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指挥系统实训教学大纲
行车指挥教学大纲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行车指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使学生了解行车指挥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运行机制;(3)使学生熟悉行车调度、列车运行、车站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行车指挥工作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行车指挥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行车指挥概述(1)行车指挥的概念、原理和作用;(2)行车指挥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行车指挥的发展趋势。
2. 行车调度(1)行车调度原则和程序;(2)列车运行图编制;(3)列车运行调整;(4)列车运行监控。
3. 列车运行(1)列车运行基本概念;(2)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行时间;(3)列车运行安全;(4)列车运行故障处理。
4. 车站管理(1)车站组织结构;(2)车站客运组织;(3)车站行车组织;(4)车站设备管理。
5. 行车指挥设备与技术(1)信号设备;(2)通信设备;(3)自动售检票系统;(4)乘客信息系统。
6. 行车指挥案例分析(1)典型行车指挥案例分析;(2)行车指挥应急预案;(3)行车指挥事故处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行车指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行车指挥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行车指挥案例,使学生了解行车指挥的实际应用和解决方法。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行车指挥能力。
4.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
5.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进度安排1. 行车指挥概述(2课时)2. 行车调度(4课时)3. 列车运行(4课时)4. 车站管理(4课时)5. 行车指挥设备与技术(4课时)6. 行车指挥案例分析(4课时)五、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20%):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讨论表现等。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教学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教学标准课程名称: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代码:G20013课程类型:□A纯理论 B理实一体□C纯实践总学分: 3 总学时:48开课部门:经济管理学院教研室:旅游教研室一、前言1.课程性质《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通过向学生传授行车指挥与调度、车站及车辆段行车组织、列车运行图、常见行车事故分析等知识,使学生了解行车组织基本原理、ATC系统组成及作用、与车站有关的行车组织作业,掌握运行图的编制方法,为学生学习其他后续核心课程、顶岗实习打下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轨道交通企业基层员工应具备的行车组织相关工作能力。
2.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介绍正常情况下的行车指挥与调度、车站及车辆段行车组织、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及常见事故分析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行车组织基本原理、ATC系统组成及作用、与车站有关的行车组织作业,掌握运行图的编制方法等知识。
前修课程:《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等平行课程:《通信与信号》《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等后续课程:专业顶岗实习3.课程设计思路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
项目设计以典型的工业产品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坚持“边学边做”、“边做边学”为课程授课形式。
在课程实施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实例教学法、案例分析、项目指导、教学做一体、等方法,针对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实现相关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掌握。
轨道交通调度员-教学大纲
青岛交大教育培训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教学大纲一、职业名称(职业代码)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4-02-01-06)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力三、培训时长(培训等级)6个月/720课时(初级)四、培养目标通过本专业的学习,能正确识别列车运行图;掌握车站行车作业标准;熟悉接法列车作业及折返作业;编制调车作业计划及调车作业。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列车运行组织方式、行车组织原则;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与调度的基本方法;基本具有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的能力等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操作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达到车站值班员、行车调度员、站务员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
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城市、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忠于职责的工作作风,树立安全意识,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打好基础。
根据以上岗位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明确了本课程所需要知识、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要求。
五、职业范围六、教学目标本专业毕业生需具备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工作任务1.指挥和协调各行车岗位的运作;2.管理和执行列车运行计划;3.协调供电、环控等各岗位的运作;4.监控客流变化情况及系统运行状态,调整列车运行,处理紧急事件;5.组织设备检修以及施工、工程车运输作业;6.参与制定并落实重点运输任务的行车组织方案;7.上报、下达及发布运营相关信息;8.统计分析相关指标,填记台账。
(二)知识目标1.熟悉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所涉及到的车站、车辆、信号等知识;2.熟悉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原理、过程;3.掌握车站行车值班员、行车调度员行车组织工作。
(三)能力目标4.具备各行车工作岗位的基本操作技能;5.强化行车计划编制、行车调度、行车安全保障等技能;6.能在上级部门的指挥下正确操作车站相关行车设备,这事学生学习完本专业之后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与技能,对未来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中我们采取多种实训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这方面的能力;7.能根据已知资料编制列车运行图,并能够进行分析;列车运行图运营工作的综合计划,也是行车组织的核心知识。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教案 第8课 正常情况下的行车调度指挥工作
正常情况下的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第课8课题正常情况下的行车调度指挥工作课时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行车调度控制方式(2)掌握正常情况下的行车调度指挥工作能力目标:知道行车调度员应具备的素质、工作职责及调度指挥的基本原则素质目标: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自己的主观思想和行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行车调度控制方式教学难点:正常情况下的行车调度指挥工作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考勤(2 min)→互动导入(3min)→传授新知(50 min)→探索训练(30 min)→课堂小结(3min)→作业布置(2 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考勤(2 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互动导入(3 min)⏹【教师】讲述“任务导入”的内容(详见教材),并提出问题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思考行车调度员一天的工作内容有哪些?在正常情况下应如何开展行车调度指挥工作?⏹【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并板书:行车调度概述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行车调度员的工作内容、正常情况下的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等内容进行思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新知(50 min)⏹【教师】讲解行车调度控制方式、列车驾驶模式、正常情况下的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等相关内容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是指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控制中心、车站、列车采用一定的行车调度控制方式、列车驾驶模式,根据列车运行图中的运行计划组织列车正常运行。
一、行车调度控制方式(一)调度监督控制方式通过教师讲解、课堂互动、观看微课等方式,使学生了解行车调度控制方式、列车驾驶模式、正常情况下的行车调度指挥8第课正常情况下的行车调度指挥工作调度监督控制方式也称为人工调度指挥方式,它是指行车调度员只能工作等相关内容远程监控现场设备,不能直接控制的一种调度指挥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指挥系统实训教学大纲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指挥系统实训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实验课程编号:课程性质:技术专业课课程属性:工科非电子专业教材名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实验指导书名称: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指挥系统实训指导书课程总学时:56实验总学时:16开设实验项目数:8应开实验学期:第三、第四学期适应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控制先修课和: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行车组织、客运组织本大纲主撰人:审核人:负责人:一、课程的目标及基本要求在高等工科学校非电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是一门主要的实践性课程,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城市轨道车辆的使用流程,能够制定简单的紧急预- 1 -案,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信息化管理的构成及其运营特性,为学习后续的课程的专业知识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初步基础。
二、课程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营销策划、信息化管理、城市交通车辆的运用及乘务管理等内容。
(一)ATC设备操作1、通过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能够使用ATC设备对行车组织进行监督和控制操作。
(二)轨道交通车辆运用1、理解城市轨道车辆运用行车作业方式。
2、了解车辆段及停车场(线路、功能、位置)。
3、理解列车编组(原则),车辆检修修程、修制。
4、掌握车辆与行车组织的关系。
(三)事故救援1、了解事故产生的危险因素、事故的分类及其定。
2、了解事故救援(种类)。
3、掌握救援预案(组成要件),救援方式。
(四)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信息化管理1、了解信息传递系统运行的特点。
2、理解城市交通信息化系统中的薄弱环节。
(五)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营销策划- 2 -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营销策划的方式。
2、了解今后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营销策划的发展动向。
(六)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热点分析1、了解世界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发展动态与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本书紧扣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结合职业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教学实际进行编写,内容选“适度够用”为原则,主要包括行车组织概述、行车组织基础设备、行车组织基本原理、车站行车作业,辆段行车作业、施工作业组织和行车调度等内容,由浅入深,形式丰富,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指为教师的教学设计预留了合理空间。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现代化及计算机辅助调度相关知识,学会各项行车作业组织方法,达到对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多项实用技术的理论求握和实践的了解。
2.通过行车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合理编制运输计划和绘制基础的列车运行图,组织列车运行,实现运营工作安全、经济、合理地运行。
3.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与调度的基本方法,基本具有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的能力等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操作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达到车站值班员、行车调度员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
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沟通和合作的品质。
三、最低课时安排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最低总计学习课时为108课时。
各章节最低课时安排如下表所示:
四、教学内容
我们对本课程的具体授课内容会提供PPT,并在PPT中标明知识点讲述要点,详细内
容请参考PPT。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教学大纲
城市轨道交通⾏车组织教学⼤纲《城市轨道交通⾏车组织》课程教学⼤纲⼀、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门专业核⼼课,108学时,6.5学分,考试课。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正确识别列车运⾏图;掌握车站⾏车作业标准;熟悉接发列车作业及折返作业;编制调车作业计划及调车作业。
通过学习,使学⽣掌握列车运⾏组织⽅式、⾏车组织原则;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组织与调度的基本⽅法;基本具有⾮正常情况下的⾏车组织的能⼒等城市轨道交通⾏车组织的操作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达到车站值班员、⾏车调度员、站务员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
同时培养学⽣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忠于职责的⼯作作风,树⽴安全意识,发展学⽣的职业能⼒打好基础。
根据以上岗位⼯作任务进⾏职业能⼒分析,明确了本课程所需要知识、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要求。
⼆、课程教学⽬标(⼀)知识⽬标1、熟悉轨道交通⾏车组织所涉及到的车站、车辆、信号等知识;2、熟悉轨道交通⾏车组织原理、过程;3、掌握车站⾏车值班员、⾏车调度员调的⾏车组织⼯作。
(⼆)能⼒⽬标1、具备各⾏车⼯作岗位的基本操作技能;2、强化⾏车计划编制、⾏车调度、⾏车安全保障等技能;3、能在上级部门的指挥下正确操作车站相关⾏车设备,这是学⽣学习完本课程之后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与技能,对未来职业⽣涯有很⼤帮助,在学习中我们采取多种实训的⽅式,帮助学⽣培养这⽅⾯能⼒;4、能根据已知资料编制列车运⾏图,并能够进⾏分析;列车运⾏图运营⼯作的综合计划,也是⾏车组织的核⼼知识。
在教学中,要求学⽣会读图识图,并要求学⽣根据已知资料绘制列车运⾏图,不仅要会⽤电脑⽣成列车运⾏图,⽽且需要掌握⼿⼯绘制列车运⾏图技术;5、能排列进路,办理接发车作业;6、能进⾏简单的列车调度指挥⼯作;7、能够进⾏各项施⼯计划的组织;能现场⼈⼯办理进路。
(三)素质⽬标1、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知礼守信;2、团队精神、协调⼯作,与他⼈合作;3、认真细致,精益求精;4、安全意识。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教学大纲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全面理解和掌握,使其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提供专业人才支持。
二、教学内容1. 基础知识a.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述b.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原理与技术c.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d.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2. 行车组织a. 轨道交通行车规章制度解读b.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解析c. 轨道交通列车间隔控制与调度d.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行组织3. 信号与通信系统a.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b. 列车联锁系统c. 通信与调度系统4. 突发情况应对与处理a. 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处理流程b. 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措施c. 地铁列车故障与急修5. 客户服务与管理a.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服务规范b. 乘客安全与行为管理c. 问题处理与客户满意度管理三、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基础知识和行车组织原理,提供学生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利用模拟设备进行操作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和应急处置的实际操作。
3.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现场,了解实际运营情况,加深对行车组织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课程设计项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一份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方案,并进行口头和书面报告。
3. 实践操作评估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五、教材1. 主教材:《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与管理教程》六、参考文献1. 曹彬.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与管理[M].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4.2. 王朝.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M].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6.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讲授(4周)2. 第二阶段:行车组织与调度技术讲解与实践(6周)3. 第三阶段:信号与通信系统讲解与实践(5周)4. 第四阶段:突发情况应对与处理(3周)5. 第五阶段:客户服务与管理(2周)八、教学团队本课程由经验丰富的轨道交通行车组织与管理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进行授课与指导。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调度指挥培训教材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调度指挥培训教材培训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员对列车调度指挥工作有全面认识。
使学员了解调度工作制度;掌握正常情况下调度指挥的方法程序;掌握非正常情况下调度指挥的技巧;掌握列车清客、小交路运行及清客的时机及作业程序;了解列车调度员与相关岗位的工作接口。
第一节调度工作制度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组成复杂、技术密集,各工作环节紧密联系、协同动作,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必须实行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
运输调度正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日常运输工作的指挥中枢,凡与运输有关的各部门、各工种都必须在运输调度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日常生产活动。
列车调度的基本任务是:科学合理地组织客流,经济合理地使用车辆及其他运营设备,与运营有关的各部门紧密配合、协同动作,确保列车按图运行,完成运营生产任务,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活服务。
一、调度日常工作制度日常工作制度包括交接班制度、文件传阅制度、员工大会制度、调班申请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
(一)交接班制度交接班会在调度工作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当班的调度人员必须提前到岗,全面了解上一班需要跟进的工作和本班的生产任务。
接班值班主任主持召开交接班会,听取各岗位的汇报,布置本班的工作重点,分配工作任务,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
(二)文件传阅制度当值人员必须按时传阅最新文件,进行学习、贯彻文件的相关精神。
在传阅文件后,当值人员应按要求签名并注明日期。
(三)员工大会制度每月月初召开一次全体员工大会,总结上月的工作情况,并布置本月的工作任务,对重点工作内容提出具体要求,同时传达上级(公司或部门)会议精神。
(四)调班申请制度调度岗位轮值必须按照排班表进行,遇特殊情况无法按照班表上班时,应与相同岗位的同事协商,双方一致同意调班后,由申请人填写《调度员调班申请表》,经双方值班主任同意后调班。
(五)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例会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演练制度、事故分析制度。
(六)安全例会制度每月月初召开一次安全例会,总结上月的安全工作情况,对上月发生的故障、事件和事故处理进行分析和学习,同时布置本月的安全工作任务,对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提出具体要求,同时传达上级(公司或部门)安全会议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指挥系统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
实验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技术专业课
课程属性:工科非电子专业
教材名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
实验指导书名称: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指挥系统实训指导书
课程总学时:56
实验总学时:16
开设实验项目数:8
应开实验学期:第三、第四学期
适应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控制
先修课和: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行车组织、客运组织
本大纲主撰人:审核人:负责人:
一、课程的目标及基本要求
在高等工科学校非电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是一门主要的实践性课程,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城市轨道车辆的使用流程,能够制定简单的紧急预
案,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信息化管理的构成及其运营特性,为学习后续的课程的专业知识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初步基础。
二、课程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营销策划、信息化管理、城市交通车辆的运用及乘务管理等内容。
(一)ATC设备操作
1、通过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能够使用ATC设备对行车组织进行监督和控制操作。
(二)轨道交通车辆运用
1、理解城市轨道车辆运用行车作业方式。
2、了解车辆段及停车场(线路、功能、位置)。
3、理解列车编组(原则),车辆检修修程、修制。
4、掌握车辆与行车组织的关系。
(三)事故救援
1、了解事故产生的危险因素、事故的分类及其定。
2、了解事故救援(种类)。
3、掌握救援预案(组成要件),救援方式。
(四)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信息化管理
1、了解信息传递系统运行的特点。
2、理解城市交通信息化系统中的薄弱环节。
(五)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营销策划
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营销策划的方式。
2、了解今后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营销策划的发展动向。
(六)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热点分析
1、了解世界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发展动态与趋势。
2、了解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发展的难点与重点。
我校本课程总学时为56学时,应开设实验为8个(每个实验2学时)。
三、适用专业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控制。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本课程以实验为主,课程负责教师首先需向学生介绍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方式、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
(2)本课程以基础性实验为主,学生根据各个实验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并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前学生必须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的目的和原理,明确本次实验中要测定的数据。
教师需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合格后,学生才能开始做实验。
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勤于动手,细心操作,准备记录原始数据,经教师检查并签名,实验及其原始数据记录才有效。
五、主要仪器设备
应用服务器列车控制系统、中央本地操作站、列车运行计划编辑工作站。
六、考核与实验报告
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方式。
每个基础实验的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指挥实训评分标准(总分为10分)
七、实训项目设置与内容
实训项目一:
1.实训名称:车站值班员与OCC控制中心控制权转换
2.实训性质:验证
3.实训类别:专业实验
4.实训学时:2
5.每组人数:2
6.开出要求:必做
7.实验内容:在正常情况下及非正常情况下的控制权转换的操作
8.实验目的:
(1)掌握在正常情况下及非正常情况下的控制权转换的操作。
(2)掌握控制权转换过程中的显示状态及意义。
9.主要仪器设备及套数:应用服务器列车控制系统、中央本地操作站、列车运行计划编辑工作站一套
10.所在实验室:实验室三楼城市轨道沙盘实验室
实验项目二:
1.实验名称:车站值班员对信号机、道岔、轨道区段元素的单独操作
2.实验性质:验证
3.实验类别:技术专业实验
4.实验学时:2
5.每组人数:2
6.开出要求:必做
7.实验内容:车站值班员对信号机、道岔、轨道区段元素的单独操作
8.实验目的:
(1)掌握对信号灯的各项操作,明确其显示意义。
(2)掌握对道岔的各项操作,明确其显示意义。
(3)掌握轨道区段的各项操作,明确其显示意义。
9.主要仪器设备及套数:应用服务器列车控制系统、中央本地操作站、列车运行计划编辑工作站一套
10. 所在实验室:实验室三楼城市轨道沙盘实验室
实验项目三:
1.实验名称:车站值班员手动办理和取消进路
2.实验性质:验证
3.实验类别:技术专业实验
4.实验学时:2
5.每组人数:2
6.开出要求:必做
7.实验内容:车站值班员手动办理和取消进路
(1)掌握在正常情况下手动办理和取消进路。
(2)掌握在非正常情况下(故障)手动办理进路。
9.主要仪器设备及套数:应用服务器列车控制系统、中央本地操作站、列车运行计划编辑工作站一套
10. 所在实验室:实验室三楼城市轨道沙盘实验室
实验项目四:
1.实验名称:车站值班员扣车、紧急停车实验
2.实验性质:验证
3.实验类别:技术专业实验
4.实验学时:2
5.每组人数:2
6.开出要求:必做
7.实验内容:车站值班员扣车、紧急停车操作
8.实验目的:
(1)掌握在非正常情况下紧急停车的操作及相应显示。
(2)掌握在非正常情况下扣车作业的操作及取消。
9.主要仪器设备及套数:应用服务器列车控制系统、中央本地操作站、列车运行计划编辑工作站一套
10. 所在实验室:实验室三楼城市轨道沙盘实验室
1.实验名称:计划图手动编辑调整
2.实验性质:验证
3.实验类别:技术专业实验
4.实验学时:2
5.每组人数:2
6.开出要求:必做
7.实验内容:计划图手动编辑调整
8.实验目的:
(1)掌握手动绘制列车运行图和折返计划。
(2)掌握调整和增开列车计划。
9.主要仪器设备及套数:应用服务器列车控制系统、中央本地操作站、列车运行计划编辑工作站一套
10. 所在实验室:实验室三楼城市轨道沙盘实验室
实验项目六:
1.实验名称:C-LOW集中对车站的信号操作
2.实验性质:验证
3.实验类别:技术专业实验
4.实验学时:2
5.每组人数:2
6.开出要求:必做
7.实验内容:C-LOW集中对车站的信号操作
8.实验目的:
(1)掌握C-LOW上对联锁、进路、轨道区段、道岔、信号的操作。
(2)掌握C-LOW上对车站的操作。
9.主要仪器设备及套数:应用服务器列车控制系统、中央本地操作站、列车运行计划编辑工作站一套
10. 所在实验室:实验室三楼城市轨道沙盘实验室
实验项目七:
1.实验名称:C-LOW远程遥控办理进路
2.实验性质:验证
3.实验类别:技术专业实验
4.实验学时:2
5.每组人数:2
6.开出要求:必做
7.实验内容:C-LOW远程遥控办理进路
8.实验目的:
掌握C-LOW进路的办理和取消。
9.主要仪器设备及套数:应用服务器列车控制系统、中央本地操作站、列车运行计划编辑工作站一套
10. 所在实验室:实验室三楼城市轨道沙盘实验室
实验项目八:
1.实验名称:C-LOW模拟故障设置及恢复
2.实验性质:验证
3.实验类别:技术专业实验
4.实验学时:2
5.每组人数:2
6.开出要求:必做
7.实验内容:C-LOW模拟故障设置及恢复
8.实验目的:
(1)在C-LOW上对信号机设置故障及故障排除操作。
(2)在C-LOW上对道岔设置故障及故障排除操作。
(3)在C-LOW上对轨道区段设置故障及故障排除操作。
9.主要仪器设备及套数:应用服务器列车控制系统、中央本地操作站、列车运行计划编辑工作站一套
10. 所在实验室:实验室三楼城市轨道沙盘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