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人术后镇痛的思考
围手术期镇痛现状与思考
术后镇痛的需要
• 满足病人生活质量需要:“全程无痛”; • 适应日间手术“短、平、快”的节奏: • 适应快通道手术:65%(USA 2000)
71%(USA 2001) > 75% (USA 2003);
10th World Congress on Pain, Aug.17-22,2002, San Diego,USA
Pain experience Any pain Worst pain experienced
Slight pain Moderate pain Severe pain Extreme pain
Time since surgery Time since surgery
≤1 yr (n = 125)
2–5 yr (n = 125)
疼痛
什么是痛? 麻醉医师怎样看待疼痛? 术前是否需要镇痛? 术中镇痛是否足够? 术后镇痛的必要性 目前的术后镇痛状况 术后镇痛思考
什么是痛?
定义:疼痛是一种 与组织损伤有关的 不愉快主观感觉和 情感体验。
1、《疼痛诊疗学》第一版 谭冠先主编 2、IASP,国际疼痛研究协会
1、是躯体受到威胁的警报信号,
背根神经节
外周神经元
2.传导 神经冲动被传导 至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伤害感受器
1.转化 有害刺激在疼痛 受体被转换成神 经冲动
损伤
围术期的镇痛理念
围手术期镇痛不仅仅指手术后镇痛 围手术期镇痛的目的是缓解手术造成的疼痛及其带来的不良反应,更重要
的是防止外周及中枢敏化的发生。
预防性镇痛(Preventive Analgesia) 采用持续的、多模式的、阻止疼痛敏感状态形成的预防性镇痛措施,以求
浅析术后疼痛的优质护理
浅析术后疼痛的优质护理在玉溪市人民医院调研期间,神经内科提出在三测单上面体现对患者疼痛的记录,用数字描点反映疼痛程度,把描点连接起来后反映患者疼痛变化情况。
术后疼痛是在临床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种疼痛,在这里借月度论文的机会把术后疼痛的一些概念和护理方式做一个科普。
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几乎是每一位术后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术后疼痛主要集中在术后24至48h,属于急性疼痛。
目前疼痛已成为继T、P、R、Bp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被日益受到重视。
而护士在疼痛护理中所具有的独特和关键的作用也日趋明显。
1 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它包括两种成分:一是伤害刺激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二是个体对伤害刺激的反应,并伴有强烈的情绪色彩。
有人对疼痛定义为:影响人的各个层次的高度个体化的经历,可导致整体生活质量下降。
国际疼痛学会对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现存的和潜在的组织损伤。
2 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疼痛可引起机体各个系统发生相应改变,术后疼痛引起的内脏反应对生理功能的影响最为明显。
主要原因是由于疼痛导致自主神经活动异常,血苯酚胺升高。
具体表现为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心跳骤停、呼吸增快、恶心、呕吐、出汗等。
同时伴有致痛和炎性介质的异常释放,亦可加重原发病灶的缺血、缺氧和水肿,进而引起机体内激素和酶系统代谢异常,蛋白质合成缓慢,分解加速,不利于伤口愈合。
腹部手术后患者因伤口疼痛,不敢咳嗽、深呼吸和翻身,更易形成肺不张、血栓、麻痹性肠梗阻、褥疮等并发症。
另外,疼痛可使人体免疫球蛋白下降,从而影响术后康复。
3 术后疼痛的评估术后疼痛是患者的一种主观体验,要对其做出客观、定量评价,才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
评估由专门受过训练并熟悉各项评估技术的人员承担。
对疼痛缺乏有效的评估,就不能有效的治疗疼痛。
ERAS理念下的围术期镇痛
ERAS理念下的镇痛药物选择
▪ 2018和2019年发表于Eur Rev Med和Pharmacol Sci的两篇研究 表明,布托啡诺通过抑制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途径,阻断p38和JNK 磷酸化来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这有利于很多具有潜在性心脏病的高龄患者。
▪ 而对于已经出现心肌再灌注损伤的病人,布托啡诺还可通过抑制 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来调节大鼠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恢复。由此可见,布托啡诺的心肌细胞保护作 用,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具有天然优势。
践行ERAS理念下的围术期镇痛
▪ 一项于2020年发布在Reg Anesth Pain Med的研究表明,伤口痛 可选用局麻药伤口浸润或椎旁神经阻滞+ 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 (PCEA)/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等;内脏痛可选用PCEA 或基于κ受体激动剂的PCIA镇痛;炎性痛可选用NSAIDs,直至患 者出院前。具体疼痛问题具体分析,麻醉科医师应针对不同患者 采用个性化的镇痛方式。
践行ERAS理念下的围术期镇痛
▪ 2020年发表于Spine和BJA的研究告诉我们,目前ERAS常用的8种实践 措施包括多模式镇痛、氨甲环酸应用、止吐药、类固醇使用、早期物理 治疗、避免使用导尿管、避免患者自控镇痛、避免伤口引流。
▪ 2020年,World J Urol和BJA发表了两项研究指出,ERAS计划中麻醉 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最佳的输液管理(GDFT)、短效麻醉药物的使用、 体温保护与监测、保护性通气策略实施、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NV, 使用2~3种止吐药)、保留阿片类药物的多模式镇痛。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用于老年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观察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用于老年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用于老年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60例食管癌、胃癌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B、D、F三组,B组布托啡诺0.1mg/kg+昂丹司琼4mg+生理盐水,总量100ml;D组布托啡诺0.15mg/kg+昂丹司琼4mg +生理盐水,总量100ml;F组布托啡诺0.2mg/kg+昂丹司琼4mg+生理盐水,总量100ml进行PCIA。
记录术后0、3、6、12、24、36h时的VAS评分、Ramsay评分、PCA次数、并发症等。
结果三组0h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各时点VAS均在满意范围;但B组3、6、12、24、36h时的VAS评分明显升高(P<0.05),B组病人PCA次数明显增加(P<0.05),F组24、36h的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D组病人3、6、12、24、36h的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F组呼吸抑制、过度镇静、头晕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
结论 0.15mg/kg布托啡诺用于老年病人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关键词】老年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布托啡诺布托啡诺用于PCIA能明显抑制患者术后5-HT和PS、E浓度的升高,维护心血管系统稳定,可以有效缓解或者消除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康复[1]。
布托啡诺的镇静作用强于芬太尼[2],有一定的呼吸抑制作用,近来关于布托啡诺在老年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报道不多。
本研究将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用于食管癌、胃癌术后老年病人PCIA,对其镇痛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食管癌、胃癌手术病人60例,男49例,女11例,年龄65-88岁,ASAⅠ-Ⅱ级,既往无呼吸系统病史,随机均分为B、D、F三组。
1.2麻醉方法所有病人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
入室后开放一条上肢外周静脉通路,麻醉诱导静注长托宁0.01mg/kg,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2-3ug/kg,罗库溴铵1mg/kg,依托咪酯0.4mg/kg,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术中泵注异丙酚2-4mg.kg-1.h-1,瑞芬太尼0.1-0.4ug.kg-1.min-1维持麻醉,根据HR、BP变化调整麻醉深度,间断追加芬太尼、维库溴铵,术中芬太尼总量低于10 ug/kg。
术后镇痛的问题分析与护理对策_苏雯
急等不舒适感觉明显降低, 故易引起尿潴留。术后 3~5h 是排尿 最佳时机[4] , 因此, 术后要告诉患者早期排尿是减 少 尿 潴 留 的 有 效措施。 3.6 腹胀: PCEA 止痛药的另一不良反应为抑制肠蠕动, 因此腹 胀也是 PCEA 常见并发症之一。应注意观察病人的肠蠕动情况, 尤其是腹部手术的病人会感到腹胀、排气时间延长、便秘等情 况。腹部手术 3d 仍未排气的病人, 护士应指示病人在病情允许 的情况下活动, 如增加翻身次数或床边活动、热敷腹部等增进肠 蠕动, 严重腹胀病人可鼓励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以利排便。 3.7 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是吗啡不良反应之一[5]。若瘙痒剧烈嘱 患者不要抓破皮肤, 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可给予抗组织胺药(如 非那根), 并向患者解释清楚, 减轻心理负担, 有利于早日康复。 4 讨论
2.1 血 容 量 增 加 : 大 量 灌 洗 液 迅 速 进 入 循 环 , 超 过 心 脏 代 偿 能 3.4.1 纠 正 低 钠 血 症 : 一 旦 有 TUR S 征 兆 , 可 立 即 静 脉 推 注 速
力, 可发生急性左心衰, 导致肺水肿, 同时血容量的急剧增加, 导 尿 20mg, 如 症 状 改 善 不 明 显 , 每 隔 15~30min 可 追 加 速 尿 用 量 。
可适当加快输液速度。当血压较基础压下降 20%时, 则应暂停使
用镇痛药, 输液 500~1 000ml 后, 再视医嘱处理。
3.4 恶心呕吐: 术后引起恶心呕 吐 的 原 因 很 多 , 空 腹 、鸦 片 类 药
物都可能引起。出现呕吐时应取平卧头侧位, 以防呕吐物误入气
管。因此应尽量缩短术前禁食时间,
选择适当的体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怀疑发绀者应叫醒患者, 鼓
励 其 深 呼 吸 、增 加 供 氧 并 立 即 通 知 医 生 。
关于印发术后镇痛操作规范及流程的通知
关于印发术后镇痛操作规范及流程的通知各临床科室:术后疼痛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临床最常见最需紧急处理的伤害性急性疼痛。
术后镇痛是麻醉医生的重要工作,对于建立无痛医院,保证患者围术期的医疗质量与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麻醉科医生要大力倡导手术后全程无痛、舒适化医疗理念。
一、术后镇痛要坚持患者自愿原则,安全第一的思想,保证镇痛效果,减少或避免副作用。
二、术后镇痛必须强调个体化用药,发挥团队精神,加强对病人的管理与监测,体现人性化服务。
三、术后镇痛要按照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疼痛管理专家共识》、《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等专家意见作为依据。
四、术后镇痛实行麻醉科镇痛访视医师、经治医师随访负责制度,严格按照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和再评价机制开展工作。
即经治医师负责向家属、病人或者委托人交代术后镇痛的知情同意书内容并签字,把握适应症,穿刺置管固定,配药、给预置量,向家属、病人或者委托人交代注意事项;在术后镇痛记录单上注明术后镇痛的类型(PCEA、PCIA)、配方、持续量、追加量(PCA), 给预置量的时间、药物;在术后镇痛随访登记本上记录时间、科别、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镇痛方式等;在镇痛泵上注明患者姓名、性别、科别、床号、住院号、药物、术后镇痛的类型(PCEA、PCIA)等。
五、轮班麻醉医师负责科室全部术后镇痛病人的随访,包括加药、处理副作用和或并发症、拔泵等,评估镇痛药物效果、药量及副作用,负责与病人所在科室医生沟通交流等等;确保每天访视次数及访视质量,麻醉科常规每天两次访视,其中麻醉科医师负责每日早晨晨会交班后做晨访视并在第二天晨会报告科室术后镇痛患者情况、如有特殊情况全科讨论,每日下午下班前主管麻醉医师须再次访视病人,如遇特殊情况需向值班医生交班增加随访观察次数。
术后镇痛病人在全天出现有需要解决的问题访视医师随时处理。
术后镇痛经治医师对该病人所做的工作负责并承担责任。
手术后镇痛治疗的展望
手术后镇痛治疗的展望以前病人对手术后疼痛的恐惧不仅是医学界引起的关注,而且也是病人家属在手术前优先考虑的问题。
以往术者只注重通过手术方式解决患者机体的病变、急救和延长生命,病人带着无可耐何的心情进入手术室。
现在,术者不但考虑手术方式,而且也要考虑因手术后疼痛引起其他威胁病人生命的疾病或病人及家属要求,麻醉医师可根据手术麻醉方式,选择最佳的术后疼痛治疗方式。
这是21世纪手术质量的要求,由于术后镇痛治疗方法很多,现综述如下:1 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1.1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手术后呼吸机能暂时性降低,是手术后疼痛和手术部位的影响,胸科和靠近膈肌上的腹部手术病人对呼吸抑制最明显,术后1~2天影响最大,而远离膈肌的下腹部、四肢、头面部手术较轻。
胸部及上腹部手术后,因潮气量的减少,会使呼吸频率增加,经维持每分钟能气量不变,同时也会改变主要的呼吸模式。
开胸手术影响肋间肌和肺泡的张力,上腹部手术影响膈肌的活动度,这种变化显然是疼痛所引起。
术后疼痛,限制咳嗽,深呼吸明显受阻,分泌物易于贮留,有时会导致末梢气道阻塞、肺泡张力降低,发生肺不张、低氧血症、肺炎等并发症。
同时,全麻肌松药物的残留作用,肠蠕动的消失,术后疼痛引起的神经精神因素也会使隔肌的活动度降低,术后镇痛使用阿片类药物也引起呼吸抑制等。
术后疼痛引起的呼吸功能的改变,有效的术后治疗方法,可以通过硬膜外(局麻药加阿片类药)或静脉(阿片类药加镇静药)自控镇痛(PCA),应用咪唑安定有顺行性遗忘作用,可消除不良记忆[1],达到发送呼吸机能,肺泡得到扩张,潮气量增加,呼吸频率减少,动脉血氧分压升高,术后肺部并发症减少。
1.2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术后疼痛可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易导致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心负荷量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
既往史中有冠心病、高血压史易发生劳累性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疼痛治疗可以防止其发生。
由于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而导致下肢血流减少,加之卧床,下肢血流减慢,凝血机制亢进容易产生深部静脉血栓,易引起肺、脑、心栓塞。
老年病人的术后镇痛与管理
老年人PCEA面临的问题
脊椎韧带钙化影响硬膜外置管成功率 术中全麻合并硬膜外潜在顽固性低血压,诱发心脑严重并发症 PCEA扩大老年人的容量池,停止PCEA后心肺相对用量过荷,诱 发房颤等并发症增加 老年人PCEA的实施需综合评价其利与弊
硬膜外术后镇痛的局麻药和阿片药物配方
罗哌卡因0.1%~0.2% 布比卡因0.1%~0.125% 局麻药/阿片药 左旋布比卡因0.1%~0.2% 氯普鲁卡因0.8~1.4% 舒芬太尼0.3~0.6ug/ML 芬太尼2~4 ug/mL 吗啡20~40 ug/mL 布托啡诺10~20ug/mL
老年病人的术后镇痛与管理
中国老年人群展望
老年人概念 年龄 > 65岁 老年人群比例 2010年:12% 2020年:17% 2050年:25% 2050年中国人平均寿命 85岁
我国老年人口以每年1000万人的数量递增
4.3
2.48 1.27
杜鹏等,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人 口研究,2005
老年病人镇痛方式的选择原则
尽可能选择对生理功能影响较小的方式 确切有效的镇痛方法 强调个体化镇痛方法的联合使用 强调不同作用机制镇痛药物的联合使用 尽量减少因镇痛引起的不良反应
老年人术后镇痛应考虑的因素
1. 2. 3. 4. 5. 6. 7. 8. 病人的年龄; 并存疾病; 手术部位以及创伤大小; 脊柱条件; 是否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 文化程度、认知水平、意识状态等; 术后是否考虑使用抗凝药物; 其它
肺不张
老年病人更易出现术后缺氧情节
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高龄病人内分泌调节功能下降
疼痛引起体内多种内分泌激素释放,产生病生理改变 肾上腺素、皮质醇、胰高血糖素水平↑ 高血糖、蛋白质、脂质代谢增强 病人出现负氮平衡
老年人骨科手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护理问题探讨
维普资讯
20 年 6 08 月第 4 卷第 1 期 6 8
・
论
著・
老 年人骨科手 使用自 痛护理问 探讨 术后 控镇 题
徐 同芬 ( 山东 省 临沂 市 人 民 医 院 , 山东 临沂 2 6 0 ) 7 00
[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骨科手术后在护士 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自控镇痛泵 , 提高有效镇痛效果。方法 对 19 5 例老年人骨科 手术后使用 自控镇痛泵的镇痛效果进行 回顾性分析 。分别在术前 、 术后 , 由巡 回护 士配 合 , 麻醉医师到病房访视 , 向患者及
h u r a t fm l t e s fe r n d h e a i mc e y = mbe ̄ fo c nto a a ag sa o e lhl du ae n a ag sa pu p p r t n l r m o r l n n le i t h at iy e c t a d n l e i m o e a o me o i h t d.R e ul s s t Th e
XU ot n Tr  ̄e
[ sr c 1O jc ie T n u e it ley pt n’ otoe i fr oeao n eatu e uae u drte n r ‘ isut n Ab ta t b e t o iq i no e r a et r pdc ae p rtn a xc td s n e h us S nt ci v r dl i S h s t i i g e r o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现状及思考
手术前
√
缝皮前
手术结束后
其他:_____________
用药效果评估
用药后疼痛程度(如为该项,请将方框内打√):
无痛(NRS评分0) 中度疼痛(4≤NRS评分≤6) 剧烈疼痛(NRS评分10)
√ 轻度疼痛(0<NRS评分≤3) 重度疼痛(7≤NRS评分≤9)
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 (如为该项,请将方框内打 √): 0分:安静,合作
多模式镇痛的原则
? 镇痛机制互补(作用在镇痛相关不同受体或不同部位) ? 镇痛作用相加或协同 ? 副作用不相加或反而减少 ? 不同时使用两种或以上非甾体类消炎药 ? 不同时使用作用时间和机制重叠的阿片类药物
多模式镇痛的药物
? 阿片类镇痛药 ? 局麻药 ? 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 ? N-甲基-D天冬氨酸( NMDA )受体拮抗剂 ?8 ? 糖皮质激素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现状及 思考
颜振艺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置换术 (TH A )是治疗髋关节 严重疾患 、解除髋关节疼痛、重建髋关 节功能的主要手段。以老年人多见,髋关 节置换术后通常会引起持续数天至数周 的中到重度的疼痛。
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特殊性
1、基础疾病多 2、对疼痛忍受不主动表达及术后常见 的认知功能障碍和谵妄 3、对镇痛药敏感 4、术后常常需要抗凝治疗
指南、共识使用凯纷的推荐模式
如为重度疼痛,可在使用凯纷基础上加用阿片类药物 (常规剂量减30-50%)—多模式镇痛 《日本麻醉用药指南》 2004 《中国成人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200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患者基本信息
日期 2015-3-13 性别
术后镇痛的并发症与防治
术后镇痛的并发症与防治术后镇痛是设法减轻或者消除因手术创伤引起的病人急性疼痛,其目的在于提高监护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自七十年代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开展以来,其技术渐趋成熟和完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有关研究也更深入和细致。
本文仅对有关术后镇痛的常见并发症与防治方面略做综述。
术后镇痛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镇静过度,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腹胀便秘、尿潴留等,主要由应用阿片类药物产生。
局麻药硬膜外镇痛可能会导致低血压、心动过缓、运动受限和感觉障碍及与硬膜外穿刺置管有关的并发症。
有人报道1030例术后PCEA(0.05%布比卡因+4μg/ml芬太尼)患者的副反应发生情况为:瘙痒16.7%、恶心呕吐14.8%、过度镇静13.2%、呼吸抑制0.3%、低血压6.8%、运动阻滞2%、感染1%。
另一报道1057例术后PCEA(0.1%布比卡因+5μg/ml芬太尼)共3858例的并发症和意外事件,其发生情况为:瘙痒1.8%、恶心呕吐3.8%、过度镇静0.9%、严重呼吸抑制0.19%、低血压4.3%、运动阻滞0.1%、感觉障碍1.4%;硬膜外导管脱出5.1%、导管PCA泵连接脱落2.3%,穿刺点渗血2.2%、导管堵塞0.9%、单侧阻滞0.3%、穿刺点皮下肿胀0.2%、穿刺点皮下血种0.2%、PCA泵故障0.1%。
合理的平衡镇痛,联合用药或预先镇痛如:不同阿片类药物、阿片类与局麻药联合以及联用α受体阻滞药、氯胺酮、新斯的明、NSAIDs等药物,有助于提高镇痛效果,减少各自的剂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一)镇静过度与呼吸抑制阿片类药物在产生镇痛的同时还作用于边缘系统,影响情绪的区域受体,产生镇静作用,使患者易入睡,敏感者呈嗜睡状态。
轻度镇静对患者休息有益,但一定要防止中度以上镇静,此时患者持续嗜睡,可唤醒或不易唤醒,这反应患者体内镇痛药血药浓度已超过疼痛治疗需要,需即刻减少泵注药量,调控镇痛药用量以适应疼痛治疗需要。
术后镇痛
术后镇痛重庆市妇产科医院刘朝文术后疼痛是机体对疾病本身及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的疼痛定义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或情绪体验,和急性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或可以如此描述的损伤相关联。
”术后疼痛是令人恐慌且最常见的疼痛之一,对于某些病人来说,术后疼痛可能是他们一生中经历的最严重的疼痛。
有研究表明,手术后早期的疼痛才是围术期病人的主要疼痛所在。
剧烈的疼痛不仅给病人造成精神、躯体的双重创伤,引起循环、呼吸功能紊乱及代谢、内分泌功能失调,而且严重时可影响疾病的转归。
而完善的术后镇痛(post-operative analgesia)能有效提高围术期病人的生活质量,从而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因此,有必要重视术后镇痛并努力提高临床镇痛治疗的水平。
一、术后镇痛的传统观念与方法既往认为“术后疼痛不可避免”,所谓“开刀哪有不痛的”,术后疼痛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
术后镇痛传统方法是按需间断肌注哌替啶或吗啡等镇痛药,这种方法难以使病人的疼痛及时有效地控制,其缺点在于:①不灵活:因为病人对镇痛药物的需要量可能相差10倍以上;②依赖性:病人需要镇痛时必须依赖医务人员的处方和给药;③不及时:病人疼痛时必须等待护士按处方准备药物,肌肉注射药物后,药物尚需要一定的时间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并扩散到中枢的作用位点才能产生镇痛作用。
术后镇痛面临的主要障碍是人们对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恐惧,认为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可能出现药物成瘾。
但众多研究表明:术后疼痛是急性的、短期的疼痛,而短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并不会导致成瘾。
二、术后镇痛的现代观念与研究进展对术后镇痛的高度重视是近十年来麻醉学和外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观念更新。
从伦理及人道主义角度考虑,应该倡导积极而有效的术后镇痛。
目前有观点认为:缓解疼痛是基本人权(pain relief is a basic human right)。
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采用积极而先进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术后镇痛已成为可能。
老年病人术后镇痛的思考
老年病人术后镇痛的思考随着麻醉和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需要手术的病例中,老年病人的比例明显增加,如何合理地选择药物对老年患者进行适宜的术后镇痛镇静治疗,对防止围术期并发症,减轻病人术后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老年病人的生理病理改变老年的定义及其年龄界限迄今并无公认的标准。
在我国定59岁以上为老年,国际上多以65岁开始称为老年。
从医学概念看,老年是指因年龄增长而致周身器官功能减退和组织细胞退行性改变的阶段。
老年人由于衰老过程所带来的生理改变,老年人神经系统呈退行性改变,储备功能降低;老年人心功能降低,心排血量可较青年人减少30%~50%;老年人有进行性的通气/血流比值失调,损害氧合甚至降低二氧化碳的排出效率,老年人在应激时易于发生低氧血症、高二氧化碳血症和酸中毒;在老年人,阿片类、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异丙酚、依托咪酯、大多数非去极化肌松药以及其他一些需经肝脏进行生物转化的药物,其血浆清除率降低;老年人的肾功能改变对药代动力学的主要影响是,需经肾清除的麻醉药及其代谢产物的消除半衰期延长;老年外科病人常并存有各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肝脏疾病、代谢性疾病等。
据统计,老年病人有4种以上疾病者约占78%,有6种以上疾病者约占38%,有8种以上疾病占3%。
这些疾病对老年人已经减退的各脏器系统的功能有广泛和(或)严重的影响,将进一步损害重要器官的储备功能,增加麻醉和手术的危险。
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需要量均降低,尤其对中枢性抑制药如全麻药、镇静催眠药及阿片类镇痛药均很敏感。
老年人常有冠心病和高血压,要注意维持心肌氧供与氧需之间的平稳,避免一些引起心肌缺血的因素,如高血压、心动过速、疼痛、贫血、寒战等。
过高的血压容易引起脑血管意外,适当的镇痛也有助于减少呼吸并发症。
二、术后疼痛对老年病人的影响术后疼痛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是机体对手术刺激的一系列动态反应过程,其结果对病人术后恢复产生了众多的不良影响,也是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多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术后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并发症都可能与术后伤口疼痛和应激反应有关。
普外科高龄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的观察与护理
当代 临床医刊
· 3l79 ·
V01.30 N0.3 Jun.2017
普 外 科 高 龄 患 者 术 后 应 用镇 痛 泵 的 观 察 与 护 理
张 娟 张韫 玉 陆 萍
(南 通 大学 附属 医院普 外科 三病 区 ,江苏 南通 226001)
DOI:10.3969/j.issn.2095—9559.2017.03.100 文 章 编 号 :2095---0559(2017)03— 3179— 2
Hale Waihona Puke 占不 良反 应 的 4.7% ;其 它 1例 ,占不 良 反 应 的 1.
6% 。
2.3常见 不 良反应 与处 理 2.3.1肠 胃功 能紊 乱 常 见 表 现 有 恶 心 、呕 吐 、腹 胀 和 肛 门排气延 迟 等 。 由于 吗 啡 等 阿片 类 药 物 有 抑 制 肠 蠕动 的 副作用 ,故应 用镇 痛泵 的 高龄 患 者 比其 他患 者 肠功 能恢 复要 慢 1—2d。为 尽 快 恢 复肠 功 能 ,早 Et进 食 ,促 进术后 康 复 ,常 选 用 作 用 比较 缓 和 的番 泻 叶 泡 服 ,同时辅 助 患 者 翻 身 。而 呕 吐 又 影 响 食 欲 ,故 呕 吐 时护 士应加 强 心 理 护理 ,嘱 患 者 做 深 大 呼 吸 ,让 患 者 平 卧 ,头偏 向一侧 ,及 时清 除 呼吸 道分 泌 物 ,防止 发 生 吸人性 肺炎 ;如 呕 吐 剧 烈 时 ,可 按 医 嘱 服 用 胃动 力 药 物 如 甲氧 氯 普胺 作 用 于 肠 道 ,增 加 肠 蠕 动 ,促 进 胃 排 空 ,腹 部热 敷 。并建 议 患者暂 禁 食 或吃 清 淡易 消 化 食 物 ,少量 多餐 ,可减 轻 胃肠道 反应 。 2.3.2尿潴 留 尿潴 留是 吗 啡 类 镇 痛 药 的 常见 不 良反 应 ,经 硬膜 外 给 药 者 尿 潴 留发 生 率 高 于 经 静 脉 给 药 者 。护理 上 对于 高龄 术后镇 痛 患者 出现 尿潴 留 ,给予 腹 部热 敷 、按 摩 、听流 水声 ,无 效 者可 给予 导 尿 。如 留 置 尿管 ,拔导 尿管 的时机应 选择 在 停 止镇 痛 泵后 。 由 于 延长保 留尿管 时 间 ,所 以要 注 意局 部 清 洁 ,防止 感 染 ;延 长导尿 管 保 留 时 间 ,也 增 加 了患 者 活 动及 下床 行 走 的困难 ,要 告 知 患 者 带 管 活 动 的方 法 和 注 意 事 项 。 2.3.3寒 战 麻 醉妨 碍 了高 龄 患者 对 手 术 室 低 温 环境 的 自我保 护反 射 ,体腔 暴露及 低 温 液体 输 入 等 因素使 患 者体温 通 常下 降 2~4℃ 。寒 战可 使 机 体 代谢 增 加 300% ,从 而增 加呼 吸和循 环 系 统负 担 ,对原 有 心肺 疾 病 的患者 尤 为危 险 J。寒 战使 全 身肌 肉和 血 管 收缩 , 影 响液体输 入 。因此需 重视寒 战 的预 防及 治疗 工 作 。 回病 房后 输 注加温 液体 ,以避 免 因输 注 液体 温 度低 而 引起 肢体 发凉 、发麻 、胀 痛 ,同时 给予保 暖 。 2.3.4骶尾 部红 肿 主要 是 与 部 分 高 龄 患者 翻身 少 和 局部 受压 时 间过 长 引 起 血 液 循 环 受 阻 有 关 。术 后 协 助 患者 2~3 h翻 身 1次 ,最长 间隔 时 间不能 超过 4 h; 为促使 骶 尾 部 和 臀 部 的血 液 循 环 ,经 常 用 温 水 擦 洗 (每 日 3次 )或局 部按 摩 (每 日 4次 ,每 次 10 r ain),保 持局 部 的清洁 干燥 ,严 格 执 行 床 边 交 接 班 制度 ,防 止 发 生并 发症 。 2.3.5低 血压 吗啡 可促 进组 胺释 放 ,扩 张 外周 血管 ,
老年人术后镇痛(一)
老年人术后镇痛(一)目前老年人逐年增加,到2050年估计3亿美国人超过80岁。
过去10年,在美国年龄超过75岁的人口比例从5.3%升高到6.1%。
老年人手术是其他年龄的4倍,1996年一项法国麻醉调查最重要的发现是,自1980年以来,麻醉例数每年以120%的速度增长,主要是75岁以上(200%)和ASAⅢ级的病人(270%)。
虽然老年人和ASA评级高的病人围术期麻醉相关的意外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但我们仍然要对这些病人进行麻醉和术后疼痛治疗。
许多学者认为老年人有高的痛阈,对镇痛药的效果敏感,围术期需要很少的镇痛药,所以不重视术后疼痛。
术后镇痛不全是因为对治疗效果估计不足、没有发现阿片类药的副作用或阿片药的成瘾性和对医疗及护理知识知之甚少,导致了药物使用知识的匮乏。
超过30%的药物用于老年人,其中95%在医院使用,过多给药是个重要的问题,增加了麻醉镇痛药和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药效学和药代学风险。
老年人术后镇痛有其特殊性,应引起重视。
1药效学和药代学改变老年人在特定组织的受体数目和/或神经递质与这些受体亲和力下降,因此老年人对苯二氮卓类和阿片类药较敏感,同时生理和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比如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体温调节能力减弱和认知功能减退,可影响药物的反应,自主调节能力的丧失,使用镇静药和局麻药后谵妄和躁动风险增加。
应用一种以上的镇静药或交感神经抑制药后,产生药效的协同作用,导致谵妄、过度镇静、尿潴留或便秘。
大多数口服药是通过主动转运吸收,一些药需要载体才起作用,随着年龄增加,它们的生物利用度下降。
重要的是,肠壁首过消除和/或肝代谢减少,导致药物如吗啡全身的生物利用度增加。
药物的分布在瘦者是下降,在肥胖者则是升高。
脂溶性药物如安定或芬太尼,分布容积增加,而水溶性药物分布容积下降。
血浆白蛋白浓度(结合酸性药物)下降,导致蛋白结合型药物浓度下降,游离型增加,如萘普生。
α1酸性糖蛋白结合碱性的药物如利多卡因的能力不变或增强,所有碱性游离型药物的作用是减弱的。
护理活动在术后疼痛控制中的作用、存在问题及建议探讨
护理活动在术后疼痛控制中的作用、存在问题及建议探讨综述了在疼痛控制中护理活动的概念、分类;护理活动的内涵;护理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期为疼痛护理管理提供好的参考依据。
疼痛是手术后病人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医学的进步,使病人在所有的手术过程中都不知不觉渡过,但几乎所有的病人术后都会经历疼痛。
术后疼痛若得不到有效缓解,会延迟手术后损伤组织的愈合、改变免疫功能并增加患者心理压力,进而导致患者焦虑、恐惧、整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逐渐衰弱及增加健康照护成本,更会导致合并症的发生,甚至引起死亡率的增加。
如何缓解病人的疼痛,在镇痛过程中又存在哪些问题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疼痛控制是设法减轻和消除病人的疼痛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目前,疼痛控制的方法迅速发展。
在术后疼痛控制中,护士实施的护理活动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护理活动是解决护理问题的具体方法,对于术后镇痛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仍有50-75%的病人在术后承受着中度到重度的疼痛,分析术后疼痛控制效果令人不满意的原因表明,护士的护理活动是影响疼痛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
可见护理活动对于疼痛控制至关重要,同时又存在诸多问题。
1.护理活动的概念与分类1.1 护理活动的概念护理活动易与护理措施混淆使用。
根据国际护理实践分类结构,护理措施是指以解决病人潜在的或现存的健康问题为目的的一系列护理活动,又被称为护理干预[1]。
可见,护理措施可由一个或多个护理活动组成。
术后疼痛控制中的护理活动特指护士为解决病人的术后镇痛而采取的具体方法。
1.2护理活动的分类美国卫生保健政策与研究署的术后疼痛护理指南将护理活动分为评估与干预两方面,内容包括评估工具的使用、评估要点与步骤、评估的频率、药物及非药物止痛措施、病人的教育等;美国护理措施分类体系认为与疼痛控制有关的护理活动涉及疼痛评估、药物及非药物止痛、治疗性交流、患者及家属的教育、活动管理、排泄管理和合作/组织活动等8个方面的内容;中国赵继军在其主编的《疼痛护理学》中认为护士在疼痛控制中主要发挥评估疼痛、落实止痛措施、与其他专业人员和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等四个方面的作用[2]。
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护理体会
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护理体会随着人口的老年化,老年人的骨关节损伤的发病率明显提高,由于手术治疗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组织修复能力下降,且身体伴随疾病多,因此,术后有效的镇痛十分重要。
患者自控镇痛(PCA)是一种新的止痛方法,近几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骨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治疗,具有安全,药量小,疗效好,病人能主动的参与到术后镇痛中来的特点。
我科2013年8月—2014年3月对108例手术老年患者实施术后自控镇痛,通过细致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8例,男50例,女58例;年龄65—92岁,其中股骨干骨折3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20例,髌骨骨折16例,胫腓骨骨折6例,合并高血压21例,糖尿病16例,脑梗塞7例,哮喘病5例,无手术禁忌症。
1.2材料和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毕保留硬膜外置管,连续艾克浮一次性持续镇痛泵,内加吗啡4—8mg,氟哌啶5mg,或甲氧氯普胺20mg,0.75%布比卡因20ml再加生理盐水稀释至总容量100ml,流速2ml\h,连续使用24—48h.2 做好使用自控镇痛的宣教工作2.1告知术后镇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手术创伤和术后镇痛引起的“全身应激反应”可影响机体自主神经和免疫系统功能,造成一系列术后紊乱。
老年人生理功能发生退行性改变,术后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且成为一种病源,所以术前要加强对老年人疼痛知识的宣教,针对患者和家属不同文化修养,年龄,性别,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因素影响,术后对疼痛知识程度,介绍术后镇痛有关事项,使其了解术后镇痛不仅可减轻老年病人术后的痛苦,还可提高老年患者对术后并发症的抵抗能力。
2.2介绍PCA泵原理、安全性、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PCA泵是患者主动参与的“按需之痛”,当维持剂量不能达到镇痛时,患者及家属可以按压自控按键,不会引起麻药使用过量,不会成瘾,不会影响上口的愈合,并由麻醉医生常规访视病人,向病人出示PCA泵样品。
老年病人术后镇痛的思考
老年病人术后镇痛的思考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老年人的手术比例也在逐渐上升。
而对于老年病人的术后镇痛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措施,它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和治疗。
但是由于老年病人的身体机能下降以及药代动力学变化等方面的特点,术后镇痛需要进行更为谨慎的考虑和处理。
老年病人术后镇痛的困境老年病人的身体机能下降是影响他们术后镇痛的一个主要困境。
由于生理和药代动力学的变化,导致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速度减缓以及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增加,从而增加了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同时,老年病人常常具有其他慢性疾病和多种药物的长期应用,因此对于新的药物使用也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此外,老年病人术后镇痛的合适量也成为了一个头疼的问题。
老年病人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因此术后给予过多的药物往往会带来诸如重度低血压、过度镇静等副作用。
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疼痛程度、基础疾病等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最后,老年病人术后镇痛的方式也需要特别关注。
老年病人往往存在智力和认知能力下降的情况,为了避免影响患者的安全性,应该选择控制安全、副作用小的镇痛方法。
综上所述,老年病人术后镇痛具有多重因素影响,临床医生需要对老年病人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针对性地给予患者术后镇痛。
老年病人术后镇痛的应对措施对于老年病人术后镇痛,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机能、术后疼痛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镇痛方式和抗痛药物。
首先,我们应选择控制安全、副作用小的镇痛方式,如局部麻醉、神经阻滞技术、口服止痛剂等。
对于老年病人,尽量避免使用易产生过度镇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药物。
其次,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老年病人的身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常用的镇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等,都需要根据老年病人的身体机能、肾脏功能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同时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老年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情况,发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处理。
最后,我们应该提高老年病人的自我镇痛能力。
老年日间手术后镇痛
老年日间手术后镇痛鉴于老年患者有限的生理储备(低血压时反应性心动过速减少和缺氧及高碳酸血症时反应性通气减少),老年人更容易发生镇静及循环和呼吸系统并发症。
老年患者中用丙泊酚镇静发生无意全麻及术后认知障碍的风险增加已有报道。
有研究证明日间手术后的术后疼痛可能会持续3d以上,可以影响超过7d的生活质量。
尤其对于老年日间手术患者而言,在管理方面例如明确的出院指导、镇痛药物的有效性及随访是关键因素。
疼痛的感知不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
成瘾恐惧或认知障碍可能会抑制患者报告术后疼痛,痴呆和失语症也使疼痛难以评估。
因此,简易疼痛量表应为首选。
多峰性不同药物结合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剂量和减轻镇痛药物副作用。
局麻药无论在单独(区域阻滞)和(或)作为麻醉计划的一部分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两种情况下都需要记住有限的时限,只有持续性导管管理能够防止再次疼痛。
考虑到导管错位、对于指令的误解和敏感性降低的风险,患者的依从性和理解水平(患者对其自身的及对护理人员的)在决定使用这些技术前都应该被仔细评估。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作为单一药物只对轻到中度疼痛有效。
有报道称,和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患者发生严重胃部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低容量血症和脱水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使用NSAIDs可能会增加急性肾衰竭的风险,尤其是在与ACEI类药物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合用时。
对乙酰氨基酚对神经末梢几乎没有影响并且没有抗炎作用,由于其较高的安全性而被广泛的应用。
推荐剂量为4g/d,通常患者能很好地耐受。
联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小剂量阿片类药物被证明对术后疼痛的老年患者有很好的耐受性。
阿片类药物往往是重要的日间手术中不可或缺的。
曲马多有良好的耐受性及疗效,被用于中到重度疼痛手术中,缓慢滴定能够有效减少呕吐,有报道称在老年患者中使用后发生过意识混乱。
羟考酮单或独和联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被广泛应用于成年人。
最近的一项研究证实,羟考酮的药物动力学为年龄依赖性,因此在老年患者中仔细地按照个人剂量滴定是必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病人术后镇痛的思考
随着麻醉和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需要手术的病例中,老年病人的比例明显增加,如何合理地选择药物对老年患者进行适宜的术后镇痛镇静治疗,对防止围术期并发症,减轻病人术后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老年病人的生理病理改变
老年的定义及其年龄界限迄今并无公认的标准。
在我国定59岁以上为老年,国际上多以65岁开始称为老年。
从医学概念看,老年是指因年龄增长而致周身器官功能减退和组织细胞退行性改变的阶段。
老年人由于衰老过程所带来的生理改变,老年人神经系统呈退行性改变,储备功能降低;老年人心功能降低,心排血量可较青年人减少30%~50%;老年人有进行性的通气/血流比值失调,损害氧合甚至降低二氧化碳的排出效率,老年人在应激时易于发生低氧血症、高二氧化碳血症和酸中毒;在老年人,阿片类、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异丙酚、依托咪酯、大多数非去极化肌松药以及其他一些需经肝脏进行生物转化的药物,其血浆清除率降低;老年人的肾功能改变对药代动力学的主要影响是,需经肾清除的麻醉药及其代谢产物的消除半衰期延长;老年外科病人常并存有各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肝脏疾病、代谢性疾病等。
据统计,老年病人有4种以上疾病者约占78%,有6种以上疾病者约占38%,有8
种以上疾病占3%。
这些疾病对老年人已经减退的各脏器系统的功能有广泛和(或)严重的影响,将进一步损害重要器官的储备功能,增加麻醉和手术的危险。
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需要量均降低,尤其对中枢性抑制药如全麻药、镇静催眠药及阿片类镇痛药均很敏感。
老年人常有冠心病和高血压,要注意维持心肌氧供与氧需之间的平稳,避免一些引起心肌缺血的因素,如高血压、心动过速、疼痛、贫血、寒战等。
过高的血压容易引起脑血管意外,适当的镇痛也有助于减少呼吸并发症。
二、术后疼痛对老年病人的影响
术后疼痛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是机体对手术刺激的一系列动态反应过程,其结果对病人术后恢复产生了众多的不良影响,也是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多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术后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并发症都可能与术后伤口疼痛和应激反应有关。
手术后病人在麻醉作用消失后伤口会出现疼痛,引起失眠、活动受限、局部器官功能恢复迟缓、尿储溜等;有些病人因胸部或腹部伤口疼痛而不愿咳嗽、咳痰,容易引起肺不张或肺部感染。
对术后镇痛的高度重视是近十年来麻醉学和外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观念更新。
从伦理及人道主义角度考虑,应该倡导进行有效的术后镇痛。
术后有效的止痛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减少术后并发症。
良好的术后镇痛可以改善患者呼吸幅度,保持肺泡膨胀,促使患者咳
嗽、排痰,减少肺不张、肺部感染等肺部并发症;可以促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深部静脉栓塞的发生;可以减轻疼痛引发的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心血管意外的发生;可以缓解焦虑,改善睡眠;通过减少并发症、加速康复而减少住院时间,节约费用。
很多证据都表明:在某些病人及某些手术后采取积极的术镇痛会带来显著的益处。
例如:在接受开胸手术和开腹手术的术后病人,使用硬膜外镇痛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肺功能,特别是在那些原有肺部疾患的病人。
肠道手术后的病人如果使用硬膜外镇痛能明显缩短肠道排气时间,缩短住院时间。
老年病人痛阈提高,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心血管的调控能力下降。
术后疼痛有时可使高血压病人血压骤升而发生脑血管意外,镇痛处理不当又可使血压急剧下降而出现脑血管栓塞,老年人中呼吸功能常已有减退,对某些药物耐受性较差,呼吸容易受抑制,因此,术后镇痛在老年人中要特别重视。
三.老年病人术后镇痛是否必要
传统观念认为老年人反应能力差、痛觉不敏感,且全身状况差,不宜给予镇痛治疗。
而实际上老年人术后疼痛的感知程度个体差异很大,如果不能因人而异地进行术后急性疼痛的处理,过度的应激反应可能导致重要脏器的功能损害,轻者影响术后恢复,重者可危及生命。
因此,对老年病人术后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可以调节减轻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