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意识”为何缺位

合集下载

纳税服务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纳税服务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纳税服务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纳税服务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税收也成为了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而纳税服务作为税收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对于纳税人的服务水平和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现实中,在纳税服务方面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纳税人需要排长队等待办理手续、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佳等。

这不仅会影响到纳税人的办税体验,也会影响到国家税收管理的效率和形象。

下面将就纳税服务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一、服务意识淡薄纳税服务作为税收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服务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税收管理的效率和形象,同时也关系到纳税人的基本权益。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税务部门还是存在着服务意识淡薄的问题。

他们对待纳税人的态度不够热情,有些人甚至表现出不耐烦、敷衍的态度。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纳税人所在地不便前往税务机关、无法按时缴纳税款等,税务机关也容易显得冷漠无情,缺乏温情包容。

这种服务意识淡薄的现象,对于纳税人的信任度、满意度和忠诚度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服务流程繁琐纳税服务中常常需要涉及到一系列的证件和手续,如凭证、申报表、缴费票据等,纳税人在办税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出示这些证明文件。

然而,现实中的服务流程并不尽如人意,常常出现官僚主义、繁琐复杂的情况。

一些税务工作人员在收缴证件和手续时缺乏耐心,忽略了考虑纳税人的感受和利益,给纳税人的办事效率带来了很大的干扰。

有时申请一份证明需要来回跑几次税务机关,不仅浪费纳税人的时间和精力,也增加了纳税人的经济负担,这些都是在服务流程上存在的问题。

三、服务体验差异明显不同地区的税务机关,服务质量、流程和标准差异极大,纳税人在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待遇也天差地别。

有的地区的税务机关办事效率高,服务意识好,对纳税人的需求非常重视,纳税人在这里就能感受到高效、便利和贴心的服务;而在另一些地区,税务机关的整体服务质量显然低下,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不佳,效率也慢,出现甚至于无法及时处理申请、手续不齐全、文书错误、不便民等苛刻的问题。

纳税意识之我见

纳税意识之我见

纳税意识之我见第一篇:纳税意识之我见纳税意识之我见纳税意识是个社会问题,它涉及到纳税人、征税人、用税人各个方面。

虽然税务机关的税收宣传活动开展了16年,但公民的纳税意识仍然不强。

其主要表现:一是偷税、骗税、逃税、抗税、欠税行为比较普遍;二是不主动办理税务登记手续和纳税申报手续及其他纳税事宜;三是对税收有抵触情绪,想办法少缴税;四是对税收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支持、不配合税务部门工作。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纳税人自觉纳税观念没有形成,国家意识、法制意识淡薄,个人主义、小团体利益思想严重,“欠税有利、欠税有理”的心理仍然普遍存在。

第二,税务部门执法质量的好坏也影响着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如果执法出现偏差,纳税人心理不平衡,就会出现少缴、不缴甚至抗税、逃税的现象;税务部门和税务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服务态度也影响着纳税人的纳税情绪,如果税收环境差,纳税人会产生逆反心理,认为自己为国家纳税应该是光荣的、受人尊敬的,反而受到冷遇和怠慢,实在太冤,挫伤了纳税人的纳税积极性;税务部门和税务人员的征收管理质量差,漏征漏管户、人情户、关系户大量存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不严密、不规范和执行上的随意性也影响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第三,政府部门职能作用发挥的好与坏,政府机关人员履行职责的程度决定着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税收是政府职能运转的保障,如果政府部门的职能错位或失位,那么,纳税人的税收不能使政府机器快速、高效运转,或是纳税人缴了税看不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纳税人就会怀疑自己缴的税都干什么用了?是否用在国家建设和改善环境方面了?部门乱收费、乱摊派也会给纳税意识带来负面影响,纳税人认为自己既然缴了税,国家用税收保障了机关的经费,给工作人员发了工资,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就有义务和责任为纳税人服务,而且应该提供优质、高效、快捷、免费的服务,不应该再向纳税人收取各种各样的费用,于是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滑。

纳税服务意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纳税服务意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纳税服务意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纳税服务作为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重要纽带,直接关系到纳税人的利益和国家的财政收入。

然而,在纳税服务意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如纳税人的不知情、不信任、不满意等,这不仅限制了纳税服务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国家财政的稳定。

首先,纳税人不知情是当前纳税服务意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税收法律法规复杂,很多纳税人对于自己的税务义务和权益并不了解。

很多时候,纳税人只是被动地接受税务部门的通知和处罚,缺乏对税收制度的全面了解和有效的参与。

在这种情况下,纳税人容易陷入误解和不满,从而对纳税服务产生负面评价。

其次,纳税人不信任税务部门也是纳税服务意识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在过去的一些年里,存在着一些税务部门违法、不公平、不规范的行为,给纳税人造成了诸多不便和损失。

一些税务部门对纳税人不平等对待,有时甚至涉及腐败现象,这使得纳税人对税务部门的公信力产生怀疑,对纳税服务的质量产生不信任。

此外,纳税人的不满意也是纳税服务意识方面共存的主要问题之一。

纳税人对税务部门的服务质量、效率和公正性普遍表示不满,认为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求助、咨询和问题处理都存在着不规范、不周到、不及时的情况。

一些纳税人在进行纳税申报、缴纳税款、咨询税务问题等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但税务部门的回应往往需要耗费很长时间,这使得纳税人对纳税服务感到失望和不满意。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来提高纳税服务意识,使纳税服务更加高效、便利和人性化。

首先,税务部门应加强对纳税人的教育和宣传,提高纳税人的税收意识和知识水平。

税务部门可以通过组织纳税人培训、编制纳税指南等方式,让纳税人了解税收制度和自己的税务义务和权益,从而促使纳税人更加主动参与到纳税服务中来。

其次,税务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纳税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税务部门应加强内部管理和人员培训,提高对纳税人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

税务部门可以采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纳税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咨询、网上申报、手机支付等便捷服务,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和便利度。

税务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税务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税务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税务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税务部门作为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征管机构,承担着税收征收、管理和监督等重要任务。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税务部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随意影响到税收的征收质量、效率以及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探讨税务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问题一:效率低下税务部门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效率低下。

很多纳税人纷纷抱怨税务部门的办税速度慢、流程繁琐,导致他们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处理税务事务。

这不仅给企业经营和个人生活带来了不便,也影响了税收的及时到账和财政收入的增长。

原因一:人员素质不高一方面,税务部门缺乏专业化的从业人员,导致很多税收工作都是由一些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来执行。

这使得税务部门无法快速、准确地处理纳税人的申报和支付等事务。

另一方面,税务部门的员工素质普遍偏低,缺乏服务意识和责任心,工作态度不端正,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原因二:信息化建设滞后税务部门信息化建设滞后也是导致其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目前,税务信息系统存在着排队等候时间长、系统反应慢、容易崩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纳税人的办税效率。

税务部门应该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以提高工作效率。

解决办法:首先,税务部门应加大对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只有具备扎实的税务知识和良好的工作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处理纳税人的事务,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税务部门应加强信息化建设,优化税收信息系统。

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反应速度,缩短纳税人的办税时间,提高税收征收效率。

二、问题二:缺乏公平性和透明性税务部门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缺乏公平性和透明性。

纳税人普遍反映,税务部门在税收征收中存在偏向、不公平的现象,一些企业或个人得到了特殊待遇,而其他人则遭受了不公平的对待。

这种现象严重削弱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也降低了纳税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原因一:权力滥用税务部门内部存在一些不合规的行为,一些税务官员滥用职权,收受纳税人的贿赂或利用职务之便为某些企业或个人提供便利,导致税收征收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现状浅析

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现状浅析

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现状浅析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公民纳税意识存在一定的现状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和解决。

本文将就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的现状进行浅析,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的现状是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强。

在我国,虽然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但是很多公民对纳税意识并不够强烈。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税收知识的了解不足。

许多公民对税收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对税收政策、税收制度不够清楚,不明白为什么要纳税以及纳税的意义。

这导致了很多公民对纳税的态度不够积极,对纳税义务的意识不够强烈。

二是纳税意识的缺失。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公民对纳税的认识停留在“交税是应该的”、“纳税太辛苦了”等表面观念上,对纳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履行纳税义务的意识和行动。

三是对税收政策的不理解。

由于我国的税收政策比较复杂,很多公民对税收政策和制度不够理解,造成了一些纳税行为的不当和误解,甚至有些公民存在逃税等问题。

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现状不够理想,需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和主动履行纳税义务的意识。

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现状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公民纳税意识的不强对国家的税收工作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影响了国家税收的正常征收。

公民纳税意识的不强会导致一些公民对纳税义务的抵触情绪,甚至出现逃税等现象,使国家的税收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是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

公民纳税意识的不强会导致税收征收的困难和缺失,从而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是影响了国家税收政策的落实。

公民纳税意识的不强,容易导致一些公民对税收政策的不理解和不遵守,使得国家的税收政策难以落实,不利于国家的税收制度建设和改革。

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现状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针对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现状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一系列的举措加以解决。

会计实务:我国纳税人意识现状的成因

会计实务:我国纳税人意识现状的成因

我国纳税人意识现状的成因我国纳税人意识现状的成因如下所示:1.历史原因。

自从有了国家,税收就不可避免地产生。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皇权至高无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因此,臣民们上缴皇粮国税是理所当然的义务,不存在什么权利可谈。

而不知权利只知义务,只能产生子民意识、臣民意识。

在这种历史文化积淀中,不可能产生体现现代公民特征的自觉纳税意识。

同时,国家上层奢侈成性,对下层横征暴敛、巧取豪夺,百姓苦不堪言,对税收形成了天然的逆反心理。

2.税收理论和宣传方面的原因。

在税收理论方面,我国一直强调税收具有“无偿性”,这在某种意义上虽能讲通,但它同时会误导人们,使人们认为纳税是一种只有付出而无任何回报的行为,这在市场等价交换意识已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只能引起人们对纳税的抵触心理。

在纳税宣传方面,虽然每年都要举行“税收宣传月”活动,但不够普及深入和细致,如只是空泛地宣传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如何取,如何用,到底与纳税人有何切身利害关系,这些问题没有形象生动的宣传到位。

普通人所接受的纳税宣传教育仅限于中学政治课本上的几页纸以及税务大厅中悬挂的“依法纳税光荣”,似乎纳税仅仅是“光荣”与否的道德问题,而不是法律问题。

于是许多偷漏税案件被查出后,当事人总是以“我不懂税法”来为自己辩解和争取同情心并减轻责任。

3.某些国家机关公务人员的形象成为培养纳税人意识的障碍。

西方公民纳税人意识很强,知道自己是纳税人,政府花的钱是自己的钱,应当为自己办事;政府也是以“为纳税人服务”而自我标榜的。

这对纳税人形成明确的权利、义务意识起到了良性互动的作用。

而我国一些机关部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他们觉得自己所受俸禄是“国家的”,根本不把纳税人放在眼里,把自己该做的事当成“皇恩浩荡”,从未把纳税人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

在这种主仆倒置的关系中,纳税人又怎能产生作为主人翁的权利义务意识呢?更有甚者,当人们了解到我国每年有数千亿公款被吃喝玩乐和挥霍浪费后,由此产生的联想便是“我纳税你享乐”。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纳税意识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纳税意识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纳税意识一、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主动申报现状2007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达亿元。

但换个角度看,这个数字并不乐观。

2007年全国税收总共达亿元,个人所得税仅占全部收入的%,印度在1992年就达到了%,发达国家平均为30%,1999年中国个人所得税还是400多亿元时,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焦建国曾测算过个人所得税的实际总量,认为流失税款在500亿元左右。

二、目前我国个税纳税人意识偏低的主要原因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纳税责任意识与纳税人权利意识的整体水平普遍滞后。

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个税费用扣除现状无助于纳税人意识苏醒费用扣除的设置对纳税人意识的影响可以这样概括:正向不明显,负向强烈。

即费用扣除设计得完美无暇,纳税人的基本需要完全得到保障,也不能明显地使纳税人产生交税的愿望。

费用扣除设计不当,侵蚀到纳税人的基本需要,随其侵蚀感的加强,纳税人对税之不满情绪渐强,直至转变为逃避税负行为。

故个税中的费用扣除是影响纳税人税收环境知觉的最敏感因素之一,考虑不周,对纳税人意识的负作用是根本性的。

税率设计不合理税率设计不合理具体表现在:第一、高边际税率的存在,让纳税人望而却步。

纳税人的直观感受是:既要拿出近半的所得交税,又要自己大量为生计买单。

从而易引起纳税人潜意识对税的抵触。

第二、税实践中工资薪金的适应税率,大多集中在25%以下,税负本不算高。

第三、税率结构的不合理腐蚀着纳税人意识。

真正的高收入阶层基于收入来源多样化与我国个税的过多分类,以致工薪阶层成为个税承担的绝对主体。

强烈的反差无疑加重了个税的负担感,消减着部分纳税人仅有的交税积极性。

我国税收收入透明度较低及政府的税收宣传不到位税收收入透明度较低及政府的税收宣传重在强调纳税人的义务,而对纳税人权利重视不够。

在这样的前提下,个税自行申报无疑将纳税人的责任与权利联系在一起,主动纳税与税收的知情权联系在一起。

导致我国许多公民不清楚税收的一些基础知识,更谈不上利用纳税人权利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现状浅析

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现状浅析

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现状浅析公民纳税意识是一个国家税收制度运行的基础,对于维持国家财政稳定、保障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公民纳税意识整体上还较为薄弱,存在不少问题。

一些公民对于纳税义务的认识不够清晰。

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教育,许多人对纳税义务的内容和范围存在模糊认识,甚至有人认为纳税只是政府的一种强制性征收行为,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一些公民对于纳税意义的认识不足。

对于税收在维持国家财政平衡、支持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许多人没有深刻认识。

他们往往只关注自身利益,忽视了纳税对整个社会的积极贡献。

一些公民存在逃税意识和行为。

一方面,一些人通过违规操作、漏税等手段逃避纳税义务,损害了国家财政利益和公共利益。

不少公民在纳税时存在不诚信行为,如虚报收入、虚假发票等,严重影响了税收执行效果。

公民对于纳税信息的获取和了解渠道有限。

许多人对于税收政策和法规的了解仅限于媒体报道,对于自己的纳税义务和权益缺乏全面了解,导致在纳税遵从度上存在不确定性。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应加强公民纳税意识的培养和提升。

加强税收教育和宣传。

通过教育系统、媒体等渠道,普及纳税知识和纳税意义,提高公民对税收的认知和理解。

加强税收监管和执法力度。

加大对逃税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税收制度,提高纳税执行的公平性和约束力,提高公民的遵从度。

加强纳税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度。

加强税收政策宣传,提供全面、准确的纳税信息,方便公民了解自己的纳税义务和权益。

加强公民参与和监督。

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税收决策和监督,增强公民对税收管理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教育机构、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公民纳税意识的培养和提升,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税收制度的健康发展,实现国家财政的稳定和公共利益的有效保障。

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现状浅析

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现状浅析

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现状浅析我国公民纳税意识是指公民在经济活动中主动履行纳税义务的意识和行为。

纳税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纳税人对纳税法律法规的理解程度、对税收政策的认同程度以及对纳税责任的自觉程度,对于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实现公平纳税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公民纳税意识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首先是纳税知识的不全面。

由于税收制度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大部分公民对于税收知识的了解较为有限,往往只是简单了解一些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的基本情况,对于其他税种的了解较少,导致公民在纳税过程中容易出现疑惑和误解。

其次是部分公民对纳税义务的认同不高。

由于税收的存在是国家行使经济调控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部分公民认为纳税是一种负担,缺乏对纳税义务的理解和认同,甚至存在逃税行为。

再次是公民对于税收政策的了解不足。

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是在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大部分公民对于税收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目的并不了解,缺乏对税收政策的信任和支持,无法正确判断税收政策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最后是缺乏纳税责任的自觉性。

部分公民在纳税过程中存在漏报、少报、谎报等不良行为,对于纳税责任的自觉性较低,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和税收制度的失信现象的出现。

对于解决和改善公民纳税意识的状况,应该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

应加强税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对纳税知识的了解。

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对税收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增强纳税意识。

要加强税收政策的公开透明。

通过加强税收政策的宣传和解释,使公民了解税收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目的,提高公民对税收政策的信任和支持,增强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意识。

要加强税收监督和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税收监督机制,对于存在逃税等违法行为的公民进行严肃查处,维护税收制度的公信力和公平性。

要加强纳税责任的教育和培养。

通过加强对纳税责任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对纳税责任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和税收制度的有效运行。

纳税服务意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纳税服务意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纳税服务意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背景介绍纳税是公民和企业应履行的法定义务,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为了提高纳税服务质量,让纳税人能够便捷地完成缴税事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便民举措。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仍然存在着许多纳税服务意识方面的问题。

二、缺乏主动沟通与教育1. 缺乏对社会大众普及纳税知识的系统教育。

2. 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和解答疑问。

3. 缺乏及时回应用户反馈信息。

三、服务态度不到位1. 满足最基本需求而非超越期望值。

2. 对个别困难情况缺少耐心与同理心。

3. 对待各类客户毫无区别对待。

四、办事效率低下1. 繁琐繁冗的办事流程导致耗费过多时间和精力。

2. 系统故障频频出现,导致申报延误或资料丢失。

五、信息透明度不高1. 缺乏对纳税服务政策的准确解读和宣传。

2. 政府与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六、安全防护不足1. 缺乏完善的数据库和信息保护措施,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

2. 对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的警示教育力度较小。

七、行政程序过于繁复1. 不同部门之间沟通协调欠佳,造成办事效率低下。

2. 单一窗口服务体系尚未做到真正整合,导致纳税人多头跑。

八、滥用职权问题1. 一些工作人员通过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损害了公平竞争环境。

2. 美化数据或虚报数字以达到考核指标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税收管理系统需要改革创新来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以下是相关建议:一、加强纳税知识普及教育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活动,向社会大众普及基本纳税知识,并配备专业咨询师团队,及时回答纳税人的疑问。

二、优化服务态度着力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倾听纳税人需求,并在办事过程中多给予一些主动帮助和指导,提供个性化服务。

三、简化办事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材料,推行“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理念。

建立起各部门之间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并严格监管行政审批程序。

四、加强信息公开透明度及时发布有关纳税政策解读和变动情况,并建立起政府与企业之间信息共享平台。

事业单位纳税问题与对策

事业单位纳税问题与对策

事业单位纳税问题与对策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事业单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推动社会发展等重要职责。

然而,在纳税方面,事业单位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国家税收的征管,也对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事业单位纳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事业单位纳税存在的问题(一)纳税意识淡薄一些事业单位对纳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自身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纳税与自身关系不大。

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对纳税相关政策法规不了解,不主动履行纳税义务,甚至存在故意逃避纳税的情况。

(二)税务核算不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体系与企业有所不同,在税务核算方面可能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

例如,对于收入的确认、费用的扣除等,没有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准确核算,导致纳税申报数据不准确。

(三)税收政策理解不到位税收政策复杂多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可能由于业务水平有限,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准确。

这可能导致在纳税申报时出现错误,或者未能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增加了单位的税收负担。

(四)税务管理体制不完善部分事业单位内部缺乏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没有明确的税务管理职责和流程。

税务工作往往由财务部门顺带处理,缺乏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导致税务工作效率低下,容易出现差错。

(五)发票管理不严格发票是税务管理的重要依据,但一些事业单位在发票的开具、取得、保管等环节存在不严格的情况。

例如,开具发票不规范、取得虚假发票、发票丢失等,给税务管理带来了风险。

二、事业单位纳税问题产生的原因(一)体制因素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纳税意识和行为。

由于长期依赖财政拨款,部分事业单位对市场规则和税收法规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人员因素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对事业单位的纳税工作至关重要。

一些财务人员缺乏系统的税务知识培训,对税收政策的变化不能及时跟进,从而影响了纳税工作的质量。

(三)信息不对称税收政策的宣传和解读不够到位,导致事业单位对最新的税收政策了解不及时、不全面,造成信息不对称,影响了纳税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现状浅析

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现状浅析

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现状浅析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在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的现状并不容乐观,部分人群存在着对纳税的认识不足、纳税意识淡薄等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的现状进行浅析,旨在引起更多人对纳税问题的重视,提高全民纳税意识,促进税收规范和公平。

一、公民纳税意识的现状1. 纳税意识不足在我国部分地区和群体当中,存在着对纳税的认识不足的情况。

一些人对纳税的法律规定和义务缺乏了解,甚至认为纳税是一种负担和不必要的消费。

他们往往缺乏对纳税意义的认知,对纳税行为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这导致了他们在面临纳税问题时往往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主动履行纳税义务。

另外一部分人,则存在着对纳税的淡薄态度。

他们对纳税义务持消极态度,认为逃税或者少交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种态度的存在是对纳税法律的践踏和对社会公平的破坏,严重影响了国家税收的正常征收和使用。

与此这些人群往往也对纳税收入的使用和管理持怀疑态度,认为自己的纳税收入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回报,因此对纳税产生了负面情绪,影响了纳税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3. 法律意识薄弱除了纳税意识的不足和淡薄外,一些人群对纳税法律的意识也比较薄弱。

他们对纳税法律法规的了解不够,容易在纳税过程中产生违规行为。

一些人甚至抱有侥幸心理,试图通过各种方式逃避纳税,对国家和社会产生了损害。

这也说明了我国在纳税宣传和法治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不足,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公民对纳税法律的理解和遵守意识。

我国在纳税教育方面存在着不足,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纳税教育工作还不够到位。

在学校教育中,纳税意识的培养和普及并不充分,学生往往缺乏对纳税法律的了解和纳税义务的认知。

在家庭教育方面,一些家长对纳税问题的重视程度较低,也未能将纳税义务传递给下一代。

再加上社会上对纳税义务的强调和宣传也不够充分,导致了公民纳税意识不足的现象。

2. 利益观念狭隘部分人存在着狭隘的利益观念,对纳税产生了消极态度。

最新-纳税人在税收违法意识上存在的盲点、原因及对策 精品

最新-纳税人在税收违法意识上存在的盲点、原因及对策 精品

纳税人在税收违法意识上存在的盲点、原因及对策1随着依法治税工作的不断加强,税法宣传逐步深入,人们学习税法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对税法的理解和对依法纳税的意识也逐步增强。

但是,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一些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对税收法律的理解及认识还存在诸多的盲点,税务违法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税收环境治理和依法治税工作的推进。

一、税收违法意识存在的盲点主要表现在对违法性质的意识、对违法责任的意识和违法犯罪的意识这三个方面。

(一)税收违法性质意识上的盲点。

新《征管法》及其有关的税收法律、法规是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都应严格遵守的社会规范,谁不依法办事,谁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纳税人,不知道哪些行为是违反税法的行为,或者把违法行为当作一般的过失、过错。

更有甚者,有的纳税人把偷逃国家税款作为自己有能耐、有身份、有地位的象征,认为依法纳税就没面子等。

因此,在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不作为现象、随意的现象大量存在,在不自觉中违反了税收法律。

(二)违法责任意识上的盲点。

与其他违法行为一样,违反了税法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新《征管法》根据税收违法行为的性质、手段、方式、情节的不同,规定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具体有12条之多,这是税务机关代表国家依法组织、协调、监督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实现税收职能的主要保障,是税法的强制性和严肃性的体现。

但是,相当一部分纳税人缺乏法律责任意识,不知道违反税法要承担法律责任。

2001年度,我局对税收违法行为进行的行政处罚中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的纳税人占37%。

另外,纳税人对税务违法责任认识上的错误也是纳税人税法盲点的一个方面。

一是有的纳税人认为“不知道税法的规定,就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二是有的纳税人认为自己是地方的名人,或者是地方纳税大户,重点企业,可以减轻责任或可不予追究法律责任;三是有的纳税人认为“追究不追究法律责任是税务机关、税务人员随意决定的事”。

“纳税人意识”为何缺位

“纳税人意识”为何缺位

脱离权利⽽⼀味强调纳税义务的纳税意识,只能是空中楼阁,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很难真正在⼈们的思想中确⽴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按照法定标准和程序,向社会成员强制、⽆偿征收⽽取得的⼀种财政收⼊。

“纳税⼈意识”是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条件下,纳税⼈基于对⾃⾝主体地位、⾃⾝存在价值和⾃⾝权利义务的正确认识,⽽产⽣的⼀种对税法精神的理性认知和⾃觉奉⾏精神。

“纳税⼈意识”的确⽴是有效实现税收功能和国家税收制度正确执⾏的基⽯,是社会⽂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税收的本质: “税收是喂养政府的奶娘” 从中国的万⾥长城、古埃及⾦字塔等古代⽂明,到现代的诸多⼤型⼯程中都蕴涵了纳税⼈的⼒量,在当今的各项社会福利事业中,国家税收的作⽤功不可没。

美国学者霍姆斯曾说“税收是⽂明的对价”,⼀语道破了税收的本质。

⼈类的⽂明是⼈类智慧的结晶,税收则是从智慧到⽂明的实现途径。

税收作为现代社会中纳税⼈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作为联系纳税⼈权利和政府义务的纽带,以不可反驳的雄辩向世⼈展⽰着⼀个道理,纳税⼈有权监督政府所花的每⼀分钱。

正如马克思所说:“税收是喂养政府的奶娘”。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明,在纳税问题上中国⼈最有发⾔权,具有五千年纳税历史的民族,⽼百姓的纳税意识不可谓不强。

但为什么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深⼊⼈⼼的今天,还存在着⽐较严重的偷漏税现象,每年偷漏税额⾼达⼏千个亿,其他涉税违法犯罪如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出⼝退税、暴⼒抗税等案件也时有发⽣。

对此,常有⼈指责国⼈缺乏纳税意识。

难道我们五千年培养的纳税意识都荡然⽆存了吗? 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

所谓纳税意识,通常是指公民、法⼈或其他组织对税收的认识与评价程度以及正确履⾏纳税义务的⾃觉程度。

单纯的纳税意识只是⽚⾯强调应尽纳税义务,忽视了因纳税⽽应享有的权利。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因为“没有⽆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权利的义务”。

脱离权利⽽⼀味强调纳税义务的纳税意识,只能是空中楼阁,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很难真正在⼈们的思想中确⽴。

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现状浅析

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现状浅析

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现状浅析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有良好的纳税意识与行为,对于国家财政的稳定性、社会公平正义以及个人的诚信、责任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现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少数人没有纳税意识或故意漏税。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纳税似乎成了一件“奢侈品”,认为纳税无法带来直接的利益,缺乏对纳税的认识和重视。

此外,一些人也故意漏税或逃税,为自己留下更多的财富。

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也违背了公民应尽的义务。

其次,部分人虽有纳税意识,但对税收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容易产生误解。

税收制度相对复杂,需要公民具备一定的税收知识才能理解。

然而,除了一些专业人士外,大多数人对税收知识了解不够,很容易被误导。

例如,一些网传“神医”可以代为报税的消息,实际上这是违法行为,公民还是要自己亲自申报税务。

再次,一些人缺乏纳税意识的根本原因是贫困。

低收入群体经济条件有限,纳税能力相对较弱,可能面临实际困难。

提高这些人的纳税意识需要国家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贫力度,使他们更加了解纳税的重要性和义务。

最后,一些人纳税意识良好,但并没有真正地把纳税作为履行义务的重要方式。

他们可能认为,缴纳税款并不能带来直接的利益,而是一种对国家的义务,不大重要。

这种对于纳税意识的既有认识,会阻碍良好纳税行为的形成。

总之,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良好纳税意识益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对于当前的问题,需要国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民对于纳税意识的认识,提高执法力度,加强对于税收知识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纳税氛围。

同时,也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加大对于低收入群体的扶贫力度。

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公平、稳定、有序的税收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税人意识”为何缺位
作者:钟永生王虹瑞
来源:《新财经》2008年第08期
脱离权利而一味强调纳税义务的纳税意识,只能是空中楼阁,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很难真正在人们的思想中确立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和程序,向社会成员强制、无偿征收而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

“纳税人意识”是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条件下,纳税人基于对自身主体地位、自身存在价值和自身权利义务的正确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对税法精神的理性认知和自觉奉行精神。

“纳税人意识”的确立是有效实现税收功能和国家税收制度正确执行的基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税收的本质:“税收是喂养政府的奶娘”
从中国的万里长城、古埃及金字塔等古代文明,到现代的诸多大型工程中都蕴涵了纳税人的力量,在当今的各项社会福利事业中,国家税收的作用功不可没。

美国学者霍姆斯曾说“税收是文明的对价”,一语道破了税收的本质。

人类的文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税收则是从智慧到文明的实现途径。

税收作为现代社会中纳税人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作为联系纳税人权利和政
府义务的纽带,以不可反驳的雄辩向世人展示着一个道理,纳税人有权监督政府所花的每一分钱。

正如马克思所说:“税收是喂养政府的奶娘”。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在纳税问题上中国人最有发言权,具有五千年纳税历史的民族,老百姓的纳税意识不可谓不强。

但为什么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深入人心的今天,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偷漏税现象,每年偷漏税额高达几千个亿,其他涉税违法犯罪如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出口退税、暴力抗税等案件也时有发生。

对此,常有人指责国人缺乏纳税意识。

难道我们五千年培养的纳税意识都荡然无存了吗?
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

所谓纳税意识,通常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税收的认识与评价程度以及正确履行纳税义务的自觉程度。

单纯的纳税意识只是片面强调应尽纳税义务,忽视了因纳税而应享有的权利。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因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脱离权利而一味强调纳税义务的纳税意识,只能是空中楼阁,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很难真正在人们的思想中确立。

纳税人的权利:知道自己交的钱是怎么花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有权要求税务机关对其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保密;有依法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有陈述权、申辩权以及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对税务机关、税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有权控告或检举。

纳税人有权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参与税法的制定;有权关注税收的用途并积极地对立法、执法、司法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

此外,纳税人在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还享有其他多方面的权利。

总之,纳税人应当是国家的主人翁。

正是他们缴纳的税款支撑了包括立法、行政、司法机构和警察、军队在内的整套国家机器的运转,并使国家能有财力为社会提供教育、环卫、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或服务。

纳税人有权知道自己交出的钱是怎样花的、花在哪里、花了多少、花的效果如何、该不该花和对财政支出过程的监督是否有力有效,公仆们则有义务向人民交待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结构,有关的项目和数字应当是具体的、细化的和准确的,有义务制造公共福利而不是公共祸害。

唯此,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不是一句空话。

纳税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税收征管人员文明服务。

纳税人是否拥有合法权利以及拥有什么权利,是衡量一个国家税收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

承认并维护纳税人的权利对税务机关来说,如同依法征税一样是义务。

“纳税人意识”缺位的原因:标语口号不能让人信服
首先,过分强调纳税的义务,宣传时过于注重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而忽略了纳税是纳税人通过支付一定的税金,来购买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本质。

这在市场等价交换意识已经深入人心的今天,只能引起纳税人对纳税的抵触心理。

长期以来,我国税收在征纳过程中,过分强调纳税人的义务,而对纳税人应享有的权利表述不详。

虽然有“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但“用之于民”的具体数据常常是缺失的,如何取,怎样用,到底与纳税人有何切身利害关系,纳税人并不清楚。

简单的“依法纳税光荣”类的标语口号,显然不能让纳税人信服。

次之,公职人员缺少“公仆意识”,某些国家行政机关公务人员的服务精神成为培养纳税人意识的障碍。

西方公民纳税意识很强,知道自己是纳税人,政府花的钱是自己的钱,应当为自己办事;政府也是以“为纳税人服务”而自我标榜的。

而我国少数机关部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公仆们”觉得自己所受俸禄是“国家的”,根本不把纳税人放在眼里,从未把纳税人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

甚至出现某地公安部门竟然连纳税人喊冤叫屈、上访告状都实行“双规”。

否则,予以治安处罚。

公务员花纳税人的钱时痛快极了,为纳税人服务时“条件”重重,缺少“公仆意识”。

第三,少数政府机关挥霍浪费。

当人们了解到我国每年有数千亿公款被吃喝玩乐和挥霍浪费后,更是产生了对纳税的抵触情绪。

2007年,全国人大代表刘满仓惊呼:“公务员一天的耗电量,普通百姓用19天。

”全国政协委员刘光复在发言中提到的数字更是令人咋舌:2006年各级政府官员公车私用费用达2000多亿元,几乎和2006年的国防开支相近。

据有人测算,许多公车真正用于公务的时间仅占1/3,其余时间分别被用于领导和司机的私事上。

由此产生的联想便是“我们纳税你享乐”。

第四,税务机关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阻碍纳税人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

虽然,目前税务部门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正在转变,也知道纳税人为国家作出了贡献,要为纳税人做好服务,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仍感觉欠缺。

实践中许多税务人员总是具有强烈的“权力意识”和“自我优越感”,他们把自己的征税当成理所当然而不容纳税人置疑,不向纳税人宣传解释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告诉纳税人应有的权利,也不说明具体的征税计算方法,工作态度恶劣。


外,当出现纳税条件相同纳税数额不同的情况时,守法的纳税人只会感到自己太傻或太亏,纳税光荣的意识和自觉纳税的热情受到严重挑战。

强化“纳税人意识”,不能失之于空泛的口号,而是要赋予其实实在在的内涵。

从政者的“纳税人意识”,就是要让纳税人有权知道税收的征收和使用情况;有权对税收的支配和使用建言献策;有权对税收的支配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有权对税收使用不当和违背多数纳税人意愿的支出提出批评。

尽管每年年初的各级“两会”,也都有听取审议财政报告的议程,但从愈演愈烈的公款消费中,从难以绝迹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中,可以看出,纳税人的这些权利的真正享有,还要有更多的制度保证。

把纳税人的权利落到实处,用实际的行动培养公民的“纳税人意识”。

(有关如何培养纳税人意识的内容,请登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