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评课稿
《猫》评课稿
《猫》评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一大早,一阵大雨带来了秋天的丝丝凉意,我们却带着学习的热情,在此相聚。
感谢钟老师为我们送上了《猫》这节精彩的研讨课。
这节课,对于上课的学生而言,是一种幸福,对于我们听课的教师而言,是一次学习成长的机会!这节课,让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听课老师都沉浸于钟老师精心设计的情感课堂中。
下面,我就钟老师所执教的《猫》这一课的几点看法与大家交流一下。
1、用心构思课堂切入点。
钟老师很善于构建课堂的切入点。
一开课,钟老师就利用一小段生动的视频,由小时候的猫引入长大了的猫,进一步唤起学生对猫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如见猫形,如闻猫声,爱猫之情油然而生,一下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自然而然地走进文本。
在引领学生对文本解读中,钟老师从1.老实又贪玩却尽职; 2.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现; 3.胆小又勇猛三个角度切入,较好把握了课文的主线。
2、用心引导课堂,注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与体验。
新课标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独特的感受与体验。
本节课,钟老师善于引导,善于启发,由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片感受走进课文第一自然段,再巧妙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去品味与体验猫的老实又贪玩却尽职。
比如: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让学生说说该如何叫唤猫回来;通过倒计时体验感受“屏息凝视”,让学生体会到猫的尽职。
在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的基础上,钟老师大胆放手,通过小组交流学习,再一次让学生自主找出重点词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表演,一次次开启学生的思维,一次次让学生寻找到了课堂前进的道路,引领学生走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3、用心指导学生朗读。
朗读教学能较好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体现语文课堂具有“语文味”的重要载体。
朗读与品味语言结合起来,更是语文课堂重要的教学手段。
本课教学中,钟老师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段指导学生朗读,通过全班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读中感悟。
比如:“它什么都怕……”让学生通过朗读,悟出猫勇猛的个性。
《猫》观评课报告
《猫》观评课报告引言《猫》这出音乐剧,是由安德鲁·劳埃德·韦伯所创作,自1981年上映以来,成为了摇滚乐舞台剧的代表作之一。
该剧的主题以猫为主线,通过儒雅、贵族、淘气、恶作剧等多个面貌的猫表现了它们的生活、青春和回忆。
剧情分析在《猫》中,可以看到众多猫科动物的各种行为特征和个性。
猫们用歌舞表达它们的感受和情感,展现出自己的活力和魅力。
其中,主人公荷西·菲利普斯饰演的老咪猫,是一只老而不死的猫,他通过传唱歌曲,传承猫族的传统和文化,让观众们深入了解猫的世界。
观感心得《猫》这个音乐剧已承载了几十年的历史,它是音乐剧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当时的一种文化现象。
在现代社会,我们的审美越来越广泛,这样的音乐剧可能已经不能颠覆我们的审美,也不能成为音乐风潮的代表,但是它却一直能给观众带来无穷的想象和情感。
从人物塑造上说,这个音乐剧在很多地方都采用了“人性化”的风格,让猫成为了从粗野、卑贱到优雅、高贵的一种象征。
《猫》展现了猫的世界,也体现了人的欲望,爱情和无奈的折磨。
总的来说,这个音乐剧以独特的眼光展现了人们对于猫这种生物的情感表达和关注。
它表达了人们对寻常生活的疲惫,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听到那首经典的“Memory”,再看着那些灵动的猫,我们觉得猫的世界也有很多发现和梦想,甚至可能有超乎人类想象的秘密。
这让人们对自身内部的可能性更有期待。
总结《猫》这出音乐剧以生命和回忆为主线,很好地呈现了猫的魅力和风范。
它非常适合那些寻求音乐和舞蹈艺术的人们,尽管他们可能并不爱猫。
听到这出音乐剧中那些优美的旋律,观众能够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人们为什么对生命和时间有着如此浓烈的渴望。
教师技能竞赛 郑振铎《猫》评课稿
教师技能竞赛郑振铎《猫》评课稿今天听了*老师讲授的郑振铎先生《猫》这一课,感觉收获不小!我们都知道本文托物言志,怎样通过细读文本,挖掘训练点,这才是语文教师备课的能力与技能的最高体现!这是一节很实在、很有效的课。
在他的语文课堂中对“写法的提炼”,对“字词句”的反复咀嚼,推敲,比较无处不在。
*老师执教《猫》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回顾前面两个课时学习的内容,有效的及时复习,在原有基础上学习新知。
明确学习任务,阅读品味课文的真切的语言,挖掘文章深刻主题。
感知归纳,引出一只可怜的猫,阅读课文写了猫可怜之处在哪里,很快学生就通过读文归纳出:来的可怜,活的可怜,去的可怜。
一个问题让学生归纳了三个部分的内容,又极好地理清了文章的线索!紧接老师又问了:“芙蓉鸟事件”,“我”判断是可怜猫吃了芙蓉鸟的依据是什么?谁能找出这些句子?很快的,学生又找出了“那只猫对着这对黄鸟…对鸟笼凝望着。
”“它躺在露台板上…嘴里还吃着什么。
”说明自己在证据确凿下处理的猜测理由。
“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使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这一个过渡句!这个句子在我们平常老师的眼里中,它无非就是一强调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顶多读两遍,然后草草打发!然而,王老师却在这句子上还增加同学要注意修辞手法。
“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妻子的话加速“我”的肯定,让学生分析改成陈述句效果会不会好些?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写作语感,促使学生写作不再千篇一律的陈述。
接下来请同学找出促使“我”造成冤案的内生原因,学生自己归纳,不喜欢这只猫,那是什么使“我”不喜欢这只猫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归纳,体现新课标要求,教师教的主导,学生学习的主体。
“来历、外形、性情等”。
问题引导:到底谁是咬死芙蓉鸟的真凶?证据何在?在教师与学生这样一问一答中轻松把课文重点解决。
小组讨论:1、“我”惩戒了可怜猫后,心理为什么十分难过?2、从中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文章揭示的主体是什么?通过三个问题讨论,增强学生学习的合作能力,学会自主探究,将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老舍猫评课稿(精选8篇)
老舍猫评课稿老舍猫评课稿(精选8篇)猫是近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老舍猫评课稿,欢迎阅读参考。
老舍猫评课稿篇1《猫》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作者通过观察猫的神态、动作、倾听猫的叫声、把猫的性格及小猫的可爱形象描述得栩栩如声,因此,我觉得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教材。
1、找关键句,准确把握主要内容李老师指名学生在初读全文的基础上,对课文第一大段进行思考“作者介绍了猫的什么特点”,大部分学生很容易找到能概括这个问题答案的词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接着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猫的性格古怪。
再从这部分的中心句入手,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的方法,帮助理解“实在”“古怪”两个词语。
这之间,学生便积累并运用了不少词语。
然后顺势利导,通过“它的主人是怎么形容它的古怪的?”这样整体感知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在与文本的对话中逐步感悟、理解,从而逐步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即猫的性格特点。
2、品语言,悟情感本文作者用朴实无华而又生动传神的语言、贴切形象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写出了猫的种种惹人喜爱的神态举止,表达了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李老师在本课教学中能着力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体悟情感、学习语言。
如,李老师在第一段教学中,紧紧抓住“任凭??也??”这个关联词,通过调动学生进行去词比较、感情朗读进行引读,让学生沉浸在文本情境中反复品读、体味,品出了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使学生为之动心。
这是一个语文教师的语文敏感,教师就是运用这种“敏感”引领学生触摸语言文字的温度,走进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李老师的课亮点还有很多,比如李老师采用指名读、引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再如,李老师的板书美观,教态从容,充满激情等都体现了一个语文教师的功底与素养,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
《猫》评课稿58363【范本模板】
《猫》评课稿《猫》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的语言把大猫的性格古怪和小猫的淘气可爱描述的栩栩如生,字里行间里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张春辉老师把这篇课文当作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教材,做得相当到位;同时,又通过本课的教学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听完张老师的课之后我感触颇深,也受益良多,以下是我对本课的几点感受:一、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上课伊始,张老师配乐出示了一组各种姿态的猫的图片,并请学生说这些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创设了自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这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整节课中张老师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自信心和创造力,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中,张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大猫性格古怪这一段时,教师抓住了“闭息凝视”这个词,先让学生说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在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时候,张老师即引导学生将这个词从中间分开去理解,有的学生说“屏息”是闭住呼吸,有的学生说是抑制呼吸,“凝视”是专注的盯着一个地方看,让学生把这两个词连起来理解就是“有意识的抑制呼吸,眼睛专注的盯着一个地方看”,让学生明白,猫为了等老鼠的出现,怕自己的呼吸声吓跑了老鼠,所以有意识的抑住自己的呼吸,眼睛专注的看着老鼠洞,生怕老鼠跑了,让学生说,从这个词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在这里张老师创设情境: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老舍的妻子买菜回来了..。
.。
猫还在“闭息凝视”等待老鼠的出现,让学生体会猫真的是非常尽职,难怪老舍那么喜爱它。
《猫》评课记录
《猫》评课记录今天听了汪晓薇老师的《猫》这节示范课,听后感受颇深。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汪老师根据教材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行了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
她不但非常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十分重视朗读训练和挖掘教材的语言因素;不但让学生通过读书理解作者写了什么,而且更注重使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领悟作者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既切实有效,又情趣浓烈,在课堂中,学生们学得生动主动、轻松愉快。
这个课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一)整体感知,准确把握主要内容汪老师引导学生在初读全文的基础上,思考、发现能概括课文内容的两个句子──“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不过已经学会淘气”,然后顺势利导,通过“从哪里能体会出猫的性格古怪”和“老舍先生的小猫是怎样的更可爱呢”这些整体感知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在与文本的对话中逐步感悟、理解,从而逐步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即猫的性格特点。
(二)体悟情感,学习、品味语言文字在《猫》这篇课文里,作者用朴实无华而又生动传神的语言、贴切形象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写出了猫的种种惹人喜爱的神态举止,表达了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汪老师在本课教学中能着力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理解内容、体悟情感、学习语言。
譬如,汪老师使用不同方法、手段指导学生理解“屏息凝视”的词义,感受猫的尽职;将“小梅花”和“小脚印”实行比较,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比喻使用的精妙。
再如,汪老师在第一段教学中,紧紧抓住“吧、呀、呢”三个语气词,通过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实行去词比较、感情朗读、教师范读,以及在音乐背景下用简短的语言再现作者的相关生活情境,实行引读,让学生沉浸在文本情境中反复品读、体味,使学生为之动心,并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和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
(三)使用多种方法,创设愉悦的学习气氛在这课教学中,汪老师能着眼于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发展,根据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恰当地使用猜谜游戏、字理解题、摹学猫叫、观赏图片、配乐引读,比较阅读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入文本情境,使学生如见猫形,如闻猫声,爱猫之情油不过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猫》评课稿14篇
《猫》评课稿《猫》评课稿1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评课稿编写工作,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怎样写评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猫》评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猫》评课稿1“滴滴”,我被这段音频所吸引,刚抬起头来,就听到李玲素说,“同学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接着一群可爱的孩子,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了。
最后老师总结了他们所说的,原来是QQ里,小猫朋友找我聊天了呢。
紧接着展示猫的图片,引出今天要学的课题:老舍先生的《猫》。
学生自由读,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以开火车的方式来读字词,最后挑出两个多音字,重点让学生记忆。
学生再次齐读一遍。
然后浏览课文,分析文章的脉络。
重点分析猫的特点。
首先引导孩子说出猫的特点是:实在有点古怪。
找到句子,总结出特点老实、尽职。
并找到文中具体的句子。
提到尽职,让学生用语言描绘出尽职的样子,哦,是的,是屏息凝视的。
那么,那个能做出屏息凝视的表情?找两个学生来演示猫和老鼠,做出屏息凝视的表情。
学生通过自己演示,自己做动作,那么这个表情和动作就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学生在观察别人做后,能更深刻的理解到这个尽职的含义。
学生在这个活动中,更明白了目不转睛,专心致志的含义,更明了了猫的形象,让学生清晰的懂得了“尽职”。
这个活动非常的有意义。
猫的另一个特点:古怪。
哦,学生们明白了,原来猫不仅仅是老实和尽职,还很古怪呢。
小女孩和老奶奶会对贪玩的猫说些什么呢?学生先来说说,老舍先生又会说些什么呢?“任凭......也......”联系生活,再造句子,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个关联词。
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毛的其他古怪之处。
体会猫对老舍先生的亲昵、亲密之情。
找出表现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的地方,学生通过老舍先生不嫌弃猫留下的脏脚印可以看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猫的评课优点和建议
猫的评课优点和建议
《猫》这堂课,可真是让我印象深刻!
老师一开始上课,就像变魔法一样,在大屏幕上放出了好多可爱猫咪的图片。
哇塞!那些猫咪有的懒洋洋地晒太阳,有的调皮地抓着毛线球,还有的眯着眼睛像是在做美梦。
这一下子就把我们的注意力全吸引过去了,难道这还不够棒吗?
老师讲课文的时候,那声音就像唱歌一样好听。
她给我们讲猫的性格古怪,一会儿老实,一会儿贪玩,一会儿又尽职。
这难道不像我们小孩子吗?有时候乖乖听话,有时候调皮捣蛋,有时候又特别认真。
老师还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只猫在太阳底下呼呼大睡的样子,我感觉自己好像都能听到它的呼噜声了,这多有意思啊!
还有啊,我们小组讨论的时候,大家都争着说自己家里猫咪的故事。
我的同桌小明激动地说:“我家的猫可聪明了,每次我一回家,它就跑到门口迎接我,好像知道我会给它带好吃的!”小红也抢着说:“我家那只猫才搞笑呢,有一次它居然跳进鱼缸里抓鱼,结果弄了一身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教室里热闹极了,这不就像一群小猫在开派对吗?
不过,这堂课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啦。
老师要是能多让我们看看关于猫的小视频,那就更好了。
比如说,猫跳上跳下的搞笑瞬间,或者猫和主人温馨互动的场景,那不是更能让我们感受到猫的可爱吗?还有啊,老师可以让我们模仿猫的动作和叫声,这样我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猫的特点啦,难道不是吗?
总的来说,这堂《猫》的课真的很棒!让我对猫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让我更爱这些可爱的小生灵了。
我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这样有趣的课,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
《猫》评课稿
四校联合初中语文教学研讨七年级评课稿东苑学校的七年级两位老师同课异构,共同执教郑振铎的《猫》,两位老师在课堂上的教态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
教学语言的语调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接下来我从不同角度来谈谈我的听课感受:《猫》授课教师从课堂看教学:闻老师的这节课充分、明确的体现了课堂的学习者和引导者的身份。
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真正的学习者,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学生学习兴趣高昂,激情满满,自我展示。
尤其是课堂中的分角色朗读环节,孩子们争先恐后参与其中,并用抑扬的声音和饱满的激情走近文本,扮演角色,其中饰演“张妈”的女孩子最为抢眼,多情的音色让听课老师如临故事现场,赢得赞赏的眼神。
二、学生训练有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个班的孩子回答问题声音洪亮,落落大方,回答问题句式标准,问题表述有理有据。
一堂课看学生表现其实是在看老师的习惯养成及学生素养的培养,从课堂中孩子们的优秀表现就可以体现出闻老师在平时中对孩子诵读及学习习惯的培养。
整堂课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成为课堂小主人,而闻老师正是孩子们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游走于文本之中,在孩子们思考的基础上继续设问、追问,以问题推动课堂,使问题成为课堂内驱力,这样游刃有余的课堂来自于教师对文本的自我理解与挖掘,由此看出闻老师对文本的深入研读。
《猫》授课教师从课堂看备课:张老师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方法。
一、张老师备课中紧扣课标对七年级的要求。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字词仍然是课堂教学中的其中一个重点,张老师课堂实实在在,这一课诸多的生字词通过接龙诵读和提示重点给孩子们加深印象,便于掌握。
课堂中老师不断提醒学生做笔记、勤思考、读文本、勾圈画,一堂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习惯的培养。
二、张老师的备课教学紧扣教材内容及单元教学方法。
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重点是通过文本梳理人与动物的相处情形,张老师以课后思考题中的表格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分析文本,理清故事情节,同时整堂课读文本与析文本紧密结合,抓住单元的默读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读课文,使课文分析脚踏实地。
《猫》第一课时优秀评课稿
《猫》第一课时优秀评课稿何老师来自西北,我来自东北,每日比邻而居,欣赏的她的聪颖、乐观、谈笑风生。
王崧舟老师去新疆,何平与之同台执教,上课的水平可见一斑。
今日听她执教四年级上册的《猫》一课,仍然很“惊艳”,她全情投入师生交流时自然流淌出的喜欢、从容、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让我在内心叹服!《猫》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经典名篇,他用北京人特有的平民化语言将对自己家猫的喜爱之情娓娓道来。
文中无一处写猫的外貌、猫的生活习性,却通过对猫的“性格”的铺陈,写出猫的古灵精怪,猫如孩童般的惹人喜爱。
何平也正是抓住这一秘妙之处,让这样一只猫的形象跃出文字,跃入脑海,真是爱猫没商量!一、远离“审美疲劳”的猫一般人喜欢宠物,莫不是喜欢它娇俏的外貌,温驯的性格,而老舍先生的喜欢却与常人不同,喜欢这只猫的性格古怪。
如何才能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明贬实褒的情感呢?何平从猫性格的'矛盾之处入手,让学生想想:读过读文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一只猫呢?以这个问题入手,统领理解全文,既有整体感,又不乏有对重点词句的深入剖析。
学生找出“老实”“贪玩”“尽职”三处看似矛盾的特点,这诸多的矛盾也正是构成这只猫与众不同、惹人爱怜的重要原因。
外貌的可爱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审美疲劳”,对温柔驯顺的喜欢也容易因相处的久了视而不见,人最喜欢的往往是神秘的、多变的、琢磨不透的、充满挑战的、难以驾驭的、甚至带给我们一点点痛感的对象,这只猫像雾像雨又像风的性格也正是老舍先生想要告诉给读者的,也是文章表达的高明之处。
在和学生共同理解了“老实”“贪玩”“尽职”的对立统一后,老师又让学生在二、三自然段独立找出“高兴”和“不高兴”、“怕”和“勇猛”等对立的性格,从中再次体会作者的爱猫之情。
此处教学以学生自学互助为主,既是对第一段的内容的追加与丰富,又是将学法举一反三的应用。
可见教者不着痕迹的让学生通过内容的学习找到了读文的方法,让学生在对猫的性格揣摩中远离“审美疲劳”,真正喜欢上这样一只“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怪猫。
四年级猫评课稿
四年级猫评课稿四年级《猫》评课稿在四年级的语文教材中,《猫》这篇课文以其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成为了学生们喜爱的经典之作。
今天,有幸聆听了授课教师姓名老师的这堂课,感触颇深。
一、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授课教师姓名老师在教学设计上紧扣课程标准和单元要素,将教学目标清晰地定位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整堂课围绕着这些目标展开,教学环节紧凑,过渡自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成了学习目标。
二、课堂导入巧妙有趣课程伊始,授课教师姓名老师并没有直接进入课文,而是先展示了一组可爱的猫咪图片,让学生们观察并描述自己所看到的猫咪的样子。
这一环节瞬间点燃了学生们的兴趣,大家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有个小男生说:“我看到的猫咪圆滚滚的,像个小毛球!”还有个小女生说:“那只猫咪的眼睛像宝石一样闪亮。
”通过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为后续的课文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注重朗读指导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授课教师姓名老师非常注重朗读指导。
她让学生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去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和情感表达。
特别是在指导学生朗读猫的性格古怪这一部分时,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如“无忧无虑”“屏息凝视”“蹭”等,读出猫的不同特点。
当一个学生读到“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时,声音不够坚定,老师就耐心地说:“孩子,你想想,猫在等待老鼠的时候,那可是全神贯注,一动不动的,你再试试。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四、写作方法指导到位这篇课文在写作方法上有很多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比如总分总的结构、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等。
授课教师姓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写作方法,并通过仿写练习,让学生加以运用。
比如,在学习完猫的性格古怪这一部分后,老师让学生仿照这种写法,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的性格特点。
老舍猫评课稿实用五篇
老舍猫评课稿实用五篇老舍猫评课稿 1《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笔下的一篇状物散文。
作者以观察精细独道、内容充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把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淘气的特点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品味《猫》一课,语言明快洗炼、生动传神而又细腻实在、饶有风趣,令人百读不厌。
一.谈猫——“*”中露真情首先,作者是用用*实的语言、亲切交谈的口吻向读者述说他眼中的猫。
品读文章,我们仿佛置身于作者家中,听他津津有味地向“你”介绍猫的脾气禀性,品评种种惹人喜爱的举止情态,而那“古怪”、“淘气”的猫似乎如在眼前,时嗔时喜,活灵活现,于是不知不觉中让“你”受到了作者情绪的感染,为之动心,与之共鸣。
与这样的语境氛围相一致,文章语言呈现出通俗明快的口语化特点。
老舍先生选用生动活泼的口语语汇言事述感,描摹物态,使语言上口入耳,亲切有味,富有表现力。
比如,说“暖和”不说“温暖”;说“成天”不说“整天”;说“钟头”不说“小时”?如果我们仔细辨味,还会发现这些词语不仅有浓烈的口语色彩,而且用得极为妥当,读起来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别有一番韵味。
二.怜猫——语气显真情此文口语多、短句多,常常带着语气词。
在这位艺术大师笔下,即使是那些貌似*常的语气词,也获得了丰富的表意功效,韵味十足,耐人寻味儿。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一个“吧”字把作者那种对猫的性格捉摸不透的语气情态维妙维肖地传达出来了,又与“古怪”之说暗相吻合。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这里连用了三个语气词,实实在在地突现了作者对猫的关切怜爱之情:担心、翘望、心疼、着急,种种情态尽在其中。
三.爱猫——妙用人称“你”课文第二自然节还写道:“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在这一长句中,连续用了三个“你”字。
七年级郑振铎《猫》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七年级郑振铎《猫》评课优缺点及建议一、评课概述1. 评课主题:七年级郑振铎《猫》评课2. 教学内容:本次评课以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郑振铎《猫》为主要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对这篇文学作品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3. 评课时间:本次评课共计一节课的时间,具体教学内容涉及对《猫》的阅读分析、文学赏析和情感体验等方面。
4. 评课目的:通过对本次评课的分析和总结,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评课优点1. 教学目标明确:评课中明确了教学目标,既包括学生的知识学习,又包括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培养。
这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充实:评课中通过对《猫》的阅读分析和文学赏析,开展了多方面的教学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了解,也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3. 教学手段多样:评课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课外阅读等,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三、评课缺点1. 教学重点不突出:评课中存在着教学重点不够突出的问题,教师在对《猫》的教学中,没有对重点部分进行突出和重点讲解,导致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能力有所欠缺。
2. 学生参与度不高:评课中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氛围较为平淡。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评价不准确:评课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评价不够准确,没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四、改进建议1. 明确教学重点:在教学中要明确教学重点,突出对《猫》文学作品的重点部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
2.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可以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四年级语文下册《猫》评课记录
《猫》评课记录《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优美朴实。
听了范老师讲授的这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个特点。
1、联系学生的生活,导入课文一开始,范老师提出了“哪些小朋友家里养过猫?你们仔细观察过猫吗?猫给你们什么印象?”等问题,学生交流发言后,引出了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老舍先生的文章《猫》。
2、深入理解,感情学文本篇课文每段中都有总述,有分写,分写是围绕总述来写的,生动且具体。
范老师引导学生拿笔划出描写这一特点的相关句子。
然后有感情的朗读这些句子,感受作者的情感。
如,“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说它贪玩吧,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那么尽职。
”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体会感受。
最后小结:在作者心里和笔下,家里这只猫就像个可爱又顽皮的孩子,这段文字就像深爱子女的父母在向别人讲述自己的孩子,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了喜爱之情。
3、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学中,范老师能够抓住特点,重点深究。
如,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子,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交流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师生共同交流总结:这一句其实是把“脚印”比作了“小梅花”,“梅花”多美呀!尽管小猫踩脏了稿纸,但作者的喜爱之情仍跃然纸上。
总之,范老师能够抓住猫的特点,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法,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动物世界的气氛,让学生觉得仿佛置身于猫的的世界里,展示不同形态的猫,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辅以重点词句突破,图文结合,深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语文交流课猫听课随笔评课稿
语文交流课《猫》听课随笔评课稿《猫》听课反思今天听了刘小溪老师讲授的《猫》一课,感受颇多,下面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猫》一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的经典之作。
作者通过观察猫的神态、动作,倾听猫的叫声,以及对猫的一片喜爱之情为主线,把猫的古怪性格及小猫的可爱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
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一、在教学中努力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年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刚上课时,刘老师请学生说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创设了自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这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整节课中教师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自信心。
二、在教学中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式读书,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使学生在感受到语文材料、感悟人文内涵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
读书是语文教学的特质,只有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真真切切地读才能使学生感受老舍先生的爱猫之情,才能使学生与老舍先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这节课中,为帮助学生体会老舍先生爱猫、爱生活的情感,教师设计了自由读、默读、浏览、指名读、有体会地读、师生共读、推荐读、边想象边读、评读等多种读书形式。
在各种读的形式中,学生由于各自的理解不同,对不同字句语调、重音的处理也不同,读得效果较好。
这样设计是为了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只有利用多种方式读书,才能发挥学生个性化特点,产生“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教学效果。
猫教研活动评课记录
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活动地点:学校多媒体教室参与人员:语文组全体教师活动主题:小学语文《猫》课文教学研讨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语文组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以《猫》课文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观摩课堂教学,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课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活动流程1. 课堂教学观摩:由张老师执教《猫》一课,全体语文教师观摩。
2. 教学反思:张老师对本次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享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 评课交流:各位教师对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和教学建议。
4. 总结发言: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要求。
三、课堂教学观摩张老师以《猫》课文为教学内容,通过以下环节进行教学: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猫的兴趣,引出课题。
2. 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 精读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 拓展延伸: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更多关于猫的知识。
5. 总结全文: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题,体会作者的情感。
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度高。
四、教学反思张老师在反思中提到,本次课堂教学有以下几点收获: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 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注重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张老师也反思了本次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1. 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2. 对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分析不够深入,未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五、评课交流1. 肯定优点:各位教师对张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度高。
猫教研活动评课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猫学科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3年X 月X日开展了猫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猫的生理特点与养护”为主题,由资深教师XXX主讲,全体猫学科教师参与。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评课记录。
二、活动内容1. 主讲教师授课主讲教师XXX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详细介绍了猫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养护方法。
她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讲解和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环节在授课过程中,主讲教师XXX积极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同时,她还邀请其他教师参与讨论,共同探讨猫的养护技巧。
3. 教学反思活动结束后,主讲教师XXX进行了教学反思,总结了本次授课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三、评课记录1. 授课内容主讲教师XXX的授课内容丰富,涵盖了猫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性、养护方法等多个方面。
她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对猫的养护有了全面的认识。
2. 教学方法主讲教师XXX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物展示、图片讲解、视频播放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堂氛围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主讲教师XXX善于与学生互动,能够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授课,学生对猫的养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养护技巧。
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5. 不足之处(1)部分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操作环节。
(2)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部分内容讲解时间过长。
(3)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课堂管理。
四、改进措施1. 在教学内容上,增加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讲解。
3. 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五、总结本次猫教研活动评课,让我们对主讲教师XXX的授课进行了全面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猫》评课稿
执教:行知中学冯国琴评课:南市中学顾连方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设置:
(1)初读课文,准确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人物情感变化;
(2)细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赏析课文,体会作者感情;
(3)研读课文,感悟课文主旨,学习作者的自省精神,学会尊重学生,珍爱生命。
三个目标,三个阶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目标的确定侧重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这是把握住了阅读课的精髓。
我们为什么阅读,最重要的是要理解文本,感受作者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和感悟。
阅读的宗旨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呢从宏观上说,没有别的。
语文课最忌讳目标多,难于达成。
这堂课的目标定位很精准。
三个目标,整体把握住了文本内容的解读,应该说,本堂课已经有了成功的一半。
二、关于本堂课教学环节的设计:
1、第一个教学环节: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猫是常见的小生命,但并不是每个学生家庭都养猫,所以这段视频,让学生们看到了猫可爱的一面,对它有了怜爱之意,这样激发了阅读猫的兴趣,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是好的一面。
这段视频改为说的方式,让学生说说对猫的认识,说说对猫的情感态度,这样安排是不是更妥
理由:文中的第三只猫没有那么可爱,它不漂亮,懒惰,不讨人喜欢,但是不可爱的猫却是文中的主角,所以这样的开头是不是俗了一点。
“激趣”还是表面的,能定下一个基调,那是最理想的。
(2)速读课文,说说“我”对三只小猫的态度如何。
这个环节是说人的,说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
“我”对猫的态度:
喜欢→更喜欢吗→不喜欢
(小侣)(同伴)(若有若无)
“我”对于猫的亡失,情感变化是:辛酸→怅然→难过、自责
这个环节的内容,是为了达成第一个教学目标。
2、第二个教学环节:品味可爱,感受伤痛。
这是说猫的,说猫的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的。
这个教学的内容,是为了达成第二个教学目标。
3、第三、四两个教学环节:“体会冤苦,感悟伤痛。
”“把握主旨,理
解作者”这两个环节,是为了达成第三个教学目标。
为什么用两个教学环节因为这是目标教学的重点。
4、最后教师的寄语,我们也不能忽视,它抓住了整堂课的主旨,那就是“平等地待人待物,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
5、作业布置是本堂课的拓展延伸,这既加深了对文本的进一步感悟,又沟通了阅读和生活的联系,是一次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体现了语文课的开放性和实践性。
这样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境界,同时达到了一课一练的目的。
三、这堂课的重点是突出的,是精当的。
对于文本的阅读,不同的读者可能有不一样的看法,但一堂课总得有主旋律,开课老师定位在自省、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这一点上,很有主见。
关于这篇课文主题的理解,教参上告诉我们的至少有三种。
如何使用教参,老师要有选择的空间,不必把教参上的东西都展示给学生,老师要筛选,要提炼。
这堂课既然确定了这个主旨,那就应该始终如一,一以贯之。
四、阅读课要侧重于对内容的理解,它不同于思品课。
我们还得记得这么一句古训:批文以入情。
老师让学生用圈点勾画的方式,让学生围绕关键句(我家好久不养猫;我家永不养猫)来指导学生一起探究,这是语文课的特色,是值得肯定的。
在写法上,有一个设题很好,就是“从全文看,重点写第几只猫作者为什么要写前两只猫呢”
从全文看,为什么要写前两只猫呢是为了比较,为了衬托,为了铺垫,这是写法上的探讨。
遗憾的是,这“精彩”来不及在本堂课上呈现。
五、阅读课,要进得去,还要出的来。
以上评的这些都是老师能进得去的地方,仅仅如此是不够的,还停留在文本这一面,怎么出得来呢老师给我们设计了这两个好题:○1假如猫能开口说话,它会诉说些什么呢○2我们从“我”身上可以学到哪些美好的品质呢
让弱小的生命也能够来发言,让文本外的读者受到启迪,这就很完美了。
读了文本,真正开拓了思维,提升了人生的境界,多好!
阅读,从方法上讲,我认为真正是一种对话,是我们与文本的对话,是我们对文本的再创作。
本堂课,由于老师经验不足,在“体会冤苦,感悟伤痛。
”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
“我”的“暴怒”、“虐待”这些内容讲得过多、过细,以至于“进去了”,没及时“出来”。
其实“芙蓉鸟”事件,学生是容易理解的。
“我”认定是这只
猫干的,有证据吗没有!那为什么一口咬定呢因为对猫没好印象。
所以真相大白以后,“我”良性受伤,“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比如……这不一下子就出来了吗
《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人物情感变化。
2、细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赏析课文,体会作者感情。
3、研读课文,感悟课文主旨,学习作者的自省精神,学会尊重生命、
珍爱生命。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检查预习
1、词语默写
2、快速的浏览课文,请简要说说“我”家养猫的经历。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品味可爱,感受伤痛
1、文中是怎样来表现小猫的活泼、可爱的,请用圈点勾画的方式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并仔细品味。
2、为什么“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三、体会冤苦、感悟悔痛
1、面对第三只猫的亡失,为什么“我”会更难过呢
2、假如猫能开口讲话,它会诉说些什么呢
四、把握主旨、理解作者
1、从全文看,重点写第几只猫呢作者为什么要写前两只猫呢
2、我们从“我”身上可以学到哪些美好的品质呢
五、作业布置
1、作业本4——7小题
2、
五、教师寄语
猫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人对猫的态度就是人对人的态度,郑振铎也想借助《猫》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期待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让我们一起平等的待人待物,珍爱生命,尊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