推理和分析。
例如,可以给予参与者一段对话或文本,然后要求他们根据其中的线索来推断对方的态度、观点或隐含意义。
通过观察参与者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和推理过程,可以了解语用推理的认知机制和规律。
最后,转喻认知是指通过比较、类比来产生新的认知和理解。
为了研究转喻认知,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关于转喻的认知任务。
例如,可以给予参与者一些转喻表达,要求他们理解转喻的意义和内部关联。
通过观察参与者在理解转喻过程中的表现和反应,可以揭示转喻认知的特点和机制。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和总结这些认知过程中的规律和机制。
比如,概念整合可以与知觉加工和语义网络理论相结合,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解释概念整合的神经基础和认知机制。
隐喻和转喻中认知突显的对比分析
隐喻和转喻中认知突显的对比分析一、引言传统修辞学把隐喻和转喻看作一种修辞现象,没有清楚地界定隐喻和转喻的概念范围。
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两种不同的认知过程,隐喻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类事物,其主要功能是理解;转喻主要实现其所指功能,即用一个概念实体来替代另一个概念实体。
国内外一些学者(如蔡晖;束定芳;刘正光;John A.Barnden等)从隐喻和转喻的理据来源、结构和功能、运作机制、区分标准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
本文从认知突显角度出发,基于隐喻和转喻产生的认知理据,对隐喻和转喻思维形成中的认知突显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
二、隐喻与转喻的认知理据赵艳芳认为,隐喻的形成是基于两事物间的合成相似。
在隐喻结构中,将两种通常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相提并论,是因为在认知领域人类对其产生了相似联想。
即隐喻是以事物间的相似性联想为心理基础、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认知方式。
例如:(1)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终点跑去。
在例(1)中,施喻者将“运动员”喻为“离弦的箭”。
前者属于人的范畴,后者属于工具的范畴。
“离弦的箭”具有速度极快的特点,在赛场上奔跑的运动员其速度也非常之快,施喻者将这两个不同事物的特点进行了相似性联想,将事物的特点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了另一个认知域,从而构建了这个隐喻。
然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是绝对的,相似性是相对的,这种相似性关系并非纯粹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共同点,而是通过认知主体对事物的主观感知加上对事物本身的客观特征或特性的融合而构成的合成相似。
与隐喻不同,转喻是用突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型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的认知过程。
因此,转喻的两个主要特征是邻近性和突显性。
隐喻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转喻是相接近或相关联的不同认知域中,一个突显事物替代另一个事物,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功能或内容之间的替代关系。
也就是说在转喻中转体和转喻目标是一种替代的关系,转体代表了本体的某一典型特征。
认知语言学——精选推荐
认知语⾔学认知语⾔学是语⾔学中的⼀种新范式, 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法及研究课题。
认知语⾔学肇始于20 世纪70 年代, 80 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学中的许多领域, 如句法、意义、⾳系以及语篇等。
其成熟的重要标志是1989 年春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次国际认知语⾔学会议以及1990 年出版的5认知语⾔学6杂志。
⾃诞⽣之⽇起, 认知语⾔学就把⾃⼰置于认知科学这⼀⼤学科中, 与哲学、⼼理学、⼈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神经科学等结下了不解之缘, 并逐渐成为当代语⾔学中的⼀门显学。
在过去20 多年⾥, 认知语⾔学研究在⼏个重要领域⾥已卓有成效, 如范畴化、概念隐喻、转喻、多义性、拟象性以及语法化等(参见⽂旭1999, 2001) 。
尽管认知语⾔学家内部在具体⽅法、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的切⼊点等⽅⾯还存在⼀些差别, 但他们的研究⽬标和基本原则有许多共同之处。
为了进⼀步理解并准确把握这⼀新的认知范式, 本⽂拟对认知语⾔学的研究⽬标、基本原则、研究⽅法作⼀些解释与探讨。
认知语⾔学的研究⽬标语⾔是⼈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最明确的⽅式之⼀。
从/ 表达观念和思想0的⾓度来研究⼈类语⾔, 这种观点就是通常所说的/ 认知观0。
这种观点认为, 语⾔是认知系统的⼀部分, ⽽认知系统由感知、情感、范畴化、抽象化以及推理等组成。
这些认知能⼒与语⾔相互作⽤并受语⾔的影响,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研究语⾔实际上就是研究⼈类表达或交流观念和思想的⽅式。
当代语⾔学的⼀个基本特点就是对认知现实主义( cognitive realism) 的承诺, 即确认语⾔是⼀种⼼理或认知现象。
语⾔学诸多门派都以探索隐藏在⼤脑中具有普遍性的⼈类语⾔机制作为终极⽬标, 换句话说, 语⾔分析的⽬的不只是描写⼈们的语⾔⾏为,⽽是解释引起语⾔⾏为的⼼理结构和⼼理过程, 揭⽰语⾔⾏为背后内在的、深层的规律。
像乔姆斯基、杰肯道夫(R. Jackendoff) 、兰格克(R. Langacker) 、雷科夫(G. Lakoff) 、⽐尔沃思(M. Bierwisch ) 以及赫德森(R. Hudson) 这些代表不同理论⽅法的语⾔学家, 他们的研究都具有这⼀⽬的。
合成空间理论下隐喻和转喻的认知分析
第33卷第6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6 2012年6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un.2012合成空间理论下隐喻和转喻的认知分析顾征(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商务外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摘 要: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
论文通过合成空间理论,分析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映射和整合,比较隐喻和转喻在突显性上的不同,从而阐释隐喻和转喻的不同认知方式,帮助提高对隐喻和转喻的认知运用。
关键词:隐喻;转喻;合成空间;突显性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6-0155-03对于隐喻和转喻,过去只是把其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段来研究。
莱考夫(Lakoff)与约翰逊(Johnson)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也是一种人们普遍使用的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1]。
转喻作为一种概念现象,也是一个认知过程。
因此隐喻和转喻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人类的 思维认知方式。
本文将隐喻和转喻纳入合成空间理论这一共同的理论框架下研究,分析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据,并对隐喻和转喻的突显性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人们对隐喻和转喻的认识运用。
一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据隐喻是通过喻体描述本体的过程,也就是说人们通过借助熟悉的事物的特征来理解新的事物的手段。
人们可以借助隐喻理解描述抽象概念和抽象推理思维。
隐喻的形成通常是两个看似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通过在认知领域产生的相似联想而形成[2]P202- 251。
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是绝对的,而相似性是相对的,某一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是其存在的理据。
因此隐喻的形成是基于两个绝对差异的事物通过认知加工形成的相似性基础上的。
例如: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这里源域是一盒巧克力,目标域是生活,生活和一盒各种口味的巧克力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域,两者好像是没有什么联系的。
任务语言教学法概要、理据及运用
任务语言教学法概要、理据及运用一、本文概述《任务语言教学法概要、理据及运用》这篇文章旨在全面介绍任务语言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简称TBLT)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
文章首先将对任务语言教学法进行简要概述,阐述其起源、发展和核心理念。
接着,文章将深入探讨任务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包括其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支撑。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详细介绍任务语言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和方法,以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设计、实施和评价任务。
文章还将对任务语言教学法在不同教学环境和学习者群体中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广大语言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全面了解任务语言教学法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掌握其设计原则和实施技巧,从而更好地将这一教学方法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本文也期望能够引发广大语言教育工作者对任务语言教学法的深入思考和讨论,共同推动语言教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二、任务语言教学法的基本概念任务语言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际语言运用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在真实的语境中,通过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来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交际能力的发展。
任务语言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是“在做中学”,即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体验、合作和探究,自然而然地学习和掌握语言。
在任务语言教学法中,任务是教学的核心和载体。
任务应该具有实际性、生活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任务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角色扮演、对话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等。
这些任务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和交流,从而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语言教学法还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应该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帮助学生完成任务,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和综合能力。
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
2. Panther等人转喻的分类
从语用功能的角度,转喻可分为三类: 指称转喻(referential metonymy)、 谓词转喻(predicational metonymy) 言外转喻(illocutionary metonymy)。
指称转喻是转喻中最常见的。这一类 型的转喻是指称转换(referential shift)的 现象,转喻与指称行为有密切的关系。
转喻是以观念的邻近性为基础的联系 (association)所引起的,任何通过联
系或转喻的变化都属于这一范畴。但 Roudet的关于转喻是概念联系的观点在 当时并未受到重视,
大部分的关于转喻的研究都集中于 Jakobson的横向和纵向轴的双轴理论。 他把转喻看成是在横向轴上“语义特 征”之间的邻近关系。数十年后,随 着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语言研究的深 入,人们对于转喻的本质的认识更加 倾向于概念联系的观点,这一观点对 以后的转喻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关于转喻本质的研究
转喻的定义最早的是源自《修辞和解 释》一书,它指出“转喻是一个词格, 它从近和联系紧密的事物中获得语言 形式,通过这一语言形式我们能理解 不被该词语命名的事物。”从这一定 义,我们可以看到,对转喻的传统解 释是基于“邻近”(contiguity)的概念。
邻接的概念也反映在Roudet ( 引自Ruiz de Mendoza 2002)的定义中,他指出,
这个例子说明,转喻分析并不排除语用分析,相 反,语用明确义和隐含义的推导在很大程度上依 靠转喻进行的。语用推理常常是由事先存在转喻 原则(preexisting metonymic principles)所引导的。
3。对Panther等人转喻分类的补充
Panther 等人关于转喻分类的意义在于, 转喻并不局限在指称转喻这一类,对 转喻的研究应从更广的角度着手,这 大大拓展了转喻研究的范围。但他们 的分类不能涵盖转喻的所有类型。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一般的语言现象;其实它也是人们一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转喻是用人们认知上的两种东西之间的关联,使一物转指另一物成为可能,常见的有用来源指称结果事物,用局部指称整体等方式。
【关键词】转喻认知模型显著度应用转喻是用人们认知上的两种东西之间的关联,使一物转指另一物成为可能,常见的有用来源指称结果事物,用局部指称整体等方式.例如:炉子着了。
(炉子指代炉中的火)白宫没有表态。
(白宫指代美国政府)他瞎了。
(他指代他的眼睛)要了解认知语言中的转喻概念需要理解转喻中的两个名词:“认知模式”和“显著度”。
沈家煊先生把转喻的认知模式表述如下:“①在某个语境中,为了表达某种目的,需要用概念A指称目标概念B;②用概念A指代B,A和B须同在一个“认知框架”内;③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A和B密切相关,由于A的激活,B(一般也只有B)会被附带激活;④A要附带激活B,A在认知上的“显著度”必须高于B;⑤转喻是A和B在某一认知框架内相关联的模型,这种关联可以叫做从A 到B的函数关系。
”上述模型用一个最明显的例子说就是:“炉子点着了。
”是用炉子(概念A)转喻火(目标概念B),炉子和火同在“容器-内容”这个认知框架里,两者密切相关,概念炉子的激活会附带激活概念火。
炉子在认知上比火显著,炉子是可以看得见的,而火在炉子里面是看不见的。
火被点着时,我们看到的不是火在燃烧,而是炉子在冒烟。
这就是转喻的一般规律。
沈家煊先生还指出,认知框架是人根据经验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对人们来说,各种框架是自然的经验类型。
常见的认知框架有:容器——内容;整体——组成部分;领有者——领有物;劳作者——工具;物体——性状;机构——所在地;当事——行为/经历;施事—— (工具) ——动作——受事/结果;施事——动作——与事/目标——受事。
例如:他喝三瓶。
(容器指代内容)我教大四。
(层次水平指代学生)转喻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名词概念是“显著度”。
转喻思维的认知维度及其语篇的连贯功能
贯 , 从 而 为 语 篇 的构 建 和 解 读 提 供 一 条 新 的 研 究 思 路 , 也 与 说话 人 在 语 境 假 设 上 越 是 趋 同 , 就 越 能 实 现 说 话 人 所 传 希望 对 英 汉 两种 语 言 的连 贯 研 究 提供 一 种 新 的视 角 。 二 、基 于 认知 理 解 的转 喻 研 究 ( )转 喻 的 基 本特 征 一
转喻 思维 是 为 了寻 找替代 而 进行 的~种 思维 活 动 ,
递 的 信 息 与受 话 人 理 解 结 果 之 问 最 大 的认 知 关 联 性 。 在 关 联 原 则 的指 导 下 , 受 话 人 会 遵 循 省 力 原 则 , 以 寻求 转 喻 理 解 的最 佳 认 知 效 果 。关 联 原 则 中 明确 提 出 的 交 际双 方 互 为
显映 的认 知语 境 是 成 功 识 别 转 喻 的 前 提 。 它 为 考 察 转 喻 词
换 句 话 说 , 是 一 种 替 代 性 思 维 , 这 就 是 转 喻 思 维 的 本 质 属 语 的理 解 的 认 知 效 果 提 供 了一 定 的 理 论 基 础 。但 关 联 理 论
性 。 这 种 “ 代 性 ”是 指 转 喻 运 用 的 语 言 外 部 标 志 , 即 词 因为 没 有 涉 及 概 念 之 间 的 邻 近 关 系 和 转 喻 推 理 ,所 以 还 不 替 语 的 转 指 、 替 代 , 俩 在 思 维层 向上 就 是 受 一 种 以所 谓 “ 替 足 以充 分 解 释 转 喻 理 解 的 全 过 程 。所 以 转 喻 思 维 的 关 键 还 X
则 上具 有 可 取 消 性 ;3 目标 域 的意 义 是 突 显 的 ,源 域 是 背 成 功 话 语 的 关 键 和 前 提 , 每 个 明 示 话 语 都 应 与整 个 交 际 行 .
语篇建构和语用推理的转喻理据
语篇建构和语用推理的转喻理据最近,转喻理论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转喻理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语言知识机制,可以让人们通过转喻建构语篇,即用抽象的概念去解释具体的事物,这样就可以运用多种语言组织模式来描述不同的情境和意义。
在语用推理中,转喻也被用于支持那些基于他人的经验的有意义的观点。
转喻在语篇建构中的应用有多种维度。
首先,转喻可以用来创建结构和语义上的逻辑框架,以增强语篇的连贯性。
其次,可以使用转喻来增强语篇之间的联系,建立架构并创造语意。
最后,转喻也可以用来传达语篇表达的目的,建立角色关系,以及改变事件发生的时间次序等。
在语用推理中,转喻理论也可以发挥作用。
根据转喻理论,推理不仅建立在一个人的知识和思想认知上,还建立在那些与他人相似的结构和思考模式上。
这种推理的内在机制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别人的观点和他们自己的观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推断出他人的观点。
另外,转喻理论也可用来支持具有意义的观点,首先,通过转喻,可以从抽象的概念到具体的事实,从而支持一种观点。
其次,转喻可以用来实现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说明一种政策如何有助于实现特定的目标。
最后,转喻也可以用来增强一种观点的合理性,通过联系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以及强调它们之间的区别,以进一步支持和说明其正确性。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转喻在语篇建构和语用推理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所讨论的内容,并且可以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找出问题和解决方案之间的联系。
转喻理论为语言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机制,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世界,分析和描述不同的情境,并更好地推断出他人的观点。
因此,转喻理论有助于构建有效的语言知识结构,帮助人们以一种更有效的方式构建语篇,以及推断出他人的观点。
就此而言,转喻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理论,其在语言研究领域中的价值不可忽视。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探析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探析隐喻与转喻同为日常言语中普遍的语言现象,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和转喻不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和推理过程,渗透到了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本文從认知功能角度出发,分析了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据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
标签:隐喻转喻认知语言学一、形式与功能自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创立之后,形式主义语言学便成为语言学中占主流地位的流派。
形式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天赋论,把语言能力看成是人具有的一种生物属性,一旦接触了适当的语言事实就有一套语法演化出来。
而功能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系统是适应人类的需要而发生、发展的,因此,语言现象的解释必须到语言的功能中寻找。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形式主义语言学的根本区别可以归结为对有机体之间的语言现象的强调,即强调人的谈话总是在相互之间进行这一现象,而非仅仅强调人能说话这一机体内的能力。
因此,这一取向决定了两者研究中心的差异。
功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社会、认知、语用、语篇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代表进行分析。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认知语言学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全新的导向。
它主要包括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这构成了认知语言学的核心。
认知语法主要用“象征单位”和“识解”分析语言的各个单位,从语素到句子。
传统上隐喻和转喻被看作是应用最广的修辞手段,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学语言现象。
随着认知语言学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转喻和隐喻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认知和推理过程。
当代认知语言学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是同样重要的认知机制,影响着我们的知识结构。
二、隐喻的认知分析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概念体系和认知方式,它已经渗透到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隐喻表达在词的层面上包括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副词性隐喻、介词性隐喻等等。
隐喻思维在语言学功能上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对隐喻的意义理解(语义和语用)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多义词的意义理解和新词的创造上。
论英语名转动的概念转喻认知理据
论英语名转动的概念转喻认知理据张明杰【摘要】作为英语中最为能产的构词方式之一,名词转用作动词体现了人类基本的转喻思维模式。
概念转喻理论不仅为名转动提供了认知理据,而且是诠释这一转换过程的重要机制。
基于概念转喻的视角研究名转动有助于更好地揭示该语言现象产生的认知机制,为词类转换研究和进一步探究语言结构与人们认知思维方式问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As one of the most productive way of word formation, noun-to-verb conversion reflects human being' s metonymic mode of thinking. Conceptual metonymy not only serves as the cognitive motivation of noun-to-verb shift, but also is critica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is conversion process. This study is conducive to the revelation of cognitive motivation of noun-to-verb conversion, and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to studying conversion and exploring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language structure and human cognition.【期刊名称】《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28)005【总页数】3页(P85-87)【关键词】名转动;概念转喻;认知理据;事件理想化认知模型;认知突显【作者】张明杰【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大外部,陕西汉中72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41构词法中把一个词在不增减任何词缀且语法形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转化为另一个词类范畴的成员的现象称作词类转换[1]。
汉英语言动宾结构及其转喻认知机制
汉英语言动宾结构及其转喻认知机制汉英语言动宾结构中,动词和宾语的逻辑语义关系有很多种,有些结构从字面理解似乎在逻辑和语义上讲不通,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反映了其组合的转喻思维。
本文从转喻的角度,从认知的凸显性、配位选择性、经济性以及概念合成等方面对这些结构的形成和理解进行研究和阐述。
标签:动宾结构转喻机制认知研究一、引言动宾结构是动词后面带宾语的结构,由动语与宾语构成,动语是宾语前的动词性成分,宾语是动语后边表客体事物的成分。
无论汉语还是英语,动宾结构的词或词组极其丰富,动词与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更是多种多样。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带宾语是语言中的常见现象,其中“动词+受事宾语”为语法典型(prototype)。
例如“打他”“see a movie”。
但汉英语言中也存在大量的工具宾语、处所宾语、时间宾语、方式宾语、目的宾语、原因宾语、结果宾语等非典型宾语。
不及物动词通常不带宾语,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存在带宾语的现象。
如:(1)吃大碗、照镜子(工具)吃风味一条街、睡上铺(处所)我唱白天,他唱晚上、过春节(时间)吃小灶、存定期(方式)考博士、打扫卫生(目的)避雨、我今天吃犒劳(原因)建房、架桥、扎个洞(结果)升国旗、跑马、斗蟋蟀(致使)教大学生、挖土、想念亲友(对象)在英语中,也存在一定数量的非典型受事关系的动宾结构。
如:(2)smoke pipes,wipe the towel all over his face,struck his hand upon his knee (工具)jump the fence,visit Shanghai(处所)last five days,sleep the night(时间)laugh her thanks,nod my approval(方式)run a blockade,beat a retreat,run an errand (目的)write an essay,paint a flower on the wall,dig a hole(结果)dance the baby,walk their horses,fly a kite(致使)pay the bus driver,benefit us all(对象)sleep a peaceful sleep,die a heroic death(同源)从逻辑和语义的角度看,这样的语言结构不合常理,动词和宾语的语义不能直接兼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第6期 外 国 语 总第160期 No.6, November 2005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General Serial No.160 40文章编号:1004-5139(2005)06-0040-07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语言结构的转喻认知理据李勇忠(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江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7)摘 要: 理想化认知模型在转喻的理解和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转喻的运作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由一概念实体向另一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
从类属程度和认知域的本体特征出发,转喻可分为高阶转喻与低阶转喻,高阶转喻直接利用类属ICM 进行映射,影响语言结构,具有语法转喻的特性。
祈使句、词类的再范畴化和述谓结构以及what 特殊疑问构式,无不体现了语法转喻对语言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理想化认知模型;语法转喻;转喻定义;语言结构Metonymic Motivation of Linguistic StructureLI Yong-zhong(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BFSU, Beijing 100089; ForeignLanguages College ,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7, China)Abstract: ICM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understanding and production of metonymy. Metonymy is a cognitive process in which one conceptual entity provides mental access to another conceptual entity within the same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 Based on the degree of genericity and the ontological nature of domains, metonymi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kinds, high-level metonymies and low-level metonymies. High-level metonymies directly make use of generic ICMs, and have a great impact on linguistic structure, thus boasting grammaticality. It is easy to find the impact of grammatical metonymies on linguistic structures via analyzing imperative structure, the recategorization of words and predication structure as well as “What” interrogativ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ICM; grammatical metonymy; metonymy’s definition; linguistic structure一、引 言以Lakoff & Johnson [1]的“Metaphors we live by ”的出版为标志的隐喻研究,无疑是一场针对传统修辞学的巨大革命,隐喻作为认知机制一度成为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
作为同等重要甚至更为基本的转喻,学界却关注不够。
回顾转喻的研究历史,我们发现,上个世纪末,学者们更多地是关注转喻的定义和分类[2][3][4][5][6],转喻图式的语用推理[7][8][9][10][11]以及隐喻的转喻理据[12][13]。
这些研究无一例外地从概念层面研究转喻,很少关注语言结构与转喻的关系。
迄今为止,只有为数不多的学者注意到了这一重要的现象。
Panther 和Thornburg[14] 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我们[15]已就语法转喻对语言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是在此基础上的拓展,旨在进一步揭示语言结构背后的认知机制。
二、转喻的定义对转喻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持不同的观点。
传统研究一直把转喻视为词语之间的相互借代,认为是借用与本体事物有着现实联系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本体事物。
Lakoff [16:78]把转喻看作是发生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中的代替关系。
如果说隐喻是在两个不同的概念域之间的映射,那么转喻则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的运作。
Langacker[4]把转喻定义为“一种参照点现象,是一个实体通过转喻表达以参照点的方式为目标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过程。
”Radden & Kövecses [17:21]在借鉴他人的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广为人们接受的新定义: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即源域)为另一概念实体(目标域)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过程。
笔者认为,这些定义揭示的只是转喻的某些常见特征,并未揭示其全貌。
Lakoff & Johnson [1]认为转喻的主要功能是指称,如:Bush attacked Iraq(布什攻打伊拉克)。
但我们发现,转喻并不只局限于指称,如在Mary is just a pretty face(Mary只不过有一张漂亮的脸蛋)中,转喻并不用于指称,而用于述谓;只不过转喻用于指称的频率要比用于述谓大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代表”关系和指称功能不仅仅只限于转喻中,某些隐喻也具有这样的功能,如There is the pig waiting! 此处pig 指称“行为像猪一样的那个人”,行使指称功能,试比较:John is a pig, 此处pig行使述谓功能。
为此,我们认为对转喻进行定义必须考虑两个参数:(1)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互关系;(2)两域间映射的类型。
转喻的运作总是发生在主域与次域之间,主域是一个矩阵域(matrix domain),由诸多的次域组成。
主域是一个完形,它与次域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主域与次域的关系确定了两种转喻:一是源域为目标域的次域的转喻,如:The sax won’t come today, “the sax”是“the sax player”的次域;另一种是目标域为源域的次域的转喻,如:他爱读鲁迅,此处“鲁迅”转喻指称其作品,作品为次域。
我们可以把第一类转喻称为目标域内包源域的转喻(source-in-target metonymies),第二类为源域内包目标域的转喻(target-in-source metonymies)。
这种分类的长处在于摒弃了传统转喻局限于“部分代部分”的不足,能更好地解释语言交际,从语言的回指现象可见一斑。
例如,当目标域内包源域的转喻为一个回指代词提供前指项(antecedent)时,其时的指称对象总是指向转喻的目标域,因为目标域是转喻的矩阵域,如:(1)a. The ham sandwich is waiting for his check, and he is getting restless.b. *The ham sandwich is waiting for his check, and it looks rather stale.对于源域内包目标域的转喻,回指对象是作为矩阵域的源域,如:(2)小李非常爱鲁迅,常读他/*它(们)。
通常,在转喻中,回指的对象总是主域而不是次域。
因为人们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选择明晰的、不易产生歧义的认知域来表达,主域作为易感知的完形,正是首选的对象。
Langacker[4]认为转喻的实质是在心理上通过一个概念实体把握另一个概念实体,他把其中的一个概念实体(即源域)看成是观照和理解另一概念实体(即目标域)的参照点(reference point)。
我们认为,Langacker只是从认知角度对转喻进行定义,并未考虑语言使用的语用因素,因而缺陷是明显的。
激活(activation)在解释转喻的认知语用特点时,比映射(mapping)或突显(highlighting)更具阐释力。
Croft [2]从体现在同一认知框架即矩阵域的百科知识出发来考察转喻的邻近性,他认为转喻的运作实际上是次域与主域之间的相互突显,而不是像隐喻那样在两个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映射。
我们支持Croft的观点,我们提出的定义是: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内,出于交际需要,语用者用一个认知域激活另一认知域的操作过程。
三、转喻的分类转喻的分类向来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它关涉到对转喻本质的理解。
P & T [10]把转喻分为三类:指称转喻、述谓转喻和言语行为转喻。
41指称转喻是用一概念代指另一概念,述谓转喻是指用一种表达式来借代另一种表达式,言语行为转喻是用一种言语行为来借代另一种言语行为。
这种分类法跳出了传统修辞学的单一指称转喻分类的束缚,把转喻的研究区间拓展到了更加宽广的领域。
但是,转喻与句法的关系并没有纳入到这种分类法中。
就转喻的生成机制,Kövecses and Radden [5][6]提出了一套“转喻生成关系”。
转喻的生成取决于两个高阶概念结构:整体ICM与各部分;ICM中的部分与部分。
整体与部分结构生成借代人和事物的转喻,而部分与部分结构主要生成表达事件和状态的述谓转喻。
他们把转喻的分类放在理想化认知模型的框架下,大致可分为:1、事物—部分ICM转喻;2、范围ICM 转喻;3、事件ICM转喻;4、范畴—成员ICM 转喻;5、范畴—特性ICM转喻等。
ICM在转喻的理解和生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18: 73]对此已有详述,此处不赘。
Ruiz de Mendoza [13: 93-108]从类属程度及认知域的本体特征出发,简约地并高度图式化地把转喻分为“高阶转喻”(high-level)和“低阶转喻”(low-level)两大类。
低阶转喻指那些在语义激活中利用非类属理想化认知模型(non-generic ICM)的转喻。
非类属理想化认知模型指那些基于个人体验来确立ICM内的成分、属性和关系的规约表征。
低阶转喻可再分为两次类:命题转喻和情景转喻。
命题转喻是指在认知域内用一个概念来借代另一概念的典型转喻实例。
如:(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脸”与“人”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