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简史

合集下载

一战简史战争与科学技术的合作

一战简史战争与科学技术的合作

一战简史战争与科学技术的合作一战简史:战争与科学技术的合作战争是人类社会中最严重、最惨烈的冲突形式之一,它不仅造成了无数生命的损失和财产的破坏,更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

在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战争的制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简要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战争中科学技术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其对战争的影响。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时间长达四年,从1914年到1918年,波及全球。

导致这场战争的原因众多,包括欧洲主要强国之间的政治纷争、经济竞争以及民族主义、帝国主义思潮的蔓延等。

随着战争爆发,各国相继加入,形成了军事集团之间的对抗。

这场战争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军队采用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性杀伤性武器,对参战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影响。

二、科学技术合作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科学技术合作成为各个国家争取胜利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时,众多科学家以及工程师致力于研究和应用新的科技成果,为各国战争提供技术支持。

科学技术的合作既包括军事领域的技术创新,也包括工业和医疗领域的技术进步。

在军事领域,科学家们研发了新型武器,如机枪、毒气、坦克等,它们改变了传统战争的面貌。

机枪的诞生使得火力集中,进攻方需要进行更加谨慎的计划和行动。

毒气的使用则对壕沟战的局限性进行了冲破,给敌方士兵带来了巨大威胁。

而坦克的问世则为地面战争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强大的火力和难以摧毁的装甲极大地提高了机动性和防御能力。

除了军事领域的技术创新,科学技术合作在工业和医疗领域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工业上的创新使得战争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各国能够迅速生产军事装备和供应线后勤保障,保持长期战争的持续性。

医疗技术的进步也降低了战争伤亡率,例如伤员救护和手术技术的改进、抗生素的应用等,都有效地拯救了更多的生命。

三、科学技术合作对战争的影响科学技术合作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深远。

首先,新型武器的问世改变了战争的本质,使得战略战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中东战争简史

中东战争简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对波斯湾及其沿岸的酋长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在这场争夺战中,英国是最大的赢家,先后强迫阿曼、巴林、麦什哈特阿曼(即现在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和卡塔尔等各酋长国缔结了一系列保证英国享有垄断特权的协定,把波斯湾各酋长国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或保护国,把波斯湾视为“英国的内湖”。中东的许多国家例如伊拉克、巴勒斯坦、黎巴嫩、约旦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仍然是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但在该帝国土崩瓦解之后,这些国家纷纷沦为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就是伊朗也没有摆脱这种命运,沦为英国的半殖民地。另外应该单独提及的就是沙皇俄国。在17世纪末,沙俄仍然是一个内陆国家。为了开辟一条从黑海通往地中海的通道,沙俄占领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预谋已久。1851到1853年,沙俄借口基督教“圣地”所谓的监护权,对土耳其施加压力,要求土耳其承认其对土耳其基督教徒有监管权,企图干涉土耳其内政,进而占领两海峡。但由于英、法的干预,沙俄的计划受挫。在情急之下,沙俄先后两次发动对土动武,但均已失败告终。但随后的《圣斯蒂发诺和约》却使沙俄达到了占领土耳其的目的。由于沙俄占领两海峡的预谋没有达成,矛盾不断加深,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火种。
二、 中东内部虎虎相争
(一)两伊战争这是在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爆发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这场战争又被称为“第一次波斯湾战争”(相对于1990-1991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导致的“第二次波斯湾战争”或“海湾战争”而言)。战争的起因是由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Shatt al-Arab水道。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而在 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领导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对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的军力。另外,Shatt al Arab 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两伊战争引起国际社会极大关注。为使这场战争早日结束,联合国、伊斯兰国家、不结盟运动及有关大国对两伊进行了大量调解工作。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结束两伊战争的第598号决议。决议要求两伊立即停战,把一切军队撤到国际边界内;联合国秘书长派观察员监督停火与撤军;交战双方释放和遣返战俘;委托一公正机构调查冲突责任问题;在适当国际援助下进行战后重建工作;就一切未决问题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全面、公正和体面的解决方案。伊拉克当即表示接受这项决议,伊朗开始既不接受也不拒绝,直至1988年7月才正式表示接受。8月,两伊实现陆、海、空全面停火,随即在联合国秘书长主持下,两伊开始直接谈判,讨论落实安理会第598号决议有关的问题。战争使两个国家都受到惨重损失,经济发展停滞,石油出口加少,死伤人数以百万计。伊拉克因此也积累了大量的债务,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140亿美元。这也是后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状况。这场战争是二战以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具体伤亡数字有很多说法,一般认为死亡人数为一百万人左右。伊拉克军队由战前的24万人发展到战后的120万人。

一战简史战争发

一战简史战争发

一战简史战争发第一章世界大战的爆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这场战争是20世纪最具毁灭性的冲突之一,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巨大伤亡和破坏。

战争的爆发可以追溯到几个主要的原因。

一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竞争。

欧洲列强争夺殖民地和资源的利益使得紧张局势逐渐升级。

尤其是德国和英国等国家之间的竞争最为激烈。

二是军备竞赛。

在战争爆发前的几十年里,各国军事实力的迅速发展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军备竞赛。

军事技术的飞速进步增加了战争爆发的可能性。

三是各国的同盟体系。

欧洲列强之间的同盟系统错综复杂。

各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纷纷签订了各种军事和政治同盟,使得一旦战争爆发,连锁反应会很快席卷整个欧洲。

第二章各国的参战和军事行动一战爆发后,各国迅速加入战争,形成了两个敌对的阵营。

协约国包括英国、法国、俄国等国家,而同盟国则有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等国家。

战争初期,德国通过闪电战战术,迅速攻占了比利时和法国的大部分领土。

然而,在马恩河战役中,法国军队顽强抵抗,成功挡住了德国的进攻,使得战线陷入僵持。

随后,战争扩大到了其他地区。

在东线,俄国对奥匈帝国发起进攻,并取得了一些胜利。

在海战中,英国的海军力量有效封锁了德国的海上交通。

随着战争的进行,战线逐渐转移到了西线。

英国和法国采取了持久的战术,通过防线的建设和大规模的冲锋战,逐渐击退了德军。

在1918年,盟军展开了以索姆河战役和阿米安斯战役为主的反攻行动,将德军逐渐挤压回境内。

第三章使用的武器和战争的影响一战是工业化战争的典型代表,各种新型武器的使用使得战争的伤亡和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在陆地上,各国大量使用了机枪、毒气和坦克等新式武器。

机枪的出现使得战场上的步兵遭受了巨大伤亡,毒气的使用更是导致了大量士兵的中毒和死亡。

坦克的出现则改变了地面战争的格局,成为战场上重要的装备。

在空中,双方使用了飞机和气球进行观测和轰炸。

尤其是飞机的运用,对战争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空中的战斗成为一战的新特点。

《战争简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战争简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战争简史》试题库一、概念题1、阵式作战2、阵地战3、机械化战争4、核战争5、信息化战争6、制信息权二、填空题(每空1分)1、中国考古证实的最古老的兵器是。

2、的广泛应用,使冷兵器得到了普及,冷兵器战争的规模迅速扩大。

3、春秋时期,中国军队编制的最小单位是。

4、历史上,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是中国的《》和《》。

5、欧洲历史上,最早而又最杰出的军事家是。

6、武王发动了灭亡了夏王朝,建立了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

7、古代(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军事发明是。

8、冷兵器时代射程远、精度高的兵器是。

9、历史上,最古老的兵种是10、在古代历史上,与《孙子兵法》齐名的是。

11、在古代,出现最早的作战方式是。

12、19世纪末,的出现是枪发展的一次巨大飞跃。

13、在近代火炮发展史上,射程最远的火炮是德国制造的“”。

14、近代军事组织之父,也被称为炮兵之父的是。

15、导弹出现以前,海上主要交战的武器是火炮和。

16、拿坡仑在其一生的军事生涯中,每每以少胜多,取得辉煌军事成就,其最成功的一点就是运用了这一原则。

17、热兵器的发展简化了武器的种类,基本为,它朝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小型化的枪;一个是巨型化的炮。

18、热兵器的发展简化了武器的种类,基本为管形火器,它朝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一个是。

19、和结合是冷、热兵器的最佳结合。

20、有人认为:和的发明比20世纪出现的高爆弹、飞机、坦克对当代产生的影响还大。

21、铸铁技术的出现使火炮可以向巨型化方向发展,并出现了三类火炮:第一类是,类似于现代的加农榴弹炮;第二类是,即榴弹炮的原型;第三类是一种炮管管壁较薄,弹道较高的炮,为,是迫击炮的雏形。

22、欧洲近代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是。

23、热兵器时代,出现了新的步兵——。

24、热兵器时代,出现了火枪兵、、等新的兵种,以及海军。

25、16世纪初,战船上开始设置“”后,可以在战船上设置多层大量的火炮,从此,进入到海上炮战时代。

二战简史

二战简史

4月14日,英法联军在挪威登陆, 但为时已晚
征服荷兰、比利时
德军攻占波兰后,根据既定癿打击顺序,下一攻击目标将是西欤。 1940年5月9日,德国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對大将下达了迚攻西欤癿 命令:“元首兺国防军最高司令决定:5月10日5时45分収劢迚攻,迚攻代号 为‘但泽’戒‘奥格斯堡’。”弼日下午13时30分,德军全部迚入往命状态。 弼晚,德国如同在迚攻波兰前制造癿格莱维茨电台事件一样,派飞机对 德国癿一所大学城弗莱堡迚行恐怖袭击,一所女子寀宿丨学呾一所医院被炸 毁,死伡数百人。德军统帅部反诬这次袭击系比利时呾荷兰所为,以此为借 口亍5月10日凌晨向这两丧丨立国家収劢迚攻。 5月10日,荷兰呾比利时驻柏林公使试图把抗议德军入侵癿照会交给德 国外交部,但遭拒绝。荷兰女王威廉明娜在弼天収表声明,“对这一叱无前 例癿背俆弃丿呾破坏文明国家间一切正常兲系癿行为提出愤怒抗议。” 荷、比两国在遭到德军入侵后,迅速向英法求援,但联军抵抗乏力,德 军迚展神速。
1940年5月15日,荷军总司令亨利 · 捷哈 德 · 温克尔曼要求部下放下武器宣布投降
5月10日5时30分,德军对比利时収劢突然袭击。8时30分,德驻比利时 大使馆向该国外交部递交照会,声称,为了在西斱大国入侵比利时、荷兰、 卢森堡前先収制人,德军“被迫”用武力来“俅证”它们癿丨立。德国政府 建议,比利时应为自身利益着想,停止一切抵抗,德国将俅证比利时在欤洲 呾殖民地癿领土完整,否则比利时将並失独立。比利时对德国癿戓争威胁呾 侵略提出强烈抗议,决心俅卫自己癿国家。 不入侵荷兰一样,德军对比利时癿迚攻也采叏了地空卋同。在德第6集团 军猛突比利时边防线癿同时,300名德国空降兵悄悄在阸對贝特迈河附迉着 陆,丌等比军挄劢电钮炸桥,就抢占了迈河上癿三座大桥。 埃本—埃马對要塞癿防御工事建在 山上,由1200人守备,要塞养暗孔寁布, 火力强大,粮食弹药供给充足,且整体采 用钢筋混凝土呾装甲结构,监规着马斯河 呾阸對贝特迈河上癿一切桥梁。比军讣为, 它比马其诺防线戒齐格菲防线上癿仸何工 事都更加坒固,可以长期坒守。 然而,戓争经迆即大出比军意料。 10 日凌晨由一名上尉挃挥癿、经迆模拟训练 癿75名德国空降兵分乘9架滑翔机悄悄降 落在要塞顶部,仁以死6人,伡19人癿代 德国步兵从比利时工兵破坏的桥梁上越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价,就轻而易丼地攻兊了这丧号称欤洲最 运河,进攻比利时 难攻兊癿工事。随后,阸對贝特迈河—马 斯河防线全面瓦解。

一战简史

一战简史

一战简史1914~1918年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这场帝国主义战争历时4年3个月,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

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

大战根源和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时期,各国金融寡头为获取更大利润、掠夺别国财富而进行的实力较量。

它是由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为谋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决战。

经济和政治根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大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的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已达到很高程度。

各国金融寡头凭借雄厚的资本力量,实际上成为这些国家的统治者。

各国政府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

各资本主义强国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

世界领土被瓜分殆尽。

但帝国主义列强占有的殖民地很不均衡。

老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去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德国、美国、日本三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还没有殖民地。

德、美、日不满意这种状况,要求以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1898~1905年间连续发生美西战争、英布战争和日俄战争。

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

为了转嫁危机,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扩军备战,企图以发动对外侵略战争解决国内危机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与法、英,俄国与奥匈矛盾加剧。

1873年,德、奥、俄三国建立三皇同盟。

俄土战争后,德国宰相O.von俾斯麦于1878年主持召开柏林会议,使俄国在巴尔干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引起俄国对德国的怨恨,三皇同盟破裂。

1879年,德国与奥匈正式订立军事盟约。

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

战争简史复习提要

战争简史复习提要

战争简史复习提要第一章:战争简史概述1、战争:敌对双方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使用武力进行的激烈的军事对抗活动。

2、战争起源:真正意义上的战争主要是原始社会末期,即父系氏族公社的出现,私有制的存在到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人与人之间的暴力行为注入了经济、政治内容,战争的本质要素得以全面生成,并第一次从生产实践活动中分离出来。

3、战争的根源:在阶级社会,产生战争的根源,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反动的政治统治和对抗性的经济利益冲突。

4、战争本质:战争是政治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战争行动是阶级的政治通过武装斗争手段的继续。

5、战争的性质:战争的性质有政治决定,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

6、战争观:是人们对战争问题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战争观受阶级立场、世界观和人们的认识能力等因素的制约。

7、无产阶级战争观的主要内容: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私有制引起了战争,并且会永远引起战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的工具、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战争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两类,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只有完全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消灭了帝国主义,实现了共产主义,才能使人类进入永久和平的世界。

8、战争目的:包括政治目的、经济目的、军事目的。

每一场战争敌对双方,都有它特定的目的。

无论以何种目的为主,都要通过达成战争的军事目的去实现。

确定一场战争的目的,是战略决策的核心内容。

第二章:冷兵器战争1、冷兵器战争:主要指农业时代,以青铜、钢铁等金属装备为主战兵器的战争。

时间跨度为(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15世纪)2、冷兵器战争后期,出现了以拜占庭帝国为中心的西方战争舞台和以中国唐宋王朝为中心的东方战争舞台。

3、冷兵器杀伤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人的体能,体能是冷兵器时代能量释放的基本形态。

4、春秋时期,赵国推行“胡服骑射”,大力发展骑兵。

5、冷兵器战争的主要特征:1)战争规模较大;2)兵种建制上主要是以步兵和骑兵为主;3)武器装备以铜制或青铜制、铁制兵器为主;4)、战略战术趋于成熟6、汉匈之战的主要历史过程:2)公元前201年,匈奴单于冒顿趁中原元气未复,入侵山西,围攻太原。

抗日战争简史

抗日战争简史

1937年7月7日夜, 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 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 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 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 29军奋起抵抗。中国抗 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 8月13日,日军又进攻 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 的顽强抵抗。至此,中国 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 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 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 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 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 龙江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 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东北人民和东北 抗日联军同日寇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战斗,是20世 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 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有不可磨灭的伟 大功绩,他们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艰苦斗争牵制了数十 万日伪正规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但在19 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前,还未能形成全国性的 民族战争。
这是东北抗日联军 骑兵部队。
图为描绘抗日联军艰 苦斗争的油画。
这是“东北抗日联军”在长达14年 这是“东北抗日联军”在长达14年 的殊死斗争中,涌现出的著名 英烈:“抗联” 英烈:“抗联”第一路军总指 挥杨靖宇(左上)1940年陷入 挥杨靖宇(左上)1940年陷入 重围后毅然自尽殉国;第二路 军副总指挥赵尚志(左下) 1942年血洒疆场;第三路军总 1942年血洒疆场;第三路军总 指挥李兆麟(右上)战功卓著, 1946年被暗害;女英雄赵一曼 1946年被暗害;女英雄赵一曼 (右下)在日寇酷刑折磨下坚 贞不屈,于1936年慷慨就义。 贞不屈,于1936年慷慨就义。
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 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 据地的扩大,使日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些大城市,广大 农村均控制在以八路军、新四军为主的中国军队手中。在此阶段,日本的侵 华方针有了重大变化: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 四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日本侵略军集中了大 部分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 的“大扫荡”。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艰苦的斗争,坚决地进行反“扫荡”、 大扫荡”。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艰苦的斗争,坚决地进行反“扫荡” 反“蚕食”斗争,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在日本政府的诱 蚕食” 降下,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投降。1940年3月,他 在南京 成立了伪国民政府,组织伪军,协同日本侵略军进攻抗日根据地。同时,国 民党的反共倾向也日渐增长,蒋介石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民党的反共倾向掀起了三次 反共高潮,妄图消灭共产党和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坚持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领导解放区军民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一面抗击日伪军的“大扫荡” 一面抗击日伪军的“大扫荡”,一面打退了国民党的三次反共高潮,巩固和 发展了抗日根据地。

二战简史论文

二战简史论文

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战争,先后共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0余万人,这场战争就是著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历史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又使这一矛盾进一步加剧。

为摆脱危机而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德、意、日三国,相继发动了局部侵略战争,最后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国家集团发动的,它们的目的,不仅在于争夺殖民地,而且在于确立自己的世界霸权,奴役世界各国人民。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各国免于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毁灭。

这是不幸中的幸事。

然而,战争也促进了军事科学的发展,战后这些科技被大量运用在军事及民事建设中,大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毫无例外,中国也卷入了这场世界浩劫中。

自1931年以来,中国人民都在积极的坚持同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斗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

中国人民首先举起反抗日本军国主义的战旗,持续时间最长,付出代价也最大。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也为世界法西斯同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对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并肩战斗的结果。

一战简史战争中的人道主义援助与救济

一战简史战争中的人道主义援助与救济

一战简史战争中的人道主义援助与救济第一部分:战争的背景与影响20世纪初,世界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

政治上的紧张局势、民族主义情绪的抬头以及帝国主义的竞争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战争开始后,卷入其中的各个国家和地区都经历了严重的破坏和人道主义危机。

本文将探讨一战中的人道主义援助与救济措施,以及它们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红十字会的崛起与组织在一战爆发之前,人道主义援助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体系。

然而,随着战争的爆发,红十字会迅速崛起并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救援组织之一。

红十字会通过组织志愿者、筹集物资和提供医疗服务等方式,帮助战火中的受害者和难民。

同时,红十字会也与各国政府和军队合作,提供战地医疗援助,并传达关于战俘待遇的国际准则。

第三部分:人道主义援助的挑战与创新然而,一战中的人道主义援助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战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复杂性,使得援助组织在物资供应、医疗服务和救济工作等方面面临巨大的压力。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援助组织不断创新,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红十字会在一战中首次使用了飞机来进行医疗疏散,这极大地提高了救援的效率和范围。

第四部分:战后重建与人道主义援助一战结束后,各个战胜国都面临着庞大的重建任务。

人道主义援助在战后的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援助组织通过提供物资、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战争受灾地区恢复生活,重建基础设施以及重建经济。

此外,红十字会还与其他组织合作,为战争残疾人、战争遗孤和难民提供援助和支持。

第五部分:人道主义援助的影响与启示一战中的人道主义援助不仅仅在战争期间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未来的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产生了深远影响。

援助组织的创新和经验为后来的救援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此外,红十字会等组织也通过战后的重建工作,加强了国际合作和协调,为避免未来的人道主义危机奠定了基础。

结论:人道主义援助与救济在一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未来的援助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尽管在战争中面临了种种困难和挑战,人道主义援助组织通过创新和合作,为战争受灾地区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英阿马岛战争

英阿马岛战争

2
三、英阿参战兵力 这次战争中,阿方参战兵力65000人左右,约 占其总兵力的36%。海空军主力基本出动,计有作 战舰艇和辅助船只33艘,12万吨,参战飞机350 (250)余架,地面部队约13000余人。英方参战兵力 共约35000人,占其总兵力的8%。参战的各型舰船 118艘,100余万吨;各型飞机340余架,其中作战 飞机270(120)余架。地面部队共9000余人。从数量 上看,阿军在总兵力、地面部队和空军力量上占优 势。英军在海军力量上占优势。 1982年4月2日和3日,阿军先后占领了马岛的阿根 廷港(斯坦利港)和南乔治亚群岛,马岛战争爆发

中外重要战争简史
9
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中发挥的重大作用表现在:英军 只用2枚“虎鱼”式线导鱼雷就击沉阿1艘巡洋舰;阿 “超级军旗”式战斗轰炸机在距目标48公里处发射1 枚“飞鱼”导弹(20万美元),将英国3500吨的“谢 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2亿美元)击沉.。由此可见 ,由于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海战 样式,使战术理论及兵力、兵器的配置都发生了一系 列的重大变化。 四、采取多种措施,达成登陆战役的突然性 1、精选登陆点,达到出其不意 2、运用各种谋略手段进行欺骗
中外重要战争简史
11
复习题

1、马岛战争爆发的原因? 2、英军在马岛战争采取的战法? 3、阿军击沉“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给 人的启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外重要战争简史
12
中外重要战争简史
3
第二节 战争经过
一、第一阶段(4月2日—3日) 1、英阿大战在即 4月2日,阿占马岛的消息传到伦敦后,英国政 府立即召开内阁会议,做出了同阿根廷断交、并派 出特混舰队收复失地的决定。4月3日,英国成立了 以撒切尔夫人为主席的战时内阁, 50岁的海军少将 伍德沃德和54岁的海军陆战队少将穆尔,分别被任 命为特混舰队司令和登陆部队司令。英军统帅部迅 速调集三军主力并征用大量商船,组成一支特混舰 队开赴南大西洋战区。其编内包括小型航母和其他 大中型战舰70余艘,辅以补给舰船共100余万吨。

中国战争简史(精心整理1000多场战争名称与时间,请收藏)

中国战争简史(精心整理1000多场战争名称与时间,请收藏)

中国战争简史(精心整理1000多场战争名称与时间,请收藏)中华文明是世上唯一的统一、连续的文明。

中国是一个在战火中成长的文明古国,截止公元1988年,有记录的战争就有1600多场。

我们并不好战,但也绝不惧怕战争。

我们没有侵略之心,但有必死的卫国之志: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今天,我就为朋友们盘点中国历史上“有名有姓”的战争。

上古-夏朝(-前16世纪)中国的上古时期,被定义为夏朝之前的历史时期。

我们对那个时期的认知,主要来源于传说。

或许那个时代有它独特的记录方式,只是我们一无所知而已。

这一段时期非常漫长,我们无法确知到底从何时开始。

大约距今5000年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原始部落时期。

有了部落,集体之间的摩擦就会增加,个人之间的打架,就逐步上升成为了战争。

我们已知的上古时期战争,一共有26场。

我相信还有很多没有被记录下来。

但仅从这有限的几场战争,我们还是可以一窥端倪:这些战争中,禹之前有8场,禹帝期间有2场,而夏王朝时期,一共有16场。

从夏王朝开始,中国的大地上,人心越来越不安定,文明的发展,同时也让战争鲜活了起来。

神农氏1.前30世纪:神农氏攻斧燧氏之战2.前26世纪:黄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战3.前26世纪:阪泉之战4.前26世纪:涿鹿之战5.前25世纪:颛顼与共工之战6.前24世纪:帝喾攻共工之战7.前23世纪:尧攻驩兜丹水之战8.前22世纪:舜攻三苗之战9.前22世纪:禹攻共工之战10.前22世纪:禹攻三苗之战11.前21世纪:夏启攻益之战12.前21世纪:甘之战13.前21世纪:夏启攻西河之战14.前20世纪:夏胤攻羲氏和氏之战15.前20世纪:夏相攻东夷之战16.前20世纪中后期:浇灭相之战17.前19世纪:夏少康复国之战18.前19世纪后期:夏少康灭浇之战19.前19世纪后期:夏季杼灭豷之战20.前19世纪后期:夏伯靡灭寒浞之战21.前19世纪后期:夏季杼攻东夷之战22.前18世纪:洛伯与河伯之战23.前17世纪:商上甲微灭有易氏之战24.前17世纪:夏不降攻九苑之战25.前16世纪:夏桀攻有施氏之战26.前16世纪:夏桀攻有缗氏之战商王朝(前16世纪—前11世纪)时间进入到商王朝,依然属于我们的传说时代,我们还是无法确知纪年,也无法把每一件大事对应到具体的年代。

10分钟轻松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简史、重点、趣闻)

10分钟轻松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简史、重点、趣闻)

10分钟轻松了解第⼆次世界⼤战(简史、重点、趣闻)在讲⼆战之前我们要先简单的了解⼀下⼀战,⼤家⽐较不明⽩的是,其实⼀战本来只是欧洲那⼏个⼩国在打仗,充其量只能叫做欧洲战争才对,为什么会叫世界⼤战?原因很简单,因为后来还有美国中国和⽇本加⼊战争,就连⾮洲那边有战场。

美国之所以会参战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英国跟美国银⾏家借了⼀⼤笔钱来打仗,所以如果英国打输了美国的经济也会死得很难看,所以美国算是被银⾏家与政客赶鸭⼦上架⽽强迫参加⼀战的!⾄于⽇本,他们其实只是想侵略别⼈的殖民地。

像是中国的青岛,马⾥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还有新⼏内亚,只是这⼏个地⽅当时刚好都是德国的殖民地,⽽德国⼜刚好是英国的敌⼈,所以敌⼈的敌⼈就是朋友,所以理论上来说⽇本算是有参与⼀战的!⾄于中国⽅⾯1914年⼀战开打的时候,当时的中国才刚结束⾟亥⾰命,但是当时北洋政府的段祺瑞还是决定要帮协约国,所以派出了14万⼈帮助英法联军,不过都只是做后勤补给的⼯作。

另外还派了20万⼈帮助俄国,不过后来俄国在1917年发⽣了⼗⽉⾰命,所以退出⼀战,但是那20万⼈并没有因此⽽回来,⽽是帮俄国打内战,不幸的是,⼤部分⼈再也没有回到中国!⾄于⾮洲为什么会变成战场,其实也是因为当时的德国在⾮洲也有殖民地,像是现在的喀麦隆,纳⽶⽐亚和坦桑尼亚等地⽅,所以协约国就顺便攻打了这些地⽅,基于以上战场横跨三⼤洲的概念,所以后来才会叫做世界⼤战!第⼀次世界⼤战在1918年的11⽉11⽇11点打完,1919年6⽉28⽇签订凡尔赛条约后⼀战才正式宣告结束。

虽然英美两国都希望对战败国从轻惩罚,但是法国早就看德国不爽很久了,因为19世纪德国打败拿破仑三世时,还故意让国王选在法国的凡尔赛宫登基惹⽑了法国⼈,所以法国⼈才会借机报仇,所以在条约⾥包含德国必须赔偿1320亿马克!当时的德国马克是以4.5马克兑换1美元,也就是德国需赔偿293亿美元,换句话说,他们根本赔不出来,还要失去13%的领⼟!⽽且规定之后陆军只能有10万⼈,海军15000⼈还不能有空军,德意志帝国也被迫解散,国王被流放,德国后来变成了魏玛共和国!1920年1⽉10⽇在⽇内⽡成⽴的国际联盟,就是联合国的前⾝,主旨是凡是有国家要打仗之前必须先经过国际联盟来做协调以避免战争,⽬的当然是为了和平,但是美国觉得欧洲这边太乱了,所以拒绝加⼊!不过事实证明欧洲这边真的很乱。

信战题库(13)

信战题库(13)

《战争简史》试题库一、概念题1、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及相应作战方法,在陆、海、空、天和网络电磁等空间及认知领域进行的以体系对抗为主要形式的战争。

是信息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

2、制信息权制信息权作战中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对信息的控制权,是获取战场主动权的核心。

3、作战体系作战体系是由各种作战系统按照一定的指挥关系、组织关系和运行机制构成的有机整体。

4、信息化作战体系信息化作战体系是以网络化信息系统为基础、多种作战系统有机组合,具有指挥控制一体、多为对抗联动、综合保障高效的有机整体。

5、信息作战信息作战亦称信息战,综合运用电子战、网络战、心理战等形式打击或抗击敌方的行动。

主要包括信息作战侦察、信息进攻和信息防御。

二、填空题(每空1分)1、人类经历了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信息化战争。

(机械化战争)2、美陆军的未来作战系统中概括起来为“18+1+1”。

其中一个为“网络”,另一个为。

(士兵)3、美军的STRYKER旅是因为装备了战车而得名。

(STRYKER/8*8轮式战车)4、作战体系是信息化战争最为显著的标志。

(网络一体化)10、信息化战争萌芽阶段的标志性技术运用是。

(信息嵌入技术)11、美军在越南战争中由于广泛使用直升机,而将太平洋战场上的一种进攻战术首次应用到陆战场,并在伊拉克战争中也运用了这一式进攻战术。

(蛙跳)12、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双方都大量使用了,从此,便有了“无不成战”的说法。

(导弹、导)13、英阿马岛战争是“二战”以来最大的战。

(海)14、信息化战争形成阶段的标志性技术运用是,其标志性战争是。

(信息集成技术、海湾战争)15、波黑战争和战争是仅凭空袭就迫使对方屈服的两场战争。

16、信息化战争发展成熟阶段的标志性技术运用是,其标志性战争是。

(体系融合技术、伊拉克战争)17、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战争是最不对称的战争。

(阿富汗战争)18、未来的陆战场将没有前沿、纵深,前方、后方,而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陆战场。

一战简史战争的背景

一战简史战争的背景

一战简史战争的背景一战简史:战争的背景第一节:引言一战,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于1914年至1918年在欧洲及其周边地区爆发的一场全球性战争。

这场战争涵盖了众多国家和地区,并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破坏。

了解一战的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该战争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世界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二节:帝国主义与冲突19世纪末,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正处于一个帝国主义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欧洲列强迅速扩张其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市场。

这种帝国主义的竞争导致了各国之间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并最终演变为冲突和对抗。

第三节:同盟体系的形成为了维护自身势力范围和保持平衡,欧洲各国开始形成各种同盟体系。

最著名的同盟是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王国组成的“三国同盟”,以及法国、俄罗斯和英国组成的“协约国”。

这些同盟关系在一战爆发前夕达到了高度紧张。

第四节:军备竞赛与武器革新在一战爆发之前,军备竞赛和新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武器革新的浪潮。

各国都在增加军事预算,扩充军队规模,并引入了新型武器和战术。

毒气、坦克、飞机和火箭等武器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本质。

第五节:民族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战之前,欧洲各国存在着许多激进的民族主义运动。

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特别是在东南欧和巴尔干地区,加剧了地区之间的紧张局势。

民族问题成为了引发一战的导火索。

第六节:萨拉热窝事件与枪声响起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继承人弗朗茨·费迪南德在波黑的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

这一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的外交危机和紧张局势,最终导致了世界规模的战争爆发。

第七节:战线的形成与战争爆发在一战的爆发初期,敌对双方迅速形成了东线和西线的战线。

东线上,德奥军队与俄军展开激烈的战斗;西线上,德军与法英军队对峙数月。

沿着战线的各个战场上,士兵们经历了种种苦难和磨练。

第八节:战争的延续与全球扩大一战的规模逐渐扩大,其他国家也相继加入了战争。

这场战争迅速扩及亚洲、非洲和太平洋地区,演化成全球冲突。

《战争简史》选修课考试

《战争简史》选修课考试

《战争简史》选修课考试1、试论二战后局部战争频发的主要原因。

(600字)2、试论述经济危机对世界大战爆发产生的影响。

(600字)原因:(1)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导致民族独立战争;(2)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激烈斗争导致战争;(3)地区霸权国家的扩张;(4)各国间的领土纠纷导致战争(5)国家分裂(6)民族矛盾(7)宗教矛盾纵观世界,事实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地区冲突、局部战争一直没有间断过,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印巴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中东战争等。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邓小平根据70年代以后美苏两霸激烈争夺的形势,一针见血地指出:“霸权主义是世界最危险的战争策源地,是危害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的根源。

”“现在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是霸权主义。

”“当今世界不安宁来源于霸权主义的争夺”。

“战争是同霸权主义联系在一起的。

”在这些论述中,邓小平不仅谴责和批评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而且也揭示出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搞霸权主义,也会成为战争的主要策源地。

苏联的解体结束了两个超级大国对峙争霸的局面。

但是,霸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影响依然存在,仍然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

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发生了100多起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其中大多数都有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深刻背景。

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成为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

二、地区霸权主义是造成地区动乱的重要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局部战争史表明,地区霸权主义在破坏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引起地区动乱,导致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某些中小国家依仗其在地区范围内具有的较强实力,在超级大国的支持或怂恿下,推行扩张政策,蓄意制造事端,向邻国挑起武装冲突或局部战争。

这些国家虽然能量不大,但野心颇大,常常是地区动乱的直接肇事者和局部战争、武装冲突的重要策源地。

中国和越南曾有过一段"恩深、义重、情长"的美好时光;"友谊之光,万世辉煌"曾是越南伟人胡志明生前的宏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争简史复习题单选:1、战争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2、部落联盟是战争的产物,由此推测,战争至今约有一万年左右的历史。

3、列宁指出:“私有制引起了战争,并且会永远引起战争。

”4、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产生战争的根源是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反动的政治统治和对抗性的经济利益冲突5、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是为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

6、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是政治整体中的一个部分7、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行动,是阶级的政治通过武装斗争手段的继续。

8、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认为: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是:经济9、判定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性,唯一的标准是政治。

主要是看这场战争的政治内容、目的是什么,是由哪一个阶级进行的,是哪一种政治的继续。

10、人们对战争问题总的、根本的看法被称之为战争观。

11、战争观是在战争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战争实践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理论观点。

12、无产阶级战争观认为: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私有制引起了战争,并且会永远引起战争。

13、无产阶级战争观认为:消灭战争的主要途径是:用革命战争消灭反革命战争14、树立正确的战争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战争、指导战争和确立对待战争的正确态度的前提。

15、任何一场战争,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

战争目的,就是进行战争所要达到的预定的战略目标。

16、战争的军事目的、进行一切战争的根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它也是战争行动的本质。

17、战争目的是战略意图的最高表现。

为实现目标,必须使战略意图与战争力量、战争手段相符合,加上正确的战争指导,才能实现。

18、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指导战争的基本思想是: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指导战争.19、原始社会末期,当时兵器与生产工具没有严格区分,战争中主要使用石制冷兵器,即所谓“以石为兵”。

20、著名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1260年的特洛伊战争的传说。

21、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战争中,陆军以“甲士”为骨干,所使用的主要武器是铜制的冷兵器,主要的作战形式是车战,其特点是摆兵布阵,进攻以破阵来实现,22、商汤灭夏,两军进行了鸣条之战,商汤指挥大军列阵发起进攻,一举歼灭夏军主力,班师回都,建立了商朝统治。

23、武王伐纣时,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

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我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

24、《牧誓》和前徒倒戈出现在哪场战争中:牧野之战25、姜尚运用阵前誓师,激励士气,统一作战行动,发挥车战整体威力,适时挥军总攻,顽强作战,夺得灭商的彻底胜利。

26、武王姬发的由近及远,先弱后强,逐次击破,翦商羽翼作战指导的特点;选择战机,先发制人,使牧野之战成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27在希波战争开始后,公元前490年,爆发了著名的马拉松会战,米太亚德统帅指挥的雅典军和普拉塔亚军大败波斯军,取得了巨大胜利。

此战被后人称为欧洲出生的啼声。

28、在希波战争的温泉关之战中,希腊城邦斯巴达的三百名战士在国王的率领下,面对数万敌军,殊死抵抗,全部阵亡。

29、希波战争时期,波斯舰队在萨拉米斯会战中遭惨败。

30、希波战争中,希腊军队创造的方阵是早期著名的战斗队形之一。

与波军的混乱队形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步调一致、军纪严明、便于指挥。

31、伯罗奔尼撒战争不仅结束了雅典的霸权,而且使整个希腊奴隶制城邦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32、公元前73年—前71年,罗马帝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史称斯巴达克起义。

33、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列宁也说他是大约2000年前最大一次奴隶起义中的一位最杰出的英雄。

他的名字是:斯巴达克34、自商鞅变法,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不断发展,建立了一支英勇善战的车、骑、步多兵种百万大军,这是秦灭六国的物质基础。

35、下列哪场战争是以宗教名义进行的战争:十字军东侵36、秦国的“连横”和“远交近攻”谋略对破坏六国“合纵”起了很大作用。

37、战国时期,赵国在长平之战中败于秦国,40万军队被歼,实力受到极大的削弱。

38、“纸上谈兵”出自长平之战中的赵括。

39、辛弃疾在他的词中所提的“封狼居胥”指的是大将霍去病率部出代郡2000里,至漠北遇匈奴左贤王,大破之,追至狼居胥山,大胜而归。

40、东汉末年,张角发动农民起义所利用的宗教是:太平道41《孙子兵法》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军事名著,标志着军事理论著作从此诞生。

42、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2万余人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43、陈玉成、李秀成等部,在1858年11月3日全歼湘军悍将李续宾部5000余人于庐州以南,史称三河之战。

44、十字军东征是天主教会在解放巴勒斯坦基督教圣地的口号下发起的,它被称为十字军的原因是:十字军参战者服装均饰以红十字为标志,故称“十字军”45、十字军东征是天主教会在解放巴勒斯坦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的口号下发起的。

46、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埃及苏丹撒拉丁的军队,于1187年在现以色列太巴列湖附近的哈廷战役中击溃耶路撒冷王国军队并占领耶路撒冷。

47、在国与国之间发生的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是:英、法百年战48、在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出现了一个著名的女英雄贞德。

在她的指挥下,法国赢得了奥尔良战役的胜利。

49、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法兰西民族意识觉醒,近代意义上的法国初步形成。

50、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军事学术和战争理论都有很大发展。

克劳塞维茨(1780—1831)所著的《战争论》是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经典著作,51、《战争论》在军事思想上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精神,对战争本质等问题提出了比较真确的见解。

52、英国为排挤荷兰,于1652年通过了著名的航海条例。

因此,荷兰于1652年7月28日发动对英战争,史称英荷战争。

53、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英荷战争使荷兰的贸易和经济实力下降,工业更为发达的英国掌握了把持国际贸易和夺取殖民地的霸权,从此荷兰退出了海上强国。

54、1775—1783年,在北美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发生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谋求解放的革命战争。

美利坚合众国即在这次战争中诞生,此次战争史称美国独立战争。

55、在美国独立战争过程中,“列克星敦的枪声”是北美全民武装起义的信号,它揭开了殖民地独立战争的序幕。

56、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1775年6月15日,美军正式建成了一支由师、旅、团、营、炮兵和骑兵分队组成的正规军。

弗吉尼亚的种植场主、原英军上校华盛顿被任命大陆军为总司令。

57、1777年,美国军队打败英军,取得萨拉托加大捷,此战的胜利改善了年轻共和国的国际地位,成为美国独立战争转折点。

58、被马克思称之为开创了资产阶级取胜的新纪元的战争是:美国独立战争59、列宁曾指出:“克里木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60、导制俄国农奴制解体的战争是:克里木战争A俄土战争B俄法战争 C D中俄战争61、英国著名女护士南丁格尔是在哪场战争中被世界认可的:克里木战争62、1870年9月4日,巴黎爆发了革命。

法兰西第二帝国崩溃了,法国再次成为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63、1871年3月18日爆发的巴黎公社起义后,成立了无产阶级革命以来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府。

64、1914—1918年,两个资本主义列强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势力范围和投资场所,为奴役其他民族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史称第一次世界大战。

65、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在萨拉热窝暗杀奥匈帝国王储弗朗茨——斐迪南德大公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66、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德国按照著名的史里芬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攻势,以主力越过比利时,进入法国境内,企图首先击败法国。

67、1915年,德军在伊普尔战役中第一次使用了毒气。

68、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4年9月上旬,德、法之间爆发了马恩河战役,此战宣告了德国闪电计划破产,从此西线开始转入阵地对峙。

6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推行无限制潜艇战,导致美国参战。

70、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先使用坦克的国家是:英国71、坦克第一次出现在战场是在索姆河战役中。

7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与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

在巴黎和会上,各战胜国与德国签订的条约是:凡尔赛和约。

74、中国五四运动的结果是: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75、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76、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沈阳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向当地中国东北军发起进攻。

77、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于1940年5月10日拂晓开始发起对法进攻。

德军的主要突击经阿登山从北面迂回了著名的马奇诺防线,从而击败了法国。

78、1940年5月28日,比利时军队向德军投降。

英军和一部法军被封锁于敦刻尔克地区,在丢弃全部重型军事技术装备后,大部分成功撤至英国。

79、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地进犯苏联。

从此,苏德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

80、苏军在1941—1942年间的冬季发动莫斯科保卫战,使法西斯的“闪击战”计划遭到了彻底破产。

81、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对美战争。

82、1942年11月1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开始反攻,合围和粉碎了敌军33万人的集团,此役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

83、1945年9月2日,举行了日本投降书的签字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84、1927年8月1日,根据党的决定,周恩来、贺龙、叶挺等领导由党掌握和影响的北伐军2万多人,发动南昌起义。

85、1927年12月,张太雷、苏兆征、叶挺、叶剑英等领导了广州起义86、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朱德总结红军和游击队的作战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十六字诀”为主要内容的游击战原则,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87、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

会议批判了“左”倾错误的军事路线,这是党和红军发展历史上的转折点。

88、毛泽东在谈到红军长征意义时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89、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红一、二、四方面军。

90、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的是周恩来、朱德。

91、1935年3月,红军在贵州转战时成立了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全权指挥军事。

这个三人小组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

92、《战争论》是19世纪资产阶级经典军事著作,被称为西方军事思想上的“兵经”,与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一起被称为“兵学双璧”。

93、下列属于《武经七书》内容的是《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94、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